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2

WJH卡琪屋
首页 > 论文发表 > 浏阳梁忠武发表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维尼蜜罐

已采纳

梁忠甲其人其事 陈志新 梁忠甲(1887—1930年),字子信,1887年农历6月2日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镇前梁村梁家窝堡屯(原奉天省梨树县前梁村梁家窝堡屯)一个农民家庭中,他祖籍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梁各庄。 梁忠甲幼年家甚寒微,姊妹四人,兄弟五人,梁适其中,悉由其封翁扶养成人。梁忠甲长兄梁忠勇字冠英,从小学兽医。次兄梁忠文,自幼读书,后考入北洋海军大学,十九岁夭亡。四弟梁忠禄字冠庭,五弟梁忠武字文正。 梁忠甲弱冠好武,勤于学,常以韩信自况,其父壮其志,故教养独厚,尽管家庭经济拮据,还是省吃俭用供其读书。先入私塾启蒙,适逢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他考入奉天中学堂。1907年被盛京将年选送入保定“通国陆军速成学堂”炮科学习。1909年该校并入保定军官学堂。同年12月,经陆军部考试毕业,按规定梁忠甲被派到驻东北(长春、昌图一带)的以曹锟为统领的新建陆军第三镇实习半年,于1910年5月正式被派到第三镇当差。同年8月梁忠甲被委任本镇炮队第三标第一营右队排长。 第三镇于1911年回防北京。同年2月,梁忠甲接奉陆军部发给文凭既副军校札覆。10月,武昌革命爆发,11月,梁忠甲随队开赴山西同民军作战,立有战功,被保奖为正军校,加协参领衔。1912年民国建立后,全国陆军各镇,协的番号,一律改为师和旅。梁忠甲所在第三镇改为第三师,2月升为炮队第一营一连连长。9月,他身染重病,请假开缺回原籍休养。 1913年3月,梁忠甲身体康复后,投入吴俊升旅长的中央骑兵第二旅任第三团团付,驻防郑家屯。从此梁忠甲为吴俊升的部下始终未离开左右。同年11月,因克服经棚(今昭乌达盟翁牛特旗境)驼罗大王各庙蒙匪案内出力。吴俊升负伤遇险,梁忠甲舍死相救,有功特授陆军步兵中校。1913年秋,袁世凯在战胜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以后,立即抽调兵力对白朗农民起义军展开围攻。1914年初,梁忠甲被派赴河南围剿白朗起义军,在木兰坡进攻义军出力,“蒙赏五等文虎章”。同年3月,吴俊升因围剿乌泰匪帮出力,被袁世凯晋升为洮辽镇守使。梁忠甲从关内回防后,委充洮辽镇守使署一等参谋官。 1916年3月,蒙匪巴布扎布与“宗社党”头目肃亲王善耆在日本人操纵下,扯起“勤王扶国军”的旗帜,纠集四,五千匪徒,从海拉尔南下窜扰,妄图占领奉天,打倒张作霖,建立“满蒙帝国”。张作霖先派洮辽镇守使吴俊升阻击巴匪,在突泉激战中,毙叛匪五百余名,巴匪被逐出经棚,迨至“林西(昭乌达盟巴林左旗境)战役”中巴布扎布被驻热河毅军米振标部流弹击中毙命,蒙匪叛乱始告平息。 在防剿巴匪的遭遇战中,吴俊升中弹落马,梁忠甲冒死救起,化险为夷。他作战英勇果敢,屡建奇功,吴俊升对他更为器重。1917年7月中央骑兵第二旅及奉天后路巡防营等合并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九师,吴升任师长,梁忠甲被委为该师炮兵二十九团第三营营长,又因围剿巴匪立有军功,加上校衔。1919年4月,梁忠甲兼任本师军官团团长,负责军官训练,因成绩显著获二等银色奖章一枚。1 920年1月,委步兵百十授团团长。1 921年3月晋升陆军步兵上校,5月,兼任东三省铁路护路军哈满副司令。1922年12月,步兵四十四团改编东三省陆军步兵三十八团,梁忠甲仍任团长。 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故深知奉军官兵素质及训练急需加强,乃决心彻底改革,建立新制度。