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兴门窗
简介 中文:沃尔特·惠特曼(1810(一说1819)~1892) 英文:Walt Whitman 美国诗人。生于美国长岛一个海滨小村庄。父亲当时是个当地的农民。惠特曼5岁那年全家迁移到布鲁克林,父亲在那儿做木工,承建房屋,惠特曼在那儿开始上小学。由于生活穷困,惠特曼只读了5年小学。他当过信差,学过排字,后来当过乡村教师和编辑。这段生活经历使他广泛地接触人民,接触大自然,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41年以后,他又回到了纽约,开始当印刷工人,不久就改当记者,并开始写作。几年以后,他成了一家较有名望的报纸《鹫鹰报》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论文和短评。40年代未他加入了“自由土地党”,反对美国的蓄奴制,主张土地改革。1848年西欧各国爆发了革命,对惠特曼影响很大。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讴歌欧洲革命,并写了不少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其中包括《欧洲》、《法兰西》、《近代的岁月》等等。1850年起他脱离新闻界,重操他父亲的旧业——当木匠和建筑师。这期间,他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诗集《草叶集》(1855)。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内战结束后他自费发表了反映内战的诗篇《桴鼓集》(1865)。几个月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续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啊,船长,我的船长》。 由于内战时辛劳过度,惠特曼于1873年患半身不遂症,在病榻上捱过了近20年。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在卡姆登病逝。 惠特曼的民主主义思想有两个主要来源,少年时代,他多次聆听了他家常客托马斯·潘恩的谈话,后者激进的民主倾向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给他留下深刻影响,使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个潘恩式的民主斗士。成年以后,适逢超验主义运动兴起,他为爱默生的学说所迷醉,更加热爱大自然和普通的劳动人民,强化了自己的民主立场。 惠特曼从1839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写一些短诗,同时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1842年他担任《纽约曙光》报的编辑。1846年初,他又担任《布洛克林每日鹰报》的编辑,因在该报发表反对奴隶制度的文章,于1848年1月被解职。后来还担任过《自由民》报的主编,终因政见不合而于1840年离开新闻界。 从1850年开始,惠特曼一方面从事体力劳动,作木匠和建筑师,一方面展开了他的旺盛的诗歌创作活动,他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南北战争爆发后,积极支持林肯解放黑奴的主张,并亲身参加战斗。抒发了自己追求民主进步的理想。内战期间,诗人自动到纽约百汇医院作看护,后来又在华盛顿的军医院里服务。1873年,惠特曼不幸得半身不遂之症,迁居新泽西州卡姆登养病,于1892年病重去世。 惠特曼的第一部诗集是《草叶集》(Leaves of Grass),1855年在纽约出版时只有94项,包括12首诗作,到1882年版时,已增加到372首诗作;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这个时期,他写下了真实记录这场革命战争的《鼓专用集》;林肯总统被刺后,他写下了沉痛表达美国人民对林肯被刺而哀思的《啊,船长!我的船长!》、《今天的军营静悄悄》等诗篇,表示了对林肯的沉痛哀悼;在有名的《神秘的号手》一诗中,他乐观地描绘了未来的自由世界。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他歌颂民主自由,体现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他赞美人民创造性的劳动,他的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晚年的惠特曼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严重的弊端,理想化社会远未到来,曾著文予以抨击并提出改良的方案,他为民主理想的实现奋斗了一生。 惠特曼的名字,中国人民是早已熟悉的。五四时期,诗人郭沫若在名诗《匪徒颂》中就赞扬过惠特曼为文艺革命家。 惠特曼是土生土长的美国诗人,他创造了一种新型诗体:自由体诗。即不受格律、韵脚的限制和束缚,人思想和语言自由自在的发挥,诗作《草叶集》奠定了美国诗歌的基础,并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诗歌艺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baby晴晴
