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对晋绥日报的研究的论文

对晋绥日报的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对晋绥日报的研究的论文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提供了研究古代报纸的第一个原始材料。 5、宋朝从宋真宗咸平二年起开始实行定本制度。 6、“小报”在北宋末年再现,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 7、中国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则消息是关于“月食”的,刊载于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报创刊于1815年8月5日,主编是米怜,地点是马六甲。 8、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西方传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4年,该报上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近代报纸的专文。 9、1838-1840年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编译外报,这些材料后人称之为“澳门新闻纸”。 10、1822年9月在澳门创办的葡文《蜜蜂华报》,被认为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11、英文《字林西报》是1864年在上海创刊,其前身是1850年创刊的《北华捷报》,拥有人是字林洋行。1882年,字林洋行又创办中文报纸《字林沪报》,1897年,该报创办附张《消闲报》,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声。 12、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是1857年11月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 13、1872年,路透社首先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通讯社。 14、中国第一份政论报纸是创刊于1872年2月4日的《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15、《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美查。我国最早的白活报是申报馆于1876年创刊的《民报》 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戊戍变法时期影响最大的改良派报纸是《时务报》,报刊宣传家是梁启超,“时务体”就是以他的政论文章为代表。戊戍政变后,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宣传阵地是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刊的《清议报》,由梁启超主持编务。戊戍政变后,得以继续出版的维新派报刊是《知新报》(澳门)。 17、太平天国设立的“刷书衙”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队伍所办的第一个出版宣传机关。 18、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阐述他的报刊思想的第一篇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提出了“耳目喉舌”论。 19、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中国第一份妇女报是《女学报》,是上海女学会的会刊。 20、维新时期重要思想家严复的重要译文《天演论》和《群学肄言》(部分)最初发表在《国闻汇编》 21、1911年7月,《大江报》发表了两篇著名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作者是詹大悲。 22、《苏报》易帜后,开设了“学界风潮”专栏,集中报道学生革命团体活动的消息。 23、兴中会办的第一份正式机关报是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第一任社长是陈少白。 24、黄远生的采访四能是: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25、1872年外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了中文月刊《中西见闻录》。 26、于右任的笔名有骚心,大风,神州州主等。所谓“竖三民”是指他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 27、香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两家英文报纸是《德臣报》和 28、同盟会在海外创办的最重要的机关报是在东京出版的《民报》,首任主编是胡汉民,后由章太炎主编,与在横滨出版的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的大论战。 29、中国在清代末年才开始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和《大清报律》(1908年,第一部新闻法) 30、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1月在上海建立起来的。国人自办电台最早的是1926年的哈尔滨电台。 31、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其原名为《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于1868年创刊。 32、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最初即发表在《新青年》上。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第六卷第五号《新青年》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他自己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发表陈独秀写的《谈政治》一文,并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这表明它的改组基本完成,由启蒙报刊转变为无产阶级报刊。为及时进行政治宣传鼓动,《新青年》同时创办了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1918年-1919年在北京出版,宣传了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参加该报编辑的三位文化名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周作人。 33、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第一个党的日报是《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热血日报》办有副刊《呼声》,刊载评论、通讯和文艺作品。 34、由周恩来领导组建的延安新闻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试验播音,呼号XNCR,1945年9月5日正式播音。 35、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红中社”,1937年1月改为现名,1939年初,与《新中华报》分开而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第一任社长是向仲华。 36、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共产党的《译报》停刊后的第二年,改名为《每日译报》出版,以英商的名义发行,此类报纸被称不“洋旗报”。 37、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是《先驱》。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该报23年10月创刊,第一任主编为恽代英。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常用的笔名有但一、天逸、稚宜等。《青年实话》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7月,在动员苏区青年投身革命方面做出了贡献。 38、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 39、《大公报》最早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以新记公司的名义复刊出版了《大公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时,曾声称“四不”,指的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以后成为《大公报》的社训。 40、《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戈公振,该书出版于1927年。 41、1945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 42、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的两位著名新闻工作者是邵飘萍和林白水。 43、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战线开展了一场反“客里空”运动,打击了新闻报道中虚夸不实的报道作风,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44、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了《新青年》月刊和《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党进行思想和理论准备。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主编是李达。 45、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成立于1932年3月20日。 46、毛泽东1919年7月曾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篇连载的大文章,题为《民众的大联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主办的《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主编,编辑了前四期,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文章,以子任的笔名为《政治周报》的“反攻”专栏写了一系列的犀利杂文。 47、邓小平1933年5月曾主编《红星报》 48、《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社长是潘梓年。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兼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1945年11月和1946年4月,《新华日报》曾先后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和《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两篇文章,与《大公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9、复旦大学新闻系于1929年正式组建,首任系主任是谢六逸。 50、长征中,红一军团的《战士报》曾详细报道红军抢渡大渡河的事迹。 51、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了公开机关报《解放》。 5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进步新闻工作者曾开展拒检运动。 53、1948年,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要文献。 54、陕甘宁边区面向群众的报纸是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 55、191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 56、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两个报纸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中共中央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正式创刊,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主编是杨松。该报于1942年改版,进一步加强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无产阶级党报经验的文章,其中1943年9月1日发表陆定一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于新闻学研究。 57、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的社长、总编是邓拓。1950年到58年,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8、拒检运动中,国统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是《延安归来》,作者黄炎培。 59、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倡导集纳批判,目的是批判反动新闻事业,建立代表大众利益的新闻事业。 60、1948年6月,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61、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作新闻通讯著称,他曾反对孙中山,但对袁世凯某些专制和卖国行为表示不满,1915年12月27日在美国遭暗杀。其著作后人编成四册。 62、旧中国报业家史良才,曾任《时报》主笔,1912年10月接办《申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倾向抗日,革新《申报》,1934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63、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学习时,主编革命报纸《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他组织革命团体,1920年1月创办《觉悟》革命刊物。 64、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自撰的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学的著作,于1923年出版。 65、1931年,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红星报》,由邓小平、陆定一先后担任主编。《红星报》在长征中继续出版。 66、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主编出版《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周刊等报刊,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67、解放前,《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曾在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发表了大量的旅行游记,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68、五四前后,我国报纸著名的四大副刊是《觉悟》、《京报副刊》、《晨报副镌》和《学灯》。其中上海的两大报纸副刊是指《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其余两刊则在北京出版。 69、成舍我所办的《立报》之所以能创当时报纸发行的最高记录,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众化”。 70、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本通讯集的范长江,在采写这些通讯时是《大公报》的记者。 71、徐宝璜所撰的《新闻学大意》,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参考资料: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文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武汉大学 的文学都比较好,至于研究方向,这具话语比较长:1903年出版的日本松本君平的《新闻学》。研究的领域则由报纸的性质、作用、功能等宏观问题,向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体裁、编辑和广告等业务工作方面扩展。西方的客观报道学说和新闻写作方面的新闻导语、“倒金字塔” (新闻结构 )、新闻要素等知识,也陆续被介绍到中国来。关于报纸作用的观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过去把报纸当成是皇帝通民隐、达下情的工具的思想统治着大批知识分子的头脑,21世纪已经把“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看作是报纸的天职了。1918年10月,出现了中国第1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不久,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纷纷设立新闻系,成立新闻学会,这对中国的新闻学研究是一重大推动。中国人自撰的新闻学著作相继出版,有代表性的是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中国人的新闻学论著,其基本理论和思想虽多来自西方,但根据该国情况和作者自己的经验作了新的阐发。新闻自由、新闻价值和客观报道诸学说,一时成为流行的研究论题。《中国报学史》是中国出版的第 1部系统叙述中国报刊历史的专著,戈公振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学科的奠基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时起,一直十分重视运用报刊进行革命斗争。早期由于紧张的革命活动,中共党报工作者还来不及开展新闻学研究,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了初步的无产阶级的党报观念,即确认中国共产党报刊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舆论工具,是指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手段,党报宣传应当遵循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等。同时,还批判了报纸是“公共舆论机关”和抽象的新闻自由等思想观点。抗日战争前10年,是新闻学研究颇为活跃的时期,所出版的各类新闻学著作约有一百数十种之多。这期间,新闻学研究出现了重大分化。在国民党统治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是多数新闻学者所奉行的原则,中国国民党报人则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党报学说,创设所谓三民主义新闻理论,并提出“新闻一元主义”,以适应新闻统制政策的需要。1931年,中国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宣称致力于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理论之阐扬,并创办了新闻学刊物《集纳批判》。这是中国进步新闻工作者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所作的最早尝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党报工作者也曾以列宁的办报思想为指导,对无产阶级党报原则进行了探讨。自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至1949年9月,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新闻学著作超过百种,其思想理论体系仍是前一阶段研究倾向的继续。在周恩来领导下,1938年由范长江等人在武汉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新闻学研究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当时由于国际联系的加强,评介西方新闻事业的译著一时增多。美国新闻自由研究委员会的《一个自由与负责的报纸》一书于1947年出版,次年中国报刊发表专文介绍,从此西方的“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在中国开始传播。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府迁往台北,台湾省出版的新闻学著作,50年代较少,60年代以来累计出版 500多种,其中大众传播学著作占较大比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学研究,在1942年延安整风中有重大发展。这次整风在新闻理论战线上的一个突出收获,就是清算了“左”的和右的思想影响,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新闻学研究工作的生动结合。自1942年2月起,延安《解放日报》(延安)发表了一系列社论和文章,其中包括胡乔木的《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和博古的《党报记者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等文。这些文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党性原则,强调党报要忠实于党的路线和政策,要反映人民的活动和意见、与人民大众保持密切的联系,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阐明了新闻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科学新闻观;文章还批判了“无冕之王”、“有闻必录”、“技术第一、新闻第二”等资产阶级新闻观点。通过这次整风,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获得全面发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党报学说由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毛泽东作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随后刘少奇作了《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这些谈话总结了延安整风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经验。在这两个纲领性文献的指引下,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得到新的发展,为迎接党在新时期的新闻事业进行了准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国家很快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延安整风以来所形成的党报学说,是新闻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新闻事业如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发挥经济建设宣传的作用,如何加强新闻的指导性、思想性,如何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等问题又被提出来,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研究工作未能充分展开。当时积极进行的一项工作,就是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的理论与经验,一批苏联新闻学著作被翻译出版,大学新闻系广泛采用苏联教材,中央级新闻单位相继派代表团到苏联访问学习。所有这些,对丰富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思想内容,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倾向。毛泽东于1956年 4月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接着刘少奇于同年5、6月间对部分新闻工作人员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报告和讲话,对克服新闻实践和研究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片面性、公式化等缺点,都具有指导意义。1956年 4月,中共中央为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而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新闻学的研究日趋活跃。这时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环绕在新形势下党如何办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展开的。1956年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广播事业局积极进行了新闻改革。当时的新闻学研究工作和广泛进行的新闻改革,起了相互推进的作用。由于贯彻全党办报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新闻学研究有了更大规模的开展,不仅有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参加,还有成千上万的积极分子、通讯员以及中央和地方党政领导人、党的宣传工作者参加。许多新闻单位还出版了定期或不定期的新闻专业刊物,新闻理论战线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57年发生了扩大化的反右派斗争,特别是其后连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新闻事业受到了严重摧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7 年的新闻工作成就和理论研究成果被全部否定,还提出了新闻媒介是所谓“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的工具”等谬论,影响恶劣。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新闻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地和许多新闻单位相继成立了新闻学术团体和新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设立的新闻院、系和专业逾50个,新闻学的研究十分活跃。新闻学研究在清除林彪、“四人帮”反动新闻观点和纠正“左”的错误的同时,对新时期一些重大的新闻理论问题,如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作用、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与人民性、新闻真实性、新闻指导性、新闻传播与宣传的关系、新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待西方传播学的态度等,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获得大面积的丰收。仅10年间,出版的新闻学著作达数百种,发表的文章数以万计,发行的新闻期刊遍及全国,与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和世界各国的新闻学术交流日趋频繁,这是中国历史上新闻学研究最为兴旺的时期。可是,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新闻学研究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提出了人民性高于党性等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否定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鼓吹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中共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闻界已在冷静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中国新闻界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体会最深的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地遵循中国共产党数十年来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制定的关于中国新闻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其实质就是要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必须坚持发挥充当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流,鼓舞人民锐意进取,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舆论环境;必须坚持只要在国际上还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根本对立,在国内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阶级斗争,新闻自由就不能不带有阶级性,并不存在绝对的毫无限制的“新闻自由”的观点;必须坚持真实性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真实、准确地反映生活;必须坚持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手里,因为领导权究竟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这些基本原则的正确性已为实际生活所充分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在一个生产力比较不发达的大国中建立和发展的,它的历史还不长。它的新闻学是在不断认真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前进,新闻学研究工作的一个更加充实、更加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即将到来。这些能对你有帮助