整顿旧将校,充实陆军讲武堂,培养新骨干,重用和信任新人,整军经武,以求雪耻。张作霖将所有部队整编为陆军二十七个旅,骑兵五个旅,适逢江省骑兵旅旅长石青山去走,梁忠甲继任骑兵旅长,整编为骑兵第五旅,归属陆军第二十九师建制,驻防海伦。不久兼任东省铁路护路军哈满总司令及满海总司令。1924年5月,兼黑龙江省防军第四路统领官,7月复兼东荒剿匪总司令。 直系军阀曹锟于1 923年10月5日,以重金赌赂当选总统,粤、皖、奉三方面曾有联合打倒曹、吴之联盟。直奉双方都在作军事准备。奉军仍名“镇威军”, 张作霖自任总司令,下辖六个军。梁忠甲所部骑兵第五旅属吴俊升的第六军。1924年9月爆发的江浙战争,揭开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序幕。梁忠甲骑兵第五旅随吴俊升于9月22日占开鲁,陷赤峰,直取喜峰口。梁忠甲旅为最前线,每战皆身先士卒,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驻热河的王怀庆师及毅军和袭汉治、张林等部均被击溃,到10月7日,热河战事即告平息。10月20日,各线直军已被彻底击败。10月24日,直军得到冯玉祥倒戈囚禁曹锟于北京延庆楼的消息,军心益散,到10月28日,张宗昌部由冷口进占滦州,在山海关方面之直军即被奉军缴械收编。吴佩孚自秦皇岛循海路退到天津,再经海上转逃往汉口,奉军已获全胜。 奉系张作霖经过第二次直奉大战,实力剧增。1925年下半年,将东北势力范围内之军队整编为二十个师又十一个旅和一个辎重团,并建立起相当规模的海、空军,统称东北军。整编后,梁忠甲在吴俊升的第十八师充任步兵第十五旅旅长,回原防黑龙江省海伦。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一方面向南方扩张势力,一方面疯狂镇压人民的反帝斗争。于是激起广大群众的愤慨,因而在1925年11月,奉军内部拥有重兵的郭松龄,乘机在滦州举兵倒戈反奉。 张作霖于1925年10月,抽调黑龙江省第十七师万福麟及步兵第十五旅梁忠甲部,预定出击多伦,参加与冯玉祥国民军作战。正面以梁忠甲步兵旅由京津进攻张家口,对冯背后以骑兵迂回,经多伦,企图到张家口会师。当先头骑兵已到达围场等处时,张作霖已发觉郭心有变,逐急令吴俊升率万福麟师和梁忠甲旅转向锦州方向急进。 1925年11月23日,郭军沿京奉线进军,在山海关大败张作相部,乘胜追击到绥中、连山。当奉军第五方面军进入阵地阻击郭军的第二天,万福麟师、梁忠甲旅开到连山参加对郭松龄倒戈军作战。郭松龄倒戈军利用气温急剧下降、皂篱山下的海面突然结冻的机会,拂晓即向汲金纯师左翼进攻,占领了白马石阵地。在汲金纯首先乘火车逃走的影响下,梁忠甲旅指挥所部抵抗郭军数小时,最后于上午10时,撤出阵地转为军团预备队扼守铁道线,掩护全师撤退到义州。第三天午后,王之佑同于深微、李杜等师旅长们议定,于次晨依靠骑兵十六师,步兵十五师,汲金纯师,梁忠甲旅的顺序,从义州出发,沿烧锅营子、魏家岭,向新民集结,阻止郭军。 在新民巨流河两岸,郭、奉两军会战,梁旅属于吴俊升第六方面军,布阵于左翼。吴俊升于1 925年12月21日到达前方,下达命令,以万福麟骑兵为突袭部队,该部马占山骑兵第五旅及骑兵第十七团为先遣骑兵,穆春骑兵第十四师沿前头部队行进路线跟进,骑兵第三师张九卿部为预备队在大民屯左翼警戒。吴俊升最后训话,大意是要求团结,郭鬼子来了,我们都不能存在,和他决以死战。“我出发后由梁忠甲旅长代行我的职权,上将军说了,你们都要服从指挥,喔,喔,军无戏言。”梁忠甲送吴俊升,吴边走边嘱咐说:“喔,喔,子信(梁字)官印我交给你,这个时候,不管谁,不服从,毙,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军无戏言。”吴俊升率梁旅在巨流河东岸截击郭军,两军相持,梁旅拚命御敌,致使郭军未能前进,使危在旦夕的奉军得以喘息,待援军赶到,将郭军击退,梁忠甲确有很大功劳。 