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83

私人发艺工匠
首页 > 医学论文 > 国内医学杂志关于酒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给知道我是谁

已采纳

这就要看自己怎么喝了,如果适量的喝可以治病,如果超量了就致病。

111 评论

Melinda麒儿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肝”,这句常被爱酒人士挂在嘴边的话,很多人也都表示认同。认为只要少喝点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会伤肝,还能对人体有好处,有助眠的效果。还有人说,喝酒只要适量,偶尔喝一次,只要不经常喝就没事。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适量喝酒就不会伤肝吗?

酒在进入人体后,大部分的酒精会被人体的胃肠道吸收融入进人的血液当中。然后随着血液进入到负责“排毒”的肝脏内。 肝脏分泌的酶会和酒精发生化学反应 ,将酒精分解为乙醛,然后再把乙醛变成乙酸。乙酸再进行分解,就会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之后便会被人体代谢排出体外。

当大量的酒精进入人体后,肝脏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全部的酒精分解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已经代谢转化为乙醛的酒精,来不及分解为乙酸,就会与人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复合物,这种物质可以直接损伤肝脏。这就是喝酒伤肝的原因。

也就是说,喝酒之所以会伤肝主要是酒精在起作用。换言之,只要喝酒,酒精就能够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损伤,且酒精含量越高对人体肝脏的损害就会越大。

另外,喝酒还会对人体造成其他伤害,就是适量饮酒也是同样会对人体造成其他损伤。

《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 平均每天的饮酒量每增加4个单位,饮酒者出现脑卒中的几率平均增加三分之一 ,即使轻度饮酒也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报告中推荐的饮酒量为0,不建议喝任何酒。

2019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参与的研究表明, 即使轻度饮酒也会增加高血压和中风的风险,尤其是缺血性中风和脑出血与酒精高度相关 。喝得就越多,诱发这些疾病的风险也就越高。

上面我们说了喝酒伤肝,其实它还有致癌的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研究(IARC) 研究表明, 癌症的发生与酒精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显示,大约四分之一的癌症与酒精存在联系,是使人出现癌症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 ,长期饮酒的人,更容易诱发这两种恶性疾病。

同时,IARC指出,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东亚、中欧、东欧等是酒精致癌的高发区域。

根据 《柳叶刀》 子刊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酒会加重全球癌症病发的负担, 尤其是以中国人为首的东亚人更是如此 。

研究人员表示, 在2020年一年中约计74万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发生与酒精高度相关 。其中受到影响最为严重的为东亚地区,其中中国和蒙古,由饮酒所导致的癌症病例占总新发病例的比例最高。

根据 《Nature》 杂志刊登的研究报告指出, 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群更容易受到酒精的伤害 。在我国有很多人的遗传基因中就存在这种常见的遗传变异 ,这种变异会大幅降低人体对酒精的耐受度。

同时,我国国人大多还携带着另外一种基因,就是“杜康基因”。

杜康基因是血浆抗利尿激素的一个变种,在我国携带这种基因的人非常多, 约有70%的汉族人 有这种基因。而血浆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乙醛的产生,但是 与酒精有关的乙醛早在2017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

携带“杜康”基因的人,因为血浆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会更多,分解代谢乙醇的速度也会更快。

但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有效降解乙醛的能力不足,分解出的乙醛无法被快速分解为乙酸,就会滞留在人体内,对人体的损伤也会更大。

一方面是大量激增被分解的乙醛,另一方面这些乙醛又难以被再次分解。这些乙醛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大肆破坏人体 健康 。

也就是说,因为这两种基因的缘故,我国部分人群饮酒更容易患上癌症。

1、喝酒脸红

前面我们说过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群喝酒更容易引发肝损伤, 这部分人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喝酒会脸红。 这类人群长期喝酒诱发肝癌的风险也远比一般人要高。

所以建议这部分人群,最好不要喝酒。

2、脸色发黄

如果您平时有饮酒的习惯,发现自己的脸色我平常不同。脸色暗沉、发黄,您就要注意了, 可能您的肝脏已经受损 。

长期大量饮酒后,如果一个人的肝脏受损,肝功能下降,无法快速代谢毒素。毒素就会在身体里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会使得人体表面皮肤发生变化,变得黯淡、无光泽、发黄粗糙。

如果您有这样的情况,要立即停止饮酒,戒除饮酒的习惯,避免对肝脏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诱发酒精性脂肪肝或肝硬化。

