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7

幽幽百合香sj
首页 > 论文发表 > 南昌地矿论文发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416066323

已采纳

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隐患及建议论文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尤其作为作文里的重要分类的议论文,议论文通常要求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那么问题来了,议论文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隐患及建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

在当代商业环境中,中小企业是经济环境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本投资重视程度不足。本文对人力资本投资本身和中小企业在经济环境中的地位进行了解释说明,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其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症结所在进行阐释,进而说明由这些问题可能会给企业以及整个经济环境带来的风险。最后,从企业外部环境、企业主自身、员工个人来给出建议及措施。本文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对于整个区域经济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

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引言

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界定,是由上世纪60年代有"人力资本"之父之称的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提出,在农业经济的背景下,他认为对人本身的投资,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自此,人力资本理论由人们的思想转化为一门科学。

1、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

1.1外部原因

1.1.1筹资渠道方面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盈利较少。可抵押的资产太少,资金运转不畅通,企业只能在各方面减少投入,首当其冲便是人力资本投入,职工的薪酬、福利、应得的培训得不到满足,对企业的业绩和发展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1.1.2政策方面

地方政府为了保障地区的税收收入,往往将政策偏向地方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上市企业。作为直接监管者的地方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存在粗放式管理的情形,认为其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只要不存在问题即可。国家层面对于中小企业的优惠落不到实处,造成政策方面的偏差。

1.2内部原因

1.2.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会做到面面俱全,而人力部门则是企业通常会忽略掉的一个部分,不重视导致的管理机制就不会太完善

1.2.2企业管理者自身原因

中小企业的生命是现金流量,如果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例,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意味着现金流出多,而流入少。导致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不重视,往往会忽略掉这个部分。

2、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带来的隐患

2.1企业生存风险

在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应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市场接轨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与健力宝这种大型集团相比对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但是为中小企业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少,员工学习不到现行前沿技术,导致企业业务能力下滑,企业的发展与市场南辕北辙,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

2.2人才流失风险

中小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薪酬、福利、保健等得不到有力保障,新入职的员工在熟悉业务后感受不到重视和提升的空间,会跳槽去往更加能提升自身能力的平台,企业只有继续招新才能维持各项工作能够进行下去,这样过快的员工流动速度,随之而来的是招新、培训成本的增加,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

3、对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原因的建议

3.1外部环境

3.1.1拓宽筹资渠道

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根源在于信用情况模糊,可以选择信用要求较为宽松的贷款或者机构进行:

(1)内部筹资。在员工内部进行筹资。

(2)寻求新兴金融机构,如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3.1.2中小企业抱团寻求政策支持

民营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同一行业或者同一条产业链的中小企业抱团,进行战略合作,以更大的体量、更强的实力去跟政府洽谈,由政府牵头吸引本地区高水平高校的人才,或者去外地高水平高校招揽人才,解决中小企业招徕不到高素质人才的难题。

3.2内部环境

3.2.1完善企业人才培训机制

由于中小企业员工较少,针对每个员工自身特点与能力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企业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培训完成后,应跟踪每名员工的业务落实情况,评测培训计划的效用,对计划里存在风险的条款应及时做出评估预测,以防资源浪费。

3.2.2构建与完善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在建立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企业应制定适宜的激励政策,切忌承诺于员工超越实际的激励内容,也不可给予远低于行业水平的激励内容。企业采取的激励方式也应追求多元化,不能仅凭给出福利、待遇这种激励方式来鞭策员工,还应有明确的激励培训计划、情感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刺激员工的工作意愿。

4、结语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指向标。中小企业运营情况良好,我国经济基础便更为牢固。在实践中,大多数中小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管理者对于员工的价值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科学清晰的认识与解读。在将来,作者希望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重视人力资本投资,这不仅是对自身企业的一种负责态度,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

摘要 :

文章在简述了企业人力资本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因素及人力资本投资控制的必要性,并针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因素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准确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岗位需求,降低投资对象的选择风险和人职匹配的风险;完善激励措施;规范劳动合同内容,预防人力资本外流的风险;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满足科技创新需求。以期为国内企业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实效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投资控制;防范措施

