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材论》阅读练习及答案.王安石.(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
语文教材注释刍议——以文言文注释为例语数外学习No.03.2013YuShuWaiXueXi2013年第3期语文教材注释刍议以文言文注释为例宣燕玲(杭州余杭信达外国语...
文言文《材论》--注释译文--作者:王安石2019-12-17文言文《材论》--分析--作者:王安石2019-12-17文言文《郭隗说燕昭王求士》--注释译文--作者:刘向2019-12-17文言文《王著教帝学书》--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2019-12-17
辨论作者:苏洵作品原文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①,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学上最独特而美好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诗词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
文言文《郭伋守信》注释译文_作者无名氏,其内容如下:注释(1)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始:刚刚。(2)西河美稷:地名。(3)次:停留。(4)及:等到。(5)讫:完毕。(6)别驾从事:部下官吏。(7)先:比……提前。
作品简介《辨论》是北宋古文名篇。此文宋本《嘉祐集》不载,见于南宋吕祖谦编选的《宋文鉴》,《古文观止》列于苏洵名下,但一说为邵伯温托苏洵名作,该问题的研究自清初李绂作《书<辨论>后》开始,至20世纪末王水照先生作《再论<辨论>真伪之争——读邓广铭先生再论<辨论>非苏…
记桃核念珠文言文翻译1.文言文记桃核念珠中具或至的意思高士奇:记桃核念珠【原文】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立者,坐而课经者,荷杖者,入定龛于中者,萌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去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
王安石《材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天下之患1,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2;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3,失之则...
文档摘要:材论文言文,翻译,注释,材论:即人才论,蔽:遮挡,障碍,去辱绝危:远离耻辱,断绝祸害,数:命数,命运,偃然:安然,任意,卒:终于,爵禄:官位和俸禄,忧戚:忧伤,是...
王安石《材论》阅读练习及答案王安石(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
王安石《材论》原文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
文言文文言文翻译6312材论王安石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
(节选自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论》)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犹锥之在囊囊:口袋B.驽骥杂处驽:劣马C.及其引重丰,取夷路夷路:坎坷的...
求助王安石的《材论》翻译!!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
王安石《材论》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王安石《材论》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材论王安石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
王安石《材论》原文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