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徽州文化之古桥研究的论文

徽州文化之古桥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徽州文化之古桥研究的论文

走进徽州,你会看到山麓田野之间宽阔的河面和湍急的溪流上架起的座座形式各异的古老桥梁,正是通过这些桥梁,徽州人才开始逐步认识和接触外面的世界,并迈开脚步,从山村走向通都大邑。 河是自然,桥是文化,桥是人们征服自然的一种文化创造。徽州的古桥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州的古桥多姿多彩,其中既有巍峨壮观的多达16孔的横亘在歙县西门外练江之上的太平桥,也有乡间村野中的一孔小石桥或木板小桥。这些桥梁或不加点缀,朴素无华;或精雕细琢,风姿卓然。光秃秃的桥梁固然司空见惯于徽州的山间村头,盖上走廊房屋的风雨廊桥,尤称是徽州一绝。 建于歙县北岸棉溪河上的北岸廊桥,桥长33米,宽4.7米,高6米,其桥面建筑高约5米。在这座南北朝向的廊桥上,入口处南端的门额上镌刻有“乡贤星”3字,北端门楣上则刻有“谦庵旧址”,廊内被隔成11个单间,东侧墙壁上辟出8个大方窗,西侧则对应开了8个风洞窗,北端西侧的“美人靠”则可供过桥者栖息。远远望去,简直就是一处迷人的风景画。 徽州现存的廊桥还有许多,如徽州区唐模的高阳桥、歙县绍村的长生桥、资源的观音桥和婺源甲路的花桥等等。不过,最让人叫绝的还是婺源清华建于南宋时期的彩虹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长140米、宽7米的桥身和桥上错落有致的11座阁亭,使彩虹桥宛如彩练,横亘在婺江之上。这一壮观的廊桥内设有石桌、石墩,供南来北往的过桥人歇息,静坐其中,不仅可以使劳作的人们得以暂时解除疲劳,更可凭栏远眺远处的青山白云,倾听婺江的涛声。 徽州的古桥为数众多,仅祁门县现在保留下来的古桥就有82座,婺源则更有320座之多。在一些被称为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村落,从进村的水口,到穿村而过的溪流,几乎每隔一段距离,有时是很短的距离,都会建有一座桥梁,婺源的坑头村因古桥林立,甚至赢得了“三十六桥半”的美誉。 桥是一种文化,每一座古桥,都凝聚了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在徽州,几乎每一座古桥,都有一段优美或伤感的传说故事。如现存安徽跨度最长、孔数最多的歙县太平桥,就有一个令人伤感的传说。据传,太平桥原本是一位徽商妇李氏出资建造的,费时5年。桥建成后,县官诬其建双孔桥是不守孝道,欺君犯上,被处以极刑,后因激起民愤,李氏方才免于一死。于是,本来称为“寡妇桥”的河西桥,被改称为“太平桥”。 古桥还是徽州人精神生活的反映。我们在徽州很多古桥上,都能看到或听到有关建桥还愿的故事。从歙县北岸风雨廊桥上所供的神龛,到绩溪坑口杨尼姑桥,再到婺源胡济祥募化建清华彩虹桥而被后人立神位于桥上……所有这些,都透露出了徽州人积阴德、行善举的美好品德。 星转斗移。历史的沧桑巨变,使得徽州的古桥历经百千年的风雨侵蚀以及一些人为的破坏,有的已经轰然倒下,有的则被拆毁了。作为徽州徽字来源标志的绩溪徽溪桥被拆了,虽然当时曾经引发过一些争论,但结果还是拆了,留下了永远的遗憾;而2001年6月红顶商人胡雪岩故乡湖里的明代建筑———五孔中王桥,在一场大洪水中被轰然冲垮,又不知给热爱古建筑的人带来几多伤感和愁绪。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通往道教圣地齐云山的休宁岩前登封桥上保护桥梁的清代《徽州府正堂峻示碑》,碑文写道:“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暴污秽;栏石不许磨刀,桥角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倘若我们都能效法当年徽州知府的做法,把徽州古桥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真正地给保护起来,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川河似练水如天,千年徽州皆古桥”。桥,历来为跨河越水方便通行所建,不为观赏,重在实用。然而一座座嵌镶在古徽州山川脉络上的古桥却造型各异、风姿万千,它如一部部灿烂的艺术史书记载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线路折回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着古徽州的辉煌历史。 徽州古桥是衡量一个古城镇和古村落所处历史地位和文化品位的重要象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古徽州地域保存的大小古石桥仍有120多座,其中有80余座被省、市、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在全国实属少有。这些古桥隧产生的年代有所不同,但其行程和主体结构大体相同,大都是历代徽商浪迹天涯、艰苦创业、挣钱回乡后所建,结构上都由桥墩、石拱良、分水垛和桥栏组成,材料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耐腐茶园石,也有少数红砂岩。 到徽州不看石桥是一种遗憾,饱览徽州古桥是一种历史的考证,是一种艺术的享受。阳春三月,千峰叠翠,万壑云烟,河上碧波荡漾,两岸杨柳青青,正是古桥生辉的美丽季节,我们兴致勃勃的走进神奇的古徽州,饱览桥的旖旎风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历代徽州的府治所在地,看桥首站自然在这里。古城歙县六水回澜,练江环绕,横卧在连江之上的三座大古桥在徽州古桥中可算是“大侠”风度了。他们各有特色,悠悠太平桥以长著称,建于明弘治年间,该桥为16孔拱形石桥,桥身为红色粉砂岩,全长268米,宽米,系安徽省最长的古石拱桥。原桥中心有亭,解放后拆除改为平面公路桥。神奇的是这座没有一根钢筋,没有一滴水泥,由上百万块散石砌筑而成的石桥作为徽州的交通枢纽,在肩负新中国50周年的载运使命中,哪怕是数十吨载重车也未压塌,照样通过,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如今的太平桥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退休养老”,成为古城对外开放的旅游景观。 紫阳桥高大而雄伟,建于明万历年间,有9孔,长140米,宽10米,高却有14米,过往船只不落桅杆直穿而过,是安徽省最高的古石桥,这座古色古香的石桥横卧在惊涛拍岸的渔梁古坝下,早晨流动的雾纱飘逸而来,穿过桥洞,弥漫在古坝水埠的渔船上,似片片白帆。从古坝奔流而下的激流象一匹受惊的野马,在暗礁上激起层层浪花,美不胜收。 万年桥以坚固而闻名,它坐落在城北扬之河上,建于明万历元年,桥设9孔,长153米,高10米,宽米,石料为清一色花岗岩,桥面桥栏为石板铺筑,是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古桥。 比起歙县城区的三座古桥,古徽州其他地方的古石桥虽没有高傲的形象,却富有各自浓郁的特色。休宁齐云山下登封桥,建于明万历15年,8墩9孔,长140米,宽7米,高米,青石砌筑,原桥中有亭庙,两端各有石坊。它作为旅游景区的水上通道,桥头古树浓罩,水埠槌声阵阵,江上竹筏漂流,清清的江水倒映着古桥的身影。置身桥上,情调浪漫,心旷神怡,令人留恋忘返。来到万安古镇轮车村,眼前的轮车桥给人一种小巧玲珑、古意苍生之感,这座长仅15米,宽4米,高8米的石拱桥与桥头苍老的徽派建筑融为一体,加之布满桥体墙头的爬山虎,使这座明代古桥显得更缘故,更有韵味。 我们在“世外桃源”黟县看到的万松桥和通济桥可以说是徽州古桥中的小家碧玉,它们均为两墩3孔,看上去年纪相当,其实为一老一少,前者为清朝所建,后者为金朝遗产。在气闷秀丽的阊江上,横卧着一对姊妹桥,通称“阊江双虹”,即平政桥和仁济桥。其中仁济桥的桥面呈曲廊梯级布局,古风扑面,韵味无穷,一派贵族豪气。 徽州古桥,徽商编制的美梦。每座古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座古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令人陶醉,过目不忘。

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徽派建筑工艺特征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徽州古建“三绝”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表坊必须经朝廷颁旨才能兴建,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足,雨水充沛,土脉厚良,因此石材、林木、土壤资源都很丰富。如石材有黟县青、茶园石、庙前青等;而土种多样,有鸡肝土、黄红土、紫色土、猪血土等;至于木材则种类更丰,目前仍存有千余种,如银杏、樟树、黄松、赤松、金叶松、马尾松、杉树、柏树、樽树及椴树等。徽州三雕正是取材于当地的这些材料用于雕刻。徽州三雕都是在一定的材料上雕刻物体,因此雕刀是其基本工具。徽州三雕采用的刀具形状大同小异,刀头形状有大有小,有尖有圆,但所用材料不同。三雕用刀以前都是用钢打制,现在除了木雕外,砖雕和石雕的刀头大多用钨钢制成,这种刀头硬度大,耐用,不容易磨损。徽州三雕的雕刻类型大致有线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工艺流程也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备料、放样、粗胚、细胚、修整等几个阶段。民间艺人在进行三雕创造时,就如同用刻刀来作画一样,而作画是很讲究笔法的,象提顿按挫、钩回曲直、刚柔疾徐等,同样用刀方法也多种多样,如直人刀、斜人刀、切刀、冲刀、涩刀、轻刀、迟刀等等,不同的用刀,会产生不同的刀力,如冲、切、削、铲、刮、挑、凿、划、疾、徐、迟、顿等,便能在材料上雕出不同特点的形象,这点在砖、木雕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徽州三雕题材广泛,工艺精巧,形象细致生动,而且层次丰富,少则几层,多则十数层,尤其是清朝三雕鼎盛期的木雕、砖雕则更显突出。这就要求三雕艺人在雕刻时,尤如画家、书法家创作时讲究章法气韵、笔墨意境一样,更要讲究刀法的运用,要将各种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话题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叮叮……”清脆的铃声叫醒了沉睡的我!