巨流河会战结束后,属于黑龙江军的万师和梁旅,则从打(打虎山)通(通辽)线转入四(四平)洮(洮南)线返回黑龙江省。 梁忠甲于1926年春随吴俊升入关,参加讨阀冯玉祥国民军的混战。奉、直、晋三方面军队,先由吴俊升、张宗昌统一指挥,分路向南口,张家口进攻。自8月14日,于珍第十军攻占南口,吴俊升部占领多伦。 张作霖于1 927年6月在北京组织军政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职。为简化军事指挥系统,组织七个方面军,梁忠甲旅属于吴俊升的第六军团,为全军的总预备队。 1 928年6月4日晨5时25分,张作霖、吴俊升在归沈途中被日本关东军暗算,被炸身死。张学良于6月1 9日,从关内返抵沈阳奔丧,7月4日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曾表示停止军事行动,休养生息,决不防害统一。并将关内撤回之部队及留在东三省之军队,以旅为单位,加以彻底整编,仍称东北军。梁忠甲仍任第十五旅中将旅长,驻防满州里。“中东路事件”(略)。 1930年1月中旬,中苏外交官在伯力签约12条,梁忠甲在苏滞留一个多月后,1月10日回到满洲里。 梁忠甲回满洲里后,移防海拉尔整训。因料理善后,并未返哈一视。2月15日,梁忠甲率第十五旅一些随员赴江省督办公署向万福麟述职。他首先要求将自己撤职查办。哈满司护路司令易选贤能,万福麟不允,并让他参加军事善后处理会议。会上,梁忠甲发言:“根据这次满,扎作战失败,深知我军装备落后,武器太差;无空地作战经验,御空能力薄弱;指挥不统一,徒恃官兵勇气各自为战是不行的。互不统属,指挥失调,尤其第二军归沈阳长官公署直接指挥,胡军长到海拉尔后,未到满,扎等地视察过,也无任联系,扎满混战数日,第二军按兵不动,坐观失败,使人遗憾!”此外,他还建议地方为加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团结,成立蒙汉语学校。为储备铁路人才,应在海拉尔市设立一所交通大学,以备今后修铁路之用。同时修建由牙克石到漠河公路。也要大力发展边疆经济。 梁忠甲回到海拉尔防地,因料理防俄战役善后事宜诸问题,未曾返哈尔滨一视,高堂祖母、乃父、发妻和幼子,以解其悬念之忧。他参加黑龙江省军事会议后,特别兴奋,关于治理哈满沿线不遗余力。3月7日晚,召集全旅官兵讲话,10时方散。当晚梁忠甲下榻原道胜银行经理寝室。8日清晨时许,护从马弁入内侍厅,因梁忠甲向例于晨7时起床,数十年如一日,讵意是早叩门,门尤严扁,该护兵以为梁忠甲宵来疲劳,致稍延起,故未敢警动而退,延至8时顷各机关人士来部谒见,护兵乃入内报告,见门仍未开,因隔门高声报告,内仍寂无声息,于是大疑,急告之于张参谋长,张与司令部官佐数人闻讯大惊,乃破门而入,一进门恶气扑人,张不开嘴,见梁忠甲衣着绒体裹服,上半身歆斜于床,下半身拖于地上,面色惨白,口际吐有白沫许多,且已凝结干唇,外抚其体已僵矣。此时尚以为可救,马上请来俄籍大夫,进行抢救,经约20分钟抢救无效,终因煤气中毒而身亡。 梁忠甲于1930年3月8日凌晨猝死于海拉尔司令部 海市商民为之痛哭失声,聚于司令部门外者不下千人,及闻梁忠甲死确信,莫不潜然泪下,甚至有痛哭失声者。感激梁忠甲驻海满有年,不但守土防俄有功,即所部军队,亦无扰害商民之处,故在满海一带政声卓著。梁忠甲的猝然死去,使张学良将军悲痛异常,另拨治丧费三千元(万福麟已拨三千元治丧费),抚恤有嘉。 梁忠甲之猝死,使东北军劲旅失一良将。他投供职迭次提升,前后二十一年间合本兼计十四迁其官,其战功概可想见,而最彰著者尤在满洲里一役。 梁忠甲自任职以来,“每以清廉自持,常以军官横征苛敛,虐待士卒,任用私人克扣军饷为奇耻,”故其节俭异常,积少聚多,为家乡办公益事业。1928年间,梨树县教育界名流创办私立老城高级中学。政函梁忠甲筹集资金赞助。梁忠甲献大洋三千元。同时出资创办第十五旅满洲里兵工厂,约垫款十万元,“其目的纯为士卒谋幸福。”故深得士兵爱戴。该旅战斗力很强,堪称东北军劲旅。至于家中情况,在任职期间,“并未添加田一亩,筑房一楹,不过不时补助家用之不足耳。”其为官清廉,可想而知。

