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296

地板中的神话
首页 > 论文发表 > 房颤论文发表越来越多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卷毛咕咕

已采纳

房颤治疗首先应维持窦性心律。通过药物转律、电转律的方法使房颤转变为正常心律,具体方式由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目前较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是手术,可采用射频消融术或迷宫手术进行治疗,使房颤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当患者心律不能转为窦性心律或不能维持长程窦性心律时,应降低心室率,可运用β受体阻断剂进行治疗,必要时需综合评估患者出血与栓塞的风险,进行抗凝治疗。以上的这些治疗方法建议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214 评论

月野小兔纸

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房颤,但有严格适应症,不是每个房颤患者都适合的。

152 评论

lilyran0910

房颤单纯靠西药治疗不但无效,而且有副作用,房颤发作时心率快的人临床吃胺碘酮或心律平或者倍他乐克减慢一下心室率是可以的,长期吃不行。

目前看来治疗房颤有两种方法:

结论:任何疗法都有利弊,大家可以自己进行选择。射频也在不断的研究改进,行善堂也在一直努力,另外,中国这么大,也许还有不少高人能治,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331 评论

小肚巨肥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正常的窦性心律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时心房的泵血功能下降或丧失,容易形成心房附壁血栓,再加上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使心室律极不规则,进而影响到心室泵血功能。房颤是一种常见病,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报道,房颤在总体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4%~1%,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中,患病率可达5%~8%左右。换言之,这部分老年人中每15~20位就有1位患房颤。 房颤的发生有许多的病因和诱因。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炎等心血管疾病。其他疾病也可引起房颤,如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还有一些患者缺乏明确的基础疾病,称孤立性房颤。房颤的发生还受家族性因素以及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影响。房颤也可被一些一过性的因素或急性疾病诱发,如:饮酒、外科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触电、电解质紊乱。 房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心室律不规则以及心率过快造成的相关症状,如心慌、胸闷、运动耐量下降。症状可因心室率、心功能、伴随的疾病、房颤持续时间以及患者对症状的敏感性等而各异。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症状往往较重,甚至可出现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少数患者则症状不明显,仅在常规体检时发现。房颤发作终止时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心室停搏,造成头昏、黑矇、晕厥等表现,部分老人可因而发生外伤或骨折。房颤时容易并发左心房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则会引起动脉栓塞,最常见的是脑栓塞,每年发生率5%,大大高于无房颤者。少数患者因疏于体检,有时以脑栓塞为首发表现就医时才发现房颤,应引以为戒。 房颤患者体检时会发现心率和脉搏快慢不一(总体偏快)、节律绝对不规则,搏动强弱不等。部分患者有家庭用电子血压计,具有显示脉搏的功能,自我监测时会发现代表脉搏频率的数字不断变化,比如在130~140次/min之间不断波动,反映了房颤发作时心率和脉搏快慢不一、节律不整的特点,可作为提示房颤的线索之一。 房颤有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建议患者有突然发作的心慌症状或自测脉搏较快或不规则时,应尽快到医院记录心电图以便诊断。对于短阵发作的房颤,动态心电图(Holter)有助于“捕捉”到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根据临床表现、体检和心电图,可以明确房颤的诊断。目前,房颤常分为以下几类: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已确诊的患者,应通过进一步检查来确定房颤的病因和诱因、房颤的类型、血栓栓塞风险的大小、是否合并基础的心脏疾病以及心功能状态。其他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甲状腺功能检测、超声心动图(心超)等。 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转复窦性心律(复律)、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事件三个方面。(1)对于有希望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可考虑给予复律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直流电复律以及近年来兴起且已趋成熟的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选用。如果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超过2天,左心房已经有形成血栓的可能,那么在复律的前、后还要进行抗凝治疗等处理。(2)对于复律困难或复律后难以维持窦性心律者,可以采用控制心室率的措施以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室率最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3)抗血栓治疗可以防止和减少血栓事件,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风险,因此是一把“双刃剑”,要寻求一个较好的“平衡点”。常用的口服抗栓药物有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抗凝药(华法林)。华法林的疗效更为确切,但出血的风险也相对大,因此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评价。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血栓治疗以及采用哪种药物治疗,取决于具体病情,建议与专业的临床医师沟通和咨询。在抗血栓治疗过程中,也要定期到医院随访。尤其是华法林治疗需定期监测INR,目标范围是2~3。开始时每周要监测1~2次,由于其作用可能受到多种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即便达标后,也宜每月监测1次,切忌“一曝十寒”。患者因病情需要加用其他药物时,也宜向处方医生说明自己正在使用华法林,尽可能避免药物的相互作用。为便于患者监测INR,现在也有可在家庭使用的INR监测仪,类似常见的采用试纸测定血糖的血糖仪。不过,对于自我监测结果的解读和后续处理,还是与专业的临床医师咨询为宜。(4)其他还有房室结消融术后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左心耳闭合或封堵术、外科微创手术、外科迷宫手术等有关的治疗措施,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