《草叶集》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惠特曼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具体可以在知网上搜索到很多关于惠特曼草叶集的论文哈。
美丽先生的店
中文:沃尔特·惠特曼(1810(一说1819)~1892) 英文:Walt Whitman生平 1825 全家迁至布鲁克林。父亲放弃农业,成了一个城市木工。惠特曼就学于布鲁克林公学。 1829 由于家庭困难,给一个律师当听差。 1831 去印刷厂当学徒,开始在《长岛爱国报》的印刷厂学习排字。 1834 在《长岛爱国报》报社正式做排字工人。开始业余写作。 1837 到长岛乡下的小学教书。 1838~1839 在长岛亨廷顿办《长岛人报》。 1840 在布鲁克林长期定居下来,在《新世界》报馆当印刷工人,并开始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 1842/02 给《美国佬》周刊写文章,回答华盛顿某报对第一次来美旅游的英国作家狄更斯的攻击。成了《纽约曙光》小报的编辑。 1846初 在《每日鹰报》当编辑,同时为报社撰写社论。 1847 在美国和加拿大徒步旅行。春天,在报纸上发表一篇题为《美国工人反对奴隶制度》的论文。开始了后来编入《草叶集》诗篇的写作。 1848/01 被《每日鹰报》解雇。 1849 “自有土壤派”在布鲁克林办起了自己的机关报《布鲁克林自由人》,惠特曼成了该报的编辑。秋天,因“自由土壤派”领导人的变节,愤然辞职,并在9月11日《布鲁克林自由人》上刊登声明。 1850 纽约各报刊登了惠特曼的三首诗:《某国会议员之歌》、《血腥的金钱》和《朋友之家》。本年,还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欧罗巴》的诗篇。 1851/03/11 在“布鲁克林艺术协会”演讲,演讲全文发表在4月3日布鲁克林《广告人日报》上。 1855 诗集《草叶集》第一版在纽约自费出版。 1856 《草叶集》印行第二版,增加了二十首新诗。 1857 在布鲁克林《时报》担任编辑,开始为该报撰稿。 1860 反对黑奴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联邦政府总统。 1861 美国南部各州先后宣布独立,组成“南方联盟”,发动内战。南北战争开始。 1862/05 林肯颁布宅地法,9月,发表《解放黑奴宣言》,极大鼓舞了工人、农民和黑人。支持解放黑奴的战争。12月到前线费莱德·瑞克堡看望在内战中受伤的弟弟。 1863/01 定居华盛顿。在军医院中,以看护、顾问、朋友的身份照料伤员。 1865/04 南部联军统帅罗伯特·李投降。南北战争结束。结束了伤兵志愿看护员的工作。1月,在政府机关找到一个差使。6月,内政部长哈南在惠特曼的桌子上发现《草叶集》这本“不道德的”小书,便把他免职了。本年出版《鼓声集》。 1871 发表《民主的远景》、《通向印度》、《毕竟不止是创造》等诗。 1872 发表诗歌《象自由翱翔的飞鸟一样坚强》。 1873 1月,患严重的麻痹症,成了一个跛脚人。 1875 完成《战争的回忆》。 1892/03/26 与世长辞。
虎潜山林
《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从1855年初版的12首发展到1891-1892年“临终版”的401首(见注释),记录着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诗集得名于其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 惠特曼从小热爱民主和自由,他只读过五六年书,十几岁就外出谋生。他当过排字工人、木工、泥水匠、农村教师和编辑等。惠特曼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他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写诗,于1855年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一版。他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说:“记着,这本书是我从1838年至1853年间在布鲁克林的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其中吸进了千百万个人和十五年的生活;那种亲密,那种热烈,那种陶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scarlett0306
惠特曼作为一名拥有强烈时代意识及民族意识的作家代表,他的人生经历出乎人们的意料,他的一生只有有限几年的上学经历,10多岁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他曾从事过多项劳动,包括排字工、水泥工、木匠、农村老师、报业编辑等。惠特曼热衷于学习,业余时间博览群书,他在诗集《草叶集》中,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赞扬了人民对劳动的热情,歌颂了标志着人类进步的美国的工业发展、科技创新以及物质、精神文明,笔调新颖,愉快自然,令人耳目一新。《草叶集》是惠特曼以一名现代诗人的角色而亮相诗坛的典型代表,因为这是惠特曼首次将科技发展、城市繁荣以及物质文明视为美丽的想象融入诗歌中。 