我几乎是挣扎着才爬了起来,妈妈带着往日的微笑走进来对我说:“宝贝,最大的米泡上水是什么?”我迷迷糊糊地想了想,说:“是大米粥!”“对,今天就给你吃这个。”妈妈高兴地说。此时的我一扫睡意,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洗漱之后,就去吃妈妈所说的“大米粥”了,不知为什么,今天的“大米粥”怎么特别香呢?呵呵,我饱餐一顿之后,便出去上学了。

这一路上,我又猜了许多的谜语。我碰到了一群母鸡,母鸡对我说:“鸡下面是什么?”“鸡蛋呗!”我信口说。

我又碰到了一个人,他说:“一个横,加一个中字念什么?”“一中”我面带自信地说。“再加一个横”,“二中”我也笑嘻嘻地回答。“再加个横”那个人不厌其烦。“三中”我也决心将游戏进行到底。“再加一竖呢?”那个人没完没了了。“王中”我有些不耐烦地回答。“再加一点呢?”那人略带诡秘地问我。“再加一点?”我思索了一下,随口说:“主中!”

“主中(祖宗)?你溜我玩呢?”看着他无耻地笑着,我的牙根恨得直痒痒,咬得咯吱咯吱的。就追着他想用武力惩罚他。

不知不觉地我来到了学校,学校校门对我说:“你来干什么?”这不是废话吗?可我还是耐心地回答:“上学啊!”校门就笑了,给出谜面:“两个人,打一字!”我想了想,说:“天!”校门又说:“加个星期一起念!”我就听话地念道:“星期——天!”校门就哈哈大笑了:“星期天,你来干什么?”

星期天?今天是星期天?——我真的要昏了!

对啊!桥是什么?谁会考虑这个问题呢?

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却仔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说“桥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小河,或是一个小谷,就形成一座桥。”

不!桥,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的,绝不是的!

如果是的话,那爱心桥算什么呢?那天上迷离的彩虹桥又算什么呢?所以,它并不简单。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两座不简单的桥,它们是——

亲情之桥——万年桥

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泥土,留下了闪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然而,我却总是时时惦记着家乡古城那座小桥,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一到放假,缕缕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

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

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

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友情之桥——万年桥

窗外雨潇潇,把思绪浸润得葳蕤多姿。冬已去,春光一缕送来温馨一片,故乡的桥连着难忘的友情。

还记得那座古韵悠悠的小桥么?我记得,我们记得,我们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伙年少天真的伙伴、一群朝夕相处的同窗记得。我们曾同行,带着真诚,怀着希冀,揣着梦想,走过风雨中的古桥,走过艳阳下的古桥。

几丛青苔,几棵小草,抑或是几粒小螺,悠然展示着小桥的殷实和安宁。走过前人屐履磨润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当是现实与历史相互碰撞的回声······

古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

这几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两三年,我就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

年味首先是空气中的`硝烟味、饺子味。北方人说:好吃不如饺子。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饺子味,一是肉馅的香味,肥肥的肉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再加上此起彼伏的剁馅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就有底了。

已经记不清父母曾给过我多少次亲切的爱抚,多少次微笑的鼓励,也许这一切都过于平凡,过于普通,我们常常会将它忽略,直到某一天,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的我,突然驻足回首时,才发现正是那一个个被忽略的细节,扬溢着浓浓的爱,时刻伴随着自己幸福地成长。可此时,我们的父母已不再年轻,白发悄悄爬上了他们的双鬓,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已渐渐离他们远去。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当时光在飞逝,当我们整天埋头于成堆的作业,当我们期盼着快快长大时,请不要忽略了身边为我们辛勤操劳的父母,忽略那每一根白发,每一道皱纹,每一个充满亲情的细节。

记得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刚过完年去上学,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春暖花开的美好,可是,我不觉得有什么好。因我在料峭春寒中上学,早晨我冷得牙齿打颤。班上的同学说“你看,她的嘴唇发青。”过了几节课,我回到家里很是不舒服,并躺倒床上睡着了。

我在睡觉中听到一种熟悉的声音,“快起来!小琬!”醒来一看是妈妈。我说:“我好象有点发烧。”妈妈赶紧给我用体温表一量,“体温四十度”妈妈立刻紧张起来。给我的班主任打电话请假,接着,妈妈手忙脚乱拿起杯子到水给我喝退烧药,我仔细的发现妈妈的额头上有豆大的汗珠子直往下滚。我想,妈妈这肯定是急出来的,我一定要病好早点。

我不知怎么高烧不退,喝了药汗流浃背,妈妈忙着换毛巾给我擦背,一直忙了个中午,连饭顾不及吃,我又睡了……我感觉到妈妈背着我上医院。没想到我就在医院住了一星期零四天。

每天我挣开眼睛都看见妈妈守在我的身旁。我的病好了,我又发现妈妈黑了一圈眼圈,多了一丝银发……

姥姥的岁月如歌,算不上轻柔美妙,也不是豪气万丈,却教人踏实心安。

姥姥今年已经六十又五,身材不高,显得憨厚老实,加上笑容慈祥,让人感到很温暖。平时她很喜欢和我唠嗑、说说笑笑。

姥姥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在贫困家庭中,小时候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家里兄弟姐妹又多,有时连煮锅白稀饭只能数出几粒米。——家里日子过得实在艰难。

姥姥小时候很上进,七岁时经常背着几个月的弟弟偷偷跑到学堂去听老师上课,就这样,她的父母还是支持她上完小学。在下一个开学前一星期,一个很不友好的消息如霹雳闪电一般从学校传入她耳中:校长因教师人手不足、教育能力缺乏,通知姥姥停学,到一二年级做代课老师教数学;如果她愿意,在校每天还可包吃两餐,另有教学奖金。为了增加点经济收入,好让家人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供弟弟妹妹们也上学,姥姥答应了。代课过程中,姥姥默默规划自己今后的人生,心里没有放弃继续读初中的念想。她经常利用闲时偷偷跑到中学学堂里,迅速找到班级最后面角落坐下来听课。

日子一天天过去,姥姥就这样边坚持当代课老师挣钱补贴家用,边勤奋学习初中知识。三四年后,虽然平时成绩优异,但姥姥因为没有学籍就没有资格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姥姥放弃继续深造读高中的机会,留在小学兢兢业业当好一名代课老师。姥姥的生活如此坎坷,甚至现在让我听来仍感到有些愤懑不平,青春年少的她犹如一只被遗弃的丑小鸭,吟唱着一支在艰难忧伤中挣扎成长的曲子。

姥姥长成大人了,到了可以出门打拼的年纪。代课老师收入实在是太低了,她决定出去闯闯。因为学历不够高只有小学文凭,她常常遭遇招工企业的碾压和排挤,但这并没有使姥姥灰心丧气。她开始尝试社会底层的各种苦力活,凭自己还算壮硕的身躯(一个女子能壮硕到哪里)进入一个干重活的制材厂,天天搬运直径50-80厘米笨重的大木头,工作危险而艰苦,常常因过于劳累扭伤了腰或者被木头压折了腿。好在收入还算可观,她就是这样凭借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当上了车间主任。

这样姥姥一做就是大半辈子。90年代国企改革,姥姥又沦为了下岗工人。为了养家糊口,她不得已回到老家做了很多小事情,餐厅洗碗,酒店清洁,家庭保姆……有时候还因为一些细微小事会被人辱骂。那些年,姥姥经历过大风大浪,也经历过小难细雨,许多困难、各种痛苦、一些常人没做过的累活,犹如悲怆的生命进行曲,一路向前。

无论如何,姥姥终是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退休后在厦门买了房,儿女孝顺,和姥爷幸福地过着夕阳红的生活。愿这温柔舒适的协奏曲,伴她度过安适余生。

灰色的房间里,物什摆得满满当当。咖啡机精密得像化学实验室里的仪器;验电器里的金属铂片分隔老远,相互排斥;胶卷摞成一堆,放在墙角的小桌子上。

眼前这个戴着细边圆框眼镜的男生,还在不厌其烦地讲述物体摆放的美感,我却盯着他黑色的高领毛衣,感到一阵冷,冷到出了神。

他是我哥哥,也是我的摄影老师。本来摄影于我只是业余爱好,都因为他用胶卷打开的一个个神秘世界而彻底沦陷。父母起初也赞同我学摄影,说是技多不压身,可当看到我数学考卷像滴血的白玫瑰,只一言不发地把我的相机与胶卷放进了纸箱。我也仿佛迷了途的羔羊,彷徨迷惘,整天思考坚持摄影的意义。

感到头顶被敲打的疼痛,痛到回了神。他捏着拳头,身子斜靠着墙,居高临下地俯视,“你最近经常开小差,再这样我就收补习费了。”我心中的指针摇摆不定,没像往常那样腆着脸皮拒绝付费,而是脱口而出:“要不咱放弃吧。如果摄影这项才能不会让我混口饭吃,而只是消遣的乐子,还可能干忧我课业学习,我为什么要坚持?”他松开了拳头,环抱双臂沉默良久,最后拉了把椅子跟我平起平坐。“你今后也可以去做个摄影师呀!”“想过,但不切实际。”我听到他鼻息里的一阵轻笑,他又拍我的头,不过这次轻轻下手。“像梦想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有时才是实际的基础。况且,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啊,”他说,“我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在两所学校之间犹豫不决,一所可以生活稳定,一所可以实现梦想,后来我选择了梦想。”

在这世界“摸爬打滚”了十多年,我头一回有了醒悟到彻底的感觉。他把手中的相机递给我,光落在他脸上,漂亮得一如往常。当然,生活不能只有梦想,于是眼前这个戴着细边圆框眼镜的男生,不单教我摄影,还教我数学。

迷惑不解和彷徨不安,其实都是常态。但那些在夜里翻来覆去被质疑又或质疑自己的人们都该醒悟,像梦想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才是实际的基础。

纵横交错的枝丫里透出点点红色踪影,红如血,红如火,暗香轻浮,飘散到空气中——我的眼前总是闪现着梅花那绰约风姿,高雅身影。

天气渐寒,原本在抱怨冷漠的秋风吹散了世间繁华,连遍地黄花也不见了踪影时,兀的想起了被薄雪覆盖的江南的原野中傲立的梅。万芳凋零时清冷高傲的身姿,令人心动。北风吹动枝丫原本凛冽的寒风竟因那枝头轻晃的红梅生生多了些柔和,比春风杨柳更多了几分况味。红梅,像是在向我招手,不自觉地走过去,心中感受到了格外的宁静。雪纷纷落下,梅瓣夹杂其中飞舞,落在我的额上,肩上,拂了一身。此情此景,好像我们本就该融为一体似的。我与梅都融入了这片天地。

神思飘回,我不禁轻笑,又想起了那茕茕独立,不染铅华的梅。恍惚间,我眼中闪过点点嫣红,恍若看见那红梅正待我去寻她——“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支素影待人来。”

记得有人赞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你这不可与群花相比的红梅,我不曾忘记你沁人但不甜腻的花香,有凌寒风姿却也温和的身影啊!

