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9

包华包华
首页 > 论文发表 > 山西大学校庆论文发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超越经典65

已采纳

山西艺术学校时期(美术专业)1951-19581951年11月5日,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有关决定,山西艺术学校正式成立,隶属于山西省文化局。它是山西省第一所公立艺术学校,也是建国后全国较早成立的艺术学校之一。学校地址在当时的太原市并州东街4号,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主校区。首任校长力群、副校长洛林,历任校长唐仁钧、夏洪飞、乔耀世。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为刚刚解放的山西培养文化艺术方面的急需人才,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电影放映、群众文化等不同专业,培养方式主要以培训为主。学校这一时期举办了近50期训练班,培训了5000余名文化艺术干部,他们分布在全省的工矿、农村、俱乐部、文化馆、文工团及各地区艺校,促进了省内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当时的美术教师有赵延绪、力群、王学化、王世祥等。赵延绪早年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力群曾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王学化毕业于华北联大,王世祥毕业于四川美专。他们是新中国时期山西美术教育的缔造者、奠基者。这一时期,美术专业的任务重在培养文化团体的美术创作干部及各地区艺校师资。这些美术人员成为山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服务国家建设、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先头骨干,也为新中国时期山西的美术及美术教育事业在全省各地播撒下充满希望的种子。 1958年12月5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山西艺术学校基础上成立了山西艺术学院,仍隶属山西省文化局。学院成为与当时全国各大艺术学院并行的院校之一,是山西省艺术教育的重大飞跃。因学校面积有限,美术系借驻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建筑学校办学。院长夏洪飞,副院长武子慧,历任党总支书记王青野、巨玉秀,副书记蒲英,美术系主任娄霜,党支部书记王奂。学院设有美术系、音乐系、戏剧系和舞蹈科,分设本科、中专各部。本科学制五年,中专学制三年。美术系开设中国画、版画、油画、工艺美术、雕塑5个专业。1959、1960年招生两届,共招本科生60名,中专生120名。美术专业教师有:赵延绪、王绍尊、黄景涛、娄霜、蒋采苹、赵球、董其中、肖惠祥、叶振兴、吴彻、袁珑、王世祥、刘剑菁、谢述先、张熙玉、王怀基、张一方、邹兰萍、邬国廷、焦国辉、李惠然、吴国俊、张大敏、肖林、张宗载、铁一等人。行政人员有:贾伯俞、刘萍、韩美等人。教师大都毕业于著名美术院校,有不少人是响应党的号召来山西支援建设的,他们为山西的美术教育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与才华。他们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制作教具,教学内容贯彻了民族化、地方化、现代化、群众化要求,建立了集体教学制度,加强了艺术实践。1959年,中央文化部钱俊瑞副部长曾到校参观指导并给与好评。该时期美术创作有名的是山水画长卷《同蒲风光》,由赵延绪、黄景涛等人为建国10周年献礼而作,发表于《美术》杂志,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师生们还利用木刻印制传单积极参加支援朝鲜、反对美帝等活动,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新兴木刻的革命战斗传统。1962年曹美等四名同学应征入伍,曹美的4件作品在1962-1964年连续获得北京军区文艺奖,3件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军美展,1件获得优秀奖,他们以其优秀的才能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创作骨干。 1962年7月3日,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及省教育厅指示,山西艺术学院停办,美术系、音乐系本科师生大部分转入山西大学,成立艺术系美术、音乐专业,部分本科生及中专班提前就业。系址曾在省建校、山大北院2号楼、主楼、图书馆楼。历届主任夏洪飞、吉林,副主任娄霜、张柯南、刘建昌、孔繁洲、黄万品、王永清、樊维信、王长义、谢述先、贾永珍,党支部书记王青野、刘文祥、贾振华、樊维信,副书记赵学周、夏洪飞、贾振华、樊维信、张顺清、刘世华。美术专业并入山西大学后,成为当时全校13个专业之一,娄霜兼任美术教研组主任,刘剑菁任教研组副主任。教研组下设基本练习、中国画、版画、雕塑、工艺教学小组。转入山大的教师有:赵延绪、王绍尊、娄霜、吴国俊、刘剑菁、叶振兴、赵球、董其中、吴彻、袁珑、谢述先、张熙玉、王怀基、焦国辉等人。此后,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陆续增加的有:仝献普、张顺清、初青云、马洪琪、李荣、史秉有、史希光、曹雯、胡有章、俞老四、刘长有、徐震、杨全仁、郭玉祥、韩植墨、刘治平、李德仁、於平、张明远、陆刚、钱世刚、刘建平、冀荣德、吴小丁、王纪平、张卫东、张骅骝、董文运、霍耀中、陈昭、苏志东、杨程远、高鑫玺、彭景跃、郭秋英等人。行政人员有:李浩然、李涤生、蒋瑞娟、崔一兵、柯菲、张菱、张喜德、闫富宝、赵桂莲、卢改芳、石晓玮、李春敏、王素兰、张文田、陈楠、王晋高等人。1963-1965年招生三届,学生50余名均为本科。1966年“文革”爆发,停止招生。1972-1976年招收五届“工农兵学员”170名,学制二年。1977年恢复高考至1990年,共招生600余人。1978年为补充师资招收了李德仁、马洪琪、胡有章、霍山中4名研究生,这是山西有史以来培养的第一批美术类研究生。1964年后师生两次赴忻州参加农村社教,绘制宣传大寨、焦裕禄的幻灯片、连环画等,积极配合了当时的活动。1969年,王怀基创作的毛主席塑像落成,成为山西大学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建筑。1984-1990年,教师有9件作品入选第六、七届全国美展,1件获铜牌奖,2件获优秀奖,张顺清赴日举办个展,刘建平的《走过村庄》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赴日展出并在意大利ARTE发表,王纪平的当代艺术活动倍受关注。