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ying850
密立根油滴实验60年后,史学家发现,密立根一共向外公布了58次观测数据,而他本人一共做过140次观测。他在实验中通过预先估测,去掉了那些他认为有偏差,误差大的数据。这违反了科学的原则。密立根是在1907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开始做测定基本电荷的实验的。他一开始用的是水滴。在1909年他首次报告了用水滴测定的基本电荷的数值。但是用水滴做实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水滴很容易挥发,只能对它们的运动情况做几秒种的观察。这时研究生哈维·弗雷彻加入了密立根实验室。在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水滴蒸发的问题之后,弗雷彻建议改用油滴做实验。在一天之间,弗雷彻制作了油滴实验的设备,并在当天就进行了实验,获得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基本电荷数据。那一天密立根不在实验室。密立根在第二天回到实验室后,看到了弗雷彻的实验设备,非常兴奋。此后两个人一起工作,对实验设备进行了改进。6周后,公布了实验结果。很显然,这个实验的论文应该由两人联合发表。但是密立根提醒弗雷彻,根据学校的要求,研究生的博士论文必须单独署名,不能有合作者。密立根建议,弗雷彻可以在以后的某篇论文单独署名作为其博士论文,但是做为交换条件,这第一篇论文必须只署密立根一人的名字。弗雷彻虽然感到失望,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同意了这一安排。于是在1910年密立根做为唯一作者发表了第一篇油滴实验的论文,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弗雷彻则在第5篇论文中做为唯一作者。1982年,弗雷彻死后发表的文章中才披露了这个秘密。这个安排虽然是两人协议的结果,而密立根在第一论文中也提到实验是由他和弗雷彻一起做的,但是不管以什么理由或交换条件,剥夺研究生在参与设计和实验的论文的署名权,仍然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不能拿论文的署名权做交易。密立根如果大度一点的话,完全可以让第一篇论文两人共同署名,这与让弗雷彻以后在某篇主要由他一个人完成的论文中单独署名,一点也不冲突。论文的作者必须是对实验做出了实质性贡献的所有的人,不能多也不能少。然而,即使是在今天,实验室的“老板”不看对论文的实质性贡献,利用权势决定谁是论文的共同作者,这仍然是相当常见的。密立根的问题还不限于此。在密立根的论文发表后,其他实验室试图重复其实验。其主要对手是维也纳大学的菲里克斯·厄仑霍夫特。在1911~1913年间,厄仑霍夫特重复了油滴实验,但是却未能发现像密立根所说的油滴所带的电量总是某一个最小固定值的整数倍。1913年,密立根发表了一篇论文,其数据非常清楚地表明了基本电荷的存在,并算出了基本电荷的精确值,从而结束了争论。密立根油滴实验果真像其论文显示的那样清晰、精确吗?1981年,阿兰·富兰克林研究了密立根的实验记录本,发现密立根在记录本中对其观察结果进行打分,从“一般”到“最好”。根据记录本,密立根在1913年发表的论文依据的是140次观察,然而他把其中49次观察的数据舍弃不用,只根据91次他认为较好的观察结果的数据进行计算。但是,在论文中,密立根却声称该论文“代表了所有的油滴实验”。如果密立根把所有的观察数据都包括进去,虽然不会影响其结果,却会加大误差。这样,密立根通过有选择性地删除数据,获得了漂亮的实验结果,并且在论文中误导读者。像这样对实验数据进行修饰,不论是少报还是多报实验次数,不论是删除不利数据还是增添有利数据,都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现在看来,密立根当时获得的基本电荷数值偏低,因为他在计算空气阻力时使用了不准确的空气粘滞系数。1974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典礼发表的演说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密立根之后物理学家测定的基本电荷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大,每次只增大一点点。费曼认为这是由于后来的物理学家在测定基本电荷时,如果获得的数值比密立根的数值高得多,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测错了,回头去找原因,舍去这些“高得离谱”的数据,只保留那些比较接近密立根数值的数据。看来干修饰数据勾当的物理学家还不在少数。
布川依夫
科学史上著名的公案,密立根实验是一项有名的物理学实验,因为第一次测量了电子的电荷量,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实验设计比较巧妙,主要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还能测算基本电荷的精确数值。
密立根实验的大致原理是这样:用喷雾器把水喷入两块电极板,不时给点电压,来观察水滴的运动情况。让水滴在各种情况下加速下降,最后能让向下的力量和向上的浮力达到一定的平衡。或者给电极板加上电压,然水滴可以匀速上升,最后也能达到一个平衡。通过这个上下的速度来测算水滴带的电荷。后期因为水滴的易挥发性,他的助手哈维·福莱柴尔(Harvey Fletcher)建议他改成油滴,毕竟油滴带的电量常常是某个最小固定值的整数倍。
现在还有这门课,理科生在学物理电磁学的知识都要重复这个实验。如果能有个摄像头帮忙放大油滴,来检测数据,那算很好的了。正常情况下,为了测试可能需要大半天都待在实验室,找油滴能让人找到眼睛痛。到最后数据还能各种对不上,还算考试成绩,简直让人崩溃。密立根那个年代做这个实验,也算很不容易了。
密立根实验这么有争议,只是源于两点原因。
1. 密立根有可能不正当地署名了油滴实验论文,毕竟他的助手也出了力,但他在这个论文上根本没有署名。据说当时研究生的论文必须单独署名,他跟福莱柴尔有交换署名的行为。
2. 密立根对外公布的数据,其实舍弃了一部分他自认觉得有偏差的数据。为了得到漂亮的实验结果,而对数据进行修改,算不得科学严谨的行为。
这些指控是不是真的不得而知,但是实验还是缺不了谨慎和实事求是的。
帅哥小蜜
