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强调“四书五经之修身之道”的传统,认为只有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品质修养有了很高的境界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古人把道德水平、道德修养看做是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大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一篇著名文献,其中《大学》中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大学之道”,即统治者治国之道。具体内容包括:1、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是三纲领还是八条目都强调了“修身为本”思想的重要性。
摘要:《大学》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的是通过自己的修身使家齐,然后治国平天下,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圣外王之人,王者天之子也,而成王者需先修身,修身又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需要在外物自然中寻求真知使明德,然后亲民,最后止于至善。无疑...
二、《大学》之“八条目”《大学》在“三纲”之后,又提出了“八目”,也可以说成八个条目或是八个细亩。《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2784176836摘要:朱熹论《大学》“八条目”之关系有三个要点。其一,“格物为先”,即八条目必须以格物为前提,格物最为重要。其二,“各有工夫”,即八条目不能相互取代,而是各自作为工夫之一。
【历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修身之道及方法.doc,【历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修身之道及方法摘要: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强调“四书五经之修身之道”的传统,认为只有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品质修养有了很高的境界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古人把道德水平、道德修养看做是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这八个条目层层递进,却以修身,即改善自己为核心,为枢纽。从这个角度,《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4朱熹注解说,“‘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
“正心修身”章解读(一)01从如何理解《大学》思想体系说起对于《大学》传七章进行思想史阐释,要从《大学》的两大思想——三纲领、八条目说起。三纲领是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而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修身”的方法,后四条是“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大学》是如此论述“八条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姐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神州文化从《大学》的“八条目”谈个人修养的目的朱岩1王德胜1李唏21.山东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2.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怡景小学摘要:“格物、致知、...
朱岩王德胜李唏摘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中的八个条目,是《大学》的精义所在,它阐述了以修身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教育读书人将自己的知识和...
本文以认识论为方法,认为「三纲领」与「八条目」重在「修身」.而「修身」乃是一种道德「感知」的活动.若无「亲民」则无「明明德」;也就是在「修身」「亲民」中,有一种道德「...
《大学》中“修身之道”的现代性诠释--毕业论文【标题】《大学》中“修身之道”的现代性诠释【作者】付海燕【关键词】修身之道现代性诠释道德教化社会良知【...
“关于‘修身’的内容,《大学》没有做具体的解释,但从儒家的德性要求和八条目对个体‘修身’的知、行分类中,我们不难看到,‘修身’需以仁、礼为核心,在忠、...
本章对“八条目”中的“正心”进行释义,阐释正心与修身的关系,认为心之于身,应时刻发挥主宰的功能。主要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心若被情欲所左右,就不可能端正。心,从生理来说,它承...
龙源期刊网qikan从《大学》的“八条目”谈个人修养的目的作者:朱岩王德胜李唏来源:《神州·下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首先八条目里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诫子书说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大学八条目修身论文的问题>>
(三)“八条目”:内外双修的践行指南.在设定了修身的终极目标之后,《大学》又从“内明”与“外用”两个向度阐述了实现目标的方法,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立德论文关于大学“三纲领”对当代修身立德论文范文参考资料(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哈尔滨150022)摘要:在当今的修身立德教育中,存在着诸多漏洞和问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