105 评论

爱做美梦的鱼

1937年12月13日,随着南京的沦陷,日本大本营决定由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沿津浦路分别南下和北上,南北夹击位于中原地区的中国守军,其目的是将华北与华中战场连成一片。

日军的行动非常明确,而这一计划也非常合理,因此继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之后,双方的争夺点便是中原军事重镇亦是津浦路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

为了尽最大可能的打赢接下来的徐州会战,确保中原地区的安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迅速制定出了一个详尽的作战方案,并着手调整第五战区的作战序列,司令长官李宗仁全权负责指挥徐州会战。

李宗仁

因为,中国刚先后经历了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的损耗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为了保证第五战区兵力的足够完备,蒋介石几乎调动了当时能调动的一切部队包括各路地方军阀部队,因此在第五战区里,我们能够看到当时全国的主要地方军阀部队的身影,比如川军、桂军、东北军、西北军还有山东地方部队。由此可见,国民政府对于此战寄托的希望和下定的决心也是非常大的。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徐州会战,李宗仁是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的,他非常清楚日军的动向一定是南北夹击,可是以中国现有的兵力部署,如果让北上的日军成功渡过淮河进入中原的话,中国军队一定是必败无疑的,因此有鉴于自身实力及当时战场地理因素的考虑,李宗仁于战前下达了这样一个作战令:

战区决对津浦南段之敌,拒止于淮河以南地区,由其侧方连续予以打击,渐次驱除肃清之,同时巩固鲁南山地。对津浦北段及陇海东段取侧击之势,牵制敌之南下或西上,以拱卫徐州。

通过此作战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信息:

那么在有了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后,李宗仁便开始部署军队了,而与此同时,战斗首先从津浦南段爆发了。

徐州会战中的日军

至于战斗为何从津浦南段爆发,主要原因应该就在于攻占南京的日军士气更加旺盛,且南京保卫战后,附近的中国军队处于溃散状态,尤其是津浦路南端的浦口更是没有任何中国军队防守的,而这也很容易让日军有了一个错误认识,那就是津浦路南段似乎不会再出现中国军队的身影,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北上与华北方面军汇合。