一、新闻学       新闻学是研究全部新闻现象的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规律、解决新闻事业的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一门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三大分支问题和三大学术领域,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简称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也有人认为还需要包括管理新闻学(即媒介管理学)。新闻学不仅有被称为新闻哲学的舆论学和新闻基础理论构成的理论层次和中外新闻史的史学层次,而且具有其他门类的社会科学所难与齐全的技术及应用层次,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以及网络新闻的采编制作等,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很强的应用性质 ( 个人观点: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介的更新换代,媒介的更替,新闻的呈现有了更多的形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变化是不会逃离最初的目的,即是什么,怎么看,会怎样这样的问题,从受众与媒体组织两大角度出发,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重心的倾倒) 二、世界新闻学的发展阶段 1.萌芽期       萌芽状态的新闻学包孕于当时的政治运动之中,大约17世纪中期,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制度和统治者发起革命和斗争,他们迫切的需要向全社会大规模的传播他们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因而极需要政治上和舆论上的自由权。(背景)       1644年,英国著名社会学家约翰·弥尔顿出版了《论出版自由》,最早提出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其主要理论主张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弥尔顿认为,人的理性高于一切,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个重要构成,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人都可以而且应该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传播自己的思想。而对于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思想,人们依靠自己的理性辨别是非,通过意见的自由竞争,来修正错误,并认识真理。(代表人物)       新闻学的发轫地应是报纸的诞生地——德国,17世纪中叶,新闻事业有了较大发展,许多报人和学者开始进行一些学术研究;17世纪末,德国一些大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一报业为研究对象撰写学位论文(169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拜厄斯·波伊瑟写的博士论文《论新闻报道》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新闻理论著作);19世纪中期,新闻学开始从“术”到“学”的研究以及转变,新闻史学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1845年,德国学者普卡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纯业务研究的狭隘视野,开始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总结和揭示新闻活动的普遍规律;1895年科赫教授在德国海德堡建立了第一个新闻研究所。新闻学的研究从此逐步步入更加科学化的轨道。 2.成熟期       20世纪20年代,历经300年学术孕育的新闻学开始脱胎而出。这一时期中,更加体系化的新闻理论专著陆续出版,专门的新闻学研究的成果不断问世,充分表明科学意义上的新闻逐步进入到了成熟的阶段。(国外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两本代表作:1922年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学》,1924年美国新闻教育学家卡斯柏·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       在《舆论学》一书中,李普曼从哲学层次研究了新闻传播及其媒介对人们认识世界和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种种理论问题。书中阐述了舆论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第一次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舆论,舆论学因此被称为新闻学。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比较系统的阐发了新闻的起源与特征,论述了新闻的真实性、选择性及其工作原则,第一次对新闻理论范畴体系做了比较完整深刻的表述。 3.深化期       大众传播学的出现是国外新闻学发展的一个飞跃性阶段,使得新闻学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甚至有学者认为,西方的新闻学从此逐渐归入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学诞生于美国,形成于20世纪20-40年代,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的四位学者,分别对于新闻传播的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著名的“两极传播理论”,即信息首先由大众传媒到舆论领袖,然后由意见领袖在传向社会公众;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影响深远的“5w模式”;心理学家莱温创立了著名的“团体动力说”,认为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不仅需要考虑他个人的因素,还需要考虑到团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学家霍夫兰提出有关态度改变和劝服艺术的理论,对新闻传播的更深次的理论做出了更为重要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第一个把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研究,被称为传播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传播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报刊的四种理论》则把整个世界的不同新闻理论体制和体系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研究,使得新闻学更具世界性的眼光和境界。20世纪60年代,欧洲崛起的传播学批判学派,则积极主张把传播活动和现象放在具体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考察,研究如何通过传播行为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实现对现存体制的批判和改造,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的深入发展。 三、中国新闻学的发展阶段 1.萌芽期       鸦片战争以后,早期的报刊开始在我国兴办。一些著名报人在从事新闻实践的同时,也开始探讨新闻传播中的一些学术理论问题,出现了中国近代的萌芽状态的新闻学观点和思想。其中最有成就和代表性的是洪仁玕、王韬、梁启超、孙中山等人。 洪仁玕: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新闻问题的中国政治家,在《资政新篇》中吸纳了一些西方民主主义思想,提出了设立新闻馆、出版报纸和新闻论著等一系列主张和方略。他把新闻的作用归结到“通上下”、“以资鉴圣”这一传统的交往模式,而且还特别强调新闻播需真实,必须反对“伪造新闻”。 王韬:我国近代报业的开拓者之一。1874年他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在我国的新闻报刊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他在办报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关报业思想并提升到理论高度。他提出办报要“指陈时事,无所忌讳”,以便形成“言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清议之风,他反复论证“言论自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他认为报纸能使国家的军政大事迅速“上行下达,朝会夕颂”能反应民意,影响社会舆论,并最后达到“合一国之人心以共为治”。 康有为:办报思想观点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匡政府之不逮”、“民隐得以上达”、“翻译万国近事,借鉴敌情”、内容“所载皆新政之事”、党报观念。 梁启超:改良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开拓者。他提出报纸“监督政府”和“导向国民”的两大天职说,认为报纸“非政府之隶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他提出“报纸喉结”说,概括报纸的重要职能;提出“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这四大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 孙中山:报纸是国民和舆论的代表,不仅可以反映舆论还可以影响舆论和制造舆论;他承认报纸的党派性,强调报纸宣传革命政党的纲领和思想,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锐利武器。 2.诞生期       新闻学诞生的标准是学术专著的出版,另外还有常规的研究机构以及学术阵地和成果平台。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次年4月,研究会创办了新闻学术刊物《新闻周刊》。自此,中国学科意义上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正式开始,因而新闻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说在中国初步形成。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1922年任白涛自费出版中国第一本实用新闻学著作《应用新闻学》;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史著作。至此,中国新闻学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学科体系,从而标志着中国新闻学达到了初步成熟的程度。 3.缓滞期       新闻学在我国诞生以后,有相当一段时间,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原因,又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七大前后,陆定一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发表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布的《对华北记者的谈话》,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经典之作,集中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1)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闻观,认为“新闻的本质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发生的事实”。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尊重事实,把真实视为新闻的生命。 (2)明确了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原则。强调党报是党事业的一部分,党报的一言一行必须按照党的意志办事,一切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时时坚持维护人民的利益。 (3)首创了宣传党的政策和检验党的政策相统一的原则。提出党的报刊必须五条件地宣传党的政策,同时也通过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有关的政策,为党修订政策提供事实依据。 (4)提出并确立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新闻工作路线。       这些新闻思想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重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向苏联学习,甚至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在新闻理论方面有过失误,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56年7月,以《人民日报》改版标志的新闻工作改革全面启动,这次新闻改革的主要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新闻报道的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2)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 (3)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 4.繁荣期       自1977年以来,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首先,专门的新闻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团体相继成立并快速发展;其次是学术研究空前活跃,学术成果收获惊人,学术期刊成为重要的新闻学研究平台;引进传播学,大大拓宽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眼界和思路;大量引进西方新闻学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的新闻学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

