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宇哥
食品类的SCI期刊有:食品科学与营养、农业与食品科学等。《食品与营养科学》是一本关注食品与营养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主要刊登饮食与疾病、动植物营养学、食品安全与卫生、营养与社会经济等相关内容的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
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了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食品与营养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相关信息
期刊的状况是与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还不够成熟,同其相联系,期刊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期刊市场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期刊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的期刊虽然有八千多种,但是办得好的并不多。许多党政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都有自己的期刊,但是办刊专业人员缺乏、财政支持力度不大,有些期刊仅靠收取作者的版面费生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食品与营养科学
遍地孔方兄
投稿期刊的选择对论文能否发表至关重要。当期刊编辑收到新稿件,首先考虑的便是文章内容是否符合期刊要求。怎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SCI投稿板块不定期推送食品相关SCI期刊简介及分析,期望能助力你的论文顺利发表。 01基本信息 期刊:Food and Function ISSN:2042-650X 主编:Christine Morand,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 影响因子:3.289(2017)、3.241(2018) 出版周期:月刊 版面费:无 投稿链接: 02收稿范围 本期刊为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和其他食品科学家提供一个独特的场所,可以在食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方面发表论文。该杂志 侧重于 食品和食品与健康有关的功能,如描述:食物的物理性质和结构、食物成分的化学、食物成分的生化和生理作用、食物的营养方面、对食物成分的毒理学反应、使用食物或食物成分的临床和人群研究。 特别有兴趣的主题 包括:食物消化过程的化学和物理学、食物的物理性质/结构与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例如营养物质的释放和吸收、食品成分的分子特性和生理效应(新颖成分,食品替代品,植物化学物质,生物活性物质,过敏原,调味剂和香料)、人体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功效和机制-包括生物标志物、食物污染物的影响-包括毒理学和新陈代谢、营养生理/代谢和相互作用、营养和饮食在疾病中的作用。 以下类型的文章 不在收稿范围 :纯食品分析-这些可以在我们的姊妹期刊《分析方法》上发表、不在食品研究范围内的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质的纯控制释放-这些更适合于制药期刊、定义不明确的提取物的体外研究、没有对照的研究。 03投稿指南要点信息 投稿指南(无PDF版本,见 )。 投稿指南 格式要点 : 请在提交的论文中还附上图形摘要。该条目应包括彩色图像(宽度不超过8厘米,高不超过4厘米),以及20-30个单词的文字,以突出您作品的新颖性。 结果和讨论可以分开或合在一起写。 必须包含一份利益冲突声明。该声明应强调作者认为有必要向已出版作品的读者披露的任何潜在利益冲突,无论是财务上的、个人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该声明应放在参考文献列表前“利益冲突”小标题下的手稿末尾。如果没有利益冲突,请在标题下注明“There are noconflicts of interest to declare”。 图形应适合单列(8.3厘米)或双列(17.1厘米)宽度,且长度不得超过23.3厘米。图形摘要不应大于8 x 4厘米。 图片格式TIFF或JPEG,黑白图像素至少1000dpi,彩图至少300dpi(本人建议)。 04科讯观点 官方投稿模板、参考文献样式(Endnote、Mendeley)可联系获取。 ------ 参考资料:[1]Food and Function, journal-specific-guidelines. 文章首发地址:
千针坊丶
《食品科技》《食品与机械》《食品科学》都挺不错的!!不过推荐你发表《食品科学》这个我姐姐发表过,反响挺不错的,审核速度也挺快!!《食品科学》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一流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用率在业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并从1982年起成为美国权威的《化学文摘》最早摘登的中国食品科技刊物;1992年被国家科委选定为食品行业的核心期刊;1995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选定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近年来先后被《中国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或重点收录。荣誉获奖情况:国家“双效”期刊;1986年原商业部重大成果三等奖;1997年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南京葫芦娃
1、食品科学(Food Science)由北京市食品研究所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编辑出版,月刊,1980创刊。主要反映国内外食品科技领域研究和应用成果。设有基础研究、加工技术、营养卫生、分析检验、贮运包装、机械设备、烹饪研究以及介绍乡镇企业的栏目。读者对象为食品领域的科研、生产、卫生检验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继承《国外食品技术》。2、食品工业科技(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由北京市食品工业研究所主办,《食品工业科技》编辑部编辑出版,月刊, 1979创刊。食品行业综合性科技期刊。报道食品工业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应用成果,介绍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方面的经验。读者对象为食品工业科研技术人员。3、中国调味品(Chinese condiment)由全国调味品科技情报中心站主办,《中国调味品》杂志社编辑出版,月刊,1984创刊。食品科学专业技术刊物。发表调味品科技研究成果,包括酱油、醋、酱腌菜、豆制品、青红方、氨基酸等调味品的研制及生产技术。刊登综合评述和专题论述。读者对象为食品行业的科技人员及技术工人。继承《调味副食品科技》(1980)。4、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由中国中国粮油学会主办,《中国粮油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双月刊,1986创刊。专业科技刊物。刊登谷物、食用油方面的学术论文,报道粮油资源选育、贮藏、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粮油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水平。读者对象为粮油食品加工专业人员。有英文目次。5、中国酿造(China brewing)由北京市调味品学会主办,《中国酿造》编辑部编辑出版,月刊,1982创刊。酿造专业技术刊物。反映酿造工艺技术成果,介绍中国传统酿造制品(酱油、醋、酒类、发酵豆制品、呈味核苷酸等)的工艺制作技术和有关生物技术成果。主要读者对象为酿造专业科技人员。6、茶叶科学(Journal of tea science)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茶叶科学》编辑部编辑出版,半年刊1964创刊。是我国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茶叶学术期刊。主要内容包函茶树栽培、茶树 遗传育种、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茶叶生化、茶叶机械、茶叶技术经济 、茶的综合利用、医学、食品和保健、茶文化等。读者对象为茶学、农学、医学、食品学等科技工作者。
《中国食品》版面费,与论文字数、出刊时间、版面和期刊级别有直接的关系。因《中国食品》是省级期刊,版面费在800-2000元,省级期刊因为影响力和读者群、作者群偏
核心费用贵,
《中国食品》的版面费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字数、出版时间、版面和期刊水平。《中国食品》是省级刊物,版面费为800-2000元。省级期刊由于其影响力相对便宜,读者和作者
食品核心期刊有食品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工业科技、中国油脂、中国粮油学报等等。《食品科学》杂志为食品专业技术性期刊,主要刊载国内外食品行业的高新技术和新的研
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是国际知名的食品化学学术期刊,由美国化学会(Am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