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5

索邦大学
首页 > 论文发表 > 杨强盛发表的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wj快乐柠檬头

已采纳

其实 你就看看《三国志·魏书》挑曹操几件事 从小事入手 分析下性格就行了···

300 评论

扬州灰豆子

随便到网上下一篇不就得了

208 评论

丁凤1217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是必须提到的。

222 评论

Nuannuan暖

1、杨棋羽、杨泰宇、杨彬阜、杨宏浩 2、杨材阳、杨韵翰、杨浩信、杨健彬 3、杨强盛、杨国千、杨擎凯、杨展溪 4、杨琪鹏、杨文裕、杨泽松、杨柏泽 5、杨海璋、杨翰楠、杨才悠、杨哲智 6、杨天强、杨鹏欧、杨苑复、杨鑫俊 7、杨瀚瀚、杨涛嘉、杨修凯、杨文泽 8、杨飞驰、杨棋宝、杨煜楠、杨鹰鸿 9、杨羽方、杨棋润、杨旭方、杨宇玮

316 评论

一脚踢飞你

岁月流痕潦然秋水 纷扰人世间,浮华红尘,往事可堪回首。在茫然之中走过了二十个春秋,青春年少不更事,二十年收获了些什么?错过了些什么?而奉献于青春的又是什么?是寄情于书画艺术的痴狂,还是舆情于山水的明澈,亦或是坎坎坷坷的离情别绪,一切都已随着烟波飘渺。 然,终究只是一场梦。梦,只能是回首,只有今天才是真正握于手中,心中常怀惆怅,胸中常积抑郁,在欢乐与痛苦,疯狂与沉默之中逐渐感悟生命的真谛。人生————一段旅程而已,目标是死亡,因有了死亡的限制,生命才变的有意义。在这段旅途中向死亡进军的同时我们领略了生命的精彩,其中有许多美好、许多宝贵的东西,一如初恋。红尘滚滚中,第一次两心碰撞的感觉总是那么令人难忘与神往。初恋之所以叫初恋说明那份情已然没了结果,难道没有结果的东西会让人永久的怀念吗?佛语云:爱,是为情而生;情,乃爱之载体。人世间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情与佛。情是万丈红尘,佛是空门。一段情可以有两种方式表达:对待一个感情很深的人可以选择表达这份情与不表达这份情,而爱即是它的分界线,亦是它的结果。有了结果的东西终究是要有结束的时刻,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几个月、几年、几十年。在以后的日子里谁也不敢担保这份情会不会变质,因此在佛道中不讲爱、不论爱,而另一种则是不表达那份情,那份情就没了结果,当然只存于内心的情不会有完的那一天,它可以跨越千年乃至亘古,那将是一种无尽的爱。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感叹我的生命,感叹我的生活,经历过了那阵阵翻云覆雨般的情爱里程,才茫然顿悟:爱,是必须的;情是必要的。真正的爱不是在追与被追之中,而是存在于朝夕相处的关怀中。寻找这段奇情,觅取这份挚爱只须抱以一颗平常的心、感恩的心驻足于生活中,总有一天它会如约而至。生命旅程会有走完的时候,但情与爱却如一泓秋水蜿蜒缠绵于远方,这一路上有过香山红叶,有过层峦叠嶂,有过激流跌宕,有过峰回路转,最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曾一心向往隐居的生活,于密林深处架起一舍茅屋在雨后的清晨拥抱一缕艳丽的朝阳,再竹板床上倚于床头与枕头相架的温存里,心中怀有的是一份满足与安然。岁月如歌,在二十年中奏响了多少悲欢离合、恩恩怨怨。岁月如轮,在二十年中走过了多少光辉历史、坎坎坷坷。岁月如水一般,在我二十岁的天空中流淌,划过一丝痕迹,往事如烟亦如一潭秋水在夕阳西下落叶纷飞的时刻拥有的潦然。沉默中的等待 我们一直在等待,不管我们在不在意,等待已经跟着我们生命的脚步在走。等待很美,或许我们等待的东西会在一夜梦醒后的晨晖悄然来临;但等待也很苦,等待流淌着寂寞与孤独,交织着痛苦与泪水,常常让我们忍受着该或者不该、能容纳或许不能容纳的一切。2006年的冬天,在等待中跋涉的我显得格外得步履蹒跚,曲折坎坷…… 2006年12月31日的夜空,永远储存在我的记忆中。所以时常在某些特定场合触景生情,让我瞬间沉默。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理状态,失落?茫然?无奈?我实在想这一切瞬间消逝,但回忆时只是一次次地品尝沉默的味道。3天、5天、7天……2007年的“开幕式”我当然就在沉默中度过了。只是在沉默中等待“伤口的愈合”,并决心背水一战,最后一击了。虽然这是挽回面子的一战,但现实强调了这一战的重要性,眼前供我选择只有力挽狂澜。于是乎,雄心壮志再次被“激怒”,深感“等待”与“懈怠”似乎有些雷同。当然,行动就是“挑灯打夜战”了,时刻控制着自己的意识不为身外之物而转移,也许是在那个难忘的夜晚,那个伤透心的夜晚,那个彻夜难眠的夜晚,我埋下了一粒信念的种子,终于恢复了半个自我。显然,我的“另一半”也就全力以赴在下学期复原了。 不久前还有一个小剪辑,回味起来的确是经典。说,我的“斑竹”在期考前邀请了5个出类拔萃的学长开讲座,几句平实的话更是惊醒了懵懵懂懂的我------“不努力将来一定后悔啊”、“高中生活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耐得住诱惑”……我认为这两句完全可以主宰以后的前途。