日本对薄荷的研究报告论文

薄荷,中华常用中药之一。也是一种常见食材,那么薄荷的作用和功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抗癌: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中药中常见的一种薄荷叶对治疗癌症有特殊的功效。薄荷叶能够阻止癌症病变处的'血管生长,使癌肿得不到血液供应,最终“饥饿”而死。英国萨尔福特大学教授表示,他希望用薄荷叶制作的药物能够尽快进入临床应用。

2.抗病毒:

陈祖基等人研究指出,薄荷煎剂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增大感染量则无抑制作用。国外报道,同属植物薄荷水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Semliki森林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但对流感却无效。

3.促进透皮吸收作用:

国外研究表明,薄荷醇能显著促进醋氨酚透皮吸收作用,对曲安缩松有显著促进吸收作用,可使柴胡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能显著促进扑热息痛的透皮吸收。这种促进透皮吸收作用可能是由于薄荷醇通过改变角质层脂质的结构改变药物的透皮渗透能力。

4.抗菌抗炎:

王微等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薄荷精油的成分 ,在鉴定出的21种成分中,异佛尔酮()、β-石竹烯()、斯巴醇()、β-蒎烯()和桉树脑()为主要成分。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薄荷精油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及变形杆菌出现最大的抑菌环。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薄荷醇皮下给药,能剂量依赖性促进小鼠活动,其促进小鼠活动,可能与多巴胺有关。动物实验表明,薄荷醇对大脑有保护作用。圆叶薄荷油和欧薄荷油均有中枢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薄荷醇对戊巴比妥的中枢抑制作用有一定量效关系。

拉丁名:Herba Menthae Heplocalycis Herba Menthae ① Mentha haplocalyx (Briq.) ② Mentha haplocalyx ( Malinvaud)英文名:Wild Mint Herb别名:又称苏薄荷、水薄荷、鱼香草、人丹草、蕃荷菜等科属:为唇形科(Labiatae)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薄荷属(Mentha)的地上部分,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分布:于我国: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中国是薄荷油、薄荷脑的主要输出国之一;分布于世界: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少数见于南半球。种类世界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产地是美国,最好的薄荷产自英国。茎长约90厘米,毛茸茸的叶片呈锯齿状,花顶生,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中国现有12种,野生的有辣椒荷、欧薄荷、留兰香圆叶薄荷及唇萼薄荷等。参考资料:

恩~~不太了解,只知道醒脑而已!

薄荷和薰衣草一样,是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精油。有益于身体修复、健康维护和精神疗愈,几乎没有什么是它不能提供帮助的。 薄荷精油具有清凉感,对身体有镇静作用,皮肤局部使用时可缓解肌肉酸痛。它还具有抗菌特性,可以帮助清新口气和缓解消化问题。薄荷精油是通过蒸汽蒸馏法对开花植物地上部分的新鲜枝叶进行萃取的。最有效的成分包括薄荷醇(35~45%)和薄荷酮(10~30%)。从临床角度来说,薄荷精油因其具有减轻肌肉痉挛的能力,被推荐用于对抗恶心及缓解胃壁和结肠痉挛的作用。薄荷不仅是欧洲最古老的药用草本植物之一,其他历史记载也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日本的民间医学。在希腊神话中也提到,仙女薄荷(Mentha)被爱上她的冥王变成了一种草药,希望人们能在未来的岁月里欣赏她。薄荷精油对健康的益处以及薄荷的用途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有文献记载,在埃及的几座金字塔中也有发现。薄荷精油一些最常见的益处包括:减轻胃痛缓解消化问题清新口臭减轻头痛抗菌性能 改善专注力 清洁呼吸道增加能量放松紧绷的肌肉价廉物美的天然的西药替代物薄荷精油的25种用途 准备好开始利用薄荷精油的健康益处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这里有25种使用方法:1.缓解肌肉酸痛 薄荷精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天然止痛药和肌肉松弛剂。它特别有助于缓解背痛、肌肉酸痛和紧张性头痛。一项研究表明,局部皮肤应用薄荷精油具有缓解纤维肌痛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相关疼痛的益处。研究发现薄荷精油、尤加利、薄荷脑、辣椒素等草药制剂均对缓解疼痛有帮助。 2.鼻窦护理 吸入扩香的薄荷精油通常可以立即疏通你的鼻窦,并缓解喉咙发痒。薄荷还具有祛痰作用,可缓解感冒、咳嗽、鼻窦炎、哮喘和支气管炎。3.关节治疗 当你的关节疼痛时,用一些纯薄荷精油和薰衣草精油混合后涂抹,可以像冰浴一样冷却肌肉,但是可以帮助你保持温暖和干燥。 4.减少食欲 吸入薄荷精油可以避免过度摄入零食,能帮助你更快地感受饱腹感。如果晚餐时不方便携带扩香器,试着将适量精油涂抹在太阳穴或胸部,或者直接从瓶子里嗅吸。 5.天然能量激发器 要想找到一种无毒的替代危险能量饮料的方法,请吸入薄荷精油(建议滴入1~2滴薄荷精油到玻璃杯装的水中饮用,前提是CPTG等级的纯精油)。它会让你在长途旅行、上学或任何其他你需要“开夜车”的时候提振精神。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来说,薄荷精油可以提高专注力。 6.改善你的洗发水 早起洗头时,可以在洗发水或护发素中加入2~3滴薄荷精油,可以刺激头皮,振奋精神,帮助清醒。薄荷精油还是一种强力的抗菌剂,能帮助去除头皮屑和虱子。你可以自制安全经济的迷迭香和薄荷精油混合的洗发水,适合全家人使用。 7.缓解过敏 薄荷精油对放松鼻腔肌肉非常有效,并能帮助清除过敏季节的鼻粘液和花粉。薄荷、丁香和尤加利精油混合在一起扩香,可以减少过敏症状。8.辅助多动症(ADHD)改善 在学习前,试着在孩子的衬衫上喷些薄荷精油,或者在舌头上(建议沾一点在上颌上)或鼻子周围涂抹适量薄荷精油,可以提高专注力和警觉性。 9.止痒 无论你是在对抗皮疹还是毒藤引起的过敏,涂抹一些薄荷和薰衣草精油一定会冷却并缓解瘙痒。 10.退烧 由于薄荷精油的冷却作用,它是一个极好的用自然疗法帮助退烧的精油,特别是儿童。只需将薄荷精油和椰子油混合,涂抹在孩子的脖子和脚底(建议包括整个脊椎),以帮助控制温度,而不是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药物。 11.天然驱虫剂 蜱虫不是唯一讨厌薄荷精油的昆虫。事实上,蚂蚁、蜘蛛、蟑螂、蚊子、老鼠甚至虱子都会被击退。按照这个秘诀,用天然的方式清洁地板,可防止并清除害虫。 12.促进皮肤健康 薄荷精油对皮肤炎症有镇静作用。你可以把薄荷精油混合到润唇膏或润肤露中,使用时让你有一种凉爽的感觉。将薄荷和薰衣草精油混合也可以用于局部皮肤涂抹,改善湿疹和牛皮癣。 13.治疗痤疮 根据医学研究,薄荷精油的最佳用途之一是面部护理,这是由于它的抗菌特性,所以是一个帮助治疗痤疮极好的成分。 14.缓解头痛 薄荷精油具有改善循环,治愈肠道和放松紧张肌肉的功能。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引起紧张性头痛或偏头痛,因此薄荷精油也是一种极好的天然治疗方法。来自德国基尔大学神经科临床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包括薄荷精油在内的多种油的组合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同时降低了对头痛的敏感性”。将这些精油涂抹在前额和太阳穴上可以缓解疼痛。15.毛发生长 薄荷精油常被用于许多高品质护发产品中,因为它可以使头发数量自然增多并滋养受损的头发。只需在你现有的洗发水中加入一些薄荷精油,或者自制迷迭香和薄荷精油混合的洗发水,就可以帮助防止脱发和头发稀疏。16.缓解晒伤 薄荷精油能滋润晒伤的皮肤,减轻晒伤带来的疼痛。将薄荷精油与适量椰子油混合,直接涂抹在患处,或者自制防晒霜来缓解疼痛并支持健康的皮肤更新。 17.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 薄荷精油以胶囊形式内服已被证明对自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有效的。一项研究发现,有75%的IBS患者的症状减少了50%。 18.改善腹胀与消化不良 薄荷精油已被承认是替代诸如解痉灵(Buscopan,外周抗胆碱药,属于消化系统药物)等药物的一种减少结肠痉挛的天然替代品。它的工作原理是放松肠道肌肉,这也可以减少腹内胀气。尝试在饭前饮用薄荷茶或饮用水中加1滴薄荷精油。 19.口气清新、减少蛀牙 事实上,一千多年来薄荷一直被用来自然清新口气。根据研究,薄荷精油在减少蛀牙方面比化学品的漱口水氯己定(洗必泰)表现得更好。你可以自制牙膏、漱口水,或者在舌下滴1滴薄荷精油,然后再喝一杯水,这样也能使口气清新。 20.减轻恶心 一项医学研究发现,薄荷精油比标准药物治疗更能减少化疗引起的恶心。只需在水中加入1滴薄荷精油饮用,或在耳后涂抹1~2滴精油,甚至用香薰机扩香,就能减少恶心。 21.改善呼吸道 薄荷精油可以打开你的呼吸道,起到减充血剂的作用。将薄荷与尤加利精油、混合椰子油混合(涂抹喉咙与胸腔)有助于减轻哮喘和支气管炎的症状。 22.缓解腹绞痛 医学研究发现,使用薄荷精油与治疗婴儿肠绞痛的药物西甲硅油(Simethione)同样有效,而且没有与处方药物相关的副作用。薄荷精油是我治疗肠绞痛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出牙 薄荷精油是缓解婴儿出牙疼痛的很好的天然药物。只需将薄荷精油和椰子油按1:1的比例混合(婴儿建议再加大稀释比例,至少1:10混合后,分次涂抹),然后在牙龈上涂抹即可。 24.平衡激素、缓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 薄荷精油具有激素平衡作用,可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25.癌症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薄荷含有复合薄荷醇,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此外,研究发现薄荷可以防止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和细胞死亡。 关于薄荷精油的研究 1.在2012年克莱顿州立大学(Clayton State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测试了薄荷精油能够减少术后恶心和呕吐。也就是通常做全身麻醉常见的副作用,大约三分之一接受手术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有这些状况出现。 对于刚做剖腹产手术的妈妈来说,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因为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干扰母乳喂养,还可能会阻止她们与宝宝的亲密接触。 这项研究评估了35位母亲对这种古老芳香疗法的反应,发现薄荷精油不仅在减少术后恶心和呕吐方面非常有效,而且与接受标准抗恶心药物的女性相比,它“显著降低”了参与者的疾病水平。 不仅仅可用于香薰,一滴薄荷精油涂抹在胃部区域或内服就能很快缓解消化不良。薄荷对胃肠道问题的的强大能力已经得到科学界的关注。 新的研究发现,薄荷可以提高抗生素耐药性,并有助于减轻身体因过度使用处方抗生素和其他化学品而受到的影响。这可能是它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如此有效的部分原因。 2.一项关于薄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能力的综合医学研究于今年7月刚刚发表,在九项综合研究中他们指出: “薄荷精油在IBS症状的总体改善和腹痛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他们总结说,“薄荷精油是一种短期治疗IBS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3.薄荷精油驱虫功效 去年在以色列发表的一项研究,比较了七种不同的商业驱虫剂的相互作用。正如所料,全天然精油驱蚊(包括肉桂、丁香、天竺葵、薄荷和柠檬草精油的混合物)是最安全有效的驱蚊剂!(完全不含有毒化学剂,如避蚊胺)。 另一项研究表明,薄荷精油能在150分钟内有效保护不受蚊子叮咬,然而手臂上只涂了毫升的精油。研究人员注意到,150分钟后,薄荷精油的功效减弱,需要重新涂抹。 了解了这么多薄荷精油的用法,家有薄荷精油的你赶紧尝试一下吧!

