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0

道生一,三代二
首页 > 论文发表 > 锦绣发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完善自已

已采纳

1.《泉州古建筑》,1991年2月,天津科技出版社(合著)。2.《童寯文选》,1993年11月,东南大学出版社(译著)。3.《中国建筑?古城泉州》,2002年1月,(台北)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木拱桥》,待版,东南大学出版社。5.《闽南石建筑》,待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木拱小记》,待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中国传统建筑》,2006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8.“童寯建筑师”,1986年6月北京中国近代建筑史讨论会宣读,1987年6月第二期《华中建筑》发表,1993年11月《中国建筑史》摘引。9.“外国建筑教育”,1988年5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条目(合撰)。10.“论永定客家土楼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1989年10月《福建建筑》第三、第四期合刊。11.“开元寺百柱殿落架大修”,1989年11月20日《泉州晚报》。12.“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考”,1989年12月第二期《泉南文化》内刊,1990年8月17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摘录,1991年2月第一期《福建建筑》发表。13.“拘那罗陀与泉州”,1990年6月第一期《泉南文化》内刊,1990年10月,南京博物院第五期《东南文化》发表,1995年9月厦门大学出版社《泉州海外交通史略》及1997年9月厦门大学出版社《福建佛教史》摘引。14.“泉州开元寺大殿修复技术”,1990年7月北京《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理论》。15.“福建泉州开元寺修建工程概述”, 1991年1月台北《第四次古迹修复技术研讨会》大会报告。16.“老君岩可能凿于唐代”, 1991年1月7日《泉州晚报》。17.“泉州老君岩出土石室构件年代考辩”, 1991年6月第一期《泉南文化》内刊。18.“福建泉州开元寺修复经验”,1991年2月第二期台北《雅砌》。19.“闽南小型石构佛塔和经幢”,1991年12月第二期《泉南文化》内刊,1992年5月第 二期《福建建筑》发表。20.“闽西奇特的方言岛文化现象”,1992年9月《华侨大学学报》文科版第二、三期合刊。21.“比较古希腊建筑?论中国木构建筑传统的形成”1992年9月天津大学《第二届中国 建筑传统与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2.“论客家土楼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1992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大会报告。23.“闽南、粤东北圆楼与客家圆楼的比较”,1992年9月北京中国建筑学会《中日传统民居研讨会》交流论文,1993年5月《福建建筑》第一、二期合刊。24.“福建土楼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92年7月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目结题,审查通过。25.“闽东南沿海小型石塔幢”, 1993年4月第二期《华侨大学学报》。26.“泉州开元寺戒坛出土石刻”,1993年4月第四期台北《空间》。27.“论中国汉地佛教密宗的建筑成就”,1993年8月第三期上海《时代建筑》。28.“早期中国建筑师系列—华盖建筑师事务所”,1994年3月第三期台北《建筑师》。29.“闽南古建筑屋顶曲线构成”,1995年9月总第48期《古建园林技术》(第二作者)。30.“泉州老君岩宋代建筑构件”,1995年10月《华侨大学学报》。31.“永定土楼二题”,1995年11月《永定文史资料》内刊。32.“虹桥考”,1995年11月北京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33.“闽浙虹桥的调查研究”,1995年11月第四期《福建建筑》。34.“闽南古建筑木构架的基本类型”,1995年12月总第49《古建园林技术》(第二作者)。