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89

刘阳780210
首页 > 论文发表 > 明朝阉党论文发表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难般聊聊

已采纳

明朝不是单纯地毁于哪一个党派的,有多种原因,一个朝代由盛转衰本身就是历史规律

313 评论

橘子的新生命

明朝崇祯皇帝登基之前,他的哥哥告诉他要重用魏忠贤,但是他认为魏忠贤掌权导致阉党横行,使大明走向了衰败,所以他登基之后,不再重用魏忠贤,并且打击了阉党,提拔了东林党人,使东林党一家独大。后来崇祯晚期,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那么明朝究竟是毁于东林党还是阉党呢?我个人认为明朝毁于东林党,崇祯一朝阉党已经没了踪迹,他们没有让大明获得兴盛,东林党掌权之后取消了商业税,使大明税收减少,无法应对军事开销,东林党很多人投降了清朝,他们看重个人利益超过国家利益。

崇祯皇帝在没有当皇帝之前,他认为朝政由魏忠贤把持,自己的皇帝哥哥整天只知道做木匠活,大明才走向了下坡路。所以崇祯当皇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不再重用魏忠贤,并且限制了宦官的权力,提拔重用了东林党人。崇祯一朝东林党一家独大,但是这些东林党人毫无建设,他们没有没有让明朝得到兴盛。

东林党是大地主和东南沿海大商人的代表,在他们上台之前,阉党收取了商业税,缓解了辽东的军费问题,并且让农民减少了负担,但是东林党上台之后,让大商人和大地主得到了利益,使明朝税收减少,明朝为了应对军事开销,不断压榨农民,导致发生了农民起义。如果不是东林党,农民起义不会这么多。

东林党人只会在嘴上说一些大道理,当时崇祯皇帝面对李自成军队,没有粮饷,向大臣募集,他们都说自己没有钱,结果李自成打入北京之后,抄了这些人的家,结果有上千万两银子,比国库要有钱。并且这些人在明朝灭亡之后,投降了李自成或者清朝,毫无气节可言。

明朝毁于东林党,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176 评论

silvia147852

两者皆有。阉党执政,朝廷腐朽不堪。东林士族沽名钓誉居功自傲,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毫无建树。

174 评论

小熊猫球球酱

势力再大也就是给皇帝打工的,所以势力大不大应该就是皇帝说了算的,皇帝也是这么希望的。

107 评论

腹黑芝士

要讨论东林党和阉党哪一个更误国,首先要了解这两个党派都有什么特点,东林党代表着地主官僚的利益,其中皇帝的权利则是地主官僚们利益的代表,而阉党就靠皇权,也就是说若是皇帝被换掉阉党也会跟着一起完蛋,相反东林党却不会,他们可以投到新的代言人门下继续做地主官僚,享受荣华富贵过好日子,与之前没有两样。但是在明朝东林党造成了最大的阉党,在这个时期其实东林党也是阉党本身。

“东林党”的名字起源于其早期主力干将顾宪成,因为“争国本”这件事被贬回乡创“东林书院”,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在那个年代政治格局是皇权专制,皇帝一人掌权引来很多大臣的不满,于是皇帝与外臣关系对立,以江南大夫为主的臣子便攻击当朝当政元老,而东林党的创建不过是限制皇权的手断罢了。

为了平衡朝廷,阉党一直发挥着作用,而且在明朝演化出最大的阉党。 阉党作为明朝的一大特色,是以太监为主力的皇帝帮手,于是阉党就代表皇家与士大夫抗衡再到后来在各个大臣的追捧支持下和“东林”这股强风的帮助下,阉党变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就时间上来看,东林党为了限制皇权得到其中的利益权利,善于颠倒是非道德绑架,当代社会不能根除东林党,让东林党影响了明朝,贯穿整个万历,天启,崇祯三代,造成了很多麻烦。相比阉党威力似乎就不足东林党了,阉党的大多数人都是太监不过是得了外界大臣的支持皇帝的信赖,便作恶多端,为非作歹,但只影响了天启朝几年时间。