对西藏日报公众号的研究的论文

读书不但能使人内心获得安静,也能增加阅历,积累知识,国外有很多优秀的书籍是值得我们看的,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国外好看的优秀书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国外好看的优秀书籍 1. The Book Thief 《偷书贼》 这么说吧:死亡本身就是一个解说员。这个故事是一个名叫莉泽尔的年轻女孩的故事,二战时,在与养父母在前往新家的途中,她的哥哥死掉了,从而让整个故事都有一种悲伤地基调。然而当她发现她喜欢阅读,得和一个年轻的犹太男人有恋情时,她才能有可能不再受到纳粹的迫害。(注:转载请注明来源于荐 书 堂, 给我们这群爱好读书且愿意分享的书友一些支持,将推荐书单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持续进行下去) 2. The Fault in Our Stars 《星运里的错》 这本书可能是这10本中最容易催人泪下的一本,因为它讲述了一个患有癌症的少年,在生命的最后也对生活充满爱的故事。他的生活也是很悲惨的,很让人痛心,因为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病情恶化,但却什么都做不了。真正的悲剧是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结果。 3. A Child Called “It”《一个名叫“它”的孩子》 最近几十年很容易被滥用的剧情,《一个名叫“它”的孩子》的原型是一个名叫戴夫·佩尔泽的真实故事,这个孩子住在加利福尼亚州,他生在一个有虐待狂的家庭里。戴夫·佩尔泽为了在这个他认为毫无意义的家庭中活下来而奋起抗争,你会为他的伤悲,他的坚持所打动。 4. Clean 《清理》 这部书很直白。五个有毒瘾的孩子为了生存来到了戒毒中心戒毒。问题是他们互相厌恶,不喜欢彼此的境遇,但是为了能重新开始生活他们必须战胜这些。 5. The Giving Tree 《爱心树》 严格说来,《爱心树》是一首诗,不是一本小说。但是其中蕴含的信息会让你将这些文字、这些精美的图画一次又一次的回味。让我们觉得悲伤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还有这个故事背后隐含的人类的生活状况。人们会争论这个经典背后的“最真实的”的意图。 国内好看的书籍 1.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二十岁后,首部杂文集。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本书特别收录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长文《审判童年》。在四万余字的篇幅中,作者博采众议,纵横捭阖,重新审视与阐发涉及童年的若干命题,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读之或忍俊不禁,或瞠目结舌,令人耳目一新。…… 2.《张嘉佳睡前故事》 很喜欢张嘉佳,今天为一样喜欢的朋友,整理一个所有张嘉佳睡前故事的完整目录,供大家参考。后面的来自新出的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先来目录--- 摆渡人你会不会说话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他们开放在别处 住在沙城里的废话流 我的朋友很多,可就算少一个也舍不得 一对夫妻吵架,我插一腿的后果 骆驼和他的姑娘 我叫刘大黑 失恋有一百零八种方式,到最后都是假装忘记…… 3.中国当代徐霞客《十年徒步中国》 他,独自一人探秘神农架;他,夜宿西藏阿里无人区;他,路遇巨蟒惊险逃生,孤身战群狼;他,生吞蛇肉只为充饥,喝血喝尿只为在茫茫戈壁求生……他是谁?他就是十年徒步走神州的“当代徐霞客”,史上首次徒步穿越罗布泊的勇士,打破徒步行走世界记录的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国》,详细记录了他十年来走遍神州大地的风风雨雨,是一部关于徒步旅行的优秀文学作品。 最新的优秀书籍 《你敢不敢玩命去生活》 编辑推荐 1、 简书平台爆文红人、90后公众号励志美少女 、治愈系专栏作家露十七2017年全新力作,写给每一个不肯对生活将就的你。 2、书中收录《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不将就,是对自己*的尊重》《你所谓的一劳永逸,不过是坐以待毙》《我们要认真勾引,认真失身》等多篇网络爆文,观点一针见血,被人民日报、思想聚焦、有书、ONE、HUGO、灼见等大V平台火热转发推荐,万人追读点评。 3、致所有空想派、怂妹子、凑合人、选择困难症、懒癌晚期患者们的一本提劲儿人生书。 4、伪心灵鸡汤,实则是一根根带刺的鸡骨头,狠戳年轻人的痛处,会让你不适,更会让你清醒。 5、 这个世界上最能给人安全感的,除了银行卡里的钱,就是你为生活流下的汗! 内容提要 这世上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很多看似撞大运的成功,往往是源于曾经一段看不到光明的努力付出。而很多现在看似倒霉的失意,也可能是多年前因畏难而没能认真努力地对待一件事。这本书教你:如何度过迷茫困惑和孤独,如何抉择事业、爱情和人生,如何超越那些坐以待毙不努力的人,如何获得最好的一切! 作者简介 露十七:专栏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简书推荐作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兼修法语与传播学。平生*志向,是以手中之笔温暖世间炎凉。微信公共号“十七朵花”(id: shiqiduohua),这里有一个轻熟女的情感和成长之路。 章节试读 读研的时候,我曾帮一位老师做过一个非洲相关的项目。那位老师不是我的导师,所做的项目我也不是很感兴趣。可是我本科学过法语,而研究非洲国家的历史又必须参考很多法语资料,因为很多非洲国家曾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那位老师要求我和他一起做项目,我的导师也同意了。起初,我对这项任务非常反感。阅读并整理相关法语资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说,研究非洲又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所以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很累又很傻的事。可是,任务压在身上,我又不得不做。于是,我只好每天背着电脑和很厚的书去图书馆,耐着性子一点点翻译、一点点整理,再拿着材料去和老师分析探讨。大概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才终于写完项目规定的论文。当时,我总劝自己努力做好这件事,就当是锻炼法语水平。写完项目论文后,我也只是长吁一口气,觉得终于完成了一个任务,以后再也不用和非洲相关的问题打交道了。可人生总不会完全按我们的心意发展,上帝有时候喜欢用一些很有意思的方法,让我们明白一些很重要的道理。时间又过了一年,我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了。然而,因为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我在准备开题时遇到了很多麻烦,以至于论文题目迟迟没法确定。导师让我想一想自己对哪方面的问题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我低头想了半晌,说出两个字:“非洲。”是啊,我曾经花了半年的时间,通过阅读大量的法语和英语资料,认真研究了很多学科内的非洲相关问题。我没想到,这个我当时无比抵触的工作,如今竟对我的毕业论文产生了极大的帮助。根据我的知识储备和导师的建议,毕业论文很快确定了题目。我根据之前对非洲问题的积累,选取了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切入点,在毕业论文中深入研究。幸而曾经整理了大量的非洲问题材料,我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可以直接想到它,在之后的研究和写作中,我也因之前的积累而游刃有余。曾经以为自己帮那位老师做项目是件很傻的事,以为那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可到写毕业论文时,我当真无比感激自己曾那般努力地研究一个问题。当年的努力,现在都有了回报。果真,人生没有白费的努力。珍视自己做的每一分努力,终有一日,曾经的努力会盛开如繁花,惊艳我们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无比感慨地感谢当年那个努力的自己。 专业点评 书中收录了《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不将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你所谓的一劳永逸,不过是坐以待毙》《我们要认真勾引,认真失身》等多篇网络爆文,观点一针见血,人民日报、思想聚焦等大V疯狂转发,万人点读追评。 猜你喜欢: 1. 大学时期必看的书籍推荐 2. 2017励志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3. 世界上最好看的书籍是哪些 4. 成功励志好看的书籍推荐 5. 10本好看的经典书籍加推荐理由 6. 青春励志好看的图书推荐