然而他们的认识一定是错误的,虽然浦口附近没有中国军队防守了,但李宗仁却已经意识到津浦南段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军从浦口北上出发的时候,李宗仁就已经将刘士毅的第31军调到了滁州、明光一线,来阻击北上日军。

前面提到过,李宗仁的作战计划是,将北上日军阻隔在淮河以南,而滁州的南面是浦口,明光的西北面就是淮河南岸重镇蚌埠了。所以滁州、明光一线是北上日军渡过淮河的必经之地,第31军是桂军,李宗仁将其放在津浦南段的第一个防御线上,足可见李宗仁抵抗日军的决绝之心。

而第31军也没有让李宗仁失望,1938年1月26日,北上的日军第13师团在这里遇到了以死打硬拼的桂军,31军依托有利地形层层阻击日军,让日军既感震怒又觉耻辱,毕竟桂军的武器装备与日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面对装备如此低劣的桂军,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因此这让第13师团的士兵感到了空前的耻辱,但是越是耻辱,他们复仇的心理就越膨胀。

刘士毅

当日军从南京调来重炮和坦克后,第31军顶不住了,第13师团兵分三路同时推进,第31军无法应对,明光、滁州很快失守,2月1日,日军占领临淮关,2日占领蚌埠、凤阳和定远,其前锋已经抵达淮河南岸。

前面说过,如果日军主力渡过淮河,那么津浦路南段的中国守军将无险可守,到时候整个徐州会战的形势将急转直下,所以李宗仁决定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将日军阻击在淮河南岸,而防守淮河的重任就落在了于学忠将军与他的第51军身上。

于学忠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属于东北军的一员,当年曾是张学良的左膀右臂,九一八事变后,他力主抗日,任河北省主席期间,面对日本人的劝降利诱,他都不为所动,一直都是抗日的积极分子,因此他曾多次受到日本人的暗杀,1936年,他积极支持张学良发动的“兵谏”,力促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之后便率部参加了此次的徐州会战。

对于此次防守淮河的重要性,于学忠非常清楚,与此同时他和他的51军也期待了很久,从九一八事变起,他和他的部下们就一直忍受着痛苦和全国百姓的责备苟活着,他们一直想要一个证明自己,报仇雪恨的机会,所以,对于即将到来的淮河战役,他们虽没有必胜的把握,却有必死的决心。

于学忠将军

于学忠将军来到前线后,将部队布防在蚌埠与五河之间,蚌埠是淮河南岸的重镇,五河位于蚌埠以东,是淮河北岸的重镇,蚌埠——淮河一线将直面北上而来的日本第13师团。

日军的行军速度令51军将士们感到非常意外,在他们还在赶修工事的时候,日军就已经迎面而来了,于是两军顿时陷入激战中,2月3日,日军利用抢来的民船和自带的橡皮艇,在飞机和火炮的掩护下强渡淮河,但于4日被51军逼了回去。然而,日军第26旅团一部绕道蚌埠以西渡河成功并攻占了怀远进抵涡河。于学忠得知后紧急调整部署,将防御重点放在了与蚌埠隔河相对的小蚌埠镇——怀远——涡河一线。

于是,小蚌埠镇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8日,二十余架日本战机对小蚌埠镇进行了猛烈的轰炸,随后日军在密集的炮火的掩护下再次强渡淮河,第51军第113师的官兵们拼命抵抗,两次击退日军,日军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夜间强渡,随后他们一度登上了淮河北岸并占领了小蚌埠镇。然而113师337旅674团团长梁忠武立即率部进行反击,双方激战至凌晨,最后674团的将士们将日军击退,收回了小蚌埠镇。