心中升起强烈的愿望,我想折下一支素梅,将你种在庭院的池塘边。我想,水的慈悲与含容,正能配上你的高洁与不染铅尘吧。可是我心中却不忍,不忍将原本该傲立的梅花禁锢于这小小的一方庭院中。也许,更是害怕,害怕花开之后,我会亲眼看着你凋谢。

自然万物,都有其本真的色彩,是美,是纯。我贪恋朵朵梅花的绰约、清丽、高贵、似火的身姿,不觉间爱上了她的清冷与动人。也许正是因为我也渴望着,渴望着做这红梅一般的人吧。在俗世中留有一份清雅,一份高贵,让心灵得以沉静,不染世间铅华。

花开花落总有时,凌寒独自开的梅啊,你又怎么会害怕凋零呢?就算你零落成尘,也不减半分风姿,暗香如故。

荷锄溪边,明月为伴,我亲手将这一支红梅种下。高悬着的圆月,见证着我们的相约——待到寒梅花开,我定当与你相聚,也想着煮一壶梅花,与你共享那一份宁静与高雅。我们只谈花开,不畏花落。

“怎么又要管我,就不能让我自己做吗?”一声怒吼从一户人家中突然爆出,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已记不清是第几次,我对着母亲这样大吼。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只因我对母亲长期以来的“特殊看法”,瞬间变成了一场即将开始的大战。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吵架成了一种日常,仿佛家常便饭。曾经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母女,不知什么时候起成为动辄怒目圆睁,恶语相向的冤家路人。

初中开始,青春期的躁动与易怒给本就紧张的母女关系火上浇油。从前总是对母亲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如今我渐渐反抗起母亲的管束来。一次,两次,三次……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吵架代替了沟通,鸿沟疏远了亲情。从前乐此不疲的事,现在会心烦意乱,从前日思夜想的人,现在会嫌弃讨厌。母亲的细心呵护不再温馨,反倒觉得是多此一举的麻烦;母亲的精心安排不再称心,反倒以为是存心作对的桎梏。从小到大都没有被质疑的事,现在成了我挥之不去的烦心事,从小到大都亲得不能再亲的人,如今成了我避之唯恐不及的陌路人。

记得一次外出前,我照例向母亲提出了外出请求,本以为母亲会很顺利答应,没想到她一口否决。“一大堆作业没写完,还出去?写完再说,没写完啥都别想!”一听这话,不由得一愣:我早已答应同学,更何况是去做活动小组作业,为什么不同意?作业有的是时间,可答应了的事总不能言而无信啊。不论我如何向母亲解释,母亲仍一口回绝。当时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竭斯底里地冲她大声嚷嚷:“凭什么母亲可决定女儿所有的选择?凭什么一个人可以任意安排别人的生活?”转身冲进卧室,我狠狠地将房门摔在身后。

坐在桌前,看着那堆积如山的作业,心里不停地数落着母亲的不是。可无论如何,就算再生气,也得把作业完成。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提前一天完成了所有作业。当我将一大叠作业整齐地放入书包,心里有种收获的欣喜和登顶的痛快。我突然明白,妈妈有时话难听些,神情也凶一点,可她真是为我好。一个学生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解脱了自己作为学生的烦恼,除此之外,哪有捷径?与同学如约会面时,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带着功课和作业,不是在哀叹作业太多,就是在后悔浪费的时间不少。我心里不由扑哧一笑:谁让你们曾经快活逍遥,只落得如今的手忙脚乱吧,哈哈……我一旁看着,想起母亲常说的两句话“凡事都要赶在前面做”,“没有自律,哪有自由?”对母亲爱的感应和共鸣,今天终于击溃了长期以来困苦我的烦恼和无明。

回来的路上,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十几年来母亲为我所做的点点滴滴,那些一度让女儿嗔怒的严格,不知不觉成就了我的自律,那些曾经让女儿抱怨的唠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的自觉……母爱微瑕,难掩其瑜。我是一块璞玉,感恩母亲爱心的雕琢。

3000就写不了了~~~1500左右给你参考一下!关于徽州我也去旅游过~~对那里的历史文化也有了解~总结如下:徽州历史档案具有民间性、具体性、真实性、典型性、系统性等五大特点。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1.民间性:徽州历史档案的最显著特点,即是其民间性。从来源上看。徽州历史档案是在民间发现的,是从徽州平民家庭中流散出来的。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比如现存的徽州赋役、官府等方面的文书、档案,都是徽州民间家庭的一些抄本占大多数。不是抄本的,也是当时历史时期保存于宗族、家庭或基层乡村组织的那一部分文书、档案。以黄册为例,按其来源,在徽州,黄册就有保存在州县的正册和保存在里甲的底册或草册。徽州州县官府都设有专门保存黄册等簿籍的架阁库,正常情况下是应该能够保存下来的。但我们目前发现流传下来的徽州黄册大多是家庭抄本和里甲草册、底册。除黄册外,徽州告示、谕令、诉讼抄本、各种誊录簿等,几乎全是各个家庭和宗族保存下来的。至于文契、账簿、租约等更是徽州民间生活的各种伴生物,都是由徽州民间平民百姓保存下来的。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从徽州历史档案的内容看,它也是以反映民间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为主,记载的绝大多数是与平民百姓休戚相关的事情。如中国社会利·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的徽州历史档案中,官府文书只占5.1%,其余的均为与地主、农民、商人有密切联系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材料。反映的领域以农村经济和社会关系为主。特别是经济文书,总数加起来占%。因此,有学者一提到徽州历史档案,就认为那只是研究徽州社会经济的新材料。这种认识虽然有些偏颇,但徽州历史档案中反映农村经济材料占绝大多数却是事实。这在我国历史档案中是十分罕见和难得的。徽州历史档案同以往发现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以王室部衙类政治史材料为主的局限,表现出厂鲜明的民间性和经济特色,十分具体和实用。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2.具体性:形成于平民社会的徽州历史档案,没有泛泛描述,有的只是具体的、微观的记录。例如,它对徽州大大小小家族的世系递嬗、家族教育、科举状况、土地积累、管理经营、宗祠创建、族产管理和运营、与官府和当地其他家族及农民的关系、商业活动和资产的积累等情况的记载,对徽州平民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各种会社、风俗习惯等日常生活的记录,详细到每家每户,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人。再如,宗族各式账簿,每天的开支、每月的开支到每年的开支,都有流水账和总账相互对应。宗族祭祀登记,更是细到每个支派和各个家庭支丁。土地管理,有的家庭收藏有每一块土地完整的文书、档案,有土地登记和赋税管理的,有税役征派的,有出租收佃和交租谷的,等等。徽州历史档案如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村社会历史百科全书,对农村社会的各个历史领域都有所涉及。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历史档案中,有许多内容如果在官方文书、档案或文献史籍中是不可能记载的。如歙县档案馆保存有一本《古松山舍风雪寒暑墨集》,记载了歙县崔氏平民道光十四年(1834)至咸丰四年(1854)每天生产生活基本情况,除自己每天的开支和活动外,还有一些民间重大活动记载,有民间教馆、冥寿、续弦、出阁、报讣、药帖、宴席等重大事务记录。通过这册文书,我们可以研究既是地主又是商人的崔氏日常生产生活轨迹,又可以弄清民间一些重大社会活动的真实情况。再如黄山市档案馆收藏有一册《复教馆记簿》,记录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至民国六年(1917)一位师塾先生的详细收支账目,内有每年学生人数、组成、束修支付、教馆活动等情况,是研究民间师垫生活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这些有关千民生活的具体记载,正好填补了官方文书、档案和正史官书之空白,成为我们具体研究中国农村平民百姓和社会发展实态的宝贵历史材料。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3.真实性: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使契约文书真正合法有效,其中多载有公证事项,从而在徽州历史档案中留下了许多标识其真实性的地方。如契约文书中除了受契约条件约束的双方当事人外,还有中间人的见证鉴定,而这中间人大多则是由当地很有名望的长辈耆宿、族长房长等担任。税票、契尾、推单等有里甲组织中的公正、公副、弓手、算手、书手、画手、册里等共同立约或签押。乡约合同上则有全村成年男子的署名画鉴押。商业票据中更有许多票号或商人的钤印作为防伪标志。至于诉讼案卷、布告、租簿、实征册等,都有明显的可以鉴定其真实性的地方。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历史档案的真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记载历史实态的原始文书,其记载历史的真实性超过丁任何一种史料,因此,研究它,可以印证某些史籍记载的不实或不准确。比如,在封建社会中,族长是家族的首脑。从史籍上我们了解到族长由族中生活富裕者担任,在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在徽州历史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明初族长的经济状况亦有与史籍记载并不相同的情况。如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初期的契约中,休宁县一位叫朱胜右的,在洪武三十年(1397)订立的卖田赤契中,是作为“主盟族长”具名的。然而从建文元年(1399)订立的另一件卖田赤契中可以知道,朱胜右租佃有他人土地,是一户佃户。在地主将这块土地的一部分出卖与他人后,朱胜右又成为另一家人的佃户。这说明了明初徽州的族长并不一定由族中的富户担任,一般的自耕农即可,甚至具备佃人(并非佃仆)的身份也不影响他的威望和地位。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4.典型性:徽州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政策贯彻十分彻底和最为典型的地方。传统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徽州的历史积淀很深,因此,徽州历史档案所反映的内容在中国农村历史社会中也最为典型。比如,徽州遗存的赋役文书、档案,如亲供册、黄册、编审册、实征底册、易知由单、串票、滚单、完纳钱粮执照等,构成完整而典型的明清赋税制度,是中国明清赋役文书档案中的典型代表。徽商档案,更是中国封建商业集团传统经营和发展的典型反映。如歙县芳坑江氏茶商档案,形成于嘉庆至清末这段时期,其时正是徽州茶商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时期,也正是中同传统商业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时期,它所反映的商业资本形式、经营方式、利润分配和消费以及其衰落的原因等,是中国这—时期传统商业的典型缩影和反映。徽州历史档案的这种典型性十分明显,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农村社会七个世纪的历史缩影-,是研究传统中国文化不可忽缺的典型档案材料。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5.系统性:徽州历史档案的系统性表现在全面性、连续性上。其全面性表现在横纵两方面。横向上,徽州历史档案对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其种类之多,所涉范围之广,其他史料难以企及。具体来说,它重点涉及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商业经营、文化、宗族、教育、风俗、人口、社会关系等方面,系统性很强。纵向上,具有连续性。所谓连续性,是指现存的徽州历史档案在历史年代上的长期性和连续不断。现已收藏的徽州历史档案,若论抄件,最早的是黄山市档案馆收藏的五代十同时期的南唐保大:年(945)渝祭文书,若论原件,最早年代的足黟县档案馆收藏的南宋嘉泰元年(1201)家祭龙简,最晚年代是民国三十八年(1949),时间连续跨度达千年,这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地方历史文书档案中是绝无仅有的。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如果把徽州历史档案分类别、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各种门类上,徽州历史档案都保持着长期的连续性。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最早年代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南宋嘉定八年(1215)《祁门县吴拱卖山地契》抄白,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八年。其中有些土地的档案,从开垦到管理、买卖到过户、税契到赋粮,每一笔都注册清楚,历经十几个王朝而无一疏漏。诉讼档案,据我们所知较早的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明代宣德八年(1433)民事诉讼案件形成的状纸,最晚的有延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诉讼文书。有关赋役档案较早的有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祁门县谢智甫析税文书,最晚的亦有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文书。徽州宗族档案,最早的是黄山市档案馆收藏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保大三年(945)谕祭文书,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八年的。年代就像一条线索,把徽州历史档案紧紧相连,真实地记录了徽州长达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

