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书画世界】董其昌画学南北宗论:为文人画学经典辨体.本文选自《书画世界》杂志2020年6月号.文_蒋志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论文·.内容提要:学界研究董其昌南北宗论的论文,或关注其具体内容,批判其中不合史实之处;或追溯其理论来源,说明他对佛学、心学等的借鉴;很少深入探讨他提出...
董其昌认为文人画与院体画,南宗与北宗的重要区别就是“以画为寄,以画为乐”的思想。云“黄子久,沈石田,文徵仲皆大耋,仇英短命,赵吴兴止六十余,仇与赵品格虽不同,皆习者之流,非以画为寄,以画为乐者也。寄乐于画,自黄公望始开此门庭耳。
董其昌毕竟是我国最先系统地研究画派的人,其意义与贡献在当时更显得重要。从表面上看,南北宗论是对前辈画家的流派划分,但它的真正用意却不在于此。什么是文人画的传统?怎样协调传统与变革?这是董其昌想阐明的主要论点。
因为“惟以造物为师,方能过古人,谓之真师古,不虚耳。”可见,董其昌的“师古”有着更深的含义。(3)提出全新的文人画评判标准董其昌论画的最高标准是“淡”。他在绘画上强调写意,提出“淡”、“真”等审美原则,认为绘画技法要富于变化。
浅析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社会背景摘要:明朝中叶,文人画由于绘画发展的自身规律,走向低谷,董其昌及其“南北宗论”提出了文人画传统的真正的内涵,即作画要有“士气”!使单凭技法衡量文人画的理论得到了补充,对如何协调传统与变革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适应当时情况的发展路线,使文人画的发展有了重要的转机!关键词:文人画;董其昌;南北...
谈到文人画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学界几乎都集中地注意到三个人——宋代的苏轼、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但是,苏、赵、董三人的文人画理论是非常不同的,而且他们的审美旨趣、创作实践更具有明显的区别。
当“苏轼”“董其昌”这两个名字同时被提起的时候,不由得使人想起他们在文人画,尤其是文人画理论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着一个相当长的演进过程,它的由来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
董其昌讲南宋文人画是顿悟,是“一超直入如来地”,反对用工夫的渐修。但他在书法和绘画上都下过极大的工夫,所谓与古人血战。他说:“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
是董其昌眼光长远,使用文人画的手段,重新拾起五代北宋甚至唐代绘画里的那些布局与两宋成熟山水画规则完全不同的更加古老的元素。重新奠定了文人山水画的“立身之本”。这样的一位“文起八代之衰”的人物,怎么不是历史大家了?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书画家,是“华亭画派”杰出代表,他的画世人评价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甚大。在这之中,尤以“南北宗论”最为出名。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