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iamycm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三个大的方向中进行,即英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各个大方向中又可以选择小的方向。最后小编汇总两篇适合发表英语论文的期刊:1.新东方英语《新东方英语》大学版月刊,2003年5月创刊,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海外文摘》杂志社联合推出,主要读者对象是在校大学生、部分高中生以及广大的英语爱 好者,是国内英语学习类期刊中品质、内容俱佳的双语杂志。2.时代英语《时代英语》坚持“英汉并进,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以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读者综合语言水平为宗旨。注重突出刊物的时代性、知识性和趣 味性。刊物推行三大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双语互动、情景学习、阶梯记忆,吸引读者参与其中。刊物特色:考试指导性、语言应用性、读者参与性和教学辅导性。
天津小吃好
1、不要用中国式的思维去写英文句子。2、套用老外的写作思路(比如前言第1段写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要性,第2段对基本背景知识的介绍,第3段如何引出研究问题。讨论部分往往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3、格式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投杂志的要求来排版(可以参考投稿须知的要求和该杂志最近发表的文章,要做到一模一样,这样编辑认为你是认真对待的)。4、避免使用首次发现,该研究特别有意义的语句(老外喜欢你陈述事实,是不是首次发现由别人说了算,有没有意义需要时间来检验)。5、首页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是否写清了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和页眉标题(Running title),Running title是否符合字符数要求,一般50个字符以下。首页是否要求标明全文字符数(The number of characters must be listed on the title page)。首页是否要求提供关键词(Key words),现在很多杂志在正式出版的时候是看不到关键词的,他多数目的是为了编辑好选择审稿专家。6、摘要是否为有特殊格式(比如格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是否有字数限制。7、注意参考文献(References)一定要符合杂志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数目是否有限制。是否不能引用正在出版的(In press)文章或未公开的(Unpublished data)数据。8、是否引用了较多著名杂志的文章为参考文献(大家看影响因子超过10的杂志文章,他们引用的文献多数也是来自10以上的杂志,也就是说你投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就尽量不要引用低档杂志的文章,这是一条潜规则)。9、引用了几篇该杂志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有的杂志有明确要求要引几篇,有的没有要求,但是编辑在还是喜欢你多引他们杂志的文章)。10、写完后最好先找一个在国外呆过几年的中国人修改第1次(这样能纠正明显写作错误和表达,又明白你的写作意思),然后再找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修改(最好是学医的,这样能够纠正一些微小错误和表达习惯)。最终的目的是即使退稿也不是因为语言问题。人家修改完了注意在回信中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and professional revision of our
略过剧情
学术堂告诉你,一般第一次写英文论文时会比较麻烦,但只要熟悉英文论文的写作流程后,后面就比较快了。第一步,大量阅读英文学术论文质变引起量变。当时,一个博士师兄给了我一篇Nature论文。我十分感兴趣,读完这篇之后一口气顺藤摸瓜读了很多相关文章。一个月内,我每天打印两到三篇文章带在身上以便去自习时仔细研读,并做好笔记。一个月下来,几十页的笔记积淀下来。于是,当我产生想法把这写成一篇论文的时候,原材料就有了。第二步,大概框架搭建(金字塔原理)先把论文的骨架搭建起来,而不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当时我有了几十页的笔记,虽然都是有用的信息,但是杂乱无章。于是我尝试运用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 (豆瓣)。金字塔原理是由明托大师发明的一种思维写作方式。其中心思想如下:每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必须是低一层次思想的概括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在逻辑上属于同一范畴每一组思想观点必须符合逻辑顺序遵照这一思想,我先确定我论文的主题。然后寻找几个支持主题的论点,再在论点下提供分论点。后来PhD的Academic Writing课程上称之为Bullet Points。第三步,填充数据文献,资料将各种资料填充入分论点部分。很多时候我会从别人的文章直接copy段落,以后再做修改以避免抄袭嫌疑(此时记下文献来源)。