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芦笙论文文献

芦笙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芦笙论文文献

是在1960年的时候就开始的。他们在这个节日的时候,通常都是会有人唱歌跳舞,穿一些特色的服装。聚在一起玩游戏。

芦笙,是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苗、侗、水语都称梗。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瑶语称娄系。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历史悠久,形制多 样,音色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经过 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关于芦笙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在重峦叠翠的苗岭山下,在清澈碧绿的清水 江畔,在山明水秀的苗家山寨,很早以前住着一对老夫妻,阿爹叫篙确,阿婆叫娓袅,他们40岁才生下一个姑娘,取名榜雀。姑娘心灵手巧,长得比孔雀还美,比黄莺还会歌唱,苗 家后生都很喜欢她,而榜雀暗地却爱上了青年猎手茂沙。勇敢的茂沙武艺高强,曾杀猛虎为 父报仇,射鹰精为民除害。有一次,杀死白野鸡怪救了一位姑娘。姑娘得救了,茂沙也走远了,这姑娘原来就是榜雀,父母见到爱女无比高兴,热泪盈眶。榜雀因找不到茂沙而茶饭不想、容颜憔悴。多才多艺的老阿爹,采金竹、削簧片,做出一支精巧的芦笙,用它吹出优美 的音调,篙确老爹又教寨子里的青年做芦笙、吹芦笙。赛芦笙那天,远近苗寨的青年都赶来 参加,终于引来了头插白野鸡翎的茂沙,榜雀一眼就认出了他,篙确老爹请他到家里做客, 榜雀精神焕发,与茂沙畅叙衷情,两人结为美满夫妻。在锦绣的侗乡,传说芦笙始于三国时代。孔明出兵进犯侗家寨,以战鼓为号。当时侗族首领 孟获,则令人凿竹吹音,作为纠集人马、进攻或退却的信号,后来逐渐地演变为芦笙。在一些地区的侗歌中,还记述着制作芦笙的详细过程,说是开始曾用木头削制簧片,吹不出声音来,继而改用竹子或牛角制作,虽发了音,但吹起来太费力,后来孟获的儿子从战甲上取下一些铜片,仿岩洞滴水声,将其锤得很薄,装在芦竹管上,才发出动听的声音来,从而 相继制成了各种大小不同的芦笙。在我国乐器史上,芦笙出现的年代较葫芦笙为晚,公元12世纪初南宋时期,芦笙的前身“卢 沙”才见于文献记载,当然在记入史籍前还有着相当长的岁月。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有:“卢沙,?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七)乐 器 条中记述更详:“瑶人之乐有卢沙、铳鼓、葫芦笙、竹笛。……卢沙之制,状如古箫(指排 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嘎其声。”上述记载表明,卢沙的外形虽与排箫相似,但演奏方法却与芦笙是一致的。在广西一带的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同时存在着卢沙和 葫芦笙两种乐器。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辰、源、清州蛮……农隙时,至一二百 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芦笙一词作为乐器之名,始见于明代文献。明 代钱古训《百夷传》中写道:“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在明代倪辂所著《南 诏野史》中,记载着进入滇中的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 终日不倦。”明代田汝成的《炎缴纪闻》也有:“峒人,暇则吹芦笙。”明代邝露《赤雅》 中也有:“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即芦笙),长歌闭目,顿首踏足,为混沌舞。” 清代田雯蒙斋《黔书》载:“其笙截竹为管者六,通其节而栉比之,……又截竹径尺,衡绾 于六管之御而吹之。”芦笙是从葫芦笙演变而来的,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葫芦性脆、不结实,又易漏气,竹簧也 容易吸湿变音。明代音乐家朱载?就曾在其“辨笙不宜用真匏”的文章中说出了它的缺点。在黔、桂、湘等省、区,我国少数民族的先民们,逐渐在葫芦笙的基础上,制成了木制笙斗 和金属簧片的芦笙,从而获得了较大的音量和优美的音色。在苗、侗、瑶等民族中,芦笙不 断发展,并逐步取代了十分盛行的葫芦笙。本世纪60年代初,云南音乐工作者在西双版纳布 朗族地区,曾收集到一支古老的十四管排笙,笙管分为左右两排穿过笙斗,它已不用葫芦而 用竹管做笙斗,簧片也改为铜簧,其外形,与宋代“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的卢沙相似。这支遗存的古排笙,足以为葫芦笙演变发展为芦笙的历史作见证。旧社会,苗、侗等族人民受尽历代统治者的深重压迫和剥削,呻吟喘息在死亡的边缘,过着 “柴火当棉袄,蕨根当粮草,松胶当灯照,赤脚当鞋跑”的日子,芦笙也和它的主人一样遭 到摧残。清代封建统治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不许苗胞讲苗语、穿苗族服装 ,更害怕苗族人民借吹芦笙和跳芦笙舞来“聚众造反”,蛮横地下令禁止吹芦笙。当统治者 逐寨搜缴芦笙时,苗族同胞就把它埋藏起来,待搜缴者一过,又取出来吹奏。苗家不堪忍受 反动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曾先后掀起了多次武装起义和拒粮抗款的英勇斗争。咸丰、同治 年间,苗族英雄张秀眉领导的抗清起义中,芦笙成了进军的“号角”,激励着起义者前仆后 继、英勇战斗。1949年11月,苗、侗等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新生。1950年国庆节的10月3日晚上 ,苗族著名芦笙手东丹干等人,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在这个民族大 团结的文艺盛会上,代表贵州省文工团向毛主席敬献了一对芦笙,并表演了苗族传统的芦笙舞。毛主席观看后,欣然命笔写下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著名诗词。贵州苗族芦 笙手还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过精彩的芦笙舞,受到各国人民的称赞。在中国分布广泛,大致有十七簧、二十一簧和三十六 簧三种规格。多用于合奏以及地方戏曲伴奏。

