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4

小妖精87623
首页 > 论文发表 > 极化码论文什么时候发表的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麻麻是超人

已采纳

我觉得少年强,则中国强。申怡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申怡飞一般把国家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国家的兴旺看作自己的荣辱,我们的国家就会日益兴旺。

233 评论

二階堂真红

尽管不情愿,但是,我们必须艰难地承认,我们的数学能力距离世界顶尖水平还有非常巨大的鸿沟。我们可以来一起简单审视一下:

第一,中国的数学解题能力很强,但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诚然,我们有全世界最厉害的计算能力,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能够通过记忆和反复训练习得的能力已经不那么重要。

解题能力VS解决问题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解决问题重在发现未知问题,提出模型,解决随机不确定的任务;而解题只是学会已知基础数学知识点,所以解题是个没有创造性的工作,那些题解与不解、解得快与慢,已知答案千百年来早已经等在那里。

竞赛的风向标也越来越趋向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因此中国今年罗马尼亚大师赛全军覆没也就不显意外了。近几年奥林匹克国际竞赛的第一也都是美国队。

第二,中国的数学教育体系过于僵化,不注重创造性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能力重要的是思维能力、决策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当前的填鸭式教育正好背道而驰。有人说中国只重视基础教育,不重视高等教育,但其实,从基础教育开始,我们的方向就是错的。我们从小到大的训练都是如何把题做准确、做快,缺少启发性、创造性教学。

这种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训练,只会按照老师的指定路线向前。因此,中国想要在数学领域领先、处于领导地位,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

曾有一个留学剑桥的学生,悔恨地和妈妈提起:妈妈,我现在才知道我最热爱的是数学啊!我和学习数学的同学聊天,才发现数学真的很美!但我过去所受到的枯燥训练扼杀了我对数学的兴趣,让我讨厌数学,现在我才发现这是多么错误的!

也许我们也可以有很多很伟大的数学家,但都被这样的原因耽误了。

第三,只听说中国的数学家到美国等国家留学,但鲜有听说国外数学家到中国留学。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华人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陈省身、丘成桐、张益唐等,但只有陈景润没有留过学。国外数学家来中国学习却无异于天方夜谭。

中国两千年来都没有出现过类似高斯、黎曼等这样千年一遇的数学家。中国教授和科研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是成为“院士”,获得学术和行政权益。真正醉心纯粹学术研究的老师少之又少,普遍以应用为主,基础为辅。但中国的应用数学还未达到世界水平,基础数学就更不用说了。

第四,中国缺少对数学真心热爱的学生,往往抱着功利的态度。

中国学生对数学往往缺少真心热爱,缺乏激情,缺少好奇心,以及揭秘数学奥秘的行动力,更多是将数学视为获取体面工作、舒适生活的手段,曾有国外教授,她最得意、最有天赋的学生毕业后告诉她要放弃学术,投身投行,因为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她气愤表示从此再不收中国学生。

第五,即便华为引领了5G标准,但发挥核心作用的也是以国外科学家为主。

5G的缘起是因为一位土耳其毕尔肯大学(bilkent)教授Erdal Arikan在2008年发表的一篇关于极化码(polar code)的论文。华为的主要科学家也主要来自俄罗斯、以色列等西方国家,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成果掩盖自身的问题。我们的数学发展一直踩着国外的脚印,缺少自主发明,更不用谈引领数学科学走向。

数学是科学的起点和终点,其方法贯穿科学研究的始终,并起着关键作用。不管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无线电……几乎所有的技术底层都会指向数学,相关博士研究也都会回归数学。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说,中国数学经过八十年的努力,也还没有达到日本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的盛况。更遑论美国。

但我们也不是全然没有机会:中美贸易战是一个让中国重视数学教育的契机,每年有越来越多的留学学者归国,而美国方面也正在面临行政干预科研、科学家倚老卖老等问题,中国数学把握机遇,还是很有希望缩短差距的。

229 评论

乖乖纯00

他被称为最年轻的5G核心技术研发者,15岁的时候,考入985东南大学;17岁开始研究5G技术,19岁他的研究成果被写入5G行业标准;21岁攻读博士。

1997年出生的他,如今也不过23岁的年纪,却发表了多篇国际化论文,并掌握了三项国家级发明专利,他叫 申怡飞 !

