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与叶琛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与叶琛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叶琛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且试天下》《最美的时光》《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花千骨》《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悲伤》《华胥引》

言希-十年一品温如言 夏木-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叶琛-何以笙箫默 慕言,苏誉是一个人-华胥引 白子画-花千骨 夜华, 墨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程天佑---深海里的星星 陆励成--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凉生--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齐铭--悲伤逆流成河 其余我就不知道了

叶琛博学有才藻,为元末明初 “浙东四先生”之一。曾祖叶宏,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任敷文阁待制、太府少卿。祖叶一鸣,美化书院山长。父叶应咸,精通史学,擅论治乱大事,尤善五言诗,有《楼间集》。叶琛自小天资聪颖,非同常人。天历元年(1328年),游学京都,因才能超群,入通政院任职。元至正三年(1343年),授浙江兼代宣抚使,四年,任歙县县丞。歙县年产纸五百万张之多。官府以其质差价贱为由加重百姓赋税。琛明察其中弊端,改革赋税,减轻百姓负担。九年春,升青田县尹。兴建明伦堂、聘请六经讲师、增加学田、每月参拜孔圣。后派往龙泉开垦田地,事毕,调武义垦田定赋。青田百姓向省郡请求琛回青田。琛回青田时,迎接彩船首尾相接,长百多里。十二年,升任处州路判官。十五年六月,受命前往招安黄坛吴德祥。十月被劫持至黄坛寨中。十六年四月放归。十七年,升为浙东道宣尉副使兼处州路同知。四月领兵到沐鹤镇(今鹤溪),八月,派遣副将陈仲真平定庐茨义军。十八年春,改任处州路治中,统率官兵进讨吴德祥,九月平定。因功授行省元帅。十九年四月,朱元璋命枢密院判官耿再成与参军胡大海领兵攻取处州,琛扼守古道天险桃花岭。命参谋林祖彬屯兵葛渡,命陈仲真等据守樊岭(今属武义)。二十年三月,经胡大海等举荐,与刘基、章溢、宋濂应召结伴而行同赴金陵。朱元璋亲自接见。授营田佥事。二十二年,朱元璋占洪都(今南昌),琛为洪都知府。不久,元降将祝宗、康泰叛乱,琛被俘。祝、康劝降,琛宁死不屈,大骂叛贼,被杀。葬黄坛岭。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南阳郡侯,入祀于功臣庙。

言希出自书海沧生的《十年一品温如言》林屿森出自顾漫的《骄阳似我》谈书墨出自田反的《你是我学生又怎样》夏木出自籽月的《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叶琛,叶宁远,叶非墨都出自安知晓的《亿万老婆买一送一》席郗辰出自顾西爵的《何所冬暖,何所夏凉》慕言与苏誉出自唐七公子的《华胥引》白子画出自Fresh果果的《花千骨》孙嘉遇出自舒仪的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与叶廷玉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与砚有关的学术论文、古诗词、文言文之类的文章”不少,这里仅就成语“磨穿铁砚”,简介铁砚。磨穿铁砚 móchuān-tiěyàn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坐破寒毡,磨穿铁砚。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铁砚是西汉时以铁铸造的一种金属砚台。砚台是我国古代文房四宝—,即:纸、墨、笔、砚。砚台的主要作用是研墨,将墨锭研磨成墨汁。砚台还可以调剂毛笔的含墨量或调整毛笔的笔锋。砚台的材质有:石砚,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铁砚是其中一种。中国最有名的四大名砚为: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铁铸的砚台,晋.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晋武帝 ﹞即於御前赐青铁砚。此铁是 于阗国 所出,献而铸为砚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胡怀琛 《宝剑篇》:“曷去化铁砚,静默而宁康。”参见“ 磨穿铁砚 ”。铁砚,金属砚之一种。西汉时始以铁铸砚,故称铁砚。《徐氏笔精》中载:“洪崖先生欲归河内,舍人刘守璋赠以扬雄铁砚。以铁为砚始自扬雄。”晋时仍有铁砚的制作,前秦王嘉《拾遗记》中载:“张华造《博物志》成,晋武帝赠青铁砚,此铁于阗国所贡,铸铁为砚也。”五代时青州铁砚名扬一时,其砚有柄可执,发墨颇佳。《新五代史·桑维翰传》中载:“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青州铁砚由是著名。后人遂引用铁砚一词,说明学习刻苦,志在必成的哲理。南宋陆游《寒夜读书》中载:“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元范尔安《竹叶舟·楔子》中载:“坐破寒毡,磨穿铁砚。”

