•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0

嗷哟嗷哟
首页 > 论文发表 > 美术学报论文发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最爱黄冕

已采纳

新美术 美术研究 美术 艺术工作 美术与设计 装饰 美术观察 世界美术 美术大观 中国美术 中国书法 美术学报 艺术与设计 设计艺术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 中国油画 国画家 雕塑 中国美术馆 北方美术 创意设计 美术界 艺术教育 西北美术

320 评论

素素V587

李晨,1958年生,湖南邵阳人。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并留校任教,担任国画系人物画专业教师至今。主要作品有国画《春墟》、《三元里抗英》、《三个矿长》、《鲁南号手》等,其中《三元里抗英》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长年陈列于近代战争馆。先后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广东省美展和在台、港、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专题展览。2007年创作的国画《初见兰坪云推山》,于2008年2月在日本东京展出的《国际水墨大展》中展出并获“优秀奖”。著有《李晨绘画作品选集》、《李晨素描作品集》。2011年7月10日晚10时,遇刺身亡。

197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

1981年国画《邂逅》参加广东省美展。

1982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创作国画《春墟》参加学院毕业创作汇展,留校任教。

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并留校任教至今

1985年创作国画《三个矿长》,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

1986年国画作品《三个矿长》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

1988年国画作品《三元里抗英》,由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常年陈列于该馆近代战争馆

1989年创作国画《三元里民族抗英》,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

1991年创作国画《三元里碣石》参加广东省美展。

1992年作品《春墟》、《三个矿长》参加在香港大学举办的“广州美院作品展”。

1993年与周涌合作,创作国画《旗帜》参加广东省美展。

1994年素描《女坐像》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素描大展”,获优秀作品奖。

1999年作素描人体专题练习,作画57幅。

2000年中央美术学院同等学历攻读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毕业,创作国画《夏日图录》三幅,参加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同等学历攻读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毕业展览”。

2000年出版《李晨素描集》

2001年出版《李晨素描作品集》(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在《美术学报》发表论文《素描教学中的十位代表性画家》。

2003年《李晨作品集——课堂教学篇》10月在广州举办《王文明·李晨作品联展》

2004年素描《男人体》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素描大展”。

2005年“王文明.李晨绘画作品展”(广州)。

2006年出版《李晨绘画作品选集——课堂作品篇》(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年在西南、西北边境写生创作

2008年作品《又见兰坪云推山》,入选日本东京国际水墨画展,并获优秀奖作品《泯江河畔》,入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展

2009年9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随笔与散记——李晨绘画展》

7月10日当晚。据现场目击者描述,10日晚9时许,暴雨,李晨驾驶那辆车牌号为粤A316LF的奥迪TT银色跑车至天河城南门附近,疑赴约与好友喝咖啡。跑车就停在一个标有“天河南一路”的路牌正下方。晚10时许,李晨返回车内。其后不久,有目击者发现跑车内传出较大动静,但未有呼救声,车门虚掩。路人上前查看,发现驾驶室内血迹斑斑,李晨昏迷不醒,颈部、身上有多处刀伤。

报警后,李晨被紧急送往解放军四五八医院救治。但据了解,其实120救护车赶到案发现场时,医护人员发现李晨已经身亡。案发后,警方成立特侦组对此事进行调查。

跑车内遇害的男子,最终被证实就是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李晨,讯息在广州坊间迅速传开来。案发之后,外界对案发原因的分析,一度以仇杀居多。因为案件发生的天河城南门,晚上10时还相对较为繁华,灯火通明,临街的不少档口依旧在营业。附近街角监控探头林立,怎样的匪徒敢在这样一个闹市区行凶?