鲁迅周作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原名_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秋瑾(1875~1907)民主革命家。女,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绍兴人。官绅家庭出身,通经史,工诗词,善骑射击剑。光绪三十年(1904)抛儿别女,东渡日本留学,办《白话》杂志,创"共爱会"、"十人会"。翌年三月,回绍省亲,筹措学费,参加光复会。七月又赴日,会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任评议员、浙江分会主盟人。同年冬回国,在《中国女报》鼓吹民主革命,又先后在绍兴、湖州女校任教,并在江浙一带联络会党,建立秘密组织,武装起义。三十三年(1907)初,接任大通学堂督办,联络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约期分头于浙皖起义。七月六日,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牺牲,秋瑾于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学堂被捕,十五日凌晨慷慨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后由好友吴芝瑛、徐自华按其遗愿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亲笔为秋瑾写了"巾帼英雄"4个大字及楹联一副。为纪念秋瑾,绍兴建"秋瑾烈士纪念碑"于古轩亭口?王曦之303~361,又作303~379,307~365,321~379)晋代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_(今山东临沂)。西晋末,随晋室南迁,慕会稽山水,定居山阴。后随从王导去建康求学。学成,初为秘书郎,后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又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任内,关心民众疾苦。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已节),与谢安、孙绰等修禊兰亭,畅饮赋诗,撰写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隙,耻为其下,遂称病辞官,自誓永不出仕,尽山水游弋之娱。其书法博采众长,被誉为"书圣",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传世作品有《丧乱帖》、《奉桔帖》等20余种。?蔡元培(1868~1940)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字鹤卿,号孑民。绍兴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早年任绍郡中西学堂监督。后在沪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爱国女校,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与陶成章组织光复会,任会长,并加入同盟会。嗣后留学德国。1912年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曾与吴玉章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后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科学与民主,主张文学革命,反对北洋军阀,同情学生爱国运动,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后被迫辞职。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一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后又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司法部代部长等职,延揽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晚年主张抗日,不满当局的黑暗统治,与宋庆龄、杨杏佛、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7年上海沦陷,移居香港,力主国共合作抗日。1939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毛泽东致唁电,称誉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有《蔡元培全集》行世。?马一浮中国学者、诗人、书法家。名浮,字太渊,后字一浮。号湛翁,晚号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生于四川成都,六岁返籍。早年应县试,旬列榜首,又至上海习英、法、拉丁文。十九岁与谢无量、马君等创办《二十世纪翻译世界》,介绍欧美学说。旋应清政府驻美使馆之聘,赴圣路易斯任学生监督公署文牍,其间游历英德,博览《四库全书》,潜心儒家经典。贯通文中哲,融会儒释道。倡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之说。抗战时避难所地江西、广西有《秦和会语》、《宜会会语》之作。1939年于四川乐山创办复性书院,任主讲,撰有《复性书院讲录》六卷,并刊行诗集《避寇集》。1942年起辍讲,专家刊记得宋明理学著作。建国后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浙江文中馆馆长,全国政协特邀委员。著作辑为《马一浮集》。钱三强1913~1992)核物理学家。原籍湖州,生于绍兴。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次年赴法国留学,在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下从事原子核科学研究,发现铀核三分裂现象,深化了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德巴微物理学奖。先后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1948年和夫人何泽慧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国科学院和中科院学部及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的组建,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所长,计划局副局长、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学部委员,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浙江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等,是全国人大代表。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原子弹、氢弹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竺可桢(1890~1974)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教育家。字藕舫,又名绍荣、烈祖、兆熊。绍兴上虞市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及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开大学。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国际百科全书》编辑室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等职。1936年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立"求是"为校训。抗战开始,带领浙大师生西迁,途经赣、湘、粤、桂,到达遵义。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以其卓越的治校才能使浙江大学不断发展壮大。1949年前夕,拒绝去台湾,只身潜赴上海,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协会名誉理事长等职,还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和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主任等职。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始终坚持"求是"精神,为研究解决我国水土流失、沙漠治理、盐碱土改良、沼泽开发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脚踏实地,调查考察,足迹遍及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所有地区,对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74年2月6日逝世,著有《竺可桢文集》。浙江大学塑有竺可桢铜像。周建人(1888~1984)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原名松寿,字乔峰,笔名克土、高山等。鲁迅三弟。绍兴人。早年从事教育、出版工作。1932年12月,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调查、揭露国民党迫害政治犯的罪行,参与营救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1945年,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北平后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委会副主任。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浙江省省长,第九、十、十一届中共中央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4年7月29日病逝于北京。著有《科学杂谈》、《进化与退化》、《鲁迅回忆录》、《鲁迅故家的败落》,译有《生物进化论》、《生物学与生问题》、《优生学》等。许寿裳(1883~1948)教育家。字季黻,号上遂。绍兴人。早年就读于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与鲁迅相识,后成挚友。曾主编《浙江潮》。三十年(1904)冬,加入光复会。宣统元年(1909)回国,在杭州任教,1921年任教育部佥事、科长、参事和普通教育司司长,此后历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中央研究院干事兼文书处主任和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职。1912年起,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成都华西大学。鲁迅逝世后,珍视鲁迅文稿和遗物的征集保护,积极筹备出版《鲁迅全集》、筹建鲁迅纪念委员会,并多方筹集鲁迅纪念文学奖金。1945年任台湾编译馆馆长、执教台湾大学。1948年2月18日,在台北寓所惨遭暗杀。著作主要有《章炳麟传》、《鲁迅年谱》、《中国文字学》、《俞樾传》、《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等。