一、《草叶集》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现在当时的美国乃至世界诗坛激起轩然大波,轰动极大,它体现出来的创业及奋斗精神是空前绝后的,不管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一部开拓性的革命作品。内容上倡导的民族自强和创新意识令当时的美国心旷神怡,同时,它奠定了美国奋斗梦想的坚实基础;形式上,摆脱了感伤主义者一贯的低沉含蓄的感情基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健康向上的旋律,从而开创了一种集豪放肆意与收放自如为一体的全新诗体。这种诗体以万夫不当之势,奔腾狂飙,穿越大西洋,来到欧洲、亚洲,淹没了旧的传统诗体,迎来了诗歌的新时代。受自由诗体影响重大的美国诗人还有金斯堡、林赛、庞德和克莱恩。英国的王尔德、丁尼生、叶芝、史文朋、萧伯纳等人极为看重惠特曼,并对他的诗集《草叶集》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文坛的佼佼者智利诗人聂鲁达也对惠特曼的成就大为赞赏。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也称赞他是令人震惊的诗人。由此可见,惠特曼的《草叶集》无论是文学价值还是艺术魅力,对“世界诗歌历史的典范”的称谓都当之无愧。 惠特曼的新诗体的种子也在中国生根发芽,清新的草叶日渐茂盛,他被中国人铭记,受中国人民的尊敬。他的诗集点燃了年轻一代的创作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激情。在他的影响下,郭沫若创作了革命时代振奋人心的《报晓曲》以及《女神》等传世巨作,音符高昂,音调激越。惠特曼对人类的美好未来充满期望,他将创新融于诗集的创作中,惠特曼在我们心中滋长,并跟我们一起为世界和平而努力,为社会前进而奋斗。《草叶集》中所蕴涵的民族奋斗及创新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它的精神财富及其价值永远不会被磨灭。 二、《草叶集》的主题思想 民主思想在惠特曼的诗歌中随处可见。惠特曼热爱劳动,劳动期间培养了他淳朴的感情思想,孕育了他在诗歌中对劳动者的理解与同情,也为他诗歌中的民主情感打下了基础。惠特曼的一生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对平等的向往,对博爱的精神寄托,因此自由、平等、博爱贯穿了他诗歌创作的始终,而他的民主情结首先体现在他对废奴的支持态度上。他生活在美国阶级矛盾突出的时代,所以,当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南方的奴隶制度冲突尖锐时,他不畏强权,顺应历史,毅然参加了废奴运动,并用诗歌坚定了自己的立场。他在《我为带电的肉体歌唱》诗中对奴隶交易深恶痛绝的同时,体现了对黑人奴隶的不忍之情。在《自我之歌》中讲述了他帮助奴隶逃脱奴隶主统治的过程,暗含了他对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奴隶们深切的同情。南北战争爆发后,他撰写了《桴鼓集》,意在颂扬那些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美国劳苦大众。诗人在感情上与失去亲人的劳苦大众取得共鸣,打鼓,吹奏,唤醒沉睡中的人民走向战场,捍卫自己的尊严;他强烈唾弃惨无人道的奴隶制度,他的著名诗歌《哦,船长! 我的船长哟》就是为为了解放奴隶制度而牺牲的美国总统林肯谱写的,诗中体现了对死亡英雄沉痛的哀悼。他诗中塑造的人物角色多以劳苦大众为主,很少歌颂大人物,包括工人、士兵、农民等。在他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他看来,世界应该是平等的,没有种族、性别、贫富之分,因此各行各业的人物都能在他的诗歌中找到原型。 三、《草叶集》的诗歌形式 《草叶集》在形式上进行了巨大的变革,诗人大胆摒弃了传统诗歌的不足之处,在先前的音步和音律的基础上开创了自由诗体(Free Verse)的先河。它的独一无二却又无所不容的独特风格,对当时的诗歌界来说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自此以后,诗歌多以行中短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形式来表达诗歌内部暗含的节奏。在他的以抒情为主的长篇诗歌中,伴随着豪爽的情怀、恣意的想象和无所顾忌的言论产生的收放自如的音律、节奏。他的诗歌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美感和一种全新的体验。 惠特曼不仅仅局限于诗体的创新,他还注意独特的诗歌语言的运用,他认为诗的实质来自于人的生命,人的灵魂,而不仅仅是韵律和格式。诗人在诗歌《草叶集》中用了大量的笔墨赞扬了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淳朴自然,新鲜活力,真挚热情”给诗人的创作带来无尽新意和灵感,这正是诗歌实质的真实体现,而所谓的格式和韵律,无非是诗歌的附属……诗歌中伟大的创作,对我们来说是等同的,因为我们也要从中获取美感,享受美感。所以说,相对总统而言,诗人才是广大群众的公断人。因此,《草叶集》是将民主诗歌语言应用于诗歌文学的典型,诗歌中“大众语言”的引入使得诗歌的表现形式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同时,在诗歌中点缀了“旧词新用”或“自创新词”的新形势,突破传统音步规则的局限,也从受约束的诗歌枷锁中解脱出来。因此,诗歌自由、平等的表现形式在《草叶集》里一览无余。 