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阿梅
朱自清生平
1898年11月22日,朱自清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原籍为浙江绍兴,因其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本名自华,后改名自清。
1916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大学部哲学系,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奉父母之命与扬州名医武威三的女儿武锺谦结婚。
1917年,家庭经济困顿,为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出自《楚辞·卜居》:”意思为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字佩弦,因朱自清自感性情迟缓,感于《韩非子》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之语,乃字“佩弦”以自警策。
1919年,开始写作新诗,处女作为《睡吧,小小的人》而后收录于《雪朝》
1920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教于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十一月,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其为早期会员之一。
1922年,与俞平伯,叶圣陶,刘延陵创办《诗》月刊,为新诗运动以来最早的诗刊,办七期即停刊。
1923年,开始写作散文,处女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发表及获好评,周作人曾赞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1923年2月,朱自清来温州,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任教。他所撰的《十中校歌》,至今传唱不绝,其中的名句“英奇匡国,作圣启蒙”已成为温州中学几十年来的校训。在温期间,朱自清还写有《温州的踪迹》散文四篇,其中的名篇《绿》描写仙岩梅雨潭迷人景致,长期作为范文收入中学语文教科书。
1924年,出版诗和散文集《踪迹》。在思想和艺术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其中《光明》《新年》《煤》《送韩伯画往俄国》《羊群》《小舱中的现代》等,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描述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为初期新诗中难得的作品。
1925年,主编《我们的六月》出版,不久,便到清华学校任教(后改名国立清华大学),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以散文为主,这是他一生服务清华大学暨学习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开始。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
1931年,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
1932年,与陈竹隐女士结婚。
1934年,《文学季刊》散文杂志《太白》创刊,其为两者之编辑人之一。
1935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出版散文集《你我》,这一时期,朱自清散文情致虽稍逊于早期,但构思的精巧、态度的诚恳仍一如既往,文学的口语化则更为自然、洗练。
1938年,到昆明,任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在抗日战争中,不顾生活清贫,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年,主编新生报《语言与文学》副刊。
1948年7月18日,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8月12日因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死于北平医院,终年49岁。朱自清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此外,需要澄清的是,人们之所以普遍认为朱自清死于饥饿,是因为毛泽东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中的一段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就是朱自清被“饿死”的出处。但这并非实情。朱自清死于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十二指肠穿孔,而并非死于饥饿。
虽然当时朱自清的确是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并拒领政府低价配额的美国面粉,这也确实对朱自清的家庭经济也有比较大的影响(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是这并没有到影响朱自清一家的正常开销。在他晚年的日记上,并没有苦于食物短缺的记载,即使是在被公认生活最困难的西南联大时期,他还是经常会有饭局。
不仅如此,日记中朱自清还写下了诸如“饮牛乳,但甚痛苦”、“晚食过多”、“食欲佳,终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饱”、“食藕粉,即呕吐”等话。而且,就在他离世前14天的1948年7月29日,也就是他在拒领美国“救济粮”宣言上签名后的第11天,他还在日记里提醒自己:“仍贪食,需当心!”
