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日语论文网会员

日语论文网会员

发布时间:

日语论文网会员

人家用过的,肯定不行.

天底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楼主读那么多年书,写个文章还是自己写吧,论文又不难写。

写论文前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搜集资料了。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搜集资料的实用方法。在开始搜集资料之前,先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资料出处的记录!正式论文多要求标注出引用语句的出处,提前做好备份,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就不会手忙脚乱了。一.线下查找搜集资料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去学校图书馆。也可以向导师求助,看看有没有现成的可供借阅的资料。二.网上查找1.网站除了线下外,我们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搜集资料。这里给同学们介绍2个非常实用的网站。(1)中国知网中国知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是一家致力于为海内外各行各业提供知识与情报服务的专业网站。收录了自1994年以来的国内公开出版的6000多种期刊和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的全文。tips!外部网络下载论文等需要收费。一般学校都会购买几个数据库,在校园网环境下,通过学校主页的中国知网链接进入是免费的。由于每个学校主页的情况不同,遇到的具体问题请咨询指导老师。(2)CiNii JPCiNii(读作サイニイ)是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经营的包括学术论文、图书、期刊杂志等学术情报的数据库。上面搜罗了各专业领域的日语论文。唯一的缺点是有些文章需要购买付费账户才能阅览。中国知网上日语相关的论文多是中文写作的,这里我们就主要介绍CiNii的使用方法。①用浏览器打开网址②CiNii搜出来的论文,很多是没有电子版的,我们身在国内,也不方便去借阅,所以直接把目标锁定在“CiNiiに本文あり”(在CiNii上有全文的)一项③在搜索框内输入想要查找的关键字。这里,假设我们要搜索「副词」相关的论文。④搜索页除了有标题之外,还有关于论文的丰富信息。图中12345所指的部分分别是:1 论文标题2 论文作者3 登载该论文的期刊4 该论文的下载信息其中数字4处是决定我们能否免费下载的关键,前缀带有CiNii PDF的都可以在该网站上找到PDF原文。一共有4种形式:1) CiNii PDF - オープンアクセス:即一般免费公开,可以免费下载和观看。2) CiNii PDF - 定额アクセス可能:定额阅览,需要每年向网站支付一定的费用,类似于会员制度,需要交了年费才能看。3) CiNii PDF - 有料:阅读这种论文需要通过信用卡支付一定的费用4) CiNii PDF - 未公开:有些机构的论文有2年的保护时间,还未到可以公开的时间。很显然我们的目标就是标注有CiNii PDF - オープンアクセス的了。看到带有这个符号的就能直接点进去下载tips!CiNii PDF—定额アクセス可能的年费仅需2100日元(约合人民币160元),有信用卡的同学也可以注册该网站成为付费会员,就能下载更多资料了。⑤点击论文标题进入该论文详细信息页面2.搜索技巧(1)搜索日文资料推荐用各大搜索引擎的日语主页,比如:Google JPYahoo JPBing JP(2)善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如同大海捞针,善用一些技巧都可以对搜索结果进行过滤,有效提高搜索效率。①+(加号)“红茶+绿茶”,表示搜索包含所有「红茶」和「绿茶」这两个词组的页面。或者简单一点的方法,可以在两个关键字之间加个空格就OK了 。②- (减号)“-”可去除无关搜索结果,提高搜索结果相关性。比如,你要找关于「红茶」的信息,但是结果中很多都是既有「红茶」又有「绿茶」,输入“青岛–啤酒”来搜索,就不会再有啤酒烦你了。③""(引号)利用双引号,来查询完全符合关键字串的网站。例如:键入“武士道の伝统”,会找出包含「武士道の伝统」完整词组的页面。最后要强调的一点——引用他人的资料一定要注明出处哦!特别是原封不动地引用他人论文中的语句时,最好要注明,否则可能被认为是抄袭。

肯定会啊,所以你自己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日语论文答辩记录员

一般的程序就是先自己陈述:有什么选题意义,主要内容是什么……(3-5分钟吧)之后就是老师的提问了。会有关于论文的内容的,这种问题算简单。还有的老师会问发散性的问题,就是和你这个论文相关的。当然还看到过老师们对一个问题争执不休,把答辩者撇在一边的情况。呵呵。反正你要先准备一篇陈述文,背熟了。还要熟悉自己的论文。当然相关的内容有了解的话就更好了。国内院校都是这个顺序。祝你答辩顺利。