是哟,现在不努力,更待何时啊!如今的等待在这看来是要100%封杀的。等待只能认为是处世的一种心态,它仅仅不过是成长的外环境,努力付出尽量多的时间,也可以认为像资本家不断榨取工人奴隶的“剩余价值”一样,时间可以见证它的价值,仅仅在一年以后…… 年初的记忆挥之不去,只能淡化它,只能在默默地等待啊!过去的往事,我在沉默中忍受了苦等的煎熬,给我带来太多的尴尬与忧愁,等待此时铸就了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但它的支离破碎换得了思想日益的成熟。我应该起航了,此时的等待恐怕完全就是懈怠啊! 梳理记忆,影象依旧清晰。记忆中她敲开了我的心扉,但我们之间没有走的太近,我想这样是对的。高一时我们接受了自己的选择,而升入高二却成了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她的成绩势如破竹,如日冲天,而我是边缘人物啊。所以时不时的开始留恋那段青涩的时光,现在只能默默的与她交谈。我渐渐明白:我们只是在时空心灵的三维坐标上偶然相遇,相视一笑,然后又各自去追寻自己的目标,留给对方渐行渐远的背影。只是在时空上相遇的我们,不一定能在心灵坐标上重逢。各自独立的时空,虽然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边,这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但绝对是时间划痕的感悟。昨天我给她发短信,可能是没收到吧,还是她……不管怎样只想祝愿她“happynewyearanddreamcometrue!”她很优秀,的确值得欣赏,我在沉默中等待。执笔于此,仅一番回忆,不过是记忆中的“倩影”,是对流年的梳理罢了。以后的路,我明白…………冬天过后是什么?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前进的。古猿从树上下来,逐渐开始直立行,并最终开始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创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是创新;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是创新;爱因斯坦提出狭义、广义相对论,是创新;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创新...... 二十世纪刚刚开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这个东方的大国,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不创新、不去积极,只能导致落后。曾几何时,"天朝上国"的迷梦腐朽了多少创新的绿树,最终招来的只是100年的腥风血雨,100年的奇耻大辱。落后就要挨打,而不创新必然落后。整日是守着"祖坟",不仅不是孝子贤孙,而且简直是不肖子孙。 要勇于创新。创新必然意味着对原有答案的怀疑、审视甚至背叛。这就必然要受来自习惯势力的种种压力和阻挠,这时要拿出创新者的勇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去完成自己光辉的事业。辽宁国企不是在三年大战中就成功了吗? 要善于创新。创新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见了"祖坟"就挖,只要是原来就有的,就要全部打碎。创新本身也意味着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原先有的有的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外国的各种先进技术,通道不是我们创新的铺路石吗?站在巨人的肩头,不是看得更远吗? 朋友,现在请告诉我我的答案吧,什么?你有了一个新的答案? "雪化了以后是春天......"你说。 雪化了以后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张开创新的翅膀,去寻找一个关于"雪"的问题的答案吧,广阔的天空在等着我们呢! 朋友,你也许觉得我这上问题问得怪,雪化了以后当然是......请不要着急回答我,先听我的。 有一次报告会上,有位学者让从圆等四个图形中选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结果四种图形都被选了出来,而且都是对的。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自然不同。世界是千变万化,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结论。一句话:要创新。 创思想火花的迸射。大凡在艺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正是艺术家们对自身艺术生命的一种创新。明明是"月下独酌",李白偏偏"对影成三人";明明是秋后枯草毫无生机,鲁迅先生却把它比作"光泽照人的""铜丝"......创新使旧东西有了新生命,创新是一种心灵火花的发射

