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5

休闲星星仔
首页 > 论文发表 > 岫岩满族论文发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猫啊老猫

已采纳

隋吉星 中科院副研究员,男,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与底栖生物生态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197 评论

miss无敌

??喜欢戴玉的人都知道岫岩玉是一种名贵的饰品了,称得上是四大玉之一的了,岫岩玉分很多颜色,看上去几乎没有疤痕,很光滑很通透。岫岩玉的用途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加工成玉的。有的也加工成茶壶呢。岫岩玉的价格很贵,一般看重量来计算的。而岫岩玉的好与坏就一般按照它的硬度来分析了,一块好的岫岩玉它的化学成分很少的。??岫岩玉(Xiuyanjade)又称岫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岫岩碧玉(亦称瓦沟玉)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另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由于不同石的矿物成分及其成因、粒度大小、共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岫岩玉的玉石结构亦颇有特色。经偏光显微镜观察,其中最重要的为细均粒变晶结构,如蛇纹石玉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透闪石的纤维柱状变晶结构、绿泥石玉的鳞片变晶结构等。交代结构在岫岩玉中亦普遍发育,其中常见的有交代残余结构、交代环边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等。但据电子显微镜观察,岫岩玉主要为交织结构,其中的矿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镶嵌。如果这种结构发育得越好,矿物质粒度愈细,愈均一,则岫岩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岩玉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优质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脉状穿插构造、片状构造、碎裂构造的玉石,质地较差或完全不符合质量要求。翡翠(硬玉):RI1.65-1.67,点测一般都是1.66,SG3.32,H6.5-7.5和田(软玉):RI1.60—1.63,点测一般是1.60—1.61,SG2.95,H5.5—6南阳玉(独山玉):RI1.56—1.70,SG3.29,H6—6.5岫玉:RI1.49—1.57,SG2.45,H4.8—5.5黄龙玉(石英岩玉):RI1.53—1.54,SG2.56,H6.5—7岫岩玉的颜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有杂质含量达5%~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会增高。折射率1.49~1.57。硬度为4.8-5.5,密度为2.45~2.48克/厘米3。研究表明,其硬度与它本身的结构有关,平行纤维的切面比垂直纤维的切面硬度大。例如,其中的蛇纹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5.82,垂直纤维方向为5.61;绿泥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2.91,垂直纤维方向的为2.86,等等。不仅如此,岫岩玉的硬度还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如铁的含量愈大、镁的含量愈小,其硬度愈高。在中国的已知玉种中,岫岩玉因其比重较轻,硬度较低,故多为中档玉石,少数质地特别优良者属于中高档玉石。岫岩玉硬度我们现在了解的差不多了,岫岩玉的颜色也很讲究的,拿来做佩戴的玉一般选取一些清脆通透点的,做茶壶的就用些暗淡的。所以不同颜色的岫岩玉它的硬度不同,用途也不同的。喜欢岫岩玉的美眉们,岫岩玉硬度要懂得怎么分析哦!这可能是帮助你挑选到一颗好的岫岩玉的本领哦。岫岩玉硬度分析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122 评论

