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6

星不所在
首页 > 论文发表 > 田正平发表的数学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飞毛腿0615

已采纳

[1] 《在“共和理想”与“权力欲望”之间——〈斐爱斯柯在热那亚的谋叛〉研究》,载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编:《思想史研究》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2]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爱情悲剧后的青春迷惘与制度捆绑》,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3] 《思之和合——论歌德思维模式之拓新》,载《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4] 《论强权博弈背景下的欧洲数字图书馆建设——兼论德法文化合作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战略目标》,载刘立群、连玉如主编:《德国欧盟 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5] 《歌德〈铁手骑士葛兹〉所反映的阶层博弈与群体互动》,载《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6] 《论马君武对歌德的译介》,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7] 《歌德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以冯至的〈歌德论述〉为中心》,载印芝虹等主编:《中德文化对话》第1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 《清华德文专业的早期发展及其学术史意义》,载《教育学报》2008年第6期[9] 《李石曾的文化浪漫主义及其留法经历》,载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10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 《帝国的消解与现代的兴起——以安治泰、卫礼贤比较为中心》,载《德国研究》2008年第4期[11] 《机构建制、学风流变与方法选择:现代中国语境里的德语文学研究》,载《北大德国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 《文化建国者的“精神支柱”——论宗白华的歌德观》,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3] 《文学之择与象征之技——论卡夫卡的思想史意义》,载《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14] 《创造的冷静与伟大的耐心——论席勒的“艺术家理想”》,载叶朗主编:《意象》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5] 《北大德文系1920年代前后的课程、图书与学术》,载陈平原主编《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16]《〈祝福〉中的“宗教潜对话”一个宗教人类学的文本解读》,载《思想战线》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17]《北大德文系早期的师生状况及其学术史意义》,载《教育学报》2007年第6期[18] 《宗白华的留德经历及其对德国社会的体验》,载《德国研究》2006年第1期[19] 《陈铨的民族文学观与德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渊源》,载《新文学》第5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20] 《德国视野里的“基督福音”与“中国心灵”——从花之安到卫礼贤》,载吴梓明、吴小新主编《基督与中国社会》(第2届国际青年学者研讨会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6年;又刊于《德国视野里的“基督福音”与“中国心灵”——从花之安到卫礼贤》,载《国际汉学》第15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21] 《史家意识与异国对象——中国学术视野里的奥国文学之成立》,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2] 《行政官与演说家——〈蔡元培演讲集〉导言》,载《现代中国》第7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又刊于叶隽:《蔡元培:大学的意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23] 《北大德国文学系的创立情况及其时代背景》,载《教育学报》2006年第5期[24] 《作为并峙双峰的“席勒戏剧”与“莎剧世界”——兼论马克思的“席勒化”问题》,载周启超主编:《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25]《“诗的语言”与“史的气概”——论〈强盗〉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载《德国研究》2005年第2期[26]《“时代悲剧”与“初思自由”——〈强盗〉中反映出的个体与国家》,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27]《冯至的“学院写作”及其对现代中国的意义》,载李喜所主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28]《“英雄伤逝”与“民族统一”——〈华伦斯坦〉研究》,载《北大德国研究》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9]《论〈物理学家〉的问题意识与表述之难》,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30]《论宗白华的文化建国理想》,载《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1]《马君武的致用大学理念与德国大学思想》,载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要西文论文、学术书评](选)[1],in Wei Maoping & Wilhelm Kühlmann (hg.) : Deutsch-chinesische Literaturbeziehungen – Vortr?ge eines im Oktober 2003 an der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bgehaltenen bilateralen Symposium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S.300-323.