事实表明,朱自清一家当时是吃喝不愁的,但是因为严重的胃病,他不能多吃,却也忍不住吃多。贪食加剧了他的十二指肠溃疡病情,最终导致十二指肠穿孔,医治无效,不幸辞世。
扩展资料: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是近代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其著作合编为《朱自清全集》。
散文风格
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简朴平实,平淡自然,简练委婉含蓄,描写细致生动,细腻传神,绮丽纤细,善用比喻,有时则过于精细。朱自清善于言情,情感真挚动人,清新隽永,用活的口语。他又善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绚丽多彩,情调与音韵和谐。他曾经说过:我的兴趣本在诗,现在是偏向宋诗;我是一个做散文的人,所以也热爱散文化的诗。因此,在他的散文中,也流露出诗的美感。
朱自清早期作品,以擅长写景、抒情见长,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也有些作品着重于社会现状的批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自清
墨亦成诗
散文是一种文学形式,与之相对的称为韵文或诗文。散文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的解释,其中,广义散文最容易辨识与定义的方式,是“松散”的结构。也就是说,扣除其它文学形式重叠部分,运用普通语法结构,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束缚及限制的文字梳理方式,都可称为散文。除此,狭义散文是单指文学范畴内,结构松散之非韵文作品。文学专指的散文,历代作品有着各时代不同流变的脉络,而正因为松散带来的自由,散文作品表达出的思想通常有着丰富与圆满的特色。。主要特点:形散神聚折叠“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聚”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意境深邃折叠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折叠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I小蘑菇I
朱自清的主要经历: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1916年,朱自清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大学部哲学系,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奉父母之命与扬州名医武威三的女儿武锺谦结婚。1919年,开始写作新诗,处女作为《睡吧,小小的人》而后收录于《雪朝》。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1931年,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1932年,与陈竹隐女士结婚。1934年,《文学季刊》散文杂志《太白》创刊,其为两者之编辑人之一。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1946年,主编新生报《语言与文学》副刊。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扩展资料主要作品1922年 《雪朝》 诗集 1923年 《毁灭》 长诗 1924年 《踪迹》集 诗和散文 1928年 《背影》 散文 1930年 《春》 散文 1934年 《欧游杂记》 散文 1936年 《你我》 散文 1943年
天才少女JESSICA