马寅初(1882~1982)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绍兴人。幼年随家迁回祖籍嵊县。光绪二十七年(1901)入天津北洋大学,后赴美留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国银行总司券、浙江省政府委员、南京政府立法委员会委员长、金陵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重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授、重庆大学教授、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教授等职。抗战期间,因抨击四大家族而遭国民党政府监禁和软禁。1949年后,历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7年发表《新人口论》遭到不公正的批判。1979年9月恢复名誉。1982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主要著作有《马寅初经济论文集》、《经济学概论》、《马寅初演讲集》、《中国关税问题》和《新人口论》等。邵力子(1881~1967)政治活动家、学者。原名夙寿,字仲辉,笔名景墨、闻泰。绍兴陶堰人。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曾任上海大学代校长,提倡革新文学,主持上海《民国日报》,辟《觉悟》副刊。1920年5月,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转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黄浦军校秘书长,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1926年蒋介石反共后,接受陈独秀、瞿秋白建议脱离共产党。1927年后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中国公学校长、甘肃省政府主席、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驻苏大使和国民参政会秘书长。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后,脱离国民党政府,留在北平。应邀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出版有《邵力子文集》上下集。陶成章(1878~1912)民主革命家。字焕卿,笔名汉思、巽言,化名起东、会稽先生。绍兴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倡导革命。翌年离日返沪,参加革命活动。三十年(1904)与蔡元培等组织光复会,翌年五月与徐锡麟、龚宝铨等人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三十三年(1907)皖浙事败,避居东京。后下南洋,先后任新加坡《中兴日报》、仰光《华光日报》主笔、记者。三十四年(1908)在日本主编《民报》。宣统二年(1910)与章太炎重建光复会,任副会长。翌年又到南洋募款,支援国内武装起义。回国后在沪建立光复会秘密机关锐俊学社,积极筹划光复杭州、南京。浙江光复,被推举为省临时参议会议长。1912年,被陈其美指使的人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著有《浙案纪略》、《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陶成章集》等。为纪念陶成章烈士,建陶社于绍兴东湖,孙中山等莅绍,曾专程到陶社致吊,后毁于战火,1982年陶成章殉难70周年时重建任伯年(1840~1895)清代画家。初名泣,又名润颐,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字伯年,以字行。绍兴县人。自幼得父指授,14岁去上海扇庄学徒,画技大进,未成年即有名声。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绍兴,他参加太平军为旗手。太平天国失败后,留居家乡,又流寓宁波,得名师任熊、任薰教授,于同治七年(1868)二月随任熊去苏州。中年后长居上海,以卖画为生。其画师法陈洪绶、华岩,擅画人物、花鸟,重视写生,勾勒、点簇交施互用,别具一格,成为"海上画派"重要创始人之一。与任熊、任薰、任预并称画坛任门"四杰"。有《三友图》、《蕉荫纳凉小像》、《八仙祝寿》、《祝福》、《蟠桃会》、《关河一望萧索》、《钟馗》、《倒骑驴图》等名作。徐锡麟(1873~1907)民主革命家。字伯荪,别号光汉子。绍兴东浦人。早年从事教育活动,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参观,在留日学生民主思想影响下,立志革命。三十一年(1905)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同年九月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培养革命志士,并以开展军体为名,购买大批武器,图谋起义。翌年,为掩护革命活动,捐资入官,赴任安庆,先后任陆军小学堂会办、安徽巡警处会办与巡警学堂会办、陆军小学堂监督。后与秋瑾约定,三十三年(1907)七月中旬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事先被清政府觉察,遂趁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际,提前在七月六日发难,枪杀巡抚恩铭,被清军包围,寡不敌众而被捕。审讯后惨遭剖腹挖心酷刑,大义凛然,从容就义。徐树兰(1838~1902)近代图书馆事业开创者。字仲凡,号检庵。绍兴县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授兵部郎中,后改知府,补用为道花翎盐运使,因母病告归,致力于建闸筑塘、平粜赈济等地方公益。光绪二十三年(1897),倡捐巨资,在府城创办绍郡中西学堂,任校董。同时,捐银3万余两创古越藏书楼,又捐入古今中外书籍7万余卷。光绪三十年(1904)正式开放,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供公众阅读的图书馆。开办后,又每年捐钱1000元,作馆内工作人员工资及经费。赵晔生卒年待考。东汉学者。字长君。绍兴人。早年为县吏,奉檄迎督邮,耻于斯役,弃官去犍为郡资中(今四川资阳)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学习"韩诗"。一去20年,音讯全无,家人误认为他已亡。回乡后,闭门著述,写就《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后蔡邕到会稽,读其《诗细》、《历神渊》,以为优于《论衡》,惜此书已佚。《吴越春秋》原书12卷,今存10卷。前5卷叙吴,起自太伯,迄于夫差;后5卷记越,始于无余,终至句践。从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起,比《越绝书》更详细地记述了句践战败,向吴称臣,3年后回国,具体部署复国措施,终于灭吴称霸的过程。该书糅合正史、稗史、民间传说等资料汇集而成,虽非正史,却可补遗缺,后人注释《史记》、《文选》、《水经》等书,引用了该书不少记载。王守仁(1472~1528)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先祖世居山阴,后徙余姚,幼年全家迁回山阴。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遭廷杖,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但不予铁券与岁禄,乃回山阴,辟稽山书院讲学,又立阳明书院于西郭门内,环坐听讲者300余人,前后讲学5年余,创"致良知"学说。嘉靖六年(1527)起用为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翌年,因病上疏乞归,卒于归途南安舟中。穆宗隆庆初,谥文成。其故宅原在城区光相桥侧,后在王衙弄新建府第,人称"伯府",墓在绍兴城西南花街鲜虾山。生平著作由门生辑成《王文成公全书》,共38卷。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其主要哲学著作。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且流传至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徐渭(1521~1593)明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阴布衣,或署田水月。绍兴人。20岁中秀才,屡应乡试不第,曾任塾师小吏等职。37岁时,闽浙总督胡宗宪招为幕僚,对抗倭军事多有策划。曾一度精神失常,因误杀继妻下狱7年,经同乡张元忭营救释放。此后,纵情山水,游历南北各地,以鬻书卖画代人撰文谋生。其画,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为明中期水墨写意画派创始人,对后世画坛影响极大。书善行草,涉笔飞动,纵逸恣肆,气韵畅旺。还写过大量诗文,曾参与编撰地方志书。能操琴,谙音律,73岁时贫病死去,草藁简葬,凄凉而终。族人将其葬于绍兴木栅姜婆山。其著作有《四声猿》、《南词叙录》、《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佚草》等。姚长子(1522~1555)明代抗倭英雄。绍兴独山村人。是位连名字也不为人知的贫苦农民,因身材魁梧高大,人称姚长子。嘉靖三十四年(1555)一股倭寇由诸暨流窜绍兴柯桥,正在田间作业的姚长子,挥稻叉只身与寇搏斗,寡不敌众,执为向导。他佯装带路,引寇到柯桥四面临水的化人坛,用方言告诉乡人:"等我过桥,你们就把前桥、后桥均拆掉。"村人按其吩咐,断敌退路。倭寇知道中计,便将他剁成肉酱。官兵与村人赶到,将被困的130余名倭寇尽歼。乡里为纪念姚长子,将"化人坛"改名为"绝倭涂",前后两桥分别命名为"得胜桥"和"万安桥",并在绝倭涂上建3间砖木结构平屋的"姚长子纪念祠"和一座高6?5米的"姚先烈绝倭纪念碑",文学家张岱写了墓志铭。?王端淑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才女。王思任次女,字玉映,号映然子,又号青芜子。绍兴县人。自小酷爱读书,过目不忘,尤精史学。诗文诸体,靡不涉笔,与人论文,终日不倦。其父赞道:"生有八男,不及一女。"成年后,与钱塘丁肇圣结为伉俪,曾随夫寓居京都。清世祖闻其才名,欲将其召入宫中教授嫔妃公主,被婉言谢绝,并举家南归,一度居于青藤书屋,后迁居杭州吴山,吟诗作画,著书立说。其画、诗、词俱佳。工画花草,风格疏落苍秀。著作颇丰,著有《吟红集》30卷、《玉映堂集》、《史愚》、《留箧恒心无才宜楼诸集》、《历代帝王后妃考》,辑有《名媛诗纬》、《名媛文纬》、《秋虫赋》、《荷赋》、《菊赋》等。享年80余岁。?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原名文_。文镳,字实斋,号少岩。绍兴人。幼年资质鲁钝,记忆力弱,被人视为"朽木"。但他"好深湛之思,隆冬盛夏读书,恒至午夜不倦,每有所得,辄笔之于书"。对文史有浓厚兴趣,立志追求学问。26岁肄业国子监。28岁在京师事大学士朱筠,得以尽览其丰富的藏书,并与往来朱门的名流学者研讨学术源流及异同,学业大进。乾隆四十二年(1777)应乡试中举,翌年中进士。自以为"迂流"不合世用,不愿入仕,在保定、定州、归德等地书院讲学。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开始撰写《文史通义》,20余年从不中断。还应聘纂修过和州、永清县、亳州、常德府和荆州府等地方志,参与《湖北通志》的修订。一生穷困潦倒,从32岁起,因父亡而靠讲学和修志所得维持生活,十分拮据。他学识渊博,史学理论有独到见识,因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所限,未能充分施展才能和抱负。他刻意编辑12年的《史籍考》也未问世。《文史通义》生前只刻印了篇目,道光十二年(1832)其次子首次刊印了8卷。去世120年后由刘承干搜集整理出版了《章氏遗书》。