这步之后,你的文章毛坯子已经有了。第四步,理顺段落关系,语句修改也就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大致就是些口水话。推荐的方法就是从别人的文章里摘抄漂亮实用的句式和词语。这部分需要长期的文献阅读和留心积累。本科时,老师经常给我讲我们学校某院士年轻时经常把别人论文里的句式抄成小字条,随身带着,不时翻看,等到他写文章时,先用中文写好,翻译成英文时,直接套进那些记下的固定句式里。PS: 为了避免抄袭,paraphrase之后请记得写好reference。举一些语句方面的例子吧。1. 少用主动语态,多用被动语态。2. 同一段落时态注意一致,多为过去时。3. 一个句子不要以阿拉伯数字开头。4. 不管你是几个人,最好用we, 而不是I.5. 句子与句子之间,多用连接词承前启后(however, therefore, additionally, moreover, furthermore, )6. 用一些高级词汇。important太不大气了,significant稍微好点,高手都用essential,pivotal。能用due to,就别用because之类的。widely used 就不如ubiquitously used帅气。About/around跟approximately比起来也相形见绌。当然词汇不是越高级越好,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合适最重要。
高小贱大琪琪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必须从平时的练习中一点点培养。巧用一些经典句型会为作文添加一点亮色,多得一点印象分。本文整理了英语议论文常用的开头和结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要求文章结构必须十分严谨,文章各个部分的功能都要十分清晰,开头、中间和结尾都有严格的要求。英语议论文共有三大特点:
1、观点鲜明的开头
2、紧扣主题的结尾
3、有主题句并且衔接自然的中间段落
另外,英语文章和汉语不同的是段落的主题句一定要放在段首,而不能按照中文的写作习惯放在段落的中间或者最后,换句话说,每段的内容都是根据首句来展开的,其顺序不能颠倒。
在中心统一这个问题,应该遵循英文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和习惯:表示支持则旗帜鲜明地支彻彻底底地反对,而不能采取“墙头草两边倒”的做法。
1.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不言而喻…
2.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可以肯定地说……
3.As the proverb says,正如谚语所说的,
4.It has to be noticed that…必须注意到…
5.It'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普遍认为…
1. It is urgent that immedia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op the situation.
很紧迫的是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止这一事态的发展
2. From my point of view, 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support the first opinion rather than the second.
在我看来,支持第一种观点比第二种更有道理.
3. I cannot entirely agree with the idea that……
我无法完全同意这一观点
4.As far as I am concerned/In my opinion……
就我而言……
5. Finally, to speak frankly, there is also a more practical reason why ……
最后,坦率地说,还有另外一个实际的原因……
Rainniebaby
SCI写作关键是语言。语言是非英语国家论文的最大障碍。
语态: 要尽量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少用或不用。 /主动态无论从语法上还是其他方面来说都正确,但就是不适用于科学论文中。因为科学论文讲究的是科学性,往往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而不是从We人的角度去描述。
Tips: 文字抄袭: 连续50个单词与其他论文段落一模一样,即为抄袭(文字上的)。但如果你给出了引述的出处,而不是据为己有,则也不算抄袭,只能是引用。
时态与语态: 研究的过去历史和现状时,要使用相应的时态;引述别人的研究或话语时,要使用过去式,或者如果所引述的东西已被证实是真实的事实,要使用现在时。
内容: 1.简单地交代一下该研究的过去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以1-3段为宜,不能太长。
内容借鉴: 其实这一部分可以从现有的文献中摘引过来,因为别人往往将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问题总结的很清楚了;所以写这部分时很多作者都是摘引其他现成论文的前言或讨论中的相关内容,只不过将句子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罢了,让别人看不出来是摘引过来的; 另外,在这样写的时候,要给出引文的出处,让人一看有理有据,也不会授人以抄袭的嫌疑。这部分的文字部分可以完全摘引过来, 只是在结尾时要点明你要做的是什么研究、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样才能顺利进入材料与方法的写作。因此前言的写法基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时态与语态 :写自己的研究过程时,要使用过去式