当前,很多发达国家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而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与他们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存在局限性;二是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需要平衡,过分强调其中的一方都会损失效率。因此,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这项工作,就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重新认识人力资本投资控制的必要性,并积极探寻预防风险的的对策。

一、人力资本投资相关概念简述

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实践经验、劳动力迁移等方面的投资而取得的学识、技能水平的积累总和。与其它(如:物质、货币)资本相比,人力资本的增加和积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更高。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对人力资本进行投入,以积累和增加人的技能水平、知识存量以及改善人的健康状况,并期望通过此投资获取更大回报的一种行为。当前,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企业投资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而所谓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就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因对人力资本的属性认识欠缺、资本配置不合理以及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有可能出现损失或投资收益的模糊性。其中投资收益的模糊性,一般而言是企业实际的收益尚未达到预期的可能性,属于低风险。而投资损失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风险。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因素

1、选择投资对象的`风险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应当是既能够适合企业文化又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特点的应聘者。然而,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很长,因此在选择投资对象中,要重视员工与企业各个方面的适应和匹配情况,如此才能让投资发挥有效作用。反之,既不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又增加了投资对象选择的风险。

2、激励措施不科学的风险

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虽然员工与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相适应或匹配,但是如果缺乏科学的激励措施,就无法充分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没有了积极主动性,人力资本的潜能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导致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甚至无法弥补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

3、人力资本外流风险

企业人才外流风险,尤其是企业技术骨干人才的外流风险,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比如:技术骨干人才流失,会带走一些技术,甚至是商业秘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因为企业培养一个高技能人才,所花费的金钱和时间较多,如果这类人才一旦外流,就很难在短期内进行弥补的,同时,此类人才的外流,提高了其他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了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科技创新风险

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实力雄厚与否的一个标准。而科技进步和创新因素的判定,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至关重要,只有准确、客观地对此因素进行预判,才能够正确确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内容和数量。如果低估了科技进步的速度,不仅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无法适应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需要,还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

三、人力资本投资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日益发展,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风险因素,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控制十分必要,具体而言,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一般而言,企业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在员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增加了有效的劳动投入。同时,也意味着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加大资本投入会减弱生产率,阻碍企业经济增长。然而,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不仅有助于劳动力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还能够提高物力资本的使用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高效率的机器和设备。

2、人力资本本身具有收益递增性的特点

根据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人力资本的存量不仅会弱化或抵消其他要素收益递减的状态,而且其自身对于经济增长表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知识和技能作为企业人力资本的主要含量,对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企业知识积累越多,其所蕴含的生产能力就越高。与此同时,当一种新知识或新技能在某个企业或部门被使用,就会给其他企业和部门起到示范作用,进而形成外部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用于发展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技能提高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

3、有助于员工转变理念,全面提升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和思想理念的转变。一般来说,企业员工的思想境界越高、工作能力越强、开拓创新意识浓,对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理想追求就越高,企业经济发展的力度就越大。反之,员工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忧患意识、不思进取,会使企业生产效率低下,阻碍企业经济增长。然而,与任何物力资本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成为促进现代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此,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十分必要,这也对改善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具有功不可没的积极意义。

四、加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1、准确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岗位需求,降低投资

对象的选择风险和人职匹配的风险企业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家的政治倾向和政府关于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从而促使企业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确保企业在政策环境变化中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实现企业与个人的长远发展。同时,还要做好企业内部人员岗位的分析工作和人员的评估工作。即:通过使用有效的工作方法(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对收集到的工作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全面了解人的知识能力、技能、性格、个性等,将不同的人才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上,降低投资对象的选择风险和人职匹配的风险,实现工作绩效的最佳化。

2、完善激励措施

企业要健康长远发展,就要结合员工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制定或完善科学合理的、全方位的考评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另外,由于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对某个人有效的奖励措施,可能对其他人就没有效果,因此,还要结合员工的不同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奖励。如:对于普通员工,可以通过提升工资和给予绩效奖励来进行激励;对知识型员工和企业中高层管理员工,可以在提升职能工资和绩效之外,通过股份奖励进行激励。实现多种激励形式相结合,确保激励措施公平、公正和合理,真正起到激励员工努力向上、凝聚和团结员工力量的积极作用。

