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ley0522
黄沙万里说胡杨 尚昌平全世界61%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的胡杨89.1%在塔里木河流域。作者长期在该地采风,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常常给予作者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拨开精神意义上的价值,胡杨作为一种植物,它的独特魅力在哪?胡杨为什么长得奇形怪状?“胡杨泪”是什么?胡杨为什么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的美誉?作者在文中为我们逐一解答。今天,最让作者心焦的是,胡杨面临的困境,那又是什么? “一汪泉水可以救你的命,一片绿色的胡杨林是你的家”。走进塔克拉玛干,这句格言教我如何在沙漠中寻找生路,在过去的几年中它伴随我一路同行。 我多次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我谙熟胡杨,可以从它剥落凹陷的躯干上及它生长的朝向判断出方位,闭上眼睛可以从胡杨身上摸挲出它生长的境况,在胡杨沁出的苦香里,甚至能闻得到它传输来的顽强生命气息,我每每在沙漠中沮丧的时候都要感谢胡杨给我的力量,否则,真不知如何乐观地应对浑天一色的漠黄。 胡杨的“足迹” 在植物区系分类中,胡杨属于古地中海成分,它是在古地中海退缩、中亚荒漠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树种。其广泛分布于中亚荒漠河流泛滥地区有潜水分布的河道两岸,在这一强大陆性气候地区构建出奇特的绿洲森林景观。 在国外,天然胡杨林主要分布于中亚及西亚地区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非洲的埃及,南亚的巴基斯坦。除此之外,东至蒙古、北至高加索地区,都有胡杨的“足迹”。 我国的天然胡杨林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地区,包括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甘肃省河西走廊以及内蒙古河套地区,但主要分布在南疆塔里木盆地。据统计,全世界61%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的胡杨89.1%在塔里木河流域。 胡杨是跟着水走的植物,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所以胡杨的“足迹”在沙漠中处处可见。今天,当我行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有河水的地方,很远都会看到大面积走廊状的河岸林,而失水干涸的地方,胡杨林正面临着深陷沙海的命运。夏日里,湍急的河水从昆仑山奔流而下,滋润着两岸郁郁葱葱的胡杨林,而在其后便是半年之久的枯水期,胡杨林靠河床下的潜流和自身的休眠度过这严酷的季节。 胡杨没有“泪” 胡杨在维吾尔语中称作“托乎拉克”,即“最美丽的树”。胡杨属杨柳科,杨属,系高大落叶乔木。据考古文献记载,胡杨已有300万-600万年的历史,是杨树类中最古老的树种。胡杨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沟纹,粗裂如沟壑。通常,成龄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树干通直。但是,见过胡杨的人都肯定会有这样的深刻印象,大多数胡杨可是长得奇形怪状的,像人为的“病梅”一样。胡杨变成这样子,有人误认为主要因素是人为,其实主要是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胡杨自身的特性造成。在干旱、风大的地方,衰老的胡杨无力对抗这严酷的环境,通常就是枝杈扭曲。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胡杨会像“壮士断臂”一样放弃对若干枝条的供给,以维持最低生存需求;当大风刮掉了老枝,新枝萌发出来,加上胡杨树枝分化严重,树结比较多,也会影响树木笔直生长。 我见到过不少粗大的胡杨,我实测活着的胡杨最大的胸径1.8米,也就是树围达5.65米,树冠离地面21米。据了解,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黑河下游居延海地区有一株被当地人称为“神树”的胡杨,胸径2.07米,树围近6.5米,树高27.5米。 当地人又将胡杨称作“异叶杨”,原因是胡杨叶形多变异,一般幼龄树的叶为线形或柳叶形,成龄树叶形变异为阔卵形、心形、三角形,叶缘呈疏生锯齿状,都是为适应环境做的改变。胡杨大多为雌雄异株,每年5月开花,花先于叶,至8月间果实成熟,种子像蒲公英,随风传播籽种。籽种飘落在潮湿土壤上5至7天即可萌发,在干燥的土壤中籽种10天之后便失去生命力,即使予以湿润的条件也“回天乏力”。 