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代表作制度提供几篇论文
今年基金委改革的力度很大,落实代表作评价制度,将申请人与参与者简历中所列代表性论著数目上限由10篇减少为5篇。这块可能让大家,尤其是新申报者出现不少疑惑:项目5篇代表作必须是近5年的吗?已接收的论文能否作为代表作?
论文代表作能衡量学者水平吗?.在职称评审、人才招聘中目前广泛采用代表作制度,一般是3-5篇论文,这是一种降低评审成本的考虑,一般情况的下,是可以反映出学者的创新能力的,但代表作能否说明作者的学术贡献和水平,我看要认真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这两天,认真学习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1】,注意到在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方面有以下举措: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代表作制度,是国际上评价一个学者水瓶的惯常做法。比如用来评价学者水平的H因子,其内在逻辑就是代表作制度。但我国科技评价中,代表作制度的发轫还是最近十年的事情。2011年,复旦大学取消对SCI论文按篇奖励的制度,同时对文科教授和副
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代表作评价以同行评议为主,重点评价其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不把代表作的数量多少、影响...
提供的代表性论文论著应当公开发表两年(2018年1月1日)以上,数量不得超出规定的5篇。2.应用类项目。被提名项目应在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社会公益、重大工程中,取得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的重要创新,在两年(2018年1月1日)前完成主要技术应用并且效益显著、为江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
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其创新水平、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不把代表作数量的多少、影响因子的高低作为量化...
被异化的论文竞争,不仅导致人才评价、职称评审、项目评估等工作陷入恶性循环,就连大学整体建设发展评估似乎也出现“以SCI数量论英雄”的不良反应。.所谓,“坐冷板凳做学问”的科研精神,开始沦为大众的笑谈。.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代表作制度...
基础类项目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不超过5篇,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应不少于1/3,不把代表作的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应用类项目突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关键技术,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把论文作为...
代表作制度将深刻影响每个人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代表作制度将崛起,成为「顶层设计」,对个人而言好好打磨自己的代表作,要远比刷论文数要来的有用。代表作制度,是国际上评价一个学者水瓶…
而后,多个省相继省级落地措施!意见措施中实施的“评审评价中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再加上“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那如果提供5篇代...
基础类项目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不超过5篇,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应不少于1/3,不把代表作的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应用类项目突出解决...
(管科)吐糟论文代表作制度作者lzk527来源:小木虫125025帖子+关注灌水发垃圾期刊是不对的,不过限定5篇代表作,怎么体现一个高产学者的价值呢?一个5篇cssci,另一个1...
首先就是要破除”唯论文“的不良导向,避免科研工作者功利化,为了快速获得荣誉和头衔,盲目跟风,追求短、平、快的项目,这与国家科技兴国,追求科研创新的目标背向而驰,因此代表...
因此,这种学术代表作制度,不是不看论文,而是更加看重论文的影响力、被引次数、影响因子,更加对高质量论文产生,让更多科学家整天思考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捷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浮躁...
淡化论文、奖励数量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填报的论文(著作、作品等)不超过3件,科研成果及获奖项目不超过3项,其他项目可在工作业绩中体现。论文,著作不超...
意见措施中实施的“评审评价中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再加上“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那如果提供5篇代表作时,国内科...
意见措施中实施的“评审评价中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再加上“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那如果提供5篇代表作时,国内科...
学术研究应该回归到做真学问,发好文章的原本轨道上。代表作制度也不是颠覆,而只是在原先僵化刚性的评价标准中加入一点柔性的元素,从而净化出潜心学术的风气。这才是改革的大方向!...
并通过专家严格评审,哪怕仅仅是一篇,哪怕没在“权威”与“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也能获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