3、腹痛

在饮酒后很多人都会感到肚子疼,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了。

在酒后出现腹痛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饮酒导致我们出现胃出血、肝癌、急性胰腺炎、胃溃疡等病症。

如果腹痛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建议立即去往医院就诊,以防是发生了某种疾病。

如果曾经在酒后出现过腹痛的情况且比较明显,说明我们的身体可能曾经因为酒病发过某种疾病,建议这类人群不要再喝酒了。

1、孕妇和孩子

酒精可以对孕妇及胎儿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酒精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虽然胎儿有胎盘保护,但能阻碍很多病毒以及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但是胎盘却无法有效地阻止酒精侵入到胎儿体内。

孕妇过量的饮酒可能会使腹内的胎儿流产,也会增加诱发各种疾病的几率,增加胎儿发育畸形的风险,还可能损伤到胎儿的神经系统。

而孩子还在发育当中,身体各项机能都相对比较脆弱,喝酒对他们器官的损伤也会高于成年人。另外, 喝酒的孩子诱发脂肪肝、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几率也会高于不喝酒的人群 。

酒精会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过量饮酒会使得人产生头昏、眼花、头痛及记忆障碍等症状。如果人体内的酒精含量比较高,还可能会抑制人的呼吸,长期饮酒会让人对酒产生生理性的依赖。 所以不建议孩子喝酒,也不推荐孩子饮用任何含有酒精的饮料。

2、肝脏疾病患者

肝脏疾病患者本身肝脏已经受损,如果再喝酒势必会导致肝脏受损更为严重。实际上就是少量饮酒,也可能会使得人体内的肝酶(转氨酶)升高。 而且酒精也可能会合并肝脏疾病。

研究发现, 酒精与乙肝病毒合并作用,可能会增加慢性炎症的扩散、增殖,加速乙肝病情的发展。 而且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酒,也会加速乙肝病毒发展为病毒性肝炎。饮酒会使得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会在更早的阶段,就发生肝癌。

另外由于酒精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 ,长期饮酒可能会使得脂肪肝患者体内囤积的脂肪增加,从而可能使得脂肪肝病变为肝硬化的几率升高。

过量的饮酒,可能还会使得人体内的胰腺液在短时间内分泌过多,肝脏疾病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代谢,留存在胰腺内,这样还可能会使患者诱发急性的胰腺炎。 一旦诱发急性胰腺炎,胰腺液可在短时间内破坏人体胰腺及周围器官。可让人在短时间内出现多器官衰竭及其他恶性反应,如心衰、胃出血、肾衰竭等等,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肝脏病人也不建议饮酒,适度的饮酒也不可以。

另外有肾脏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胰腺炎等患者也不建议饮酒。

长期饮酒不仅可能会增加人诱发脂肪肝的几率,还可以直接让人诱发酒精性脂肪肝。另外酒精还会加剧肝脏疾病的病变,让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会让患者诱发肝癌。

而且长期饮酒不仅伤害肝脏,还是很多疾病诱发的重要因素,如心脏病、脑卒中、粥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诱发胰腺炎、胃出血、肾衰竭等多种疾病。

所以,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饮酒。

357 评论

chen251791802

酒少喝点还是有好处的,不过主要还是当做饮品,除非是药酒,否则其他酒类也就那样,喝不喝关系不大,不过喝多了伤身是真的

115 评论

chengongsc

答案都是肯定的。

一、每年80万人因喝酒得癌症。酒精是明确致癌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把酒精列为一级致癌物。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也发表官方声明,列举了酒精是致癌因素的数据。

研究表明,全世界的癌症发生和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也就是说每18个癌症里,就有一个是喝酒喝出来的。全球每年有近80万癌症患者是由于喝酒!

饮酒和常见的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有直接关系。当然,和酒精关系最密切的癌症类型,来自喝酒会直接接触的组织: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来自美国的最新数据显示,41%口腔癌,21%食管癌都和饮酒有关。

二、还有几点特别值得强调:

1:酒精给女性带来的风险看起来比男性更大,因此女性尤其不应该喝酒。美国有的女性乳腺癌是由饮酒引起的。

2:无论红酒,啤酒,白酒,只要含有酒精,就是致癌风险。研究没有发现红酒的致癌风险和别的酒有任何区别。今年一项对超过1200万名女性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即使每天只喝一小杯酒,女性乳腺癌概率也会显著增加。

3:身体不好者,患病者,尤其是癌症患者更不应该喝酒。研究发现,过度饮酒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手术次数更多,恢复更慢,医疗花费更高,死亡率更高。治疗过程中,酒精可能降低化疗药和靶向药效果,也可能增加放疗的副作用。治疗结束后持续喝酒,还会导致更高风险出现二次癌症。

4:戒酒有用!戒酒20年以后,得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风险就和从不喝酒的人相似。这点和戒烟非常像。

5:俗话说烟酒不分家。如果喝酒的同时抽烟,癌症发病率会进一步增加。

三、喝多少酒安全?