论文应该学校老师会通知你们的,你应该看看学校的要求,一般需要十分钟左右,8000字左右,但是老师不太看,会让你们事先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纲要,你把那个背了,就可以了,学校的答辩应该不太难。别紧张,看别人说什么你们就说什么就可以了。

我以前主持过全日语的辩论赛,但是没在下面答辩过。我了解的是:陈述阶段一般在3到5分钟。内容当然不能偏离你的观点。开头要说明你的观点,结尾也要说“因此我认为……是对的或”这样的话。答辩时语言要流利声音要洪亮,还有就是要带肢体语言。这个很重要,而且动作一定要自然,不然会给你一种在背诵的感觉。进场时一般说,皆さん、こんにちは、私は**です、宜しくお愿いします出场时说:有难うございました祝你取得好成绩。

论文陈述可以很好地组织和发展论点,并为读者提供关于论点的“指南”。

论文陈述包含以下内容:

1、陈述你对这个主题的主要观点

陈述观点时一定要表达一个主要思想,并陈述你的立场或看法。关于主题,需思考:

2、给出几个支持主要观点的理由

理由要写清楚,一定要用符合逻辑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这个理由。

3、给出一个与主要观点相反的观点

一个好的论文陈述要承认论点存在另一面。所以,同学可以在论文陈述中给出一个反论点。

论文陈述写作示例:

1、首先,从一个问题开始。例如:互联网对教育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吗?

2、其次,表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立场。例如:互联网对教育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3、最后,发展你的答案。例如:互联网使用的负面影响被其对教育的诸多好处所抵消:互联网有助于学生和老师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接触不同的观点,以及这是一个灵活的学习环境。

写日语论文会用到的网站

cinii 去谷歌日本搜一下cinii

学校图书馆、知网。

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以及学校图书馆里面一般都会和其他在线提供资源的网站有合作,所以一般都可以免费下载和阅览。知网也是一样,一般用校园网浏览知网是不需要收费的。

利用维基百科日语版可以查到很多信息,同时也可以学习人家的表达方式。这对于用日语写论文非常地有帮助。CiNii是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II、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运营的学术论文、图书、杂志等学术内容的数据网站。

由「CiNii Articles」「CiNii Books」「CiNii Dissertations」这三部分组成。之前,用这个搜索论文真的非常方便,但是,就在前几天,有一个消息使得日本网民也是在推上炸开了,因为CiNii在4月5日早上宣布终止论文的PDF查看和下载服务,不过现在还是可以利用它来进行论文搜索。后面应该会有相对应的措施来代替它的功能吧。

人物是写人论文的重点,写人论文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动人心弦呢?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

你好,知网上可以找到哦。日语论文的话,还是CiNii JP用的比较多。(1)中国知网中国知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是一家致力于为海内外各行各业提供知识与情报服务的专业网站。收录了自1994年以来的国内公开出版的6000多种期刊和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的全文。外部网络下载论文等需要收费。一般学校都会购买几个数据库,在校园网环境下,通过学校主页的中国知网链接进入是免费的。由于每个学校主页的情况不同,遇到的具体问题请咨询指导老师。(2)CiNii JPCiNii(读作サイニイ)是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经营的包括学术论文、图书、期刊杂志等学术情报的数据库。上面搜罗了各专业领域的日语论文。