徽州古建筑保护与研究论文

徽州古建筑的特色摘要: 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关键词: 古建筑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老房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服贾四方,或成巨富荣归故里,将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民居建筑。故此,早在晚明时期,“入歙、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就成为徽州村落的独特景观。与“五岳朝天”并称的“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徽州老房子多是以天井采光、通风及与外界沟通。外墙很少开窗,因此老房子总给人一种幽暗凄迷的感觉。我真正领略徽派建筑是在西递村。这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旧梦。现代的阳光还没有照耀在它青灰的屋瓦上,在都市的喧哗这之外,它抱残守缺,在皖南的清澈中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西递村在黟县,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群。从远处望去,西递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徽派建筑的形成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这里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楼上厅”形式,楼上厅室特别轩敞,是人们日常活动休憩之处。这是因为山区潮湿,为了防止瘴疠之气,而保留了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同时,由于大量移民的涌人,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照问题,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了马头墙。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徽派建筑工艺特征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徽州古建“三绝”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表坊必须经朝廷颁旨才能兴建,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宅居基本格局的形成传统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民间俗称为“一颗印”。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天井,作采光通风用。在此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可形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等格局。四合式大多为人口多的家庭居住,也可说是两组三间式相向组合而成,可分为大四合与小四合。大四合式前厅与后厅相向,中间是大天井。前厅是三间式,但地坪较高,为正厅堂;后厅亦为三间式,但进深可略浅,地坪面较前厅低。前后二厅以厢房相连,活动隔扇,楼梯间有设于厢房的,也有设在前厅背后的。内部木板分隔,外墙均为砖墙出山马头墙。天井则根据地形可大可小,也有的在前厅背后再设厢房、小天井。这种大四合式住宅前后均有楼层。小四合式前厅三间与大四合式同,后厅则为平房,也更小,进深浅,一般中间明堂不能构成后厅,而作为通道,两个房间供居住,天井也较小,楼梯均在前厅背后。大厅式住宅的大厅,主要是用于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和开展祭祀活动等,也作为日常起居场所,它往往是整座住宅的主体部分。大厅多为明厅,三间敞开,两根圆柱显示着大厅的气派。也有用活动隔扇封闭的,以便于冬季使用。一般大厅设二廊,面对天井。大厅式住宅可从正中入口设屏门,平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也有在侧面开边门出入,天井下方则设客房。还有由正门出入,门两侧设二厢房者。穿堂式又名回厅,穿堂的位置均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相连,为由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背向,入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穿堂部分有一明堂,两个小房间,可供客人居住,也可家中人居住。这种穿堂式建筑比正式三间式小,有天井采光。徽州人有聚族而居的习俗。有的大户人家宅屋成片相连,一百多个天井,但也只是上面几种基本格局的拼接组合而已。徽州是复杂的——它亦动亦静、亦俗亦雅。行商坐贾囊中银两的碰击声,交织着乡儒学究的吟哦;精工细作的木雕窗棂,映衬出自然的山水如画。徽州留给后人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实为一巨大宝藏。它有太多的智慧、启示、经验、鉴戒,值得我们去发掘、提炼、思考、总结。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第一篇徽派建筑文化一、安徽近代建筑分类研究二、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三、道家思想对徽州建筑文化的影响四、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五、清末民初徽州民居的变异六、中国古代传统聚落的生态环境七、徽州村落的形态构成和景观意象八、徽州传统民居的环境布局及建筑特色九、皖南古村落规划特征浅析十、泾县境内两座各具特色的宗祠十一、章渡老街“吊灯阁”的启示十二、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十三、皖南民居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十四、天人合一的建筑之道——简析咏芬堂建筑特色十五、三河镇古民居之印象十六、皖南民居诵清堂研究十七、浅析徽州民居的特殊空间——天井十八、徽州济阳江姓的发展——以歙县江村为例十九、中国古代建筑中女性空间的演变及限定二十、演进中的村落空间文化——一个民族村落空间保护与发展的积极思考二十一、传统聚落类型的生态技术运用第二篇徽州文化及建筑艺术一、皖南民居中的“三雕”艺术二、承志堂中的一件装饰木雕的考证与赏析三、徽州古民居彩画的艺术功能四、徽州的建筑彩画艺术五、屏山光裕堂特色分析六、建筑装饰——徽州木雕艺术七、一种值得研究和开发的传统饰面材料——泾川花砖八、中国古建筑绘画与现代仿古建筑九、木构建筑文化传承与建造技术的表现启示第三篇徽州建筑保护与更新一、皖南古民居现状保护及开发利用二、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三、三河镇传统街区的格局与古建特色分析四、对皖南古民居原真性保护的思考五、皖南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模式六、水乡古镇——三河更新保护规划的联想七、城市建设不能喜新厌旧第四篇新徽派建筑创作实践一、新徽派建筑初探二、传统居住建筑在当代三、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研究四、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五、徽风·徽韵·徽情——新徽派建筑创作实践六、皖南传统民居生态系统分析七、传统建筑风格在现代住区设计中的运用

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徽派建筑工艺特征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徽州古建“三绝”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表坊必须经朝廷颁旨才能兴建,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足,雨水充沛,土脉厚良,因此石材、林木、土壤资源都很丰富。如石材有黟县青、茶园石、庙前青等;而土种多样,有鸡肝土、黄红土、紫色土、猪血土等;至于木材则种类更丰,目前仍存有千余种,如银杏、樟树、黄松、赤松、金叶松、马尾松、杉树、柏树、樽树及椴树等。徽州三雕正是取材于当地的这些材料用于雕刻。徽州三雕都是在一定的材料上雕刻物体,因此雕刀是其基本工具。徽州三雕采用的刀具形状大同小异,刀头形状有大有小,有尖有圆,但所用材料不同。三雕用刀以前都是用钢打制,现在除了木雕外,砖雕和石雕的刀头大多用钨钢制成,这种刀头硬度大,耐用,不容易磨损。徽州三雕的雕刻类型大致有线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工艺流程也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备料、放样、粗胚、细胚、修整等几个阶段。民间艺人在进行三雕创造时,就如同用刻刀来作画一样,而作画是很讲究笔法的,象提顿按挫、钩回曲直、刚柔疾徐等,同样用刀方法也多种多样,如直人刀、斜人刀、切刀、冲刀、涩刀、轻刀、迟刀等等,不同的用刀,会产生不同的刀力,如冲、切、削、铲、刮、挑、凿、划、疾、徐、迟、顿等,便能在材料上雕出不同特点的形象,这点在砖、木雕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徽州三雕题材广泛,工艺精巧,形象细致生动,而且层次丰富,少则几层,多则十数层,尤其是清朝三雕鼎盛期的木雕、砖雕则更显突出。这就要求三雕艺人在雕刻时,尤如画家、书法家创作时讲究章法气韵、笔墨意境一样,更要讲究刀法的运用,要将各种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徽州古民居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徽派建筑工艺特征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徽州古建“三绝”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表坊必须经朝廷颁旨才能兴建,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足,雨水充沛,土脉厚良,因此石材、林木、土壤资源都很丰富。如石材有黟县青、茶园石、庙前青等;而土种多样,有鸡肝土、黄红土、紫色土、猪血土等;至于木材则种类更丰,目前仍存有千余种,如银杏、樟树、黄松、赤松、金叶松、马尾松、杉树、柏树、樽树及椴树等。徽州三雕正是取材于当地的这些材料用于雕刻。徽州三雕都是在一定的材料上雕刻物体,因此雕刀是其基本工具。徽州三雕采用的刀具形状大同小异,刀头形状有大有小,有尖有圆,但所用材料不同。三雕用刀以前都是用钢打制,现在除了木雕外,砖雕和石雕的刀头大多用钨钢制成,这种刀头硬度大,耐用,不容易磨损。徽州三雕的雕刻类型大致有线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工艺流程也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备料、放样、粗胚、细胚、修整等几个阶段。民间艺人在进行三雕创造时,就如同用刻刀来作画一样,而作画是很讲究笔法的,象提顿按挫、钩回曲直、刚柔疾徐等,同样用刀方法也多种多样,如直人刀、斜人刀、切刀、冲刀、涩刀、轻刀、迟刀等等,不同的用刀,会产生不同的刀力,如冲、切、削、铲、刮、挑、凿、划、疾、徐、迟、顿等,便能在材料上雕出不同特点的形象,这点在砖、木雕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徽州三雕题材广泛,工艺精巧,形象细致生动,而且层次丰富,少则几层,多则十数层,尤其是清朝三雕鼎盛期的木雕、砖雕则更显突出。这就要求三雕艺人在雕刻时,尤如画家、书法家创作时讲究章法气韵、笔墨意境一样,更要讲究刀法的运用,要将各种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网上的都是收费的写手

