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5

孑子孓COMIC
首页 > 期刊论文 > 非典医学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罗夕夕1976

已采纳

从医界名家和优秀医生成长的过程得到启迪,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应接受他接受专业的良好教育和专业培训之外,还需要在他们从医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积累、总结、提高,以增强为病人服务的实际能力。在一名优秀医生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做到敬业、勤奋、积累、思考。1、敬业是临床医生的成才之路讲敬业,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不论职位有多高,技能有多强,他毕竟仍是社会的一员,一个集体也毕竟是社会的一小部分。医务工作者所从事的医疗事业,只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社会给予了我们一切,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也必须服务于社会。在这方面我们的许多先辈就是大家学习的典范。责任心对一个优秀的医生是一个最首要的问题。芬兰坦佩雷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主任istonordback曾讲过:当你对病人有一颗挚爱之心时,你就会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在临床治疗中,会碰到很多结果不令人满意,就得去总结、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多看病人,多接触病人,多看文献,结合实际才能理出自己的思路。关于责任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中科院院士裘法祖教授曾经讲过一个他自己修表的一个小故事。30年前的一天他到表店去修表,问一位值班的女同志:“这只手表摇起来有响声,请你看一看好吗?”她将她的手摆了一摆,立刻给他说:“无法修理,没有零件。”他又小心地重复了一句“请你打开来看一看”。那位值班的女同志很不耐烦的白了他一眼,说:“能走就行了,没有零件。” 他再问,那位女同志再也不理裘医生了。他只得到对面的另一家大的钟表店去试一试,遇到了一位男同志,但得到的是类似的答复、类似的态度。这时,他偶然地发现了这家店的另一角落里,坐着老胡同志。他是裘医生的病人,也是这家店的职工。他立刻走了过去,请老胡同志查一查这只手表摇起来有响声的原因。老胡同志打开手表背面的盖子,发现一个螺丝松脱了。他将螺丝旋到原位上,手表就这样修好了。裘医生很高兴,但又很生气,用手指着说;“那位同志说无法修理,连看一看也不愿意,我要去责问他。”老胡同志忽然大笑起来,说;“裘医生,算了,算了!还不是和你们医生看病一样吗?”他听了这句话,禁不住有点面红耳赤,打个哈哈,道谢而别。几十年来,他一直记住了这句话:“还不是和你们医生看病一样吗?”这句话深深地启发了他,使他的心情久久平静不下来。以后他常扪心自问,我们在工作中有没有“无法修理,没有零件”的态度和作风,答复是“肯定有的”。作为修表的师傅,应当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多想想,作为医生应当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多想想,有责任心的大夫常常会为病人想的更多。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工程院院士王士雯教授,曾经讲过一个通过重新询问病史获得信息,明确诊断,治愈患者的小故事。曾经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反复发热9个月,体温度之间波动,查体未发现明显的阳性体症。在长达9个月的住院过程中,先后有12位医生负责该病人的治疗。他们曾考虑患者可能有各种微生物的感染及自身免疫系统疫病,曾做过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她是第13位经治医生,接班后,仔细地回顾了病人的全部病历,重新询问了病史,了解到病人在发病前曾回内蒙古老家接触过刚刚生下来的羊羔。同时,在阅读文献中发现有作者认为病人静脉输用高浓度的葡萄糖可以提高布氏杆菌病的检出率。果然,再次进行实验室检查,明确了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后经过针对性治疗,患者很快治愈出院。讲敬业首先应当清楚,作为一个医生为病人服务这是最根本的问题,目前许多医院提出的“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病人”的办院宗旨,其核心是服务病人。正如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卢世壁所讲:医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因为医生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且是有病痛的人,前来就医是希望得到帮助,所以病人和社会对医生的职业提一些要求和规范是可以理解的。医生的职业要求医生要懂得自然科学,也要知道一些人文科学,不仅要懂得医学科学,还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中医讲儒学,要求医生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鲁迅、郭沫若、孙中山等前辈都是学医出身,并非偶然。医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不但要学好知识,而且要做好“人”,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除了遵守职业道德之外,还要受社会舆论和法律的约束。医生要尊重病人,病人和社会也要尊重医生。做一个医生并不难,而真正做一个好医生很不容易。我们常讲: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满意的服务是一名优秀的医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具有高尚医德的医生几乎是没有不敬业的,爱岗敬业是高尚医德的试金石。2、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勤奋”使你从实践中不断获取知识。“勤奋”使你发现新问题,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勤奋”也可以说是自己为自己创造的一个机遇。这个机遇就是增长知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通达到前人所未有的境地解决医学难题,这就会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这个机遇就会使你成名成家,成名成家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和超人的付出。