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竟谁陈
20年前,我带着憧憬与梦想第一次踏进清华园,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5年。还记得在实验室里捣鼓瓶瓶罐罐、与蛋白和细胞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还记得一到饭点与师兄弟姐妹们一起穿梭在各大食堂搜寻美食、高谈阔论的快乐时光。在那5年里,我聆听了学识渊博的恩师们的教诲,坚定了投身科研的信念;结识了一群具有家国情怀、个性鲜明又低调务实的同学,收获了友情和支持;遇到了志趣相同、情投意合的终身伴侣,获得了温暖和力量。虽然已离开母校多年,但母校对我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早已成为我的座右铭。2001年,我进入饶子和院士的研究组学习,开始从事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通过探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微观结构,阐释各种生命活动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饶老师把我领进科学研究的大门,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对结构生物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高尚的人品和对科学执著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科研的信念。感谢清华,让我遇见了大先生;先生之大,使我看见了大学问;学问之大,使我感知到“小我”之外还有一个广阔无尽的世界。从清华毕业后不久,我前往美国Scripps研究所Raymond Stevens教授研究组开展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开始从事当时世界上结构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三维结构研究。这类受体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与各种疾病密切相关,是最大的药物靶标蛋白质家族。但是,其结构研究极为困难,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人体内有800多种G蛋白偶联受体,但直到2007年还没有任何一个结构被解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个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很快,我开启了艾滋病毒共受体的结构研究项目。为了我心中的梦想,三年间不断调整各种实验条件,“997”的辛苦自不用提,最让人煎熬的是无论如何尝试依然无果。然而,清华5年来对我的悉心培养,饶老师5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不但练就了我娴熟的实验技能,更铸造了我骨子里“永不放弃”的信念。就在很多人认为课题“没有成功迹象”的时候,我尝试了一种在当时被认为不太可能成功的实验条件,终于在一个拥有最美晚霞的傍晚,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最美的风景——蛋白晶体!那一刻,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劳,所有的汗水都值得了。自从到美国的第一天,我就打定主意,学成后一定要尽早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蛋白质基础研究贡献一份力量。2011年,我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当时,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研究在国内基本是空白,我们“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小到枪头试管,大到仪器设备,一点一点积攒。抱着“再难也要往前走”和“缺人手,我一个顶仨”的想法,手把手带学生,分秒必争做实验。经过努力,我们很快建立了国内首个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针对多种重大疾病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开展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连续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我们还努力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围绕传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开展药物研发,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如今,我国的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水平已经并跑全球,在某些领域更是处于领跑地位。再过20多天,我回国就整整10年了,一路走来,感受颇多。“坚定梦想,不忘初心”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有梦想,更有行动,所有的不可能才能一步步变成现实;“甘于寂寞,永不言弃”使我们坚定前进的信念,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潜心研究,稳扎稳打;“严谨认真,追求极致”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始终的坚持,细节决定成败,做到极致,才能领略别样的精彩。同学们,作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或许你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今天走出这个校园后,会像我一样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当然,也会有更多的同学,将耕耘在其他各个领域。但是,请你们相信,无论你们要做什么,母校对你们的培养都将深深影响你们的一生,清华园的精神和清华人的风骨将永远镌刻在你们的心中。同学们,人生短暂又漫长,短暂得甚至来不及完成一件事,又漫长得似乎可以做好每件事。唯有以梦为马,方可不负韶华!再一次感谢母校的盛情邀请,真诚地祝愿母校日新月异,桃李芬芳!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安康!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超级无敌暴暴
1、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
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开始计算起数学题来……
2、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
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3、华罗庚在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
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4、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
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5、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
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金凯瑞砖家
虽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现如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不管是军事能力的竞争,还是在经济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都要归属到人才的竞争上。
一些国际大国早就采用各种方法吸纳人才,但是对于中国科学家们来说,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是从未变过的。即便是豪车豪宅,即便是巨额薪酬,这些都不能使我们的科学家动心。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努力,几代科学家的开疆拓土、奋力拼搏,如今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已经足以比肩世界上的所有大国。当然,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位在57岁是依然选择回国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姚期智教授,如今他已经年过七旬,还依然在讲台上继续耕耘,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姚期智祖籍湖北,出生于上海。他小时候就成绩优异,由于崇拜杨振宁教授,因此在高中毕业之后选择了物理学。在台湾大学,姚期智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他意识到如果想要学到更全面的知识,还需要出国深造。
于是姚期智进入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展示了一位中国学子超强的能力。他师从知名教授格拉肖,这是一位不仅本人获得过诺奖,还培养过不少诺奖得主的物理学界泰斗,姚期智在他的带领下研究了许多课题,他的研究严谨、全面,很快姚期智就成为了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
