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指的是代表不同政治势力的两个的对峙。在长达十年的对峙期间,双方均有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和实际控制区域,且在不断的武装斗争中,谁也消灭不了谁。
浅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的意义.docx,浅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的意义摘要:土地革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土地革命对扩大共产党政治影响、提高农民参与热情的作用;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权力结构的变革;社会分层和政治关系的革命性变革。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国共两党报刊比较研究,国共两党,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关系,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合作大革命时期,国共内战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卷一轮复习练习:考点15国共十年对峙与解放战争高考真题.doc,第3步研习高考真题高考研析把握考向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
2,在第二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年至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日
遵义1935.1.红一、四方面军会师1935年6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1935年10月(右上图)张学良、杨虎城(左上图)临潼华请池的“兵谏亭”(左图)西北文化报报道了西安事变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
2、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含义: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发展及其作用.doc,试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发展及其作用,摘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在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建设,取得不断创新和巨大发展。
【精品PPT】国共的十年对峙国共,十年,对峙,十年对峙,年国共,国共对峙1515-----312.6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代总指挥—贺龙刘伯承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图修水铜鼓安源进攻长沙受挫三湾改编进军井冈山文家市决策1927.10---1928.4井冈...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也变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pljd6s1gk分享于2015-09-0312:02:7.0【精】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论文资料)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页文档大小:28.5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毕业...
Ziying.Zhang高考历史知识点一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一)背景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2.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
南京国民成立于1927年,在南京国民前十年(1927~1937),也就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一阶段中,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最为复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大...
国共十年对峙教案49334.doc3页内容提供方:aiwendang大小:39KB字数:约1.76千字发布时间:2017-08-31浏览人气:7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收藏次数:0...
国共十年对峙教案49406.doc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和影响。2)认识“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Journal:Xinkecheng年,卷(期):2018,(3)所属期刊栏目:课题荟萃2在线出版日期:2018-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页数:共1页页...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材介绍马执斌【摘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历史教学社共同编写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学参考》一书上册出版以后,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中学历...
摘要:作者以人教版《国共十年对峙》一课为例,在实践中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会到翻转课堂能大大丰富教学内容,使历史课堂更有历史的味道,同时发现翻转课堂在目前学校教学模...
国共十年对峙共产党做了什么求具体一点的,最好带上哪一年做了什么事...求具体一点的,最好带上哪一年做了什么事展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
第4页论文服务:摘要:【分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中等教育>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关键词】示意图高中历史新教材运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