文丨秦淮君 “当夕阳的余晖抹红整片山脊,你会感激自己之前做出的决定——登顶,徒步太白之巅。” ——秦淮君 徒步时间:2014.6.5 - 6.6,历时2天 徒步人员:秦淮君&东子 题记: 《秦川》,是我大学时代历史地理课上的一篇作业,写的是对自己出生地——陕西的赞歌。可是,加起来也不到三年的陕西生活经历,使得这篇文章显得生涩、虚空。毕业后,又来到这片生育我的土地,虽然只有一年半,却让心中秦川二字更为具象,有血有肉了。再写关于陕西河山的文章,再不敢妄冠《秦川》之名,这二字太恢弘,太厚重,写不起。既是踏上陕西秦地之龙脉,仅二日徒步爬山而已,姑且名作《徒步太白山记》,好记,轻快,言简意赅。 太白山景区门口留影 秦 岭,我也是进了几次的。从最开始接触骑车时冒然蹬车210国道,两次铩羽而归;到14年四五月之交随友骑车沿108国道翻越秦岭,真正深入秦岭也就这么几回。其他如到各个峪口踏青踩水,姑且不计。 不同于我的第二故乡——安徽,与灵秀的黄山相比,陕西的山,大气、磅礴,既有北方山脉的豪迈,又有南方山川的灵气。其实这也不奇怪,陕西的脊梁山系——秦岭,不仅是陕西南北的分界,更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西端起点。 沿关中平原,无论从西到东,还是从东到西,南方都绵延着一条高耸的山脉:秦岭。关中平原海拔约500米,而秦岭平均海拔超2000米,也就是说平地上突然耸立起一串1500多米高的山脉,蔚为壮观。 当然,有看客说西北的天山、喀喇昆仑,或者西南的横断山脉岂不更为壮美?咱就拿中东部内地来说,秦岭的海拔以及绝对落差还是可观的。而且,秦岭西脉的太白山——也就是我们这次徒步的地方,堪称中国内地第一高峰,其山顶的淡水湖泊——大爷海,也堪称中国内地第一高海拔湖泊。也就是说,就在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而论,秦岭和其内的太白山首屈一指。 如此“第一”,岂有不去之理? 太白山路线图,注意下面是北,上面是南 其实徒步和穿越对我来说是比较新鲜的名词,也是到了陕西后才听说。 记得还在报社监控新闻时,总能在电视里看到什么鳌太穿越、徒步太白山一类的新闻,其中不乏经验不足者遇难山林。而且,在父辈看来,太白山是块禁地:二十多年前咸阳一队登山爱好者进入太白山,仅一人活着出来…… 太白山,神秘,又令人向往……你到底是什么样子?想去看你,又苦于没有假期和伙伴,难道会生生错过,老死不相往来? 恰逢6月初,我的死党东子毕业,要来一场不得不走的旅行。作为死党,能有不陪的道理?可是,东子的成都计划成本过高,秦淮君作为屌丝中的蜘蛛丝,实在掏不起经费,不得不一压再压——反正也是玩,干脆就在省内,就去秦岭,就去太白山算了。 主意拿定,留一天时间制作攻略。东子、秦淮君遂上网收集资料,到底有哪些进山路线,哪些景点可以游览,需要携带哪些装备等等。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登山的前辈们早已总结出十二三条穿越路线,动辄五六天才能走完,其中不乏鳌太穿越和类似的穿越路线。下山后我去西工大图书馆阅读时,看到一本关于中国科学探索的期刊,其中将鳌太穿越列作内地最经典、最危险穿越路线之一,可见太白山徒步之美、之险、之不可不去。当然,我们是徒步界的菜鸟渣渣,当时并无穿越计划,更别提鳌太了。 经推敲,最终确定原路折返的徒步路线,即汤峪——(搭乘中巴)——下板寺——(缆车)——索道上站——(徒步)——上板寺——(徒步)——天圆地方——(徒步)——小文公庙——(徒步)——大文公庙——(徒步)——大爷海(住宿),然后按照此路线原路折返。 晒晒景区门票 搭乘巴士上山,沿途下车拍照留念(秦淮君近照) 6 月5日,我和东子早早抵达西安火车站东广场,搭乘去往汤峪的旅游巴士。那里是西安市开往关中各旅游景点巴士的集合地,去往兵马俑、法门寺等景区的巴士都有。本来我们打算搭乘的是所谓的游2(单程票价仅需22元),但抵达广场后并未寻到游2踪迹,故搭乘另一辆西去的旅游巴士(单程票价35元)。巴士8点出发,中午11点出头就到了太白山脚下的汤峪县,近的很。 因为太白山旅游开发已经比较成熟,山下的汤峪已经发展成规模可观的旅游城镇。论大小和气派程度,光太白山风景区的接待大楼就跟大学趋之若鹜的巨型体育场有的一拼。 不过,我们也顾不得这些,径直走进大厅,拿借来的学生证很快买好进山的往返中巴车票和风景区门票(学生证可以给半价,而且售票和检票员也不会非常仔细地查验照片,非把你识破不可,总之,我们顺利进山)。 中巴开始盘着山路上升,东子进山次数少,对山边的景色饶有兴致。