193 评论

Chowhound壹

刚好我是一个曹操迷我认为首先可以读《三国志》和裴松之引的注,《魏略》,《曹瞒传》等,选取小事,但看似夹杂着主要特点。第二,可以从人物性格特点上入手,抓住主要矛盾。。。第三,阐述自己观点,是好是坏,注重分析第四,总结。。。意见:可以用“反证法”,用“坏事”说明“好事”,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204 评论

miss.w\^O^/

曹操,是三国时期地主阶级中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五十年代末,史学界对曹操评价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同志同意为曹操翻案。近年来,有的同志又对曹操的评价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拟就新近对曹操的评价问题的论讨作一概述。 一、关于曹操镇压黄巾起义的问题 刘知渐在《评郭沫若同志的〈替曹操翻案〉》(《重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指出曹操镇压黄巾起义并未“继承了黄巾的事业”。黄巾起义的主要目的是要推翻东汉政权。而曹操则代表着东汉统治阶级的利益,全力镇压黄巾,致使黄河南北的黄巾军主力很大部分都葬送在他的手里。他还利用阴谋手段把投降的黄巾余众三十余万变成维护东汉王朝的地主武装。他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是镇压人民的刽子手。他就是以此而登上当时的历史舞台的。周桓《再论曹操》(《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也认为,曹操不仅镇压黄巾,而且对黄巾起义的余波——屯田民起义也不手软,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向前发展。 高光复在《曹操评价中的两个问题》(《北方论丛》1984年第6期)一文中则认为,就曹操一生来说,他的主要活动不是打黄巾,而是消灭群雄,统一北方。他崛起之时,黄巾起义的主流早已扑灭。他虽接受青州黄巾军降众,但不是消灭他们,而是加以改编,使他们为自己的统一事业服务。以后他讨伐的对象已不是农民军,而是那些分裂割据势力。 二、曹操与曹魏屯田制 刘知渐认为,“曹操的屯田是倒退的,因为曹操的屯田和西周封建主的井田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曹操在其《度关山》诗中公开歌颂井田制,司马朗也曾向他建议恢复井田制。他屯田的做法,是镇压黄巾起义中夺占的“资业”,强迫失败的起义战士耕种;同时又借“招募”为名,强征自由民作屯田客。在当时“客”、“奴”同义。屯田客实质上就是曹魏政权的官有农奴,毫无人身自由,故客多逃亡。由上可见。曹操的屯田是历史的倒退,不值得赞扬。 高光复则认为,曹操屯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军粮,兼并群雄,克平天下。他把失败的起义农民与土地重新结合起来,解决了汉末以来严重存在的流民问题,使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发,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兴修,对汉末经济的恢复有重要意义。他不同意刘知渐对曹魏屯田制的看法。指出“井田制偏重于劳动力对土地的依附,曹操的屯田偏重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二者不能相混。而且,屯田制之外还有大量的自耕农经济,它并不能确定一个朝代生产方式的性质。韩国磬《曹魏的屯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1期)强调不能忽视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完全否定曹魏的屯田制。曹操实行屯田。制,其目的固然在于把劳动力束缚在农业生产上,以利于封建统治和封建剥削,但其作用是巨大的(作用同前)。 高敏在《关于曹魏屯田制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1981年第1期)中认为,曹魏屯田制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应过高估计。他指出,在屯田制度下,农民阶级除纳高额地租外,还得服役甚而纳税。他们并没有因为屯田而得到任何好处。他们被严格束缚于土地之上,无人身自由,因而“民不乐,多逃亡”;同时,屯田民还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曹操的屯田制。黎虎在《略论曹魏屯田的历史作用与地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一文中也同样指出,不应该过高评价曹魏屯田的历史作用与地位。他认为,屯田对支援战争,安置流民,保证曹魏政权的财政收入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支持曹操克服群雄并最后统一北方的,更重要的还是州郡编户。真正解决流民归农问题也有赖于州郡编户。 