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以成菩萨作佛为最终目标,因而,佛性理论始终是大乘佛教最核心的内容。所谓佛性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关于佛性问题的思想、学说或理论,它主要研究诸如何谓佛?佛的本性是什么?众生有没有佛性?能否成佛?若能成佛,其根据是什么?
1996年1月,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结集出版《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收释传道《菩萨社会关怀的二大任务——庄严国土、成熟众生》、释恒清《草木有性与深层生态学》、王俊秀、江灿腾《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地区的佛教实践模式为例》、…
此理论,对于廓清中国佛教理论界迷惑,引导中国佛教根据佛教根本精神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为什么?他在这几篇论文中一方面介绍佛教理论,另一方面对他之前中国佛教中间出现的对佛教各种各样的理解都进行了批评。
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_洪修平2001年第3期第38卷(总141期)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3,2001Vol.38General,№141·中国佛教文化研究...
佛教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佛教的思想与现代社会。佛教在印度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而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有关佛教孝思想的研究成果有同本当代著名学者中村元专著《大乘佛教的》和《小乘佛教的》、释昭慧专著《佛教学》、释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国内有业露华的专著《道洽六亲一佛教孝观》和研究论文《中国佛教孝道观的
佛教作为首次提出反对造物主、反对自因说的宗教和哲学流派,通常以无我、缘起论等作为驳斥造物主和自因实体的经典路径,但本文认为从佛教的时间观角度即可解构造物主理论的哲学论证。在其他宗教关于造物主理论的哲学层面证明中,大都基于线性时间观念的基本假设,从而导
”14大乘佛教的代表人物龙树在《中论》卷第四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15中观派人物青目在注释《中论》卷第一时说:“于一切法虽有所见,皆如幻如梦。”16因而,可以说,大乘佛教的幻变说的理论基础还是佛教的缘起论。
笔者曾于1994年发表过一篇题为《略论禅宗佛学的理论基础——真如缘起论》的文章,此文发表在《文化与传播》(第二辑)的论文集上,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文中阐说了《坛经》中的真如佛性的思想,认为慧能在《坛经》中提出的性含万法、性生万法的思想...
[13]《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邓子美,《法音》1998.7;此文还对太虚、印顺、赵朴初关于人间佛教的共同点及分歧作了分析,认为赵朴初“实际上把太虚的不少提法作为自己人间佛教思想的理论前提”,“对太虚、印顺的整个人间佛教理论建构
佛教的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是在印度古代社会的某些发展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古代印度部分宗教信徒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看法...
[8]这种把佛学仅仅看作是一种学问、哲学理论和思想的看法,正是世俗佛学的又一误区。因为建立在理性思辨、凭借语言逻辑概念体系、思维体系基础上的人智是有偏和残缺...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佛教思想理论论文的问题>>
文档分类:论文语文佛教理论思想论文.doc下载后只包含1个DOC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特别说明:文档预览什么样,下载就是什么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的佛教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与社会各界的交往日益增多,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正因如此,佛教界搞好自身...
狭义的“佛教”特指佛陀的身教言教,传达的是佛教解脱生死痛苦和众生身心烦恼的思想理论与修行方法,简称“佛法”,其内涵偏于佛教的义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其外延按...
(杨惠南A)但从上述论文题目来看,学者对佛教思想与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涉及相当具体的领域,在理论探讨上也进入比较深入的层次。清华大学通识教育...
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论析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作用论文关键词:戒律;宽容;整体主义论文摘要:现代社会中的道德缺失...
导读:主要论述了佛教思想论文范文相关参考文献文献(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从南北朝到隋唐,中国佛学经历了从争论、碰撞到整合...
内容提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佛教修身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姓名:王旭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宗教学指导教师:荆三隆20100101摘要:佛教修身思想或者说佛...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论佛教中的和谐思想作者陈宝清毕业届期__2009届_指导教师白继贵_单位社会发展学院_专业__社会工作_二九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