320 评论

银眼的狮子王

是的,也是违背了朝廷的意志。

207 评论

你自己觉得

我认为东林党更加误国一些,因为他们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

350 评论

1230985647abc

从英宗开始,禁制废弛,历代皇帝多有宠信宦官,形成了以大太监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为首的几大阉党集团,他们利用庞大的网络朋比为奸,欺压良善,构陷冤狱,阻塞言路,为祸长达百年之久,致使朝政昏暗、民生凋敝,将大明王朝一步步拖向倾灭的悬崖。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春天的正月,宣宗皇帝在乾清宫驾崩,太子朱祁镇即皇帝位,第二年改元正统。 英宗即位时年方九岁,年少无知,狡猾的王振陪小皇帝游玩得到欢心,于是和越金英等几个人掌控司礼监,劝导皇帝使用严刑峻法对待大臣,以防止被大臣欺压。大臣们因此被投入监狱的络绎不绝,而王振得以专权。 那时候,太皇太后张氏(仁宗皇后)贤明有德,把政事交付给内阁。内阁辅臣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几朝元老,王振心里害怕他们不敢逞凶。到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逝,杨荣已经先去世,杨士奇因为儿子被判处死刑不出来做官,杨溥年老多病,新的内阁辅臣马愉、曹鼐势单力薄,王振于是骄横跋扈,无人管制。 明太祖鉴于前朝宦官干政之失,在宫门内放置三尺高的铁碑,上铸“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八字,宣德年间尚且保留。这块铁碑素来是王振的肉中之刺,掌权之后就派人把它偷走了。 此后,王振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在皇城东边盖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府邸,又修建智化寺。动用麓川的军队,整个西南民怨沸腾。正统八年(1443年),奉天殿鸱吻被雷电击倒,翰林院试讲刘球上书皇帝陈述利害得失,用语言讥刺王振。王振把刘球关进监狱,指使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把他肢解杀害。大理少卿薛瑄、祭酒李时勉一向不理会王振,王振找茬诬陷薛瑄,差点把他杀害;王振曾经在国子监宣旨,恨李时勉没有行礼,借口他砍伐树木,将李时勉在国子监门口戴枷示众。监察御史李俨监收光禄寺祭物,看到王振没有跪拜行礼,得罪了王振,被发配铁岭卫充军戍边。正统九年(1444年)七月,驸马都尉石璟辱骂家里的阉人吕宝,王振讨厌石璟轻贱自己的同类,把他打进诏狱。 朝中大臣们有忤逆王振而被他记恨的,都被定罪贬谪。 英宗从心底倾慕依赖王振,曾经以先生称呼他。赐给王振诏书,极尽褒美。王震的权势一天天积累,朝中的公侯贵戚都叫他翁父。害怕灾祸的大臣争相依附王振以求免死,贿赂都聚集在王振府中。工部郎中王祐因为善于拍马屁而被擢升为本部侍郎,兵部尚书(正二品,相当于国防部长)徐晞等人甚至屈膝跪拜。他的侄子王山、王林因为他的荫庇被封都督指挥,私党马顺、郭敬、陈官、唐童等人横行不法,没有顾忌。 至此,宦官不许干政的祖训被完全破坏,明代第一个阉党集团形成。正统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刺也先大举进攻,王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同年八月,明军在土木堡被围,英宗蒙尘北狩(被俘的委婉说法),史称土木之变。 将军樊忠在乱军中捶死王振,称:“吾为天下诛此贼!”兵败的战报送到朝廷,大臣们纷纷请求族诛王振。王振的党羽马顺及王、毛二侍一时在廷议中被群臣打死。都御史陈镒奉郕王朱祁钰令旨抄没其家,王振侄子王山被凌迟处死,族属不管少长,全部斩首。王振的家产在京城内外有好几处,抄出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馀株,金银六十馀库,币帛珠宝不计其数。 王振集团是明朝第一代阉党,对明朝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一手酿成的土木之变致使皇帝被俘,瓦剌军队入寇中原,京师震动,人心惶恐,建立才八十余年的大明王朝直接面临覆亡危险。