胡杨并不是旱生植物,它属潜水旱中生-中生植物,逐水而生,当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时, 它活得挺“滋润”;在地下水位降到6—9米后,它就开始萎靡不振;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只能撒手尘寰了。但是,百万年的进化磨炼出胡杨超强的生命力,它对干旱、盐碱及风沙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胡杨可以在气温-39.8℃到41.5℃、年降水量仅40-289毫米,但蒸发量高达1500-3700毫米的环境中安然无恙。为什么胡杨的生命力那么强?因为一株成龄树主根(垂直根)可深扎地下6-10米,侧根(水平根)十分发达,在浅土层呈水平方向可形成长达数十米的浅根系。而体内水分蒸发后多余的盐碱,又能从树干上的裂缝或伤口中分泌出来,形成苏打盐晶。这时的胡杨就像一个悲伤的人,“脸”上挂满了“泪滴”,风干后,“泪痕”斑斑。当地居民拟人化地将之谓为“胡杨泪”,其实那是“胡杨碱”,可以用作发酵面食的调和剂,也可作为辅料制成肥皂使用。经这一解释,“胡杨泪”就不再是文人墨客笔中“悲情”的素材了,只不过是胡杨遵循“适者生存”为适应环境而进化的自然现象。 不管有没有见过胡杨,大多数人都听过这句话:胡杨1000年不死;死后1000年不倒;倒下1000年不朽。真是这么回事吗?事实证明,确实存在“千年不死”的胡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分院的胡杨研究专家李护群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就见过树龄1000年以上的胡杨。根据树木年轮生长的原理,胸径达到两米,也就是树围6.28米以上的胡杨就是千年“老寿星”,李老师看到的那棵胡杨胸径有2.01米。“千年不死”的胡杨毕竟很少,更多的时候,人们看见胡杨树干基部被沙土压埋后长出新的不定根,无性繁殖力强,可在母株四周发出许多幼株,这些胡杨像一个祖孙同堂的大家族一样,母株坐镇“中堂”俨然一老祖母,就爱用夸张的语气称赞它“生而千年不死”;由于主根系和水平根系十分发达,因此即使在生命结束后也能紧紧抓牢沙土,长久地支持住它的躯干,所以有“死而千年不倒”之说;在沙漠地区,由于极端的干旱,使微生物活动十分贫乏,致使胡杨和其他许多的生命遗体都受到干旱环境的保护,不易腐烂,故有“倒而千年不朽”之说。 “木”尽其用 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惟一乔木,胡杨悉数被当地人利用。 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史前人类,很早就懂得胡杨对他们的重要意义,他们用胡杨木搭建成最原始的房屋,并截取胡杨树干刳空制成独木舟,手执带有石镞的胡杨矛枪及胡杨木制成的弓弩,过着他们的渔猎生涯。他们使用的生活器皿木勺、木碗、木几、木盘,以及用作炊煮的木盆,无一不取自胡杨木。而手巧心慧的女人们则用胡杨木制成纺轮,尽管生活用具简陋,但总少不了一柄精心制作的木梳,以至于在所有的古墓穴中单凭发髻间的木梳和精心缀结的木扣,就能让人直接分辨出墓室中主人的性别。 塔里木盆地的居民曾把胡杨当作神灵崇拜,原始的树神崇拜,表明胡杨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据考古发现,孔雀河下游古墓沟遗址系距今3800年前史前人类的公共墓葬,墓葬的营造方式以胡杨木排列成巨大的环形图案,它的深层含义至今尚未破解。同样,在小河5号墓地也发现了以胡杨木为标志的公共墓葬地。独木舟形的棺木和插立在墓间的木桨表明早期的先民以渔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在墓葬中发现人物雕像,似具有偶像祭祀的含义,而这一切都在表明胡杨是当地古人处于“万物有灵”阶段的神秘信仰符号。 当我站在这些古墓遗址上时,仿佛那些插立在墓地上的每根胡杨木,都代表着每个先灵,人生幻灭,而胡杨木枯立不朽。倘若不是兀立在墓地中的胡杨木,那些墓地早已为风沙湮没,今天的我们又如何能知道这些文明的遗迹呢?20世纪初以来,有关塔里木盆地人文地理探索从最初的发现到迄今为止的结论,都因为那些雕刻着精美图饰的梁木和书写文字的木牍是以不朽的胡杨木制成,才让我们得以认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在一片绵贯千里的沙海中,是死而不朽的胡杨为我们带来了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 直到今天,当我在塔里木盆地行走的时候,还能看到当地居民在建筑房屋的时候,都要圈起一棵胡杨树,做到人人家中有棵树。胡杨的树冠是个天然的凉棚,屋子环绕一棵胡杨而建。胡杨木屋一般都是一间方形的木屋,除了框架以榫卯结构相连,“墙壁”用胡杨枝搭建,排扎的树枝则用羊毛绳扎紧,整座木屋不使用一根铁钉。木屋的结构完成后,他们用河泥涂抹木屋内外,但不久,墙壁上的河泥就会被风蚀脱落,裸露出树枝,涂河泥的工序一次次地被重复着。胡杨木屋是塔里木人就地取材营造栖居空间的作品,简陋但却不简单,体现着生存的智慧。 