我由于晕车(且忘带晕车药),以及进山很多次的缘故,对路边的景色并无太多好奇。总之,我们还穿着山下的行装,随着巴士慢慢上。 中巴会在一个景点停车,让全车人转乘更小的上山中巴车。我们在第一和第二个景点也乖乖地下车,随便拍了几张。但到了后来,面对千篇一律的青山碧水,也没了兴致,还是坐在车里一路直上(关键登山包太重,抬上抬下的很累人)。 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 随着海拔的上升,路边的阔叶林逐渐为高山针叶林取代,树木之间厚厚的草甸,除了野草,也有堆积厚重的松针。看来,我们的海拔已经到达2000米以上,是寒区针叶林的天下了。 这儿的盘山路,多是急弯,中巴转弯时可以听到明显有车轮剐蹭的声音。但是,现在的车辆技术过硬,再者景区路线,安全系数更高,倒也没什么可怕。毕竟和当年走九寨沟山路比起来,这条路没什么稀罕。 九曲十八弯,可算抵达了下板寺的索道下站。下了车,立刻感觉到气温的变化——凉爽。气温与海拔的关系是,每升高1000米的海拔,气温将下降6度。也就是说,这里的气温要比山下至少低12度。但是从我们的体表感受来看,应该不止这个降幅——毕竟山区湿气重、风速快,可能会带来比理论上更低的温度。 不过,我们的准备也是很充分的:手套、抓绒帽、冲锋衣、登山鞋、抓绒衣等都有携带,换上即可。 换好衣服后,与同车的一群叔叔阿姨话别,匆匆上了台阶,往缆车赶。这个台阶可能相当于连上五六层楼,但我们体力充沛,背着登山包一路小跑着上去也没事。买了缆车票,直接上到索道上站,即快到板寺新村的位置。从这开始,将全程徒步爬坡。 小样儿,一座小山而已,山路不过10公里出头,还能难倒谁?走着… 胡吃海塞,准备上山 进了山门,就是无尽的爬山了我 们开始登山的位置,海拔刚刚达到3000米,刚够高海拔的及格线。这里,也是高山树木最后的防线。与山下葱郁的深山老树相比,这儿的松林明显矮了一截,而且松枝也不那么张牙舞爪,而是有点内敛地内附。 不是树木不想往大往高了长,因为空气的稀薄、土壤层营养的缺乏、山脊线上强劲的风力,无论是草还是树都要尽可能附着在岩壁上。在这里,“树大招风”算是用对地方了。 从索道上站到天圆地方的路线,几乎全为坡度极陡的木质栈道构成,而且绝大多数栈道没有护栏。也就是说,你要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楼上爬楼梯,而且还没东西可扶。 楼梯有,护栏是没有的 大家知道,爬楼梯主要是克服重力,你越重,当然爬起来越吃力。与此同时,作为驱动轮的两条腿,膝盖将受到第一轮密集打击。放在以前还是个大胖子的时候,这段路我肯定已经累趴下了,好在之前几个月一直跑步和骑车,综合体质上来了,木质栈道的一路我并没有怎么样。可是,初次徒步,且之前运动量欠佳的东子出了问题——在木质栈道上升过程中乏力、气喘、走不动。这是体力消耗太大,以及高原反应的节奏。这里,已经快接近3400的海拔,出现高原反应属于正常。 治疗高反的红景天在出发前已经服用,这时候不便再服。我们只好走走停停,一边口吐脏话一边慢步前行。时不时从山上走下来三三两两或是成队伍的登山者,他们都是穿着随意,甚至直接短裙高跟!他们这样的装备都能走下来,我们这身半专业的装备竟然走不上去?人活一口气,我和东子一鼓作气走到板寺新村,迎着大雾继续攀升。 也许就是那么一口气让我们硬是干了上去。后来我们知道原来刚才那些游客有一些是坐着索道上去的,并非一路徒步,这也就能解释高跟鞋也能“平步青云”的疑惑了。 树木渐渐稀疏,此时海拔已近3400米 我也不清楚坡度到底有多少,也许板寺新村到上板寺的栈道坡度有个45度甚至55度吧,反正这两个膝盖算是感觉到吃力——背着三四十斤的大包一直爬楼梯,海拔直上个五六百米,诸位可以试试啥感觉。 随着旅游告示牌的越来越少,树木的越来越稀,我们走到了南北分水岭的石牌处。这里,也许是看到那些穿着随意的登山客的最后据点了,再往前,游客也变得稀少,装备也变得专业了。这意味着,真正的徒步环节,马上就要开始了。 眼前,还是一团浓雾,只能看到山脊,和山脊上的石板路。看不到山谷的风景?没关系,对有恐高症的人来说,看不见反倒不害怕了。 中国南北分界碑留影(左为秦淮君,右为东子) 大部分路都是这样的悬崖小道据 刚才的路牌显示,我们从上板寺到大爷海的距离应为10公里。10公里,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小时的长跑,或是半小时的骑行。