是在6月3号的时候,特色就是在芦笙节那天苗族的人们都会一起弹奏芦笙,之后一起吃大席。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苗族老百姓的传统节日,约在阴历9月27日举办,历时一周。流传,芦笙管是三国诸葛亮教苗族老百姓做的,所以它们又把芦笙管称为诸葛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就在唐朝西部地区就普遍时兴吹芦笙了,芦笙节具备悠久的历史。节日期内,男人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运动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执芦笙、锁呐、铜制鼓,涌进主会场;姑娘们衣着绣有各色各样纹路、图案设计的连衣裙,头缠青帕,腰束刺绣彩绸,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追随而成,大家伴随芦笙的曲子翩翩飞舞。芦笙是苗族老百姓最喜欢的一种乐器,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关键庆祝活动,让节日的氛围热情下去,做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备受苗族老百姓钟爱。

芦笙节因地域不一样,时长也不一样,大概在每一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举办,有的也在八月十五举办,也有在农历一月初至二月末期内举办,僵持期以及长期,其因为部族和地理分布缘故,次则呈地区性持续性举办。芦笙节是苗族地域最广泛的节日,在其中又以凯里郊区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村两个地方的芦笙节更为盛大游戏。节日期内,男人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运动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执芦笙、锁呐、铜制鼓,涌进主会场;姑娘们衣着绣有各色各样纹路、图案设计的连衣裙,头缠青帕,腰束刺绣彩绸,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追随而成,大家伴随芦笙的曲子翩翩飞舞。苗族自古以来钟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贵州黔西南很多地区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十分庄重。

在其中又以凯里郊区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村两个地方的芦笙节更为盛大游戏。凯里、麻江、雷山、丹寨等四县交界处地域舟溪芦笙节于每一年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办,芦笙堂建在河沙坝。十六日逐渐“起堂”,十七日聚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提升赛马会主题活动,二十日还举办牛牛游戏,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人女人青年人开展“游方”主题活动。芦笙会时,周边县市周围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潮人海,笙声情深不负。大家排成一个个圆形跳芦笙,小伙儿在圈里捧着粗粗细细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离落的旋律翩翩飞舞。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一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办,芦笙场建在一块轻缓宽敞的山坡上。

