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推荐几篇文章参考一下,希望有所启发:1 论题: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摘要: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这两种含义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结构性前提是社会三大部门(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理念性前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及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所阐明的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些深层理念,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共赢互利的理念,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现代治理和善治的理念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涉及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的调整。发展民间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应有之义,建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创新。2 论题:第三部门及其社会管理功能摘要:在国家领域(公域)和市场领域(私域)之外存在非政府及非营利的“第三域”,由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第三域”的发展和管理需要“第三只手”,这“第三只手”就是第三部门。文章阐述了“第三部门”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优势,分析了第三部门在我国出现的原因及其作用,并具体介绍了一些典型的组织形式。3 推荐一篇完整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成本控制与管理内容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以这一科学发展观为基点,界定社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涵义,分析了目前社会成本增大的现实原因,并提出其相应的控制和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控制和管理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更快、更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规定;实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孙向军,2005)。传统观念认为发展就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改变了这一认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是多方位的。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这一思路也适用于社会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社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涵义和实质 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普遍的经济范畴,美国会计协会与标准委员会对成本做了如下定义:“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经济学最核心的问题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产生的前提是这样一个基本经济事实:资源是稀缺的。这就构成了机会成本概念的基础。不管是国家、厂商还是个人,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任何资源都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一般在使用资源的时候,总试图在不同的用途中去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用途。另一方面,当我们选定了某种资源的用途,就放弃了资源用于各种用途的“机会”,放弃这些机会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在这些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收益。在这个意义上,被放弃的收益也就成为一种“成本”。严格地说,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所能带来的最高收益,通常并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在选择资源用途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对经济分析非常重要,它是用经济学的眼光对资源进行估计的成本。虽然精确计算机会成本常常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但它的大小的估计对于资源的使用方向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以上考虑的是每一种单项资源的机会成本,而一个国家的经营需要使用许多种资源,那么,从经济分析的观点出发,国家经营的总成本就应该将所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都考虑在内,这就是国家经营的总的机会成本。我们把如此计算出来的总成本称为国家经营的经济成本,也就是说,经济成本等于国家所有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之和。故成本控制与管理必须在效率的基础上谋求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公平。政府必须从社会公众角度出发,全面衡量各经济组织产品或服务寿命周期内的成本与效益,以社会成本最小化,而不是以制造成本或顾客成本最小化作为成本决策的依据,此即社会成本控制。它通过运用影子价格法和机会成本法,综合考虑经济组织行为对有关各方环境的影响来实施宏观的成本控制,此时成本控制管理战略演进为一个由全体经济组织构成的整体国家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开放性系统。 社会成本增大的原因 社会成本是一国的政府、经济组织及个人发生的一切成本的总和。目前我国社会成本增大也就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 政府社会成本过大。其一是政府机构和官员有预算规模最大化的偏好。原因有二:政府机构规模越大,则可以获得的预算越大(傅光明,2002);政府支出的大小与官员权力大小成正向关系。其二是政府的管理效率低下。其三是政府决策失误导致的社会损失。其四是政府官员“失节”,即贪污腐败造成的损失。其五是政府效率失常引起的损失。 人力资源成本增长过快。其增长趋势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源的激烈竞争;工资的比较差异和劳动力价值的自我认识也是诱发人力成本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也导致劳动时间的减少,在劳动效率变化不大的状况下,致使人力资源成本升高;教育费用增长过快,合格劳动力培训成本急剧上涨,未来人力成本普遍增长。 资源价格不断攀升。这里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来源,一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决定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2000年我国石油及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加之自身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自然资源价格飙升。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而治理环境的成本日益增大。 融资成本和科技创新成本的升高。从理论上看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多,但渠道大多不畅通。如商业银行的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股票筹资市场不规范等。科技创新是一国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但目前我国普遍不具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条件,主要在于缺乏巨大的资金投入和风险分担模式。 社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具体对策 面对社会成本逐步增长的不利形势,我们应采取切实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具体对策如下: 控制和管理政府社会成本的对策。其整体思路:使最广大的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改革实践和改革政策的制定与选择过程,这是经济改革公正性的基本保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其与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相适应,是使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再分配符合社会偏好的基本保障;改进政府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如政府的纵向层次和横向幅度以及该结构基础上的管理规则;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对改革的受损者予以补偿;处理好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之间的关系。 其具体举措为:努力提高各级政府决策者及全体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用市场机制推进区域发展;加快组织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开发人力资源强化干部效能的管理与考核;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公共物品提供方式;创新政务服务;加快职务消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政府要重视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储备,保持物价稳定;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力度,促使企业规模经营。 控制和管理企业成本的对策。企业自身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闲置和无效消耗,以降低成本,同时加强对各种创新风险的评估,避免风险损失。具体举措有:企业应树立成本控制观念,树立战略成本委员会,把成本控制应用于价值链管理;企业应实行差异化战略,掌握好知识资本成本,为此需要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有能够确保激励知识型员工创新型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在成本控制方法上需推行作业成本法,全面控制成本;公司产品价值是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包括采购、制造、销售等服务流程,在此过程中需减少非增值作业流程,实现企业价值和成本配比的最优化。在百度文库里也有一篇文章 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你可以看一下。
【导读】相信很多学校的研究生甚至都还没有开学,但是就即将迎来毕业了,对于很多的社工专业的研究生,他们正在进行论文创作,但是关于社工专业研究生论文怎么写?写什么?不是很了解,甚至充满疑惑,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进行一下具体介绍。
关于写什么
综观知网,社工学生的论文基本都以实务为主,理论+领域+机构/项目的搭配。轮到自己写的时候,一方面是没有实习,另一方面也发现好像没什么好写的(?),热门的、比较容易掌握和运用的理论都被写遍了,相对来说在能力范围内能够掌握的实务领域也被研究得七七八八了,那怎么办,前辈们怎么都不留点余地给我这个后来者。再仔细研究了一下,似乎很多论文在以新机构/新项目写着旧东西(?)。比如说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应该算是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视角了,那这样的题目怎么有新的突破?
