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1

你自己觉得
首页 > 论文发表 > 发表jcr一区论文一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彩虹人生0

已采纳

你好: 1963年美国SCI诞生时,其创始人加菲尔德(E.Carfield)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更新颖更独特的文献检索工具。其后,以普赖斯(D.J.Prece)为代表的科学计量学家将SCI用于科学活动规律的研究,以致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也被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即将SCI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约1000元。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对科研成果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之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故有必要引入SCI进行科研业绩考核,以便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着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仿效,纷纷将SCI论文纳入科研考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SCI论文数量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 但是,仅注重SCI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并不利于国家科技水平的真正提高。如2005年,浙江某高校一位教授因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按照该校政策可以得到近17万元的奖金。可是这些SCI论文大多数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质量并不很高的SCI源刊上,创新成分不多,学术影响不大。这种通过发表低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获奖励的做法,在国内高校中并非罕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SCI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在被引用论文统计样本中,中国作者独着论文逐年增加,并超过了国际合作论文。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大学排名稳定在前5名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区间和零被引区间。换言之,我国绝大多数国际论文只是发表而已,并没有引起同行关注,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质量的增长。大量的泡沫论文破坏了学术界的合理竞争秩序,浪费了科研资源,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SCI核心库加上扩展库(网络版)有6000余种期刊,SCI库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了更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对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考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JCR(《期刊引用报告》)公布的6000余种期刊分为13大类,在每一类期刊中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及被引频率等指标分成四个区,期刊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其中第一区期刊加上第二区少量期刊,被界定为顶级刊物。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根据中科院《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的报告,将第一、二区的期刊论文确定为高水平论文,采取不同的奖励标准。如兰州大学规定:SCI一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1.5万元;SCI二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0.5万元;其它SCI、EI和权威期刊等相当级别的论文每篇奖励奖金0.1万元。在国外,也有按用SCI体系间接评价论文质量的有关政策。按照西班牙法律,研究人员如果在ISI影响因子排行榜上前1/3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就能够得到奖励。芬兰政府将对大学医学研究的资助标准与发表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可见注重论文质量,鼓励原始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225 评论

四叶草人生

很厉害!发表一篇sic的话,基本上也算研究人员中的要员了。

SCI为什么要分区?

关于上述问题,就要从影响因子来说了。

期刊的IF(影响因子)每年不断浮动,把IF定值作为学术评价指标不适合,而且不同学科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仅凭IF不能直观地比较不同领域的期刊。

于是,把同一学科领域的期刊,按IF大到小做排序后,划分入不同区域。

那么,只要是某领域1区的期刊,就是该领域的顶级刊物,直观反映该刊在领域内的水准和大致排位。

汤森路透分区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汤森路透JCR分区。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

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

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影响因子前25%~50% 为Q2区;影响因子前50%~75% 为Q3区;影响因子75%之后为Q4区。

201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在jcr一区发表其质量如何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是sci期刊的分区。一区期刊不论是jcr分区的一区,还是中科院的一区,只要是一区期刊,都是国际上知名的。二区期刊仅次于一区期刊,二区期刊国内作者

    tomoyasak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发表sci一区十一篇论文

    应该是深职院学生门户网站

    傻傻的双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发表一篇一区的sci论文

    sci一区是什么水平 1、sci是什么水平 sci是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重要的检索工具书,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武汉徐东居佳伴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jcr一区期刊投稿

    一区二区是对期刊的划分。 《 JCR 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按照该期刊的影响因子,投稿难度和影响力,分为1~4区:一区一般是各

    真水岂无香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发表jcr一区论文550篇

    很厉害!发表一篇sic的话,基本上也算研究人员中的要员了。 SCI为什么要分区? 关于上述问题,就要从影响因子来说了。 期刊的IF(影响因子)每年不断浮动,把I

    杂草公主/yl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