勤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一名优秀的医生他们总是一生不断的向书本学习、向病人学习、向老师和他人学习,这是医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来源。作为年轻的医生应当不断学习,掌握知识养成读书的习惯。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目前的医学是前人通过千百年来科学实践积累下来的成果。书籍文献就是记载了前人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阅读文献即吸允它的成果精华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要有渊博的学识就必须不断的学习读书,除了要掌握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外,首先要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业绩。中科院院士、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原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启德教授,在他开始的工作中选择了分子生物学这个前沿性基础学科,从而在心血管基础研究方面,尤其是在a1肾上腺素受体(a1-AR)亚型研究领域获得重要成果。读书应当有法,许多名家的方法则是常在浏览翻阅的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进行专题综合,了解当时国内外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方法及发展趋势,并对其提出的思路、背景和条件进行剖析,还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病例认真思考,从中得出结论。二是认真为病人服务,向病人学习。一个青年医生的成长单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医学学生还不能算是医生。必须经过住院医生、主治医生的培训过程。对疾病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否则是不可能提高医疗水平的。三是向老师、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文道有先后,书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医学是经验医学,医学知识必须到临床实践中经受考验才能真正学到手。老师或者上级医生起到启蒙和哺育作用。老师有较丰富经验。他在查房和教学中讲授他的看法和经验,就像海燕喂养小海燕,是用它胃里半消化的海鱼来哺育一样,老师讲的常常是经过成功和失败的考验而精练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的。向老师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他在诊治过程的思路和他的治学之道。思路和治学之道是一把钥匙,可开启知识宝库之门。思路是从病人症状、体征、化验、影像学等复杂的表现中,医生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案的思考方法。学习最重要的内容还包括实践和积累。3、成熟需要磨练、积累、思索、总结:知识在于积累,能力在于实践,在临床医学领域内没有天才,不经过5~10年以上的临床磨练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因为对临床医学的真正领悟需要时间和经验。随着经验的积累,在一定年代以后人的思维活动会发生质变,对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对重症的病人开始不怕了,并能在很短时间内做出清楚的判断和适当的处理。好象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学校,在和同学朝夕相处在和同事长期共事你能够认识许多人,哪怕是几十人,数百人,你基本上能够分辨准确,这是为什么?你虽然不能描述出他们的面貌特点,但你可以判定他们是谁,这就是长期积累产生质的变化,看病也是同样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增加,可从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搞临床、搞科研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有所收获。我们来看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授。杂交水稻是怎么搞出来的?是蹲在田头不断地观察,一天、两天、几个月、成年地观察!如果我们再去看吴文俊教授,到除夕的晚上他还在计算机房!在我国计算机攻关研究很紧的时候,上机时间最多的不是研究生,是吴文俊。再看我们王选教授搞激光排版,十几年的工夫积累起来才搞出汉字的激光排版。我们再来看看双手谱写神话的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的人生经历。吴孟超身高只有米,每次上手术台时都要站在小凳子上。负责毕业分配的一位教授曾讽刺他说:“不看你的个儿,还能干外科吗?”这更坚定了他当外科大夫的决心,最后如愿到了当时的华东医院。他的医生生涯可以讲是一生手术的生涯,只要他不出差,吴孟超基本上每天做手术。有时一台,有时两台,最多时3台,80多岁的老人,一口气站到下午3点才出手术室吃午饭。他的一生为13000多名患者主过刀,而且这个数字至今仍未打住,还在以每年200例左右的数字上升。辛劳出真知,实践获成果。4、认真思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反复实践、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如,吴阶平院士,在他长期大量的肾结核的实践中观察,总结提出肾结核对侧的肾脏会发生肾积水的看法,改写了当时的教科书。黎磊石院士从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时,尿蛋白消失或明显减少的现象得到启发,从而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雷公藤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关注。上海张庭洞教授、上海陈竺院士从民间应用中药砒霜治疗癌肿有效的病例中得到启发,研制出治疗白血病的三氧化二砷针剂,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他做实验的照片被选用在美国《科学杂志》作为封面。2003年非典期间,当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对非典患者治疗能否使用激素发生争议的时候,钟南山从自己临床经验与教训中认为激素对减轻“非典”病人的炎症反应,减少和防止肺部组织纤维化,以及缓解呼吸困难,防止呼吸衰竭有明显疗效,并对其应用的指征、剂量、疗程等进行了探索和规范,为提高“非典”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作出了重大贡献。