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咬文嚼字杂志创始人

咬文嚼字杂志创始人

发布时间:

咬文嚼字杂志创始人

不算 错版 必须很明显

王老师是中学语文老师,认不认得生僻字当然是学术研究的极致。这也不能全怪他。有一本杂志叫《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由郝铭鉴任主编的由《咬文嚼字》杂志社出版发行的期刊类杂志,创刊于1995年1月,自创刊号起一直是32开、48面,每月出版一期。“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是其办刊宗旨; 编辑、记者、校对、广告从业人员、节目主持人和教师、学生为其主要阅读对象。”这本杂志是语文老师的圣经,跟《知音》地位差不多。

王开东的这篇文章属于无脑,站在传统文化的高台上对于一些显得“传统文化积淀不深刻”的行为进行无脑抨击。我想说,不认识一些生僻字,对典故古籍不熟悉,在现代社会只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这些高层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相对无知虽然是文化断层投射到具体事件上的结果,但也仅仅只能反映出这个文化断层而已。

你是不是认为应该是“壹佰元”而不是“壹佰圆”?起因是这样的:继指出居民身份证上存在语文差错之后,《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16日在该杂志“2015年十大流行语”发布现场又出“大招”,指出在新版的一百元人民币上存在错字,“壹佰圆”的“圆”字系错用。“我们有《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分。我们的规范用字就是元。过去用圆是历史造成的,因为过去有银圆,但是现在我们已 经有法了,在这个情况下,你新发行的人民币怎么能用字不规范呢?你这个圆字从法的角度来看有根据吗?”作为《咬文嚼字》的创始人,郝铭鉴认为目前的语言文 字运用还是相当混乱,比如广告中的“一生境所在”、“大行德广”之类都不知所云,而“奶奶的熊”、“无饿不坐”、“饭醉团伙”等店名“一听都是没有立场、 没有原则、没有道德的”。除了这些商业性的用词之外,一些城市标识用语也同样不规范,比如在铁道口常见的“红灯停车,灭灯停用”其中“灭灯停用”的含义让人难以理解。说到之前提 出的身份证上的七大语文差错,郝铭鉴举例说,与“姓名”、“性别”、“地址”并列的还有一个“出生”,但“出生”是个动词,不应该与三个名词并列使用,只 有“出生日”或“出生地”才是名词,而在身份证上显然指的是“出生日”。继“十大流行语”之后,《咬文嚼字》在本月下旬还将公布2015年的“十大语文差错”。郝铭鉴表示,评选“十大流行语”是为了肯定语言生活当中的那种创造 性的成果,“我们的语言生活非常活跃,语言的创造力很强,每年都有一批新词语出现,这些新词新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推动汉语的发展。”而评选“十大 语文差错”那是从另外一面看,“在我们语言生活中存在负面的东西,不规范、不正确、不健康的东西,你要对它及时地制止。哪怕一个小刊物力量有限,但要有人发出声音。”但是错版币的价值就在于”物以稀为贵“,如果所有币都算错版,那它的价格也炒作不上去了。所以这个算不算错版都没有意义的。