两会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任仲平 (一)历史常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常以峰回路转写下绚丽篇章。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巨浪滔天,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中国经济险象环生。 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风雨中走过,风暴中挺立。大考之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二)这是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答卷。 2009年初,曾有外国媒体如此预言,“中国已经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中国难以继续奇迹”,它“只是个身陷囹圄的大国”。 7个月之后,这家杂志刊登题为“中国能否拯救世界”的封面文章,封面上一只熊猫正拿着气筒给瘪了的地球打气。那时,中国上半年的增速,“几乎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2009年末,还是这家杂志将“中国工人”评为年度人物。原因是:尽管一年前许多人认为“保八”是一个梦想,但是中国做到了。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使得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 从否定到肯定,从当初的疑虑到后来的赞誉,一年时光,很多人颠覆了对中国的认识。但在看法不断校正、结论不断修改中,一个更大的疑问是——“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危机袭来,世界经济一片肃杀。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或奋力自救,或联手反击,但大都收效有限,许多经济体步履沉重。中国如何能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漩涡中“风景这边独好”? 为什么是中国?外贸依存度60%以上,中国本应成为金融危机席卷下的重灾区。在外部需求骤然减少、出口增幅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又如何能越过激流险滩,成为“2009年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 在2009年末的中国答卷上,写着这样的数字——这一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这是二战以来全球首次出现的经济新格局。在新的世界经济版图中,这份答卷标注着沉甸甸的“中国分量”。 是什么让中国经济将“不可能的奇迹”继续下去?是什么让中国人民在危机袭来之际奋发前行?是什么让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书写了难以置信的“中国答卷”? (三)在外人眼里,“中国经济的复苏故事堪称神奇”,而在中国人看来,这“神奇的故事”始于党中央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 早在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增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当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及早制定预案,妥善应对,趋利避害。2008年2月,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又提出,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蔓延等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这种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审时度势的深刻认识,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8年11月党中央作出三个重要判断—— 第一,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第三,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关口,大智慧。回头再看,在不进则退的险峻形势下,党中央的三个重要判断,无疑是一年来中国决胜千里的信心之源。这个判断,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打消了疑惧,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方向。 局面豁然开朗。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见事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党中央、国务院打破常规,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个月,及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政策措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重中之重。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出拳重、措施实、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帮企业闯关。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一系列“组合拳”,力度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的“中国主张”——“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应对之策忙而不乱,既解近忧又谋长远。 还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把握“中国故事”的脉络。200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旦讲话中强调“必胜信心”;3月的全国两会上,在江苏、广东代表团解析“机遇”,鼓劲打气;4月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提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月底在山东,勉励大家“拧成一股绳”;6月在黑龙江重申“增强信心”;7月云南调研提出“危中求进,化危为机”;8月新疆考察强调“改革发展,团结稳定”;9月在第六十四届联大倡导“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10月考察山东,提出“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12月考察广东,强调“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生命”…… 这一年,所有中央领导同志都风尘仆仆,深入实际,身临一线,调研指导。中央领导同志一年的足迹,凸显了三个主题词:信心,变革,合作。它清晰地传递着应对冲击的“中国思路”,呈现了坚定的意志、开阔的视野和大国的责任。国际舆论评价:“中国领导人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慧。” (四)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高低,体现其“国家能力”的强弱。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对危急情况的应对水平,往往更能直观地呈现“国家能力”的高下。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金融危机自华尔街决堤而出,席卷全球:美国季度GDP创下27年来的最大降幅,道琼斯指数暴跌近半;日本、欧元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反映国际贸易的领先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高台跳水,短短6个月便从11689点下探至663点……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在此后充满煎熬的一年内,面对经济急剧下滑的颓势,很多国家危讯不断,中国经济也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罕有的巨大困难。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中国经济就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交出了一份全球瞩目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9%、、、、,将2008年以来近七个季度的GDP增幅连成一条曲线,是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昂首回升,“保八”已无悬念。 这是一份“关于质量”的答卷。2009年的中国生动诠释了“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扩大内需,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开始转向依靠“三驾马车”并头齐驱。以发展方式之变应对外部环境之变,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八项区域发展规划、十一个重大科技专项陆续启动,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4万亿”源源流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增长更有质量,发展更有后劲。 这是一份“关于温度”的答卷。“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中国没有简单地搬用“凯恩斯式刺激”,也没有“撒胡椒面”,而是将一揽子计划重点锁定民生领域。200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超过11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改革稳健推进。GDP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紧系着最广大民众的福祉。 这是一份“关于责任”的答卷。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把自己的事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国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危机爆发之初,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 在这份应对冲击的“中国答卷”上,我们看到执政党对形势的判断有了丰富的现实依托,看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国家目标得以实现,看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理念得到践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国家能力”的最好注脚。 (五)强大的“国家能力”,让中华民族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团结更加紧密,信心更加坚定,应对更加主动。“国家能力”的背后,是执政党的决策能力、制度的保障能力、理论的指导能力。 有了执政党的决策,才能第一时间形成国家意志,确定导向鲜明的国家目标。有了制度的支撑,才能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保证国家意志付诸实践。有了理论的引领,才能把握规律,立足长远谋划未来。 