喵星人很想瘦

1、《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历史发展》,《博物馆研究》1991年3期。2、《东北早期博物馆概述》,《中国博物馆》1991年4期。3、《“文物”一词浅析》,《文物春秋》1992年1期。4、《九十年代藏品管理的新发展》,《博物馆研究》1997年1期。5、《关于建立藏品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中国博物馆》1997年3期,第一作者,(1998年1月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6、《历史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博物馆》1997年2期,(1998年1月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7、《关于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现代化问题的探讨》,《博物馆研究》1997年2期。8、《吉林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博物馆的现状与前景》,《中国博物馆》1998年2期,(1999年3月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9、《瓷器藏品登记中的几个问题》,《博物馆研究》(省级)1997年3期。10、《邯郸市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启示——兼谈博物馆改变“门庭冷落”局面的对策》,《文物春秋》1997年3期。11、《红山文化玉器研究》,《青果集》(二),知识出版社,1998年12月。12、《俏色玉器》,《中国文物报》1999年7月31日第4版,第一作者。13、《辽宁省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中国博物馆》1999年2期,第二作者,(2000年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14、《鲜见墨彩瓷》,《中国文物报》2000年5月31日第一版,第一作者。15、《关于藏品管理程序问题的探讨》,《博物馆研究》2000年1期。16、《藏品管理电脑化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中国博物馆》(C)2000年3期,(2001年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17、《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综述》,《北方文物》2000年3期,第一作者。18、《关于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春秋》2001年1期,第一作者。19、《元上都城址东南砧子山西区墓葬发掘简报》,《文物》(C)2001年9期,第一作者。20、《20世纪汝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七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10月。21、《良渚文化“玉殓葬”与红山文化“玉器墓”的比较研究》,《良渚文化论坛》,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22、《从牛河梁积石冢谈红山玉器的功能》,《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23、《从考古学上谈岫岩玉在中国古代玉文化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 第五卷 第五期。24、《试论博物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博物馆》(C)2002年2期。25、《新时期藏品搜集途径的转变》,《博物馆研究》2002年2期。26、《关于文物定义的研究》,《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4期。27、《关于博物馆藏品定义的研究》,《博物馆研究》2005年4期,第一作者。28、《20世纪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原文物》2006年2期,第二作者。29、《高校博物馆学专业藏品管理学课程教学问题的思考》,《博物馆研究》2006年4期。30、《辽宁省博物馆2007年度阶段观众调查报告》,《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2辑,辽海出版社,2007年12月版,461——472页,第一作者。31、《20世纪汝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七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10月。32、《20世纪中国古瓷及瓷窑址的专题研究与讨论》,《文物春秋》2005年2期。33、《内蒙古出土的元代窖藏瓷器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一辑,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11月。34、《奉节鱼复浦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145—155页。第二作者。35、《百年回眸学术路,盛世展望发展观——纪念〈博物馆研究〉100期》,《博物馆研究》2007年第4期。36、《关于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问题的思考》,《博物馆研究》2007年第1期。37、《沉船考古与瓷器外销——以“碗礁Ⅰ号”资料为中心》,《博物馆研究》2007年第3期。38、《云南青花瓷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三辑,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11月版。39、《奉节宝塔坪墓群唐宋墓葬的发掘》,《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527—547页,第一作者。40、《奉节永安镇电厂北山古墓葬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592—610页,第二作者。41、《奉节新浦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310—321页,第一作者。42、《奉节老油坊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322—336页,第二作者。43、《牛河梁红山玉器——中国玉文化之源》,《古玉新韵——2007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月版,85—95页。44、《东北系青铜短剑辽西起源新论》,《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45、《博物馆藏品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我国文博人才的培养》,《文物春秋》2009年2期。46、《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化关系初探》,《博物馆研究》2010年1期。47、《从考古学上谈红山文化玉器的源与流》,《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版。48、《张湾区犟河口遗址》,《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重要发现·Ⅱ》,第一作者。49、《湖北省十堰市犟河口遗址2008年发掘简报》,《四川文物》(核心期刊)2010年6期,第二作者。50、《山西、河北地区出土的金代红绿彩瓷器的比较研究》,《文物世界》(核心期刊)2011年第2期,第一作者。51、《金代红绿彩的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传承》,《中原文物》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52、《吉林地区出土的玉壶春瓶及其相关问题》,《北方文物》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53、《免费开放语境下博物馆人性化服务的建设——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观众调查与启示》,《中国博物馆》(D)2011年合刊,2011年。54、《湖北省博物馆观众行为调查报告》,《东南文化》(CSSCI)(D)2012年第3期,第一作者。55、《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战略思考》,《东北史地》2012年第4期,第二作者。5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认识与我国立法保护历程》,《紫禁城》2012年第8期,第二作者。57、《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红山文化为重点》,载《辽河寻根 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20—125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独立完成。

179 评论

啦啦啦啦7

中科院吉星院长是谁?是吉星。

217 评论

相关问答

  • 岫岩满族论文发表时间多久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

    美利达达道路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满族文学期刊投稿要求高吗

    我是一个无名小卒,来自江西,在外打工,现自我不才,谢谢各位领导多多指教!相逢容易相处难,善良人心不挂牌,人生只要真情在,等到风景自然爱。

    snowmemory09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锦州满族刺绣论文发表期刊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Miao embroidery in modern clothing design in Guizh

    stella5944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满族文学期刊投稿

    诗歌投稿邮箱(2014)黑龙江省《北方文学》[诗歌] 《雪花》[诗歌] 《岁月》[诗歌] 《诗林》[诗歌] 《辽宁青年》[诗歌] 或辽宁省《辽河》[诗歌] 《

    火星的星星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满族文学期刊投稿邮箱格式

    《十月》 地址: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 《小说》地址:北京东四12条21号《北京文学》地址: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人民文学》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啄木鸟》

    ronghuiguantong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