关于怎么写
如果是实务论文,其实论文的套路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是摘要背景、文献综述和实务过程,当然实务过程本身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接案、服务过程、评估和反思等等环节。一个优秀的、完整的服务过程,绝对也是很具有专业价值的,首先在实践中就是不容易达成的,在此基础上要系统地形成一篇文章也是有难度的。但是,作为一篇毕业论文几万字写下来,又觉得少了那么点意思。这与本科生的论文有什么区别?怎么体现出一些学理性?
以上就是社工专业研究生论文的有关总结,今年写论文格外艰难,因为社会工作是实操性的专业,没有实践就没有材料来源,而纯粹学理性的探讨难度系数太高,所以更多的只能寄希望于带点学理性讨论地写实务,但具体的写什么和怎么写,思考永无止境……
第一,不能抄袭,也不能引用过多,但可以引用部分,不超过三分之一。第二,你可以下载一些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学术论文,参考学术规范,比如标点符号的用法,标题的形式,参考文献等。第三,论文说简单点,和英语作文一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说你文章研究领域的现状,可引用前人成果,在此部分还可以提出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提出解决这部分问题的措施;第三部分是总结,总结全文,同时提出一些展望。第四,学位论文研究主旨切忌不要过于宏大宏观,一定要微观,比如研究某行政部门的、某行业的等等,这样才能容易着手。 另外,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要求不一样。本科不到一万字,硕士要求数万字。
发挥“三社”协同作用 切实转变社会治理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民政部门作为政府履行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部门,在转变社会治理方式上,需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组织、社区和社会工作”(简称“三社”)的协同作用,不断探索社会领域制度创新、社会治理创新,切实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一、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为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目前,河北省各级社会组织已发展到15011个,社会组织从业人员17万多人,会员超过660万个,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覆盖比较广泛(涉及全省89个厅、局)的社会组织体系。围绕加快推进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新目标,河北省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登记管理制度上,实施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备案事项,实行社区服务性社会组织备案制,积极探索“一业多会”,推进政社分开,改进双重负责管理体制。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建立公共财政支持奖励机制;逐步将政府不应行使和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工作和服务以适当方式转移给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提供产品服务和社会服务,保障社会组织的民主参与权益。在加强监督管理上,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独立自主、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加大联合执法监察力度,加强诚信建设、行业自律和评估。二、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发挥城乡社区自治功能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为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河北省城乡社区建设稳步发展,打造了“四有一创”社区建设经验并在全国推广,社区治理方式不断创新。面对社区建设中存在的“行政化”日趋明显的现象,河北将进一步厘清职责,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推动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在管理体制上实现“还权、赋能、归位”。进一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区社会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推进社会化服务,做好河北省城镇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调研、设计工作,探索推动建立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形成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社会有偿评价服务相衔接的服务体系,实现社区服务管理的“一网通”、“一键通”。三、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这些重要论述对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河北省将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社区、社工”三社联动机制,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和服务平台建设向纵深发展。从载体上,大力培育和发展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从政策上,制定出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把一些可由社会承担的工作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公益性组织承担。从措施上,继续抓好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有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计划的实施;推进社会工作参与社区建设,通过完善城乡社区自治机制,促进基层社区管理;不断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力度,合理规范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待遇标准、考核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多渠道广泛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指导和鼓励各地加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加快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续教育。
释放社会组织生存空间是发挥作用的前提,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是发挥作用的关键,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是发挥作用的保障。释放社会组织生存空间。影响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体制。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组织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管理”。这种“双重管理”使得社会组织“受控”有余而“发展”不足,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刻不容缓。201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开始尝试社会组织分类直接登记,即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大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目前,除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发达省(市)之外,还有部分地区仍然要求社会组织挂靠业务主管单位。因此,需要加快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突破藩篱。在改革“双重管理”的同时,需要矮化社会组织的注册门槛,简化社会组织的登记手续,以进一步释放社会组织的生存空间。激发社会组织治理活力。管理体制的松动为社会组织施展才能释放了空间,而治理活力的激发还需要一揽子措施予以支持。一是促进社会组织之间的有序竞争。为此,可以尝试一业一地多会,打破行业协会商会的垄断局面;健全非营利领域的筹资市场和人才市场,用规则和能力激发竞争。二是引导社会组织的功能合理分化,形成信息发布、物资募集、专业支持(研究、评估、孵化和问责等)、服务行动等功能齐全而又运作有序的局面。三是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的去行政化步伐,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四是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通过服务购买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五是搭建社会组织与营利性组织之间的合作平台,拓展社会组织的筹资渠道。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涉及意识、架构和制度三个层面。社会组织必须“树意识”即强化服务与责任(问责)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层面牢固构筑公益精神和服务理念,用以支撑管理者、一线人员和志愿者(义工)的行为。尤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作为广大志愿者(义工)的精神支柱。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是体现服务与责任(问责)意识的载体。因而,社会组织必须“建架构”,即健全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构成的内部治理架构,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顾问或咨询机构,为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社会组织必须“立规则”,即围绕组织的使命、价值和目标,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人员招聘制度、志愿者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进一步完善管理,更好发挥作用。
社会组织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十五个方面的改革中,明确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这两个方面改革的内容都与重视和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承接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直接相关。事实上,“十二五规划”就明确提出了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这已经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环境。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导向是,要求政府立足民本,下放权力,提高效率,建立多元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多元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努力发挥社会组织的自主、自治、自我管理和服务便利功能,通过构建社会组织的运作平台,拓展社会组织的活动空间,来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治理有较长的历史和成熟的经验,已经成为西方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在西方小政府、大社会的基本构建下,政府权力有限,政府职能也专注于安全、外交、经济等核心领域,诸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基本靠市场和社会来承接和完成。作为非政府性的社会自治体,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转移出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职能转移对接与政府委托或者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在文化教育、福利救济、养老助残、医疗互助、社区团结、环境保护,抗灾扶贫、预防犯罪、弱势群体帮扶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因其形成和运作的志愿性、自主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平等性和社区成员公共参与的特征,使得它相对于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有独特优势,更容易获得认同和归属、更能细致入微、也更符合社区文化与传统,为此,社会组织承担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更有效率,也更有利于社会凝聚。 