没有党中央在严峻形势下的准确判断,没有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国家决策”,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主动性;没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没有全国一盘棋的社会机制,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战斗力;没有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视野,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创造性。 或许外界的目光,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能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彭斯判断,中国应对危机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应对危机的时间选择正确,延迟几个月就可能错失良机。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评价,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联合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出台的刺激措施是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战略转折点。 (六)当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入死胡同,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暴露无遗,被推到“十字路口”的中国,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印证了迎战危机的“国家能力”。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集中力量办大事,铸就迎难而上的“中国力量”。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腹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到企业,全国一盘棋,决策顺畅,执行高效。从中央到地方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个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御艰辛的严冬,迎接发展的春天。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用多种手段推动发展,保证有序有力的“中国效率”。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科学性、预见性,灵活把握“政府之手”的高效;一方面坚持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之手”的神妙,激发民间的创造力。既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效弥补市场经济的自身不足,确保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适合本国国情、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基础。正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中国越是处于危急关头,越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七)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从传统模式之“危”中,看到科学发展之“机”,奠定了化危为机“国家能力”的理论基础。 危机面前,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标本兼治、远近结合,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把统筹兼顾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根本方法,兼顾长期与短期,协调内需与外需,统一民生与国计,既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眼前之急”,又通过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谋得“长远之功”。 危机面前,我们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强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度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到了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奋力突围,抢抓机遇。广东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天津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高地,锻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省区市强劲增长、力撑大局,中国经济新的强大引擎已在轰鸣。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高度重视培育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产业,高度重视打造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市场主体。国内高技术产业“抗压力”增强、增长势头迅猛,文化产业发挥“反周期调节”的特点,通过深化体制改革逆势上扬,撑起一片新天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科学发展这一总揽全局、把握未来的清晰思路,奠定了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的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 (八)几百年来,中国从未抵达这样的位置。 当国际舆论感慨“中国方舟拯救了世界经济”,当外国政要确信“中国缺席的谈判没有任何意义”,当世人惊叹“2009年的年度大事就是中国突然跻身世界外交和经济舞台最前沿”,我们看到,金融危机重塑了世界经济版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造就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声音被世界认真倾听,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力量”举世瞩目。 这样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有学者提出,中国近代的衰落,并非完全源于经济与科技的落后,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GDP仍占全球的1/3。老大帝国实力不衰,余威仍在,却终至山河破碎、备受凌辱,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当政者对人民凝聚力的丧失、国家对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衰退,让偌大的中国一盘散沙,这才会在列强环伺中一触即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锻造出坚不可摧的“国家能力”。 这种能力,曾在抗击“5•12”特大地震中震撼世界;这种能力,曾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大放异彩,如今又在应战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展现威力。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证明了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九)走过激流,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也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又一次崭新的开局。 一年前,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前进的道路,总是越过一岭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一年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提出“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共同迎接奋发有为的2010年”。 我们将继续书写答卷。 我们会再次获得成功。团队意识是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协作意识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目的是形成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有一本书叫《狼图腾》,通过对群狼捕食的描述,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团队”意识。狼群高效的团队协作性,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往往无往而不胜。独狼的力量是单薄的,但群狼的力量则是强大的,这就是“1+1>2”的效果。大家知道,每年在美国篮球大赛结束后,常会从各优胜队中挑出最优秀的队员,组成一支“梦之队”赴各地比赛,但结果总是令球迷失望——胜少负多。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虽然他们都是最顶尖的篮球选手,但是由于平时分属不同球队,无法在短期内培养团队精神,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出击。“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只有我们班子每位成员不断强化“团队”意识,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否则,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行其是,各自为战,那只能是一盘散沙,难成大事。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2)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先进的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4分)(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品格的体现,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4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的文章里的话这一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本题考查先进文化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重要影响,通过审读材料可知本题实质考查文化的作用。关于文化的作用需对课本知识进行整合,主要从两大方面分析文化上的作用。一是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可从文化的实质及文化与经济相互关系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回答。二是文化对人的作用,依据材料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及表现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组织答案。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关键是通过仔细审读材料和设问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做答即可。