《咬文嚼字》杂志创办23年了

咬文嚼字》公布100个常见错别字 1、按装 安 2、甘败下风 拜 3、自抱自弃 暴 4、针贬 砭 5、泊来品 舶 6、脉膊 搏 7、一愁莫展 筹 8、穿流不息 川 9、松驰 弛 10、精萃 粹 11、重迭 叠 12、度 假 渡 13、防碍妨 14、辐 幅射 15、一幅对联 副 16、天翻地覆 覆 17言简意骇 赅 18、气慨 概 19、一股作气 鼓 20、悬梁刺骨 股 21、粗旷 犷 22、食不裹腹 果 23、震憾 撼 24、凑和 合 25、侯车室 候 26、迫不急待 及 27、既使 即 28、一如继往 既 29、草管人命 菅 30、娇揉造作 矫 31、挖墙角 脚 32、一诺千斤 金 33、不径而走 胫 34 竣 峻工 35、不落窠臼 窠 36、脍 烩炙人口 37、打腊 蜡 38死皮癞脸 赖 39、蓝 兰天白云 40、鼎力相助 立 41、再接再励 厉 42、老俩口 两 43、黄粱美梦粱 44、 了望 45、水笼头 龙 46、杀戳 戮 47、痉孪 挛 48、美仑美奂 轮 49、蛛丝蚂迹 马 50、罗 唆 51、萎糜不振 靡 52、沉湎 缅 53、明 名信片 54、墨 默守成规 55、大姆指 拇 56、呕 呕心沥血 57、平 凭添 58、出奇不意其 59、修茸 葺 60、青 亲睐 61、罄 磬竹难书 62、入场卷 券 63、声名雀起 鹊 64、发韧 轫 65、骚 搔痒病 66、欣尝 赏 67、谈笑风声 生 68、人情事故 世 69、有持无恐恃 70、额首称庆 手 71、追 朔 溯 72、鬼鬼崇崇 祟祟 73、金榜提名 题 74、走头无路 投 75、趋之若骛 鹜 76、迁徒 徙 77、洁白无暇 瑕 78、九宵云外 霄 79、宣渲泄 80、寒喧 暄 81、旋 弦律 82、赝 膺品 83、不能自己已 84、犹 尤如 85、竭泽而鱼 渔 86、滥竽 烂芋充数 87、世外桃园 源 88、赃 脏款 89、蘸 醮水 90、蜇蛰伏 91、装祯 帧 92、饮鸠止渴 鸩 93、坐阵 镇 94、旁证博引 征 95、炙 灸手可热 96、九洲 州 97、床弟之私 第 98、恣 姿意妄为 99、编篡 纂 100、坐 做月子