社会管理的高度自治化与组织化是西方国家的显著特征。各类协会、民间团体、互助组织、教会、基金会、慈善机构等大量的社会组织生长和活跃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发挥满足社会成员多元化需求,监督政府与市场等方面的功能。如美国社会,在基层社区和微观社会管理领域,政府除了社会安全与基础设施建设外,很少有其他方面的职能,整个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高。几乎居民生活领域的所有管理和服务均由市场和基层社区的各类社会组织承担,为此,民众的社会参与与公益行动非常积极。与此对应的是美国基层政府的人员规模也非常小,政府的有限权力和有限管理,事实上也养成了民众少找和不找政府,自我管理和通过社会组织互助解决生活问题的行为逻辑。 西方国家的这种全社会动员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治理体制,不仅简化了政府职能,减少了政府管理负担,还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社会和谐,还增强了西方社会居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精神,大大降低了社会管理的成本。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对我们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代表着社会治理发展的方向和规律,也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扶持和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体现了我们国家社会治理转型的趋势和要求。当前我们以政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主体,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治理模式普遍存在社会管理效率不高,服务不到位,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居民对社会治理多元化、具体化和细微化的需求,我们必须在主体、手段、方式等方面做出改革。同时,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在经济水平有长足发展、居民的自我意识、自主能力也都有了很大进步,这也为我们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提供了条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从顶层设计上对整个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为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发挥作用提供了新制度的空间。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发展和发挥社会组织职能: 第一,转变观念,创新社会政策体系。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依靠多元社会主体和社会力量管理社会事务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加强政策创新设计,为各类社会组织的成长、发展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保障。同时,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快速培育一批有资质、有影响能承接政府部分社会服务职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培育他们成长为社会治理的新主体力量。 第二,以市场化改革为契机,加快各级政府职能转变与简政放权,逐步扩大政府职能转移的范围和领域。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下来的改革基调就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为此,政府要明晰定位,管好市场和社会不能管得,而将市场机制能调节,社会能自我管理的职能转移出去,既要转移职能也要下放权力。新一届政府推行改革时明确提出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导向,伴随着职能减少,同时也将部分资源分配和权力向市场和社会主体转移和下放,由市场和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政府集中精力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政策的宏观调控与着力履行政府的监督职能。 第三,探索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承接的内容和方式。虽然我们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任务,确立了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目标,可是,在现有国情条件下,转移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何种程度上转移,是落实的关键。从西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来看,主要是在微观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要积极放权社会组织,将服务性、技术性、社会性、认证性等事务交给社会组织承担。可以通过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和专门委托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等方式,吸纳社会组织发挥其灵活结构、服务便捷的优势,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降低行政成本。
加强社区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从开始就被定义为“小社会”,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个个实体的社区里进行,一个社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既是某一社区中单独的存在,也是更大社会范围内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因此,探索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解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有所帮助。一、“社区”来源1887年滕尼斯用“社区”与“社会”两个综合性分析概念,来说明人类演进过程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两极特征。他认为“社区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社会则是一种有目的的联合体。在社会里人们“虽然也像在共同体里一样,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但是基本不结合在一起,而是基本上分离的。”由此,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并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随后20世纪20-30年代,研究都市社区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R.E.帕克强调了社区的本质特征是“地域性”的观点。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G.A.Hillery则认为,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的社区概念应包括社会互动、地理区域和共同关系三个特征。目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范式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此类研究将社区视为社会的代表或者国家与社会的中介,通过社区去验证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某些重要论点。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研究社区治理的具体范畴,他们认为社区是中国公民社会崛起、推动社区自治和城市共同治理的重要方式,政府向社区让权、还权、授权,成为社区自治的推动力,而草根社区通过公民行动和政治参与,并对管理体制形成强大的冲击力。目前,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标准分类,主要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或城镇社区)三种,本文探讨的是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正逐步走向服务,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取得了一定能动性,社会管理的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尽管公民社会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已逐步改善,但因为公民意识尚不普遍、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强等原因,虽出现了不少社区自治的示范社区案例,但大多数采取的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外的社会力量如社区法定组织与民间组织等都还很弱小,存在以下不足:1.治理主体定位不清我国社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的治理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的独立性与法律赋予的自治性都受到了限制,社区成为基础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的“附属物”。市、区各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结果往往各自为政,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使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大量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成为政府部门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加之工作中权、责、利的不明晰和当前考评机制的综合因素,社区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种社区行政化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不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威信,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承载能力。在治理角色错位的的同时,政府过多地干预了非政府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利,使得一些地方的居委会承担了一些应由非政府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职能,如社区文化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由于政府角色上的缺位和越位,出现了“该管的未管,不该管的强管,管了的又管不好”的现象,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2.社区管理资源匮乏我国城市社区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困境。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匮乏。由于编制等历史原因,当前从事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多是下岗职工、家庭妇女、离退休职工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缺乏社会管理知识,面对社区各项功能社会化服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很大,但工资薪酬却普遍偏低,吸引不了高素质人才,社区工作者队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是政策资源缺乏。社区治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很多条例过于笼统,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而政策间也缺乏有效衔接,这为注重细节管理的社区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容易造成管理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按各自指令行事,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制约一些权力集中部门的工作。