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但此事所涉的当朝宰相是张英,而不是其子张廷玉,那首著名的“让他三尺又何妨”也是出自张英的家书。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 因为张英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秀才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按地契打墙有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这时张英在北京为官,其子张廷玉(雍正、乾隆两朝名臣)也考中进士,在朝为官,老家具体事务就由老管家操办。俗语说:“宰相家人七品官”,这位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建墙也有理有据,叶家一个穷秀才的意见不值得答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秀才是个倔脾气,一看张家把墙砌上了,咽不下这口气,秀才自己能动笔,一纸状文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一个穷秀才与当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亲朋好友都为叶秀才担心,怕他吃亏,劝他早点撤诉,但叶秀才就是不听,坚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管家一看事情闹大了,就连忙写了封信,把这事禀告了北京的张英。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没有多话,只有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来到叶家,告诉叶秀才,张家准备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路。叶秀才以为是戏弄他,根本不相信这是真话。管家就把张英这首诗给叶秀才看。叶秀才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连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张宰相真是好肚量。”第二天早上,张家就动手拆墙,后退了三尺。叶秀才见了心中也很激动,就把自家的墙拆了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据说,这里成了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一直保存下来。张、叶两家打的完全是一场不对称的官司,张家是当朝一品深受康熙皇帝信任的文华殿大学士,叶家是个教私塾的穷秀才,就事情本身而论,张家按地契位置砌墙,也算不上恃强霸占。当时张英接到管家来信,不必写什么对付叶秀才的强硬言词,只需要让管家向当地地方官吏打个招呼要他们“酌情办理”或者“按律处置”,那些对当朝宰相唯恐巴结不上的地方官吏当然心领神会……但张英没有以强凌弱,而是采取了和邻睦里,以仁爱待人的姿态,从而使两堵冷墙之间有了温度。这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张英、张廷玉父子,一般称之谓“大小张相”。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张英为官勤细谨慎,深得康熙信任。康熙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他的家教是“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张英轶事典故颇多,除了“六尺巷”外还有节俭济贫方面的也很值得称颂:张英60岁大寿时,他的夫人计划专门雇一个戏班子唱一场”堂会“,并设宴款待那些前来贺寿的亲朋好友。张英得知后,坚决不同意他劝说夫人放弃这一计划,并用这笔钱做成了100件丝绵衣裤,施舍给行走在路上的穷人们。