此外,王振阉党开启了朝廷外臣与内臣相互勾结,至使朝纲败坏,官员陷入党争的先河。 英宗去世之后,太子朱见深即位,改元成化,是为宪宗。成化十二年(1477年),道士李子龙以“左道”驰名一时,登万岁山观察内宫,被锦衣卫校尉所发现,传出李子龙有弑君意图,於是李子龙被正法。为了避免类似的事再次发生,於是令宦官汪直从锦衣卫中选人乔装成平民,出宫伺察。 成化十三年正月,宪宗正式设立西厂,命太监汪直负责刺探朝廷外事务。 成化十三年二月,汪直心腹锦衣卫百户韦瑛指控英宗正统朝大学士杨荣的曾孙杨业家产巨万,经常杀人,要招纳亡命之徒下海为盗。汪直发兵对福建都指挥杨业抄家,供词牵连到兵部主事杨仕伟、中书舍人董璵,全部被下狱,几乎被杀。 同年五月,因为当时汪直开西厂,罗织数起大狱,百姓害怕,大学士商辂上疏称请革去西厂,罢汪直并诛杀韦瑛;并与宪宗发生争执,宪宗最後批准此疏,罢免西厂。并贬谪韦瑛去宣府戍边。 西厂的废除并没有直接导致汪直势力的衰弱,很快汪直恢复御马监职位。同年六月,御史戴缙、王亿等人因多年无法升迁,於是依附汪直,进言称汪直为官“直釐奸剔弊,允合公论”、“汪直所行,不独可为今日法,且可为万世法”,并请求恢复西厂。宪宗大喜,并恢复西厂。 大学士商辂、尚书薛远、董方,左都御史李宾一同致仕;而依附汪直的王越担任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掌都督院事。十一月,汪直党羽御史冯瓘为大理寺丞,戴缙为尚宝司少卿,后擢升佥都御史;王亿为湖广按察副使。 成化十六年(1480年)正月,给事中孙博上疏弹劾东厂、西厂中伤大臣;却遭到宪宗指责。同年三月,宪宗命汪直、保国公朱永、尚书王越率兵出塞,在威宁交战,并获胜,王越封威宁伯。 同年四月,辽东巡按御史强珍上疏,弹劾此前太监汪直、总兵侯谦、巡抚陈钺失机隐匿的事情。都给事中吴原、御史许进等上奏,并将陈钺比喻为宋朝的黄潜善、贾似道。宪宗下诏罚陈钺俸禄,陈钺因而怨恨王越掌都督院事而纵容强珍。汪直正在巡边还京中,陈钺在郊外五十里相迎,诉强珍承奉王越旨意弹劾他。汪直大怒,王越亦来迓,汪直不见王越。辽东巡抚王宗彝遂阿汪直旨意,诬陷强珍妄奏,逮捕强珍至京,下锦衣卫狱,戌辽东。 当时,有盗越皇城入西内,东厂校尉缉捕逮获,太监尚铭上报,宪宗甚喜,厚加赐赉。汪直听後大怒称尚铭违背其意独擅功。尚铭恐惧,於是偷偷向宪宗上报汪直的过错。宪宗因宠信李孜省,加上万安勾结昭德宫而独揽政权,亦称汪直浸淫,宪宗於是渐渐疏远汪直。成化十八年三月,科道交相弹劾西厂苛察,万安亦称应当罢免西厂,而刘珝持不可。宪宗竟然罢免西厂,朝廷内外官员均欣然大喜,刘珝则有惭色。 同年八月,因万安恐汪直为王越所诱,於是请求恢复使用王越,调任镇守延绥,而以都督许宁取代原职。成化十九年(1482年)六月,汪直因为与总兵官许宁不协,巡抚郭镗上报,宪宗於是调任汪直为南京御马监。同年八月,御史徐镛上疏弹劾汪直欺罔罪,并称:“汪直与王越、陈钺结为腹心,自相表里。肆罗织之文,振威福之势,兵连西北,民困东南,天下之人但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但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渐成羽翼,可为寒心。乞陛下明正典刑,以为奸臣结党怙势之戒。”宪宗表示深深赞许,於是罢免汪直,削王越威宁伯,追夺诰券,编管安陆州。兵部尚书陈钺、工部尚书戴缙、锦衣指挥使吴绶被革职为民。 虽然汪直擅政没有像王振擅政一样导致明朝政权有颠覆的危险,但其却打开了宦官通过警察特务系统与朝廷官员勾结的先例。 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很知道珍惜,因为他知道太子将来登基即位后他这个日夜服侍的太监就是功臣了,权势与富贵唾手可得。于是,刘瑾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侍奉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太子。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顺利即位,这就是明武宗。刘瑾和马永成、高凤等七名太监得到了新皇帝的宠爱,被称为“八虎”,刘瑾则是“八虎”之王。