3.社区参与性不强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的社区组织实现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党团组织和政府组织,也有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还有居民个人。现阶段社区内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都不高,社区活动的行政化痕迹明显。虽然很多社区管理机构对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居民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采纳,但靠行政推动力来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式很难吸引居民自觉参与。而在政府的强势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地位,因为这些组织无法像政府那样采取合法的强力手段实现公共管理和保护公民的公共安全与人权,而政府与营利组织又不能像非营利组织那样对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而又受到受助者欢迎的服务。此外,社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这些主体在社区活动中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但目前各组织尚未明确各自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比如社区非正式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共建与共享尚未成形。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1.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虽然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大多数还是政府主导,但是参照武汉、上海等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我们发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由单一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治理模式道路可行,这是构筑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模式,也是架构“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社会管理途径。一要明确居委会与各职能部门所担负的职责。各职能部门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管理责任,对于自己职能内的事务不推给社区,如果需要社区协助应该提供工作人员和相关经费,其他如社区保障、群众文化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应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移交社区,并界定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包括社区社会机构的管理、邻里关照等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等。二要创新社区评议的考核监督机制。对社区的考核由上级部门的单向考核,转变为上级部门、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向考核;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建立公示制、承诺制,接受社区成员的监督和评议;考核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内容应当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主,并取消考核与社区职能无关的内容,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实施50万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要采取公开推荐、民主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针对社区管理特点,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建立培训登记管理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口头表达、文字组织、矛盾协调等技能。另外,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保障社区人才队伍的稳定,从而使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迈进。3.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居民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民主化实现程度的高低,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建设自治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通过建立社区网站、张贴宣传通知等各种方式实行居委会工作公开;开展试行社区事务听证制度,增加社区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居民责任感,对影响居民生活的大小事情通过召开听证会、楼道会等形式解决。其次,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融洽邻里关系,消除矛盾纠纷,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并通过树立社区活动积极典型,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的管理,形成和谐邻里、平等互助的良好社区风气。4.培育各类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组织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对该类组织的设立和发展要给予必要支持,特别是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等应简化登记手续,降低准入门槛,减免税收费用,对办公场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此外,对一些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试水市场化的购买制度,引导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创办公益性组织,扩大试点服务范围和内容,实现社区居民综合性服务的提供。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在公民社会逐步形成发展阶段中,处于这个阶段的公民社会虽已形成,但还不够成熟。作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中国处在市场、社区与民间组织还不成熟的转型时期,只有采取多种管理方式,积极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社区公民意识,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识,才能引导社区治理逐步走向成熟。
如何培育社会组织
社工行业具有比较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越来越成熟的职业体系,走在很多社会组织发展的前列。相比其他草根公益组织,社工有一套完整规范化的体系和运作经验。所以,现在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都将孵化培育社会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购买内容。那么作为社工如何培育社会组织呢?
第一步:互相熟悉,建立关系
一般来说,需要孵化和培育的社会组织有着各自的情况,有的有一定基础或者已初具雏形,或者已有了骨干人员,更成熟的或者有清晰的项目内容和发展目标等。当然无论是哪一种,社工要想顺利地 “追求”,恐怕双方都需要先互相了解和信任。每个社会组织都是很现实的,他们希望社工带来真正的实惠和帮助;社工优势体现在哪里,社会组织不知道,可能连很多社工也不知道,尤其很多刚毕业的社工。这就需要社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能够为社会组织做什么,哪些闪光点能够吸引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社工也需要了解其优势、劣势和可利用资源等。
第二步:找准定位,海誓山盟
社工与社会组织应该清晰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工作的方向。社工要正确评估社会组织的期待。根据前面的.了解和需求,共同制定孵化和培育的目标,达成共识。这个过程要以社会组织的需求和期待为导向,根据社工的能力、资源量力而行,愉快地约下“海誓山盟”。哪些服务可以提供,哪些需要社会组织在成长过程中再找资源,以免日后出现问题。
第三步:花前月下,各展所长
社工作为“追求方”,需要时刻保持主动。社工要帮助社会组织制定和完善组织架构、内部管理制度、发展规划等。对于初期很多社会组织来说,其管理制度、内部架构等都是不完善的,这需要社工毫不保留地耐心指导,提供智力和经验支持。社工也需要及时向督导和机构寻得知识的支持。很多社会组织也有“他优势”的一面,也是需要社工客观地去发掘和利用。
第四步:授人以鱼,授人以渔
很多社会组织要想得到成长和提升,就必须经历实战,让其有“事”做。在社会组织发展的初期,人员、场地、制度、能力等有了就不能空耗着,必须运营起来,不能成为一个摆设。所以,这个时期要给社会组织“授人以鱼”,给他们实施展示的平台,俗称“找业务”。另一方面,很多社会组织没有直接的资金、物资来源,这需要社工去为他们找“钱”,找项目。这个过程要通过多途径整合社会资源,牵线搭桥,提供平台,为他们“扶上马,送一程”。当然这个阶段的工作做好后,经验有了,技术有了,制度完善了,“渔”自然也有了,再有“鱼”就不难了。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历来是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时代赋予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对于统战部门和统一战线成员来说,如何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紧紧围绕服务民生这一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找准服务民生的着力点、切入点、支撑点和增长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统一战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统战工作着力保障和完善民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执政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社会建设中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就为社会建设明确了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向;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调和坚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政治条件;对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申,必将促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总量逐年增长,从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基本的经济条件;对于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不但坚定了广大群众和统战干部及统战成员前进的步伐,而且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报告从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两大基本条件—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引导。