1988年发起、召开了“张彦远及《历代名画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了“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师生作品展”,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谢述先主编的《美术高考指南》出版。1963年以来,毕业学生的木刻创作相继入选全国美展,亢佐田的《红太阳光辉暖万代》成为“文革”时期经典作品,赵益超、张明堂合作的《晓色初动》获七届美展金奖。山西大学培养的美术人才开始遍布省内外,成为艺术界的骨干分子。 1990年9月,根据山西省教委晋教人字(90)70号文件,山西大学艺术系正式分设为美术系、音乐系。系址曾在南院艺术楼、物理楼、北院图书馆楼。历届系主任赵球、仝献普,副主任仝献普、韩植墨、魏咏,总支书记刘世华、王泽华、赵培文,副书记魏咏。这一时期增加的教师有:陈俊、李蕾、武贵文、赵紫春、耿剑、梁永刚、李雅君、王玉玺、刘彩军、乔金、武小明、王怀宇、王志俊等。行政人员有:石晓玮、吕春香、王素兰、张文田、陈楠、李春敏、王晋高、李星元、刘惠英、金辉等人。教学上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办学结构,包括本科、专科、成人、研究生课程及社会办学,加强了基础课教学,扩大了专业口径,深化了教育改革,为山西美术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期间共招各类计划内学生397名。1992年4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旅美画家丁绍光来校访问,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7月,山西大学承办的“中国佛教思想与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太原和五台山举行,教师刘治平、李德仁宣读了论文。这一时期,李德仁出版了《东方绘画学原理概论》、《道与书画》、《徐渭》等专著,获山西省社科一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委人文科学一等奖等。1991年刘建平的《走过村庄》入选法国秋季沙龙,1993年冀荣德作品获得全国版画展铜牌奖。1994年教师作品近十件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刘建平、冀荣德、胡有章、陆刚作品分获山西省第十二届美展金、银、铜奖。1996年刘建平、冀荣德获山西省首届“跨世纪文艺新星”称号,张顺清获得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1995年前后,毕业生赵毅凯荣获沈阳集团斥资百万、全国征集标识活动一等奖,梁永刚等人获得全国“美苑杯”大赛三等奖、优秀奖7项,牛晋平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版画专业学生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获奖,体现了当时教学的整体实力和学生积极活跃的艺术创造能力。 1996年7月,根据《山西大学“九五”计划及2001年远景规划纲要》,学校决定成立美术学院,是当时学校最早的4个学院之一。院名由中央美院教授朱乃正先生题写。院址在北院图书馆楼,2004年迁入新艺术楼。历任院长仝献普、韩植墨、王玉玺、高鑫玺,副院长韩植墨、魏咏、吕春香、於平、刘建平、王玉玺、刘彩军、高鑫玺、安春保、贺强,书记赵培文、曹振汉、杜建民,副书记魏咏、吕春香、韩树林。这一时期增加的教师有:郭菲、王亚竹、史蕙、史宏云、刘维东、吴光宇、王芊、曹栋、郭世光、李恒东、李晓阳、仲丛惠、赵建纲、曹峰、王璐、王丽雯、白钊义、武大明、武晓梅、张桐源、廉婷、蒋莉、庞卓赟、于跃、徐胤嫣、要宇、梁勇、刘勇、胡紫南、徐海涛、王永生、周涛、於歌、冯任军、姚澜、陈志勇、张惠新等。行政人员有:王晋高、陈楠、李春敏、李星元、刘惠英、金辉、张艳华、刘维东、贾炜玲、王伦梅、张秀玲、白冬青、赵成林、张一平、毛北义、白鹭等人。1998年承办了“全国第八届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管理研讨会”及“全国美术院校学生素描作品展”。同年申报美术学硕士点获得成功,正式开启了山西教育史上美术学硕士培养的先河。2000年又与音乐学院联合获得艺术学硕士点,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职业教师培训基地,与省城乡规划研究院联合成立“山西大学城市设计学院”。2003年取得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005年取得艺术学硕士点一级学科,2006年又取得了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点。至此,美术学院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获得艺术学学科最全的硕士培养单位之一。1999年郭玉祥、高鑫玺、王志俊设计制作的“国庆50周年赴京庆典彩车”获总体设计一等奖,得到了专家和中央领导的好评,为我省争得了荣誉。2002年高鑫玺完成了学校校徽、校旗、校庆标志的整体设计,韩植墨、王纪平、郭秋英、彭景跃、刘维东、武贵文、仲丛惠、李蕾、陈俊等人承担了多项设计,为山西大学百年校庆做出了极大贡献。此外,王玉玺作品《山村童趣》获全国第四届体育美展银奖,教师作品近二十件入选第九、十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科研成果显著:高鑫玺《VI系列设计》获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武小明《唐朝御醋》获中国之星设计大奖赛铜奖,王志俊获“香港设计2000”国际设计大赛亚洲区优异奖,高鑫玺主持完成了《榆次老城的修复与保护》,王纪平主持完成了《山西省博物馆整体装饰》,霍耀中、王怀宇主持完成了《皇城相府文化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等课题。张明远的《山西辽金彩塑的考察与研究》荣获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课题。学院主编的《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建院四十周年美术作品集》、《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建院四十周年美术学论文集》、《艺术学:问题域和焦点的扫描》出版。1996年至今,各类计划内招生近2000人,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参加全国艺术大赛频频获奖,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术研究团队,团队正围绕“融合中西艺术精华,弘扬三晋特色文化”的学术定位展开新的研究与探索,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推一批具有学术前沿价值以及三晋地域特色的高端学术成果。