5、科学需要求实精神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需要求实精神,科学需要实践的检验。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就是我国当今科学求实的典范,也是德高望重的优秀医生。2003年非典初期,当我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首席专家曾光院士正式宣布根据其实验观察,非典的病原体是衣原体。这一结论曾使不少人松了一口气,因为衣原体是己知病原微生物,有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但钟南山根据自己大量的临床观察和诊治经验,不同意这一结论,认为如果按这一结论指导临床实践将造成严重后果。在一次会上,他站起来明确表态据理力争。后来有人问他,你不怕判断失误有损自己的声誉吗?在权威面前你为什么不选择沉默?钟南山说;“事关病人的生命,防治的决策,我不能明哲保身;在事实面前我只能尊重科学,而不能尊重“权威”。2003年4月7日他们与香港大学首次从非典病人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2株新型冠状病毒,很可惜公布时间比美国晚了几天。6、三基三严相关培训和思想方法是成才的基础三基三严培训对于医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培训过程中使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增强理解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追求新知识的兴趣,未来的发展就是宽广的。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是三基知识获得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能将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先分到教学医院或其他条件较好的医院,当二、三年住院医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直接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学会观察病人,熟悉诊断技术,比较成熟后在分到医疗单位,为他们以后的工作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协和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为什么基础功比较扎实,这与他们长期坚持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有关。专业进修在医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我们的知识需要及时更新,先进的技术需要引进。我国当代许多有名的专家他们大多都经过良好的专业进修,尤其是出国求学。比如我国当代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著名的基因工程学家陈竺院士,还有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肾脏病学家刘志红教授等等,他们都经历过在国外的进修学习,掌握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回国后经过辛勤工作才获得了各自专业方面的业绩。应懂得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合理的医疗服务。比如糖尿病的治疗,应当了解正常人体和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特点。正常人生理状态下,ß-细胞在空腹及进餐后2种不同的分泌状态是:空腹状态时,ß-细胞呈脉冲式分泌胰岛素,约1u/h,24h约24u,称为基础分泌量,主要是抑制肝糖异生及肝糖输出,维持空腹状态的血糖在合理水平;进餐后,血糖升高,刺激ß-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以处理餐后较高的血糖。无IR的正常人每餐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为6-8u,因此其每天基础加三餐后胰岛素总分泌量约为40u左右,其中基础量占全天分泌量的40-50%。而DM患者,如果需外源胰岛素替代治疗时,往往其内生胰岛功能丧失达80%以上;或者IR严重者,内生胰岛功能虽然丧失不十分严重,但胰岛素相对不足明显。所以口服降糖药物加睡前中效胰岛素,或两次预混胰岛素制剂治疗方案,对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合理的。脑出血急性期病理研究表明,脑水肿3小时后发生,第2—第4日处于高峰,第7日后明显减退,重症患者可延迟至7—10日。因此,脑出血急性期甘露醇的应用应当根据病情分级和脑水肿演变过程决定其用量、用法、持续时间。例如,对重型病人(Ⅲ-Ⅳ级)即中至深度昏迷,完全性偏瘫,瞳孔不等大,有明显生命体症改变或病情进行加重者(凡昏迷加深,膝反射或肌张力逐渐减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脑强直等均为病灶扩大或移位加重征象),可用大剂量甘露醇250ml/次,每日4-5次,发病7天内可用大剂量5-7天,7天后用中剂量2-3天,10天后可根据病情用小剂量维持3-4天即可停药。当收缩压高于24KPq时应先用呋噻米调整血容量,再用甘露醇可避免其导致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应不断更新知识,采用有循征医学依据或有关指南、原则所建议的方案或药物,为病人提供更为合理的治疗。比如,在防治全身性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或以高胆固醇为主的混合高脂血症,应当推荐首选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他汀类药物。关于重新评价药物洗脱支架,规范使用介入技术,2006年世界心脏病学术大会和欧洲心脏病学术大会,对此提供了更另人信服的证据和原则。目前认为对于AMI,介入越早越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不稳定性心绞痛首先要做危险分层,高危患者及早介入,可先用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他汀类和β受体阻滞剂)。72h内的介入过于激进,由于对于非高危患者反而可能增加MI和死亡风险,注意近来引入关注的“早期风险”现象。而稳定性心绞痛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宜过度使用介入。对于>3mm的大血管病变,应使用廉价的BMS,对于糖尿病,小血管,长病变可选用DES,二者大概各占50%。对于左主干和多支病变,尤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仍然应该首先考虑搭桥手术。