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把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协调好、维护好,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好、发挥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有一种比较健全的矛盾解决机制和冲突化解机制,而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独特优势,它坚持求同存异、民主协商、平等相待的原则,尊重和维护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尊重思想自由和个性独立,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为民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意义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通过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个方面的社会保障,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有一个合理的基本生活水平,以有效地应对社会风险;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增强社会的团结与合作,有助于减少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的离心因素,增强人们对社会的普遍认同,形成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风气,进而提升社会的相互合作与相互依赖的程度,增强社会的整合性;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激发社会活力,可以消除社会成员的种种后顾之忧。这样,便可使这部分社会成员具备正常的发展能力,至少使其发展能力有所提升,使其发展潜能得到普遍的开发;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保证社会成员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水准。社会保障不仅具有当前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时效的意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新时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服务民生是统一战线拓展工作领域的内在要求,是统一战线在和平建设时期的根本目的和永恒主题。 (三)统一战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统一战线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团结奋斗的主要目的,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这个主要目的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战工作范围不断扩展,统战对象不断壮大,新的阶层不断增多、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空前广泛,广大统战成员不断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贡献,但也有更多的统战成员也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增强与统战成员的广泛联系,准确及时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扩大统战工作的覆盖面,从而更好的为广大群众和广大统战成员谋福祉。统一战线是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广大统战成员相当一部分知识层次高、社会联系广、参与意识强,并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能够促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尊重和照顾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的利益,可以有效增强广大公民的团结,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祥和的局面,对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二、统一战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服务进度一些单位对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工作认知不足,对统战部门和统战成员开展工作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有关单位对统战成员和对象要求多,照顾利益少;约束多,解决难题少。部分统战成员对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认知程度也不够高,以一种因循守旧的陈腐观念看待统一战线,认为统战部门“管人管不定,管钱管不着,管事管不住”,为民生服务缺少资源,没有 手段,难有作为。 (二)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服务强度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目前缺乏制度体系支撑,基层统一战线服务民生还没有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系统各单位分工负责、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大统战格局。缺少工作体制支撑,直接造成工作中“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政出多门、重复工作、扯皮推诿,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有效制度措施就难以建立实施,也就难以把服务民生发展的事业做大做强。(三)执行公权力制约了服务力度统战部门的很多工作不是单靠统战部本身可以完成的,而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合作,在涉及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工作中,常碰到一些棘手问题,统战部想做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统战系统各单位和民主党派机关多年受办公经费、用房、车辆等限制,调查研究、正常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自然影响了服务民生的效果与力度。(四)创新不到位限制了服务深度统一战线服务民生的工作仍然较多地停留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咨询服务等传统思路上,服务工作形式不够创新、内容不够生动、内涵不够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各统战主体组织结构和作用发挥出现趋同化现象,从而造成各组织团体在服务民生的工作中彰显优势特色不够鲜明、社会影响力不够广泛。 (五)层次多样化产生服务难度新形势下,统一战线成员涉及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去台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等,统一战线成员承担和享受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统战对象是各单位、各阶层、各行业、各界别的领导、精英、骨干、模范带头人,自身条件好,促进了保障和完善民生工作。相反,部分统战对象在择业就业、子女教育、购房住房、创业发展和生产生活存在诸多问题,这类统战对象属于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人群。 三、统一战线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途径新时代、新形势给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统战部门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汇集民智、服务民生,为保障和完善民生作出更大的贡献。(一)发挥统战优势,助推保障和完善民生有序推进 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逐渐增多。坚持民主党派参与地方政权、参与地方大政方针和地方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参与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通过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和座谈会,搭建知情问政平台,拓宽建言献策渠道,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社会建设、保彰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共管理高效化。(二)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保障和完善民生富有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作用文件精神,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促进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大力加强特约人员工作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特约人员职能作用,通过参与有关执法监督和专项检查,加大民主监督力度,畅通民主监督渠道,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常性监督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问题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使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富有成效。(三)加强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的民生利益实现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民族优惠政策,保障和和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居住就业等方面的民生问题,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和扶助民族聚居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充分利用民族政策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优势,结对帮扶少数民族村发展经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四)发扬宗教文化,保障和完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健全完善宗教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宗教部门依法管理、基层组织积极配合、各团体有序参与、服务对象自觉参与的管理格局,创新宗教领域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引导宗教界继续在扶贫济困、救灾义施、养老助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宗教界人士阐释各教派慈悲济世、荣神益人等教义教理中的积极因素,走出丛林,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加强对宗教团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宗教团体的自我管理和发展。鼓励开展生产自养自救,减轻信教群众负担。同时,统战、宗教、财政等部门有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低保、医保、社保等事关宗教人士生产生活的民生政策,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五)发挥民企作用,保障和改统一战线如何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善民生做出更大贡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发挥工商联经济类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职能,切实履行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助手的职能。推动民营企业在不断发展经济、增加财富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继续加大民营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发挥新社会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不断扩大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单位等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覆盖面。协调不同阶层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和创业精神,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发挥他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发挥职能作用,港澳台界和海内外民生有新作为充分发挥台办、侨办、外事办和侨联、台联海外联谊会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同广大港澳台侨胞和眷属的交流交往联谊及求学经商寻亲的民生服务工作,畅通他们诉求表达渠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推动他们在祖国大陆期间的各类民生服务,为推动祖国的完全统一赢得更多的力量。