错别字的定义错别字: 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如有人将“染”写成了“染”[把九写成丸] ,将“曳”写成了“曳”[多了一点],这些就是错字;将“建议” 写成“建意”,其中的“意”就是别字。错别字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不良的影响或者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编辑本段]产生原因产生错别字,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许多人认为写汉字是个人的小事,少一笔多一笔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或别人能看懂怎么写都行;或者有的人根本没有掌握一些字的结构和写法,当然有时也有会写某字,但下笔时误写的情况。如有人把“武”写作“武”[把[弋]写成[戈]],把“豸虫” 写作“虫豸”,或者把“锲而不舍”写作“契而不舍”等等。有些人,特别是个体商店的经营者,因贪图方便而写了一些不规范的简化字或别字。如有人将“酒”写成“九”,把“饼干”写成了“并干”,这种情况更是司空见惯的。客观原因是汉字本身属于表意文字,许多汉字笔画比较多,因此汉字难记难写,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的出错率相当高;此外,汉语中同音、近音的字词太多,如“嬴”与“赢”,“辩”与“辨”,“磬”与“罄”;“必须”与“必需”,“那里”与“哪里”,“符合”与“附和”,“检查”与“检察”,还有“翔实”与“详细”等等,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写错或混淆。一、产生错别字的原因要弄懂错别字,就要知道错别字一般怎么个错法,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造成错别字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⑴形似致误例如:松弛——误做松驰潦草——误做缭草如火如荼——误做如火如茶相形见绌——误做不能写成相形见拙⑵音近致误例如:提纲——误做题纲国籍——误做国藉重叠——误做重迭川流不息——误做穿流不息一筹莫展——误做一愁莫展⑶义近致误例如:擅长——误做善长掠夺——误做略夺鸠占鹊巢——误做鸠占雀巢积毁销骨¬——误做积毁消骨⑷音、形两近致误例如:急躁——误做急燥贪赃——误做贪脏枉法九霄云外——误做九宵云外⑸音、形、义三近致误例如:摩擦——误做磨擦甜言蜜语——误做甜言密语了解了常见错别字的错误,我们会发现,基本上的错别字都是因为音、形、义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一个人有意或无意地写了错别字,就会令人费解甚至误解,这样就会影响意义的表达甚至失去文字的交际作用。如有的经营者卖东西,在其广告招牌上,将“花卷”写成了“花圈”,将“大偏鱼”写成了“大便鱼”等等,结果令顾客望字止步,有买卖也作不成了。在使用汉字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端正认识,高度重视,完整、准确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一定要少写或不写错别字,自觉纠正错别字。我们只有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努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才能使汉字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编辑本段]最常见的100个别字2005年,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在创刊10周年之际,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这100个别字都是10年来出错频率最高的。据专家统计,若将这100个常见的别字纠正过来,现在出版物上的别字总量将减少一半以上。(括号中为正字)1.按(安)装2.甘败(拜)下风3.自抱(暴)自弃4.针贬(砭)5.泊(舶)来品6.脉博(搏)7.松驰(弛)8.一愁(筹)莫展9.穿(川)流不息10.精萃(粹)11.重迭(叠)12.渡(度)假村13.防(妨)碍14.幅(辐)射15.一幅(副)对联16.天翻地复(覆)17.言简意骇(赅)18.气慨(概)19.一股(鼓)作气20.悬梁刺骨(股)21.粗旷(犷)22.食不裹(果)腹23.震憾(撼)24.凑和(合)25.侯(候)车室26.迫不急(及)待27.既(即)使28.一如继(既)往29.草管(菅)人命30.娇(矫)揉造作31.挖墙角(脚)32.一诺千斤(金)33.不径(胫)而走34.峻(竣)工35.不落巢(窠)臼36.烩(脍)炙人口37.打腊(蜡)38.死皮癞(赖)脸39.兰(蓝)天白云40.鼎立(力)相助41.再接再励(厉)42.老俩(两)口43.黄梁(粱)美梦44.了(了)望45.水笼(龙)头46.杀戳(戮)47.痉孪(挛)48.美仑(轮)美奂49.罗(啰)唆50.蛛丝蚂(马)迹51.萎糜(靡)不振52.沉缅(湎)53.名(明)信片54.默(墨)守成规55.大姆(拇)指56.沤(呕)心沥血57.凭(平)添58.出奇(其)不意59.修茸(葺)60.亲(青)睐61.磬(罄)竹难书62.入场卷(券)63.声名雀(鹊)起64.发韧(轫)65.搔(瘙)痒病66.欣尝(赏)67.谈笑风声(生)68.人情事(世)故69.有持(恃)无恐70.额首(手)称庆71.追朔(溯)72.鬼鬼崇崇(祟祟)73.金榜提(题)名74.走头(投)无路75.趋之若骛(鹜)76.迁徒(徙)77.洁白无暇(瑕)78.九宵(霄)79.