284 评论

sherryaigigi

1、《中国近代社会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 台湾南天书局1998年(繁体本)2、《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台湾南天书局1998年(繁体本)。3、《中国近代社会史论纲》(合著),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10月。4、《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副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5、《近代山西社会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6、《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7、《山大往事》,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8、《山西大学百年校史》(主编),中华书局2002年3月。9、《山西大学百年纪事》(主编),中华书局2002年4月。10、《山西大学堂》(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11、《多学科视野中的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12、《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主编),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13、《中国近代史新编(修订版)》(合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14、《以水为中心的晋水流域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15、《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16、《走向田野与社会》,三联书店(北京)2007年12月。17、《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18、《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1986-1989:1、《略论山西近代人口相对过剩问题》,《山西大学学报》1986年3期。2、《山西近代人口高性比例及其后果》,《人口研究》1986年5期。3、《社会史和相邻学科》(乔志强、行龙),《理论信息报》1986年12月6日。4、《清末乡土志的史料价值》,山西地方志通讯1987年1期。5、《孙中山与中国近代人口问题》,《运城师专学报》1987年3期。6、《国外社会史研究》,《史学情报》1987年2期。7、《略论中国近代的“过剩”人口》,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4期。8、《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中国人口史》,《光明日报》1987年11月11日。9、《近年来中国人口史研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年9期。10、《二战以来国外人口史研究及其现状》,《人口研究》1988年1期。11、《中国近代人口分布及其流迁》,《史学月刊》1988年3期。12、《中国近代人口发展述略》,《北方论丛》1988年4期。13、《历史学者的奉献》,《山西日报》,1988年9月5日。14、《清末户口调查及反调查风潮》,《清史研究通讯》1988年4期。15、《中国人口史研究刍议》,《人口研究》1988年6期。16、《我看史学危机问题》,《山西日报》1988年2月22日。17、《辛亥革命前夕的妇女运动》,《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3期。18、《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1期。19、《中国近代人口史论纲》,《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2期。20、《中国近代的人口问题》,《人民日报》1989年5月29日。21、《从“两种生产”看中国近代农民起义》,《山西大学学报》1989年3期。22、《中国近代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历史教学》1989年11期。23、《应当加强中国人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7期。24、《人口城市化与中国的近代化》,《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5期。1990-1999:25、《社会史与人口史》,《山西大学学报》1990年3期。26、《太平天国革命前后江南地区的人口变动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2期27、《清末民初婚姻生活中的新潮》,《近代史研究》,1991年3期。28、《人口因素与中国的近代化》,《学术季刊》1991年4期。29、《近代化过程中中西人口问题之比较考察》,《世界历史》1992年4期。30、《辛亥革命前夕的人口状况》,《历史研究》1992年1期。31、《人口问题与近代中国社会》,《首届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2、《太平天国前后安徽的人口变动》,《历史地理》第12辑。33、《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矛盾》,《中国史研究》1992年4期。34、《清代四川人口发展的历史特征》,《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4期。35、《孙中山人口思想评析》,《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2期。36、《近五年来中国人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12期。37、《近代中国人口压力的教训》,《北京日报》1993年7月21日。38、《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刍论——兼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乔志强、行龙),《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2期。39、《中国人口史研究的奠基之作——读<简明中国移民史>》,《出版广场》1995年第4期。40、《社会史研究建言》(乔志强、行龙),《社会史研究通讯》创刊号。41、《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人口思想的核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5期。42、《竹枝词林巨制》,《中华读书报》1998年6月20日。43、《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山西大学学报》1998年3期。44、《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史林》1998年3期。45、《深入剖析上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清史研究》1998年4期。46、《人口流动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清史研究》1998年4期。47、《新史学的总体史追求》,《学习与探索》1999年1期。48、《中国社会史研究建言》,《社会史研究通讯》1999年1期。49、《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清史研究》1999年4期。2000-50、《乔志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开拓者》,《山西文史资料》2000年11期。51、《左宗棠经营西北》,《光明日报》2000年6月30日。52、《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迁》,《历史研究》2000年4期。53、《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6期。54、《秧歌里的世界——兼论民俗文献与中国社会史研究》(行龙、毕苑),《民俗研究》2001年3期。55、《也谈社会史的“专史说”与“范式说”》,《光明日报》2001年7月3日。56、《谈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9期。57、《人口因素与中国的近代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8、《开展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史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6期。59、《要重视从社会史角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史》,《光明日报》2001年12月4日。60、《山西大学校史三题》,《山西大学学报》2002年2期。61、《岑春煊与山西大学的创立》,《光明日报》2002年4月7日。62、《五月八日——山西大学校庆日的由来》,《光明日报》2002年4月10日。