三、曹操政权的性质及其阶级基础 过去一般认为,曹操在统一北方过程中,唯才是举,打击豪强,抑制兼并,诛杀世族名士,是庶族或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中小地主。 柯友根在《世族地主是曹操集团的主要阶级基础》(《厦门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曹操集团的主要阶级基础是世族地主,而不是中小地主。世族地主势力自东汉以来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经黄巾起义的打击,但已根深蒂固,到东汉末形成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了能够在群雄逐鹿的战争中夺取胜利,统一北方,曹操对世家大族采取了争取、依靠的方针和策略。他笼络、擢用了一批世家地主,充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统治机构,有效地稳定了统治秩序。在他属下,名士儒者是他的谋略智囊,豪强地主是其集团的军事骨干因此,曹操集团是以世族地主为主、包括庶族豪强在内的大地主的政治代表。其政权主要是维护这些大地主的利益。杨德炳《试论曹操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史论丛》1985年第二辑)也持类似看法。他指出,曹操虽选用寒人,但其政权的核心是高门,代表的是世家的利益。 漆泽邦《驳“四人帮”在评价曹操问题上的几个谬论》(《西南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认为,曹操的统治集团既不只是中小地主,也不只是豪强地主,而是一切地主,代表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曹操提倡“唯才是举”,是针对整个地主阶级,并未有中小地主与豪强地主之分。曹操集团中,担任各种官职的有中小地主,有豪强世族地主,曹操对他们全部加以利用。他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只是迫于农民反抗而作的一点让步,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稳定封建秩序。 四、曹操与“唯才是举” 成新文、王怀中在《略论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晋阳学刊》1981年第1期)中认为,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为了扩大自己的阶级基础,在割据混战中扫除群雄,冲破了东汉以来“以位命贤”的察举、征辟制的束缚,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大量提拔地主阶级中一切有才之士,对他们加以笼络利用,使曹操集团中出现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曹操依靠这些人最终统一了北方。 李则纲在其遗作《曹操的翻案与定案》(《江淮论坛》1981年第2期)中认为,曹操并没有真正唯才是举,破格用人。在曹操手下的人,顺他则生,逆他则死。曹操本人就曾杀死了许多有才之士。特别是他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也因持有不同意见而被逼死。许多号称才智之士,有功于他,也因一言见疑而被他所残杀。他还设立“校事”特务组织,刺探吏民情事,任情诬陷、杀害士人。 五、曹操是否为杰出的军事家 钟文在《军事家曹操》(《文史知识》1981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曹操是“亡国时第一流的军事家”。曹操一生戎马生涯,东征西讨,荡平天下,克成洪业,不仅在政治上统一了北方,而且在军事上也取得了赫赫战绩,他曾先后消灭了吕布、袁术、韩遂、袁绍等军阀割据势力。他还为《孙子兵法》作注,发挥或补充了其中的一些作战指挥原则。他善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取得了很多胜利。赤壁之战的失败主要在于他的骄傲自满。他在军事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应给予肯定。 吴荣政《关于曹操军事才能的评价问题》(《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认为,曹操在军事上有一定的才能、但并没有杰出的军事天才,称不上是一个大军事家。曹操在一般战争中,不仅有投降、逃跑的打算,而且有多次冒险的表现。由曹操指挥的对统一全局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战争,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之战等等,只有官渡之战获得胜利,其余二役都以失败告终。官渡之战中,曹操表现了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他获胜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由于他的军事天才,而是袁绍内部产生了致命的弱点。他注释《孙子兵法》虽有贡献,却不能以理论指导实践。李则纲也认为,曹操只能称得上一般的军事家,而不是杰出的军事家。