渲(宣)泄80.寒喧(暄)81.弦(旋)律82.膺(赝)品83.不能自己(已)84.尤(犹)如猛虎下山85.竭泽而鱼(渔)86.滥芋(竽)充数87.世外桃园(源88.脏(赃)款89.醮(蘸)水90.蜇(蛰)伏91.装祯(帧)92.饮鸠(鸩)止渴93.坐阵(镇)94.旁证(征)博引95.灸(炙)手可热96.九洲(州)97.床第(笫)之私98.姿(恣)意妄为99.编篡(纂)100.做(坐)月子极易混淆:表中所列100个别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二是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三是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五是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又比如“大拇指”错成“大姆指”,这是过去学生高考中出错率最高的字。长期出现:该刊自1995年创办以来,曾组织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力量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100家新闻出版单位,提供每年差错率最高的词,这批长期出现、广泛出现、反复出现的别字,便是在10年调查的基础上产生的。《咬文嚼字》编辑部认为,认定别字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过程,一定要防止漏判、乱判特别是错判。有些字一般认为是别字,如“好象”的“象”、“陷井”的“井”,但语文界、辞书界至今还有不同意见,为此没有贸然收入字表。该刊还透露说,公布字表只是第一步,他们还将组织专家,从字形、字义、字史、字用等方面作深入的学术讨论,总结别字的特征和辨析的规律,为纠正这100个字的差错,尽到自己的责任。在继续收集材料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咬文嚼字》还将陆续公布第二批、第三批字表。巧辨错别字怎么搞定错别字呢,无数的学生跟我抱怨过这样的问题,无论他们怎么记诵,还是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别字排山倒海,层出不穷,怎么办呢?难道错别字就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了吗?当然不是,那么有什么可以辨别的捷径呢?错别字不外乎同音字、多义字、形似字三种,只要我们了解出题老师的出题规律和心理,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编辑本段]辨别错别字的诀窍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字音、字形和字义之间常常是有一些对应的关系的。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音、形、义之间建立联系,然后用它们这些纽带和联系将错别字的技巧一一掌握。诀窍一,把握字音和字形的关系,汉字的字音和字形的搭配其实是任意性的,同时也具有强制性,一定的字音规定了某一个具体的字,比如“墨守成chéng规”,知道中间的字是chéng而不是chén,就可以有效避免我们写成“陈规”。因此,我们主张同学们在复习语音和字形题时能大声地念诵出来,这样可以给自己培养一种读音的惯性,碰到一个词,只要读准字音,我们就知道它不可能有那样的字形,如“奴颜婢bì膝”,如果你读成bēi,难免会误写成卑,而知道应该为bì,怎样也不可能写到另一个词去。总结成四个字“以音辨形”。诀窍二,把握字形和字形的关系,你是不是疑惑了呢?我们知道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学会抓住形旁,加上它的含义,来辨别读音。形声字的另一部分声旁常常决定一个字的读音,虽然说有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标志性作用,但是声旁有时候是具有欺性的。牢牢掌握一些重要的形旁代表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分辨错别字。如“干燥,燥热”和“急躁、躁动”不要把两个字弄混,其实有诀窍,“干燥、燥热”都包含干的意思,燃起火常常会让空气干燥,或者空气干燥也容易着火;而人“急躁”时常常会跺脚,因此必须是足字旁,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这种联想式的记忆可以帮助我们识认很多形近的,偏旁不同的字。总结成四个字“以偏辨形”诀窍三,把握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中国字是象形字或者指事字,一般来说字形是有一定特殊含义的,我们在识记字形的时候,最好可以顺便了解这些词的意思。比如说“惦量”的“惦”是“掂”的误写。惦,读diàn,有“记挂”的意思;而“掂”读diān,是用手托着东西估轻重的意思。准确掌握每一个词素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部分的错别字题,如果能够把诀窍二联系起来,事半功倍。总结为四个字“以义辨形”诀窍四,根据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来辨析。我们要加上这一条主要是针对成语的,我们知道大部分成语词素和词素之间的关系是对应的,结构上常常是两两对应,比如“提心吊胆”,不能误写作“提心掉胆”,因为“提”和“吊”是相近的意思,再比如“一张一弛”,不能误写作“一张一驰”,因为“张”和“弛”是对应的相反的意思。总结为四个字“结构辨形”。[编辑本段]高考语文复习:避免错别字的几种方法几种方法:1.