那个时候,姚期智还不满三十岁,在物理学领域,他前程无限光明。可是当时刚刚起步的计算机领域吸引了姚期智的注意,他意识到计算机以后必然会是一个重要领域,所以姚期智转身去学了计算机。后来我们知道,姚期智用三年时间获得了计算机领域的博士学位,可是在这三年里,姚期智付出了多少?这恐怕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尚未满三十岁的姚期智,手握两个博士学位,这是很多人穷尽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而这两个博士学位,也为姚期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完成学业之后,姚期智就开始全身心投入科研。
他对待科学的态度是那样的严谨而有热情,时间年,姚期智发表了多篇论文,不管是在科学性还是在严谨性上,姚期智的作品都是绝对的上乘。
在那个时候,姚期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如鱼得水,但是心怀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的姚期智无时不刻不在思念祖国。2002年,清华大学举办了计算机领域讲座,姚期智受邀参加,在看到祖国的科研环境之后,姚期智毅然决定回国,并终于在2004年成行。2004年,姚期智57岁,许多人都建议他继续留在美国,但是姚期智却坚决拒绝了。
回国之后,姚期智奋战在讲台上,孜孜不倦地为祖国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才。他知道,想要提高科研团队的实力,就要从本科生抓起,姚期智亲历亲为,教导处了许多优秀人才。
2016年,72岁的姚期智顺利更改了自己的国籍,变回到中国国籍。对于有的人来说,姚期智既然已经回国,并且准备长久在中国任教,干嘛还要费力去改回国籍呢?其实这是老人家的一个心愿。我们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只有五星红旗才是姚期智最虔诚的信仰,只有变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姚期智才能真正的安心。
如今姚期智教授73岁了,依然每天与学生待在一起,精神焕发、状态很好。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像姚期智教授一样,回国奉献的科学家。唯有共同努力,才可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小小桐桐
华罗庚,这位“人民的数学家”,为他钟爱的数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汗水。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1930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在英国的两年之中,他攻克了许多数学难题。他的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他写出了《堆垒数论》。1946年9月,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63年他和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他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著作《堆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在他亲自关心和过问下,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此外,万哲元、陆启铿、王元、潘承洞、段学复等人也是在华罗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在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华罗庚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十部巨著:《堆垒素数论》、《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先合著)、《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著)、《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他人合著)、《优选学》及《计划经济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已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 此外,还有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作品《优选法评 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辑为《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华瑞栋,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40岁得子,夫妻俩把儿子看成掌上明珠,为了给儿子祝福,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罗庚因此得名。 他12岁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初一之后,便深深爱上了数学。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当时的华罗庚并未学过《孙子算经》,他是用如下妙法思考的:“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此数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余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数。” 华罗庚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他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一面继续钻研数学。回忆当时他刻苦自学的情景,他的姐姐华莲青说:“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 那时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得抱着书不放。 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他说:“那正是我应当接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掉我的梦想:在西北风口上,擦着鼻涕,一双草鞋一支烟,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了活命而挣扎”,顽强地自学到18岁。1927年秋,和吴筱元结婚。1929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929年冬天,他得了严重的伤寒症,经过近半年的治理,病虽好了,但左腿的关节却受到严重损害,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 其实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时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1900年出生,金坛人)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才”时,王维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人才’吗?”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华罗庚开始他的数学家生涯时,仅有一本《代数》、一本《几何》和一本缺页的《微积分》。有志者事竟成,他终于在19岁那年写出了那篇著名的论文。 1930年春,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当时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后对这篇文章很受感动,他问周围的人说:“这个华罗庚是谁?”,但是谁也没有听说过华罗庚这个人。后来,一位名叫唐培经的清华教员向熊庆来介绍了他的同乡华罗庚的身世。“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啊!应该请他到清华来。”熊庆来听后非常赞赏。这年,华罗庚只有19岁,却已经走过了一段相当坎坷的生活道路。
刘承宜教授先后出访日本和美国,参加多次国际会议。先后邀请美国、德国、俄罗斯和香港等地的同行来访,开展合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广
你这种情况在国内发表基本没有问题 不会被认为是学术不端但是如果这两篇文章可以合成1篇来写 而你又拆成2篇 顶多会被大家认为你是为了高产而拆文章这样的情况在国外基
河南师范大学宿舍内部图片,河南师范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环境好不好 河南师范大学宿舍内部图片,河南师范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环境好不好亲,我是河师大09级的学姐~12
如果一个实验室发表Cell,Nature,Science(CNS)论文10篇以,就称“CNS实验室”。在这样的实验室,发表CNS论文是正常的,常规的,一年通常是
说明论文含金量不够高。因为找工作发论文并不是看数量,而是看质量和含金量,即使发10篇论文,如果含金量不够高,所以有人发10篇论文找不到工作。找工作需要有一份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