曾经胡杨不再“林” 昔日的沙海里,曾有过胡杨林形成的绿洲,但最终为沙漠所吞噬,大自然气候的变化和干旱的地理环境固然是原因之一,而人类无度地毁灭植被及攫夺胡杨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则是导致胡杨之死的根本原因。 百年来,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考古发现,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约在距今4000年前,其种族聚落基本上分布在盆地边缘具有稳定水源的区域。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中期,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受周期性干旱气候的影响,导致包括楼兰屯田区、精绝国等因缺水被迫放弃,在之后千余年里,虽然干冷、暖湿气候周期性的变化持续交替进行,但气候干旱的特征却愈加明显。 另一方面,据资料显示,两汉时期,塔里木盆地的总人口已达到40万,公元1825年塔里木盆地人口为150万,1949年增加至303.94万,2000年达到825.70万,人口增长为两汉时期塔里木盆地人口总数的20倍。人口的剧增必然要扩大耕地面积,1952年全流域耕地面积为85.86万公顷,至2000年面积已经增加了一倍,塔里木河流域扩大后的耕地面积已占新疆耕地面积的46.12%,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违法毁林开荒的土地面积。人口增加及无度的开荒种地,使胡杨遭受到从未有过的乱砍滥伐之灾。 近些年来,内地流入塔里木河两岸“淘金”的人群成为新的拓荒者,他们采取合股、独资等形式,购置、租用大批推土机等机械驶进塔里木河两岸,致使塔里木河流域原始胡杨林和天然植被大面积遭受人为的破坏。以开垦耕田获取短暂的经济利益,不惜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本已不可取,更何况所开垦的耕地由于没有林带的保护,逐年受到风沙的侵袭,最终也沦为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谁也无法预期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垦伐有无终了,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垦荒的风气没有得到绝对禁止,塔里木河不仅需要法律的保护,也需要更多的管理者严肃法纪,让那些垦荒者不再驾驶推土机冲向已经千疮百孔的植被。 其实,塔里木盆地各河流大规模的筑坝蓄水是导致胡杨林大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952年,尉犁县在拉依河筑坝拦截河水,使几千年来相通的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分离。其后,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拦截上游全部来水,只有在丰水年,才将余水放流至下游英苏一带,致使库尔勒—若羌绿色走廊的原始胡杨林锐减。从6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下游至台特玛湖间的400公里的胡杨长廊逐渐变为一片衰败林,在我眼中,那是一片枯域,而恢复这条绿色长廊,至少需要一个世纪甚至更漫长的时间。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原本就十分脆弱,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在我采风的过程中,沿途触目可见成片枯死的胡杨林,被破坏的原始胡杨林有的是几百年来形成的天然林带,而两岸植被毁灭带来的是土地沙漠化。今天,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胡杨林面积由50年代的600万亩减少到目前的360万亩,下游由50年代的81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1万亩。 在被毁坏的土地上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柽柳、梭梭草等抗旱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还有适应干旱地区的药用植物,如:罗布麻、铃铛刺等和菌类,如胡杨蘑菇和肉苁蓉等,由于得不到河水的浸润,渐渐被沙海吞噬,幸存的植物面积越来越少。 生存空间被黄沙覆盖,野生动物也被迫走到了穷途末路。原始胡杨林里曾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如今,这片土地上的新疆虎已经绝迹了,现存的动物仅见少量的黄羊和塔里木兔,禽类的种类和数量已十分稀少。 我认为,塔里木河流域的繁荣不在于有多少高楼,或者多少良田,它的标志应该是恢复以塔里木河为依托的良好生态环境,这才是用于今天、留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宝贵资产。有幸的是,人们开始了挽救塔里木河、挽救胡杨林的行动。向塔里木河下游紧急输水已初见成效,两岸的胡杨林开始慢慢复苏。 2006年秋末,我再一次来到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县的喀尔曲尕,在那里,每一座院落里的房屋都倚靠着一株胡杨,而每一株胡杨都是居住者不舍的根。望着金色的胡杨林和河面上漂泊的独木舟,我真不愿意看到这些仅存的胡杨家园也有一天消逝在漫漫黄沙中…… 来自:龙源期刊网