[2], in Jean-Marie Valentin(Hg.) : Akten des XI. Internationalen Germanistenkongresses Paris 2005 ? Germanist im Konflikt der Kulturen ?. Band 9. Bern: Peter Lang, 2007. S.261-270.扩展版见, in Zhang Yushu(Hg.):Literaturstra?e. Band 8. Wuerzburg: Verlag Koenigshausen & Neumann GmbH., 2007. S.257-268.[3] , in Golz, Jochen & Hsia, Adrian(Hg.): Orient und Okzident – Zur Faustrezeption in nicht-christlichen Kulturen. Koeln, Weimar & Wien: Boehlau Verlag, 2008. S.233-248.[4]. In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ume 3 Number 2 December 2009. pp.213-224.[主要学术书评、文章](选)[1]《西方古典学研究的认知史意义》,载《哲学门》第19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中德文学关系的符号学解读及其理论自洽问题》,载《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3期第148-151页。[3]《德国古典时代的戏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意义》,载《文化纵横》2009年04月号第113-117页。[4]《回到中西平等对话的原点?——兼论文化关系研究的“学术范式”问题》,载《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2期第68-75页。[5]《作为现代大学精神尺度的“哲学之士”》,载《读书》2009年第7期第90-94页。[6]《在理论维度与历史语境之间——读<现代市民史诗——十九世纪德语小说研究>》,载《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10期第75-79页。[7]《蔡校长的教育伦理意识》,载《读书》2009年第10期第164-168页。[8]《开启中国现代学术的理论思维时代》,载《博览群书》2009年第10期第38-42页。[9]《德国精神的现代之光——卫礼贤与史怀泽》,载《书屋》2009年第12期第29-31页。[10]《大风歌罢煮青梅——德法之争的学术史与思想史意义》,载《博览群书》2008年第2期。[11]《研究范式的意义与限度》,载印芝虹等主编:《中德文化对话》第1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日内瓦学派”研究的学术史意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4期[13]《从“编写”到“撰作”——兼论文学史的“史家意识”问题》,载《博览群书》2008年第8期第35-39页[14]《步入“国际汉学”时代与“跨文化汉学”的建构——兼论学刊的中国气魄》,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8期[15]《以精神底气审视制度问题》,载《读书》2008年第10期[16]《女性视角之局限抑或新人创作之瓶颈——〈珍奇的物质〉及其他》,载《译林》2008年第5期[17]《“古典图镜”:席勒、歌德的魏玛岁月》,载《文景》2007年第2期。[18]《接受的困惑与问题的呈现——读“歌德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945年以来的德国接受史”》,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4期。[19]《德国排行榜单与现代大学理念的失落》,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20]《留英学人的思想史意义及其功用追问》,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6期。[21]《一船明月一帆风——作为开风气人的李石曾》,载《书屋》2007年第8期。[一般报刊文章、书评](选)[1]《<玛丽亚·斯图亚特〉:席勒与审美教育论》,载《中华读书报》2009年2月4日《行云飞去明星稀》,载《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8月25日[2]《“东学西术”,此之谓乎?》,载《中华读书报》2009年2月4日[3]《中国的歌德译介与研究现状综述》,载《中华读书报》2009年2月18日[4]《一代英雄谁范公?》,载《中华读书报》2009年3月4日[5]《胸怀“救国经世”大志的陈寅恪》,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3月12日[6]《在魔性与神性之间的浮士德精神》,载《中华读书报》2009年4月1日[7]《当年驱车同奔西——冯至与吴宓的交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4月2日[8]《“德国学”建立的若干原则问题》,载《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4月14日[9]《期待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多元互动》,载《中华读书报》2009年4月15日[10]《基础性工作的学术史意义——评<歌德汉译与研究总目(1878-2008)〉》,载《文汇读书周报》2009年4月24日[11]《由德国资源反观唐诗气象——以李长之、冯至为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4月30日[12]《“双星东耀百年间”——歌德、席勒对于现代中国的意义》,载《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5月19日[13]《留德一代的德国学术史观》,载《中华读书报》2009年7月15日[14]《德国学术模式启迪下的常规学人道路——念季羡林先生》,载《中华读书报》2009年8月5日[15]《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杨丙辰、宗白华与季羡林、李长之师生情》,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3日