这个从网上能搜到的,另外找报纸看一下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在英文中,社论称Leader。又称Editorial或Leading article,前者指的是“总编评论文章”,后者则有“首席评论文章”之意。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

在我国较权威的新闻评论学著作中,社论的定义为:“代表编辑部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又对此定义做了补充:“(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政治集团或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政党机关报的社论一般代表同级党组织的意见。” 我国老一辈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张友渔对于社论也有过较为详尽的研究和概括。他认为,社论“为报纸上之评论,而由报社中人所撰,是以代表报社之意见者也。故可为之下定义曰:社论者,代表报社的意见之论评也。详言之,则为:社论者,代表报社之意见,对于时事有所解释、批判及主张,以期指导读者之论评。”另外,张友渔又从“新闻性”、“针对性”、“指导性”等方面阐释了社论的主要特征,他的学术观点对于后世的新闻评论以及社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学者刘大保在《社论写作》一书中综合了张友渔以及当代国内新观点,对于社论做了如下界定:“社论是代表媒体(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编辑部和媒体主办者对重大新闻事件或时事政治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称为‘本台评论’。媒体的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阶层对即时发生的新闻事实或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舆论发生重大的影响。” 在当今新闻传播学教育中使用率较高的复旦版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中,丁法章在《新闻评论学》一书也对社论作了如下界定:“社论(从选题和写作要求上来讲)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从作用及注意事项上来讲)社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它体现报纸的方向。党的各级领导经常通过自己的机关报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舆论,指导实践。它是一种最重要的评论形式,被人们称之为“党报的元帅”。发表社论,一般要经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由于规格高,影响大,要坚持少而精。

报刊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报刊上的社论数量偏少,评论员文章则有日渐增多愈显重要的发展趋势。

评论员文章的规格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它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喉舌的作用。它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升格为社论。

本报评论员文章

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它作为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为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特约”即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也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由于它来头大,块头也大,有人称它为“超重型评论员文章”。

观察家评论

为评论员文章的另一种形式。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以观察家的身份出现,使得评论显得客观和具有权威性。

龙源期刊网会员

在学生的自主性与文本的整体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在新课标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已成为许多老师的共识。于是,语文课堂上老师们总是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法引领学生主动阅读课文,明确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然后再指导他们运用各种方法反复阅读课文。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单一的事,这里面可大有文章呢!案例一:《云房子》是二年级的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和小鸟们玩耍时的景象。其中,文章第二段描写的千姿百态的云朵,更是逗人喜爱。我是这样设计的:1.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呢?请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座房子,就把那句话读一读。(生进行自由学习活动)2.师生交流,师相机用简笔画板书。比如学生读到:“有很高的大楼房”,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个类似楼房的云朵,故意画得不太高,并问那位学生:“瞧,老师画得对吗?”立刻引来了一片议论:生:不对,不对,不够高!生:是“很高”的楼房啊!师:哎呀,老师真是太笨了,你再读读!看老师这次能不能画对!(学生再次强调“很高”,于是我就稍微画得高一点。)师:这下够高了没?(学生觉得还不够,于是又读了一遍,更加重读了“很高”。我再修改我的画)师:不得了,看样子我还得再加一层!哎呀,真高啊!现在老师画对了没?那我们一起读一读!就这样完成了对这段中所有云房子的感悟。此时的我沉醉于自己与学生这种融洽的氛围之中,为自己特别的课堂设计而暗自得意。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自信满满地问学生: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学了什么呀?学生们的回答却是:我知道了有的云房子像大冬瓜;我还知道天上的云房子像花儿;还有的云房子一点点小……只是罗列了课文中的只言片语。我这才发现,原来看上去很精彩的师生互动却只给学生带来表面意义上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们对整个文本没有全面的感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反思:课文中的这一段内容浅显易懂,但孩子们的感受不会完全相同,女生总是喜欢那座“花儿”一样的房子,天真的孩子总是喜欢那座“大冬瓜”似的房子,而男生就喜欢“很高的大楼房”和“很宽的大礼堂”。我虽然给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并赋予了他们绝对的自主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意去学,主动去学。但是,正是这种自主,却导致了学生认知的片面性,导致了他们对文本的支离破碎的印象,他们通过自主地学习,感受到的只是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却失去了对文本整体美的感受,并不能领悟到文章的真谛,所以才会出现那样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案例二:当我再一次教这篇课文时,我只在第2步师生交流后添加了两个步骤,似乎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是小结:这些云房子有的可爱,有的美丽,有的气派,有的特别,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吗?学生很快说出: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板书)而是整体感悟:如果天空中只有一种样子的云房子,你还觉得美吗?正是这千姿百态的样子才使天空变得异常美丽!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种美。(指名读,齐读,反复读)反思:每一篇课文,作者在写它时,都赋予它一个主题和中心,教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从全局出发,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华丽而抛开主题,要尊重文本的整体性。那么,如何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文本的整体性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呢?我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自主性要从完整的文本人手,文本完整,才有可能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而不会产生偏差。一节课,如果做到不琐碎、不牵强,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充分发挥。整体感越强的课堂,学生的自主性就越强。许多老师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从文本的整体出发,设计一个能统领全文的问题,学生们便千方百计寻找答案。正如我案例一中开始的问题:“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呢?请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座房子,就把那句话读一读。”注意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也顺应了从整体到部分这样一个整体阅读教学的理念。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真正的整体阅读教学应该不仅要从整体到部分,最后还应该再回到整体上来,这样才能给学生真正全面的感知。案例二中的做法就是我的一个尝试。这就是我所寻找的一个平衡点,它既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让他们感受到文本整体的魅力所在。

