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就奇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这个行吗??
赵家小燕儿
上个世纪民国37年暨1948年生于重庆的地道中国人,据说不仅会说汉语会念汉文(请注意,我特别强调的是“汉文”,而不是“中文”!因为“汉文”和“中文”在内含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决不能混为一谈),而且还能看懂英文和日文什么的,像他这样懂多种语言文字的专家,那可是十分厉害的,吾苗之语言尤其是文字当然不在话下。民国初年连英国等西方国家来华传教的外国人都会读会写,早已翻译了《圣经》等世界名著,用来编写教材、创作歌词,在广大苗族群众中广泛运用的苗文,张诗亚教授是不屑一顾的!建国后虽然苗文因各种政治运动频繁,其运用受到较大影响,但改革开放后苗文又重新获得新生,至今已出版了大量苗文书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苗文书籍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永祥(苗族)主编的《苗汉词典》(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5月版),中央民族大学石如金教授(苗族)编著的《苗汉汉苗词典》(岳麓书社1997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向日征教授(汉族)编著的《汉苗词典》(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8月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德教授(苗族)编著的《汉苗词典》(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燕宝(苗族)整理译注的一万余行《苗族古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9月版),云南红河学院教授罗有亮(苗族)的专著《苗语语法》(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版),中央民族大学副研究员吴德坤等搜集整理翻译的一万三千余行《苗族理辞》(83万字,2002年10月版),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李炳泽(苗族)学术专著《苗族古歌的语言研究》(36万字,民族出版社2004年11月版),云南省民语委译审熊玉有博士(苗族)编著的《苗汉英学习实用手册》(100多万字,云南苗族出版社2005版),贵州民族大学李锦平教授(苗族)编著的《苗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石德富博士(苗族)编著的《苗语基础教程》(40万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特别是民国年间英国人张绍乔、张继乔兄弟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用苗文搜集整理的口碑文学作品经半个世纪之后由贵州省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汇编成《中国西部苗族口碑文化资料集成》(大16开本,上下卷,苗英汉三种文字对照,共1477页,170多万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11月版;另,张绍乔目前还健在,已90多岁高龄,最近几年笔者从北京常打长途电话到英国,用苗语直接与张绍乔先生交谈中国苗族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以及贵州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彩色印刷《王安江版苗族古歌》(270万字,贵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定价1280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60万字,彩色精装,中华书局2011年11月版,定价1680元)等在苗学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部头书籍,都是以苗文为主体的标志性出版物。另外,还有中央民族大学罗安源教授(土家族)、麻树兰副研究员(女,苗族)、曹翠云副教授(女,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云兵博士(苗族)、吴晓东副研究员(苗族),湖南吉首大学教授杨再彪博士(苗族),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余金枝博士(女,苗族),贵州民族大学贺又宁教授(女,苗族)、罗兴贵副教授(苗族),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吴一文教授(苗族)、湖北三峡大学吴正彪教授(苗族)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众多人士都是国内研究苗族语言文字的优秀专家,他们都有很多研究成果问世。特别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早在10余年前,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马悦然的学生Joakim Enwall(汉名阎幽磬,做过瑞典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官员,现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次到中国苗族地区长期调查和研究,于1994年以40万字左右的论文《从神话到现实:苗族文字发展史》获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95年在瑞典出版发行。1999年冬,本人曾在姨父王德光家里(1953年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本科毕业,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苗语研究)与Joakim Enwall进行过交流,感慨于人家西方人做学问的严谨和认真。以西方人张绍乔、张继乔、Joakim Enwall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把苗族的语言文字都搞得有声有色,苗族自己再不好好反思反思就不行了。从云南红河州苗乡崛起的李云兵博士就是最好的例子。他高中毕业后不仅选择了中央民族大学,而且在中央民族大学毅然决然选择了攻读苗族语言文字专业,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其中,23岁本科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之后再回到母校中央民族大学,在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的指导下,先后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6年完成硕士论文《论巴哼语在苗瑶语中的地位》;2002年完成博士论文《花苗苗语动词的语义和结构特征研究》。之后,他还于2003年至200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做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研究,完成博士后报告《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序类型研究》;2006年至2009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师从潘悟云教授做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博士后研究,完成博士后报告《苗瑶语比较研究》。二十多年来,李云兵博士还发表了大量关于苗族语言文字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成为至今为止,全世界研究苗族语言文字最优秀的专家之一。如果张诗亚教授不服,可以前往北京与李云兵博士一比高低兮!还有,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民族科学研究院教授李锦平发表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的论文《六十年来苗族语言文字研究综述》、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袁廷科发表于《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的论文《苗族文字进学校教育体系的百年发展史简述》、湖北三峡大学教授吴正彪发表于《文山学院学报》2012年1期的论文《苗族语言文字的发展状况及苗文推广普及的困境与出路管窥》等文,对全国苗文的使用情况做了许多总结。再则,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每年都向全国招收苗语言文学方向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幸福的小萝卜
贵州民族研究,仍然是核心,位于2011版列表C95 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表NO.9位置复合影响因子:0.416 综合影响因子:0.218 主办: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周期: 双月出版地:贵州省贵阳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6959CN: 52-1001/C邮发代号: 66-35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贵州民族研究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lulu酱求好运
文字:《苗汉词典》足以说明苗族有文字。书籍:比较有代表性的苗文书籍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永祥(苗族)主编的《苗汉词典》(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5月版),中央民族大学石如金教授(苗族)编著的《苗汉汉苗词典》(岳麓书社1997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向日征教授(汉族)编著的《汉苗词典》(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8月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德教授(苗族)编著的《汉苗词典》(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燕宝(苗族)整理译注的一万余行《苗族古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9月版),云南红河学院教授罗有亮(苗族)的专著《苗语语法》(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版),中央民族大学副研究员吴德坤等搜集整理翻译的一万三千余行《苗族理辞》(83万字,2002年10月版)等。人物:民国总理熊希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滕代远将军、1988年已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不幸辞世的20世纪中国伟大作家沈从文(各类著作共1100万字)、国内外著名钢铁冶炼技术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肖纪美、第二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并参加竞选台湾总统的杰出作家李敖(各类著作共2000余万字)、唱响国内外世界第一流歌唱家宋祖英博士、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世界举重冠军龙清泉、国际著名文学理论大师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女)、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陈求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常务副部长、第十八届中共中央委员)、当今文学作品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第一流作家肖仁福(至今已出版各类文学作品600多万字)、袁隆平最得意的门生杰出的杂交水稻科学家邓华凤博士(其研究成果已产生经济价值几百个亿)等。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
生物多样性科学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贵州是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据统计,贵州省境内植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四位,动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三位,贵州还是野生食用菌生长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是属于省级以上期刊。并被评为A刊扩展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于2018年11月16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文社科高峰论坛暨期刊评价会”上发布《
传统订阅期刊。贵州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在该地小程序,可选择传统订阅期刊发表论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
1、《试论南诏多源与多元的文化格局》,《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2、《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的社会功能》,《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3、《西南民族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