10日拂晓,日军再次对小蚌埠镇发起攻击,674团陷入苦战,因伤亡过半而不得不退出战斗,小蚌埠镇失守。

徐州会战形势图

小蚌埠镇第二次失守后,于学忠亲临前线,他令113师337旅组织敢死队进行反击,旅长窦光典亲率敢死队身先士卒,他们拼死进攻,后与日军陷入肉搏战,经过数小时的肉搏战后,日军被赶下了淮河,被淹死的日军达数百人以上。

而就在窦光典率领敢死队与日本激战的时候,东面战线的日军为配合西线日军的行动也开始从临淮关强行渡河,甚至一度攻占了淮河北岸的几个村庄,防守于此的第114师在师长牟中珩的率领下发起反击,后将失去的村庄全部夺回。

然而第51军的英勇防守引来了日军更为猛烈的复仇,11日,坚守阵地近10日的51军迎来了最为血腥的一天,这天,日军发起全面进攻,先是日军的飞机、重炮和坦克对51军的阵地进行了密集轰炸,51军多处防御阵地被摧毁,士兵减员亦非常严重,之后日军进行强攻,第51军的将士们不畏生死,数次发起反击,仅小蚌埠反复易手就多达五次!在由于兵力及武器装备太过悬殊,小蚌埠镇最终还是落入了日本人之手。

就在这危机时刻,于学忠将军将所有指挥员召集在一起,他说:“东北沦丧之痛刻在咱们心头,想生存下去就要与日本人血战到底。我们下定必死的决心,我们可以都死光,但是必须让日本人付出代价!”

既然守不住,那就死在冲锋的路上吧!

13日,于学忠将军下令51军全线决死反击,于学忠将军本人和两位师长及四位旅长全部上了战斗的最前沿,而就在此危急时刻,一支中国援军及时的赶到了战场。

他们就是张自忠将军率领的第59军。

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将军来了,于学忠将军深知他肯定能像自己一样拼死守护着这里,因为张自忠将军跟自己一样,曾被国人所谴责所误解,他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用行动洗刷冤屈,对此于学忠将军深以为然,所以他可以安心的撤下了。

至于淮河前线日后将会是怎样的一个走向,于学忠将军坚信,张自忠一定会给自己,给全国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

于学忠走了,但是战争还远没有结束,淮河暂时成了日军不可逾越的天堑,但他们绝不会就此罢手,张自忠将军来了,那么他会给焦灼的淮河战场带来一丝转机吗?

虽然张自忠的加入令徐州会战之津浦路南段战场出现了转机,然而机会稍纵即逝,张自忠认为,应在日军支援未全部到位之前立即全线反击,张自忠的计划得到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认可,为了配合第59军的行动,李宗仁同时令韦云淞的第48军,刘士毅的第31军及周祖晃的第7军分三路出击,以此来策应59军的正面行动,除此之外,李宗仁还极力说服了国民政府,派来了空军对蚌埠至临淮关一线的日军阵地进行了轰炸。

张自忠将军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张自忠内心是充满渴望的,是的,因为此前北平和天津的沦陷,张自忠遭到了国人的谴责与诋毁,这让他倍感痛苦,他明明心怀国家,却苦于无法诉说,甚至被国人误认为“汉奸”。身为军人不仅没有守住国土,也没有以死报国,所以他心中有愧,因此面对来自全国舆论的抨击,他选择了沉默,他没有想着如何用言语去辩驳,他想的是有朝一日能用行动去挽回自己在国人心中的形象。

所以,当他接到参加徐州会战的通知后,他以及他的部下都是激动的,一雪前耻的时刻就要来了。

反击之前,张自忠面对59军全体将士,他没有说很多令人热血澎湃的话,他只是轻淡而又坚定的说了一句:“谁也不许后退,跟着我拼命保国”。

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这次战斗意味着什么,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甚至他们都满怀向往,事实证明,如果一支军队的所有官兵都不怕死的话,那么它也将会是一支令所有对手都胆寒的军队。