173 评论

曼特宁先森

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刘翔【内容摘要】:在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日本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清末学制大量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制的养料,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同时清末学制改革也无法摆脱日本学制消极成分的影响,由此所带来的种种落后和不适应极大的限制了学制的实效。【关键词】: 明治维新 清末 学制改革新政伊始,清政府相继颁布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壬寅学制》和第一部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癸卯学制》。学制的颁布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这是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政府最富有积极意义并有极大影响的一项社会改革。从时间上看,清末学制改革兴起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后,从内容上看,无论是《壬寅学制》还是《癸卯学制》都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就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一19世纪末的中国,政治腐朽、经济衰败,教育的颓废更是令人痛心。从最基本的学校教育来看,尚无一个全国统一的、上下衔接的学校教育系统。而同时期的日本教育,从1872年颁布《学制》到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日本吸收和消化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并与本国的教育遗产融合起来,建立了“东方道德、西方技艺”和谐统一的、符合日本国情和需要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成功引起了中国当时的留日学生及赴日考察教育的官员对日本教育制度,特别是学制的关注。他们通过中日教育状况的对比,颇感日本教育发达、体制周详,因而将许多有关日本学制的资料翻译介绍到国内来,以期效法。早在1879年,曾任驻日使馆参赞,后到旧金山任总领事的黄遵宪就根据《日本国志•学术志》的记载说:“明治四年,设立文部省,寻颁学制,于各大学区分设诸校”。[1]其中有小学、中学、女学、师范、专门学校,还有东京大学校、工部大学校等,这是最早对日本学制的介绍。甲午战败后,为了更好地效法日本,兴办学堂,厘定学制,清政府官员主张赴日实地考察,以收“百闻不如一见”之效。1901年冬,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特派罗振玉赴日本考察学务。在日本考察的两个月期间,罗振玉参观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会见了嘉纳治五郎等日本著名教育家,搜集了有关日本学校教育制度的各种章程和统计数字。1902年,罗振玉在其《日本教育大旨》中介绍日本学校系统时写道:“教育必有次第,日本之制,定儿童六岁起至十四岁,八年间为学龄。然由二岁至六岁,当入幼稚园,受小学教育之预备。学龄期内必卒寻常小学业,以后由寻常小学入高等小学。由高等小学分二支,或入寻常中学,或入寻常师范学校。卒中学者入高等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卒寻常师范者,充小学校教师。卒高等学校者,入分科大学。卒分科大学者,入大学院。卒高等师范者,为中学校及寻常师范教师,此系统之概略也”。[2]随着赴日考察人员和留日学生对日本学制介绍的不断深入,论述日本学制的专著也接连被翻译到国内。1898年,上海时务报翻译出版了由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日本学校章程三种》;1899年,北京京师大学堂翻译出版了由东京大学制定的《日本东京大学规则考略》;1902年,天津翻译出版了《日本新学制》;同年,留日学生在东京翻译出版了《日本学制大纲》,正学堂翻译出版了《日本东京师范学校章程附预备科》;1903年,留日学生在东京翻译出版了由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制定的《日本普通学校教授细目•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等等[3]。这些介绍和宣传日本学制的刊物和书籍使国人进一步加深了对日本教育制度的了解,传统的思想认识逐渐被崭新的教育观念所取替。二由直观而生羡慕,由羡慕而生比较,由比较而生追求,而后才有改革的思潮和实践。对日本教育的实际考察、大量日本学制资料在中国涌现,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成为时人关注的热点,清末教育界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效法日本、改革教育、建立新学制的社会舆论。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就向清廷建议:“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乞下明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乡立小学,令民七岁以上皆入学,县立中学,其省府能立专门高等学大学,各量其力,皆立图书仪器馆”。[4]他以为日本之所以强盛,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发达,人才众多。1902年,曾任出洋学生总监督的夏偕复在其《学校刍言》中,竭力主张办学校应取法日本。他以为日本自“维新以来教育之制度,几经考查、试验、改修以至今日,其间始事之经营,逐年之进步,成事可稽,历然在目,实足为我先路之导。欧美诸国未有如此若合符节者也”。[5]这是主张我国学制要以日本为样板的典型言论。此外,日本著名学者阿部洋也认为:“独特的日本学校教育,以儒家道德为本的修身教育与近代诸学科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中国的理想楷模”。[6]在时人看来,中国教育向日本学习,可以减少摸索、尝试的代价,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可以避免与中国政体、国情不合的西方思想的侵濡。这种以日为师的氛围和趋向的形成,为清末新政学制改革最终取法日本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因为这一年为农历壬寅年,亦称《壬寅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张百熙在《进程学堂章程折》中也说到:“古今中外,学术不同,其所以致用之途则一,值智力并争于之世,为富强致治至规,朝廷以更新之故而求人才,以求才之故而本之学校,则不能不节取欧美日本诸邦之法…”[7]然而,张百熙对日本学制的精心模仿并没有使这部学制发挥预想的作用。