优尼makeup
《西风胡杨》是作家潘岳的一部散文作品。 胡杨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直径可达1.5米,木质纤细柔软,树叶阔大清香。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胡杨树龄可达200年,树干通直,高10-15米,稀灌木状。树叶奇特,因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为适应干旱环境,生长在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却圆润如杨。 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林是荒漠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它的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土壤,千百年来,胡杨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胡杨也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胡杨对于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 胡杨是较古老的树种,对于研究亚非荒漠区气候变化、河流变迁、植物区系的演化以及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胡杨林在改善荒漠生态方面的作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为戈壁、沙漠所占据,干燥少雨,特别是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荒漠气候尤为强烈。胡杨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围,犹如一条绿色长城,紧紧锁住流动性沙丘的扩张。 新疆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北疆盆地沙漠边缘的片、带状的绿洲中,多为沙漠戈壁包围,处于干旱、风沙威胁之下,内蒙古、甘肃西部一带,也处在近似的自然环境中。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就不能忽视分布在这些地区河流两岸和洪水侵蚀地上的胡杨林。由于有这些胡杨林的存在,干旱恶劣气候才得以缓和。在南疆塔里木河中,上游两岸以及下游广大地区分布的天然胡杨林,构成了一道长达数百公里连绵断续的天然林带。这条天然林带,对于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有效地阻挡和减缓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移,保障绿洲农业生产和居民安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大量胡杨林生长分布在河流两岸,保护了河岸,减少了土壤的侵蚀和流失,稳定了河床。胡杨林的蔽荫覆盖,一方面增强了对土壤的生物排水作用,另一方面又相对地减缓了土壤上层水分的直接蒸发,抑制了土壤盐渍化的进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胡杨作为荒漠森林在中国西北地区广阔的荒漠上所起的巨大作用,是难以用一般数字估价的。
伊斯忐忑
荒郊沙径的枝干 蠕动着稀疏的叶片 像位得道的高僧已入定千年 今日特来拜见 以诗的名义寻结善缘 沙海中的活佛 何时开启你的法眼 何时开启你的法眼 银幕中的汗血马 所有的汗都熬成血 只要体内还有活力在蠕动 就会拼出几片叶子 只要体内还有活力在蠕动 就会拼出几片叶子 终因不敌而战死 就用自己的戈 割解自己的尸 或卧 或立在沙漠里 惨烈的战场随处可见 未曾掩埋的烈士 拂指采几根沧桑白发 我的身上唯此物能伴胡杨不朽 我的身上唯此物能伴胡杨不朽 死去的胡杨啊 在野风搅动的飞沙里 像一群溺水者伸着求救的手 终因没有一线生机可抓 便和绝望凝固在一起 其实 胡杨想抓住的 恰恰是水 如果他们捐躯之后 能引来甘泉 胡杨群落会义无反顾的再死一次 如果他们捐躯之后 能引来甘泉 胡杨群落会义无反顾的再死一次
gangyaya037
在梦里 ,金黄一直蔓延到视线的最深处,在头顶上方波涛汹涌地绚烂着,奔涌向蓝天。
在梦里 ,这片金海,它们似乎有声音,“刷刷刷——”,是金浪在拍打天空的吗?