材料与方法一般都是公共的东西,大家都在使用,罕见没有使用过的全新的材料与方法; 一般的材料与方法,都可以在类似的已发表论文中找到相关的描述。这要比你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更地道,
写法: 所以初学写作时最好找几个类似的论文加以参照,将相关涉及到的材料与方法的句子摘引下来;但要注意避免抄袭的嫌疑。这部分总的说来也不难。
时态与语态 :写自己的研究过程时,要使用过去式 用数据,用严密的逻辑告诉别人: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而这些结论对整个领域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
结果
结果是全文的核心,是研究的结晶,但也就是这一部分最难写。因为每个人的研究结果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特的,你得使用英文写出你独特的研究结果来。
写作思路: 1.结果这部分并不长,可以仿照其他论文结果的格式来写;只是写的时候要尽量使用简单句,避免使用复杂句,因为复杂句容易出错。当然,如果你语言很流利,可以写得很好。只要将全部的研究结果写出来,即使语言出现一些错误,只要结果很好,编辑会帮你修改语言方面的错误的。所以,好的结果肯定是可以被接受发表的。
时态与语态:研究的过去历史和现状时,要使用相应的时态;引述别人的研究或话语时,要使用过去式,或者如果所引述的东西已被证实是真实的事实,要使用现在时。
语态: 最后的结论要使用现在时;
结论CONCLUSION出现在讨论的最后,只有一两句话,必须使用现在时,实际就是重复一下你的研究结果,得出什么结论。常用的短语有In conclusion, To conclude, In general, In brief, In summary, To summarize,等等。
以上方法基本适用于初学写作的人,重在有心人,只要有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
对于SCI 论文来说,创新似乎是唯一灵魂!没有创新就不能发表。最起码要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吧
但其实并非所有的SCI论文都具有创新这一特质,很多SCI论文都是重复其他的论文。之所以能够发表,是因为他们能够找一个没有发表过类似论文的杂志,会对杂志加以选择。
所以只要是以英语写好的文章,几乎没有发表不了的。好杂志不行,总有差的杂志会接受的。
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影响力大的杂志,要求很高,
SCIENCE、nature等要求非常重要的发现才给以发表,有些高分杂志要求严格对照研究等等。
3分以下的杂志有很多,这些杂志也要发表文章,人家也要吃饭,如果没有很重要的发现难道这些杂志就不发表文章、关门大吉吗?显然不是,他们会发表一些重要的、不重要的以及一些什么都不是的很烂的文章,这些文章你上网pubmed搜搜能够发现无数的重复、相似的文章,仔细阅读一下,你就会同意我的观点:有很多文章都很烂!但都发表了,原因是什么?语言好,会写,写得让你看起来很好、有兴趣,抓住某一个方面进行写作,写出特色来,或者写文章的人会选择杂志进行投稿!
在此要注意的是,当第一次投稿被拒时,不要气馁,要从高分往低分进行投稿,既然写成了,就一定要让它发表。
通常被拒以后的投稿策略可以有几种:
国外SCI杂志的审稿到接受的周期一般是2个月,但从接受到发表还要等待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各个杂志,稿件多的话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以发表,但通常都会在一年内发表。有些杂志发表的周期短,投稿的一些杂志从投稿到发表往往不到半年时间,有些简直就像烤红薯一样:现烤现卖,接受以后马上在下一个月就发表,这说明他们的稿源有限。高分杂志的录用通知甚至更快,有些优秀的稿件时间也很短,只要很优秀,一般编辑会尽快通知你的。
杂志的审稿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编辑先把关,看看是否适合本杂志,看看是否属于本杂志的发表范围,论文写得是否优秀包括文字方面;如果文字很好、内容很好、又符合发表范围要求,编辑这一关就算通过了,就要送外审了;通常两个月内外审就回来,编辑再次权衡以后就发是否录用或者修改通知。我曾经碰到一种情况,一本杂志在我将论文修改后就要接受发表时,编辑中产生了不同意见,有些说不适合本杂志,有些说适合;结果就又请了第三个审稿人加以评判。结果第三个也认为不适合本杂志,被拒。我感到很生气,既然这样,你编辑早些时候干嘛呢?为什么不在我修改前就通知我不适合呢?我后来就投往加拿大的一个杂志,被接受。这种情况毕竟很少见。
想要写出一则叫好又叫座的题目,你起首需要明白,一个好题目和一个烂题目之间,有哪些区别? #垃圾 今日头条#那些“10万+”文章,都用了哪12种标题套路?
英文论文的详细格式: 一、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
1. 准备论文:如果论文已经准备好了,按照论文找合适的期刊就好;如果论文没写好,建议还是先找合适的期刊,然后参照期刊的要求进行论文的写作,这样能更容易通过审核。
画议论文,要按语文的学科规律,议论文的要素特征,提出论点、论证、论据等要素 ,画基于结构化思考的“学科思维导图”,而不能画随机联想发散的“思维导图”,二者有着本
SCI论文只需要联系相关报刊机构即可发表。(相关机构联系方式是机密,无法透露,请自行收索相关网页获取联系方法) 最重要的是选择意向投稿期刊。根据本领域SCI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