西递是一个船形的村落,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村里保留了数百幢明清古民居,建筑和路面都用大理石铺砌,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走进西递,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处高大的牌坊,正面的醒目处刻着“胶州刺史”四个大字,这是明万历时胡文光所建的牌坊。胡文光是进士出身,曾做过山东胶州的州官和长沙王的内府长史,得到明廷的器重,所以牌坊的规格很高,远远望去巍峨耸立,气度不凡。 走在西递巷子里的青石板路上,手扶高高的墙壁,仰头观望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看到的不仅仅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更多的是西递本身的历史和对历史过程的思考,多回味一下这些建筑的历史,就会更深的了解徽商、徽州人和中国文化。

≤徽州古民居的特点≥ 徽州古民居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分布广泛。在包括婺源、绩溪在内的徽州地界里的千数以上的大村小庄里,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古民居。据专家说,明代民居数以千计,而清代民居则数以万计。徽州古民居的数量之多,建筑风格之美,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相比。它将民居建筑推到了极至,在中国有史以来的民居建筑中,徽州民居是一座高峰。徽州民居建筑,无论是古民居还是近代的仿古式民居,都有一种强烈的、优美的韵律感。走进徽州,就走进了一座巨大的园林。这里的每一个村落都依山傍水,十里苍翠入眼,四周山色连天。但这村落里却大都极少有树,即便有,也是一些供观赏的灌木或花草,古木大树往往在村外较远的路口或山脚,并不影响村中的视线。从远处看,一堵堵翘角的白墙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像一幅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又像一幅幅高调处理的艺术照片。人在山中走,如在画中行,随时随地都能领略迷人的画意,随时随地都能感到醉人的诗情。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流才子郁达夫被徽州的风光感染,写了一首《屯溪夜泊》的诗。诗中写道:“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徽州民居的外貌是恬淡而清秀的,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如果你再带着闲淡的心境走进村里,踏着青青的石板小路,静静地穿过几条小巷,再走进几户人家看看,你会有由恬淡进入醇浓的感觉。浓重的文化气氛紧紧包围着你,时时催促你去不停地观看,还觉得眼睛不够用。只要你抬脚迈进一家大门,就会迎面看到厅堂中间挂着的巨幅中堂,接着便会看到中堂下面佛龛上的自鸣钟及其两边摆放着的各种瓷瓶、瓷筒,属于古董类的艺术品,抬眼可以看到,随手可以摸着。 在徽州,木、石、砖三雕最为出名,人称“徽州三绝”,这“三绝”几乎在每家每户都可能看到。那些门坊、门罩、漏窗上的雕刻,一户之内少有雷同,窗槛、裙板、窗扇、斜撑等处,雕刻更为精美。在西递村,有一户人家天井中的十二个门扇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图,非常精细,虽然封建伦理观念较为浓重,却极有文化研究价值。 初到徽州的人看民居,满眼都是高大的马头墙灰黑的鱼鳞瓦,以及露了本色的木窗门板等这些居住的地方的景物。其实,徽州民居远不是单纯住人的房子,它是包括祠堂、家庙等建筑在内的整体概念,没有了祠堂也就没有了民居。徽州从外地迁来的富家大户极多,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聚族而居,形成了极强的宗法观念和极严密的宗族组织。“社则有屋,宗则有祠”。宗祠是他们住宅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通过它来凝聚宗族里的人心。 在明代以前,民间是不准祭祀始祖的,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政府开始允许民间祭祀自己的始祖,从这时起,徽州宗祠才大量涌现。最有典型意义的是绩溪龙川胡氏宗祠。它后枕龙山前伏狮山和象山,一条古道横陈前门,道外的龙川溪水环宗祠流过,注入新安江。站在小溪南岸往北看,宗祠中轴线上的影壁、平台、门厅、正厅、前后天井,寝厅和特祭祠等建筑物,均衡而对称地排列着,纵深84米。加上东、西、北三堵无一窗口的高墙,十多米的三重檐门楼以及从平台到寝厅逐步上升的地平、门楼、正厅屋脊和寝厅屋脊又在空中形成三个高峰,这种深邃、高大和宽阔的比例关系,造成了宗祠的雄伟气势,心中渐渐升起一种沉重的肃穆和浩渺的压抑。 徽州宗祠,没有一句话,没有一处说教,无声无息地立在那里;但当你走近它,继而进入它的腹地,就会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包围着你,激动着你,感染着你,使你不由自主地就接受了这种感染,接受了这种思想,哪怕是一种暂时的感觉,这种感觉也会永远地留在你的记忆里。这是古人的文明。现在再来看看徽州民居,与其说是一种文化,不如说是一种精神。

思州古城的环境研究论文

丝绸之路跨越两干多年,纵横数万公里,曾经领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铁器等手工产品,造纸玳、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科学技玳,以及饮食、服饰、建筑、文学等生活艺术,源源不断地输人世界各地,对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反过来,海外的蔬菜、水果、音乐、舞蹈、游戏,以及宗教、科技成果等又通过丝绸之路进人中国内地,叉寸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思想信仰,乃至整个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无论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以城市为节点的。这些城市既是丝路的起点又是丝路的终点,它们承载了厚重的丝路文化,留下了珍贵的丝路遗产。 《丝绸之路上的古城》以我国的西安、宝鸡、天水、兰州、西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伊宁、和田、喀什15座陆上丝路古城为载体,回顾它们在丝绸之路交流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追忆它们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包容与和谐,揭秘中华文明生生不恩、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动力源泉。作者简介:程遂营,1965年生,河南省舞阳县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有《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中国长假制度》《北美休闲研究》等著作8部。2012年,曾受国务院外事侨务办公室委派赴欧洲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为华人宣讲中国传统文化;2014年,受邀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六大古都”;2016年,受邀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黄河上的古都”。目录:序言 第一章 凿空西域话西安 一、恺撒大帝的新装 二、张骞凿空的壮举 三、汉代长安生活的改变 四、唐都长安的国际化 第二章 男耕女织话宝鸡 一、沉睡千年的玉蚕 二、男人们的佳偶 三、诸葛亮的蜀锦梦 四、宝鸡战胜凤凰 第三章 得天独厚话天水 一、天上银河的来历 二、祸起萧墙 三、永恒的微笑 四、得天独厚的天水 第四章 丝路要津话兰州 一、肃王移藩兰州 二、风靡上流社会的兰绒 三、《淳化阁帖》传奇 四、左宗棠镇抚兰州 第五章 天地大美话西宁 一、金银滩奇遇 二、赵充国屯田 三、天路之门 四、“青海道”传奇 第六章 铁马金戈话武威 一、《三国演义》里的武威 二、武威的天马情结 三、长安文化里的武威元素 四、武威的辉煌岁月 …… 第七章 塞上江南话张掖 第八章 葡萄美酒话酒泉 第九章 丝路咽喉话敦煌 第十章 瓜果飘香话哈密 第十一章 甜蜜火洲吐鲁番 第十二章 发现之旅话乌市 第十三章 天山遗珠话伊宁 第十四章 万方乐奏话和田 第十五章 千年古城话喀什