63、《邓初民——新中国首任山大校长》,《光明日报》2002年4月12日。64、《构造开放的人文精神》,《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6期。65、《从迎神赛社看近代山西民教冲突》(行龙 赵英霞),《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66、《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的四个问题》,《山西日报》2003年12月2日。66、《也论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新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67、《社会史与经济史》,《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4期。68、《修纂清史正当时》,《山西日报》2004年7月6日。68、《一部重要的社会史资料》,《山西日报》2004年12月14日。69、《近代山西集市数量、分布及其变迁 中国经济史研究》(行龙、张万寿),《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2期。70、《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山西明清社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4期,收入《黄河文化论坛》第13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71、《从社会史角度研究晋商与地方社会》,《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1期。72、《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清史研究》2005年2期。73、《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史林》2005年4期。74、《山西商会与地方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5期。75、《<退想斋日记>的发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古村赤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76、《太行精神永存》,《光明日报》2005年6月10日。77、《从“治水社会”到“水利社会”》,《读书》2005年8期。78、《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近代史研究》2006年1期。79、《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奠基石:<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中华读书报》2006年4月。收入《闽教书香》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80、《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灾害——以“峪水为灾”为中心的田野考察与研究》,《史林》2006年2期,收入《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李文海、夏明 方 主编)三联书店2007年。81、《乔健先生的乡土关怀与我的赤桥情结》,《族群与社会》,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2、《剪子湾田野调查随感》(行龙、刘素林),《当代中国研究通讯》(台湾)2007年第6期。83、《二元叙事与土地改革——<翻身>与<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的话语比较》(行龙 刘素林),《当代中国研究》2006年冬季号(台湾,总第95期,第13卷第4期)。84、《二元叙事与土地改革——关于<翻身>、<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的文本研究》(行龙 刘素林),《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85、《追寻集体化——剪子湾村田野调查札记》,《中国农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2004年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6、《图像历史:以<晋察冀画报>为中心的视觉解读》,《新史学:感觉、图像、叙事》(杨念群主编),三联书店2007年。87、《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集体化时代农村基层档案”述略》(行龙、马维强)《中国乡村研究》(黄宗智主编)第5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88、《在村庄与国家之间——劳动模范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山西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名家论坛特辑。89、《遗世独立的“政治标本”——李顺达》,《澳门月刊》2007年8月号。90、《李顺达:一位农民的喜悦与悲怆》,《传记文学》(台)第91卷第2期 。91、《the Past 20 Years of Modern Chinese Social History》(Xing long and Hu Yingze),《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Volume 1 Number 2 December 2007。92、《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 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10期。93、《收获的不仅仅是学术》,《发展导报》2007年11月20日;《山西日报》2008年1月8日94、《公共秩序的形成与变迁:对唐宋以来山西泉域社会的历史考察》(张俊峰、行 龙),《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7年。95、《“水利社会史”探源——兼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96、《汾河清、山西盛》,《山西日报》2008年5月20日。97、《Rural Grassroots Files From the Collectivization Era: Archives of the 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of Shanxi University》(Xing Long and Ma Weiqiang)Modern China 2008 34: 372-395。98、《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20年学术经历之检讨》,《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99、《心香一瓣祭先师》,《山西大学报》2008年9月20日,《 山西日报》2008年10月7日。100、《历史课堂要“走向田野与社会”——关于区域社会史教学实践的一个新理念》(行 龙 常利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2期。101、《清代新疆地区的晋商》,《晚清以降的经济与社会》(郑起东 史建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2、《〈新农村〉与新农村建设》(行 龙 胡英泽)《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103、《走向多元开放的社会史——中国社会史研究30年的回顾与前瞻》 (赵世瑜 行 龙 常建华),《光明日报》2009年3月24日。104、《化荒诞为神奇:山西“水母娘娘”信仰与地方社会》( 行 龙 张俊峰), 《亚洲研究》58期,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105、《汾河清 山西盛(修改稿)》(大讲堂 ),《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14日。106、《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与成效》(行 龙 要英民),《中国高等教》2009年第12期。107、《“自下而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的社会史视角》,《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1期全文转载。 1、《平遥古城》序言。2、《晋中商人与地方社会》序言。3、《明实录山西资料汇编》序言。4、《感受孟二冬 平凡见精神》,《山西大学报》 2006年1月1日。5、《乡贤柴作梓》,《 山西大学报》2006年2月28日。6、《中西合力:山西大学堂的初创十年》,《山西大学报》2005年9月10日。7、《5月8日:山西大学校庆日》等11篇 ,《山西大学报》2001年——2002年连载。8、《档案中的校史》,《 山西大学报》2010年1月1日。9、《文理科学生踊跃选修“中国式大讲堂”》,《 山西大学报》2007年1月1日。10、《心香一瓣祭先师》,《 山西大学报》,2008年9月20日。