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偏旁与字意联系起来记忆。通过换用相异偏旁的字来比较哪个更对。2.注意同音字的区别,设法换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比较。3.也可以试着自己默写一下。4.平时默错的,练习中没看出来的错别字和看错的正确字,要特别小心。6.《优化》上册有整理。单写:向往 想望 喝彩 神采 沧桑 厮杀 废弛 驰名歉收 气概 慷慨 坐落 座谈 嫁接 稼穑 接洽慌乱 兵荒马乱 陈规 墨守成规 轻慢 轻歌曼舞 变换 变幻莫测陨落 殒身不恤 赝品 义愤填膺 截流 开源节流 旁证 旁征博引度假 渡过难关 提名 金榜题名 渊源 源远流长 声张 伸张正义精心 漫不经心 具备 万事俱备 收益 受益匪浅 势力 势利小人自负 自负盈亏 正规 步入正轨 殉情 徇情枉法 提纲 提纲挈领做客 作客他乡 妥协 胁从不问珠联璧合 株连九族 山洪暴发 革命爆发 暴发户 爆发力过度疲劳 过渡时期 终身大事 奋斗终生 质地坚韧 坚忍不拔头昏脑涨 通货膨胀 水涨船高 环境清静 耳根清净 流芳百世唯物辩证 辨证施治 梳妆打扮 乔装改扮 立案侦查 军事侦察挟嫌报复 远大抱负 自命不凡 自鸣得意 传诵事迹 传颂英雄例行公事 厉行节约 欢呼雀跃 声名鹊起 协调关系 关系谐调按部就班(按照) 安步当车(安闲) 前倨后恭(恭敬) 鞠躬尽瘁(自身)成群结队(队伍) 独出心裁(心里) 循序渐进(前进) 不假思索(借助)真知灼见(明亮) 远见卓识(高明) 寥若晨星(早晨) 良辰美景(时辰)行将就木(将) 心心相印(符合) 以逸待劳(等待) 责无旁贷(推卸)蜂拥而至(拥挤) 掌声迭起(多次) 层峦叠嶂(重叠) 名门望族(名望)察言观色(语言) 和颜悦色(脸色) 一如既往(已经) 继往开来(继承)一脉相承(继承) 相辅相成(成功) 计日程功(工程) 胸无城府(心机)闻过则喜(听说) 文过饰非(掩饰) 法治社会(治理) 健全法制(制度)瑕不掩瑜(缺点) 名闻遐迩(远) 目不暇接(空闲) 一筹莫展(方法)好高骛远(追求) 趋之若鹜(鸭子) 礼尚往来(崇尚) 无上光荣(高)过犹不及(如同) 怨天尤人(责备) 巧夺天工(精巧) 急功近利(功利)讳莫如深(隐瞒) 韬光养晦(隐藏) 风雨如晦(晚上) 诲人不倦(教育)同等学力(能力) 本科学历(经历) 平心而论(平静) 戴罪立功(头顶)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 艰苦卓绝(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拾人牙慧(片言只语) 行迹不定(行动的踪迹) 形迹可疑(举动和神色)精神涣散(消散) 精神焕发(光明) 涣然冰释 焕然一新返璞归真 山清水秀 要言不烦 人才辈出 美轮美奂 集思广益鞭辟入里 甘拜下风 自暴自弃 进退维谷 崭露头角 水乳交融两写:俯首帖/贴耳 必/毕恭必敬 故伎/技重演 筚/荜路蓝缕 嬉/嘻皮笑脸形近字:寒暄(暖) 喧宾夺主(喧闹) 渲染 煊赫 宣泄再接再厉 厉兵秣马(磨快) 励精图治(振作) 厉行节约(严格) 色厉内荏 历历在目 砥砺功亏一篑(竹筐) 振聋发聩(耳聋) 匮乏(缺乏) 溃败 馈赠印象 音像 好像 相貌 照相 录像相形见绌(不足) 咄咄逼人 拙劣(笨) 茁壮成长亵渎(轻慢) 渎职 赎罪 穷兵黩武(轻率) 买椟还珠(匣子) 连篇累牍 舐犊情深通牒(文书) 间谍 谍报 喋血 喋喋不休 影碟秘诀 诀别 联袂 抉择 决裂纵横捭阖(bǎi分开) 稗官野史(bài微小) 奴颜婢膝(bì奴婢)卑躬屈膝(bēi卑贱) 不无裨益(bì好处) 俾使成功(bǐ )[编辑本段]错别字笑话1. 原版: 耶利亚神秘耶利亚 耶利耶利亚 ---<耶利亚女郎>童安格翻版: 野驴啊神的野驴啊 野驴野驴啊疑问:为什么要拿神的野驴来唱歌呢?2. 原版: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 永永远远地擦亮眼 --<龙的传人>王力宏翻版:巨龙巨龙你差两年 永永远远地差两年疑问:巨龙和谁比会永远差两年?3. 原版: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潇洒走一回> 叶倩文翻版: 天地悠悠锅壳重重 炒起又炒落疑问: 炒菜怎么还潇洒呢?4. 原版: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 ------<中国人> 刘德华翻版: 吴倩连的风和雨啊疑问:莫非他们两个有一腿?5. 原版: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 鲁冰花 ------<鲁冰花>翻版: 爷爷想起妈妈的花 闪闪的泪光 路边花疑问:可怜的爷爷怎么想起妈妈的路边花就想哭呢?6. 原版: 莫名其妙的话语,莫名其妙的话语 -----<骑士精神> 蔡依林翻版: 莫名其妙的怀孕 莫名其妙的怀孕疑问:现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7. 原版: 恋上一个人 就容易失了神 ------<恋上一个人> 游鸿明翻版: 恋上一个人,就容易失了身疑问:这…这….这也太容易了吧?_8. 原版: 她像个天仙 她太美了 ------<没那种命> 陈小春翻版: 她像根天线 她太美了疑问:什么审美眼光啊,像根天线还美啊?9. 原版: -如今一个人还是单身 乞求幸福的余温 ----<单身> 洪一平翻版: 住进一个人还是单身 期求姓傅的余温疑问: 难道屋主姓傅? 住进去就为了感受她的余温?10-. 原版: 我不是黄蓉 我不会武功 ------<我不是黄蓉> 王蓉翻版: 我不是蝗虫 我不会蜈蚣疑问:恐怖….莫非在拍<虫虫特工队>?11-,原版: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1.让小学生产生纠纷2.在考试上扣分。3.引起不少尴尬。4.让错别字更多。

