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5

超超越越92
首页 > 论文发表 > 新冠发表论文华中科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沙发里的土豆

已采纳

2020年五月柳叶刀发布了陈薇团队新冠疫苗试验结果柳叶刀是这一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家。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研发了前述Ad5新冠疫苗,并率先开展了I期和II期临床试验。接种后第14天,快速、特异的T细胞应答达到峰值,接种后第28天,产生中和抗体的体液免疫反应达到峰值。22日中午,柳叶刀方面向澎湃新闻证实,该期刊已确认接受了陈薇院士领衔团队关于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研究论文,走的是快速评审通道,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处理完就在线online发表。22日21时许,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Lancet在线发表前述研究论文。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陈薇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教授王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有效的疫苗被视为控制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长效解决方案。目前,全球有超过100种新冠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3月16日至3月27日,陈薇领衔团队的研究人员从195人中筛选出108名志愿者,进行I期临床试验。这是该类型的新冠疫苗首次在人体中进行测试。受试者51%为男性,49%为女性,平均年龄36.3岁。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36人。其中,低剂量组注射0.5毫升疫苗,其中含5X10X10个经过改造的病毒颗粒,中剂量组注射1毫升疫苗。高剂量组注射1.5毫升疫苗。Ad5新冠疫苗是使用弱化的普通感冒病毒—复制缺陷型的Ad5腺病毒作为载体,生产出的一种经过改造的病毒颗粒。作为疫苗,它们仍然是一个个腺病毒颗粒,但因为基因被删改而造成的缺陷,它们无法复制,无法肆虐。它们仍然很容易感染人体细胞,但无法引起疾病。它们的基因中还夹带了新冠病毒的一段基因—刺突基因spik。因此,该病毒颗粒成了运载火箭,刺突基因成了搭载其中、要发射的卫星。志愿者手臂被注射一针前述新冠疫苗时,经过改造的腺病毒颗粒进入人体,感染细胞,并将刺突基因传递给细胞。然后,该细胞产生刺突蛋白,后者到达淋巴结。淋巴结因此会产生抗体—识别刺突蛋白并与新冠病毒抗争的抗体。论文称,接种前述疫苗后的7天内,低剂量组的30人83%中剂量组的30人83%高剂量组的27人75%出现了至少一种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超过一半54%,58/108的疫苗接种者在注射部位出现轻度疼痛、发烧(46%,50/108疲劳44%,47/108,头痛39%,42/108和肌肉疼痛17%,18/108。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在所有剂量下均具有良好耐受性,在接种后28天内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理想的疫苗能触发人体内两种免疫反应:产生中和抗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T细胞应答。研究人员定期检测受试者血样中的成分,来测定疫苗引发免疫反应的强度水平。前述论文显示,接种疫苗后14天内,各剂量组的受试者体内都触发了一定水平的免疫反应,产生了结合抗体。其具体比例是:低剂量组16/36,44%。中等剂量为18/36,50%,高剂量为22/36,61%,一些受试者体内产生了可检测水平的中和抗体,该疫苗还在大多数志愿者体内触发了T细胞应答。接种疫苗28天后,大多数受试者体内出现T细胞应答,或可检测水平的中和抗体。其具体比例是,低剂量组28/36,78%,研究人员还发现,受试者体内如果预先存对腺病毒Ad5的免疫那么该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会弱化,比如免疫反应的峰值水平降低、免疫反应的持续性缩短。据我们所知,这是Ad5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首次人体试验FIH的首个研究报告。该论文写道。在柳叶刀方面向澎湃新闻提供的资料中,陈薇表示,这些临床试验结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结果表明,单剂量的Ad5-nCoV新冠疫苗可以在14天内让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这让该疫苗有潜力被进一步研究,开发。陈薇同时表示,应谨慎解释这些试验结果。研发新冠疫苗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即使该疫苗有能力触发前述免疫反应,也不一定意味着这种疫苗能帮助人们抵御新冠病毒。前述临床试验结果,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距离疫苗上市,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人员也注意到,前述临床试验仅有108名志愿者参与,且试验时间较短,同时缺乏随机对照,因此,在发现不良反应事件,或发现疫苗的保护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一项有500名志愿者参与的、随机、双盲、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武汉进行中,以观察前述I期临床试验结果是否能够复制,以及接种后6个月内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事件。60岁以上人群也首次作为受试者参与其中。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3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二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随后,他们被安排住进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3月31日起,首批志愿者陆续结束集中隔离观察,回到家中。这些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的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血液样本采集。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前述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于4月12日启动,是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4月25日,陈薇院士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直播活动上介绍,自中国向WHO分享了科学家分离的基因病毒序列开始,她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开始进行疫苗研究。3月16日,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临床获得正式批准,并于当日为第一名志愿者进行了注射。之后疫苗研发进展比较顺利,在7天和14天的安全性均得到统计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前述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248 评论

zhang太太

发现了对人类很有利的药物,先前就一直在研究,而且也一直待在医院,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眼睛都红了。

227 评论

yaodabian0214

红凌教授研究人体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基因和蛋白调控机制及调控网络,在人体重大疾病及稀有疾病相关的基因UBIAD1的分子机制领域做出了贡献。

336 评论

北冰洋的海豚

红凌不幸于2月7日23时左右因新冠病毒感染,医治无效在协和医院去世,年仅53岁。 在去世前做出了以下贡献:

1、果蝇抑癌基因heixuedian的分子机制研究;

2、一类既抑制膀胱癌又降低胆固醇的蛋白UBIAD1的分子机制研究;

3、用TMV和功能基因组的方法高通量、快速鉴定极限海藻中有经济价值的基因;

4、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TERE1/UBIAD1的研究及应用;

5、用蛋白质质谱方法研究小G蛋白Ras的胞内循环。

红凌教授在1966年11月27日生于武汉;1988年7月获得武汉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4年12月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生化博士学位;1995年1月至1999年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1999年2月至2002年1月为美国加州伯克莱、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科学家;2007年3月至202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红凌教授在国际顶级杂志Science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6篇,还建立了当今世界上质量最高、覆盖面最大、流传最广也是最受欢迎的果蝇cDNA文库。红凌还曾任中国国家科学奖评委、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会委员和中国稀有疾病研究联盟全国协调主任。

红凌教授爱党爱国,忠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为学校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勤勤恳恳,淡泊名利,任劳任怨,为教育、科研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开拓创新,一心向学,桃李满天下,深受广大师生爱戴和尊敬。

138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冠大学发表论文

    可以,但不建议。毕业论文周期较长且有明确期限的论文,不建议选择当下还在进行时。如果选择未来的变化发展尚不确定的问题作为题目,一旦定稿送审可能会存在问题发展出现了

    DPWX遁遁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剑桥大学发表论文新冠

    英国剑桥大学及德国学者本周发表了一篇探讨新冠病毒传播溯源的研究报告,探讨新冠病毒从武汉到欧洲和北美的传播轨迹。研究发现,病毒毒株可分为A、B、C三种类型,而较为

    呀哟哇啦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国新冠发表论文

    疫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它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经历了一系列严重的疫情,如SARS、H1N1流感和最近的

    劲草黑锅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新冠中科院论文发表了吗

    疫情快要过去关于新冠的论文能发出去。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现在关于疫情的论文还可以发出去,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发出去,疫情敏感,对学科专业的影响大,言之有理就

    天凄微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剑桥大学新冠发表论文

    应该是无从找到病毒根源了,因为变异也是算蛮多次了,让病毒都改变了基因了。

    白骨精6699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