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6

我不是水蜜桃
首页 > 论文发表 > 建设工程论文投稿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坚强的T123

已采纳

建筑工程师论文发表要注意一般要求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请咨询单位,注意不要发到增刊和副刊电子期刊上,不认可。

149 评论

听雨轩808

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到到建筑的形式、建筑的质量及建筑的造价,所以建筑材料的成本、质量和管理等因素也是建筑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资讯科技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资讯科技的不断发展,资讯科技具备的智慧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等特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资讯科技,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本文结合了相关知识,通过解读资讯科技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对资讯科技的应用给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带来的便利,特别是实时监督监控系统的应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料报告的真实性与公正性,本文对资讯科技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资讯科技;建筑材料;检测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程序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现代建筑的规模不断在扩大,这使得建筑材料的需求应用量也在不断增长,从而相关单位部门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作为建筑行业最为基础的,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相关人员必须要足够的重视这个内容。我国以往的建筑材料检测,大部分是由人工的对装置进行操作、人工的对实验资料进行记录的,但是这些检测的方式自动化程度比较低下,检测效率不高、检测的周期长、模拟不够准确而且受到人为误差的影响非常大。随着计算机资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普及,针对这些检测状况,资讯科技逐渐开始融入建筑材料的检测活动中。把资讯科技应用于建筑材料中,在使检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避免了人为的干扰,从而使得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2建筑材料检测中应用资讯科技的意义

由于资讯科技具有的数字化、网路化、智慧化、多媒体化等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资讯科技开始和建筑材料的检测相结合,并且开始逐步应用到了建筑材料的检测行业中。资讯科技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带来了非常重要的革新。对计算机自动化以及数字化的特点的利用,首先需要做的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制度,使检测人员的日常检测工作能得到保证,也使得计算机能够及时并且有效地实现日常的资料采集和处理工作。作为一个持续的实时监控的过程,资讯科技检测技术能够对所有建筑材料的检测进行系统而又全面的检测,保证建筑材料检测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建立一个网路化的管理。总之,资讯科技在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资料分析和报告生成等方面都起著控制管理的作用,以保证整个材料检测过程的合理全面。

3资讯科技在建筑材料的检测各环节的应用

就资讯科技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来说,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50年代,在当时,建筑行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自动化研究开发,主要是进行建筑材料的引数检测和单回路调节等。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建筑材料行业已经对资讯科技的数字化应用进行了模拟研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资讯科技和建筑材料检测行业的结合变得日益紧密。

3.1利用资讯科技进行收样

把资讯科技应用到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时,一方面资讯科技能够起到良好的管理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具备比较强大的自动处理能力。资讯科技能够通过对所有需要被检测样品材料的样品进行编号,并且生成记录,保证每个委托标号、样品编号的唯一性,避免因人工取样使得号码重复而造成的检测检测混乱的情况,从而提高使整个检测工作的系统性,使检测样品受理业务变得更加方便、高效。

3.2利用资讯科技进行资料采集

在利用资讯科技对建筑材料进行资料采集的时候,可以使用相关的监控系统或者自动化的数字采集仪器这一类精度较高,采集的资料比较密集有效,并且真实效能得到保证的装置。在过去的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需要被检测的资料的采集主要是依赖于人工的感官和过往的经验的判断,使得资料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而在资料采集工作中,资讯科技的利用,能够使资料采集的精确化和自动化被实现。通过对资讯科技终端资料采集以及相关监控装置的利用,相关人员能够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检测装置,设定相应不同的测量与控制装置,因而帮助形成一个有效而高质量的检测数字化,并且具有精度高、实时化和时效性的网路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被采集资料的真实可靠,做到公平公正,并且避免了人为干扰的影响。

3.3利用资讯科技进行资料处理

在对建筑材料检测资料进行了采集以后,还需要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资料处理,根据计算机系统自身所存在的特点,能够清楚的确定资料的规律性,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资料的处理时间,并且还可以避免出现随意改动的现象。在建筑工程的材料检测中,检测报告是具有分类复杂、资料繁多等特点的,如果是单纯地依靠于人工操作,人工地对所有的检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计算,相关部门再根据统计的结果进行决策,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但是可以通过利用对资讯科技的利用,科学的分析、计算和处理材料检测的相关资料,能够使得材料检测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能快速地评定出检测结果。而且资讯科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等特点,能够使资料处理的结果更为准确、稳定。

3.4利用资讯科技实现监督过程

资讯科技应用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资讯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本身具有的实时拍摄并且进行存档的功能,可以实现工作人员对整个材料检测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在整个材料检测的过程中,通过对资讯科技保留下来的监控资料进行审查,直接和上级主管部门日常监督联网,可实时检视有关材料的检测结果,能够及时发现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的弊端,这将会带来不错的检测监督效果,保证了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3.5利用资讯科技实现资料应用

通过对计算机的资讯传输系统的利用,可以实现对各类检测资料资讯的实时接收或者传送,可以帮助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人员随时查询和了解相关检测资料,这种做法不但能够使得大量的检测资讯资料传输的时间得到节省,还能够使得各类资讯的处理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效率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6利用资讯科技进行资料交换

随着计算机资讯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远端成为现实。实验室与实验室、单位与单位之间都可以通过资讯科技的计算机网路来实现资料之间的交换,在技术人员无法亲自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资料交换系统或者是接受传送系统,让相关技术人员来远端实现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这样的做法不仅节省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时间,也能够节约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远端管理的做法也方便了上级管理和监督部门通过网路进行随时的远端访问和管理,使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3.7利用资讯科技出具报告