35.“华侨大学建筑系的回顾与展望”,1995年12月《南方建筑》。36.“欧阳詹的太原之爱”,1996年7月4日和8日《泉州晚报》连载。37.“论建筑历史中的完型现象”,1996年6月北京《建筑师》。38.“叠拱木桥的建筑成就”,1996年11月第四期《华侨大学学报》。39.“关于注册建筑师考试的思考”,1996年第六期《新建筑》。40.“设防住宅的调查研究”,1996年10月北京《建筑师》。41.“古建筑的修旧如旧”,1997年1月《泉州学刊》。42.“泉州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1997年8月北京《建筑学报》。43.“泉州土楼”,1997年10月《华中建筑》。44.“童寯老师的读书与做人”,1997年10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专集》。45.“论风水术中的理性因素”,1997年1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46.“城市别称中的悖论及其它”,1998年9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百家言》。47.“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1998年10月第三期《福建建筑》。48.“明清小说研究综述”,1999年11月北京,作家出版社《中国文学年鉴》。49.“福建佛教丛林与新加坡双林寺的比较研究”,2000年2月总第67期《古建园林技术》。50.“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成就与局限”,2000年8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百家评论集》。51.“试析武吕兼论初唐闽南的开发”,2000年12月,《华侨大学学报》。52.“学海无涯之乐”, 2000年12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百家回忆录》。53.“闽西客家建筑体现汉文化三个特征”,2000年12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师》。54.“法苑因缘”,2001年10月,新加坡双林寺重修圆成文集。55.“形胜概念在若干古汉字中的痕迹”,2002年1月,《新建筑》。56.“参加华族古建筑修护工作的几点体会”,2002年3月,(新加坡)亚洲华族传统建筑及古迹保留国际研讨会。57.“庆祝双林寺主体竣工”,2002年6月,新加坡莲山双林寺殿塔开幕大典。58.“北大镜春园禄岛水轩复建与荷塘水域整治”,2002年北京大学《大学的校园研讨会》。59.“燕园刍议二则”,2002年北京大学《大学的校园研讨会》。60.“跟随童寯先生读书”,2002年9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关于童寯》。61.“山东栖霞牟氏庄园的建筑文化”,2002年10月,北京,《建筑师》100期。62.“佛塔与古代西方文化的东传”,2003年,北京,《建筑百家言续集》,建筑工业出版社。63.“中国木拱桥之我见”,2004年9月,北京,《建筑业导报》。64.“埃菲尔铁塔的花边”2004年11月,北京,《读书》。65.“闽西南土楼与城堡”,2004年11月,台北,中央研究院台史所。66.“论材料与结构的搭配”,2005年,1月,北京,《建筑学报》。67.Beijing-History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A+U建筑学杂志,2005年5月。68.自撰个人学术介绍文章“方拥”发表于《建筑史解码人》,2006年6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者话:“(中国建筑史)第四代学人,如…方拥…等,能从世界的角度、从中西建筑的比较来看待中国古代建筑,现今都是建筑史研究和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69.“笃旧的至理——《江南园林志》评述”,已完成应约撰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图书中心《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第一辑)》,计划2006年9月出版。70.“断金碎玉——《童寯文集》评述”,已完成应约撰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图书中心《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第一辑)》,计划2006年9月出版。