《咬文嚼字》的作者是朱光潜。《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目前,本文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教科书中,录音由郑岚朗读。2014年之后,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在改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本文,为第一组第3课课文 。

咬文嚼字杂志作者

啃书本打一成语───谜底:咬文嚼字读书杂志是清代王念孙先生在校勘方面的代表作,也是清代朴学的代表著作。该书校勘《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内篇》,诸书中文字,后经出土文献验证,多有可征之处。《书目答问》录80卷,另有余编2卷。同治九年金陵书局刊本

朱先生提出,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可放松”的谨严态度。他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这些话很有见地。为了凸显它,朱先生更举了贾岛推敲诗句的典故加以阐释,引录如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的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些,但是他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56页) 朱光潜先生作为美学大家,举的这个例子推陈出新,从设想诗的意境、人物的身份性情以及音韵特色几方面对此典故认真推敲,希望运用文字者带着应有的谨严,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朱先生此论一出,读者眼目一新,在语文学界影响巨大,几成定论。但再查找一下此典故的出处,仔细推敲一番贾岛的全诗,我们就感到朱先生却恰恰犯了一个不够谨严的错误:断章取义,抽取一句而忽略了全诗。我们来看看原诗的全貌: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友人李凝居处幽雅的环境和对这种幽雅环境的向往。诗的首联直接写李凝居处幽静,简直隔绝尘世,绝无纷扰;颔联写夜晚池边树上栖鸟静宿,僧人来访;颈联写荒园眺望所见,小桥流水分隔郊野,白云浮动,山石也仿佛随着云脚在移动;尾联写这种环境引人羡慕之极,决心来此一起隐居,不负所约。全诗意境幽美,特别是中间两联可见贾岛锻字炼句的苦心。朱先生单引颔联,一反古人定见,认为“推”比“敲”好,理由有:从意境上看,是孤僧步月归寺,在寂静的夜里一“推”而推出独居的冷寂意味来;“敲”则显得拘礼。从上文语境来看,“推”字似乎更“调和些”,“敲”则会惊起宿鸟,打破岑寂,平添搅扰。那么,这位僧人究竟是访友还是归寺,他要进的门到底是李凝幽居之门还是寺门呢?从全诗来看,尤其是就题目而言,访友之说倒还更合理些。僧月下敲的是友人的门,更能反应出李凝居住环境的清幽寂静,颇少俗人往来,透露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这与《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有着同工之妙。我们不能一见僧就只联想到归寺,何况贾岛也曾出家,号无本,诗中的僧人身上也许原本就有贾岛的影子在。由此看来,僧敲幽居之门与全诗的情境更为吻合。再来讨论一点:全诗的意境到底是朱先生所言的清冷岑寂呢,还是寂静中透着温情?我们想清幽并不等同于冷寂,君子之交也是舒展恬淡而非冷漠如冰。白居易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赵师秀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等句不就是在清雅中透出一丝温馨吗?友人月夜来访,或品茗或吟诗,更添雅趣。怪不得尾联写道:“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如果只是一味的死寂,那样的幽居还有谁肯来?少了这么一点人情味儿,诗的感染力也势必会被削弱。在这访友而非归寺的前提下,在这景静而非情冷的意境中,一个音节响亮的“敲”字,敲破岑寂,惊起树鸟,只能是用来反衬清幽的意味,而不是“平添搅扰”了。古人对此“敲”字设想“佳处”是“音节响亮”,我们认为“敲”字“佳处”不仅是音节响亮,而且合乎月夜访友之意境,更在于用反衬手法突出了境界幽雅之美,“鸟鸣山更幽”嘛;而且这还能使人联想到友人相见之亲切、高山流水相和之欢娱。原典故写韩愈“立马久之”,定一“敲”字佳,实际上他会是经过了全面的思考品味,才敲定了这么妥帖的不可更易的一个字。韩愈真不愧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只可惜言之不详,使朱先生推敲,又使我们至今仍“推敲”不止。当然,朱先生对此典故可能是信手拈来,误记了出处及原诗,但他是美学大师,影响巨大,《咬文嚼字》一文又是名文经典,力倡“谨严”,容易使读者尤其是中学生,认为朱先生所言为唯一正确的,因此有必要对此“推敲”再作推敲。由此我们又想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桩公案。在1935年,朱先生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一篇鉴赏唐诗的美学文章,摘取了唐诗人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而踢开他的全篇,又用这两句来概括作者的全人,还用这两句来批评屈原、阮籍、李杜等不够“静穆”伟大。鲁迅先生指出,这种“以割裂为美”的摘句办法,是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者附会,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关,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倘恍。鲁迅先生还举出陶潜的例子来,说在摘句作怪之下,一摘引“悠然见南山”就忘记了《述酒》和《读山海经》中陶潜金刚怒目的一面,而“捏成他单是一个飘飘然”,但历来的伟大作者,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题未定草七》,见《鲁迅全集》卷六)鲁迅先生当年对朱光潜先生的批评,似乎也可以移用到“推敲”这里。从对《咬文嚼字》一文的探究中,至少能得到这样一些启示:评价诗文的字句,尤其是品味细微精妙之处时,要从诗文的整体入手,把握其背景、思想感情和意境等;评论文学更要顾及全文,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作者所处社会的状况,要做到知人论世,万不可从全篇中摘一二佳句随意引申,而引读者入迷途。我们读名家大师的作品,也要敢于提出疑问,多问几个是否真有道理,是否真的如此,也就是要“站着读”、思考着读,而不是一味顶礼膜拜。这对于我们提高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这也是对大师们所倡导的科学、严谨治学精神的真正发扬。