可以推荐你去中文期刊网看看 那里面资料挺齐全的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七月十五知多少——古节日漫谈  摘 要:盂兰盆节与中元节本为佛教与道教在夏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的节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二者走出寺观,日渐民俗化,并在民间走向融合。这种变化是传统文化中孝亲观、亡灵信仰等观念影响的结果,也是广大民众祈求美好生活的反映。关键词:盂兰盆节;中元节;佛教;道教;祭祀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35—03在中华岁节体系上,七月十五日是极为特殊的一天。这一天不仅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也是道教的一个重要节日——中元节。随着佛道两教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二者走出寺观,走进“寻常百姓家”,其主题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古代民众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一、节日由来(一)盂兰盆节盂兰盆节,又称盂兰盆会,本为释教之节日,是每年七月十五日供养佛祖、僧人以及超度饿鬼及七世父母的法事节日。《辞源》“盂兰盆会”释之为“佛教仪式,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盂兰盆会”三字取自于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为梵语Vllambana的音译,本意为救倒悬”,即释救饿鬼倒悬之苦。据考证,古天竺没有盂兰盆节,它是在《佛说盂兰盆经》译过后,由译经据其中的“目连救母”故事派生而来的汉地斋节。《佛说盂兰盆经》载“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姿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故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世七世父母,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时,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故事本来是佛教教导弟子应有孝顺之心,属佛教徒之节日,随着佛教影响的日益扩大及其世俗化的日益加深,逐渐成为了一种民间普遍庆祝的节日。早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僧人就开始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经》载曰“七叶功德,弄幡花、歌鼓、果实送之”,以供奉诸佛。盆节行事的最早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这一天,寺院中要用饭食百味各种供具供养自恣僧人,救母离苦得乐。梁武帝时,盂兰盆节由佛殿进入了宫廷,武帝曾于 “大同四年(538),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此后,“每年七月十五日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1]盂兰盆节由此成为官方认可并大力推行的岁节。唐代是古代王朝的繁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岁令时节颇多,盂兰盆节也一度受到朝廷重视。唐高宗“立皇室送盆之仪,国家大寺,如长安城中明、慈恩等……每年送盆,供奉种种杂物及舆盆、音乐人等,并有送盆官人,来者非一。”[2]武则天时,宫廷的盆斋法会已形成一套繁缛的礼仪。杨炯曾做《盂兰盆赋》描写了如意元年武则天在洛阳南门举行盆斋的过程。唐代宗更是崇佛至深,每年“七月望日,于内道场设盂兰盆,释以金翠,所费百万。”[3]从唐中后期开始,盂兰盆节开始向民间普及。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描述会昌四年(844)长安诸寺盆节盛况称“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供养,诸寺作花、腊花饼、假花果树等,各竟奇妙。常例皆于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盛会。”可见此时的盂兰盆节,已成为人们共同参与的盛大节日,并得到大众喜爱,乃经千年而不衰。(二)中元节夏历七月十五日在古代又称“中元节”,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道教的节日。道教崇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祗。相传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至北魏时又出现“三元”的说法,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日为三元日。道教将三官与三元日相匹配,认为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应祭天,十月十五为下元日,应祭水,而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传说这天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是日,道观要做斋醮荐福。《道经》载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构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众天圣众普诣官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彩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请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欧阳询《艺文类聚·岁时中·七月十五》“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构,搜选人间。”