他固然打了不少胜仗,但也吃了不少败仗。他所以能够统一中国,并非完全是由于他的军事上的胜利,给他有利的重要条件,还和迁主刘协,建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关。 六、曹操与建安文学 刘知渐在《评郭沫若同志的<替曹操翻案>》以及后来发表的《建安文学编年史》(《重庆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二文中认为,曹操的作品“糟粕多于精华”,“曹操对建安文学的消极作用是多于积极作用的”。他指出,建安七子早在没有依附曹操以前,就已成名,并非曹操培养了他们。相反,曹操对文人的网罗,使得建安七子培养和影响了曹丕、曹植的写作;同时也给他们的写作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使他们脱离实际,远离生活,只能写出一些歌功颂德的作品了。李则纲也认为,不应该把曹操对建安文学的作用估计过高。当时的建安文学集团对民生疾苦等并未有多大补益。曹操虽然在他的诗中描绘了一些人民的痛苦,但他本身就是造成人民痛苦的根源。他对他所笼络的文人也多有残杀,如孔融就因讥讽他而被杀。 胡世厚等在《曹操与建安文学——兼与刘知渐同志商榷》(《重庆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一文中不同意刘知渐的观点。他们认为,曹操是个杰出的诗人和作家,他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推动了建安文学的积极发展。曹操注重真才实学,轻视儒家仁孝道德,提倡活跃思想,使文学脱离经学而得到发展。他十分重视文学,延揽和招集了大批文人团结在他周周,并鼓励他们创作。他自己的诗风和文风对“建安风骨”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他对乐府诗歌的改造也作出了贡献。 七、曹操的思想 漆泽邦认为,曹操的思想是懦法杂用,二者结合。他采用法家思想,一是为了消灭割据,统一全国;二是为了加强对农民阶级的镇压以巩固地主阶级专政。他十分推崇儒术。北方统一后,他下令兴办学校,传播儒家思想,他的儒法并用思想是两汉以来封建统治者采用的传统手段。 柳轩《从曹操的诗文看他的政治思想》(《重庆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认为曹操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他为父报仇,屠杀徐州人民,是他尽“孝”的表现。他不是法家,因为他不可能象法家那样废除宗法制度,反对儒家的“亲亲”观点。不管在教育思想上,还是人才问题上,他都以儒家思想为标准。 吴其昌在《曹操思想浅谈》(《北方论丛》1985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曹操思想中包括儒、法、道、兵、名等各家思想,他是杂家的代表人物。曹操在运用这些思想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形势变化,把它们区分为主次两个方面。在他的思想中,有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深刻矛盾。这应该从他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中去解释。(

198 评论

相关问答

  • 杨强盛发表的论文

    其实 你就看看《三国志·魏书》挑曹操几件事 从小事入手 分析下性格就行了···

    索邦大学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杨强教授发表的论文

    之前翻译了一本聪明人的个人发展指南,大家反响非常好,那本书是讲个人发展原则的,写的还不错。 我发现通过翻译来阅读英文原版书,感觉很不一样,不仅自己的阅读深度

    木图先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沈盛强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

    快速发一篇期刊论文,需要确认好期刊之后及时投稿。 如果是自己在官网投稿的话,先在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去查找你要发表的类型。比如你是要投稿哲学类的,就看这类的

    rememeber2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黄盛发表的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

    l波波刘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周盛发表的论文

    《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是由徐桦发表的论文。该论文指出,文化创意类企业的有效运营必需满足特定的空间要求,需要室内设计来激发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该论文

    sleepworm88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