第一、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开辟巩固统战工作新渠道。 社会组织作为凝聚各界群众的自治性、民间性组织,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其中行业协会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目前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还未建立社会组织,建议统战部门适时出台加强社会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并以此为载体,保持与社会组织经常性联系,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使之成为开展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渠道。 第二、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的政治引导。 一是做好社会组织中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突出政治引导,增强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把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工作纳入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他们的成长和成熟创造有利条件,着重发现和培养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三是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对其中社会影响较大的先进分子在人大、政协给予适当政治安排。通过调整政协相关界别的设置,将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纳入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增加新的社会阶层的委员代表,为社会组织及其代表成员提供反映自身利益要求和政治诉求,进行参政议政的渠道。 第三、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加强同新的社会阶层成员的联系与服务。 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所联系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其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在统战工作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一方面社会组织要加强同新的社会阶层成员的联系。通过建立社会组织秘书长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开会,通报情况,沟通信息,协调关系,为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了解社会组织成员的情况,调动社会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社会组织成员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随时了解党的有关政策,发挥我党统战工作的优势。另一方面社会组织要热心为新的社会阶层成员服务。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将他们的要求、愿望、建议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和典型示范作用,增强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观念和能力,使社会组织成为凝聚人心、融洽感情、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园地。 第四、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社会组织党组织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要经常了解和掌握社团组织人员的思想状态和政治倾向,对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活动倾向,及时报告,并坚决制止和纠正,确保社会组织各项活动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健康地开展。要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入手,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对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各种社会现象,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法律知识和无神论思想,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确保先进思想文化在社会组织中的主导地位。使社会组织真正成为政府管理的“减肥剂”、社会融合的“黏合剂”、社会矛盾的“稀释剂”角色,促进社会和谐。
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科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管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管理学论文 范文 一:执行型下的软制度建设
一、执行型政府与行政执行力
(二)行政执行力的构成
有效的执行力是由许多要素和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行政执行力不是单个的力,而是由诸多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合力。而其中忠诚力、理解力、 领导力 、控制力是构成行政执行力的基本要素。忠诚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对党和国家、上级政府以及自身工作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热爱而产生的强大执行力。忠诚力是一种由信念产生的强大力量,会唤起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道德责任,从而把人的无意识的行为转变成为自动的、自觉的执行行为,是执行的最大动力。理解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准确把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精神和深刻领会上级部门的政策意图的能力。正确理解法律法规及政策本身的内涵是政府部门高效执行的开端,只有做到“吃透法律”“摸透政策”,才能确保依法行政和高效执行。领导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模范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协调各类资源和各方利益关系,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贯彻落实的能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协调指挥,具有强大领导力的政府部门能够紧密结合当地执行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排除法律和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成为执行活动的“大脑中枢”。控制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常变不居的法律和政策执行环境中应对执行变化、纠正执行偏差、确保法律公正和政策落实的能力。这种控制力表现为对法律法规推行过程的把控和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确保国家对社会的依法治理,维护法律的公正公平,体现法律的威严和公信力。行政执行力不是以上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些基本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力。同时,政府的行政执行力还受到执行环境、政策资源、制度约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些外在的影响因素中,制度约束因其普遍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成为了影响行政执行力的关键因素。
(三)制度因素对行政执行力的影响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制度有关,执行型政府的执行行为亦然。执行型政府能否依法行政、有效履行政府职能,与其自身的制度约束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影响行政执行力的制度约束角度来看,执行型政府的制度约束由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章条例等刚制度约束和价值理念、政府 文化 、伦理道德、心理约束等软制度约束组成,同时受社会环境变迁因素的影响。正是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特征的刚制度与具有广泛性、自发性、持续性特征的软制度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对执行型政府执行力的强有力约束和驱动效应。
二、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约束的现存问题
执行型政府在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管制”理念的影响,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利益主体结构、需求结构和利益实现途径的日趋复杂化,“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遭遇多种复杂因素的阻力。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约束作为国家治理中德治的主要抓手,其现状不容乐观,产生了以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内在软制度建设缺失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执行型政府作为国家改革方略和政策的最终实施者,在贯彻法律法规时往往通过制定政府 规章制度 等来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予以落实。这种用刚制度来推动刚制度实施的方式过于简单直接,忽视了相应的内在软制度的建设。使执行型政府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疲于应付,依法行政的理念很难在执行型政府内部达成广泛共识。没有了“改革进取”“自我超越”等软制度精神的强烈召唤,执行型政府的内在改革也会动力不足,使法律和政策执行停留在表面,行政执行力的提升难以实现。
(二)软制度与刚制度相互分离
良好的制度体系必须由刚制度和软制度相互支撑、相互补充而成。刚制度只有植入软制度的文化土壤之中并因地制宜地与之深度融合,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同样,软制度也必须依靠刚制度的强制力才能有效发挥其约束作用。一旦两者分离,制度约束的效力将大幅削减。然而部分执行型政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没能深刻理解刚制度与软制度的相互关系,更多地偏重于规章制度等刚制度的建设,而忽略了其与软制度的协同,致使软制度建设滞后于刚制度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部分执行型政府尽管大力推行软制度建设,却没有为这些软制度配套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奖惩 措施 ,导致其仅仅停留在 口号 上,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中,在公共治理中出现治理不力、社会互动不足、法律和政策执行阻力重重等后果。
(三)软制度建设脱离社会
环境好的制度必须“落地生根”,才能“开花结果”,软制度的实施尤其如此。然而执行型政府在开展软制度建设时,由于对其特性缺乏深刻把握,很容易将刚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制度移植” 方法 运用到软制度建设当中,直接复制和引用其他政府部门的软制度规范,忽略了政府部门自身的基础和组织内部各个体的认同情况。由于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差别和内部文化差异,这些外来的软制度很难真正得到政府执行人员的深度认同,他们依然按照原有的执行理念和行为规范开展工作,使外来的软制度成为了形式上的制度符号,没有实际效用,造成了软制度的“仪式化”。
三、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构成
执行型政府作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的核心主体,其行政执行力的提升需要有力的制度支撑。其中,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作为各项刚制度的有效补充和行政执行力的深层次柔性调适机制,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执行导向”的价值理念