另外,案发现场的民众对凶手在闹市区作案之后,竟能全身而退,没有及时被人发现的细节感到惊讶,推测其可能是雇佣的职业杀手所为。另据了解,警方在勘查现场时发现,死者身上财物未失。因此现场民众更推测,死者遭劫杀的可能性不大。

案发至今已过去10多天时间,凶手尚未归案,副教授的死因仍然是个谜。

7月10日晚,广州美院副教授李晨在街头被人杀害在奥迪跑车上。9月3日,犯罪嫌疑人在山东威海市被抓获归案。警方通报称,23岁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系无业人员,作案动机只是为劫财。

215 评论

重叠的岁月

姜永帅 齐云山,又称“白岳”,位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十五公里,高约580米,丹霞地貌,是一处道教圣地。今人将之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为四大道教名山。第一次听说白岳是2018年笔者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在展览的现场看到明初画家冷谦所画的《白岳图》(图1)。当时便对画面上白岳奇特的形象吸引,萌生去实地对图读景之想。然而,真正引发白岳游是因去年安徽省博物院举办的“渐江书画艺术展”,一进门,展屏上赫然打着弘仁的印章——家在黄山白岳之间(图2)。霎时,就被弘仁浪漫的诗思和展览精心的设计打动。疫情期间,看展人数不多,展厅徘徊,有包场之感。现场展出弘仁多幅黄山图,气势憾人。被画中奇峰怪石所包围,大有身临其境之错觉。归后,在心里有了“黄白之游”的计划。 图1 明 冷谦 白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2 渐江书画艺术展 安徽省博物院 10月15日,微雨蒙蒙。早上7:30,考察小组从查济出发,乘包车驰向白岳。途经黄山,远远望去,蒙蒙细雨之中仍可感受到黄山的气势磅礴。过了黄山,天气突然转好,不见一点雨。这一带,植被更加多样,翠竹、茶园与奇峰相争辉。皖南徽派建筑点缀其间,宛若世外桃源。正在与司机谈论徽州的风土人情,一个急转弯闪过,还未缓过神,司机低声的说:到了。当时有一点惊诧,一看时间,9:10。司机娴熟的车技提前了半小时到达。还在转弯时,撇见眼前一抹山脉,观其山脊,似有熟识之感,山间一片狭长的建筑也十分抢眼,瞬间勾起我脑中的图像记忆(图3),还在恍惚之间,司机的宣布使一切变得清晰起来。 图3 明 陆治 《白岳纪游图册》之“垂虹桥” 由于提前购票,我与五位研究生直奔登山道。登山道的起点是在登封桥,桥建于万历十五(1587)年,徽州知府古之贤倡建,原名桥东桥,桥成之时,恰逢之贤调任广东按察副使,县民将之称为“登封桥”(图4),意味“步步登高”。其后康熙、乾隆、民国时重建,大致保留了明代建桥时的形制,现在的桥应为民国时代桥体。形制古雅,为桥下横江增添了几分画意。横江,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之源。发源于黟县漳岭白顶山,由北向南。流经齐云山最西骆驼峰突然转折向东,在齐云山又吸纳一条支流东亭河,壮大起来。成为徽州母亲河新安江上流重要古道。 图4 登封桥 走在登封桥上,天气甚好。大有“云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感。登封桥至天门登山古道,共“九里十三亭”。古道沿山北麓蜿蜒而上,旧传为徐霞客登山之道,今称“霞客古道”。山脚下古道口,矗立着一牌坊,上面赫然地写着“天下第一名山”。随与同学们开玩笑说,江南的山很多第一,去年登无锡惠山、苏州虎丘皆有第一的字样,镇江北固山亦称“天下第一江山”(图5)。 图5 天下第一名山 但这“天下第一”并不相同,“九里十三亭”也非今人开发的景点,明代已有(图6)。在晚明一齐云山版画中,便有这“天下第一名山”的匾额与“十三亭”的名称了。今依古造,十三亭的名称也保留古称,每亭匾额对联选海内书家,显示时人出再造风流的意图。 图6 明 丁云鹏 齐云山版画 白岳与道教的结缘是在唐代。乾元(758-760)年间,山东高道龚栖霞在齐云山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白岳虽然未被杜光庭纳入道教洞天福地序列,但在明代达到了前所未有之地步。晚明崇祯年间休宁知县鲁点修有《齐云山桃源洞天志》,更是将之置身于道教名山之列。由于整座齐云山为丹霞地貌,山岩呈赤色,横带状,绝壁断崖,蔚为壮观。