220 评论

贝贝花儿

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有着比较长久的历史,已经走过了六十六年的风雨历程。三十年代民族救亡 物理学系艰难诞生物理系是山西大学的一个资深大系,有着比较长久的发展历史。早在1902年山西大学成立后的初期,中斋高等科中就开设了物理学科,讲授《物理学教科书》,并建立了物理实验室。1911年建立了理工科。1935年7月建立了理学院。1936年9月理学院正式开办了物理系。当年,招生19人。制订了教学计划,开设普通物理、电磁学、热力学、声学、光学和高等数学等29门课程。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学校迁往临汾,11月8日太原沦陷,省府下令学校停课,师生各自行动,流落四方。以后因战乱未再招生而搁置停办。五十年代振兴教育 继往开来殚心建系太原解放后,1949年9月重建山西大学理学院。1951年建立了理化专修科。1953年院校调整,撤销山西大学建制。山西师范学院独立建院,理学院并入师范学院,设置理化专修科,成立物理教研组,建立物理学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700余种。随后,积极创造条件,重新开始筹建物理系。1955年9月1日,建立了物理科。共有教职工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助教7人,教辅1人。当年招收专科生52人,学制二年。开设了普通物理等课程。1956年教职工增加到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7人、教辅2人、干部1人。继续招收二年制专科生113人。在校生人数达到165人。同年,受省教育厅委托,举办了中学师资短期培训班。物理科的建立和发展为重建物理系创造了条件。1957年9月1日,各种条件孕育成熟,正式成立了山西师范学院物理系。设置普通物理教研组、实验物理教研组和普通物理实验室。共有教职工2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6人,教辅2人,工友3人,干部3人。当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51人,专科生44人。在校生人数达到208人。当时,教学活动和办公地点设在校北院平顶楼内。1958年,教育大革命,各项工作迅速发展。教职工人数增至35人。继续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数学系又转来一个本科班,共158人,招收二年制专科生76人。在校生人数达到329人。当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教学科研的需求,开始积极筹建物理教学大楼,设计面积10080m2。同年,从57级本科生中,先后选送10多人到北大,南开等大学学习进修,为本系培养教师;又抽调12人到中科院山西分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以后,陆续抽调部分学生提前工作。其余20多人按时毕业。省教育厅,委托物理系筹建山西省教学仪器厂,修建了厂房,购置了机床设备,调进了工人,开始了正规生产。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下马。物理系留用部分人员和设备,组建了物理工厂,供教学实习使用。中科院山西分院,依托物理系筹建原子能研究所。1959年3月6日,原子能研究所正式成立,并开展科研工作,研制成功静电电子加速器。1961年从物理系撤走。党的组织,建立系一级党支部,党员9人,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加强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立系委会,设正副系主任,教研室设主任,学生各班设辅导员。1959年,省委决定恢复原山西大学建制,重建山西大学。2月成立筹备委员会,9月1日正式成立新的山西大学。同时,建立物理系。组建了系党政领导班子,建立了党支部,配备了专职党政干部。当时,全系共有教职工21人。当年招收五年制本科生111人。校址设在师范学院北院新建图书楼内。五十年代,物理系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模式逐步形成,科学研究初步展开,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已经形成了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到五十年代末,两校物理系教职工人数达到79人,在校学生达到538人。已培养三届专科毕业生209人。六十年代院校合并 同心协力艰苦创业1960年,国家遇到暂时经济困难。学校面临艰苦创业时期。1961年,省委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将新建的山西大学同山西师范学院合并,重组山西大学。6月26日召开两校合并工作会议,宣告正式合并。同时,两校物理系也随之合并。接着,调整了系党政领导班子,建立了物理系党总支委员会。同时,在教工和学生中,建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和教工会,配备了专职政工干部,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断加强。两校合并后,物理系的规模扩大。建立了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无线电和普通物理四个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增多,资金投入增加,办学实力增强。当时,全系教职工10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68人;教辅13人,工人9人,党政干部8人。在校学生人数共667人,其中五年制本科生318人,四年制本科生301人,专科生48人。1962年,稳定教学秩序,加强学科建设。同时,新建了中级物理实验室,并加强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无线电和固体等实验室的建设。同年暑期后,物理系由校北院平顶楼迁入新建物理大楼,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1963年,贯彻“高教60条”。加强基础课教学,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开设专业课,第一届五年制学生分三个专门化组进行专业课学习,即理论物理专门化,固体物理专门化,无线电电子专门化。1964年,贯彻“少而精”原则,开展启发式教学。精减教材,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各教研室深入讨论,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尝试。实行开卷考试,试行半工半读。当时,64级是学校理科半工半读试点班。每周四天上课,二天劳动。物理工厂扩大,迁往学校蕴华庄新建厂房,有机床32台,技师3人,技工5人,徒工4人,指导教师8人,作为半工半读劳动实习的基地。1965年,贯彻毛主席“七·三”指示。减轻学生负担,保证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在60年代前半期,全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党中央“八字方针”和“高教六十条”,学习毛主席“七三”指示和“春节讲话”精神,认真开展教育改革,不断整顿教学秩序。克服教材杂、学时多、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贯彻“少而精”原则,开展启发式教学,加强基础课和实验课教学工作。同时,不断修定教学计划和科研规划,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为了提高教师水平,选派部分教师脱产进修,到北大、北师大学习提高。邀请国内知名教授来系作学术报告。同时,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开展“学习雷锋”、“学习王杰”、“学习焦裕禄”、“学习毛主席著作,做毛主席好学生”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红专辩论,争当“五好学生”、“优秀团员”,争创“先进团支部”和“先进班集体”等活动。学生自觉做到“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开展勤工俭学,自己打扫卫生,自己理发,修理课桌等,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当时,教师参加了“反右倾”、“反浪费”和“机关革命化”运动。大批师生停课下乡,参加了“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初,物理系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系教职工发展到1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7人,助教67人,教学辅助人员13人,工人11人,党政干部10人。全系学生五个年级共有332人。