由于学制本身的不甚完备及清政府对张百熙心存疑忌,因此《壬寅学制》虽经公布,但并未实施。1904年1月,清廷再次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因为该年为农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学制包括《奏定学务纲要》、《奏定各学堂管理通则》、《奏定各学堂考试章程》、《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各级各类学堂章程及译学馆、进士馆、任用教员章程等22件。从蒙养院到通儒院、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到实业教育、从教员任用到学校管理、从立学宗旨、培养目标、入学规则、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均作了详尽的规定。学制从纵向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设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分科大学、通儒院。从横向看,与初等教育平行的有艺徒学堂、初等实业学堂和实业补习普通学堂;与中等普通教育平行的有初级师范学堂、中等实业学堂;与高等普通教育平行的有优级师范学堂、高等实业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等。由此构成了纵向初等、中等、高等三级衔接,横向普通、师范、实业三足鼎立的整体格局和框架,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三透析《癸卯学制》的广泛内容,并将其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所颁布实行的学制进行比较,清末学制中日本的影响清晰可见。首先在结构体系上,中日学制从纵向看都分三段七级,而且学习年限也基本接近;从横向看均由相对独立的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板块构成。《癸卯学制》整个框架结构是从日本学制脱胎而来,其模仿性是不言而喻的。第二,在指导思想、立学宗旨上,突出社会本位的社会价值观,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手段,把人当作国家利益的工具。明治时期,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各类教育法令都反复强调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国家的需要。曾任文部大臣的森有礼的教育思想就具有鲜明的国家主意色彩,诸如强调教育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的;贯彻忠君爱国思想;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以及国家办学为主,剥夺人民参与教育管理的权利等等。而《癸卯学制》同样十分强化这些意识,试图以教育为手段,维护封建专政政体,服务于挽救王朝危机这一最高目的。第三,在处理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过渡敏感和适应性强是日本对待外部世界态度的两个基本特征。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海岛国家,日本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常常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和担忧的情绪,怕被外来文化所同化而失去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立地位,但由此也逐渐发展起一种能力,即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努力以自身文化为核心,对外来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明治维新中,日本以一种多元化的态势,有选择的吸收、引进西方文化,其近代学制的形成就是参考了法、德、荷兰、英、美等许多国家德教育制度后制定出来的。中国之所以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正是认准了它是以东方文化为基准、对西方文化进行了一番适合国情的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成果。如果说《癸卯学制》在某些方面并没有完全依样画葫芦、照搬日本学制,这正好说明了在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中国对日本的实质性认同。第四,重视普及义务教育。19世纪末日本学制的首要任务是全力以赴普及国民教育,以提高日本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政府的“三大政策”服务。为实现普及教育,日本把兴办师范学校放在重要位置,逐年修订完善师范教育各项法令,形成了各级各类师范教育体系。日本的实业学校在学制中自成一块,独树一帜,明治政府一成立,就把提倡实学,创办实业技术学校作为发展教育的基本方针确定下来。1972年学制令规定开办工农、水产、商业等10种实业学校,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实和加强实业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实业学校发展极为迅速。《癸卯学制》在这些方面都是颇为赞同和接受的。《奏定学务纲要》反复强调,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要”。东西各国均实行义务教育,“盖深知立国之本全在于此”。[8]在整个学制中,师范教育自成体系,地位突出。《奏定学务纲要》明确规定:“益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学堂必须有师。”[9]《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指出:“初级师范学堂为小学教育普及之基,须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10]《癸卯学制》同样注重实业教育,《奏定学务纲要》专列一条“各省宜速设实业学堂”。此类学校“以学成后各得治生之计为主,最有益于邦本。宜饬各就地方情形审则所宜,亟谋广设”。[11]第五,在课程设置上,《癸卯学制》亦在很大程度上仿照日本。以《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得普通中学课程与日本明治32年(1899年)《中学校令实施规则》中所规定得普通中学课程作一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日中两国中学课程设置比较(20世纪初)[12]日本 修身 国语 及汉文 外国语 历史 地理数学 博物 物理及化学 法制及经济 图画 唱歌 体操 12门中国 修身 读经讲经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物理及化学 法制及理财 图画 文学 体操 12门上表中日课程均为12门,且内容也基本相同。