3、规范劳动合同内容,预防人力资本外流的风险

人力资本外流的风险,不仅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还是管理好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要预防人力资本外流的风险,就要不断规范劳动合同内容,控制风险损失。如果一旦出现人力资本外流的风险,企业能够依据开始投资和所规定的回报率向投资对象进行追偿,从而使人力资本外流带来的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满足科技创新需求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人力资本的相关培训工作,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满足科技创新需求。

【摘要】

加强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资是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财税政策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促进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资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本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提出了促进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矿;专业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财税政策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发展教育和培训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然而,目前煤矿人才缺乏,人力资本不足严重影响着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颁布的《煤炭产业政策》中提出了“实施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国家煤矿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培养基地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煤炭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鼓励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的政策。

财税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和调整财税政策,一方面为各级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提供财力支持,另一方面对企业和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行调控和激励,积极引导加大对人力资本投入。因此研究促进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专业人力资本现状

(一)人才存量不足、质量不高

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7.3%,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12.7%的平均水平。地矿类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操作人员严重短缺,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近30万人。

煤矿从业人员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健康水平与其它行业相比差距较大,人才质量不高。在学历结构上,高层次人才缺乏,本科以上学历仅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6.4%。在职称结构上,高中级职称人员比例低。在操作技术人员中,高级工比例占5%,初级工及以下达62%。煤矿采掘工人则以农民工为主,整体文化素质低。在年龄结构上,由于缺乏年轻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接替,职工队伍年龄老化,35岁以下的职工不足15%,且多集中在非生产岗位。

由于煤矿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年龄较大的职工中,心血管病、糖尿病、风湿关节炎、尘肺、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慢性疾病多而集中。我国现有尘肺病患者44万人,还有未经确诊的可疑患者60多万人,总计约100多万人,其中煤炭行业从业者占46%以上。

(二)人力资本投资强度低

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国家对煤炭院校投入相对不足。煤炭院校在建设资金和办学经费上同其它类型的学校一样对待,而煤炭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实践教学比重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大、人才培养成本高等特点,造成煤炭院校普遍面临建设和运行费用不足的困难。原煤炭院校的办学方向、专业结构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地矿类专业招生逐年减少,招生录取人数不足,专业开办成本提高,严重影响了高校开办地矿类专业的积极性。原煤炭院校的地矿类专业由前几年的54个减少到29个,招生比例由原来的15.6%下降到2.5%,几年下来为煤矿少培养1万多名专门人才。

(三)人才流失严重

2000~2004年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流出人才占引进人才的54%,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流失最为严重,占流失人才总数的70%,这种“入不敷出”的严重局面,使企业专门人才出现“断层”和“断流”,加剧了人才队伍学历、年龄、职称结构的不合理性。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

(一)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是煤炭行业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微观来看,教育投资指受教育者本人或家庭为获得专门的系统知识,用于正规学校教育方面的各种支出。从宏观来看,教育投资一般被认为是政府对于各级教学和研究机构以及相关单位的支出,其中包括基础教育投资、中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投资、职业培训教育投资、成人教育投资。

(二)健康投资

人的体力是其智力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没有必要的健康投资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本,因此健康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健康投资指一定时期内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体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身体与心理健康所花费的支出。健康投资的主体可以是国家,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投资内容包括:饮食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娱乐支出,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支出。健康投资也是一种可以为投资者带来预期经济收益的生产性投资。它可以增加未来劳动者的数量,提高劳动者的健康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疾病,增强工作能力,并使其智力投资得以维持。国家用于这方面的投资主要有构建医疗卫生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医院、疗养院,购置各种医疗设备,培养各种层次的医务人员。而企业用于这方面的投资则包括提供医疗费用、各种保健措施、工作安全、养老金等。

(三)迁移投资

迁移投资可称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投资。一般说来,人力资源流动可分为国内流动和国际流动。就人力资源国内流动而言,投资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由个人负担的投资;二是由政府和社会负担的投资。个人投资包括流动的直接成本(如交通费、安置费及信息费用等)和机会成本(如在寻找工作、变换工作时消耗的一定时间,以及掌握必要技能所付出的代价)。为了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政府和社会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投资:首先,建立一个职业信息系统及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是非常必要的,这些机构的设立及人员配置,需花费一定投资;其次,为了便利劳动力地区间流动,一些国家的政府在待开发地区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以吸引劳动力前往,并协助他们建立新的生活;再次,对远距离地区间劳动力流动,需花费更多的迁徙费用。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补贴或给予贷款。就人力资源国际流动而言,移民入境将使接受国的人力资本增加;如果入境者是经专业训练的人力,那就省去了培养这些人的投资。因此,用于移民入境的费用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三、促进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政支出