当时,全系教学计划严谨、教学秩序良好,教师结构合理、教师水平较高,专业设置较全、教学质量较好,科研规划先进、师资培养正规,党政工团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思想素质较好、政治空气较高。全系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同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全系被迫停课,停止招生。1968年9月27日,工军宣队进驻学校。1969年8月26日,物理系成立革命领导小组,由工军宣队、教师和学生共10人组成。12月26日全系师生战备疏散,步行到昔阳县河西村,参加“清队”、“一打三反”。少数教师、工人留守学校,恢复筹建物理工厂。61级至63级学生先后到部队农场锻炼后分配工作,64级和65级学生共126人留在学校。七十年代拨乱治校 整顿教学曲折前进1970年3月,抽调10多名教师、干部由昔阳回校,扩建物理工厂。先后调进技术工人10多人,两次招收徒工102人。9月,全系教职工陆续返回学校,在物理工厂各车间参加劳动和政治学习。1971年2月前,64和65级学生相继分配离校。物理工厂又招收徒工18人。下半年,全系党员参加整党工作,教师参加学习。1972年4月,恢复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第一批招收学员68人。学制三年。设有三个专业,即物理专业、无线电专业和光电子专业。同时,组建了光电子教研室,重建了普通物理及无线电专业基础实验室。1973年5月,物理系恢复原来的领导建制。调整全系党政领导班子,设立系主任、系副主任,恢复建立党总支委员会。同时,开始整顿教学秩序,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基础课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年年底,电子工厂从物理系分出,由省电子厅和学校统一管理。1975年,整顿教育,教学秩序稍趋安定。1976年,招收社来社去学生71人。1977年,全系党员、教师参加整党整风。从1972年到1976年,招收工农兵学员五届,共415人。当时,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学生学好基本知识,在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强调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围绕典型产品组织教学,学习电动机、拖拉机、柴油机、水泵和收音机、电视机等。实行开门办学,组织学生下厂、下乡进行实践。1978年初,改革招生制度,实行高考。当年,招收77级四年制本科生98人。分设四个专业,即物理专业、无线电专业、光电子专业和固体专业。同时,组建了应用光电子实验室,当年暑期开始招收研究生7名。同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物理系教师代表参加了大会,一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全系师生学习落实会议精神。6月,正式开始评定职称。第一批晋升副教授3人,晋升讲师38人。七十年代后期,全系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教学科研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79年底,全系教职工人数发展到16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48人,助教61人,教辅23人,工人18人,干部12人。在校学生总数为335人,其中研究生7人。八十年代教育改革 建章立制稳步发展进入80年代,全系教学秩序、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新时期。1980年,中央提出教育要在八十年代有个大的发展。因此,物理系一方面加强学科建设,加紧教师培训;另方面扩大招生人数,保持每年招生100人左右;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师生中开展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全系教职工积极工作,创造条件,满腔热情地迎接教育大发展时期的到来。同年,物理系无线电专业教师参与计算机科学系的筹建工作,并抽调9名教师到新建系工作。1981年,开始探索如何建立新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增开选修课,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贯彻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调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同年,光电子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2年,全系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在学生中掀起建设“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班组”,开展“五讲四美”活动。1984年5月31日,建立激光与光纤信息传输研究所,开展激光技术与光纤通讯的研究。次年,正式更名为光电研究所。主要从事量子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同时担任光学学科硕士生的教学任务。同年12月30日,学校确定光电子物理为学校重点学科;增设固体材料分析专业。1985年,全系党员参加整党。1986年,调整教研室,设立应用物理教研室、理论物理教研室、无线电教研室、固体物理教研室和光电子教研室,建立计算机室。并分别任命了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1989年3月24日,省教委批准建立理论物理研究所。八十年代,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多次召开老教师座谈会,中年教师座谈会和青年教师座谈会,广泛听取教改意见。制定改革措施,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教师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实验室建设工作和学生工作都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推动全系工作向前稳步发展。一是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先后选派35名教师出国留学、进修和考察。其中青年教师出国学习16人,选送国内重点大学学习10人,参加校内研究生课程班学习9人。同时,邀请国内外专家22人次来系进行学术交流。二是鼓励教师搞科研。全系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发表在重要权威刊物上的48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9篇;承担各类科研和应用课题80多项,总计科研经费1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科技应用项目32项,获得国家科学发明专利2项。同时,有一批应用科技成果通过了技术转让。三是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光学学科和理论物理学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带动着其它学科向前发展。四是实验室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设有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应用光电技术、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四个实验室及固体物理实验组。仪器设备总值达700万元以上。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新添置的。主要大型设备有:YAG泵浦染料激光器,光学多通道分析仪、光纤综合数据测试设备、频谱仪、高温万能金相显微镜、博斯卡计、X射线衍射仪等。五是资料室藏书大量增加。图书5000多册,学术刊物100多种。六是在教学上,探索如何建立新的合理的课程体系。抽调师资力量加强基础课教学,增开实验课和选修课,要求正副教授上讲台,必须讲好一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因此,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八十年代末,物理系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教师质量和教师结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都有了显著提高。当时,全系教职工110人,其中教师7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8人,占教师人数的48.7%。