拟建“丝忆小镇”的三台城郊丝绸厂旧址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三台自古就是丝绸织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古有“丝绸之城”美誉,但近几十年来,三台丝绸织造产业日渐凋零,辉煌历史尘封已久,如今已鲜为人知。可近日记者到三台县城乡各地采访时,吃惊地发现,三台目前仍有大小丝厂数十家,丝绸纺织行业和蚕桑养殖从业者数以10万计,三台“丝绸之城”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见。跟随三台的史料记载,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台“丝绸之城”久远的历史隧道,去触摸民族丝绸工业近现代在三台坚强崛起的每一步足印!古梓州是丝绸织造业的明珠近日,记者来到三台县景福镇一养蚕农户家中,这里正在收获秋蚕,农户老王笑嘻嘻地说,种桑养蚕是他家重要的农副业收入,增收致富全靠这些蚕宝宝了。在三台县文管所,副研究馆员左启带记者查阅了三台有关丝绸的史料记载。三台县,在唐代为梓州治地。《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梓州土贡红绫、丝、布、甘蔗糖、柑桔皮。”“梓州小练,远销西域。”《敦煌遗书》亦记载:“唐梓州绢、练,畅销西域。”可以发现,在唐代三台就是古丝绸织造业的一颗明珠。“梓州属县盐亭,亦曾为古郪王国和汉郪县辖域,史载为蚕丝之祖嫘祖故里,三台自古就是巴蜀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基地之一。”据左启介绍,史料记载,三台不仅盛产丝绸,而且品质优良,是四川向古代帝王进贡的重要贡品之一,宋《墨庄漫录》记载:“梓州,织八丈阔幅绢献宫禁,前世织工所未能为也。”其纺织高超工艺可见一斑。另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岁总收入绢,成都府路为三十三万三千三百五十七匹,梓州路为三十八万一千五百五十三匹。”表明梓州宋代官府征收的绢已经超过当时的成都,跃居四川第一。“很多历史记载表明,无论从丝绸生产数量、工艺水平,还是从朝廷征供数额、市贸数量上分析,三台在唐宋的规模和产量、质量,均超过西川成都,不仅是当时的全国丝绸织造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亦是通过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向西域和海外贸销丝绸的重点城市之一,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丝绸之城。”左启说。陈开沚开创近代四川丝绸工业采访中,三台著名学者张庆带着记者来到凯江之畔的原三台城郊丝绸厂旧址,这里除了机器已经拆除和工人早已不在而外,仍保留着工厂当初关闭时的原貌,令人可以想见当初机声隆隆的生产盛况。张庆说,原三台城郊丝绸厂在当初也是一个明星企业,鼎盛时有1400多名职工,是一个创汇大户。“清末民初,三台的蚕丝绸工业,再次强势复兴,这一切,都与三台县民族工业实业巨子陈开沚开创四川缫丝历史先河有关。”据张庆介绍,陈开沚是三台万安人,是晚清的一名秀才,也是一名私塾老师。1877年,陈开沚受西学影响及广东侨商陈启源植桑开创昌隆丝厂激励,辞馆弃教回到三台,率家人亲友植桑养蚕,售茧广积资金后,自研手摇缫丝车、再创足踏缫丝大车,初创缫丝厂。经过十多年苦心经营,至1903年,富甲一方的陈开沚,大胆仿效日本丝企,引进国外成套缫丝设备和技术人员,在万安乡地创建“稗农丝厂”。编著《蚕桑浅学》《裨农最要》,普及桑蚕技术,引起省县轰动,致外商汇聚三台。1912年,陈开沚购入意大利缫丝铁机304部、英国442马力锅炉3台、德国发电机等先进设备,工人增至2000余人,年产生丝一跃增至400担,开创四川缫丝工业历史先河,所注“金双鹿”商标甲级丝畅销欧美,供不应求,于1917和1921年,双获巴拿马、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四川裨农丝厂和“金双鹿”商标,蜚声海内外。其后,陈开沚相继在乐山、犍为、阆中开办新厂,成为了四川缫丝龙头大型企业,陈开沚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近代丝绸工业之父。迄今,中国出口生丝仍沿用“金双鹿”商标。陈开沚开辟了近代三台丝绸工业的再度崛起,影响了近代三台丝绸工业的发展。据《三台县志》记载:“民国37年,全县有纺织业257个,加上个体纺织户,从业者达10万余人。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数十个棉纱、棉布生产交易市场,使三台一举成为四川棉纱棉布商贸交易中心。”张庆说,建国初,三台年产棉纱614万余公斤,土布26万余匹的纺织规模,在当时的四川棉纺织工业中仍占重要地位。建“丝忆小镇”留住丝绸文化的“根”如何留住三台丝绸文化的“根”?四川梓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波说,他们筹划在原三台城郊丝绸厂旧址创办“丝忆小镇”和“丝绸印象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三台丝绸文化的变迁历史,使大家对于丝绸工业有一个最直观的印象。“丝忆小镇”围绕原有城郊丝厂旧址建设丝绸印象博物馆,依托三台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以实物展示、影视播放、VR沉浸式体验、档案和资料呈现等方式,展现三台丝绸文化发展历程和巴蜀丝绸文化演变历程,凸显辉煌灿烂的巴蜀丝绸文化精髓。其中,还有专门的陈开沚事迹陈列馆。另外,“丝忆小镇”还有影视文化基地、丝绸手工艺品生产与加工、丝绸文化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企业,围绕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企业和优质创意项目的孵化园和推进器。(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荣 文/图)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斐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一书,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概念,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基于河南大学程遂营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系列讲座,以我国的西安、宝鸡、天水、兰州、西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伊宁、和田、喀什15座陆上丝路古城为载体,回顾它们在丝绸之路交流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追忆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一步步成长和发展。作者能够从小的切入点入手,进行深度的历史思考,挖掘城市发展的细节,从而寻找出历史变迁的印记以及重大的价值与意义。比如《瓜果飘香话哈密》一章中阴贵人的故事。其实这则故事在《太平广记》中,只有寥寥几句:“汉明帝阴贵人,梦食瓜甚美。时敦煌献异瓜种,名穹隆。父老云:‘有道士从蓬莱得此种,食之不饥。’”但是作者却能见微知著,由此提出什么时候有了哈密瓜和哈密瓜何时进入内地两个问题,并由此生发开来,最终确定阴贵人当时食用的穹隆,就是哈密瓜。然后又进一步思考,阴贵人身在汉宫,却能吃到哈密瓜,这体现了哈密这个丝路古城对物质和文化的交流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由一个哈密瓜说起,从汉朝谈到唐朝,谈到明清时期,再谈到当前的“打瓜”游戏,最终揭示出丝路古城的成长、发展和变迁,它不仅仅对经济繁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还通过物质的传递,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将西域之城的文化融入了中原文化体系。《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就是这样,由小的切入点着手,揭示一个个古城在丝路上独特的意义,并由此窥探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整体风貌。佛教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在讲述天水这个城市的章节中,在讲述为供奉乙弗氏修造石窟和佛像时,书中注意到了正壁主龛的一尊阿弥陀佛坐像,雕像温婉柔顺,饱含了情感的温度,反映了麦积山石窟世俗化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接受外来文化的特殊方式,反映了佛教由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后,在中国的整体文化氛围下被改造。印度佛教那种种过大的动作姿态被完全排除,连雕塑、壁画的外形式(结构、色、线、装饰、图案等)也都中国化了。这显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质。书中对这一细节的注意和挖掘,显示了又一个层面的思想力度和深度。而另外一些细节,则显示了作者对历史思考的深刻。比如诸葛亮五次北伐,需要的物资支持从何而来?书中注意到了蜀锦这个衣料中的“奢侈品”。诸葛亮重视蜀锦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才为五次北伐奠定了经济基础。作者用心之细,思考之深,考证之严谨,不能不令人佩服。植物学的考证,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本书虽然以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的方面为主,但是在植物方面的知识细节上,也考证得细致严谨。石榴、葡萄、核桃、胡萝卜、芝麻、黄瓜等物种,都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在汉代由丝绸之路引种到中国的。作者推断,这些物种,有的是张骞当年直接带回长安的,有些可能是后来的使节带回的,还有一些比如石榴的种子是外来的使节进贡的,只不过这些使节都打着博望侯张骞的旗号。一带一路是一个大的话题,百家讲坛是一个大的讲堂,《丝绸之路上的古城》是一部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的大书,同时又是一部细致耐读的趣书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思州,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移治今务川,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置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 年)置思州府。思州为州660年(治今沿河497年、治今务川160年),思州为宣慰司135年(治龙泉坪2年、治清江城123年),思州为府500年(治今岑巩)。今沿河县的思州城建于隋,完善经营于唐、北宋,文化风格是唐城,今务川思州城建于北宋末,完善经营于南宋,文化风格是宋城;思州宣慰司城在龙泉坪和清江城,建城、完善经营在元代及明代前期;思州府城在今岑巩县,是明清文化风格。几处思州(土司、府)古城中,最珍贵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价值最大的是位于今沿河的唐思州古城。不仅是因为它最古老、年代远久而愈珍贵,而且因为它是古代乌江流域开发史上最辉煌的时空片段,是古黔中文化的主要形成与发散中心,是贵州行省形成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节点。它不仅对于当前研究西部大开发有重要意义,保护和综合利用好它,甚至对贵州、西南地区、民族、国家以至人类都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授田宗显黔州剌史。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置务川县,治今沿河县城乌江东岸。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羁縻思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羁縻思州,置务州治务川,经制州。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改务州为思州,经制州。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宗显四世孙克昌筑思州治于今沿河。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田公荣加思州节度使,升中书侍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思州为宁夷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思州。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田时丰兼领思州节度使。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田佐禹领思州节度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都虞侯赵延浦任思州刺史,土著田氏族人不宾附,朝廷将思州等列为化外州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田祐恭移思州治于今务川。思州治沿河497年(公元618年——620年治所待考)。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置思州军民安抚司,领镇远州、务川县、九个蛮夷长官司。思州治由务川迁龙泉坪(今凤岗小谷庄),置龙泉坪和水特姜(今思南)两长官司为附廓。思州治今务川160年。思州为州660年。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司治毁于火,移治清江城(今岑巩)。思州(土司)治龙泉坪2年。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敕还旧治未果。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思州安抚司升为宣慰司。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省思州宣慰司隶顺元路军民安抚司。至元廿二年(公元1285年)析务川县东南部置沿河祐溪长官司。至元廿九年(公元1292年),复置思州军民宣慰司,隶湖广行省。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思州宣抚使田仁厚归顺朱元璋,献镇远、古州军民二府,务川、邛水、信宁等十县,龙泉坪、水特姜、沿河祐溪等三十四长官司,仍以田仁厚为宣抚使。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镇远知州田茂安不屑堂侄田仁厚统辖,据其地以献明玉珍,创设思南道都元帅府,旋改为思南宣慰司,治龙泉坪。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田仁智亦归附朱元璋,仍授思南道宣慰使,隶湖广行省。从此,原思州分为思州和思南两个宣慰司。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思州宣慰司。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思南宣慰司迁治于镇远。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思南宣慰司迁水德江(今思南)。永乐八年(1410),思南宣慰使宗鼎、思州宣慰使田琛获罪下狱。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田琛、宗鼎两宣慰正法。其辖地分置思州、思南、黎平、石阡、铜仁、镇远、新化、乌罗八府,实行改土归流。思州(土司)治清江城(今岑巩)124年。思州宣慰司(安抚司)存续135年。清代仍置思州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思州府改思县。思州府存续500年。民国省内(公元1915年)裁思州四土司。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思县更名岑巩县。思州之名延续1312年。