话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在1922年11月底破例同时宣布两个获奖消息:一是把将1921年度 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表彰他解释光电效应。二是把本年度 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物理学家玻尔 ,表彰他研究微观世界的原子结构并提出原子模型理论。诺贝尔奖委员会给他们颁完奖后,立刻锁定1923年度物理奖候选人名单:一位在微观世界的电子和解释光电效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美国人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获诺贝尔奖的密立根 图源:物理双月刊网
富家子弟多才艺
油滴实验测电荷
1895年,在家乡短暂停留后,27岁的密立根自费到欧洲游学,进修物理。次年回到美国后,他即到芝加哥大学报到,任教物理学,不久因教学出色升为副教授。1921年,他调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物理系主任,直到1946年退休。 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密立根对物质微观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冒出测定电子电荷的念头。
密立根正在做实验 图源:物理双月刊网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 探索 ,在19世纪末取得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J·J·汤姆逊首次用实验证明电子存在,并测出了其电荷与质量间的比值。此举打破了几百年来“原子不可再分”的主流论断。此后,J·J·汤姆逊与汤森德、威尔逊等同行共同致力于测量电子电荷。因为只有测出电子的电荷量,才能对它的质量、运动轨迹等进行推算。可惜进展都不大。1906年,密立根正式用威尔逊的云雾室来测量水中电子的电荷量。然而,一次次变化极大的实验结果让他头痛不已。几年后,他发现测量结果变化大的原因是水滴蒸发快, 并因此发明了平衡水滴法 。此法就是给云雾室的水滴通电,产生反向电场力,使水滴悬浮起来,减缓蒸发速度。经过反复实验,密立根发现实验数据间的差异只是有所减少,并没解决实际问题。怎么办?山穷水尽之际,和他一起做实验的研究生哈维·弗雷彻提出可否用其它液体代替水滴。一语惊醒梦中人,经过仔细思考, 密立根决定用油滴代替水滴,并重新设计实验 。他先用两块水平排列的金属板(或电池组)做为正、负极,金属板上设两个小孔,其中一个连接喷雾器,负责把油滴喷入内部装置,另一个是显微镜观察孔。喷入平板的油滴因摩擦获得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克服重力上升,悬浮在空中。助手调整电压,让油滴通过小孔顺利下落到观察区后保持电压不变,密立根则通过显微镜进行观测。 油滴实验简图
经过上百次的观测,密立根发现所有飘进观察区的油滴的总电荷值都是同一个数字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值就是电子电荷!”他感觉已找到突破的方向。为了把数据弄准确,他和弗雷彻轮流上阵,认真观测并记录单个带电油滴的运动情况,常常几个小时一直盯着油滴,很是辛苦。付出总有回报,1912年4月,密立根通过确凿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基本电荷的电量e=(1.5924 0.0017) 10-19库仑,这个数据与今天的测量结果e=1.602176634 10-19库仑只差1%。次年,密立根公开发表论文, 正式提出“任何电量都是基本电荷的整数倍”这一观点 。
密立根油滴实验详图 图源:物理双月刊网
基本电荷是实验测来的自然界存在的最小电量,它的出现,让许多物理常数的计算达到更高的精度。密立根也因此名声大噪。遗憾的是, 密立根在论文中犯了两个错误,导致他和他的油滴实验受到后人诟病 。一是论文没有署弗雷彻的名字;二是文中只列举了91组观测结果,对相差较大的49组只字未提,这与论文所说“代表了所有的油滴实验”(见《密立根实验记录本》)所写严重不符。
研究光电得惊喜
中年密立根的精力相当充沛。当弗雷彻一门心思做油滴实验的时候,他又迸出一个想法: 通过实验来证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光电效应方程是错的 。
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光量子理论并建立光电效应方程后,按当时观点,直接通过实验精确测量光电流以验证光电效应方程相当困难,但只有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新的学说才会成立。只是由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太慎密了,光电效应方程计算出来也没错误,所以当时的科学家大都认可他的理论,只有包括密立根在内的小部分人持怀疑态度。证明光量子理论的实验比油滴实验更难,油滴毕竟有形有样,光却摸不住抓不着。密立根从1908年开始研究,知道1912年才设计出基本的实验装置。不过在实验中他逐步认可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1915年,他终于设计出一套精巧的装置, 证实了光电效应方程,并推算出普朗克常量h 的值 。 密立根光量子实验图 图源:物理双月刊网
1916年,密立根把研究内容公开发表。自此,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得到验证,密立根也因为出色的研究 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
关于科学数据保存期限的规定,一般科学实验记录应当至少保存5-7年。数据学(Dataology)和数据科学(DataScience)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定义为研究探
做错了还是造假?错了的话向论文审核负责人申请改正就可以了。 要是作假的话。2013年1月1日出台了最新《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数据造假会被判定为论文造假。
已经出刊的论文,是不能撤回的。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
算的。 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的规定,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一)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
不算。硕士毕业论文中的学术不端主要是指抄袭,而高校一般是用知网学术不端检测工具来测的,如果你需要检测,可以来我们文天下论文检测网检测。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