到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人最多时可以达到数万人。芦笙,是我国西部地区苗、瑶、侗等中华民族的一种簧管传统乐器,轻音芦笙旋律轻柔高昂,重音芦笙旋律低沉嘹亮,备受本地少数名族人民群众的喜欢。而在贵州省苗族之中,更有一个繁华极其的芦笙节,是贵州黔西南苗族同胞们庆祝的苗族节日苗族自古以来钟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芦笙管别名诸葛孔明管,相传是三国诸葛亮教苗族老百姓做的。有文献记载,早就在唐朝西部地区就普遍时兴吹芦笙了,因而芦笙节具备悠久的历史,这是苗族老百姓的传统节日,是全国各地苗族老百姓喜迎新春,恭祝一年顺顺当当、大学生挑战杯的节日,都是苗族男人女人青年人“游方”的最佳时机。芦笙节在全国各地的开办时长不尽相同,

而在其中以贵州凯里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村两个地方的芦笙节更为盛大游戏。芦笙节风俗习惯节日期内,男人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运动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执芦笙、锁呐、铜制鼓,涌进主会场;姑娘们衣着绣有各色各样纹路、图案设计的连衣裙,头缠青帕,腰束刺绣彩绸,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追随而成,大家伴随芦笙的曲子翩翩飞舞。舟溪芦笙节于每一年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办,芦笙堂建在河沙坝。十六日逐渐“起堂”,十七日聚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提升赛马会主题活动,二十日还举办牛牛游戏,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人女人青年人开展“游方”主题活动,双双对对的恋人用对歌来寄情说爱你,亲亲我我地给芦笙会留下年再相见的誓约。

苗族芦笙论文文献

是在1960年的时候就开始的。他们在这个节日的时候,通常都是会有人唱歌跳舞,穿一些特色的服装。聚在一起玩游戏。

通常都是每个人踩芦笙。并且聚在一起点燃火堆,唱歌,跳舞好不自在,还会吃很多好吃的。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 “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 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你的苗族芦笙的制作及其发展历程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论文写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收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问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做认真的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通读,选读,研读。通读即对全书全文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竭力产生创见,要眼、手、脑并用,要发挥想象力,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行新的创造。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对新鲜论点,好的见解,要完完全全摘录;对能说明问题,有说服力的论据、好材料,要不加改动地摘录;对过长的资料,可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对这些资料都要分类整理。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切忌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伯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资料的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 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制作芦笙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苗族的传统乐器如下: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是民族节日中必备的乐器。而芦笙更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侗语称筒卜、咚的,意为大竹筒。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夜箫,苗语称“寥”,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是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它用无节的细竹管制成,管长50厘米左右,外径约11毫米,内径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开有4个音孔,上端为吹口,竖吹。在吹口的正面,开有一个长方形缺口,为夹簧片用的,簧片多用薄竹片或芦苇片做成。吹口的背面开有半弧形的缺口。吹奏时气流自弧形缺口进入管内,振动簧片而发音。制作夜箫时,因所用竹材长短不一,管径大小有异,所以它也有高、中、低音之分,但由于箫管细小,只能轻轻吹奏,可吹出两个八度音程。

苗族的传统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箫笛、月琴。

1、芦笙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

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文山苗族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

2、芒筒

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

3、夜箫

夜箫,苗语称“寥”,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是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它用无节的细竹管制成,管长50厘米左右,外径约11毫米,内径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开有4个音孔,上端为吹口,竖吹。

4、箫笛

玉屏箫笛用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出产的竹子制成,遂因此而得名。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它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

5、月琴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芦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芒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夜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箫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琴

芦笙、唢呐、箫笛、胡琴、月琴

1、芦笙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2、唢呐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3、箫笛

玉屏箫笛用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出产的竹子制成,遂因此而得名。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它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

4、胡琴

胡琴,琴类一种,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从北方传过来的琴,因此而得名。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