但是,在海拔3500左右的山巅,这个10公里,也许要四个,五个,六个小时,甚至更长。 此时,是下午的2点钟,而当我们抵达大爷海时,已经七点左右。 在南北分水岭石牌处,我们与一对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的情侣组队。在前往小文公庙的路上,又收编了两个小妹子。一行六人,三男三女,开始走在贫瘠山脊线的羊肠小道上。 起初,山路还是整块整块的石板砌成,虽然矗立在山顶,山风会把你吹得左摇右晃,但毕竟路比较宽,加上行装较重,人的下盘依然可以稳稳地扎在路上。可是,随着海拔的继续增进,我们在浓雾中慢慢走上了右边靠山,左边悬崖的羊肠小道。而这种路,将是我们剩下路程中的重头戏。 我和东子装备较好,体力也充沛,而且东子的高反也减轻了很多。因此,我和东子轮流当领队和压队,走在队伍的首尾。我们不是职业登山者,但平时的骑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队伍不能杂乱无序,必须要有一个人在前面引路和破风,也必须有一个人留在队尾,以防有人掉队。 这一路,天气依然阴沉,但大雾已经降到我们脚下几米甚至十几米的位置,终于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尖,以及山谷中一簇簇硕大的云团。 置身云海 这时候,我们发现身旁和脚下,除了泛黄并沾湿的野草,只有无穷无尽的大石头,或者说石林了。只有当脚下雾气散一些的时候,还能看到低海拔山区浓郁翠绿的原始森林。 这一路,并不很累。也许是和东子有责任在身,一路上对其余队友尤其重视,有人掉队或者不舒服时一定停下来看看情况。大家的行进速度也不慢,一路匀速前进,只有少数爬坡路段会拉开距离,遇到急弯处还会遇见后队看不到前队,前队看不到后队的情况。 这段路的的中间站是太白自然保护区,我们抵达该站时巧遇当地的眉县电视台做电视节目,我们在一边凑了凑热闹便继续赶路——一个那么小的山顶小站可挤不下那么多人同时停靠。据该站的告示所叙述,外国人不许再前进,也许是出于国防的考虑?反正我们继续走。 还是同样的路,同样的景,同样的大雾与远处山头的云海,我们走到了这段路的尽头——大文公庙。名不副实的第四季冰川遗迹上 帝总是公平的,让我们之前走了那么长一段平路,总算也得吃吃苦头。从大文公庙开始,将是一个巨大的山头要爬,之后还有几个稍逊的山头要继续翻。 当我们停在大文公庙休息站时,我们依稀看到浓雾中的山头顶端有人。当时我还以为这是哪个职业登山者故意找刺激,后来才发现自己多幼稚——这是继续前进的必经之路,等会出现在山顶的人将是我们自己。 在这里插一句,前面路经小文公庙,现在抵达大文公庙,到底庙在哪里?其实就是休息站旁边石头垒起来的一层小平房,里面供奉着神灵。神灵不可亵渎,我们没有走进去,就在庙门口照了几张相,留作纪念。 接下来,便是那座大山包。 爬上山包时的合影,此时二人的体力已大大下降 说实话,背着那么重的登山包,爬这么个山头实在吃不消——两条背带向两把刀一样切进我的肩膀里,砍得生疼。想喝东子换个包吧,他也背不动——算了,继续背吧。 几乎是手脚并用,十步一歇,可算是一步步爬上山头。这可苦了队伍中收编的两个小妹了,体力不支、装备粗糙、一双板鞋、路面湿滑,上山极为艰难。 不过,能爬上来,还能看到山头林立的类似玛尼堆一样的石头祭祀堆,也值了。更值得纪念的是,正是在这个山头,我们记录下云层爬上山头,并越过山头的影像。我们在平原看到的云,此时就在我们眼前,像一条洁白的丝带,划过露出的每一寸肌肤。 云层爬过山头 从这个山头下来,说实话,离当天的目的地——大爷海也没多少距离了。但是,即便你能看到大爷海的休息站就在眼前,但你死活就是到不了。这让我回忆起骑行青海湖时,一路下坡即将到达西海镇的时候,小镇子就在你的眼前,可是你骑啊骑啊就是到不了。当时看看路牌,距离西海镇还剩10公里。而我们此时,离大爷海可能只有2公里不到,但足足走了快两小时。 最后的一段路,不断的上坡、下坡,而且石头路面因为雾气的缘故变得异常湿滑,有时候是泥巴路面,更可能出现打滑的危险(事实证明确实打滑了,而且不止一次)。有时候,石头路面不平整,甚至是向悬崖方向的凸起,我背着大包重心靠后,不得不往前压下身子爬着通过。 山上已无树木,山下郁郁葱葱 这时候,我的膝盖已经快废了,两个妹子体力接近透支,东子倒是后来居上一路领队,那对情侣好像也没什么情况,情绪饱满。 在那儿,我们看到了第四季冰川遗迹(实际上就是山顶切削岩层上仅存的一些冰体),也看到了冰川下方其实就是浓郁的原始森林,还看到了远处山顶那连绵的云海。