113 评论

超级吃货两枚

生命中有很多的时候是在等待,也许是等待一个没有可能的梦,也许是等某人或某事的归来,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等待的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1

黄雀躲藏着,等待的是能捕捉螳螂;愚蠢的农夫同样躲藏着,等待的却是有一只兔子撞向树桩。同样是等待,而后人的褒贬却不同。它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面,一切却取决于你如何使用这把剑。

有一些毫无思想的等待是愚蠢的。大家一定听过一个笑话,一次一位妈妈出远门,留下这个因懒惰而不能自理的儿子在家,临走时妈妈将一块大馅饼套在他的头上,放心的就出去一个月,没想到回来是儿子却早已活活饿死。一切似乎都已为他准备好,可儿子只吃嘴巴能够碰到的地方,吃完了脖子旁边这一圈,就不动了,剩下的只是等待有人能将馅饼送入他的嘴里。有时我们觉得这人是如此之笨,当然生活中是几乎不可能有这种人,但等待岁月流逝的,却大有人在,坐等岁月流逝是愚蠢的,盲目且毫无思想的等待终将荒废了自己,结局虽不足像笑话中儿子那样丧命,却足以让我们后悔。如果你是这类人,请停止你愚蠢的等待把!

但有时伺伏等待战机却是一种智慧。从小就被我们熟知的正面教材——越王勾践,他的等待却是有价值,有智慧的。他忍辱负重十年,准备了十年,伺伏了十年,等待了十年。十年中他受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耻大辱,不变的却是他等待战机的决心,十年等待换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传奇如何被创造?是因为他是不是白等十年,不是浪费十年生命,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等待,等待那千钧一发之际,而这背后的等待蕴藏的是十年的智慧,十年的心血,并非空手。朋友们,伺伏战机的确是一种智慧,但前提是有付出,有准备。是时候该转变你的态度了。

然而我们中学生需要的是做好准备,有智慧等待时机,一鸣惊人。初三的学生现在面临的是人生中的第一仗。我们需要等待,却不是做思想上的梦想家,我要能用好这把双刃剑,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披荆斩棘。元调,四调,中考我所做的只有等待,却可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有准备的等待,换来的虽不及勾践的辉煌,却足以有成功的喜悦。

等待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是愚蠢,一面是明智,一面消极,一面积极,我们的等待又是怎样的?且让我们拔起这把“等待双刃剑”,在接下的路上,披荆斩棘!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2

生活中的等待数不胜数,在等待的过程中,有时会让人不耐烦,有的等待在无形之中,时间从你身边悄然走过,如白驹过隙、无影无踪,岁月悄然流逝,等待是生命的消耗。

很多人遇到事情认为多等等无所谓,有些人把“等一等”作为了口头禅,等也要等的恰如其分,不要没有思考的等、没有节制的等。在等待的过程中,如果一直站在原地不动,而没有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那只会消耗时间、消耗精力,所以要思考或者做点实际事情,故步自封是不可取的。

不要等,后面还可能有许多事情要等着你去做,也许下一秒、下一分,你可以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这样无聊就变成了充实。

“再等等吧”,也许会有人这样说,等待,有可能会安抚你的心灵,有可能你会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中,有可能会让你不安的心获得暂时的宁静。

错了!这样的假设是错误的,这只是暂时的感受,不可能永久,很有可能在事情发生之后是更多的后悔:“我为什么要等待?”

做任何事情要有个前提——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无所谓的等待,那只会浪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如果有人让你等待他,你可以信守承诺,等一等。但是要记住:不要浪费等待的那段时刻,学会珍惜时间,用这段时间来合理地做点有价值的事情:看书、读报、思考问题等。如果他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来到,你可以不要因为颜面而继续等下去,你可以留言给他、礼貌地告诉他你要走了。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临睡前,想想自己今天等待了吗?努力了吗?浪费光阴了吗?有所收获吗?心方可坦然。

我的观点:学习不能等,人生不能等。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3

等待,也是一种享受

“喂,戈多,你快回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这是美国三四十年代一部电影《等待戈多》中的一句台词。你也许会问“戈多”是谁,只能遗憾地告诉你——“不知道”。也许就连影片剧作家也不能回答。因为戈多从片头到片尾都没有出现,影片中的两个人只是一直地等待,等待…… 也许就是因为等待,才能让影片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没有任何人可以揭起,也许任何人都能揭开,这就是影片所创造出的魅力——等待。 等待是一种享受,等待是一种寄托,等待是一丝眷恋。因为等待,才会有思夫之妇的“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濒洲”;因为等待,才会有牛郎织女的七夕相逢;因为等待,才会有悟空在五行山下获得的重生。 等待是船长期盼的灯塔,等待是久旱后的甘霖,等待是获得新生的种子。等待的滋味是美的,是甜的,是酸的,也是苦的。 我曾经了解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母亲的儿子去参军了,成为了一名战士,奔赴那硝烟弥漫、马革裹尸的沙场。儿子在前线冲锋陷阵,而年迈的母亲站在儿子离去的村口,希望能看到阔别的儿子。等待是苦的,母亲的鬓角露出了银丝,母亲的眼角长出了皱纹。母亲老了,但她仍在等待,因为只有等待……苦尽甘来,多年之后,一位年轻的军人来到了村口。“儿啊!娘可想死你了!”阔别重逢的喜悦,母子相聚的眼泪,诠释了“等待”的魅力。 等待是懵懂少女对爱的憧憬,等待是无数热血男儿对功业的呼唤,等待是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前的煎熬。 啊!等待…… 朋友,让我们荡起心中的双桨,推出青春的波浪!等待着未来,等待着希望,浇灌着这上帝赋予的幸福之花。等待,是你让人类享受到世间的复杂,辛酸而又美好的情感!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4

懵懵懂懂的,走过了……可我又走了些什么?走着,走出凌乱的足迹,走出人生的奥秘,走出清晰的回忆,我仍是存在,但又有什么意义?走,一路迷茫地走,走到最后……甚至忘记了自己要什么,想要什么……付出有什么用?付出了,连一点痕迹都看不到,摸不着活了这么多年,来一点贡献,一点气色都望尘莫及。