在刘瑾的领导下,这些宦官想方设法地鼓动武宗游玩享乐,他们则专权跋扈,隐瞒着皇帝为非作歹。 刘瑾最受武宗的信任,在内宫监任职,而且掌管着京城的精锐守卫部队。第二年,为国忧虑的大臣们见武宗被宦官们搞得不理朝政,便纷纷劝谏。开始武宗听不进去,直到被告知天象有变,是上天在警示他,武宗这才有所表示。武宗打算将刘瑾先贬到南京。但大臣们则坚决要求杀掉这个祸根。为了让皇帝下决心除掉刘瑾,大臣们联合了当时的京城主要官员,准备第二天一起劝谏武宗杀掉刘瑾。但吏部尚书焦芳却在当天晚上向刘瑾透漏了消息,刘瑾一听,大惊失色,赶忙召集其他七人连夜到武宗面前哭诉求情。武宗念及刘瑾以前的忠心照顾,竟赦免了他们,而且在他们的怂恿下将司礼监、东厂、西厂也让他们分别掌管。 司礼监在当时是很重要的内宫官署,有掌印太监一名,秉笔太监八至九名。在明朝,百官向皇帝上书,要先送内阁,由内阁辅臣做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叫做“票拟”,再交给皇帝批阅。皇帝用朱笔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红”。有的皇帝如果不勤于政事,便让司礼监宠信的太监代笔,这就给太监的胡作非为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司礼监的太监还有一个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特权:传达皇帝旨意。有时由秉笔太监记录下皇帝的话,然后让内阁起草,或者由太监口头传达给有关大臣。这种制度直接给宦官造成了篡改圣旨的机会。刘瑾就是司礼监的主管,这是他专横跋扈的重要资本。刘瑾大权在握之后,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 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 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辄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京债”。 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刘瑾在权势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竟动了篡位之心,企图寻机夺位。 但是,刘瑾只顾自己作威作福,没想到其他的七虎正注视着他的一言一行。因为原来他们向刘瑾要权办事时,刘瑾总是不肯照顾,时间一长,矛盾便逐渐激化。1510年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杨一清平定叛乱后与前来监军的张永商讨除刘大计。 叛乱平定之后,在向武宗报告战况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在李东阳的帮助下,明武宗最终动了杀心。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结果发现了印玺、玉带等禁止百姓和官员私自拥有的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刘瑾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恶贯满盈的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刽子手先从其胸脯割10刀,然后对着他大声吆喝,怕他昏过去,等醒过来,再割10刀,如此反复.第二天,刘瑾熬不住气绝身亡.第三天继续割尸,直到割足3357刀。行刑完毕,割下的小肉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 刘瑾被诛之后,谏官交相揭发其党羽,《明史》中详列了名单:内阁则焦芳、刘宇、曹元。尚书则吏部张彩、户部刘玑、兵部王敞、刑部刘璟、工部毕亨、南京户部张澯、礼部朱恩、刑部刘缨、工部李善。侍郎则吏部柴升、李瀚,前户部韩福,礼部李逊学,兵部陆完、陈震,刑部张子麟,工部崔岩、夏昂、胡谅,南京礼部常麟、工部张志淳 ……从这份名单中可看到廷臣党附者之众,上至内阁重臣、北京南京六部的要员下至各部门的一般办事人员无不处于这个巨大的网系之中,阉党这颗毒瘤危害的酷烈也就不言而喻了。