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 韩,李镐澈、朴宰弘,朝鲜后期农书中水稻品种分析,《古今农业》,2003年第1期,32-45页;金荣镇,17世纪韩国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48-60页。[2] 韩,崔德卿.韩国的农书和农业技术——以朝鲜时代的农书和农法为中心,《中国农史》2001年第4期,81-95页。[3]宋·王得臣:《麈史》卷三载:“安陆(今湖北安陆)地宜稻,春雨不足,则谓之打干种。盖人牛种子倍费。元符己卯(1099)大旱,岁暮,农夫告曰:来年又打干矣。盖臈日(农历十二月初八)牛?泥中则然。明年果然”。清程瑶田《九谷考》载:“吾徽播种生秧,有水旱二法。然皆必拔而更莳,及其更莳也,则皆在水田中。”又民国八年《建德县志》卷二载:“他处有不施水之秧田,谓之:畑秧田,其利或出水田之上。”(稻下编,177页)民国时期,四川省立教育院的曾吉夫教授则总结了一套“水稻旱秧田法”引自王达、吴崇仪、李成斌合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稻下编,农业出版社,1993年,(以下简称:稻下编)549页。[4]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一七载:宋代“果州、合州等处(今重庆直辖市)无平田,农人于山陇起伏间为防,潴雨水,用植粳糯稻,谓之(田曾)田,俗名雷鸣田,盖言待雷鸣而后有水也,戎州亦有之”。[5]民国二十一年(1932)罗平县志,卷六,稻下编, 904页。[6] 游修龄在《中国稻作史》中有一节提到直播,指出直播有两种情况,一是旱稻(陆稻)的直播,二是水稻的水田直播。并认为,旱稻的直播起源早于水田的直播,《齐民要术》中仍然沿用的是直播法。(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5年,148-49页)[7] “水稻篇”:“北土高原,本无陂泽。随逐隈曲而田者,……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旱稻篇”:“科大,如穊者,五六月中霖雨时,拔而栽之。入七月,不复任栽。”[8] 这种现象在移栽普及的今天仍可看到。今日农民在耘稻时,看到一杂草与稻株盘根错节时,也会偶尔采用拔而栽之的办法来清除杂草,然后将稻苗回栽。[9] 一作湖湘之圩,表明今湖南地区在明末清初时也有水稻直播的存在。[10]曾雄生,象耕鸟耘探论,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1) ,67—77页,又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经济史》,1990年第3期,16—25页;没有耕具的动物踩踏农业--农业起源的新模式 ,农业考古,1993(3) ,90—100页,又《二十世纪中国民俗经典·物质民俗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07-328页。[11] 据家父告知,一个强劳动力一天只能插一亩。弱者只能插6、7分田。这还不包括拔秧在内。同时也插莳的疏密有关。在我们当地早稻的行株距为5、6寸。晚稻7、8寸。一季晚稻(迟禾)为8、9寸。[12] 宋,苏东坡,秧马歌序:“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13] 如,《宋会要·食货》载:“庆元四年(1198)八月二十九日,臣僚言:湖北路平原沃壤,十居六七。占者不耕,耕者复相攘夺,故农民多散于末作。”[14]《宋史·食货志》:淳熙三年(1176),臣僚言:“……今湖北惟鼎、澧地接湖南,垦田稍多,自荆南、安、复、岳、鄂、汉、沔污莱弥望,户口稀少,且皆江南狭乡百姓,扶老携幼,远来请佃,以田亩宽而税赋轻也。”[15] 宋,彭龟年,乞权住湖北和籴疏,止堂集,卷六。[16] 元,王祯,农书·农桑通诀·垦耕篇。[17] 清,程瑶田,九谷考,稻上编,248页[18] 陆世仪(1611-1672),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著有《思辨录辑要》,是书卷十一“修齐类”阐述了作者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见解,他主张以直播来取代移栽。[19] 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一“修齐类”。[20] 潘曾沂,江苏吴县人,长期生活在原籍,对农业生活颇有研究。道光八年(1828)他在庄地(丰豫庄)试行区种法,写成《课农区种法直讲》三十二条,详细讲解区制、播种、耕耘、用粪的方法,主张深耕早播,稀种多收。道光十四年(1834),又刻了《丰豫庄诱种粮歌》和《课农区种法图》。后来作者的侄子把这些文字连同其他文字,合编为《丰豫庄本书》,于光绪三年付刻。《本书》中对丰豫庄的稻作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其所阐述的稻作技术的核心却是水稻直播。[21] 清,潘曾沂《丰豫庄本书》[22] 宋,翁卷,乡村四月,西岩集。[23] 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一,修齐类。[24] 宋,彭龟年,乞权住湖北和籴疏,止堂集,卷六。[25] 民国时期南方地区的旱稻直播法也有镇压环节,但用于出苗之后,方法和作用也与《齐民要术》中所载不同,主要用于促长。“二月清明节后,驾牛将地犁松,以长圆石轮,顺土滚拖,碾土为细末,再以木耙钧尽芜草,始将谷种洒于细土上,以犁翻土,又用齿耙拖拽,则谷种即掩于细土中二三寸许。月余秧长五六寸时,以牛拖拽长圆石轮,滚于秧苗上,嫩叶被碾后,蹂折腐绒,似觉枯萎,再用木齿耙拽拖梳苗使顺。不数日,秧苗旺发,绿叶成丛,仍复旧状。因石轮滚后,土平贴,根稳固,秧苗遂因之怒长。”(民国二十一年(1932)罗平县志,卷六,稻下编,904页)。[26] 旱稻直播除草:“俟苗长八九寸或尺许时,用竹笼套手臂,拔草或以锄铲草。”(民国三十一年(1942)墨江县志稿,农业,稻下编,907页。)“嗣苗高尺许,以小钧锄将芜莠恶草铲除,捶其根旁,如此耘锄二次或三次后,工作始毕。”(民国二十一年(1932)罗平县志,卷六,稻下编,904页。)[27] 游修龄,中国稻作史,第142页。[28] 南宋·邓深,大隐居士诗集,卷上。[29]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辨土[30] 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一修齐类。[31] 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1560)。[32]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八,花木门,月禾。[33] 日本金泽文库抄北宋本《要术》则将“升”改为“斗”,资料主要来自《齐民要术》等书的《四时纂要》亦说:“每亩下三斗”,有人认为这是指移栽情况下的秧田播种量。[34]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粒,第一卷。[35]南宋朱熹在《乞给借稻种状》中提到:“各请田主每一石地借与租户种谷三升”。石作为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果按一石一亩计算,则大田平均每亩的播种量大致是毎亩3升。又据史料记载,南宋时军屯稻田“一百二十一顷五十八亩,计用种一千一百一十五硕七斗五升。”(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之二一),平均每亩的用种量约为升。[36]民国时期,四川出现的旱(干)田直播法,除了采用穴播(即挖成一个一个的窝窝播种)外,也采用条播的方式,开成一条一条深二寸的沟,然后下种。并强调沟和窝要尺可能深一些,把种子下后盖一点灰,并且用脚 轻轻踏一下。这是因为粘土,以后把水蓄起时,泥就很稀,谷子就容易倒, 所以沟和窝要深,并且稍稍要踏他一下,使他定根较深。(合川文南特刊第一期,民国二十六年(1937),稻下编,550页。)这又和《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旱稻直播法有相似之处。[37] 民国,合川文南特刊第一期,民国二十六年(1937),稻下编,547-48页。[38] 曾雄生,中国历史上的黄穋稻,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292-311页。[39] 清,嘉庆《海曲拾遗》卷六,物产,稻下编132。[40] 清,包世臣,中衢一勺,稻上编,355页。[41] 此一品种可能在宋以前即已存在,又称为赤?。司马光《类篇》卷二十:“?,庄加切,红稻也。”[42] 韩,李镐澈、朴宰弘,朝鲜后期农书中水稻品种分析,《古今农业》,2003年第1期,36页。[43] 具体地点待查。载:《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