刚才讲了,研究发现即使少量喝酒,患癌风险也会增加,尤其是女性。因此,最佳的选择是完全不喝酒。如果你不喝酒,最好不要开始。

但我个人并不反对偶尔喝点酒,就像不反对偶尔吃点垃圾食品。一来让所有人完全戒酒不现实;二来少量饮酒增加的风险较少。

最危险的是长期大量饮酒,酒精量和致癌风险呈现明显正相关,喝得越多,喝得越久,得癌症概率越高。

如果非要喝两口,到底多少酒相对比较“安全”?

美国官方建议的量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份酒精,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份。刚才也说了,女性比男性危险,应该喝更少。

一份酒精什么概念呢?

大概是18毫升(14克)。

不同的酒里的酒精含量不同,换算一下,啤酒大约350毫升,葡萄酒大约150毫升,50度白酒是35毫升。

因此,女性一天最多一小杯红酒。男性最多70毫升白酒,大概就是一两。

四、酒精如何致癌?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其实知道答案的不多。

事实上,酒精本身并不是致癌物,不会引起基因突变。真正危险的是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

酒精(乙醇)进入体内后,由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排除体外。

一头一尾的乙醇和乙酸都相对安全。但中间的乙醛是明确致癌物,因为它能直接结合DNA,诱发基因突变。世界卫生组织把乙醛列为一级致癌物!

五、为啥中国人喝酒更容易致癌?因为中国人多有酒精代谢基因缺陷。

只要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外国人喝酒后,并不像中国人一样脸红。喝酒上脸这件事儿其实是中国(东亚人)特色。

脸红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多携带突变的乙醛脱氢酶基因,导致无法有效降解乙醛,乙醛在体内积累后能导致血管舒张,看起来就是脸红筋涨,所谓的上脸。

因此,喝酒脸红的人体内乙醛含量更高,更容易致癌。很多中国人都是如此。

对东亚人群的统计确实发现,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同样喝酒后,患癌概率会大于没有缺陷的人。

因此,如果你像我一样喝酒脸红,说明风险更高。咱们千万要少喝酒,因为基因实在不给力!

六、少量喝红酒到底有没有好处?

社会上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少量喝酒,尤其是喝红酒对身体有好处。

真的如此么?不太靠谱。

之所以说它不靠谱,一方面是研究自相矛盾。早期确实有些报道说少量喝红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甚至是死亡率。但最近更大规模试验并没有证实这个结论。反而有证据显示,完全不喝酒的人,事实上比少量喝酒的人冠心病,脑卒中等发病概率更低。

另一方面,很多说葡萄酒有好处的理论,集中在白藜芦醇,花青素,单宁等抗氧化剂,但其实随便简单算算就知道,这些物质在葡萄酒里含量低得可怜,不可能产生神奇效果。

所以,长期少量喝酒即使真对心血管有点好处,也肯定被严重高估和夸大了。

七、“少量喝酒有好处”这种说法之所以长期流行,是因为它是酒商营销的手段,是酒鬼喝酒的借口。

由于中国人普遍乙醛脱氢酶缺陷,喝酒患癌风险更高,因此即使喝酒对心血管可能有好处,也无法抵消增加患癌风险这个肯定的坏处。

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女性,最理想的选择,还是能不喝就不喝。

226 评论

邱shannon

并不是,可以喝酒,但是要适当的喝,不能过量。

246 评论

NightWish431

凡事都有一个度,饮酒也是如此。浅饮少酌可以活血,而过度饮酒就会损伤肝脏。

296 评论

小火车君

其实好的酒应该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不然的话为什么我们要用酒精来杀毒呢?还有就是不要喝多,只要一点点,是可以活血化瘀的。

296 评论

龙真妈妈

喝酒致癌,铁证如山,即使是所谓“适量”。大量充足的研究证明,酒精是确定性的致癌物,喝酒至少可以导致口咽癌、食道鳞状上皮细胞癌、咽喉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结肠癌等七种癌症。另有,胰腺癌、胃癌、肺癌等的发生也很可能与酒存在密切相关性。这早已获得了包括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等权威机构的确认。