执行型政府的价值理念是执行型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政府行政所持有的一种较稳定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观念体系。它是政府执行活动和政府人员行动的指南。“执行导向”的价值理念,则是政府执行活动的先导。执行型价值理念的培养,能够促进政府人员以执行为天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执行责任感,提升执行刚度,从而提高行政执行力。
(二)“崇尚服务”的政府文化
文化根植于社会和组织之中,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全面、巨大且持久的。而弥漫于政府组织内部的政府文化,往往能以强大的影响力引导政府执行者的思想意识和执行行为,并将其崇尚的各种价值观念、信念及行为规范逐步演变成为执行者自觉的执行思维和行动习惯。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目前政府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种以“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为导向的政府治理模式更加强调政府对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的执行,更加重视政府应有的“服务职能”,使“服务而非管制”“掌舵而非划桨”的理念成为执行型政府的政府文化核心。
(三)“令行禁止”的心理约束
心理约束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依据内心自发形成善恶好坏标准从而自觉遵守某些准则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超脱于外力的,而且一旦形成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令行禁止”的心理约束一旦内化为行政主体的内在信念与行为模式,就会产生长期的自我约束力,使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自觉做到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坚定贯彻到底,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自觉远离。“令行禁止”的心理约束为行政执行力提升提供了法律法规之外的隐形保障,是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的内核之一。
(四)“乐于奉献”的内在激励机制
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而相比外在的制度激励机制而言,内在的自我激励机制更能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潜能。执行型政府的执行活动面临着上级、协作部门、执行对象等多方面的压力,且由于利益因素的干扰和社会互动不足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执行过程往往充满阻力,存在诸多挑战。乐于奉献的精神能够激起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唤醒不畏艰难、直面困难的执行意志,不断克服执行难题,勇于实现执行目标。
四、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的实现路径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法治与德治的密切结合,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强化以软制度为基础的道德教化,才能确保符合道德精神的良法和体现公共利益的政策的产生,并使这些良法和善政依靠具有高尚道德的行政执行者在公序良俗的社会环境中推行。因此,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的实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道德教化、通往社会善治的路径。
(一)弘扬政府治理的核心价值理念
政府治理理念从根本上革新了政府部门的行政价值取向,为政府部门塑造了全新的政府形象,也为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聚集着新的能量。它蕴含的服务型政府、依法治国、参与管理和以人为本等核心价值理念,为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建设标明了航向,对执行型政府强化执行力有着强大的指引作用。服务型政府理念意味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由原来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转变为现在的“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执行型政府需要坚持“顾客导向”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力求为“顾客”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高效、高品质的服务,并积极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回应,使执行型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在服务性和回应性中得到不断提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执行能力的关键环节。执行型政府在强化软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渗透到每一个执行环节和执行过程。现代的政府治理是多向互动的治理模式,因此执行型政府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有效吸纳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以此激发社会公众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全力配合政策落实,从而促进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改革蓝图在基层“落地生根”。“以人为本”是政府治理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治理型政府、执行型政府区别于传统的统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及管理型政府的重要标志。因此执行型政府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核心治理理念浸润到每一个政府部门及其政策执行过程当中,大力弘扬民本作风,自觉摒弃和抵制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促进行政执行力的提升。
(二)引导驻存改革演化中的先进文化
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层层推进的改革为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改革演化过程中先进文化的引导驻存,将为执行型政府营造浓厚的执行氛围,打造崇尚服务、令行禁止和乐于奉献的高效执行型政府。社会软制度层面的规范和价值观等强化了正式制度,并使这些正式制度被社会所接受和支持而得以延续。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正式制度的发展和演化,是正式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政府机关文化对执行型政府的工作效率、执行效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建设,关键在于塑造先进的执行型文化,使之在执行型政府中引起广泛共鸣,凝聚团体共识,并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确保其始终处于引领执行型政府发展、促进执行力提升的先进地位。
(三)培育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实施机制
完善的制度不一定必然导致完美的结果,还必须配套相应的制度实施机制才能产生现实效力,因此执行型政府软制度效力的充分发挥,除了不断完善软制度本身之外,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育和健全软制度的实施机制。第一,建立软制度落实的引导激励机制。“制度本身是无生命的存在,它的活力必须由人赋予”。由此可见,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制度落实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软制度实施的效果。在日常的政府工作中,执行型政府需要对所属人员进行执行理念和执行精神的正面 教育 引导,并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服务意识、自觉做到令行禁止和充满奉献精神的执行组织和个人给予薪酬和职务的提升,进行荣誉和称号的授予,同时通过公开表彰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先进 事迹 等形式对这些行为进行正强化,不断巩固效果,扩大影响。第二,强化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不仅体现了社会道德和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的主题,而且是影响其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出表率,自觉做到依法行政、无私奉献,带头践行各种先进的执行理念以及体现这些理念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用实际行动感化和号召全体执行人员树立良好的执行意识,促进各项软制度的有效落实。第三,健全软制度落实的监督机制。软制度的非强制性特征决定了其实施主要依靠社会成员的自我心理约束和自律行为。但仅依靠软制度内在的感召力和约束力来发挥其效力是远远不够的,执行型政府必须建立健全软制度落实的监督机制,对执行型政府中的官本位、以权谋私、执行不力、松散懈怠等不良作风进行坚决查处,并通过政务平台、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将这些现象公之于众,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使执行型政府中的不端行为无处藏身,进而促进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人人敬畏软制度、各个落实软制度的良好风尚。
(四)发挥软制度与刚制度的协同效应
一项制度是否具有生命力不仅取决于制度本身完善与否,还取决于和其他制度的协同与融合的程度,这是我国在社会治理中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原因。若要最大化发挥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的效力,必须促进软制度与刚制度有效协同,通过这两种制度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与相互融合,使软制度在协同体系下凸显作用。第一,要发挥两种制度在协同过程中的互补效应。软制度与刚制度因各自的特点不同,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执行型政府强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对于刚制度尚不健全的领域,必须加强相关软制度的引导和约束;同样,对于软制度制约乏力的领域,必须强化刚制度的支撑和依托作用。两种制度相互补充,才能有效减少制度约束的盲区,对执行型政府形成全方位的制度覆盖和无缝隙的制度约束。第二,要增强两种制度在协同过程中的互促效应。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与刚制度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互通性决定了它们可以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一方面,执行型政府软制度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是执行型政府各项刚制度建立的基础和依据,同时软制度可以推动刚制度之间争议的解决,增强刚制度的合理性。因此执行型政府在制定行政法规和各级规章制度时,应坚持以执行导向、崇尚服务、令行禁止、乐于奉献等先进的执行型理念为指导。另一方面,刚制度所具有的强制性特征能为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的实施提供支撑,降低软制度实施的阻力,增强软制度实施的效果。第三,要促进两种制度在协同过程中的互融效应。执行型政府刚制度与软制度的互相融合是指二者通过一系列彼此相互适应和协调的有效制度变迁,最终达到彼此共生、相互促进的一个帕累托改进。执行型政府需要适时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和改变刚制度与软制度的内容和形式,使二者之间更具恰适性和耦合性,从而实现共生互进的良性循环。
管理学论文范文二:城市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一、社会保障中的内容