1、加强教育、科研投资的财政支出,提高人才存量和文化素质

(1)加大高等教育中煤矿专业的财政支出

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能在已经积累的人力资本基础上迅速提升高级人才的比例。同时,也唯有高等教育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人力资源。

煤炭高校下放地方管理以后,煤矿主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源头有逐渐枯竭的趋势。国家应加大对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恢复和保证煤矿主体专业的招生规模,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力度,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对报考煤炭地质专业的学生实行学费优惠或免学费;设立“煤炭艰苦专业定向助学基金”等,鼓励学生报考煤炭专业。

(2)增加科研经费的财政支出

科技兴煤,人才是关键。财政应增加煤炭相关科研经费的预算,增加供给青年研究人员的工作岗位,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科研、工作条件,为他们搭建更好的科研平台。

2、加强医疗投资的财政支出,提高人才健康水平

进一步增加对煤矿职业病防治的财政支出,建立有效的煤矿职工疾病预防保障体系。增加政府在矿区卫生服务方面的财政开支,加强政府在保障矿区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干预力度。通过各种医疗补助方案,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对煤炭工人进行一定规模的日常保健投资。

3、加大迁移投资的财政支出,吸引人才和促进人才良性流动

在目前煤炭专业人才整体匮乏和外流的情况下,应实施促进劳动力良性迁移的政策。即在留住用好现有人力的基础上,制定吸引人才的战略,地方政府可以较高的待遇、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国内外煤矿专业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建立健全煤炭行业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降低迁移的成本。

(二)创新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1、创新企业所得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对煤矿职工的人力资本投资

(1)提高煤炭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和建立煤炭企业职业培训投入的加倍扣除制度

职工教育经费比例的提高增加了企业可用于职工人力资本投入的资金来源;培训投入的加计扣除,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本投入的成本,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煤炭企业用于职业培训的投入,不仅可以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还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倍扣除,从而鼓励煤炭企业加大职业技术培训的力度。

(2)完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煤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捐赠投入的免税制度

首先,企业和个人对煤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捐赠,不受现行税制捐赠支出税前扣除比例的限制,可以全额扣除。其次,就取得捐赠收入的煤炭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而言,这部分收入也不作为一般经营性收入,同样享受免税待遇。

2、创新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激励煤矿专业人员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

(1)建立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资费用的扣除制度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收费不断增加,教育培训费用在生计费用中所占比重正日益提高。因此,建立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资费用的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制度,降低煤矿专业人员自身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对促进这种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可考虑借鉴美国的做法,实行终身学习税收抵免,允许煤矿专业人员把所支付大学、研究生、职业进修等教育培训费用从税款中扣除或者将教育贷款利息用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

(2)增加对煤矿专业科技人员的税收优惠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直接影响投资决策。一般而言,投资收益越大,人们越愿意进行这种投资,而投资越多,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越高。因此,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鼓励和支持,离不开对科技人员的激励。

增加煤矿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所得税优惠,可以刺激个人资金投资于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弥补政府投资财力的不足,改善我国煤矿专业人力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建议对煤矿开采利用的知识产权转让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予以减免税优惠,鼓励知识创新,从而达到鼓励科技人员加大对自身教育投入的目的。

331 评论

小馋猫儿richard

陈汉涛 1958年6月生,广西北海人,研究生,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院长,高级经济师,广西质量检验协会理事,广西地矿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西部探矿工程》编委。广西大学98级社会发展与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管理。主要论文:《地勘单位最优资本结构初探》发表于《中国地矿经济》1997年第2期;《试论建立地勘单位资产经营责任制》发表于《中国地矿经济》1997年第11期;《走向企业的勘察设计单位TQC达标后如何巩固深化工作》发表于《广西勘察设计》1996年第5期。