与草叶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简介 中文:沃尔特·惠特曼(1810(一说1819)~1892) 英文:Walt Whitman 美国诗人。生于美国长岛一个海滨小村庄。父亲当时是个当地的农民。惠特曼5岁那年全家迁移到布鲁克林,父亲在那儿做木工,承建房屋,惠特曼在那儿开始上小学。由于生活穷困,惠特曼只读了5年小学。他当过信差,学过排字,后来当过乡村教师和编辑。这段生活经历使他广泛地接触人民,接触大自然,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41年以后,他又回到了纽约,开始当印刷工人,不久就改当记者,并开始写作。几年以后,他成了一家较有名望的报纸《鹫鹰报》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论文和短评。40年代未他加入了“自由土地党”,反对美国的蓄奴制,主张土地改革。1848年西欧各国爆发了革命,对惠特曼影响很大。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讴歌欧洲革命,并写了不少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其中包括《欧洲》、《法兰西》、《近代的岁月》等等。1850年起他脱离新闻界,重操他父亲的旧业——当木匠和建筑师。这期间,他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诗集《草叶集》(1855)。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内战结束后他自费发表了反映内战的诗篇《桴鼓集》(1865)。几个月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续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啊,船长,我的船长》。 由于内战时辛劳过度,惠特曼于1873年患半身不遂症,在病榻上捱过了近20年。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在卡姆登病逝。 惠特曼的民主主义思想有两个主要来源,少年时代,他多次聆听了他家常客托马斯·潘恩的谈话,后者激进的民主倾向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给他留下深刻影响,使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个潘恩式的民主斗士。成年以后,适逢超验主义运动兴起,他为爱默生的学说所迷醉,更加热爱大自然和普通的劳动人民,强化了自己的民主立场。 惠特曼从1839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写一些短诗,同时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1842年他担任《纽约曙光》报的编辑。1846年初,他又担任《布洛克林每日鹰报》的编辑,因在该报发表反对奴隶制度的文章,于1848年1月被解职。后来还担任过《自由民》报的主编,终因政见不合而于1840年离开新闻界。 从1850年开始,惠特曼一方面从事体力劳动,作木匠和建筑师,一方面展开了他的旺盛的诗歌创作活动,他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南北战争爆发后,积极支持林肯解放黑奴的主张,并亲身参加战斗。抒发了自己追求民主进步的理想。内战期间,诗人自动到纽约百汇医院作看护,后来又在华盛顿的军医院里服务。1873年,惠特曼不幸得半身不遂之症,迁居新泽西州卡姆登养病,于1892年病重去世。 惠特曼的第一部诗集是《草叶集》(Leaves of Grass),1855年在纽约出版时只有94项,包括12首诗作,到1882年版时,已增加到372首诗作;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这个时期,他写下了真实记录这场革命战争的《鼓专用集》;林肯总统被刺后,他写下了沉痛表达美国人民对林肯被刺而哀思的《啊,船长!我的船长!》、《今天的军营静悄悄》等诗篇,表示了对林肯的沉痛哀悼;在有名的《神秘的号手》一诗中,他乐观地描绘了未来的自由世界。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他歌颂民主自由,体现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他赞美人民创造性的劳动,他的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晚年的惠特曼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严重的弊端,理想化社会远未到来,曾著文予以抨击并提出改良的方案,他为民主理想的实现奋斗了一生。 惠特曼的名字,中国人民是早已熟悉的。五四时期,诗人郭沫若在名诗《匪徒颂》中就赞扬过惠特曼为文艺革命家。 惠特曼是土生土长的美国诗人,他创造了一种新型诗体:自由体诗。即不受格律、韵脚的限制和束缚,人思想和语言自由自在的发挥,诗作《草叶集》奠定了美国诗歌的基础,并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诗歌艺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草叶集》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惠特曼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具体可以在知网上搜索到很多关于惠特曼草叶集的论文哈。