故民间也将此节俗称“鬼节”,并有“七月半,鬼乱窜”的之说。在这一天,有祀者要回家接受子孙祭祀,无祀者,一般也要请佛、道做法事“普渡”,毋使孤魂野鬼流浪为害,祭祀成为了中元节的主题。现在学者一般认为三元作为系统化的民俗节日出现大概不早于唐朝。李唐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树立精神权威,将被道教奉为教主的老子李聃尊为“圣祖”,并赐封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地位上升,其节俗也在主流意识的影响下日渐介入民众生活。唐玄宗是崇道著名的皇帝,开元二十二年(734)十月,玄宗敕令“自今之后两都及天下诸州,每年七月十月元日起,十三至十五,兼宜禁断”[4]至唐后期开始,中元节已成为固定的节日系统出现,出现了唐德宗《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令狐楚《中元日赠张尊师》、李商隐《中元作》,宋代范仲淹《中元夜自花洲作》、朱熹《中元雨中呈子晋》等一系列以中元节为主题的诗文。在这一天,道观要做斋醮荐福,并且要清心寡欲,进行反省,民间则家家祭祀孤魂野鬼,并伴有放河灯等活动,为鬼魂引路。二、节日的演变及其在民间的合流源于不同宗教的两个节日不仅巧妙的设在了同一天,而且,从唐中后期开始,这两大节俗无论从名称上还是在活动仪式上,伴随着其自身的民俗化而趋向合流。首先,从名称上看盂兰盆节、中元节二节并行,有唐一代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唐初小说《艺文类聚》中论述二者时即先引《盂兰盆经》介绍盆节,再引《大藏经》介绍中元节,两节并列。至宋代,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由于“中元”是中国本土的时序节称,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盂兰盆”则来自天竺经名,两节并行过程中,前者显现出了其优势,“中元”逐渐取代了“盂兰盆”,成为七月十五这一天活动的节称,而“盂兰盆”这一名称则只流行于佛寺和部分佛教信众中。 其次,节日行事活动上最初的盂兰盆节与中元节都有各自特有的庆祝活动,随着二者的发展,两个节日的庆祝形式也日趋杂糅,至宋代时已难以区分(此处主要指民间,在佛道两家仍保留着自己的节俗),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月十五日,先数月,市井卖冥钱,靴鞋,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要闹处亦卖果实、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谓之‘盂兰盆’ ……乃告祖先秋成之意。”[5]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此时所谓的中元节,既卖“冥钱,靴鞋”,为传统中元之行事,又“印卖《尊胜目连经》”演《目连救母》杂剧,残留着浓厚的盂兰盆节的影子。而无论哪种方式,其活动主旨已趋向一致,即祭祀祖先,以“告祖先秋成之意”。三、演变合流的原因盂兰盆节、中元节,最初作为两大宗教节日,却迅速在民间得以普及,并日趋合流。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基础的。(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亲观在传统文化中,“孝”是被推崇至极的,“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6]孝的思想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等[7]。但原始佛教追求的是超凡脱俗,远离政治的涅槃境界。其削发为尼,离家背亲的出世伦理与中国传统儒家的忠君孝亲、齐家治国的入世伦理有很大的冲突。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伊始就采用了种种方式来迎合中国的封建文化。盂兰盆节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并且成功的例子。盂兰盆节的原型——《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故事中,目连正因不忍母亲受地狱之苦而求佛祖助佑,可见其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则佛门中的孝义故事,而这恰好和“忠孝为本”的儒家伦理观偶合。至唐代后期,著名僧人宗密的父亲早丧,他为追荐父亲之灵,特作《盂兰盆经疏》,结合中国传统的孝亲思想注释原经文,将《盂兰盆经》视为佛教的“孝经”,“戒虽万行,以孝为宗”,佛教“孝亲观”的彰显使得盂兰盆会更加受到佛教寺院和僧人重视,并得到皇家的关注与支持。有唐一代的皇帝多在这一天大搞礼仪活动庆祝,从各种仪式中可以看出,此时的盂兰盆会已由最初供养佛祖僧人衍变为彰显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教化人民了。如杨炯《盂兰盆赋》中武则天供养盂兰盆目的之一即为“觐严祖先之耿光,扬先皇之大烈,孝之始也。”这种孝道思想的相互碰撞和吻合使得盂兰盆节在广大民众中得到心理支持,同时也为其发展定下了基调,即越来越背离最初的佛家性质而日渐成为中国人孝敬祖先的节日。盂兰盆节以“佛门孝子”的故事被中国人接受,而中元节自身就是在祭祀祖先的传统下出现的。“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8]儒家传统认为,亲人不在后,对其祭祀也是一种孝,因此祭祀是传统孝文化中的一种表现,也为中元节在民众中的普及提供了土壤。对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他们一般不会追溯是为庆祝何节日,在其看来,这一天就是要追荐亡灵、祭祀祖先,在尽孝道的同时祈求祖先保佑。因此形成了二者在主旨上的日趋一致,即以祭祀为主,只是在具体行事活动上还能看到其的影子。(二)“亡灵信仰”的观念死亡对于人类来说一直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尤其对与自己较为亲近的人来说人们往往不相信其已离我们远去,而认为死亡只是肉体与灵魂的分开,但灵魂不死。这个灵魂具有超人的能力,必须加以安扶、祭祀。因此,早在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有了这种信仰。