徐州会战形势图

2月15日,反击作战开始,在友军的协同下,第59军全体官兵向火山爆发一般,从阵地上喷薄而出,他们无一人迟疑,以决死的意志向敌人的阵地发起猛烈的进攻。

整个淮河阵地到处都是拼杀的惨况,第59军将士们不分昼夜,经过十多日的猛打猛冲,日军终于招架不住开始陆续撤回淮河南岸,第59军官兵收复了小蚌埠镇,中日两军再次于淮河两岸形成对峙。

不得不说,淮河之战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令人振奋的胜利,此次胜利达到了李宗仁战前制定的“将北上日军牵制在淮河南岸”的战略目的,从而粉碎了日军企图“南北夹击”的战略目的,至此以后,日军不得不对先前的战略进行调整,将之前的“南北夹击”改为“南守北攻”。

日军战略的改变,使得津浦路南端的形势缓和了下来,但因为此,日军华北方面军一改往日的行军速度开始沿津浦路北段大规模南下,以实行“南守北攻”的新战略,如此一来,津浦路北段的局势变得严峻起来。

韩复榘

津浦路北段的防守本是由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负责的,因为津浦路北段的防守重点就在山东,然而因为韩复榘本人出于对蒋介石,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信任,导致他非常抵触其他国军部队进驻山东,而这也使得李宗仁非常不放心将山东交给韩复榘。

于是在日军华北方面军开始沿津浦路南下的时候,李宗仁便亲赴济南与韩复榘做了一次彻夜长谈,李宗仁向韩复榘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的抗日形势及打赢徐州会战的重要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目的就是希望韩复榘能认识到积极守卫山东的必要性和他应该担负的责任。

然而韩复榘的想法是根本不会受到李宗仁影响的,当时他的脑子里完全就是“保存实力”,即便有部下提醒他,现在是全国抗战,任何部队有损失都会得到补充,他依旧执着的回答到:“就算是参战,也要最后参战”。

所以,在了解了韩复榘当时内心的真正想法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当初为何会一枪不放,任由日军占领了大半个山东。

韩复榘丢失山东给当时的徐州战场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由于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韩复榘连退数百里,丢掉了黄河北岸阵地、济南、泰安、曲阜、济宁等运河防线,导致津浦路北段门户大开,使得徐州及陇海铁路直接暴露在日军的威胁之下,第五战区不得不重新制定新的战略部署,最终李宗仁认为想要扭转丢失山东带来的不利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进攻。

李宗仁将军

于是就在于学忠部与张自忠部先后于津浦路南段与日军陷入苦战的时候,津浦路北段亦开始主动出击对日作战。

反击的首要目标自然是徐州北部的济宁与临沂,具体作战计划是:

第三集团军向济宁、第二十二集团军向邹县、第三军团向蒙阴。

然而各路部队的反击遭到了日军的强烈抵抗,最终反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济宁不仅依旧在日军手中,甚至第三集团军遭到了日军第十师团的重创而不得不退到鲁豫交界之巨野一带。

而与此同时,另一路日军——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已经在青岛登陆,这是日军中极具战斗力的部队,第五师团刚参加了忻口会战,士气正盛,日军大本营给他们的命令是,从青岛登陆,沿台潍路从津浦路北段侧面攻占临沂,然后从这里直下徐州。

第五师团的参战就像是一把利剑一般随时要插入我们的心脏,为了阻击第五师团的南下,李宗仁急令第三军团火速赶往临沂进行防御。

庞炳勋

第三军团原属西北军,虽然这支部队名义上是“军团”,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军,即第40军,而更难以置信的是,第40军虽然是一个军,但它其实只有一个师,即第39师。

