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位知识分子曾在学术调查路上丧妻,后来他的博士论文震惊西方社会学界.这是我第二次到苏州吴江的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上次去已是五六年前了,临近中午,纪念馆铁将军把门,吴江的朋友帮我打了电话,才奔来一个满头大汗的大叔,将大门打开...
很早就闻得费孝通先生所著的《江村经济》的大名,却因为各种懒惰以及执行力缺乏等恶习缠身,迟迟未能入手阅读。最近因为陪伴大学舍友暮春悠游江南,而三入苏州吴县东山岛,有着对洞庭村的调研,以及自己从事散改集相关课题研究,同时对1958年的关注,觉得确有必要获得社会学方面经典...
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先生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今天是他诞辰107周年。费孝通是谁?他的身份有很多,而其中最闪耀的,是中国学术史上叱咤风云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享誉国际。此外,他还是《纽约时报》说的中国最厉害的专栏作家,是散文家;出过诗集,是诗人;早年尝试写...
位于苏州吴江区的开弦弓村,是个面积只有4.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0人的小村庄。1936年夏天,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不久的费孝通应姐姐费达生邀请,来到开弦弓村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并给该村起了个化名叫“江村”…
提要:费孝通教授关于模式的探讨,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化新模式,认为发展乡镇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国家工业化模式的一个基本区别,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行道路;小城镇发展模式,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离土不离乡”和...
费孝通对自己的学术相当自负,对潘光旦的批评,他并没有完全接受。但当时的处境使他们没有条件和心情就这个社会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展开辩论。1947年费孝通从英国回国后,虽然两人同住一院,但也无心就此进一步切磋琢磨,展开辩论。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
费孝通身受重伤,妻子不幸遇难后来,他回到自己的老家苏州养伤↓↓↓开弦弓村也就是费孝通的著作《江村经济》中的“江村”在这个地处苏南的普通农村费孝通拄着双拐串门访户、走田头、进工厂、坐航船、观商埠并在笔记中做记录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取材于1936年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今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调查资料,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1939年在英国出版,书名为《中国农民的
1936年,费孝通公费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攻读社会人类学,完成了以原籍吴江江村为原型的《江村经济》博士论文,获博士学位,《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著作中讲到的“乡土”主要是指“乡村”,在他眼里,乡土性是中国的基础色调,而“乡土”之根就在于一个“土”字,...
【摘要】:正辛亥革命前一年,苏州吴江费家的一个孩子出世了,他出世的这一天是农历十月一日,民间的鬼节。鬼节里出生并长大的孩子,叫费孝通。八十多年后,费孝通回...
费孝通的博士论文答辩最为奇异,由于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导师只有一位,答辩过程的唯一主题内容是饮酒。费孝通1933年考进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
2020年,是费孝通先生诞辰110周年。近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刊行“费孝通作品精选”,脉络性地呈现费先生的学思历程和主要成就。12月12日,北京大学文...
此次三联版‘费孝通作品精选’,从先生大量文字中选择了一部分,分十二种出版,从局部呈现了他思想世界的整体面貌。我认为这相当务实。”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单册成书的《茧》为...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2杜振吉;;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3刘旦元;;对学校文化自觉的几...
高等学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8届)发展哲学视阉中的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改革开放三十年采的苏州为倒On...二、农村与农村城镇化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中...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