1945年1月,叶培建出生在泰兴胡庄镇海潮村一个军人家庭。1946年,苏中七战七捷的第一仗——宣堡战役打响。叶培建的父母随部队北撤时,将不足一周岁的他送到毓秀乡(现根思乡)李秀河村的外婆家。1951年,叶培建在李秀河村小学开始接受启蒙教育。一年后,父亲抗美援朝回来,叶培建开始跟父亲“转战四海”。“部队到哪儿我到哪儿,所以我在南京、杭州、湖州都上过学。”用叶培建自己的话说,他孩提时代,跑不快,跳不高。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时,总是排不上“大王”和“二王”,甚至“三王”都排不上,只配当小兵。上中学时就大不一样了,学习成绩跑在最前面,仅用两年时间就读完了初中的全部课程,被学校保送到浙江省湖州中学,这是全省、乃至在全国都算一流的中学。上中学时他当过的最大官儿就是学习委员。年轻人本来就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那是风起云涌的日子,正是孕育年轻人美好理想的年代,叶培建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外交家。高中毕业时他的各门功课都很优秀,在填写大学志愿时,接受了军人父亲的教诲,父亲说:国家正处于建设时期,很需要理工科人才。而他想搞飞机专业,因此他填报了北航、南航等大学,然而却意外地被浙江大学录取了,直到文革才知道,这是因为当年浙江省把省内很多优秀的学生留了下来。但他毕业的时候,还是分配搞航天。他说:“这是缘份!” 填报大学志愿时,叶培建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来却意外被浙江大学录取了,但毕业时竟又被分配到航天部卫星总装厂,从此与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叶培建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他的认真与执着,瑞士一家报纸上曾有所反映:他从不去酒吧,他说他不喜欢酒吧的气氛,也不太看电影,他把周末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作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总设计师、总指挥,叶培建说他是2001年10月开始介入探月工程工作的,“那时还管着中国资源二号卫星。2002年春节前后,科学院拿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2004年春节期间,这个项目得到批准。从2002年春节开展工作,到2004年春节后立项,这两年的时间,我们一直马不停蹄,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完成了电性星、结构星、热控星、攻关技术以及专项试验等等,2005年10月,开始进入正样星研制阶段。”他曾经牵头设计卫星通信双向网络,实现了我国股市交易与国际股市的同步。深圳证券交易所曾以40万元的年薪聘请叶培建,却被他婉言谢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李祖洪经常对年轻人说:“你们叶总啊,如果不是为了让卫星上天,早就是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了。当时,面对才2000多元的月收入和年薪40多万的巨大差距,他真的做到了心如止水。” 1978年,国门刚刚打开,就撩拨起他继续深造的欲望,他太渴望再读一次书。就在这一年,他考上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502所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后来又通过了出国资格外语考试,赴瑞士纳沙太尔大学微技术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瑞士的景致很美,瑞士的山高雪白,但这些都不能分散他读书的兴趣,他是一个要做学问的人。当时国外还不承认我国的大学文凭,他用很短的时间就通过了同等资格考试,获得了博士生资格。1982年《人民日报》在一篇文章中,曾介绍过他是如何通过语言关、资格关的。瑞士国土不大,教育却很发达,制度严格。当时邻国法国有国家博士、工学博士或科学博士、大学博士几项学位,而瑞士仅有一项:科学博士。1983年,他以一篇论文,获得了瑞士纳沙太尔大学颁发的等同法国科学博士的证书。但是他不满足,他要获得一个瑞士的科学博士。又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1985年,他获得了纳沙太尔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手写中文计算机在线自动识别》。在攻读博士学位时,研究所每半天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因为大家都在这个时间喝咖啡而被称为“咖啡时间”,这个时间也成了叶培建对各国同事宣传中国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国已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可是一提起中国,在西方人的概念里还是男人留着长辫子、女人裹着小脚的样子。叶培建庆幸自己有着博览群书的优势,他教同事们讲中文;向他们讲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讲斑斓多彩的中国文化;讲美丽神秘的西藏,字字句句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并渐渐地有了一些影响。有一次还被邀请到瑞士一个协会为公众专题讲中国的西藏,那次演讲纠正了不少人原先对中国的错误概念。他出国后有人议论:小叶出身干部家庭,父亲在文革中被迫害至死,夫人也已出国,他不会回来了。但五年后的1985年8月,他刚刚完成学业,就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地。他说他要把自己所学尽快用在中国的建设事业上。他出国后所想的就是为祖国的强盛做贡献。异国的环境、异样的风情成为他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中华情结的最好背景。瑞士一家报纸曾写过他的专访。报道中说:他从不去酒吧,偶尔打打乒乓球。他说他不喜欢酒吧的气氛,也不大看电影,他把周末的时间都用于看书和工作。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下工夫?”他说:“中国那么多人,而派我出来学习,已经为我付出了很多,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应该努力,为国家做些事情。”他的努力刻苦是出了名的。多年以后,当五院教育处长冯合献访问纳沙太尔大学时,学校的人还向他介绍叶培建努力学习的事情。 回国后他先是在502所工作,马上参加了“红外热轴探测系统”的开发,为铁路运输提供现代化的设备。当时的条件很差,他和技术人员一起背着仪器乘火车,在晋煤外运的线路上,一站一站地采集数据,修正模型。没有信息网络就利用铁路电话线传输数据构成系统。后来这个项目成为502所的拳头产品,创造了可喜的经济效益。1995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了深圳股票VSAT网的设计,这是卫星应用技术的一个开拓性项目,因此他成了我国卫星应用领域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利用卫星做股票交易,这个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圳证券卫星通信双向网1997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深交所曾以年薪40万元的高价聘请他,却被他谢绝了。为了这件事,五院原副院长李祖洪经常对年轻人说:“你们这个叶总啊,要不是为了卫星上天,早就是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了。”每当听到这话,他总是接上一句:“我们家三个兄妹中,我虽然收入最低,但学历最高。”当时,面对月收入2000多元和年薪40万的数字之差,他平静如水。他任院计算机工程总师十多年来,五院计算机应用从设计、制造、生产到管理全面开展。他成为五院CAE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科技集团公司CAE总师梁思礼院士曾经评价说:“五院计算机工作开展得很好,真正在型号中发挥作用了,是几个院里首先上INTERNET网的单位。”看书多是他最突出的特长,而记忆力好可以算是由此而引申出的一个特点了。他的家中藏书近千册,尤爱读史书和人物传记。《二十五史》、《百科全书》这样大部头的书他存有上百部。读史令人明鉴,也许正是史书客观写实的一面,培养了他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以至影响到他的为人处事。超凡的记忆和流利的口才使他具有一副学者风范。作为中国科协高技术报告团成员,他经常把航天知识、卫星应用以及计算机知识向大众传播。他曾在北京市科委干部进修学院演讲6次。他给部队指战员讲;给贫困山区的干部和孩子们讲;给中学生讲;配合国际和平周,给北大、人大、理工大的学子们讲;给安徽蚌埠市全体干部讲;在中央电视台讲;1999年,他在中央党校给全体学员讲《航天与人类》,受到了高度赞扬。而所有这些活动都安排在周日,因为他太忙,只能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爱上“第一”的卫星总师1993年,叶培建任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有效载荷副总师,开始了他领导卫星研制工程的历史。1996年,他担任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总师兼总指挥。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属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中有其广泛的作用。这颗卫星的技术起点高、研制难度大。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的话说,在我国已有的卫星中,这颗星是“最大最重的星,具有最高的分辨率,最快的传输速率,最高的姿态精度,最大的存储量”。他凭着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不耻下问的精神,很短时间就进入了状态。从此以后,在两院院士闵桂荣的带领下,他们开创了好几个第一。这颗星第一个实现了星地一体化设计,这意味着在卫星研制中不仅要对星体本身的技术负责,还要对地面应用系统的集成技术负责;这颗卫星还第一个进驻北京唐家岭航天城,因此研制队伍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实体化改革以及AIT一体化的第一批实践者。在卫星型号研制管理过程中,他是第一个实践把电测与总体分开的总师,为测试队伍专业化打下了基础。他又第一个提出在卫星进入发射场前要进行整星可靠性增长试验,把问题彻底解决在地面。这诸多的“第一”实践充满艰辛,这些难度的跨越无疑是对他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2000年9月,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发射圆满成功,并按时在轨移交,至今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了用户和上级的好评,2000年,这颗卫星被授予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成功了。作为总师,他对卫星研制技术工作要求精益求精,抓大也抓小,甚至细化到卫星的各级技术状态。他常说:对质量问题就是要“捕风捉影”,才能亡羊补牢。集团公司质量部的人员说: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质量透明度是最高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家是一个脑袋两只手,我们也是一个脑袋两只手,人家能干成的事,我们也一定能做到!”作为两总的叶培建,对队伍的管理以严格著称,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说话办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去。每天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把一天的工作按顺序列出;每逢节假日,他总是要到试验现场转一转,2000年的五一节,七天假,他和试验队一起加了五天班。他注重队伍的精神状态,在试验队里开展了“温暖工程”。队员的个人需求,他都要尽力而为,为他们排忧解难。在靶场,他创造性地执行五院徐福祥院长关于型号研制的两个令,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为了强化“电测”这一关键工序,他编成“十好歌”在队员中广为传诵:思想状态精神好,岗位责任落实好,口令应答准确好,操作执行无误好,判读数据及时好,表格填写规范好,班前班后会开好,计划调度有力好,问题归零认真好,政策兑现大家好。这一个“好”字了得!电测工作既是主线,又是要求,贯穿和浓缩了工作的全部内容,朗朗上口。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有他的苦恼与悲伤,近来大家都在为他夫人的不幸去世深感震惊和惋惜,但我们祝愿他能早日走出生活的阴影,抖擞精神,以更辉煌的成绩报效祖国,告慰夫人在天之灵!“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忧。”中国入世后,叶培建作为中青年航天技术专家,深感肩上担子的分量,他已经把身心融入到祖国的命脉之中,他要以自己的忠诚为泱泱中华的神采着色! “我是新政协委员,今年是第一年, 主要想多学习,就是看看、听听如何做好政协委员工作。同时我对自己提出了16字要求:认真学习,把握方向,积极履职,富有特色。”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直言不讳、言简意赅的表述。记者与叶总初次相见就领略了总指挥的风格。说到风格,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已63岁的叶培建,至今还工作在科研一线,他说:“搞科研就要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归纳起来就是严、细、慎、实。我在后面还要加一句,就是:追求极致。”他解释说,“极致”就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是目标。航天是个高技术、高风险的领域,每个细节都要想到,作出最大的努力,在做出了全部努力之后,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鼓足干劲再努力。嫦娥一号卫星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自发射至今未发生一个问题,是我们更严、更细、更慎、更实地按集团公司和五院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并争取把一切该做的做到“极致”的结果。“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叶培建深感政协委员责任之重。他的“16字方针”是如何落实的呢?认真学习;第一,通过参加大会前培训,对政协委员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二,贾庆林主席在报告中全面总结经验,并提出今后5年的工作,通过学习有了深入的了解;第三,从讨论会上老委员的发言中得到启发,使他对如何当好政协委员找到了一点初步感觉,作为科技工作者,对结合本职工作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有了一定认识。把握方向:作为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不能毫无目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方向,围绕中心工作,头脑清醒不能偏离航向。积极履职:作为科技工作者任务重工作忙,同时作为政协委员责任重,他认为这并不矛盾,一个是具体工作,实践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目标,一个是在更广泛、更高层面上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这两者相互结合好,对履行职责更有利。富有特色:他说,提的提案要有质量,就需要关注、了解最主要、最急需的话题,要调研,要有个准备过程,而且涉及面不要太广,要易于落实。而且要抓重点,一事一议,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中国航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日媒对中国的研究论文

