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性到人性—大足石刻艺术风格浅析-毕业论文.【标题】从神性到人性—大足石刻艺术风格浅析【作者】唐【关键词】大足石刻神像人性化世俗化艺术特色【指导老师】付【专业】美术学【正文】引言大足石刻几百年来在四川民间一直很有名,有“上朝...
参加“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与大足石刻实地考察学术报告论文总集主办:四川美术学院团委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党支部承办:宗教艺术研究会先进文化与理论研究会美术学系团总支学生会写在前面的话这本集子的诞生是我们所未曾预料到的...
【摘要】:大足石刻作为与云冈、龙门、敦煌石窟齐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了公元9世纪~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长江流域几千年文明的有力见证,可以说,它既是我国石窟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也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全球...
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行,以计算机技术、虚拟网络为特征的信息社会正在越来越多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数字为特征的互联网产品逐步成为社会大众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
《2005年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上的43篇论文,主要包括《大足佛教孝经经变的佛教源流》《大足宝顶山广大宝楼阁图像考》《川密造像艺术初探》《对大足北山晚唐五代千手千眼观音造像的初步考察...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宁,遍布1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
大足石刻3天前近日,《大足学刊》第二辑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本辑收录论文16篇,52万余字,图片300余张。本辑收录论文主要运用类型学、图像学、文献学等方法对大足、敦煌、徽县等地的石窟、墓葬遗存进行考察,涉及铭文研究、图像辨识、年代考证等
大足县位于四川省东南部,距重庆约167公里,距成都270公里。总计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大足石刻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精华之作。境内有北山石刻、南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门山石刻、宝顶山石刻等,分布四十余处,计像5万多尊,素有“石刻之乡的美称”。
深度考据历史为证书写“影像论文”描摹“文化地图”纪录片《大足石刻:石头上的世界》共分《愿者之力》、《山崖上的宋》、《美的守望》和《造像里的密码》四集,从艺术、美学、科技等多角度对大足石刻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对大足石刻进行度、多视角的综合...
大足石刻北山转轮经藏窟杨乐+马健摘要:“转轮经藏窟”作为大足北山石刻中艺术造诣极高的珍品,其菩萨造像神态优雅,穿戴美观,头冠、缨络、飘带等无不雕刻精致,体现出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雕刻技法和艺术规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