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乘是佛说”的基本理念——净旻法师.佛教自东传震旦,扎根沃土,一时间“禅开五叶,教创台贤”,八宗争艳,四众皈心,灿然凝聚成华夏文明中独放异彩的佛教文化圈,纵横发展,绵延至今。.综观古德之创宗立义,方便多门,归元无二,莫不体佛心而...
1216202428.济群法师讲述.《摄大乘论》、三卷、无著菩萨造,是唯识宗的依据论典之一。.一、作者和本论的撰作目的.无著,是大乘唯识学的创始人,于公元四世纪出生在北印度富娄沙富罗(译云丈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有兄弟三人(无著、世亲、狮子...
论“大乘是佛说”的基本理念作者:释净旻【核心提示】“弘扬中华汉传佛教,振兴智者天台教观”!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修行于汉地,我们祖宗十八代都是汉人,我们有什么理由舍近求远、偏偏看不上汉传佛教?二…
《大乘起信论》来藏思想研究.pdf,中文摘要《大乘起信论》如来藏思想研究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边晓龙指导教师彭自强教授中文摘要《大乘起信论》是中国化佛教的重要经典,传出于梁、隋之际。南北朝时期,佛学研究广泛而深入,形成师说纷起局面。
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和实践之道——朱斐.佛法本无大小乘之分,乘是车乘,指交通工具而言。.过去,我们陆地交通只有车、马,只能载乘自己或极少数人,水上交通有船,比较可以多载些人,但也不像今日世界之有大巴士、火车、飞机、大轮船可以载很多很多...
佛教在中国的兴衰——苏东天.印度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代已从恒河流域广传到全国各地,同时逐渐向国外传播,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北传佛教已由安息、大夏、大月氏、康居,并东逾葱岭传入中国西北地区,经龟兹、于阗等国,进入玉门关、阳关而...
闻香教又名东大乘教,为顺天府蓟闻香教又名东大乘教,为顺天府蓟州(今天津蓟县)人王森创于万历时期。该教尊太上老君为第一大圣、王森为第二大圣、西大乘教吕姑为第三大圣。称...
摘要摘要《大乘起信论》与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大乘...的精华和要义,透析了宇宙人生之究竟,以明心见性为指归,教人以离苦得...河北大学...
导读:本文关于佛教大乘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编者按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逐步传入中国内地,中外僧人往来日益频繁.为了“法...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大乘大义章》试析宗教学硕士研究生解兴华指导教师彭自强教授摘要《大乘大义章》,又名《鸠摩罗什法师大义》,是由庐山慧远与后秦鸠...
张楠老师藏密大乘功论文合集[中国气功在线开心论坛]默认分类2008-02-1305:59:20阅读132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至于当代播于文献者,则有东密(日本),密...
于是,自明成化十八年(1482)罗清创立无为教始,经过黄天道、东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阳教等教派几代传人一百六十余年的不断探索与总结,最后由天启四年(1622)面世的...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