并且,酒精早就被WHO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最近的声明,综述了大量最新研究结果。其中,一项特别引人注目,说即使是“适量”喝酒,甚至轻度饮酒或少量饮酒同样增加包括口咽癌、食道癌和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值得特别提示的是,即使少量饮酒,饮酒量也与某些癌症风险升高之间存在量价反应关系,像口咽癌,每天每多喝10克纯酒精风险升高9%。女性乳腺癌尤其获得最为充分的研究,每天每多喝10克纯酒精,乳腺癌风险增加5%。并指出,对于致癌性,不分酒的种类,只看酒精,含有酒精的任何酒都具有相同的致癌性,喝得越多风险越大。同时,特别强调,要想预防癌症,就不要喝酒。

酒精致癌机制目前已知的酒精致癌机制有:干扰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通过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增加肝癌风险。喝酒同时吸烟,酒精增加烟草中致癌物质的吸收,增加口腔、咽喉,以及食道癌风险。喝酒还会减少了血液中的叶酸量,干扰细胞染色体正确复制,增加致癌风险。乙醛是已知的细胞毒和致癌物质,酒精通过乙醛致癌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现代医学是建立在科学证据之上的,由于缺乏分子机制,酒精这一致癌途径之前一直未被确认。

剑桥大学在自然杂志上的新成果为酒精致癌机制增加分量最重的实锤证据剑桥大学在自然杂志上的新成果首次证明,酒精可以专门“绑架”体内干细胞,通过直接破坏其DNA结构、干扰DNA核苷酸重排,和形成DNA加合物,从而直接杀死干细胞,引发基因变异致癌,以及导致其他疾病。

因此,这次剑桥大学的研究不仅揭示了酒精致癌最重要的一个致癌分子机制。同时还揭示,酒精还可以杀死干细胞,通过基因变异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125 评论

在路上嘚吧嘚

今年刚刚开始的时候,顶尖杂志《自然》一篇最新论文在全球被广泛的转载:剑桥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动物的模型,发现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对造血干细胞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他被引起关注的原因是因为喝酒引发癌症的发生:喝酒会致癌!中国人尤其危险!近日,Nature 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文章,称酒精和内源醛损害染色体和变异干细胞,再次证明饮酒与癌症病发以及死亡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科研人员在小白鼠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小白鼠喝下大量的含有酒精的饮料。在酒精的作用下,DNA的不稳定性越发严重。酒精和其代谢产物能对DNA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的人类体中不含有可以消除酒精的基因,而是要靠自主讲解才可以达到目的。亚洲人在这亿人中占了不少——我们身边许多人喝酒会脸红,就是乙醛代谢能力不足的表现。这些喝酒上脸的朋友,也更容易在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的影响下,出现DNA损伤,导致血液疾病,甚至是癌症。

但是这就不可以代表酒是可以随便就可以喝的,我们要适可而止,“我们的研究说明了酒精代谢不足能导致相关的DNA受损风险变高,引起癌症。但有一点也很重要,需要记住,” Patel教授补充说:“酒精清除和DNA修复系统不是完美的。即便是在这些防御机制完整的人里,酒精依然能以多种方式导致癌症。”

要说烟草致癌大家都很认可,要说酒精致癌,很多人从感情上似乎不太能接受。看看研究者甩出来的证据:

1.酒精中的主要物质乙醇会损伤DNA;2.乙醇在体内代谢生成的乙醛是致癌物,也会损伤DNA;3.酒精可能会影响雌激素的分解,增加血液中雌激素的量,更容易引发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特别是对未到更年期的女性来说;

123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杂志酒精

    众所周知,吸烟喝酒都不是什么好习惯,并且十分伤身体。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更是刊文直言: 酒没有安全剂量,即使喝一滴也有害! 即便如此,却也挡不住人们对酒精的追

    夕阳下看晚霞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美国医学杂志酒精

    美国医学杂志柳叶刀说酒精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

    乐乐媚娘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内耳眩晕的医学杂志

    您好:内耳眩晕症我们也称之为耳源性的眩晕病。内耳主要有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以及半规管。耳源性眩晕的症状主要就是发作性的眩晕、耳鸣耳闷以及波动性的听力下降。同时如果

    我来打包带走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吸烟饮酒食管癌的论文

    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各种酒的来源,酿造工艺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数各不相同。酒精度数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计)如北京啤酒含

    鲜嫩的小豆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国内外科研论文

    毕业论文指之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 一、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

    我想我是海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