358 评论

刘阳780210

欧德琳

(贵州省地矿局 贵阳 550004)

摘要 贵州地矿文化,根植于贵州高原,独具地矿行业特色,是以 “三光荣”精神为核心、以“找矿兴黔”为精髓的文化。30年来,出作品,出人才,建阵地,获殊荣,形成了独特的“贵州地质文化现象”。为国土资源文化和贵州多彩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三光荣”贵州 地矿 文化

地矿文化是地矿事业的命脉,是地矿职工的精神家园。贵州地矿文化,作为根植于贵州高原独具地矿行业特色、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形成了以“三光荣”精神为核心、以“找矿兴黔”为精髓的地矿文化,激励着一代代地矿工作者,丹心献贵州,辛勤探宝藏,当好先行兵,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保障。

贵州省地矿局作为全省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的主力军,建局56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勘高山探峡谷,艰苦跋涉在贵州高原17.6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在把贵州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磷化工与钡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锰系铁合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及磨料、磨具生产基地、全国新兴的黄金生产基地、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煤电基地,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展现了以“三光荣”为代表的地矿时代精神,创造了富有贵州高原特色的地矿文化。

1 在“三光荣”旗帜下,形成了独特的“贵州地质文化”现象

“三光荣”提出30年来,贵州地质工作者的创业和奉献,使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史流光溢彩;贵州地矿文化独有的特色和贡献,使多彩贵州文化和国土资源文化丰富灿烂。

1.1 出作品

全局职工创作出版一大批引起社会反响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作品100余部,出版专著30多部,创作了10多部电影、电视剧。全局职工创作的文学作品已愈1000万字以上。贵州地矿局在电影、电视、小说、诗歌、散文、科普等领域创作出了一大批颇具影响的作品,走在了全省和国土资源部行业文学创作的前列。欧阳黔森出版10多部,《雄关漫道》、《绝地逢生》、电视剧和长篇小说在全国引起轰动;袁浪出版《黄鹤儿女魂》等4部;李绍珊出版《岁末集》等作品4部;刘龙材出版《刘龙材文集》科普文学作品等7部;陈履安出版《两难困惑中的抉择》等作品4部;李绍珊、袁浪、冉正万、何毓敏、冯飞、陈跃康、李文炎、李承钰、管利民等都出版了文学作品专著。2000年,贵州地矿局编辑的地质文学丛书《高原拓荒人》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地质文联第一部文学作品之集大成。这部丛书分报告文学卷、小说卷、诗歌卷三大卷,计120万字,汇集了1984~2000年间全局地矿职工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丛书的写作主体是地质工作者,其作品内容更是以地质工作为主要创作对象。集中展示了贵州地矿局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和贵州地矿职工的精神风貌。

拍摄电视专题片。在上世纪90年代末,贵州地矿局和省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电视专题片《高原拓荒人》,这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第一部反映地质工作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的专题片,塑造了地质工作者艰苦创业的时代群像,歌颂了贵州地质工作者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此片在贵州电视台播出后,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2007年1月,在贵州地矿局建局50周年之际,贵州局和贵州电视台合作拍摄的9集系列电视专题片《苗岭先行兵》,在贵州卫视黄金时间播出,获得贵州省第八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选影视类一等奖,同时选送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获得“中国十佳行业片奖”,这是贵州省专题片获得的最高奖。2011年,反映贵州地矿局抗旱打井的电视专题片《甘霖行动》,作为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专题片使用,产生了良好反响。

1.2 出人才

培养了文学创作队伍。目前,地质文联这支文学创作队伍有32人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和贵州省作家协会,陈国栋当选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当选为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袁浪两度担任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在地质文联的作者和《杜鹃花》的编辑中,有一批优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通过群众性文艺活动,贵州地矿局培养和输送了近300人的文学创作人才,形成了颇具影响、令省内外瞩目的作家群。欧阳黔森、冉正万、何毓敏、刘龙材、陈跃康、管利明等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科普文艺作品和多部影视文学剧本,有的作品在省内外文坛引起了轰动。