学生在校人数达到430人,其中本科生404人,研究生26人。这些,为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九十年代科教兴国瞄准前沿拼博奋进在80年代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九十年代,物理系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实验设备、业务管理和学生培养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累累成果。1990年5月12日,正式成立理论物理研究所。实行所系合一的领导管理体制。同时,理论物理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5月3日,成立应用光电研究室。人员编制5人。同年,重新调整、规范专业设置、教研室和实验室设置。专业设置有:物理学、光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教研室设置有:基础物理、理论物理、固体材料、光电子、无线电电子和德育教研室;实验室设置有: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基础电子学、电子信息、应用光电子、固体材料及开发、数字电路和微机实验室。1993年4月,组建“激光加工中心”,并正式对外服务。1993年5月,省教委批准增设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方向材料物理与技术、专科专业电子技术与应用。1993年10月28日,经学校批准筹建“电子信息技术系”。1993年12月17日,光学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3月14日,省教委晋教人字[1994]7号文件批准增设电子信息技术系。4月2日电子信息技术系正式挂牌成立。电子信息技术系是在物理系无线电专业和光学专业的基础上,经多方论证和充分准备建立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和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光、机、电一体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为此,进行专业结构调整,适应社会需要,已是势在必行。电子信息技术系就是在这一情势下,应运而诞生了。新系开设四个本科专业,即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应用光学。开设一个专科专业、即电子技术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系成立后,从物理系抽调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10人,助教7人,实验师4人,助理实验师1人,技工和干部7人。当年暑期正式招生。招收第一届本科生83人,专科生34人;从物理系转来91级至93级本科生166人,93级专科生42人。在校学生总数325人。同时,物理系的规模相应缩小。教职工人数为4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助教4人,教辅8人,技工3人,行政干部5人。本科生130人。专业设置三个,即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物理学专业分“基地”班和师范班。1994年11月25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教高[1994]15号文件批准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点。主要为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基地”由物理系、电子信息技术系和光电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共同支撑,并成立了“基地”教学和管理委员会。同年,全系试行学分制。1995年,光学学科被批准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省教委把光电研究所定为省重点研究所。1997年,省科委、省计委、省财政厅、省教委定光电研究所为省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同年9月7日,学校正式批准建立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建立物理电子工程学院是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条件也比较成熟。一是两系两所有一支结构合理、能满足各层次教学科研要求的、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可以招收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二是教学、科研设备齐全,能够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三是科研和开发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学院建立后,保持系所建制不变。学院职能是统一协调和决定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研方向及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学院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发挥基础学科优势,理工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拓宽应用方向,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1997年9月20日,物理电子工程学院正式挂牌。同时,举办物理系重建40周年庆祝大会。参加庆祝大会的系友共500多人,回顾了物理系重建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四十年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做出的成果。校友欢聚一堂,为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增添力量。1998年6月17日,理论物理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光学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理论物理成为山西省的重点学科。1999年2月12日,获准建立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省科委、省计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省教委批准建立省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九十年代,院系所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在教学和科研、学科和学位建设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先后建立了新的学系、学院、研究所、研究室、实验室;增设了新的专业和学科,建成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完成科研项目50多项,发表论文500余篇,科研经费400多万元,获省科技进步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共36项;教师队伍向年轻化、高学位、高素质发展,中高级职称占到教师总数的73%,中青年教师占到90%以上,获得优秀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员干部的60多人次。在校学生779人,其中,本科生731人,研究生48人。这些,都为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的世纪新的机遇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跨入21世纪,学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000年,物理电子学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光学学科成为教育部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10月16日,国家科技部“国科发基字[2001]399号文件”正式批准建设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太一院士、本院名誉院长亲临指导工作,并作学术报告。