中文:沃尔特·惠特曼(1810(一说1819)~1892) 英文:Walt Whitman生平 1825 全家迁至布鲁克林。父亲放弃农业,成了一个城市木工。惠特曼就学于布鲁克林公学。 1829 由于家庭困难,给一个律师当听差。 1831 去印刷厂当学徒,开始在《长岛爱国报》的印刷厂学习排字。 1834 在《长岛爱国报》报社正式做排字工人。开始业余写作。 1837 到长岛乡下的小学教书。 1838~1839 在长岛亨廷顿办《长岛人报》。 1840 在布鲁克林长期定居下来,在《新世界》报馆当印刷工人,并开始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 1842/02 给《美国佬》周刊写文章,回答华盛顿某报对第一次来美旅游的英国作家狄更斯的攻击。成了《纽约曙光》小报的编辑。 1846初 在《每日鹰报》当编辑,同时为报社撰写社论。 1847 在美国和加拿大徒步旅行。春天,在报纸上发表一篇题为《美国工人反对奴隶制度》的论文。开始了后来编入《草叶集》诗篇的写作。 1848/01 被《每日鹰报》解雇。 1849 “自有土壤派”在布鲁克林办起了自己的机关报《布鲁克林自由人》,惠特曼成了该报的编辑。秋天,因“自由土壤派”领导人的变节,愤然辞职,并在9月11日《布鲁克林自由人》上刊登声明。 1850 纽约各报刊登了惠特曼的三首诗:《某国会议员之歌》、《血腥的金钱》和《朋友之家》。本年,还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欧罗巴》的诗篇。 1851/03/11 在“布鲁克林艺术协会”演讲,演讲全文发表在4月3日布鲁克林《广告人日报》上。 1855 诗集《草叶集》第一版在纽约自费出版。 1856 《草叶集》印行第二版,增加了二十首新诗。 1857 在布鲁克林《时报》担任编辑,开始为该报撰稿。 1860 反对黑奴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联邦政府总统。 1861 美国南部各州先后宣布独立,组成“南方联盟”,发动内战。南北战争开始。 1862/05 林肯颁布宅地法,9月,发表《解放黑奴宣言》,极大鼓舞了工人、农民和黑人。支持解放黑奴的战争。12月到前线费莱德·瑞克堡看望在内战中受伤的弟弟。 1863/01 定居华盛顿。在军医院中,以看护、顾问、朋友的身份照料伤员。 1865/04 南部联军统帅罗伯特·李投降。南北战争结束。结束了伤兵志愿看护员的工作。1月,在政府机关找到一个差使。6月,内政部长哈南在惠特曼的桌子上发现《草叶集》这本“不道德的”小书,便把他免职了。本年出版《鼓声集》。 1871 发表《民主的远景》、《通向印度》、《毕竟不止是创造》等诗。 1872 发表诗歌《象自由翱翔的飞鸟一样坚强》。 1873 1月,患严重的麻痹症,成了一个跛脚人。 1875 完成《战争的回忆》。 1892/03/26 与世长辞。

《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从1855年初版的12首发展到1891-1892年“临终版”的401首(见注释),记录着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诗集得名于其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 惠特曼从小热爱民主和自由,他只读过五六年书,十几岁就外出谋生。他当过排字工人、木工、泥水匠、农村教师和编辑等。惠特曼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他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写诗,于1855年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一版。他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说:“记着,这本书是我从1838年至1853年间在布鲁克林的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其中吸进了千百万个人和十五年的生活;那种亲密,那种热烈,那种陶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与茶叶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你搜索湖北、黄石市白鸭牌松花皮蛋——这是中国目前资历最老、质量最牛、当然价格也最贵的松花皮蛋。那地方网站应有介绍

需要资料 上(59168)吧 茶叶不仅是一种老少咸宜的饮料,而且它治病强身的功效也不容小觑。茶叶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是茶叶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基础,也使得茶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有人把茶叶称为“原子时代的饮料”、“二十一世纪的饮料”,的确是很有道理的。 茶叶的成分很复杂,作为一种食品,茶叶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能量能量是维持机体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由碳水化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些生热营养素提供的。与其他食品相比,茶叶是一种低能量食物,但不同种类的茶叶所能提供的能量不一样。一般来说,茶质量越好,能量越高。每100克茶叶提供能量以绿茶最高,而砖茶的能量最低,这是因作为原料的茶叶质量不高。如在茶叶中加入牛奶和糖,每天饮茶6杯,约1100毫升,所获得的能量可占全天饮食提供能量的7%~10%。故国内外有人喜欢饮牛奶茶或糖茶。 蛋白质“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有非常重要的营养功用,在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主要是看其中必需氨基酸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合适、数量是否充足。茶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只是比例尚不够合理。令人感兴趣的是,茶叶中还含有大量的茶氨酸,这是茶叶所特有的,是形成茶叶风味的主要成分。 与一般食物相比,茶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达20%~30%。其含量与茶叶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绿茶中的蛋白质高于其他类型的茶叶。但在泡茶时能溶于水的蛋白质还不到2%,其余绝大部分留在茶渣中不能被利用,因此每天从饮茶中摄取的蛋白质是很少的。但如将茶叶吃下,则可得到数量可观的蛋白质,而在茶汤中加入牛奶、酥油或乳酪等,还能给茶叶增加多量的优质蛋白,可以有效地提高茶叶原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如藏族的酥油茶和蒙古族的奶茶。 碳水化物碳水化物就是通常所说的糖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等。以往的资料认为茶叶中碳水化物的含量不高,一般在10%以下。而新的报道表明,茶叶中的碳水化物含量多在40%左右,某些优质茶叶可高达60%以上,这可能是因为和以前的测定方法不同所致。茶叶中的碳水化物多为多糖类,而能在沸水中溶出的多糖仅2%左右,占茶叶水溶物的4%~5%,因此通常认为茶是低能量低糖饮料,适合于糖尿病和其他忌糖患者饮用。 脂肪脂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同样体积的脂肪所提供的能量是碳水化物或蛋白质的倍。茶叶中的脂类含量不太高,绿茶和红茶一般不超过3%,砖茶可能是加工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脂肪,其含量可达到8%左右。茶叶中的脂类有磷脂、硫脂、糖脂和甘油三酯等,其中的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人体必需脂肪酸。故饮茶可以使人体获得一定量的脂肪酸,但因其含量很低,所提供的量是很有限的。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护身体健康所必需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虽然这些物质在体内所占比例很小,但作用很大,是调节体内物质代谢必不可少的。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其含量因茶叶种类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绿茶比红茶高,高档绿茶含量更高。维生素C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能防治坏血病、癌症及其他多种疾病。在二战中,为防治日本远征部队的坏血病,当时日本的粗茶几乎全部控制在海军手里。 茶叶中B族维生素的量是比较丰富的,如每天饮茶25克,可满足人体25%的需要量。通常绿茶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高于其他类型的茶叶,以细嫩的茶叶中含量较高。B族维生素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茶叶中无机物质占4%~9%,其中50%~60%可溶解在热水之中,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并且多有益于健康。茶叶中含量最多的无机成分是钾和磷,其次是钙、镁、铁、锰等,而铜、锌、钠、硫、氟等元素较少,不同的茶含量稍有差别。此外,由于茶叶有浓缩环境毒性物质的特性,有时其也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如铝、铅、镉等,并且其浸出率均在60%左右,这已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茶叶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是很有益处的。其中的铁、铜、氟、锌比其他植物性食物要高得多。前苏联的科学家发现茶叶中的铜和铁可以提高红细胞形成的能力,有治疗贫血的作用,而且茶叶中的维生素C有促进铁吸收和利用的功能。氟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珐琅质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茶叶中的氟较一般植物性食物高得多,可达10~15毫克/100克,其中80%溶于茶汤之中。每天饮茶10克,可获得1毫克的氟,已基本满足人体的需要;饭后用茶液漱口效果良好,尤其对学龄前儿童护齿更有好处,但儿童不宜多饮茶,特别是浓茶。硒是人心肌代谢不可缺少的元素,此外硒还有抗癌和防癌作用。陕西的紫阳茶含有丰富的硒,实验研究发现其有抗突变的效果。 总之,茶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一般植物性食品不能比拟的。作为低能量和低脂肪的食品,其具有很高的开发和运用价值。因为加工过程中的某些步骤会使氨基酸或维生素等营养素遭到破坏,故而绿茶的营养价值高于其他各类茶叶。但是迄今为止,茶叶仍主要是被当做饮料,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如此。茶叶中的某些有效成分不能溶解在水中,泡茶时溶出的成分仅是其中的少量,绝大部分被当做废料丢弃,这样就使茶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实在可惜。如将茶叶加入到其他食品中去,成为名符其实的吃茶,这样可使茶叶的营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平衡膳食,那么就要按时按点儿的吃饭,然后啊营养要均衡,最好是找一些相关的理论书籍读一下。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到食堂吃,如果觉得食堂没有油水,可以偶尔到外面吃一点肉。