5、月琴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

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族

我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和海南也有小聚居区。其他地方的苗族则与其他各民族杂居。苗族村寨少则几户、十几户,多则百户、干户。居住环境各地差别较大,多为山坡地或较平坦的山脚,也有高寒山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苗族人口数为8940116。苗族使用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由于长达几千年的迁徙,住地分散,因而苗语逐步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此外,川黔滇方言内部又分7个次方言。有些杂居地区的苗族,讲汉语、侗语、壮语等语言。新中国成立以前,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于1956年组织汉、苗语言工作者创制或改革了4种方言的拉丁拼音文字,现正普及使用。 苗族历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居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故与苗族可能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也有人认为现在的苗族可以溯源于殷周时代“髳”人。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武陵蛮说等。有关苗族族源问题的各种争论在史学界中至今尚未定论,但是已有足够的史料可以证明的是,早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代,苗族的祖先已经聚居在至今还是他们比较最集中的湘西、黔东这个当时称作“五溪”的地区。历史上称居住在这一地区包括苗族祖先在内的少数民族为'五溪蛮”成“武陵蛮”。后来他们陆续向西迁徙,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分布局面。 社会经济 苗族经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到唐宋年间,逐步进入了阶级社会,在汉族封建经济的影响下,推动了苗族领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这时,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商业也有一定发展,并出现了苗、汉人民定期交易的市场。元代,苗族地区已出现了很大的封建领主。到明代,苗族地区领主经济发展到最高阶段,并且开始解体,地主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明朝开始在湖南城步苗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使地主经济得到顺利的发展。清康熙、雍正年间,在苗族地区先后实行改土归流,这一措施对瓦解领主制和促进地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后,封建地主经济仍继续向前发展。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开始渗入到苗族地区,苗族地区社会经济就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了。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入、商品输入和掠夺原料的结果,一方面把苗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变成了半殖民地经济,另一方面又刺激了苗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出现了某些资本主义萌芽,把苗族地区的经济变成了半封建的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苗族地区经过了民主改革、民主建政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苗族人民当家作了主人。苗族地区从1951年开始,先后建立了自治州和自治县,苗族干部也大批地成长起来,有力地促进了苗族地区社会济的发展。 苗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和建设,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工业从无到有,许多工厂包括现代化企业已在苗族地区兴建起来,产生了第一代苗族工人,并出现了象凯里、吉首等工业城镇。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由于电力的发展,给开发山区经济带来便利。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不仅公路修筑到边远的苗寨,而且铁路也修到了苗寨。贵昆、湘黔、枝柳、黔桂等铁路干线的建成通车,对沿线苗族地区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苗族地区除办了小学、中学,还办了大学,已培养出教师、医师及语言、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专业人员和专家。各州、县都设有医院,基本上消灭了天花、疟疾等疾病。农、林、牧、副、渔各业实行各种生产责任制,走上了迅速发展的轨道,人民生活逐年改善。 文化艺术 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采、风格独特的民间文学和艺术。民间文学主要有诗歌和传说故事,多以口头传说流传至今。诗歌一般是五言体,间有七言体或自由体,大多只讲调而不押韵,一般曲调简单,变化不大,节奏也不太严格,篇幅长短不拘,分别为古歌、理词、巫歌、苦歌、反歌、情歌和儿歌等。如《老人开天地》、《九十九个太阳和九十九个月亮》等就是讲述苗族历史的古歌,反映了古代苗族人民与自然界的斗争情景。苗族的诗歌和古老的传说故事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也是研究苗族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苗族是个喜爱歌舞的民族,音乐舞蹈和苗戏等具有悠久历史。史籍上早有男吹芦笙女振铃的记载。苗族“飞歌”享有盛名,现已作舞台演唱或谱曲演奏。器乐分打击乐和管弦乐两类,以木鼓、皮鼓、铜鼓和芦笙最为驰名;此外还有芒筒、飘琴、口弦琴、木叶和各种箫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猴儿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技巧很高,深受国内外赞赏。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丽多彩。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解放后已发展到能染彩色图案,并向国外出口。苗族的传统银饰多种多样,包括手钏、项圈、头饰、胸饰、银衣等,花纹雕凿精工,也享有盛名。 苗族人民创立自己的医学,把人体的疾病分为内科36症,外科72疾,治疗方法20余种。石启贵先生著有《苗医验方》、《畜医指南》。陆科闵著有《苗族药物集》。19世纪末,松桃厅地甲司苗医师龙老二能为孕妇剖腹取出死胎。治骨折、蛇伤、毒箭射伤、刀枪伤,苗药医有神速之效。苗药多用生药,现采现用。 风俗习惯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长发,挽椎髻于头顶,插木梳或发针,戴耳环、手镯、项圈等饰物。至清代末期,他们已不再蓄发挽椎髻,有的改梳长辫子。各地区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式样约几十种之多,但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仅七、八寸长。湘西,贵州松桃、凯里,广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区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湘西苗族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缠格子布或青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别具风格。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主食。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把糯米饭和蔬菜一起封存坛内,一、二个月后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种特具风味的酸腌菜。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丧、节日或亲友来访,都用酒招待宾客。 苗族的建筑在各地也有很大差别。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楼房。楼房一般为两层,建筑形式多为“吊脚楼”(即按山坡斜度竖桩,在桩上建筑),屋顶为双斜面。顶棚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采用木质结构、双斜面瓦顶或草顶平房,每幢3~5间,“偏厦”作灶房或牲口圈。过去,地主或富裕人家还筑有庭院,并砌高墙或石碉围护。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顶为平形草顶。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住“权权房”,即一种用几根树干交叉搭糊,盖上茅草,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泥作墙的房屋。一般隔为两间,人畜各一。海南岛苗族住的是长而窄的茅草房,三间一幢,屋檐较长,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墙草顶或瓦顶的房屋。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的权力和地位。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有父子连名的习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平时都只呼本名,不连父名。由于受汉族宗法封建的影响,有的制定字辈、建立宗祠、修纂家谱。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男女青年通过“游方”(黔东南)、“坐寨”(广西融水)、“踩月亮”(云南文山、楚雄)、“跳花”(黔中、黔西)、“会姑娘”(湘西)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云南楚雄等地有“姑娘房”制度,以便择配良偶。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一般通过亲友撮合,讲门当户对。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特别在黔东南至今仍有保留。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苗族信仰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认为神灵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无论消灾除病或求子求财等都祈求神灵与祖先保佑。祈求消灾除邪时,由巫师驱鬼。祭神祭祖活动极为隆重,黔东南的“吃牯脏”(鼓社)、黔西北的“吃牛”、湘西的“还傩愿”、“椎牛”、“吃猪”以及“赶鬼”、“吃鬼”、“祭鬼”等活动,耗费很大。此外,对自然物(大树、怪石)或人造物(水井、板凳)的崇拜和祭献,以酒、肉、鱼、鸡、鸭、糯米等作祭品。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少数民族群众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等。 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旧历九——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有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等活动。贵阳附近几县的苗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都穿上了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纪念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苗族还有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云南苗族几乎每年都有踩花山的活动,这种踩花山虽有迷信内容,但它又是苗族人民传统性的群众娱乐节日。