1.3 建阵地

坚持以“地矿特色、边陲特色”,办好《杜鹃花》文学杂志。以《杜鹃花》为阵地,出作品出人才。地质文学刊物《杜鹃花》创刊于1984年,作为地质文联会刊。(2000~2009停刊10年)。2009年6月复刊出版,被《中国国土资源报》评为2009年度国土资源文化十件大事之一。《杜鹃花》至今出版了39期,共发表近800万字的文学作品。在贵州省文艺界和全国地矿系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被誉为“贵州地质文学的摇篮”。刊登在《杜鹃花》杂志上拍成电视剧的有,王蔚桦的10集电视剧《悠悠赤水河》、《黄金高原》;拍成电影故事片的有,袁浪的《血溅秋风楼》、《无名三侠客》。同时,30年来,地质文联7次邀请著名作家叶辛、王蔚桦、何文等到黔西南金矿、务正道铝土矿、铜仁锰矿和地质队采风,前后共完成100多篇文章,总计70多万字。

1.4 获殊荣

1989年成立的贵州地质文联,在贵州地矿局党委的关怀和省文联、中国国土资源(地质)文联的帮助指导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贯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精神和“团结、鼓劲、务实、繁荣”的指导思想,坚持扎根地矿沃土,唱响地矿主旋律,展现地矿风采,始终结合地矿行业实际,深入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成绩。1994年,地质文联被地矿部文联授予“文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地质文联被省文联评为优秀文联,受到表彰。2006年8月,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优秀企业文联”称号,是全国地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省局。2009年,贵州地质文联再度获贵州省先进文联称号。在贵州省一至十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奖中,贵州地矿局每届均以10多个奖项名列前茅,均获得组织奖。

贵州地质文学的异军突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独特的“贵州地质文化”现象。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贵州地质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能成为“贵州地质文学现象”,体现了一个群体团结进取、勇于超越的精神。丰厚的生活土壤、积极的人生态度、浓郁的文化氛围、无私的团队核心最终成就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还专门成立了“贵州地质文学分会”。独具特色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为国土资源文化和贵州多彩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 光大 “三光荣”传统,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近年来,贵州地矿局坚持光大“三光荣”传统,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紧密结合地质工作实际,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同等对待,作为凝聚职工、激励职工、教育职工、展示职工的大事抓落实,抓出实效。

2.1 进一步激活文学创作

一是贵州地质文联重新注册登记,成立文学、摄影、书画、艺术四个分会经常开展活动;现有会员200多人。《杜鹃花》复刊出版,被《中国国土资源报》评为2009年度国土资源文化十件大事之一。众多优秀作品也在历届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二是每年公开出版一部以上书籍:如记载贵州地矿局50年奋斗发展历程的《贵州地矿局局史》、反映贵州地矿局打井抗旱的报告文学集《甘霖行动》、《贵州地矿摄影书画作品集》等。三是组织采风活动,弘扬地矿文化。组织了“地质找矿突破文学创作采风活动”。邀请作家、记者深入地质一线进行采访,详细了解并报道贵州地矿局近年来在地质找矿、地下水勘查开发中取得的成果。一批弘扬主旋律,褒扬先进的报告文学、通讯、小说、诗歌发表后,在省内外引起反响。

2.2 《杜鹃花》、《贵州地矿》 报与地矿网站信息共享

成为繁荣地矿文化的载体和阵地。《贵州地矿》报获得省新闻出版局“2010年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优秀奖,且排名首位。贵州地矿网站4年来为省政府门户网站质量评比前3名。

2.3 对外宣传形成声势

贵州地矿局首次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两个国家级最高新闻媒体发表反映地矿局工作的新闻报道,每年在国家、省、部主要新闻媒体发表文章200多篇。拍摄制作了电视专题片《甘霖行动》,提升了地矿文化软实力。

2.4 群众性文化活动独具特色

每年轮流举办全局职工体育节或职工艺术节,开展活动的时间安排相对固定,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特色,项目设置突出地矿行业特点,适合职工年龄差异及不同年龄层段,展示地矿精神风采,活跃职工文体生活。广泛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抢答赛、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基层单位还建立一些业余文艺演出队和体育专业骨干队伍,开展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如2007年,贵州地矿局组织6个职工家庭登上中央电视台3套《神州大舞台》,通过歌曲、舞蹈、器乐、书法、绘画、杂技、魔术等,展示地矿职工个人才艺,男女老少一起登台表演,充分展示了地矿职工家庭的时代风采,在全国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2.5 构筑贵州地矿精神高地