86 评论

如颖随心

哦,你姥爷是阵发性房颤,这个确实可以考虑做射频导管消融的,但是据我所致一般也就是60%-70%的成功率。而且存在一定风险。其机制一般如下:一般阵发性房颤,考虑多数是在肺静脉中存在异常类似窦房结的起搏细胞存在,那么它也可以发出节律,导致房颤的。所以我们目前多数就是对肺静脉进行电学隔离,把你肺静脉和左心房这里用射频消融,组织肺静脉内的异常电位活动进入左心房,这样不就解决了房颤吗。人一般有4根肺静脉,所以现在多数采用全部或者多数肺静脉电学隔离。更有甚至,干脆我就在换绕肺静脉口对左心房做线性消融,这样似乎更加彻底 。但是实际情况是你有可能异常电位并不在肺静脉内呢,或者你本身心房内已经存在较多微小的折返环,那么这些都是导致房颤上述 消融方法不成功 的原因。国外还有对心房最紊乱电位产生的地方进行消融,你心房里哪里是最紊乱的电位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房颤发生的最厉害的源头我对其消融,但是这个也就是Nademanee医生做的成功率较高,其他人没法复制的。因为我们首先必须找到消融的部位,目前的定位系统还比较困难。以上我大致讲了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治疗机制。一般其实还只是少数心脏中心可以做,一是需要高档的设备,关键是需要三维立体电解剖定位标测系统,比如CARTO,EnSite3000,因为这样定位相对容易些,一是需要技术非常高超的电生理检查/射频导管消融的高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即使这样,也就是国内北京上海等少数心脏中心有条件,做的比较好一点。另外也有外科手术,目前是可以做到迷宫手术Maze Ⅲ,本世纪初美国还有Mini Maze(微创迷宫手术)出现,这个是微创外科结合用胸腔镜手术技术来做的,道理和射频导管消融差不多,也是肺静脉消融,左心房内线性消融,心外膜部分去神经化,左心耳切除。国内部分医院比如北京安贞医院也开展了这个手术。国外最高有90%的成功率报道。不过,我个人以为这个似乎也是不太靠谱的。其实,射频导管消融也好外科微创迷宫手术也好,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比如你对肺静脉消融,那么可能导致肺静脉狭窄呀,而且目前大多是对多数肺静脉(3根甚至全部4根肺静脉)进行消融,那么一旦导致肺静脉狭窄,那么后果也是比较讨厌的。另外其他的情况比如心脏穿孔等很多严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还有就是成功率实在并不那么高,据我所知就是所谓的成功者,也很多不是当场就立刻成功,往往是手术以后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胺碘酮,大概3-4个月以后才成功的。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对房颤形成机制等很多情况并不完全掌握,以及我们定位也并不总是那么准确的。我个人认为,一项技术,如果你的把握性还不是那么大,那么就只能说还在探索中,这个我看还是应该科学一点,保守一点,你既然是探索中的,那么你就不应该收我费用那么多吧,对吧。我这个人说话实惠的很。

238 评论

sylviali1109

首先应该确诊引起房颤的原发病,以这里原发病为主,同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当然选择合适适应症可以药物复律,电复律或者射频消融治疗。