四、《草叶集》中的东方文化 惠特曼对各国的文化都有所研究,他善于在文化研究过程中汲取各族的文化精髓,他渴求美国民主文化独立,他在很早以前就接触过古印度诗歌,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1875年,他就收到一份来自他的英国朋友托马斯·狄克逊的圣诞礼物,一本古印度诗集,就是那本印度诗集勾起了惠特曼对印度文化的兴趣。他在《向世界致敬!》一节中提到“我听到印度人在向他的得意门生讲授三千年前诗人们所写并珍传至今的战争、格言和恋爱罗曼司”。说明惠特曼对印度的古诗歌情有独钟。能够排解困惑,激发灵感,给诗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创作灵魂的启迪。 东方文化对于惠特曼的诗歌创造意义重大,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东方宗教的身影,尤其是佛教的身影。他认为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救世主,指引者,圣经,并且说:“我属于每一种类型、等级、阶层与宗教。”说明惠特曼认同自己属于其中任何一表现形式的观点。在《草叶集》的部分诗篇中,都有“天人合一”的体现,其中最形象、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就是《真我之歌》,惠特曼从中深深地领悟了自我与真我的相通性,因此他摆脱了幻想的局限,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扩展,灵魂加之肉体,使得惠特曼升华到另一种境界,一种超凡脱俗、至高微妙的境界,他感受得到万物间细微的喜悦。他的诗歌处处暗含了对万物的关爱,包含了对万物一体的崇高领悟,这与佛教的教义如出一辙。此外,惠特曼对不幸的人们坚持不懈地帮助与照顾以及对世间万物客观生动地描述,都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悟性,认同万物一体,且能够对世界万物关爱怜悯,甚至小到蚂蚁和极其微小的生命。 五、结语 惠特曼的“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他建立了独一无二、坚不可摧的美国本土诗诗体,影响了全世界,自那以后一个世纪以来,虽然诗风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在精神上相悖,但实质上都脱离不了惠特曼的诗歌精髓,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在根基不变的基础上展示艺术上相对自由的诗歌表达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惠特曼可以跟贝多芬相媲美,他的诗歌《草叶集》是生气勃勃、香气弥漫的芳草,滋生于美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它是惠特曼毕生的创作结晶,也是一座遥不可及,不可跨越的里程碑,在美国的诗歌史上熠熠生辉。《草叶集》中的民族和民主思想蕴涵了深邃的精神意义,展现了惠特曼强烈而火热的激情。《草叶集》作为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影响着美国,影响着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聂秋雨.论诗歌翻译的“忠实”与“叛逆”——惠特曼《最近紫丁香在前院开放的时候》四种中译文评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2] 卢晓白.惠特曼的诗学思想及《草叶集》的艺术魅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3] 朱纯林.狄金森与惠特曼诗歌中“草”的含义对比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9). [4] 赵彤.沃尔特·惠特曼:美国诗歌史上的一盏明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作者简介] 王艳玲(1978—),女,吉林市人,本科,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和语言学;王冬兰(1980—),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1]杨德亮. 牧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不适及社会环境问题——青海祁连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作者介绍:Walt Whitman (1819~1892) is a US writer known for his poetry about the beau
简介 中文:沃尔特·惠特曼(1810(一说1819)~1892) 英文:Walt Whitman 美国诗人。生于美国长岛一个海滨小村庄。父亲当时是个当地的
一、 引言:草木本心“草木有本心,何劳美人折”,所有的草木都有着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有着自己的性情和品格。 任凭绿肥红瘦,自由生长。有的喜披头散发,
猪笼草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