我觉得现在中国人他们已经站起来了,他们敢于面对所有的困难和责任,他们真的是非常伟大的,我觉得他们的做法我是非常的支持的。

日媒称中国人工智能加速赶超美国,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处于什么水平?

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还全球第三名 ,而前两名分别就是 美国和欧洲 ,

由于这两个地区和国家,他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发展比较强,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比较强,还有就是他们的发展历史也非常的强,注重吸引人才,注重教育的质量 ,这使得美国和欧洲人工智能的实力非常的强劲 。

人工智能被称为AI,随着经济实力和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不断的在创新和发展 并不断的对现实生活中运用 ,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等我国的人工智能的相关的产权来看,中国是被公认的人工智能的大国 并且未来是最有希望超越美国的人工智能的国家 。

将对于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来说,在人工智能和汽车制造等方面已经领先世界前列的地位,而这些技术决定着这些产业的未来,也决定人工智能产业以后的辉煌。

人工智能的作用有?很多好处哦,从体力上讲,人工智能是超越了人体的,为人体减轻负担的。从而让人们不用很累的劳动工作。从预算来说,人工智能可以收集数据。从时间上来说,人工智能可以,二小24小时工作,解放了人们的生活。解放了人的更多时间从军事上来说,得到老更强大的维护和平的力量。从医疗方面来讲,做手术时更加准确,没有丝毫的误差。更精准。

从救援来说,可以把遇害的人从救援或进程是可以控制人工训练。可以预报天气。让人们带伞。让人们不再出门。可以更好的维护国家的安全。你可以解放人们的双手。可以更好的完成一项任务,而不用人工去完成。现在的人工智能非常广泛,有手机和app,各种智能软件行业设备,医疗,金融,重工业,制造的人。给社会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帮助。从而改善了生活。

不断的改进,从而发掘到最好以及提供基本的医疗反馈,需与健康的助理。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甚至可以取代一些老师,人工智能可以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在金融领域上,人工智能可以用于个人的理财的应用。可以保证人们的稳定性,安全性。从而有利于更大的投资方面。人工智能还能运用于法律。由于写人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求人工智能来帮助更好的解决问题。

日媒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作者表示,中国的人工智能因为有三大优势,所以很可能会在几年之后就能赶超美国。这三大优势主要是充足的研发资金、大数据的发达以及中国大批优秀科研人才。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很多的中国人都觉得精神振奋。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将会在不久之后就能赶超美国。那么关于日媒称三大优势助中国人工智能崛起,中国何时能赶超美国?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中国想要赶超美国还需很多年

美国作为一个在经济和科技都处于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这个国家的科技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世界上很多的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才刚刚起步,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未完全成熟。所以即使中国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人工智能方面,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够超越美国。

二、发展科技也需要脚踏实地

发展科技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也需要有优秀的科研人才。即使中国在这两方面的优势都非常明显,也不能够太过自大,盲目的进行发展。只有认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国内人工智能的现状,脚踏实地的发展,才能够走得更加长远,更加牢固。

三、希望中国的人工智能能够发展得更好

中国的人工智能在进入了21世纪之后,又一直在以非常一个非比寻常的速度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如果想要超越美国的话,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希望中国的人工智能能够发展的更好。

关于日媒称三大优势助中国人工智能崛起,中国何时能赶超美国?以上是我的看法。你觉得中国何时能赶超美国呢?欢迎留言交流。

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赶超美国,因为按照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相对在不久之后很快就会赶超美国

日本对易经的研究论文

我读《易经》:谈谈乾坤两卦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乾坤是整部《易经》的核心,是易经大厦的两根顶梁柱,少了哪一根,它都有坍塌的危险。我读过几本关于易经的著作,对它的理解也越来越深,越来越趋于真实。最开始也以为它是一本专注于算命的占卜书,是算命先生的看家宝典。如今,我早已明白事实并非如此,它的预测功能更多的强调人为,即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积极动作,而非听天由命的消极状态。其中没有绝对的“盖棺定论”式的判词,没有对“旦夕祸福”的绝对宣判和保证。其实占卜的本意是根据得到的信息进行选择,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就基本上明白了易经的真相。下面我们逐爻来看一下其中蕴含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乾: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辨析:乾坤两卦的初九都是讲要从实际出发,认清当前的形势,不可妄动。乾主要强调在不成熟的时候不要轻举妄动,要把功夫花在修炼内功上来,属于“厚积薄发”中的厚积阶段。坤卦主要强调在危机面前,要未雨绸缪。见霜而为履冰甚至破冰做准备。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没有十年寒窗的磨练哪来金榜题名的荣耀呢?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辨析:“一鸣惊人”的捷径或许是权威人士的举荐,当初许劭(东汉末年的人才鉴定专家)给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曹操的崭露头角打通了道路。我们可以从更广义的层面上理解这条内容,就是要广结人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一个篱笆的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无论这张网上的节点多少,结实是最重要的,否则必然适得其反。坤卦主要侧重于灌输做人的道理,正直、讲原则、大度(外圆内方),这对于建立人际关系网也是十分主要的原则,正如孔夫子所言:人无信不立。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坤: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辨析:乾卦主要强调努力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读书、做功课,多来几遍道理就出来了。这就是成功者常说的捷径,关键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坤卦主要强调要找准主心骨,不可随大流,即抓住主要矛盾。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往往就输在这方面,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往往是两者都悄悄地溜走了。乾: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辨析:乾坤两卦的这一爻都主要讲蓄藏、隐忍的策略,跃要把握时机,渊要找对地方。这对矛盾一直伴随我们的成长过程,无论大小深浅,人生总免不了浮沉。浮的动机往往过于强烈,沉的智慧则常常不足。而要想达到“括囊”(沉默是金)或是“在渊”的境界则总是剪不断,理还乱。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坤: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辨析:乾卦这一爻属于“厚积薄发”中的薄发阶段,高高在上,至尊无比。这里的大人很有味道,我觉得理解为人民大众更为恰当,人民好比摩天大楼的地基,一旦被腐蚀,一切都将再度归于地平线。王朝的更迭最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希望如今的“在天者”不要忽视真正的“大人”,呜呼哀哉!希望而已。坤卦主要讲谦虚的道理,与上一爻蓄藏的道理是相通的,其实整个坤卦贯穿的精神就是顺,就是谦。满招损,谦得益,下属最好不要抢领导的风头,一旦上了“在天者”的黑名单那就得不偿失了。乾: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辨析:物极必反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每每都会坠入它的循环。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坤: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辨析:乾卦主要强调团队的重要性,群龙无首,往往会导致混乱的状态,但在特定的阶段往往又使得秩序井然。坤卦主要强调善始善终的道理,说到底坚持才是硬道理。以上的见解似乎过于笼统,也有点简单。但是只要老老实实做了,有何必被冗繁的动机束缚呢。自己本科时写过一篇这样的论文,可惜当时是手写的,没保存下来。这篇是之后读书的过程中在博客里写的日志,可能不太切合你的要求,不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易经》是中华哲学的源头,是对自然与人事的认识论。因此其内容是博大精深的。现在的中国人对哲学的理解太肤浅,可能还无法理解其中的奥秘。当然,也有一些人对其做了不当的利用,这只能说是对它的误读误用。

应当承认:《易经》蕴涵了中华民族的先人的极其博大精深的思维理念或思维方式。你之所以觉得其中的话“很含糊”,那是因为,《易经》的时代,的确离我们实在是太久远太久远了。近代以来,因受到西方思维方式、乃至某些思潮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些很可宝贵的东西,并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和挖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被笼而统之地认为是“迷信”而丢弃一边,特别是其中的“象数”(数术)部分,但另一方面,其中有些内容也的确被有些人做了不适当的利用和发挥。 《易经》值得称许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体现了中华古代先民特有的、完全不同于西方那种仅仅以概念间的逻辑连接推理的概念式的思维方式。在这方面,目前的研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现在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西方学者(特别是自然科学学者)日益看重《易经》的伟大高妙之处,而国内的一些学人,反而对《易经》有所不屑。

你觉着含糊是因为的学的深度不够,对中国古代文明了解太少易经包含着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包含了很多的天机和周代的一些历史实质是周文王用天道规律演算以及验算结果,可以以此为例推算任意事物的发展变化

  • 索引序列
  • 对晋绥日报的研究的论文
  • 日本对薄荷的研究报告论文
  • 对西藏日报公众号的研究的论文
  • 日媒对中国的研究论文
  • 日本对易经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