文化古迹的研究论文

【老龙湾】在山东临胸县东南海浮山下。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流而成。郦道元《水经注》载,此处原有冶官祠,为古代冶官驻地。传春秋时吴越间人欧冶子曾铸剑于此,因称熏冶泉。当地民间还有神龙潜居的传说,故又名“老龙湾”。水面40余亩,深数丈,清澈见底,冬暖夏凉,主要泉水有熏冶泉、万宝泉、青年泉、八角湾等,地下泉眼,多不胜数。泉水喷涌,犹如珍珠万串,熠熠生光。冬日湾上云雾蒸腾,烟霞蔽天,尤为壮观。熏冶泉南有磐石横卧,侧镌明末雪蓑道人书“铸剑池”三字,字体遒劲,气势飞动。旁镌一联,“天丁叮(呵)护阴阳剑:鬼斧凿开混沌池。”池东有一石桥,旧时桥石微露水面。降雪时雪飘至桥面即为泉温溶化。因名雪化桥,1958年重修。桥南立清人陈向荣画竹石刻,高米,宽1米,镌竹数竿,枝叶劲峭,甚洒脱。湾北岸有清漪亭(后改名“芳洲”),为明末礼部尚书冯琦创建。南岸有江南亭,为明代散曲家冯惟敏所建,并自题“即江南”三字匾。亭前点缀八角湾、太湖石、小云桥、卧柳等。西、北两面临水,凭栏北望,天光云影,碧波荡漾,沿岸种竹植柳,为老龙湾胜境。解放后,凿新泉,修亭阁,已成风景区。【沂山】旧称东泰山,又名东小泰山,为沂蒙山主脉之一。主峰玉皇顶在山东临胸县城南50公里,海拔米。周围有峰二十九座,幢盖纵横。山中万松凝寒,千流沸漾,沂、沭、。。、汶四河均源出于此,蜿蜒回环群峰间,气势磅礴,风景绍佳。自汉代以后历代帝王多立祠祭祀,素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之首”之说。宋初于东麓建东镇庙,祀沂山王,殿宇已圮。尚余元明石碑,龟趺龙首,古朴浑厚;壁上镶嵌历代祭文、游人题咏石刻。院内松、槐、银杏龙蟠虬结,参天蔽日。由此上行四五里,峭壁摩天,危崖若坠,瀑布飞溅,是为“百丈崖”。再上为法云寺旧址,相传建于东汉。玉皇顶高耸于群峰之上,峰顶有巨石探出,名“探海石”,可观东海日出。迤西,狮子崮、歪头崮突兀对峙,宛如天阙。登临崮顶,山风劲厉,烟云缥缈,暮色中诸峰皆凝碧如黛,“沂山晚翠”胜景即此。有公路直通玉皇顶。【百丈崖】在沂山东镇庙上行约2公里处。崖高65米,绝壁如削,山陡谷深。雨季水泉四出,激流喷涌,至崖腾空飞溅而下,形成瀑布,如白练悬空。晨曦初上,水雾中虹霓七色,尤为胜景。崖下积雪,春未犹未消融,寒气逼人,古人有“百丈瀑布六月寒”之句。悬崖中腰原有仙客亭,明雪蓑道人题傅希盂所撰联云:“山静凝神气;泉高识道源。”崖北有吕祖洞,古松横出石隙,夭矫凌空,称“万年松”。石壁上镌“海岳”二字,径逾丈。近年利用瀑布水源,修建水电站,入夜灯光灿烂,星斗罗布,颇为壮观。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 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 武当山 世界文化遗产 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1 引言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 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 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 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 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 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 明朝 *** “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 重要场所。 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 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 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 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 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八大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 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 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 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 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 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 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 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 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 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 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 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 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 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 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 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 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 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 7 结论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 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的特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特异性突出,除却传统的道教文化资源外,本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也十分鲜明,极具开发价值。 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对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认识武当山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内涵,才能更好地在进—步的旅游开发中挖掘特色,发挥特色,使其更好地为旅游业服务,也才能在旅游资源保护中做到针对性强、有实效的保护。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古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24代皇帝的宫殿,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宫殿的群体。 2.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的万里长城,它体现了我们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3.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又称热河行宫,建于清朝是皇家别园。 4.兵马俑:兵马俑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的皇陵,修建了36年之久,是一座雄伟的地下皇宫。 5.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白帝城,全长204千米,称峡江。 6.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城市。因为多玉桂树而得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7.苏州园林:苏州是我们国著名的历史古城,有园林城市之称。 8.黄山: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它有泰山之雄,峨嵋之秀,华山之险,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布等。 9.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为与杭州西部,又称西湖子,风景秀丽,具山水之胜,园林之美。 10.日月潭: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南投县东玉山之北,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被誉为“双潭秋月”是台湾八大景点之一。直饮水。中国旅游十大风景旅游区:①.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居于榜首②.“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列为第二③.“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 ④.标志着祖国悠久文化传统,显示着劳动人民在建筑上卓越成就的北京故宫 ⑤.曲径通幽,巧夺天工,使人叹为观止的苏州园林 ⑥.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于世的安徽黄山 ⑦.水险山雄、涛飞浪卷,令人驰魂夺魄的长江三峡;直饮水。⑧.湖光山色、风韵幽绝,象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宝岛台湾中部的日月潭 ⑨.集秀美雄浑的自然景观和别具神韵的寺宙宅院为一身的承德避暑山庄 ⑩.颇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