雾气终于消散,其实,我们的海拔已经更高,超越了刚才的雾气层罢了。 以上是东边(行进方向的左侧)的情形,顶多只是惊艳,毕竟一路大雾什么也看不见。再往前走一些,走到一块东西通透的山口往西看(行进方向的右侧),当天最美的景色才刚刚开始。 我们接近大爷海,且能看清通往大爷海休息站的路时,西边已经开始出现晚霞的征兆,朵状的山云向我们压过来,而山谷中的雾气也顺着谷地往上攀升。夹在两层云之间的,便是蓝天,沾染了一丝霞光,微微泛红。 太白晚霞 旋即,我们走完最后一段下坡路,抵达所谓的大爷海——其实就是一座微型高山湖泊,从湖口能看到几根洁白的饮水管道将湖水引下山去(我在秦岭山去已经对这种饮水管道见怪不怪)。网上说太白山是农夫山泉的水源地,水质一定优良。虽然我们存水依然充足,但依然按耐不住对纯正山泉水的渴望,直接走到湖边舀水喝——真是农夫山泉,有点甜!冰爽甘甜,味道好极了,忍不住多喝几口。 甘甜透凉的山顶泉水 其实,喝水还是次要的,关键这个湖泊位于山顶,东边是山头阻挡,西边就是山口开阔地,是个欣赏落日极佳的场地。我们现场拍摄了大爷海湖面上的冰层,拍了拍西边泛红的云彩,赶紧进店求宿去了。 大爷海其实就是一个高山水潭,依旧冰封 余晖将宿营地旁的山体映得通体金黄大 爷海不愧是大爷海,开店的就是大爷,我们根本还不下来价,只得一人70元的价格住进钢板房。不过我们好歹换来了一瓶免费的开水(一瓶开水收费20元)。由于这里的一切物资都靠背夫从山下背上来,据老板说一斤的成本是两块钱,也无怪乎这里物价奇高、洛阳纸贵了。肉菜50块钱一盘,素材40块钱一盘。我等屌丝是吃不起的,好在带了不少补给,六个人互相匀巴匀吧也够吃了。包括泡菜、烤馕、青稞酒、火腿肠、烧鸡什么的。 在板房了也算是稍事休息,趁着夕阳西下,我们赶紧顺着山路上山,想走到往南更高的山坡看夕阳。 估摸着下山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一个手电不太够,待大家开始爬山时,我又回板房取了一个头灯过来。再走上山路时,其他五人已经不见踪影,我只好独自上山。 残存的夕阳余晖 这一路,除了最底下是平整石头和泥巴混成的平路,再之后完全是大石头堆成的路。你只能通过分辨石头的平坦程度来判断哪些石头属于路面,哪些石头不是。花了二十来分钟,好歹是上来了。 这一上来,首先是震撼,这么美的余晖!! 其次,就是郁闷了,只有余晖,夕阳呢? 哎,还是没赶上夕阳,只好拿手机把余晖拍了一番。正好这里还有一些冰川残留,和着余晖一起拍了。 在这里,用任何形容词都显得无力,还是直接上图吧。 与夕阳余晖合个影,身旁白色为冰川 余晖渐渐散尽,山里仅剩的光线除了手中的手电,就是钢板房方向的电灯了。我们慢慢下山,回到钢板房准备就寝。 板房里是上下铺,每一个铺位可以睡两人,我和小东正好一张床。他出去看了看星空,浩瀚繁星。与城市上空相比,这里才是星空,因为净空,所以星空——你可以清晰看到北斗七星、北极星和各种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星星。可惜,相机不行,拍夜空就是一团黑,没有留下影像。 其实,长大后还能看到这么纯净的夜空,也只是来陕西后的这一年半才看到。第一次是骑车翻越秦岭,在晚上9点多得时候于佛坪县山中看到;第二次,是在青海湖西岸住宿时所目睹;这是第三次。 艰难地爬上床后,更衣,然后疯狂地抹药——膝盖、肩膀、腰部等等,全都酸胀难受。再互相抹点痱子粉,毕竟背着大包,出了汗全黏在身上,而你又没法洗澡。 俯瞰大爷海宿营地 晚上10点左右,熄灯了。不是规定非得10点熄灯,而是因为山上的休息站用电全靠自备的发电机,电用完了自动断电。这也无所谓,反正累了一天早早睡觉也是应该。 可是,偌大一间板房,里面专业的,或是业余的那么多登山者,很少有几个人能呼呼睡着。除了几个哥们睡得鼾声大作,其余的人要么在聊天,要么在辗转反侧——睡不着。 熬啊熬,熬到半夜12点了还是睡不着。 会不会是口渴了,想上厕所了?我把东子摇起来,一起到室外的厕所。上完厕所喝完水,更清醒了。伴着山风,我们遥望见北边的山脊那边有一串灯火,或许是北部小村镇?抑或是海市蜃楼?管他呢,我现在只想睡着。 后来,在床上又熬了好一阵子,最后一次看表是凌晨3点,再后来,我才模模糊糊地没了记忆。但是,第二天五六点的时候,我就醒了,当时板房内的大部分人也都醒了。一个个揉着熊猫眼,起床。 