孙欢《咬文嚼字》创刊发行于1995年1月,发行者为上海文化出版社,今为32开,约50页的文艺月刊,主要内容则为纠正媒体艺人、名家作品的错别字。因内容颇具特色,《咬文嚼字》已成为中国境内汉语文化品质“捍卫者”角色,并共发起了多次“社会查找错字活动”,并造成一定影响。例如,2007年,台湾艺人伊能静新专辑的“纶巾”念法与稍早神舟六号错写成“神州六号”的反应,与该刊物有密切关系。除此,该月刊亦于同期刊登汉字错误排行榜。

咬文嚼字杂志推荐

意林 读者 新青年 阅读与鉴赏 散文精选 议论文文摘 高考满文作文选集

初中只需要订阅下面3本就足够了《作文通讯(初中版)》邮发代号6-69(国内统一刊号 CN12-1037/G4)《英语辅导报》七年级版邮发代号35-406;八年级版35-407;九年级版35-408《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邮发代号: 36-67·(国内刊号:CN41-1098/O)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1、《语文学习报》邮发代号:7-154(155/156)(高一/二/高考)22元/学期26期(团队订阅)(这个比较全面,但内容也比较杂)2、《作文素材》 邮发代号:78-066 4元/月 (今年高考评卷场反馈说作文要关注现实,有真情实感。而这里面的现实社会一类的素材老师们评价都不错,似乎有初中版和高中版,订阅时注意)3、《阅读与鉴赏:高中生》 邮发代号:18-326 4元/月(这个有一定的深度,建议找老师一起探讨)4、《意林》 邮发代号:16-288 3元/月5、《青年文摘》(半月刊) 邮发代号:2-301 3元/期(全年72元)6、《读者》(半月刊) 邮发代号:54-17 3元/本 (全年72元)(这三个杂志里面的文章也算良莠不齐,有选择性地读一读吧)7、《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邮发代号:12-169 元/册(这书我本人没怎么关注,不过从我的学生那里得到的意见还是不错的)8、《语文月刊》 邮发代号:46-88 全年43元(打九折) (华师大文学院主办的,广东的来用比较好,里面的题目有一定难度,为主是老师们在订阅,学生订了做不懂里面的题目的话,还是建议要找老师一起探讨)