芦笙舞毕业论文摘要范文

舞蹈 芦笙舞:是除铜仁地区以外全省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目,历史悠久,北宋时已进入朝廷表演。大的队形主要有两排一字形和圆形两种。由数十名青年男子在前吹笙引导,数十名至百余青年妇女踏着芦笙拍节,跟随于后,进三步退一步,围绕场地循序而进。有的地方吹笙者不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人口:7398035 分布: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婚俗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节庆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 苗年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杀鱼节 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 “祭鼓节” 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 “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 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 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 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 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 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 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 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

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态势论文一、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文化结构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性爱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1.“社会转型”简说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 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 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苗族芦笙文化论文范文素材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迹化自然的痕迹。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黔东南有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还有龙鳌河、高过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内大小河流2900多条,条条溪河清澈见底,这里有一个国家级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来到黔东南,你回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最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达十二道之多。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是在6月3号的时候,特色就是在芦笙节那天苗族的人们都会一起弹奏芦笙,之后一起吃大席。

这个节日其实在每年农历的9月27日就可以举行这个节日了,其实这个节日还是非常有特色的,有人跳舞,有人唱歌,有人做各种活动,看起来还是非常的热闹。

是在1960年的时候就开始的。他们在这个节日的时候,通常都是会有人唱歌跳舞,穿一些特色的服装。聚在一起玩游戏。

  • 索引序列
  • 芦笙论文文献
  • 苗族芦笙论文文献
  • 制作芦笙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 芦笙舞毕业论文摘要范文
  • 苗族芦笙文化论文范文素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