125 评论

呀哟哇啦

社会医学是医学 教育 的重要学科,加强社会医学教学是健康观念与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并且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社会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医学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载体是人的生命,其目的是无限地接近人类生命过程的真理。医学应满足社会的医学需求,在社会中实现其维护人类生命的作用,因此医学又具有社会性。医学的社会性体现在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展,更体现在医学社会工作中。

1 医学的发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事实上也坚持了“客观性的原则,坚持可检验性、可证实性、可重复性的原则”[1];医学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人类的生命过程;并且医生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与 经验 来保护人们的健康,消除他们的疾苦。医生赖以进行工作的基础是医学科学技术,但由于他的工作对象是人,因而医学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技术,而是高科技与人文科学的高度结合体。

医学的发达与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我国在上古时代医生就已经是专门的职业,如周礼天官就有正式文献提到医师的职责。然而,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并非每个医生都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一般人中只要略有学问且自己对医事有所把握者,都可为人切脉开药,直到如今仍有其余迹。(2)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了中国,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 总结 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还有一本传世巨著,那就是《黄帝内经》,她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3)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统一,经济 文化 繁荣,内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对药物学成就进一步总结已成为当时客观需要。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在国外影响较大。(4)到了金元时代,中国医学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了《本草纲目》,该书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大约在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到了现代,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医学在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2003年抗非典的胜利,就是最好的例子。

医学的发展对人类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1)中国古代医学发展较早,与传统儒学联系紧密,历代许多医学伟人都是由儒入医,积极用世的思想比较突出。儒家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仁”与“礼”同时也指导了医学的从业思想。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的“序”非常明确指出“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教含灵之苦,”清代袁枚评薛雪从医一语中的“圣学莫好仁,先生能以术全其民,使无夭礼,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从《周礼医师章》到《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一部中国医学院史,“仁”的思想贯穿始终,可以说,中国医学史是一部闪耀着耀眼光芒的人文主义的历史。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不少人为攫取财富,践踏人性,毁灭人伦,无所不用其极。即使在医学界,草菅人命,乘人之危,坑蒙,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以中国医史作为当今医学界澄澈的参照,作为对当今唯利是图的人的棒呵,积极意义是明显的[2]。(2)中国古代的医学伟人。常带着实事求是勇敢探索的精神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医疗活动。因而他们在当时以致对后世都具有模范作用。从张机到后来的金元四大家,温病学说大家,他们无不是科学地牢记前人,批判地吸收前人经验,大胆提出自己见解,创立自己学说,推动中国医学事业不断发展,从而不断地促进人类的进步。