与雷文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秘阁的诗词有:《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秘阁的诗词有:《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送游提刑秘阁赴召》。注音是:ㄇ一_ㄍㄜ_。拼音是:mìgé。结构是:秘(左右结构)阁(半包围结构)。秘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指尚书省。临书枕臂之具。也称臂搁。二、引证解释⒈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引晋陆机《吊魏武帝文》:“机始以_郎出补著作,游乎_阁。”《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癸丑,魏_求遗书,_阁所无,有益时用者,加以优赏。”胡三省注:“汉时书府,在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掌之,内则有延阁、广内、石渠之藏。后汉则藏之东观,晋有中外三阁经书。陆机《谢表》云‘身登三阁’,谓为_书郎掌中外三阁_书也,此‘_阁’之名所由始。”《新唐书·段成式传》:“研精苦学,_阁书籍,披_皆遍。”⒉指尚书省。引《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升降_阁,我服载_。”李善注:“序云‘入为尚书郎’,作此诗。然_阁即尚书省也。”⒊临书枕臂之具。也称臂搁。引明屠隆《考_馀事·文房器具笺·秘阁》:“有以长样古玉_为之者,近以玉碾螭文卧蚕梅花等样,长六七寸者,有以紫檀雕花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者。有倭人造黑漆_阁,如圭元首方,下阔二寸_,肚稍虚起,恐惹字黑,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为_阁上品。”三、网络解释秘阁通常指中国宫廷藏书之处或宋朝官名。秘阁,宋官名。北宋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在崇文院中堂建阁,称秘阁,收藏三馆书籍真本及宫廷古画墨迹等,有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元丰改制,并归秘书省。关于秘阁的诗句最课直当中秘阁清晓朝回秘阁中秘阁千函待续编关于秘阁的成语钩元摘秘秘而不露秘而不宣抽秘骋妍诡秘莫测秘而不言元经秘旨钩玄猎秘东园秘器关于秘阁的词语抽秘骋妍诡秘莫测踪迹诡秘祖传秘方秘而不言秘而不宣东园秘器麒麟阁神秘莫测秘而不露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秘阁的详细信息

描写“茶香”的诗句如下:

1、唐代白居易的《题施山人野居》

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

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2、唐代钱起的《过张成侍御宅》

丞相幕中题凤人,文章心事每相亲。

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

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

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

3、唐代戴叔伦的《与友人过山寺》

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

谈诗访灵彻,入社愧陶公。

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

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

4、宋代惠洪的《浣溪沙》

南涧茶香笑语新,西州春涨小舟横。

困顿人归烂熳晴,天迥游丝长百尺。

日高飞絮满重城,一番花信近清明。

5、唐代郑谷的《寄献湖州从叔员外》

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

远看城郭里,全在水云中。

西阁归何晚,东吴兴未穷。

茶香紫笋露,洲回白苹风。

歌缓眉低翠,杯明蜡翦红。

政成寻往事,辍棹问渔翁。

6、元代陈栎的《清平乐 寄惠山壬戌四月十二日》

惠山苍翠,远与毗陵媲。

彼处锡泉标第二,此更钟奇毓异。

年年初度浮觞,醉余新沦茶香。

山下冰濡雪乳,淡中滋味悠长。

7、宋代陆游的《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瀹茗翛然自适》

镜湖清绝胜吴松,家占湖山第一峰。

瓜冷霜刀开碧玉,茶香铜碾破苍龙。

壮心自笑老犹在,狂态极知人不容。

击壤穷阎歌帝力,未妨尧舜亦亲逢。

8、宋代陆游的《闲游》

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一瓣心香

yī bàn xīn xiāng

【解释】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出处】唐·韩偓《仙山》诗:“一柱一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用在祝愿

【近义词】心香一瓣

【例句】编者谨掬~,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庶作者编者,两蒙其休。(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申报》副刊《自由谈》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唐朝茶诗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李白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皇甫冉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杜甫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4.会稽东小山陆羽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5.六羡歌(歌)陆羽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白居易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白居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8.萧员外寄蜀新茶白居易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9.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10.煮茶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说明: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饮了这种茶,即使“千日醉”那样的酒,它也可以解.11.惠山泉皮日休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12.茶诗郑遨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说明:作者赞誉茶叶“香且灵”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贵的.所以他碾茶时,总担心茶叶粉末会散失掉.当然,茶叶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13.五言月夜啜茶联句颜真卿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蔫).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闭轩(士修).说明:这首啜茶联句的几位作者各自别出心裁地搜索诗句,于是出现了许多啜茶有的代用词,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流华”、“疏沦”、“不似春醪”、“素瓷”、“芳气”等.因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这个词.“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两句赞美诗表明颜真卿为众望所归,加强了宾主间的融洽气氛.用联句来咏茶,也很少见.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说明: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