1.社会 保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社会保险的概念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运用社会力量,通过立法手段向劳动者及其雇主筹措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在劳动者失去劳动收入后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社会保险的种类有许多,主要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
2.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上低收入者与弱势群体,通过直接给予这部分群体经济上的支持,以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救助的形式同样都许多:包括住房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贫困救助制度等等。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面向社会全体公民,提供良好的,免费的服务。社会福利从实质上说应该是一种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津贴。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针对的对象比较特殊,对象大多是国家或社会上那些现役军人,残疾军人,退役军人,烈士等。社会抚恤的本身就是一项较为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的对象十分狭隘,享受社会优抚待遇的对象是为整个国家及社会有所付出,牺牲的,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社会优抚的待遇往往是比较高级别的。
5.社会互助
社会互助更加能体现一座城市在社会保障上的“温度”,因为社会互助是针对那些有生活困难社会成员,并由公民自愿帮扶形成的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指的是社会组织和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活动。他是一种自愿的、非营利性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的捐款、自愿捐款,政府救助资金来源是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社会互助的主要形式有: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慈善救济的民间公益组织;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自发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
二、社会保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维持社会稳定,为城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个完整,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让居民充分享受更有安全感的城市生活,居民在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满足感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犯罪率。整个城市呈现出安定和谐的局面,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中,将能够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土壤”。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让社会能够安定有序。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的责任是将公平与互济为主题,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民主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权益,人们内心的自由与平等的意识不断增强,这就对社会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仅关注公平本身,开始更加关注整个社会公平的进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正好契合广大群众内心的需求,符合每一个社会人的内心价值取向,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每一个人的生活保证在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存在于整个社会当中的极端情绪,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能够有效地缓和社会上的矛盾,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阶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好社会基本结构的稳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以理解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是和生产力同样的以制度为保证的尊重。
2.促进城市居民消费,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出口锐减,投资下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剩下消费这一项。因此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对拉动内需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在制定经济政策中明确指出将扩大内需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想让社会群众大胆放心地消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广大社会群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享受相对应的有保障服务。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吸引人口定居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为了让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控制在一个设定好的标准之上,在满足了这些群体的生活方面的需求后,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将会大大提升,这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打个比方,广大群众更加愿意到大城市去生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社会福利,由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来到这些大城市,这些流动人口的到来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人口带来的生产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建设不可能这么快完成的。
4.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
上文论述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就是在于给予广大群众最直接的公平与正义,让全体社会群众能够享受到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上的生活。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这些收入差距的存在让整个社会结构十分不稳定,为了避免出现不想出现的局面,必须要有一套完整有效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去缩小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尽管社会保障制度在缩小城市收入差距上的能力与税收相比十分薄弱,但是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一系列的最低保障的生活服务,这是不能通过税收做到的。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1.采取多种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尽力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缺乏为了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社会保障制度投入的资金足够大,但是如果社会保障需要的资金全部由政府掏腰包,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压力会十分的大,因此,政府应当广开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源,大力鼓动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企业以及公益组织充分地参与到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活动中来,尽可能地减少财政支出压力,尽可能地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的缺乏,尽可能地让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稳定在一个高标准的水平之上。政府部门应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来填补空洞的社保基金账户,逐步减少社保基金运营的风险。我国商业保险是落后于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因此,未来所有的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协调、相互促进,确保商业保险补充社会保险缺乏的社会保障功能。也可以争取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援助,建立教育、卫生保健、职业培训等社会保障项目,甚至可以将国际保险基金引入国内市场,通过多 渠道 融资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2.实现多层次社会保障,加强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从多个方面展开。同时社会保障的制度应当讲求高效率,即通过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来实现最大化的社会保障效果。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必须经过严谨的论证分析,规范的试点调研才能广泛地展开,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体社会结构的稳定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严谨、科学。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源再分配的功能,社会保障提供的福利必须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应根据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社会资源供应能力、政府的财政平衡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3.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实现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必须依赖于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要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投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设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基金。但是由于社会保险基金在投资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稳定投入,这就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操作必须是高质量,高标准的,同时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来帮助基金的保值增值,只有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才能确保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区间内社会保障的力度和效果能够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也十分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险基金来剪短基金的整体运作,才能全面地控制社会保险资金的流动与运作,也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出现社会保险基金流失的情况。
上中国期刊库网站找了类似的文章进行参考啊,或者直接找小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