2 不同的社会时代有不同的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 方法 。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医学模式。(1)西周时已确定了一整套医政组织和医疗考核制度:置医师,掌医之政令;又分医学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等,为医学分科之始。当时政府机关已设官员掌管藏冰,变火,以救时疾。公元前五世纪,医学家秦越人(扁鹊)诊病已用望、问、闻、切的诊断法,尤长切脉诊断。(2)现在正面临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人的属性的认识,包括了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探究到社会层次,医学模式增加了心理与社会的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在旧的模式下,不会因不被认识而不发生作用,也不会因被认识而替代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因其影响生物因素成为医学模式的内容,但医学的载体仍然是人体生命,医学所研究的本质上依然是人体生命过程。因而新医学模式并未使医学超出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科学―实质上就是社会医学[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重视生物因素,也同样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甚至在此认识上形成了社会医学、心身医学、临床心理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它认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取决于医疗技术、生态环境、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也起着某种程度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医学模式不仅从观念上对健康与生命作出了这些理解,而且开始从医学角度对之进行论证,如不同文化心理的人群对于疼痛的忍受力、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医患关系对老年患者康复的影响、严重自然灾害对 儿童 精神健康的影响等等研究。这些研究不断地从实践上证明了这种医学观符合于人类健康维护的需要。也正因如此,它才在医学领域实现了还原论与整体论、医学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有机统一[5]。

3 医学的社会性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如今医学社会工作者的足迹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的医院和社区。医学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关注患者的社会属性,把握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担医护技术之外的社会工作,扩展有利于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死亡等方面的社会心理调适工作,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调动患者机体内在的自愈力,构建医疗技术之外的另一条途径,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目的是强化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与照顾;与医护人员一起努力实现医疗的“全人”服务目标。目前应把化解医患矛盾、降低医疗纠纷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医学社会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提高医院声誉,增强医院竞争力,最终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医学服务于社会,仅有医学是不够的。若说医学的社会实现“是一门社会科学”可谓恰当,甚而可言为“一门大范围的政治学”。在使用医学过程中进行的卫生服务机构研究、卫生经济学研究、技术及标准评估、决策分析等已不可能是医生所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有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加入。医学必须与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一起,共同实现社会赋予的使命。基于这一点,医学应该超越狭窄的视野,在 社会实践 中与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密切结合在一起;而另一方面,促进医学在社会实践中也不能只专注于医学,社会同样也需要战略的眼光,主动运用经济的、社会的手段,促进以医学为基石的公共卫生体系在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医学的社会实践既要落脚于医学,又不能孤立地依赖医学,既要充分地利用医学,又不能将医学的范畴扩大化。(2)医学社会工作关注的重点是患者的社会属性,弥补单纯生物医学的缺陷,强化人文关怀照顾,实现健康服务模式的完善,为此有很多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需要与医院其他部门协调关系[6]。例如,患者对诊断治疗中的情况提出问题和意见,我们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给予正确的解释,但有些问题必须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尤其当前医学社会工作要特别协助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希望、要求和意见,及时反馈给医院的管理者和医护人员,改进医院的工作。(3)社会工作具有国际公认的涵义,即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念主导帮助他人。虽然社会工作的具体专业领域有所不同,但社会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人道主义是最基本的职业伦理原则[7]。维护生命,关爱健康是医学社会工作的第一价值原则,医学社会工作者必须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一切从患者的健康利益出发,热情、理解和真诚是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医学社会工作者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社会职业角色,要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达到助人活动的有效性。他们要用广博的知识、技能和价值为社会提供安全、有效和建设性的社会服务。我国现在不能要求过高,但经过一定培训还是必要的[8]。价值理论是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观和伦理观方面的培训必不可少;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是基础。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的学习讨论也很重要;医学 健康知识 的具备有利于医学社会工作的专业需要[9]。

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又具有社会性。我们所作的医学社会工作还是初步的探索,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相信随着社会转型,医学的发展,健康观念的转变,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社会工作一定会发展、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 蔡子微,胡怀明,侯维志.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初探.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5:23-242.

2 梁浩材.社会医学的历史使命.医学与社会,1998,11(2):1-3.

3 袁震.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5-6.