《明一统志》云: (白岳)中锋独耸,旁有悬崖,小径可凭,而上绝顶有池,池西有石室,学仙者居多之。其东又有五彩石壁,状若楼台,有飞动之势。 山有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九座山峰组成。中有太素宫、真仙洞、石桥岩、紫霄崖之胜。远观之,大有群峰并峙、云霞蒸蔚的景象。康熙《休宁县志》对白岳的记载亦突出奇峰与断崖:“奇峰四起、绝壁断崖,游齐云者,必先登焉”。初游齐云山,至天门(图7),粗算起来,已步行6公里,方到检票口。尤其一口气登完天门口164个台阶时,大家俱喘粗气,对于景点的辨别已有心无力了。临行前,我已读过几遍徐霞客笔下的《游白岳日记》,也多次观摩陆治1554年作的《白岳纪游图》册。对其中的景点熟稔于心,迫切于对景观之。一过天门,看到丹崖绝壁之景象,心情极为舒畅,双脚顿感轻松起来。相对于徐霞客的坚韧,我们当感羞愧。万历丙辰年(1616)正月二十六日至二月初一,徐霞客游白岳,前后共六日。而时,天气严寒,冰雪弥山漫谷,霞客未曾倦怠。冒雪蹑冰,访太素宫、香炉峰、紫霄崖、三姑峰、五老峰、文昌阁、五井、桥崖、石桥岩、龙井之胜。其中对太素宫的描述颇见文字功底: 宫北向,玄帝像乃百鸟衔泥所成,色黧黑,像成于宋,殿新于嘉靖三十七年,庭中碑文,世庙御制也。左右为王灵官、赵元帅殿,俱雄丽。背依玉屏,前临香炉峰,峰突起数十丈,如覆钟,未游台、宕者或奇之。出庙左,至舍身崖,转而上为紫玉屏,再西为紫霄崖,俱危耸杰起。再西为三姑峰、五老峰,文昌阁据其前。五老比肩,不甚峭削,颇似笔架。 图7 天门 除了文学价值、地理 历史 价值外,这段文字还透露了太素宫的兴废。唐时有高道龚栖霞修真结庐(图8),至宋道教规模已发展为高规格的宫。真正使其名声大振,而跻身为道教名山的乃为明代嘉靖皇帝的求子事件。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遣真人李得晟建斋醮,其目的为“求嗣绪储、纬宗社于万年”。嘉靖十二年、十五年、十六年分别得长子朱载基、次子朱载睿、三子朱载垕。自此,齐云山盛名远扬,遂成为“江南第一道教名山”。 图8 栖真岩 下天门,过石桥。沿路标识者“永乐古道”、“正德古道”的字样,增添了几分 历史 的想象。转过山峰,便到了栖真岩。栖真岩设有龚栖霞的塑像,大约是为纪念这位最早来齐云山的道教鼻祖。岩下现存有两处建筑遗址,标为明代兴圣殿、雪崖馆旧迹。两处遗迹仅剩石门和两侧的残破的墙垣,石门阔大,观之亦可遥想当年之恢弘。门前尚遗留一对石狮门当,顽皮的倒立,倚在门框之上,似乎对来访者表示亲昵的欢迎。 稍驻足片刻,我便迫不及待地继续前行。最令我挂记的当是陆治《白岳游》图册之《石桥岩》一景(图9)。陆治笔下的《石桥岩》十分独特,细观画面,陆治将石桥岩绘制在画面左上角的位置,并配有纪游说明性文字。由于画中岩洞两面相通,既是景观,也是一条连接内外的道路。凭借着绘画表现经验和文字说明,我断定这一处景观是真实存在的,并在2020年所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充当视觉证据,认为此类岩洞可视为通往桃花源的入口。后得知晚明徽州文士修有《齐云山桃源洞天志》,将之比作桃源,心中难掩兴奋之情。但当时没有实地到访,文章虽已发表,内心不免忐忑不安。我一边继续四处寻找,一边欣赏山下美景。蓦然向上望去,在头顶的正上方绝壁处,果见一石洞穿空,急忙沿阶而上,在洞口右侧,有一处红色石构建筑,大约为宋元时期的石阁,与陆治画中所画位置几乎可以对读。走近石洞,洞高数丈,呈长方形,与陆治所画的椭圆形略有不同。从岩洞的两侧,都可以看到洞外的山峰和树木,这与陆治描绘的景观如出一辙。反复对比一番,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图9 明 陆治《白岳游》图册之《石桥岩》 其实,徐霞客《游白岳山日记》对石桥岩有精彩的描述: 桥侧外岩,高亘如白岳之紫霄。岩下俱因岩为殿。山石皆紫,独有一青石龙蜿蜒于内,头垂空尺余,水下滴曰龙涎泉,颇如雁宕龙鼻水。岩之右,一山横跨而中空,即石桥也。飞虹垂蝀,下空恰如半月。坐其下,隔山一岫特起,拱对其上,众峰环持,较胜齐云天门;即天台石梁,止一石架两山间,此以一山高架,而中空其半,更灵幻矣! 岩洞下立有数方石碑,据路过巡山的工作人员介绍,碑是从齐云山四处移来,集中保护。另据齐云山官方公布,齐云山存碑碣537处,其中摩崖305处;宋代13处,明代283处,足见人文之鼎盛。也正是明代嘉靖皇帝求子灵验后,明代中后期,成为士人到访的热点。大殿碑文为嘉靖三十七年(1558)御制,另有唐寅1523年撰文、戴鍊书、汪肇篆一方巨碑,有七八米高,为重要文物。 