1997年申怡飞出生在河北邯郸,天资聪颖,自幼便受到父母有心引导,随着时间的推移,超出同龄人的优势也慢慢的呈现出来,5岁时便提早进入到小学学习,11岁考入邯郸市第一中学少年部,13岁念高中,15岁参加高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东南大学少年班,主修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较之于一般人来说,他一直都走在时间的前面。

除了文化课的优异成绩之外,在兴趣培养上,父母也给了他多样化的选择。拉二胡,下围棋,仅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将二胡拉到了“七级”。

而正是这种“不费力”的成功,让他开始有些飘飘然,所以在进入到大学之后,他开始慢慢的掉队,大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竟然有两门课不及格……

也正是这段时间的低谷期,让他痛定思痛,认识到了人生有先天优势固然可喜,但若是懈怠,一样泯然众人!重拾信心,熬夜苦读,图书馆成了他的根据地,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泡在了阅览室看书。这种坚持在大三期末考试终于有了收获,不满18岁的申怡飞以近乎完美的优异成绩让老师和同学们惊叹不已:

申怡飞的突出表现 ,很快吸引了 中国4G技术方面的领军人物肖虎教授, 并把他招到了自己的门下。从这里,他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加入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是开启了他通信领域的科研之路。

在研发小组中,他的年龄是最小的,但成绩却是傲人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加上扎实的学科基础,所以很多时候,他的想法看似天马行空,但又符合科学逻辑。短短的几年时间,他就发表了两篇国际会议论文,一篇SIC论文,并申请了三项专利,此时的他也不过19岁的年纪。

这三项专利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研究5G技术中提出的极化码技术,极大的改变中国已有的网络,让处理数据变得简单快捷高效,仅仅一秒就可以计算20多万组数据。而这项理论研究,也被写入到了5G标准中。

新时代的青年人不能独善其身,还应该具有国家情怀:

在2018年申怡飞读博的期间,也是中兴通信因为发展受到美国打压的时候。中兴的遭遇,让他义愤填膺,并暗暗发誓,努力让中国的5G走在美国的前面。

在这段困难的时间里,申怡飞没有退缩,在5G上不断深入的研究,终于在2019年初,也就是中兴被制裁的半年时间,他和自己的团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到今天,申怡飞也不过23岁的年纪,却是一位有着丰富科研经验的博士,沉迷于科研,专注于 科技 ,且有所成。和众多丰富的老者一样,给自己的肩上赋予重任,少年强则国强,这样的爱国且不断付出的人,才是祖国强大的中坚力量!

316 评论

Angelia8412

我觉得可以用《少年说》中的一句话来体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他堪称国之栋梁,是我们民族腾飞的希望。

166 评论

相关问答

  • 发表论文时候的编码格式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

    rachelliu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arikan极化码论文发表时间

    极化码(polar code)是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bilkent)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首次提出,其论文从理论上第一次严格证明了在二进制输入

    scropio12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发表论文时候的编码怎么填

    论文的邮政编码主要是填在第一页的页脚处。 在很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是需要将个人的信息补充进去的,比方说,在第一页的页脚处,需要将个人的职称,姓名,研究方向,包括

    蹦蹬的小兔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什么时候能发表化学类论文

    论文题目:机化实验课堂教探究摘要:本文机化实验三层递进式教模式进行探究针三层实验内容:基础规范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别设计问题引领互式、任务导向

    诺仔滴麻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论文什么时候发表的

    肯定算的是9月份发表的。严格意见上来讲,就没有发表时间这一说,都是出版时间,按《出版物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连续出版物是不允许提前出刊的,像这种9月的刊期,

    超肥狐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