【摘要】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素质的核心,然而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更多的注重专才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要转变医学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素质 重要性 方法与途径

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反思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更多的注重专才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这不仅偏离了医学的本质要求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与时代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转变医学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我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

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人文类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2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热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医学生在治病救人,揭示生命、健康和疾病奥秘的同时,必然包含着对生命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对人类命运的责任等至关重要的人文使命。医学与人文的不解之缘,势必形成对医学人才的特殊要求,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本身的发展,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在医学人才成长过程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内容。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今应该摆在首要的位置。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内在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是由自然科学技术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构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医学教育只有在重视医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才。

?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医学的人文属性必定使医学突破以往生物、生命科学的框架,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医学涉及到了社会、心理、伦理、哲学、环境、经济以及法律等人文社会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社会对医学发展要求的变化和医学内涵的不断拓展,必然提高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引起医学教育目标的调整。 3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更新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救死扶伤的医生,面对病人,医务工作者既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有一颗慈善的爱心,只有与病人充分地交流合作,才能真正了解病人的痛苦,真正知晓疾病的根源,更好地治疗疾病。 因此做到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用自己的博学与专长去治愈病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医生素质的最好体现。

因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都是医学生从事医学事业的必修内容,要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科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使施教者明白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同时也是“通才教育”,使受教者明白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的精神支持、动力源泉。

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不仅要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必修的传统医学生人文课程,而且要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的开设人文科学课程。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 教学方法 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在加强人文教育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直接通过课堂内容学习,还要让学生间接的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学校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引导,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充分发挥医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者,要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学术活动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有利于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创新潜能的积淀。?

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还包括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中,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人文关怀。“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培养医学生专业技能的机会,而且是培养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应把握好这个环节,协同社会和家庭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建立起回报社会的理念和奉献情怀。

有关社会医学论文相关 文章 :

