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读陈寅恪最后二十年论文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毋庸置疑的失败之作,它丝毫无助于读者理解陈寅恪的贡献和局限;但该书作者胜利地将一个人生幸福、学问寻常的历史学者“美化”成一个百年难遇、令人叹惜的学术大师和文化偶像。这部成功的失败之作在20世纪90年代将陈寅恪送上了神坛。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间遇上了很多事情,打建模比赛,校队出外比赛,赶手头的项目等等。零散读完,其实是很惭愧的。惭愧的第一点是,我
陈寅恪是我国最伟大的国学大师、史学大师。为了深入探寻陈寅恪的精神和思想,此后至今,我陆续阅读了一些关于陈先生的书,感受“无涯岸之可望、无辙迹之可寻”的境界,《陈寅恪的最后20年》…
陈寅恪综合运用传、论、述、证的方法,熔史才、诗笔、议论于一炉,将家国兴亡哀痛之情感融化贯彻全篇。作者更辉煌的学术目标是通过立传来修史,更准确而宽泛一点说,应该是用血泪写成的即撰写一部色调全新的明清文化痛史。
就了解陈寅恪身世来说,我建议读一读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和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属于学术评传,对生活着墨不多。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这本书提供很多细节,但注意别被作者的情绪带偏。
图书陈寅恪的最后20年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9有用做个喜悦的人2014-01-21全书五百多页,可以见得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但是总感觉有点史料的堆积,而且对出现在陈寅恪身边的每一个人作者都进行了详细描写,出身、生平、成就等,到最后反而是这些配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
1995年三联书店出版《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以来,更是让陈先生走进了文化大众的视野,陈寅恪这三个字也成为一种精神和风骨的代名词。新世纪以来,新一代学人重新与陈先生的学术思想展开对话。李先生之后谈了三联书店与陈先生著述的出版渊源。
读《陈寅恪走上神坛之路》有感.青琅轩2014-01-1120:52:23.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陈寅恪走向神坛之路”,对学界流传的陈先生博闻强识、“精通十数国语言文字”的说法进行了反驳;对陈先生的学术贡献进行了贬低,甚至暗讽其是依靠父祖之荫在清华国学院...
谨以此文纪念陈寅恪先生逝世(1969.10.7)50周年一、「把我骨灰扔进珠江,别让人利用开追悼会」陈寅恪先生是20世纪中国知识界一位奇特的「大师」。按理来说,知识分子总该是寂寞的。尤其像陈寅恪,自他1925年回…
这就是陈寅恪先生与他的最后著作《柳如是别传》。.1964年夏,该书完成初稿时,陈寅恪先生已七十五岁,正如助手黄萱所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钩稽沉隐,以成此稿,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慨。.”有陈先生和他的...
为了深入探寻陈寅恪的精神和思想,尔后至今,我陆续阅读了一些关于陈先生的书,感受“无涯岸之可望、无辙迹之可寻〞的境界,《陈寅恪的最后20年》更是看过屡次。该书主要描绘...
《陈寅恪的最后20年》是一本由陆键东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5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陈寅恪...
”陆键东在书中前言这样描述陈寅恪先生及先生最后二十年所处的社会。或许许多人对陈寅恪并不熟悉,但正如他在王国维碑上所写的“惟此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
郭沫若先生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一近十篇论文之排炮,对着陈寅恪的《论再生缘》一书展开了批判,据此过了二十年后,当时已是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的余英时先生结集出...
以《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代表的作品,既是陈寅恪心路历程的映照,也是今人探寻其价值取向、人文精神的一扇门,推开这扇门,我们将进入一个丰富的心灵世...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间遇上了很多事情,打建模比赛,校队出外比赛,赶手头的项目等等。零散读完,其实是很惭愧的。惭愧的第一...
本书为陈寅恪先生后半生(1949-1969年)的传记。陈先生学贯中西,文史兼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境界。他一生潜心学问,不求显达,深为国内外学人敬重。本书根据大量档案...
10闾丘露薇;;二十年后的我们[J];意林;2007年09期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1李玉梅;;陈寅恪西北学的后现代主义色彩[A];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有几次很有意思的会见,对象包括陈毅、杜国庠、周扬、胡乔木、郭沫若、康生。我注意到,作者在前两次会见的叙述中都用了这样的句式:“陈毅...
4责任编辑:朱隽电话:0571-87053924电子信箱:zjlybds@163人文周刊·读书满怀悲情敬意的阅读——读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唐宝民真正优秀的作品,我们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