在距今一万八千余年的山顶洞人遗址中,死者佩戴有饰品,身旁放着生产工具,在死者周围还撒上了一圈赤铁矿粉。进入阶级社会后,这种祭祀亡灵的习俗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制度。《礼记?郊特牲》载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 祭天祭祖成为古代民众生活的两大要务。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商人“祖契而宗汤”,周“祖文王而宗武王”。如果说统治者祭祀更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上行下效,那么对庶民百姓来说,祖先尤有意义,祖先与自己血肉相连,情感相通,祖先的灵力最能令其信赖,并成为子孙后代的精神依靠。因此,上至统治者,下之平民百姓,都对此格外重视。从这两个节日的起源不难看出,二者的初衷都是为超度“鬼”。《盂兰盆经》中,目连母亲“生饿鬼中,不见饮食”,故目连“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 施十方自恣僧”以求“现在父母, 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 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中元节”更是与“鬼”关系密切,《道经》载这一天,“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道士要“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这一天也被广大民众俗称“鬼节”。可见,这两个节日最初的兴起,虽然主旨有异,但有一点很相似,即都宣称要超度饿鬼以保生灵。对于文化素养偏低的广大民众来说,这一点足以使其容易将二者混淆起来,也为其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而对广大百姓来说,与自己最亲近的“鬼”应首推其祖先了,致使其最终演变成了民间追荐鬼魂、祭祀祖先的节日。除此之外,有人推测认为,二者兴起的时间比较近,并且最初区分并不十分明确也导致其走向合流。“佛教的盂兰盆会据传始于南朝梁武帝时,道教的三元斋供始于元魏孝文帝时,均源于公元五世纪末六世纪之初,而且宗密《盂兰盆经疏》云‘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既然佛教和道教早起僧侣的称呼没明确区别,两个节日起始的时代又极近那么盂兰盆会与中元斋醮,这释道两家的法事也许最初一开始就混为一谈了。”[9]这种说法虽属推测,但也并不无道理。四、结语从魏晋南北朝经隋唐至宋元,盂兰盆节和中元节经历了从兴起,到繁盛并日渐民俗化,最终走向杂糅。这两个节日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做儒、释、道三家在中国既斗争、又融合的一个缩影。盂兰盆节借助传统儒家伦理中的孝亲观为其争取到了生存土壤,道门中元节也有着深厚的儒家重祖思想,而二者在演化过程中又都进一步被儒家传统文化同化,最终不仅二节行事杂糅,并且内容也融入了传统的祭祖扫坟、告成享先的仪式中。至此,七月十五的活动已看不到“斋僧”,也没有了“盂兰盆”,传统文化广阔的包容与改造能力可见一斑。若进一步探究便会发现,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仔细品味会感觉到其中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七月金秋时节,新谷登场、瓜果成熟,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文明大国,农业收成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乃至国家的命脉。在七月中旬这收获的季节,人们怀着丰收的的喜悦,用新收获的谷物祭祀祖先,一方面可以告慰祖先,同时拯救地狱里的孤魂野鬼,另一方面也祈求祖先的庇护和保佑,希望来年农业丰收、家庭幸福,这也是中古时代人们的普遍愿望。节日,只是这种愿望表达的一个载体,或是一种形式而已。文化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是为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当这种需要有所变化时,这种文化的主要内涵也会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这种传统节俗开始失去了其最初的功能而日渐被我们遗忘了。到了每年七月十五日,或许还会有人去祭祖扫坟、烧纸上供,但更多的只是继承远古文化遗留下的一种形式。虽然如此,这种形式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它可以看作是我们道德的提炼和精神寄托,通过对其考察,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更好的认识我们的古文化。参考文献:[1](明)释志磐.佛祖统记[M].济南:齐鲁书社,1997.[2](唐)道世.法苑珠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3.[3](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06.[4](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06.[5]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6]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8]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9]周楠本.盂兰盆节[J].鲁迅研究月刊. 2003,(9).

你好,以前龙源期刊网有vip会员和ceo会员两种,但是这两个会员在6月份的时候已经下线了,网站上已经没有了。现在网站除了教师套餐和大学生套餐和学生套餐以外,只有文库会员了。

  • 索引序列
  • 日语论文网会员
  • 日语论文答辩记录员
  • 写日语论文会用到的网站
  • 两会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 龙源期刊网会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