――题记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是我比任何一个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厌其烦的回头张望,伫足~然后时光就仍下我轰轰烈烈地朝前奔跑。

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寂寞,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中无助地寻找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背影,找了这么多年,却只找了一堆嘲笑与责骂,便又开始在当粗为自己画的那个避难圈中趑趄着。在这里,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幻影,出现了一组从前那快乐的图片,那是幸福的瞬间,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在梦里又一次回到了从前。

时间真的很坏,它可以改变一切,手中的那根魔法棒不停地指挥着,它将一个奋发图强,有着远大抱负的小女孩变成一个不求上进,人人讨厌的大姑娘,它将一个有着很多朋友的快乐天使变成了一个自诩看破红尘,朋友都离她远去的自卑女孩。而我便是这个怨恨时间的人。于是,我抛开时间,等待着从前,想象着有点什么奇迹发生,在这样的等待中,我学会了麻木不仁,同时学会了感动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学会了助人为乐学会了放弃,又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斤斤计较,又学会了忍让……在等待中,我似乎又长大了,变的成熟了。

可是,这种等待永远只会是一个梦想,一个永远我想要实现而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在期待着这份梦的同时,只有我自己去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另外一份奇迹,把失去的重新夺回来。但愿这个梦可以实现……

这个梦好甜,好甜……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5

难熬。我却偏不信这个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于是,在一个晚上,我用自己的“满腹经纶”,写下了一篇“锦绣文章”,虽非“字字珠矶”,却也自我感觉良好,修改之后便匆匆投进了信箱……

此后,我的心没有过片刻的安宁:投稿会不会被别人误认为出风头;自己的这次举动会不会成功。我终日等待,魂不守舍,直到那时,才真正知道了等待的`滋味,确实不好受啊!的确,等待的日子很无聊,等待的日子很难熬。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你的写作水平很高吗?是不是自不量力;你的作文会印成铅字,刊登在那一方你向往已久的地方吗?假若这次举动不成功会遭到别人的嗤笑吗?我一直被些这问题困扰着,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漫长的难熬的无眠之夜……

白天,我一反常态总喜欢趴在桌子上,双手托腮,目视前方,再也寻不到昔日的那份轻松活泼再也找不到一丝快乐,我的心已飞到远方飞到了那个使我魂牵梦萦、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也许,我这次投稿不会成功,但我现在想来不会悔,也不怕别人的嘲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也许,我会成功,尽管觉得希望不大,但我仍想。只要能有一丝希望,哪怕就如黑暗中的一线亮光,我一也要等待它,追求它,拥有它……其实,等待何尝不是一种享受,虽没有成功的欢欣喜悦,却能使你在某一刻懂得生活的真谛……等待的日子不无聊,等待的日子不难熬,我至今仍在等待;因为我已明白:人生充满各种各样的等待,也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放出了七色光彩……

298 评论

冰河水心

锦绣期刊论文可以在知网下载。得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就感觉你与他人与众不同。在我心里,你永远是那么感性。那水汪汪的大眼睛,两叶柳眉,还有你发怒时的娇哼表情。

234 评论

相关问答

  • 锦绣期刊是省级

    卷宗期刊好。卷宗期刊属于国家级的优秀刊物,涉及的领域广泛,这本期刊属于正规权威的期刊,是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由四川省科技厅主管、四川省兴川战略促进中心主办的

    MOMO丫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锦绣是省级期刊

    卷宗期刊好。卷宗期刊属于国家级的优秀刊物,涉及的领域广泛,这本期刊属于正规权威的期刊,是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由四川省科技厅主管、四川省兴川战略促进中心主办的

    熙熙ToK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锦绣发表论文

    1.《泉州古建筑》,1991年2月,天津科技出版社(合著)。2.《童寯文选》,1993年11月,东南大学出版社(译著)。3.《中国建筑?古城泉州》,2002年1

    道生一,三代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锦绣论文发表

    1.《泉州古建筑》,1991年2月,天津科技出版社(合著)。2.《童寯文选》,1993年11月,东南大学出版社(译著)。3.《中国建筑?古城泉州》,2002年1

    Jamietee199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锦绣论文的发表时间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 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 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 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

    识饮识吃识享受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