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代表作制度论文还值钱吗
近几年高频出现的“代表作制度”,对科研人的未来生存与发展,究竟有何影响?从单纯摒除“唯论文”到提升我国期刊影响力的附加效用,这一标志性制度是否实现了实质性推进?带着这两个关键问题,今天,青塔学术就带各位塔友深入了解“代表作制度”,帮助大家判断未来论文发表的新要求...
如果拟采用SCI论文作为自己学术水平代表作应考虑哪些问题呢?1)尽量避免以开放存取付费期刊发表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否则容易被认为是花钱买来的。2)尽量避免以那些被网络吐槽和争议性的期刊上的论文为代表作。有争议就会惹来麻烦的。
今年基金委改革的力度很大,落实代表作评价制度,将申请人与参与者简历中所列代表性论著数目上限由10篇减少为5篇。这块可能让大家,尤其是新申报者出现不少疑惑:项目5篇代表作必须是近5年的吗?已接收的论文能否作为代表作?
这两天,认真学习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1】,注意到在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方面有以下举措: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今天本公众号文章是:个人简历中,5项代表性论著之外,请勿再列论文和专著|2020年申请新规定!今年开始,要么是“5篇以内代表性论著”,要么是“论著之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已经…
破“五唯”,论文代表作制度上线,学术人的“春天”到了,学术,科学,论文,代表作,著作破“五唯”,破的是什么?近日,教育部针对学科评估“五唯”顽疾,做出新说明: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2011年1月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商业、影视...
如果“代表作制”作为职称晋升制度有益的补充,我完全赞同,但只是一篇文章决定终身,那我觉得过了。说到其缺点,最极端的一个例子,中南大学有个22岁的大学生,凭借着一篇“代表作”就成了“教授级研究员”,这正常吗?
获得专利和奖励情况请按照申请书中所列格式要求填写。.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情况需要按照以下顺序列出:.(a)5篇以内代表性论著:仅列论文和专著.(b)论著之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不超过10项):仅列专利、奖励等,无需再列论文和专著.(2...
在“评审条件”一栏中提到,河南省本次评审将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并给出了本次职称评审医生需满足的8大选项。这是否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医生而言,职称晋级更加容易了呢?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学术评价“代表作制”的真谛》: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日前公布后,引起...
(管科)吐糟论文代表作制度作者lzk527来源:小木虫125025帖子+关注灌水发垃圾期刊是不对的,不过限定5篇代表作,怎么体现一个高产学者的价值呢?一个5篇cssci,另一个1...
2011年,复旦大学取消对SCI论文按篇奖励的制度,同时对文科教授和副教授的评选,实施论文代表作制度。时任常务副校长的陈晓漫表示,代表作制度意在不让复旦的老师「数论文」,而是沉...
国家科研项目课题申请代表作数量被限定为5篇,且要求发表国内核心期刊不少于1/3。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代表作制度将崛起,成为「顶层设计」,对个人而言好好打磨自己的代表作,要远比刷论文...
2011年,复旦大学取消对SCI论文按篇奖励的制度,同时对文科教授和副教授的评选,实施论文代表作制度。时任常务副校长的陈晓漫表示,代表作制度意在不让复旦的老...
适合发表文章的领域也存在着为了评职称或者达到毕业条件或者是拿奖学金发表灌水论文的情况,这样无法体现...
论文代表作制度还是很好的,但是后面那个“国内期刊论文原则上不少于1/3”,这和“中医参与度不低于80%”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另一群人要恰饭了至于同行评审,俺寻思...
更容易被操作了
公众号昨天发了一则消息,“评职称将不做论文数量硬性要求”,有的作者可能不太理解。不论数量了,肯定对质量是有高要求的,其实深究下去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代表...
论文、职称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再作统一要求,取而代之的评价材料更倾向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并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将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