《格言》《萌芽》《意林》《青年文摘》这些都是比较哲理的,跟读者差不多,但都有自己的特色……另外,可以看一下《疯狂英语》,这种杂志都有附赠的磁带。不过杂志也不要看太多,初一的课程很轻松的,所以有时间尽量看一些书,比如四大名著,史记,天寅论也可以看一下,虽然可能看不懂,但对初中的学习会很有帮助的……还有昆虫记,爱的教育等等这些有名的小说,都时课标要求的。另外本人比较喜欢《青年文摘》,因为它没有《读者》那么深,但比《意林》好,《格言》就没读过。既然你是初一学生,不如先从《英语沙龙》开始吧,毕竟它主要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电脑类或者可以看看《计算机 应用文摘》。历史地理类《国家地理杂志》。 也可以订阅一下《语文报》,对阅读和写作很有帮助。

《咬文嚼字》杂志官方

《咬文嚼字》杂志社 【联系地址】上海市绍兴路74号 【邮政编码】200020 【电话】 【邮购电话】-399 【电子邮箱】我以前也奇怪《咬文嚼字》没有网站的缺陷,但是后来一想,也猜测出了几分个中原由了。不知道是否正确,请大家讨论。正因为社会上现在不怎么重视汉语言(口头的书面的等一切存在和表现形式)传播中出现和存在的各种误用差错和毛病瑕疵,才导致现在汉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出现各种误用差错和毛病瑕疵。自然《咬文嚼字》也不被人重视,发行量一直不高,杂志社运转经费紧张,还哪有资金专门制作和维护网站呢!

吃瓜不是指的真的吃什么东西,作为网络用语指的是看新闻或者八卦时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普通网友们常常戏称自己为“吃瓜群众”。而“瓜”则表示某个热点八卦事件。

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极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锦鲤”走红, 网络上掀起了转发配有“锦鲤转运”“锦鲤祈愿”“锦鲤保佑”“锦鲤还愿”等文字的锦鲤图像的热潮。“锦鲤”于是成为“好运”的象征。后来,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锦鲤”的走红及其意义的泛化,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科书式”也逐渐流传开来,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如“教科书式表演”“教科书式避险”“教科书式设计”等等。同时,语言运用中也出现了“教科书式耍赖”“教科书式下套”“教科书式坑人”等说法,这是对“教科书式”的反用。

“官宣”从“官网”“官微”衍生而来,义为“官方宣布”。其“官方”指某种权利的拥有方。“官方”本指政府方面,如“官方人士”“官方消息”等,把个人、机构等非官方行为称为“官方”,也有强调其权威性、可靠性的意味。

“佛系”义指“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不苛求、不在乎、不计较,看淡一切,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佛系”迅速引爆网络,并显示出超强的构词能力,“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人生”“佛系乘客”“佛系父母”以及“佛系恋爱”“佛系养生”“佛系养鱼”“佛系购物”等等,层出不穷。有人说,“佛系”的流行体现了年轻人对锱铢必较、非理性争执的反感,希望构建和谐的生活秩序。

王开东的这篇文章属于无脑,站在传统文化的高台上对于一些显得“传统文化积淀不深刻”的行为进行无脑抨击。我想说,不认识一些生僻字,对典故古籍不熟悉,在现代社会只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这些高层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相对无知虽然是文化断层投射到具体事件上的结果,但也仅仅只能反映出这个文化断层而已。

这是一本杂志由郝铭鉴任主编,《咬文嚼字》杂志社出版发行的期刊类杂志,创刊于1995年1月,自创刊号起一直是32开、48面,每月出版一期。办刊宗旨“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 编辑、记者、校对、广告从业人员、文秘、节目主持人和教师、学生为其主要阅读对象。自1995年创办以来,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编辑部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比如,每采用一篇稿子,至少要查阅三部工具书;每一期校样,至少要有十个校次;每一期成品,至少要有五人重新审读。针对性强,专门剖析报刊、图书、广告、影视中的各类语文差错;知识性强,尤其有些知识不是课堂里、词典里能等到的;文字生动可读。

  • 索引序列
  • 咬文嚼字杂志创始人
  • 《咬文嚼字》杂志创办23年了
  • 咬文嚼字杂志作者
  • 咬文嚼字杂志推荐
  • 《咬文嚼字》杂志官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