304 评论

小天使006

房颤:是否选择射频消融术? 房颤:是否选择射频消融术?目前,房颤的导管消融开展得越来越广泛,包括技术本身和消融术式的改进使得成功率增加,并发症减少。导管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头对头研究,以及导管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共同应用与单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对照研究,均显示出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抑或慢性房颤导管消融均有增加抑制或者治愈房颤的优越性。现在房颤消融适应证的选择仍然遵循2006年的房颤治疗指南,即针对“至少应用过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者不能耐受的房颤患者进行消融治疗。”但是,至少对以下两种情况的患者可以考虑首选房颤消融治疗:l 考虑是局灶性房颤导致的房颤风暴,对心房有限的射频消融效果好;l 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禁忌,或者合并心衰、冠心病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受限制的病人。房颤尤其是慢性房颤时,心房肌会出现弥漫性纤维化,左心房电压降低。这些改变预示着房颤严重,并且预后较差。据国外相关报道:应用三维延迟增强磁共振技术(DE—MRI)能够发现异常的心房组织,有助于增加房颤的射频消融成功率,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房颤消融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房颤消融的长期预后问题,房颤消融后对卒中、心衰和死亡率的影响等仍不清楚。至于房颤是否选择射频消融术除外考虑上述相应关键点,还有其他一些更为具体的情况需要分析考虑。

324 评论

shirleycci

房颤单纯靠西药治疗不但无效,而且有副作用,房颤发作时心率快的人临床吃胺碘酮或心律平或者倍他乐克减慢一下心室率是可以的,长期吃不行。

目前看来治疗房颤有两种方法:

336 评论

雨霖霖i

房颤治疗方法它从策略上和技术上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从治疗策略来讲,我们要不要把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的问题,如果有方法把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或者阻止房颤的复发,应该来说,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这样就可以让病人得到较为理想的生活质量,也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前一段有一个试验想说明一个问题,如果方法不是很好,比如使用药物方法控制房颤,阻止其复发,最后结果并不见得很理想,并且很容易复发,药物有一定副作用,最终结果对病人并不见得很有利。因此在没有很好的技术条件的情况下,是维持窦性心律还是控制心室率,要看病人实际的状况和我们能够采取手段。如果病人的实际状况比较容易控制在窦性心律下,那我们应该尽量去恢复其窦性心律;如果有很好的适应症,我们采取某种手段,比如射频消融,能够把它转变成窦性心律,可以不让它复发,那么我们最好去这样做。但是某些病人,年纪比较大,心脏状况也不是很好,心房也很大,或者在基层没有办法去根治房颤,我们最好采取控制心室率。所以治疗策略,取决于病人的情况和医疗的技术条件。第二,从技术上角度来讲,到底用药物、射频还是起搏?优选哪种方法?就此我们曾经讨论过优化方案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的也取决于医生掌握这个技术的水平。现在国内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射频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方法,我觉得这个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很对的,比如说,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把它作为首选,比如特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可能是最好的,我们就积极推荐给病人。但是实际情况下,目前就大部分房颤患者而言,射频消融作为首选,还是有争议的。因此,恐怕我们还要综合病人的自身情况,采取多种治疗措施,如控制原发性心脏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在这个基础上,如果病情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能够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然后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寻找采取介入治疗的机会。

290 评论

ilikedianping225

病情分析:你好;这种情况考虑是房颤,一般可以有心慌,心律不齐等症状。指导意见:一般可以用胺碘酮,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发表论文

    据学术堂了解,医生发表论文,尤其是能在国外的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大多有着实实在在的利益。许多医疗机构为了能在同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都提倡“科研”与“临床”并重的

    落落晓婷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sci论文发表越来越难

    发表SCI论文很难,他的的难度与所处学科、研究方向、期刊等级、通讯作者知名度、文章文字写作水平、图表精美度都有关系,下面逐一阐述。1、学科和研究方向。不同的学科

    睡神熊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发表要求越来越

    其实核心期刊也分很多,有北大核心,即我们常说的中文核心,也有南大核心,一般科技核心和行业核心。每种核心发表流程都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中文核心相对权威的多。不过中文

    沅希Angela8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越来越多的人发表论文

    我觉得这个有点不符合常理,因为SCI论文是非常难发表的,这位博导竟然能发60多篇确实非常厉害。

    蔡一诺1989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越来越难发表

    关键在于论文的内容、形式与发表的位置,如果不考虑发表出处的话,应该不是太难。

    正在复制843111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