咏茶十二韵》(唐·齐已·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乌龙茶-丹茶居士

奇 坑 香 涧 出 新 芽 ,

弥 雾 沛 雨 吸 精 华 。

夷 公 细 奉 修 正 果 ,

乌 龙 降 露 甘 茗 家 。

乌龙茶诗

闽南灵山出玉树

塞北闻香见露华

诗性天高云渺处

半杯醇情乌龙茶

烹煮老翁燃火炉

酌水仙女挥轻纱

淡然人间千古事

功夫茶道称大雅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夏日闲居》(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1. 乾隆关于茶的诗句 乾隆关于茶的诗句 1. 关于茶叶的诗句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糖嵯悴槐洌 钗队庑隆!?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 (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唐·徐 夤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宋·范仲淹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元·林锡翁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清·陆廷灿御茶园里筑高台,惊蜇鸣金礼数该。 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著力喊山来。——清·周亮工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夫如蝴蝶。 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渴。——当代·郭沫若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 ——当代·潘主兰 一溪牵乱山,万绿沉竹筏; 上岸拾云去,岩前煮新茶。——当代·贾平凹《尝茶》 〖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2. 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3. 关于茶叶的诗句,或词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西江月·茶 (宋·黄庭坚)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行香子·茶词 (宋·苏轼)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满庭芳·茶词 (宋·秦观) 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总弄、月影当轩,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 4. 关于茶的诗句 关于"茶"的诗句是非常多的,提供一部分供你参考:1、前月浮梁买茶去(唐·白居易·《琵琶行》)2、日高人渴漫思茶(宋·苏轼·《浣溪沙》)3、早茶采尽晚茶出(宋·陆游·《示儿》)4、林间携客更烹茶(宋·辛弃疾·《鹧鸪天》)5、三杯浊酒一瓯茶(宋·无名氏·《鹧鸪天》)6、待羔儿、酒罢又烹茶(宋·辛弃疾·《满江红》)7、馀甘解助茶清(宋·无名氏·《临江仙》)8、鬓丝几缕茶烟里(宋·陆游·《渔家傲》)9、鬓丝几缕茶烟里(宋·陆游·《渔家傲》)10、酒阑更喜团茶苦(宋·李清照·《鹧鸪天》)11、酒阑更喜团茶苦(宋·李清照·《鹧鸪天》)12、茶甘饭软(宋·陆游·《沁园春》)13、已改煎茶火(宋·苏轼·《南歌子》)14、喜观书不用、菊茶明眼(宋·无名氏·《沁园春》)15、奇茶堪献仙家(元·无名氏·《沁园春》)16、举觞无复问煎茶(宋·韩淲·《浣溪沙》)17、嫌茶爱酒(宋·沈瀛·《减字木兰花》)18、粗茶淡酒(宋·沈瀛·《减字木兰花》)19、茶瓯酒碗试濡唇(宋·韩淲·《浣溪沙》)20、春笋惯分茶(宋·史浩·《临江仙》)21、一缕茶烟透碧纱(清·纳兰性德·《采桑子》)22、篝火为试江南茶(宋·陆游·《梅花》)23、茶鼎熏炉宜小住(宋·辛弃疾·《减字木兰花》)24、活火分茶(宋·李清照·《满庭芳》)25、省事嚼茶芽(宋·陆游·《即事》)26、堕巢篝火唤煎茶(宋·陆游·《秋思》)27、晴窗细乳戏分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28、好事新分安乐茶(宋·陆游·《杂兴》)29、清甘夸说与茶便(宋·程大昌·《浣溪沙》)30、唤客烹茶闲话了(宋·吴潜·《满江红》)31、更拟索茶煎(宋·赵彦端·《临江仙》)32、风雨扬茶烟(宋·吕渭老·《水调歌头》)33、晴瓯茶泛雪花香(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4、云门胡饼赵州茶(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5、采蕨蕈煎茶(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6、茶抽雀舌郎忙摘(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7、触翻茶瓢(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8、饭后更煎茶一盏(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9、笼暖焙茶烟(唐·白居易·《即事》)40、摘茶人自忙(宋·黄庭坚·《阮郎归》)41、笔床茶灶(宋·陆游·《苏武慢》)42、薄茶佳客随情(宋·宋太宗·《缘识》)43、旋烹茶感南认(宋·宋太宗·《缘识》)44、萧寺寻茶(宋·朱敦儒·《朝中措》)45、溪姑负笼卖秋茶(宋·陆游·《秋兴》)46、烹茶上酒楼(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47、酽茶三五碗(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48、曾到未到俱吃茶(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49、茶醒睡眼(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50、茶湔舌颊甘(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51、到不到赵州吃茶(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52、茶瓯金缕鹧鸪斑(宋·管鉴·《浣溪沙》)53、清风横点白云茶(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54、寒凝茶烟(宋·周邦彦·《诉衷情》)55、茶胜薄(宋·李曾伯·《满江红》)56、茶瓯不少辍(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57、且饷田畯茶(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58、僧来不厌茶(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59、僧老识茶味(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60、蒲团茶味足(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61、茶添胜致(宋·杨无咎·《朝中措》)62、茶盐贺喜(宋·曹勋·《水龙吟》)63、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64、见僧舍、茶烟飘湿(宋·葛长庚·《贺新郎》)65、茶盐坑冶仓场务(元·梵琦·《渔家傲》)66、撮角茶床金钉校(宋·王珪·《宫词》)67、内库新函进御茶(宋·王珪·《宫词》)68、两腋清风茶一杯(宋·陈人杰·《沁园春》)69、茶枪小摘春明(宋·方岳·《西江月》)70、茶瓯禅榻两相宜(宋·张道洽·《梅花》)71、茶瓯罢、清风顿生双腋(宋·无名氏·《声声慢》)72、嫩汤茶乳白(宋·陆游·《寓叹》)73、一杯茶罢成行计(宋·吕渭老·《渔家傲》)74、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75、把一个花花世界喝了甜茶(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76、岩前恨欠煎茶地(宋·陆游·《夏日》)77、腊茶盂子太清些(宋·刘克庄·《浪淘沙》)78、邻翁能共一瓯茶(宋·陆游·《野兴》)79、闲院自煎茶(宋·陆游·《乌夜啼》)80、只有茶瓯味最便(宋·李之仪·《南乡子》)81、茶罢竹间携手(宋·姚述尧2·《好事近》)82、蒲团茶鼎掩山扃(宋·周密·《浣溪沙》)83、今日薰香瀹盏茶(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84、飞来峰下吃茶去(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85、今岁丝纶茶药(宋·程大昌·《好事近》)86、天子须尝阳羡茶(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87、爱眠新著毁茶文(宋·陆游·《幽居》)88、村女卖秋茶(宋·陆游·《幽居》)89、闲中一盏建溪茶(宋·张抡·《诉衷情》)90、故绕茶醾架底行(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5. 关于茶的诗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首咏茶诗: 一首是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人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6. 关于茶的古诗词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7. 关于茶的诗句古诗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六羡歌》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8. 关于茶叶的诗句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糖嵯悴槐洌 钗队庑隆!?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 (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唐·徐 夤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宋·范仲淹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元·林锡翁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清·陆廷灿御茶园里筑高台,惊蜇鸣金礼数该。 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著力喊山来。——清·周亮工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夫如蝴蝶。 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渴。——当代·郭沫若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 ——当代·潘主兰 一溪牵乱山,万绿沉竹筏; 上岸拾云去,岩前煮新茶。——当代·贾平凹《尝茶》 〖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9. 关于茶诗句(2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 索引序列
  • 与叶琛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叶廷玉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草叶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茶叶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雷文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