穿过石桥岩,迎着岩口的便是醒目的四个大字:天开神秀,十分应景(图10)。下石阶,便抵达真仙洞府(图11)。洞府在崖脚下,三面环崖。唯正前方有一池水,其下如临深渊,真乃福地也。真仙洞府分多个岩洞,有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文昌洞等,供奉各路神仙。其上崖壁题有“近蓬莱”、“人世蓬瀛”等大字摩崖石刻,多为明人旧迹。游至此处,略微疲倦,恰好赶上道教仙真表演,便次第落座,与“天师”一起诵读《道德经》。 图10 天开神秀 图11 真仙洞府 稍憩之后,于是寻找本次考察最后一处景观——太素宫。远远望去,一线石阶通向山腰,红色的太素宫隐藏在白色的民宅之中。拾阶而上,我告诉学生,现在大家真在画中行了。这一段阶梯,正是陆治画中通向太素宫的那段石阶。农家与仙家共居,正可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不过十分钟,便抵达太素宫。宫背靠主峰,面对一峰特秀的香炉峰,一处绝佳的圣地。太素宫为后来重建,神像早不见“百鸟衔泥”的踪影,旧迹难觅。殿内的碑刻显示出宫殿的 历史 和重要性。但此刻我已无暇细读了,匆匆一顾,径直走了出来。 图12 香炉峰 鸟瞰横江之畔,只见黄澄澄的一片稻田散落几户白色徽派建筑,色彩甚美。学生告我,稻田中有一巨大的葫芦形状,我定睛辨认,果不其然,一个修剪整齐的葫芦正躺在山间盆地,呼应着整座仙山,悠悠然一派道家世外风景。 图13 考察小组合影 姜永帅,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2018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吴门绘画与道教主题山水画。在《美术研究》《新美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美术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校对:徐亦嘉

211 评论

相关问答

  • 发表美术论文的报纸

    这两本杂志我都见过,虽然同为省级期刊,但还是选《美与时代》要好一些,其原因有如下3点:1、《美与时代》是老刊,《美术教育研究》是新刊;2、《美与时代》的主办单位

    逍遥黑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美术学术论文发表

    如何将自己的文章顺利发表评得职称是引人深思的事情,下面介绍下发表流程以及常见的发表方式。先要写好讠仑文,然后投稿到杂志社,根据杂志社的格式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录用

    伊斯坦布尔之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美术报论文发表

    王俊松,1951年生于安徽省蚌埠市中市区的艺术世家,曾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外语学院日语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学历,现为民革中央画院副秘书长兼策划展览部负责

    吃蛋糕的鱼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美术学报期刊投稿

    1.《民族艺术》是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出版的刊物,由《民族艺术》编辑部编著。内容是关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文章,尤其欢迎选题独特、材料丰富、方法

    南南南南者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美术学报期刊官网投稿

    您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字数要求最少200字最多500字,并且要求回答完整,不要出现重复。在写作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表达

    嘻哈寶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