在资讯科技应用到材料检测中来之前,以往出具相关的检测报告基本上都是靠手写,特别出现人为失误的现象。资讯科技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不仅大大地节约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时间,还使得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得到了提高。利用资讯科技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这中间的报告填写环节可以通过采用相关的监测管理系统,并且配合电脑印表机的功能来实现,这也在最大限度上地节省了时间,并且使得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从而使得出具报告这一环节实现了格式上的统一。

4建筑材料检测系统的组成

建筑材料检测机构中相关的资讯科技应用的系统主要包括有:网路系统、软体系统、资料库系统、建筑材料检测资料处理系统以及自动检测系统。

5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建筑工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必须要重视,它检测的质量好坏是和整体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它也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连。计算机的资讯科技能够实现资料采集、处理、生成检测报告等功能,并且能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和网上的传输,方便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和稽核,对整个工程专案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材料检测和资讯科技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效率得到了提高,从而使得整个检测工作的准确合理得到保障。在利用资讯科技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与管理的时候,要在全面掌握资讯科技的基础上,结合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及其特点,从根本上使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的科学性、公正性实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韩亮.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401:224~226.

[2]史颜波.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405:188~189.

[3]邓荣荣.建筑材料检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科学之友,201205:128~129.

[4]李盛斌,闫竹玲.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304:283~284.

>>>下页带来更多的

356 评论

18302209800L

首先期刊的级别问题,论文是要投递在国家级的还是省级的期刊上?还是要投核心期刊?这个问题是挺重要的,并不是说哪个含金量高就投哪个,要看回相关文件要求以及公司单位是怎么说的。

至于篇数和字符数嘛,篇数要看你评的是中级还是高级职称,不同等级职称要求的发表篇数略有不同。而字数上一般是要求3000字左右即可,刚好一个版面。

另外在发表的时候有两个小细节要留心一下:

一个是要发表在正规期刊上,一般正规期刊都有国内外期刊号,并能在新闻出版总署上查得到。

二是要在正刊上发表,像副刊、增刊什么的,虽然价钱便宜,但发表出来通常也不会受到认可,对评职称没有用。

顺便再提醒一下,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投稿到期刊杂志社,在个人对杂志社不了解的情况下,发表过程中可能会有些波折,但也无妨,也就是时间会久一些。

另一种方法是找有资质的职称评审机构帮你选取期刊发表,由于机构和杂志社打交道比较多,对于发表流程也是很熟悉,可以节省下来不少时间。

既然说到了时间,发表职称论文一定要首先明确职称评定时间,因为这样后面的工作才能有序开展。

因为论文需要在职称评审前发表完,并且要拿到录用通知书和样刊。整一套下来平均时间少说要3个月左右,长的则半年甚至一年,

而职称评定时,有的要求必须通过数据库检索到,论文发表出刊后,数据库一般2个月后才能收录进去,因此还要考虑2个月的收录时间。因此发论文一定要趁早!

以上就是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的相关细节。

308 评论

smile筱123

一、中英文对照要求每篇论文题名、摘要、(中文100字~300字)、关键词(3个~8个)、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必须有中英文对照。二、参考文献著录要求参考文献是著录最必要,最新的且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文章或电子文献等,要求项目齐全,文中应标出文献序号),常用文献请按以下格式著录编排: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项)。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除未设卷号的可不标注以外,其他不可缺少任何一项)。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5.电子文献:主要责任人、题名、其它题名信息、出版地、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三、文中的物理量(含下标)符号和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法定计量单位。已停止使用的非法定单位或已被替代的标准不得使用,必须用现行的法定计量单位和标准。四、第一作者简介内容要求【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何省何县人),职称,从事的研究方向或工作领域,(电子信箱)。并附详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及网址。《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创刊于1953年10月,是工程设计行业创刊时间最早的科技期刊。期刊由国家机械工业局工程建设中心、中国机械勘察设计协会、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联合主办。期刊连续获得部级优秀期刊称号,同时作为中国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根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期刊在总被引用频次统计进入建筑类(建筑结构)期刊的前5名,影响因子排位一直居于同类期刊前10名。期刊发行至2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美国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法国国防部等国外高端用户和国内上千家工程设计单位。《工程建设与设计》编辑部现编有《工程建设与设计》(月刊)、《北京勘察设计》(季刊)、《地源热泵导刊》(双月刊)三本期刊,下属北京麦迪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期刊除出版工作之外还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组织举办多种行业活动,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份重要的媒体。

161 评论

小猴小吃货

建筑工程师方面的论文发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首先要看一下你的论文级别问题,你看一下是想要投递在国家级别上还是省级级别上,这一点可以区分出你论文的篇幅字数。像一般的论文只要3000字左右就可以,还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发表在正规的期刊上,这样才可以让新闻署查得到。

155 评论

相关问答

  • 石油工程建设投稿

    1.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进一步加强石油主干学科建设在石油高校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石油天然气学科专业始终是各校重点建设和支持的项目,在各方面均给予了较大投入,形成

    奔跑吧笑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工程与建设投稿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主管单位:国家统计局主办单位:中国统计出版社国际刊号:ISSN1009-2374国内刊号:CN11-4406/N;邮发代号:80-93

    雷恩哥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工程建设杂志投稿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四川水泥》《中华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化》《城市建筑》《消防界》《山西建筑》《建筑技术开发》《建筑知识》《建筑安全》这些期刊都是可以发建筑

    苏州许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建设工程论文投稿

    建筑工程师论文发表要注意一般要求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请咨询单位,注意不要发到增刊和副刊电子期刊上,不认可。

    我不是水蜜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工程与建设期刊投稿

    工程与建设 属于省级普刊。复合影响因子:0.308 综合影响因子:0.221 主办: 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安徽省城建档案学会周期: 双月ISSN: 1

    好吃的深海鱼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