历史 文化 是城市的宝贵资源,是塑造大连城市形象的要素,大连古代历史文化悠久、近代历史文化更具特色。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1 试谈大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摘要:近年来大连市发展建设加速,新区面积增加,建设质量不断高,但能够代表大连历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质量升级却迟迟未能推进,导致城市特色及风貌逐渐缺失。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历史文脉、城市记忆在延续传承的同时,街区本身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自身得到发展;保证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整体保护,挖掘和强化历史风貌特色,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区域功能。 关键词:大连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发展 一、现状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大连城市经历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进一步拓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也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保存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南山历史文化街区、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 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是沙俄租借时期(1898-1904)形成的,是当时沙俄的行政区,沙俄的大连市政官衙公署等机构均集中于此,市政官吏、港口及城市建设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东清铁路公司办事机构、俄籍铁路员工宿舍、俱乐部、医院、商会、公园也均设在这里。除行政办公职能外,这里还是俄国人住宅区,住宅地块以小路分割成均匀的,中间建有二至三层坡顶式的半木结构或全原木的花园式住宅。随着年久失修,街区建筑开始破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连市政府对团结街两侧进行了保护式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目前,街区内建筑许多均破败不已,街区内居住人口多为无业流动人口。 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日俄占领大连时期。俄国人占领时期(1898-1904)把城市规划为行政区、欧罗巴区、中国人区三个区。欧罗巴区即为现在的中山广场历史保护街区,该区是城市的中心地带。规划的莫斯科大街(今人民路及青泥洼桥以东的中山路)贯穿东西,规划的码头、火车站均设在此,交通便利。市区的主轴线规划是自港湾广场通向中山广场而直达西公园的莫斯科大街(中山路、人民路),它串联着几个广场,联系着码头、中心广场再经欧洲市场到达中华剧场(群众剧场)。在日本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实施了俄国人的规划,1909年规划在广场周围安排了大连民政署厅舍(现大连工商银行)等大型公共建筑。在道路广场及有轨电车方面,首先实施了沙俄的规划,修建了直径为213米的大广场即现在的中山广场。中山广场历史街区保护较好,广场周围历史建筑保护完好,街区功能仍为商业金融,但街区内部历史建筑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始于俄国人占领大连时期(1898-1904),是俄国高官富豪的高级住宅区。日本人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为日本人的居住区。现在这一地区为部队用地,用地功能仍为居住,但街区内历史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南山历史文化街区是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居住区,建筑多以全木质结构建造,外形则融合了欧洲古典风格与日式风格,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由于南山地区风景优美,适宜居住 ,许多历史人物曾居住于此,有张作霖、林彪、博爱医院创始人孟天成、孙传芳西班牙领事、德国领事等。近年来通过小规模改建、新建,仿照日式风格建设部分别墅,以步行街形式形成日式风格一条街,两侧分布日式酒馆、饭店、会所,成为城市旅游亮点之一。 这些历史街区集中反映了大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是城市发展中凝固的记忆。每一个历史街区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特色,是大连仅存的历史记忆,但由于年久失修和“改造性的破坏”,部分历史街区正在丧失它原本的特色,并有遭到进一步破坏的危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保护原则 1、坚持历史保护与有机更新并重的原则 历史街区存在大量的历史遗迹,应做好对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及路网肌理的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的修缮、测绘、存档等工作,坚持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实现逐步有机更新历史街区面貌。 2、坚持新老城区统筹发展的原则 历史街区部分职能可以疏散到周边地块或其他城区,促进历史街区协调和整体统筹发展。 3、坚持功能提升与整体风貌保护统筹的原则 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应对一些历史街区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历史街区功能。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有历史眼光,重点着眼于城市功能和城市风貌的历史性演化,形成与城市自然格局、历史格局相适应的物质形态。 4、坚持公众参与、管理创新的原则 历史街区保护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无论是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历史街区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还是城市整体格局、水系的恢复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应唤起社会的共同关注,推动公众对历史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同时,可以通过组建民间团体、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等形式,推动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保护工作的直接参与,鼓励制度创新,协助政府共同推进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工作的开展。 三、保护与更新策略 1、历史保护策略 关注原住民及原生文化。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需要一定的载体。街区中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是静态无声的载体;而街区中的原住民则是动态有声的载体。保护历史街区,应该留住原住民,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保护。历史街区功能的延续与产业发展都是基于当地无形文化的基础展开,没有用外来文化替代。此外,都试图将无形文化“有形化”,通过赋予无形文化有形的场所与载体,创造“动态生活场景”来实现街区文化的传承。 增加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目前的在册文物单位大多是当年的公共建筑,如学校、银行等。应组织下一步的文物单位扩充工作,将反映出历史居住形态的历史建筑添加到文物保护名录里。 2、感知体验策略 大连作为一个山海辉映的旅游城市,应增强街区周边山体、滨海的开放度,成就山体、滨海开放空间,将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开放空间结合。为更好的感知体验空间格局、特色开放空间,应设置景观路、景观视廊、标识系统等。预留近海通道、观海视廊;预留进山通道并在山体上设计观景平台;设置感知游览城市历史路线,并结合历史价值片区设计驻留点、浏览线。 3、政策配套策略 在政策支持上,要考虑到对历史街区内搬迁的工企业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以土地政策的优惠。同时完善民间力量的参与机制,考虑要促进历史街区无形文化保护的民间力量的发展,必须要把它设定在国家和社会互补的关系格局中,政府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完善其参与历史街区保护的机制。应以立法的手段将遗产保护的责任切实分散到社会各阶层。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还应该为相关个人和团体建立对话、合作的平台,以协调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冲突,保障参与合作机制的公平与公开。 参考文献: [1]尤坤,王华新.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案例分析研究.城市,2012,(01) [2]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3]李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规划师,2011,(04)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2 试谈由移民历史看大连 民俗文化 【摘 要】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都是在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大连民俗文化是由山东民俗、旗人民俗、东北民俗等各种文化融合而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 【关键词】大连;移民;民俗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是沟通东北腹地白山黑水和中原大地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研究大连的古代历史,会发现一种现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大连地区屡遭“灭顶之灾”,在历次的战乱中经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等到新政权建立以后,统治阶级就会采取多种 措施 移民大连,生产力重新发展。然后再遭遇新的一轮战乱,百姓又要流离失所,大连地区再被重新毁灭掉。然后再在新政权稳定后,重新移民,继续发展。可以这样说,大连地区移民的规模之大�p移民历史之长,在中国各地区的文化中是独具特色的。 一、山东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老大连人的祖先基本都来自于山东,大连文化受山东文化影响明显,尤其是鲁东沿海文化对大连文化影响尤甚。目前大连地区山东移民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的战乱是大连历史上遭受到的又一轮毁灭性打击,人口减额严重。后来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稳定,大连地区的人口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人是山东�p河北�p江浙一带的移民,尤其以山东人居多。这就是所谓的“闯关东”现象。由海上进入辽东的人们首先经过的地域就是大连,所以大连成为了许多山东人的新家园。山东的风俗文化自然流传到了大连地区。 其实对于山东本身来说,山东也存在着移民现象。如明初,朝廷推行“移民宽乡”的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迁至山东滨州、德州、济宁、聊城、菏泽、泰安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东迁。所以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山西风俗影响到整个山东。再如明初移民到山东的四川人,多集中在莱州地区,形成了莱州独特的风俗。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地区的人们移民山东,所以山东各地民俗也各不相同。 山东的移民们由于生活所迫,远离祖辈生活的故土家园,来到人生地疏的大连。移民们以无比勇敢的豪气,克服重重困难,在大连地区扎下了根。而隔海相望的家乡又是每一个山东人难以忘记的心灵家园,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山东移民及其他们的后裔便把胶东大地上的民风民俗顽强的保留了下来,以极其坚强的意志力代代相传,把山东各地的民俗民风大量融入到了大连地区风俗文化之中。比如旧时在 春节 前,小年结束,祭完灶神,威海等地就会选一天蒸饽饽。饽饽分为插枣的“枣饽饽”和没有插枣的“光头饽饽”两种。还有的人家要蒸一些“圣虫”和“葫芦”,分别放在面缸和窗台上,称为“压面缸”、“压窗台”,待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再拿出来吃。这种风俗在老大连人的家里是一直保留的。再如山东、中原等地流行的祭灶神,也是大连百姓必做的节日风俗。还有山西人寒食节期间不生火做饭的民俗也早就由山西移民带到了山东,而此遗风在大连地区也可见到。 二、旗人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大连的移民当中还有一些人是旗人的后代。八旗文化是满清统治时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清政府派了大量的八旗将士驻扎于现在的辽宁地区,当然也包括大连。八旗兵有从北京来的,也有从黑龙江等地来的。驻扎在大连的“八旗”士兵分为满八旗、蒙古巴尔虎旗和汉三旗总计十二旗的兵丁将士。金州以南地区主要由汉军正黄�p镶黄和正白三旗驻防。当时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旗人”, 没有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民人”。 大连的老住户中,有相当的一些人是清朝八旗的后人(准确的说,其中很多人应该属于汉军旗人),因此满洲八旗的习俗文化也融入进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当中。 大连地区文化自清以来就有明显的满汉文化共存的现象。如春节 除夕 夜,满族人家院中常常要立有索罗杆子,高数丈,杆子顶部安装一个浅方形的锡斗,锡斗内装有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这是因为乌鸦、喜鹊曾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命,为报答乌鸦、喜鹊救命之恩,所以满族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这一习俗在大连农村至今还能看到。再如满族的住房习俗是以西房为尊贵,家中长辈一般是住在最西端的房间,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这一点在大连农村部分地方至今保留。当然从这些文化习俗中也能看出明显的满汉文化融合痕迹。比如汉军旗人及其后代,在住房的安排方面,西房为大的习俗就不是十分明显,有时会保留汉族以东为大的习惯。而且在节日祭祖进行供奉的时候,满族人一般要在西房和西墙供奉祖宗板,而汉军旗人供奉的是具有鲜明汉族特点的家谱,地点也往往在中厅。这和满族习俗都有所区别。 三、近代以来的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清末洋务派开发旅顺口,当时围绕着大连地区的海防建设进行了一次移民,这是大连历史上带有选择性的、素质较高的一次移民。当时清政府从山东和天津等地招募了一批能工巧匠,由政府发给工资,这些人可算是中国第一代的产业工人。后来在俄国和日本统治大连时期,殖民统治当局也从山东�p河北等地以及江浙一带招募了大批的劳工。可以这样说,大连的老住户基本上都是祖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移民到大连地区的。 大连位于东北三省的最南端,对于东北腹地和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发展向来是有着重大影响的。同样道理东北的黑土地文化也对大连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连城市的发展,大连对于东北地区的整个发展起到了窗口示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士聚集到了大连,其中尤其是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人为多。新的城市移民,也为大连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移民文化。黑土地和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文化逐渐影响到了滨城大连。走在大连的街头巷尾,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看到富有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特点的东北菜馆和具有内蒙古大草原饮食习惯的火锅城。 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文化铸造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大连民俗文化是胶东文化、满族文化、八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p东北文化、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融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磨合而最终形成的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文化体系。 历史文化论文篇3 试谈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摘要: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保护城市文化的核心。提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必须将形式与内涵统一起来,延续城市独特的文化。 关键词:城市;文化;历史;保护 在为一个城市做规划的时候,无论是发展战略,或是总体规划,再或是城市设计,我们总是以解读一个城市为开始。这种解读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城市物质环境的解读,包括城市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路网格局、城市形态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城市经济环境的解读,包括区域经济地位、城市经济水平等等。如果将这两者喻为解读城市的两只眼睛,那么城市文化是解读城市的第三只眼睛。 一、文化的第三只眼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而城市文化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个城市的文化是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即使是两个在建筑风格上极为相似的城市,在本质上也会使在城市中活动的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社会认知感。因而,除了从物质、经济这两只眼睛来研究城市发展动因外,还必须用文化眼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 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另一个原因在全球化经济影响下,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意义除了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外,也是提炼城市文化精髓,使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手段。 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两点,以文化作为理解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规划过程中的意义是必须注意保护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1、保护城市的发展脉络,使依附于城市物质实体上的城市文化能得以延续; 2、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使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城市文化得以互相交融,从而反作用于城市客体,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 3、具有 教育 和回味的作用,使城市居民产生认同感。 三、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原则 城市旧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要保持城市文化的魅力,使城市文化得以延续,就有必要保持城市旧区内建筑的“原真性”,这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则。 “原真性”是对旧区建筑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内在统一程度的衡量。保持旧区建筑原真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其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美学等有形的价值,另一方面在这些建筑背后还隐藏着与之价值相关的意义,它是其精神意义的物质载体。因而,旧区建筑等物质实体,如果离开了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话,就丧失了它们的“原真性”,其本身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构件。 四、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方法 的观点 城市向前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无法遏制的。城市在进行大规模更新时,对如何进行旧城改造,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陷入了困惑:一方面是旧城中不断恶化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害怕投资之后得不到回报。 为了打破这样的僵局,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制定产业导向,极力推进旧城改造的速度。由于政府在旧城改造中为投资者树立了信心,各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速度也超乎想象。然而伴随这个过程的,是旧城中原本蕴涵着历史文化意义的大批城市景观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商业性开发和贵族化区域。尤其是大城市,商业化与贵族化趋势尤为明显。 因此,由于旧城改造,使得宝贵的城市历史文化丧失了其原真性。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城市旧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其结果难免不受到其中某几个主体的主导和控制。在这些主体中,决策者是政府,利益相关者是直接参与的公众、企业、业主等,参与者是社会团体、专家等几类。 政府――政府是城市旧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最重要的主体,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责任是全面发展,不仅是历史文化保护,还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其他问题。 公众(社会团体)――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主体,实际是指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并将子孙后代的发展希望寄托于此地的城市市民。 企业(业主)――市场经济下,企业的本性就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各种资本追求历史文化所拥有的潜在经济效益,但企业的价值取向往往以直接经济利益为主。 专家――包括文物、建设、规划等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方向。专家习惯于依据他们的知识和价值标准来判断事情,成为一种“由少数专业人员表达他们的意志,并以此来规范城市各类群体和个人行为的手段”。 由于各主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致使利益指向多元化,使得它们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产生复杂的博弈行为。在这由多元主体结成的网络中,政府、专家与企业基本是整个保护与发展更新过程中的控制者、主导者和实施者。从根本上说,他们决定了旧城改造的实施方向。而公众、社会团体仅仅处于监督、建议的地位,对整体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把握。 五、政府在保护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我们把城市看成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存在能体现城市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保证社会各个层次的群体的利益是他们保护旧城、开发新城成功的关键。 政府作为调配社会公共资源的主要角色,其价值观与工作方式对历史文化保护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城市文化得以延续,政府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确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政府的价值倾向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如果政府能始终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将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看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那么在旧城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商业化与贵族化的倾向就难有滋生的土壤。 因此,政府有必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首先把旧区改造行为与历史建筑再利用行为放到“公众利益”天平上考量,同时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那样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公众的利益才能得以维护。 2、提供一种良好的保护机制 观念转变之后,必须有良好的机制作保障。而这个机制必然包括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和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 “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指在保护规划中除了规划中所必须考虑的物质因素外,还要考虑人文的、历史的、社会的等等其他非物质因素。 “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指为平衡改造成本,同时为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所采取的突破一般开发方法的开发模式。 “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指在改造的审批过程中,每一个建设改造环节、每一种再利用想法都要有严密的论证体系和严肃的评审过程,保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 而在整个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公众参与也必须作为一个法定程序贯彻整个过程始终。 六、结语 以文化眼来解读城市、理解城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发现城市的特质。而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还有相当多的难题需要攻克。这些难题不仅仅是规划手法上的,还包括了管理模式上的、运作上的,甚至人们的价值观念上的。 因此,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必须把城市的实体与文化统一起来、保护起来,使城市在空间上与文化上都能得以延续,这才是一个城市长久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阮仪三林林 “理想空间”第四辑 2、“市场经济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再认识――以曲阜为例” 刘海涛朱新社 “理想空间”第四辑 3、“城市历史保护的生态观”张松“城市规划汇刊”1992年第四期 4、“历史地段保护的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资源、环境与效益”赵志荣“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1. 中国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2.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范文 3. 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4.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毕业论文 5.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

  • 索引序列
  • 徽州文化之古桥研究的论文
  • 徽州古建筑保护与研究论文
  • 徽州古民居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 思州古城的环境研究论文
  • 文化古迹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