致力于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理论物理、光学等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及申报工作。2002年5月8日,山西大学将隆重庆祝百年华诞。同时,学院、系、所也将举行建系六十六年庆祝活动。百年校庆后,全院师生将会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攀高峰。在今后几年、十几年中,将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的综合素质较高、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高级人才;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强化基础、拓展应用,互相渗透、衍生新的学科;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发掘科研潜力,在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应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场论和量子力学、电磁理论、凝聚态理论等方面进入世界前沿阵地;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开展光压缩器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加强量子基础对高新技术影响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充实和提高,使青年教师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同时,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都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到2010年,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将进入地方院校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2011年,开设新专业软件工程(软件电子技术方向)。忠诚教育勤奋耕耘 累累硕果光辉史迹物理系从1957年重建至今,四十五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只有几个教师、几十个学生开始,发展到已经拥有博导、教授等百名以上的教师队伍,具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千人以上的学院。现今,学院专业较全、学科领先、人才济济、成果累累,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一定的声誉。建立学院初具规模。物理系在45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中,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衍生建立了光电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和电子信息技术系,又不失时机地联合组建了物理电子工程学院,构筑了崭新的物理大厦,展示了物理学发展的广阔前景,标着志物理学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进入了新的更高的层次。学院现有教职工人数124人。其中,省科技功臣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1人;教授26人,副教授15人,讲师31人;高级实验师4人,实验师5人;副研究员1人。在校博士生23人、硕士生96人,本科生939人,共1058人。在站博士后2人。学科建设成绩显著。45年来,学科与学位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院两系两所有7个本科专业,有国家“基地”专业点,四个硕士点,二个博士点,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省级重点学科,五个省级合格实验室,一个省、部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经过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从基础到前沿,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研究进入前沿。全院教师发表论文1000余篇,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省和国家各种奖励100余项。不少论文和科研项目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有的达国际前沿和领先水平。特别是光学和理论物理学科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设备先进图书充足。现有大型仪器设备100多套件,总资产2500多万元。资料室藏书6000余册;中外学术刊物300多种,3600余册。人才培养遍布全国。45年来,培养不同层次的物理学人才5366人。其中:专科生572人,本科生4511人,硕士生239人,博士生44人。另外,成人教育2168人。这些物理学人才遍布全国各地,不少人留学国外或参加工作。许多人成为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各条战线的模范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抚今追昔,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45年来,从重建系到新建院,历届党政领导,全体师生员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立志勤奋耕耘。前辈奋斗、后辈拼搏,继往开来、创新开拓,赢来了今天的巨大变化,取得了累累成果,创建了光辉史迹,为物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今,继续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的师生员工,一定会昂首新世纪、再创新辉煌,把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建设得更前沿、更美好。

22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东南大学校庆论文怎么发表

    一、个人发表论文的程序:1.有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后,按其研究方向在中国知网等论文收录网站上查找和你所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确认你的核心内容前人没有研究发表后,选择该

    潘潘大小J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山西大学发表论文

    学院一贯坚持走教学与科研并重之路。历史学专业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05年)、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区域社会史导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世界近代史

    武汉王钦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东南大学校庆期刊投稿

    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项目 (注:图书馆区域划分以中厅为界,东侧为A区,西侧为B区) 四牌楼校区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服务项目

    L1ttleJu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山西大学cssci论文发表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

    waterimila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山西师范大学校报发表论文

    本刊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编辑方针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力求保持其学术性特点为根本,以学术价值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准。本刊主要发表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

    盖碗茶13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