很多人本来想今天早起爬上拔仙台看日出,但当天更大的雾让大家打消了念头。 这场大雾,也让我们一时冲动想继续往前,直接穿越秦岭从周至厚畛子出山的愿望落空。安全起见,我们全队6个人原路返回。 我们走的羊肠小道远看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 第二天下起大雾这 一章节,其实我不想写太多,因为路线和昨天一模一样,只是下坡多于上坡,悬崖从左侧变成右侧罢了。而且,由于超大的雾气环绕身边,除了能看到前面的人以及脚下的路,什么也看不到了。 浑身的雾气,变成浑身的水,整个人像从水里提出来一样。眼睛总是雾气蒙蒙,连路也看不清。由于积聚的大雾,我也浑身湿透,连护膝也结满了冰渣。 我已经不记得是怎么下去的了,总之是在一片咒骂声中,一步,一步,一步。更糟心的是,小概率事件的索道年检就卡在我们下山的日子里,索道不让乘坐,最后一段路还得靠双腿。 太白山宿营地有各地驴友留下的痕迹,包括秦淮君所在城市合肥 那天,石头路和泥巴路都罢了,最后的木头栈道可要了我的小命——缺乏膝盖保护且已经严重膝盖受伤的我,下个台阶跟杀猪一样。 不管怎么说,可算下去了。 直到坐着中巴来到山脚,雾气才散去,而我也遭遇严重晕车只差吐出来了。到达汤峪时,看看身上的泥点与凝结的盐巴,还有一脸的憔悴,无声地诉说这两天的遭遇。除了喝水和喘气,我的嘴巴不想再干别的事情了。 当天傍晚,我们回到西安,又是睡了一路。同车有从北京来得鳌太穿越者,样子比我们还枯槁,但声音依旧洪亮,不愧是专业的。 一晃眼,已经过去10天。 在平原烈日的炙烤下,最让我们怀念的,也许就是太白山里清凉,进而刺骨的山风了,当然,还有相比之下温和得多得太阳。 太白山,哥也算爬过一回。虽未穿越,无憾矣。 下山时的阶梯依然没有扶手 ——秦淮君 2014年6月16日于陕西咸阳
宜瑞科技
朱自清的主要经历: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1916年,朱自清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大学部哲学系,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奉父母之命与扬州名医武威三的女儿武锺谦结婚。1919年,开始写作新诗,处女作为《睡吧,小小的人》而后收录于《雪朝》。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1931年,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1932年,与陈竹隐女士结婚。1934年,《文学季刊》散文杂志《太白》创刊,其为两者之编辑人之一。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1946年,主编新生报《语言与文学》副刊。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萌芽》可能比较适合。1.纸张稿邮局投寄:邮寄地址:上海市巨鹿路675号萌芽杂志社,邮编200040。请在信封上标明稿件体裁(小说、散文、纪实、长篇四类选其一)
河南南岸文化我近期整理了几本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投稿心得,希望对准备投稿的作者有所帮助。 1. 《思想教育研究》 《思想教育研究》(月刊)创刊于1985年,
国际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会议是一个面向国际学术界的重要交流平台,投稿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你的研究内容、水平和撰写能力等。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经验和建议:
企业研究,国家经济类核心期刊,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这几个经济类的核心期刊都是比较好发表的,但是大多数的大学生他们在学术能力是比较弱的,对于论文的发表能力也是需要
就是你投稿后到审稿通过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