174 评论

同济装潢设计

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明朝末年党争的一大特点,党争本来是指朝廷大臣各大派别势力之间的斗争,历朝历代都有。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便是由于党争失败被一再流放的,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党争也不是全部都是坏处。有的朝代里,有作为的皇帝将党争作为一种武器,用来平衡朝廷中各派的各种势力,使得任何一种势力都不能坐大,威胁皇权,所以党争一直都没有消失。魏忠贤的权势很大,他网罗了一大批对他阿谀巴结的人作为他的党羽四处活动,形成了一个阉党。阉党与当时朝廷中很多正直官员组成的东林党水火不容,魏忠贤利用东厂锦衣卫等组织对东林党人大肆迫害,制造了很多骇人听闻的冤狱。由于当时人们都很痛恨太监当国,所以都很同情东林党人,舆论对东林党人有利。东林党是由当时社会上的标榜为清流的士大夫组成的团体,他们聚集起来谈论国事,发表言论,很有影响。当时很多朝中大臣由于看不惯魏忠贤等阉党的为非作歹,很多都加入了东林党,所以东林党的影响力很大,这就招致了魏忠贤的憎恨。在魏忠贤活着的时候,阉党大肆捕杀东林党人,不过在他死后,阉党迅速土崩瓦解,作鸟兽散。东林党就占了上风,但他们都是一些活在孔孟儒家思想里的士大夫,根本不懂如何治国,例如他们主张减免工商的税收,使得商人尤其是晋商发展迅速,但是国家税收却没有增加,而是进了富商的口袋里,后人评说这就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明代的财政在万历之前以农业税为主。而张居正改革重在税收,重点从征收收农业税,转移到征收工商业的税收。这自然大大触动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团,在这个背景下,东林党开始形成。张居正一死,他们就废除这个税收制度。想逃税,没那么容易!万历皇帝心知继续征收微薄的农业税,不但国库不够用,而且农民也无法忍受。万历仍想方设法从江南的资本家中收入税收。由于管理外库的的户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万历便把工商税收到内库。这就是所谓的万历贪财之迷。而实际上,万历三大征所用的钱,正是内库的工商税。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东林党终于在万历死后第一次把持了朝政。他们马上逼迫泰昌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充分暴露了东林党作为资本-家代言人的角色。

353 评论

相关问答

  • 明朝阉党论文发表时间表

    洪武至天顺年间散文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多是由元入明者。他们经历了社会动乱,创作较能注意现实。这种创作倾向,对扭转元末纤弱萎靡文风起了良好的作用。其代表作家有宋濂、

    中国神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朝阳论文发表

    北京易择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1997-08-04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乡西柳村中街(三间房动漫集中

    waterimila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丁朝发表论文

    目 录第1章绪论... 3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31.1.1研究背景... 3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3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

    Moser~子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明朝阉党论文发表于哪一年

    明代依附于宦官权势的官僚所结成的政治派别。明朝宦官专权十分严重。英宗时的宦官王振,宪宗时的宦官汪直皆曾树有党羽,但至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阉党势力始形成。熹宗时期

    青春你还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林朝夕论文发表

    天才基本法31集剧情是林朝夕公开为林兆生正名。 31集中,林朝夕公开承认违反比赛规则,即使没有裴之帮忙,她也能独立完成建模大赛的论文和题目,希望张老师不要带着对

    水云间秋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