所以,庞炳勋的第三军团实际上只是一个加强师而已,而且师长还不是庞炳勋而是马法五,而部队一共也只有一万多人。

那么这样一支杂牌军,一支头顶着“军团”荣耀实际上只是一个加强师的杂牌军,能够顶得住即将到来的装备精良的日军第五师团的进攻吗?我想当时的庞炳勋也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但答案究竟与否,也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徐州会战的大幕早已经拉开,庞炳勋退无可退,只是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转机还是无底深渊,他没有时间再去考虑了,只能带着他的部队一往无前。

225 评论

iamsongsam

1、挖出的石碑有没有价值取绝于石碑对地方有没有历史文献性价值、材质、工艺水平,补充图片等。2、定价的因素还应该考虑到:石碑周边是否刻有精美的花纹从而具有艺术性,石碑上的刻字字体是否为怪异的书体,这种怪异的书体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碑文的作者是否是一个名人。3、石碑:把功绩勒于石土,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一般以文字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龟趺。遗物中有名的,有汉碑“孔庙碑”(在山东曲阜,廷熹七年(164)年建);六朝有梁忠武王碑(在南京附近)等。4、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 汉 郑玄 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后汉书·儒林传序》:“ 熹平 四年, 灵帝 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226 评论

你跑这么慢

价值要看碑文的内容和做工。这样的东西个人留着意义不大,给考古部门看看也许还有新发现呢。关键是:要把发掘现场和实物放在一起研究才会更有价值。

351 评论

明.设计

南朝帝王贵族墓地,分布在南京市和丹阳县城附近。南京是南朝国都所在,丹阳(古称兰陵)是南朝齐、梁两朝萧氏大族发基之地,因此,这两朝的帝王死后,多运此安葬。

南京市附近的南朝陵墓,多集中在市区东北的尧化门外和东南的麒麟门(今中山门)外,现已知的计有以下18处:

梁武平忠侯萧景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一;

梁忠武王萧儋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碑一;

梁忠烈王萧恢墓,现存护墓石兽二;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一,墓碑二;

梁新渝宽侯萧英墓,现存墓表一;

佚名帝陵,现存护墓石兽二;

佚名南朝墓,现存护墓石兽二;

佚名南朝墓,(在笆斗山),现存墓表一。

以上8处,在南京市郊尧化门外去栖霞山的公路两侧和东北郊区。其中第六也有人考证为宋文帝刘义修长宁陵。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现存护墓石兽二;

粱靖惠王萧宏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石础二,墓碑一;

梁建安敏侯萧正立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一;

侠名南朝墓,现存墓表一;

佚名南朝墓,现存护墓石兽二,墓表一;

佚名南朝墓(在江宁县),现存护墓石兽二;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现存护墓石兽二;

佚名南朝墓,现存墓表一;

陈文帝陈蓓永宁陵,现存石兽二。

以上9处在南京市郊东南麒麟门、淳化镇、上方镇等处。

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现存石兽二,墓表二。

以上一处在南京市东南句容县境的“狮子干”。

187 评论

相关问答

  • 吴忠论文发表

    吴忠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_中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

    养鱼的老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徐忠论文发表

    《改革的改革》(徐忠)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改革的改革》 豆瓣评分:7.3 作者: 徐忠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 2018-8页数

    好好生活201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黄忠发表的论文

    SPEEDXSK 你有没有读三国的啊.赵云不及黄忠?亿年以后吧.你难道不知道黄忠被赵云救过的吗?虽说黄汉升能百步穿杨.但是你不要忘记赵云单骑救主.计取桂阳.斩韩

    静静19811215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范美忠发表论文

    范美忠的博客范美忠的个人专辑范跑跑被吊销教师资格惹争议震时先逃教师“范跑跑”已被停职 饱受网友讥讽视频:范跑跑首次公开道歉 但仍坚持原观点范跑跑跑调的理想主义者

    颖的时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浏览器发表论文

    浏览器上面自己是发布不了东西的吧,要找浏览器的负责人上传你的作品才行还要符合他们的要求→_→

    小黑鬼佐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