2012年初,贵州地矿局隆重召开了“贵州地矿文化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地矿文化建设促进地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举办了“贵州地矿文化建设成果实物展”,近千件文化成果交相辉映,琳琅满目,令人振奋。省领导评价说,贵州地矿局不但是地质找矿的先行者,也是文化建设的先行者。

在全局开展“贵州地矿精神”大讨论活动。系统内26个基层单位认真开展了群众大讨论、专题征文、专题研讨会、专家归纳梳理、专题研究浓缩等活动,上万人次地质职工、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参与了大讨论,经反复推敲、提炼,最后通过全局干部、职工投票推荐,经局党委研究确定:

贵州地矿精神为“找矿兴黔,求实创新”。

贵州地矿核心价值观为“找矿为本,科技为先,和谐为基,奉献为荣”。

贵州地矿精神释义如下:

找矿:体现我局资源保障的职能职责和艰苦奉献精神;

兴黔:体现我局在兴黔富民过程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求实:体现我局发扬传统作风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创新:体现地质工作科学发展动力和与时俱进时代特征。

局党委对“贵州地矿精神”进行宣传、教育、培训,以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方式,让“贵州地矿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在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中“入目入耳、入脑入心”。《贵州地矿之歌》在职工中广泛传唱,地矿精神高地在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心中构筑。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地矿局利用建局50周年及55周年契机开展系列活动,地矿文化得到了集中展示:如编写并公开出版了一部局史及大事记、拍摄并在贵州卫视播放了9集电视专题片;举办了文艺演出、出版获奖地质成果(论文)专著等。

最近,贵州地矿局与贵州省作协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联合创作、拍摄一部反映贵州地矿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由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牵头;这将是贵州地质文学创作活动的一个重要突破。

3 弘扬“三光荣”精神,打造地矿文化品牌

在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新时期,做好地矿工作,实现找矿突破,构建和谐地矿,需要我们弘扬“三光荣”精神,在为贵州工业化、城镇化战略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树立地矿形象,打造地矿文化品牌。我们的体会是: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局党委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培育优秀职工队伍、打造贵州地矿品牌的大事来抓,在资金、人员、时间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和大力支持,每年安排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在100万元以上;二是制度建设是保障。先后制定了《贵州省地矿局加强地矿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塑造“贵州地矿”品牌形象指导意见》等文件,将文化人才纳入专家和骨干管理,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保证;三是阵地建设是基础。全局基层单位全部建设成为文明基地,各单位普遍建起了图书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运动场、健身场;局专门修建了贵州地矿体育文化中心,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为北部、东部、西部和新天寨片区分别修建了室内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不断提高一报一网一刊的质量。四是开展活动是载体。各种地矿文化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打响了地矿品牌,提高了地矿职工整体素质。五是促进发展是目的。通过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地质找矿新突破和地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地矿事业正处在“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和环境保障重任在肩,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迫切需要我们高扬地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旗帜,加强地矿文化建设,打造地矿文化品牌,增强地矿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建设产生的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等,促进地矿事业科学发展。

地矿行业“三光荣”是一种精神,激励着地质人找矿报国,艰苦奉献,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三光荣”是一种传统,30年来薪火相传,引领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地质,献身找矿。未来10年,贵州地矿文化发展总体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地矿文化灵魂,进一步弘扬“三光荣”精神和贵州地矿精神,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地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建立地矿文化创新体系和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文化人才体系,地矿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使之成为凝聚职工、激励斗志、扩大社会影响、树立品牌形象、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文化强局战略中创造辉煌。

157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昌艺术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44、孙莉莉 邮编:100027 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外斜街小关56号《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新世纪周刊》 办电:010-64663541 传真:010-64675

    那一年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南昌论文发表

    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

    月野小兔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南昌发表论文

    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

    umaumauhauh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地矿论文发表

    你说的这类发表的比较慢,因为不容易发表,所以才叫核心。

    多多吃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发表南昌

    可以发表到期刊

    一碗小泡饭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