1.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

2. 浅谈社区护理学论文范文

3.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4. 临床医学论文

5.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

266 评论

youjinjuan

不可能的,现在主要是靠神兽羊驼身上发现了新冠病毒抗体,所以慢慢的就能变好了。

285 评论

京京魅力

反向遗传学 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病毒发病机制和疫苗开发的认识。大型的RNA病毒基因组,如冠状病毒基因组,由于基因组较大且不稳定,很难在大肠杆菌宿主中克隆和操作。 两位通讯作者均来自瑞士的University of Bern Transformation-Associated Recombination cloning  TAR克隆 基因组DNA片段和过量的TAR载体在去除细胞壁的酵母细胞中进行混合。每个载体中都含有对目的基因特异的两段序列(标为蓝色和红色)以及酵母的筛选标记HIS3和CEN6(淡蓝色原点)。由于载体过量,酵母细胞便会将DNA片段全部接受。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三类:1)未分到基因组DNA的;2)分到基因组DNA但未被整合到TAR载体上的;3)分到基因组DNA且通过自身同源重组被整合到TAR载体上的。显然我们是只需要第三种情况的阳性克隆,怎么把其它两种过滤掉呢?答案是进行电泳。 下图是对上述过程的简化示意: 2010年5月20日,J. Craig Venter Institute在美国 Science  杂志上报道了首例人造细胞的诞生。向山羊支原体  Mycoplasma capricolum  细胞中转入人工合成的蕈状支原体 Mycoplasma mycoides  的基因组而来,产生的人造细胞表现出的是蕈状支原体的生命特性。利用该平台,研究人员在拿到合成DNA片段后一周内,对新冠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改造和病毒拯救。研究团队于1月14日向试剂公司下单,以化学合成方式得到上述14个DNA片段,并在2月4日拿到其中的12个含片段载体(有pUC57、pUC19、pUC57mini和PCC1-His3)。其中片段5 和7 未获得,原因不详。研究团队最终通过对一位来自慕尼黑患者的新冠病毒样本(BetaCoV/Germany/BavPat/2020)进行RT-PCR 扩增,获得了第5和第7个片段。 利用TAR 克隆,研究人员获得了6 组正确组装的新冠病毒构建体的分子克隆。随后用酵母的同源重组系统依据末端重复的序列将这些DNA 序列拼到一起。获得完整的病毒序列后,用T7 RNA 聚合酶将其通过脱落转录,得到病毒RNA,将该RNA 用电穿孔技术导入到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 cell)中,使其感染。将用于培养绿猴肾细胞(~2d),含释放出的病毒颗粒的上清液注入到别的培养基中,发现可以感染别的细胞,说明新构建的酵母合成平台可以拯救病毒。 同理,作者团队在鼠肝炎病毒A59(MHV-A59)和MERS-CoV进行病毒拯救的测试,发现效果依旧很好,测试的克隆中正确组装了病毒基因组的YAC均可达到90%,这表明病毒在酵母中的组装效率相当之高。 TAR 克隆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可以先对全基因组进行设计,通过对小的具有重复序列的片段的合成,进而再依靠酵母的同源重组系统进行片段的正确组装,极大的降低了合成的难度,也大幅提高了合成的效率。无需得到变异毒株的临床样本,通过对病毒变异的分析,可以合成构建出该变异毒株的基因组片段,再通过酵母平台进行重建与拯救。论文中还提到对局部片段的重新设计,以测试改变前后对病毒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一方法即利用酵母人工染色体在酵母体内将合成的SARS-CoV-2的DNA片段进行体外重组,获得全长cDNA克隆。再将cDNA体外转录为RNA,利用电穿孔将病毒RNA转染进哺乳动物细胞,实现病毒拯救。 化学合成的基因组DNA所产生的SARS-CoV-2可以绕开病毒分离物的来源限制,而且还可以对单个基因进行遗传修饰和功能表征。 对于这一篇论文,我起初有许多地方不明白。 首先是病毒的基因组合成,理论上讲,比病毒更高级的生物基因组,并不是没有人合成出来过,因此这篇论文的技术可以说是降维打击了,那为什么还可以发表在顶级杂志 Nature 上呢? 从时间线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1月11日病毒序列正式被公布(据我所知应该是中国CDC发布的),但是国外第一个提取出病毒毒株的时间却是到了2月26日,与序列的公布整整相差1个多月。我们也可以知道这次的Pandemic,一个多月可以新增多少感染者和死亡者,时间就是生命啊!而作者在序列公布后的第3天便下出了订单,在ICTV正式公布新冠病毒名称的第2天便得到了拯救完成的病毒。可以想象,如果以后没有可能及时得到病毒的毒株,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序列得到病毒的毒株, 这是本篇文章最大的亮点之一,即在此类形势下给人一种研究病毒的范式。 第二个亮点,可以关注到作者不仅做了SARS-CoV-2,还做了MHV和MARS-CoV。看不明白的话给个提示:这三种病毒都是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的!此外,作者在表格中还列出未实现拯救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B)、寨卡病毒(ZIKA virus)和流感病毒(HCoV)。这意味着作者想 通过对一系列冠状病毒的拯救验证来说明这一平台广泛的适用性 ,将难缠的冠状病毒,乃至其他病毒的毒株获取难度降低。这或许对科学界是件好事,但是可能也是件坏事吧… Craig Ventor;冠状病毒亚基因组; 《COVID-19全景综述》,为一张大图,涉及基本信息,免疫学过程等内容, 很震撼且 非 常华丽 !在 公众号“炫亦”回复“cv”即可获得云盘链接! [1] Thao, et al.  Nature  , 2020.  [2] Natalay Kouprina & Vladimir Larionov.  Nat Protocol  , 2008. [3] Daniel G. Gibson, et al.  Science  , 2010.  [4] 孙明伟, 李寅, 高福.  生物工程学报  , 2010.

223 评论

汀汀20082008

SARS患者体内发现新冠病毒抗体这其实也是给科学家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既然已经产生了抗体肯定就能找到产生抗体的因素,新疗法也是指日可待

232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非典的议论文素材

    保护环境08作起方暑假了在蓝蓝的天上来两只燕子,又黑又亮的羽毛像是抹了油, 白肚皮就像是穿着一件白衬衣.飞着飞着, 就来到了城市工业区, 化工厂的烟囱冒着烟,

    请叫我姚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非典医学研究论文

    从医界名家和优秀医生成长的过程得到启迪,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应接受他接受专业的良好教育和专业培训之外,还需要在他们从医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积累、总结、提高

    孑子孓COMIC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卫生法学论文中医非凡行医

    同赛院~~~

    cherrychoi25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医学类非核心期刊

    神经病学,谢谢!

    autumngold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非典那年论文答辩

    问:函授本科论文答辩多久出成绩答: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函授本科论文申请一年有两次,分别在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正常情况下,6月申请,9月考试,11月出成绩。1

    金吉小酉子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