此外,在教学方法、教科书编辑、教育行政管理等许多方面,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示范效应都是十分显著的。四从以上比较可知,清末新政学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学制的影响,甚至于对日本学制的模仿。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这些来自日本的影响呢?首先,尽管清末的《壬寅学制》及《癸卯学制》都是对日本明治后期学制的仿效,但《癸卯学制》毕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和施行的学校系统,它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各类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癸卯学制》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统属关系。有助于结束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使各级各类学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全国的教育系统,有可能进行全盘考虑、统筹规划,这符合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学堂章程颁布后的几年间,各类新式学堂数和在校学生数确实有惊人的增加,而且其规模和速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类型相对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体系,自此建立起来。如果没有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系统的学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出现,至少要推迟或延缓许多年。其次,不可否认,由于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和中国对本国具体情况的忽视,结果造成许多落后和不适应的现象。例如,在壬寅学制中,女子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简直没有地位,而《癸卯学制》也仅包括女子教育于家庭教育之中。就是在1908年学部正式规定的女子教育章程中,也只有女子师范及女子小学,在中学及大学,女子教育尚没有地位,并且规定对女子的社会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又如,《癸卯学制》在立学宗旨中规定:“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13]就是把封建“纲常”中的“忠孝”和儒家的经史之学,作为办学的根基,在教学内容中特别重视传授经学课程,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虽然是清末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表现,但也与日本“以儒教为根本,西洋哲学为参考”的教育原则,把忠君爱国作为明治维新教育方针的灵魂不无关系。再者,对日本学制的盲目效仿,也使得清末学制与当时的社会实际不相适应。《癸卯学制》的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宏大,不仅当时国家没有那样大的力量,就是民国以后也没有达到此程度。综上所述,明治维新给清末学制改革带来了积极成果和消极影响。清末学制大量吸收日本学制的养料,改变了晚清以来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的模式,转而重视发展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促进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革,使中国教育开始摆脱自我封闭,进而逐步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之中。同时清末学制改革也无法摆脱日本学制消极成分的影响,由此所带来的种种落后和不适应极大的限制了学制的实效。注释:[1] [2] [4]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 [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36.37[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资料[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109[5]任达(美).新政革命与日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71[6] [7] [8] [9] [10] [11]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70.271.269[12]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65[13]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32.

87 评论

azaarsenal

你在哪里的嘛

114 评论

相关问答

  • 莆田小学数学论文发表网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

    sugar糖果君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数学家田刚发表论文

    率先解决YTD猜想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教授率先解决K-稳定Fano流形上Kähler-Einstein度量存在性问题(即Fa

    chenmingzhu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莆田小学数学论文发表机构

    当然是在有关数学的杂志上发。如《数学学报》、《数学通报》、《数学通讯》等。

    秋秋花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数学家田野发表论文

    我觉得肯定是有的,因为数学作为一种科学是没有尽头的。

    快乐糖糖K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莆田小学数学论文发表时间

    问题一:论文发表时间怎么看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

    可爱的giraff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