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撞车在学术界并不罕见,但并非每一位研究者都能如此幸运,迎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折。多数撞车者苦苦思索的是:这个想法还要不要坚持下去?图源:美剧《生活大》最近,一位硕士研究生在reddit上发帖提问:论文想法撞车之后到底要不要放弃?
专栏首页机器之心论文想法跟别人撞车了,我还要不要继续?论文想法跟别人撞车了,我还要不要继续?2019-07-032019-07-0312:00:11阅读4370机器之心报道参与:张倩、杜伟去年11月,机器之心曾报道过,首尔大学研究者的一篇论文和英伟...
还有解决方式那就是及时改变方向,这种选择类似于选择新路,这样科研撞车可能会降到很低,而且研究创新性绝对有保证,但是会有风险,可能此路不通.这就要求作科研过程,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走好主路的同时,也要不断思考和探索旁别的研究支路.有了这通盘...
第一次投稿和别人论文撞车了,郁闷论文投稿论文写作第2页小木虫...意得辑SCI论文翻译|限时9折特惠>论坛更新日志(49805)>虫友互识(5892)>硕博家园(979)>休闲灌水(861)...
小弟是做方法学的,最近完成了一个实验正在写文章,但是,今天发现greenchemistry新出的一篇文章和我做的大部分都很像(只有添加剂和部分底物拓展不同)。但这篇文章还没有出页码。我想问各位大神,那我投RSC里的杂志还可以吗?比如,Organic&;BiomolecularChemistry,还是改投其他系统的?
Paper和陈丹琦撞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卷友们好,我是rumor。.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很复杂。.简单的来说,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我们今年2月投稿的ACL中了,用对比学习做文本表示,刷过了BERT-flow,直接提了2-5个点。.坏消息是我们一直没挂...
SCI论文和毕业论文也曾是王严的拦路虎。“我们需要发表2篇及两篇以上的论文到SCI。”但SCI强调创新,王严表示,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用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做出结果,写出来却可能会和别人的想法撞车,被评稿人贴上“没有创新性”。
如何有效的解决sci论文一直被拒的问题?不少小伙伴都有SCI论文被拒稿的经历。从实验设计、做实验再到写文章,少则几个月,多则数年。辛辛苦苦的工作,满怀期待的投稿。转眼第二天就收到拒稿信,这是…
SCI标题怎么写才能提高被引率?千万不要写成这样!论文标题的重要性相信大家在想要看一篇文章的时候,第一要看的就是标题,标题足够新奇有趣,才足够吸引人,让读者有想点进去的欲望。SCI论文也一样,标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SCI写作专题第一期:论文结构在以论文为最主要的学术评价体系的今天,这名言对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依旧适用。例如,职业前景,资助申请,国自然项目申请,甚至硕士、博士等学历的毕业资格要求,...
一个月前第一次向prd投稿,今天审稿人回信说我的文章和别人做过了.并且早于我1个星期铁在网上.郁闷呀,辛辛苦苦作完,焦急等待一个月.做了无用功不说,还有抄袭的嫌疑.今后不知对...
我去年花了半年时间写了篇小论文,九月份完稿的,因为方向很冷(十年没见有人发一篇)所以没慌着投,昨天准备改一改发了,发现去年12月有人投了篇sci,和我方向思路一模一样,图都快一样了,...
导师简介Dr.Li武汉大学学士,美国休斯顿大学工程学博士;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他引次数千余次;擅长科研选题,博士申请,论文写作和发表;知乎英文论文写作优秀回答者,回答获得1万多次赞同...
(2)做论文最怕的就是遇到被大佬撞车,撞得你直接放弃,挣扎改一下的余地都没有。。。大佬做的东西...
中度撞车的发生几率,似乎也不比轻度撞车的几率低。不过到了这个级别,个人的展示余地更大,即便是同样的idea,由不同的人写出来效果也有很大差距(比如有为导师常给...
2、您已经发表了十余篇SCI论文,被引用超过千次,关于这部分有没有经验可以分享呢?有的,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制定相对较前沿新颖的课题,但又有可实现性。同时展开两个以上的项目,避...
以上5种投稿策略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策略,只要你想发表SCI论文,只要投稿策略得当,发表应该不成问题。现在大家是否对如何有效解决sci论文一直被拒的问题有...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本公众号内容不妥,或者有侵权之嫌,请先联系小编topedit...
2019@2019Sci.Tech.Engrg.引用格式:李丹,李平飞,廖文俊,等?行人运动状态对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损伤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0):383-388Li...
“硕士期间共参与发表SCI论文84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并列)发表SCI论文39篇,共计影响因子184分,发表大于10分的SCI论文6篇,参编非插管胸外科手术国际专家共识3项。”近日,广州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