在梦里 ,脚下的金地毯,软软的,踩上是清脆的咔嚓声。
在梦里 ,风吹过这片金黄,将我的这团金色的梦吹的好远好远,吹到了同样金色的树丛,吹到了更远的蓝天。
在梦里 ,我站在胡杨树下,耳边没有了车鸣,世界突然变得无声。
我有一瞬间的恍惚。天色开始昏暗,金黄慢慢爬向了天空,直到天空也与树叶融为一体。
在梦里 ,满目的金黄中,有两抹鲜艳的红色。急促的鼓点声响起,利剑出鞘,胡杨树叶裹挟着两个身影在树林中穿梭。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中,张曼玉与章子怡在胡杨林中的打斗场面,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如梦境般的地方。
这里就是 额济纳 ,位于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端。
额济纳旗地广人稀,几乎 全部被沙漠与戈壁覆盖 。
它像一位神秘的 异域女子 ,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藏着深深的故事吸引人,又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戈壁绿洲,瀚海沙漠,这里时而天堂,时而地狱。
享受阳光透过胡杨树叶的间隙打在脸上,目光所及,皆是金黄。
风吹过响起的沙沙声,是胡杨林在与人低语。
被掩盖在 历史 长河中的秘密被风沙吹开,夜晚星光细细碎碎地洒落下来。
饮一壶酒,唱一首歌,悠远苍凉,这片土地似乎又沉沉地昏睡过去。
也许你生活的地方,秋天只是含蓄地被一带而过,那你一定要在 九、十月份 去感受额济纳的秋天。
去感受自然的生命力,去探寻掩埋在黄沙下的秘密。
01
生命力
“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
胡杨用三千年站出一道风景线。
胡杨树是种神奇的植物,它们耐寒、耐旱、抗风沙,时常守护在边关大漠,屹立不倒。用顽强的生命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每年深秋,它们将积蓄了一年的力量喷薄出来,给戈壁沙漠染上了活力。
不要忘了,额济纳的胡杨有三种姿态。
在这里感受胡杨的壮丽
胡杨林景区就位于额济纳河畔,盛夏时节,这儿还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称之为大漠中的“世外桃源”一点儿也不为过。
深秋的到来,将胡杨林一下染成金黄。
沿着额济纳湖畔望去,被风吹起的落叶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抬头,一棵棵披上黄袍的胡杨冲着蓝色的天伸展去。
你绝对不会感受到秋天的萧瑟,置身于团团簇簇中,只会感叹它们给荒漠带来了生命之魂。
在这里感受胡杨的悲壮
达来呼布镇东南荒漠中,有一派神奇的景象,一眼望去的苍凉之感,这里是一片枯死的胡杨林。
它们干枯的枝干伸出各种千奇百怪的姿态,有的 倒伏在大漠中 ,似是奄奄一息的人;有的站得笔直 直冲云霄 ,似乎是朝天叫嚣着不公;有的 梗着脖子 ,似乎有些死不瞑目......
天色逐渐暗下,枯胡杨的身躯在夕阳下化成黑色剪影,更显苍凉与诡异。这里就是 怪树林 。
怪树林还有着一个 悲壮的传说 :
黑水城曾经有位黑将军,敌人攻城,黑将军带领的军队被困住,在被截断了河水的情况下突围后,带领军队杀出城外,战死于这片怪树林。
因此,有人说,这片怪树林是黑将军与他的将士们不死灵魂的寄存地。
“茫茫荒漠夜孤单,细语胡杨度万年。决战狂沙同月醉,如花秋叶惹人怜。”
而实际上,怪树林是由于人类的 不合理开发 ,导致额济纳河水断流,干旱而死。凭着本身耐腐的特性,最终站成了各种怪异可怖的姿态。
在这里感受胡杨的神秘
在额济纳500多万亩的胡杨树中,有一棵特别的存在。
它已经是一位 800多岁 的老人了。时间在它身上留下了许多痕迹,它高23米,直径有2米多,需要六个人一起才能围住它。
你不知道,它在过去的八百多年中目睹了多少世事变迁,不畏寒霜不说愁;你不知道,它饱经风霜后仍冲天豪气站在大漠中,笑对沧桑......
传说给它又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土尔扈特人初到绿洲时,这儿的胡杨骆驼与马队无法进食,于是他们焚烧森林。所有的胡杨都在大火中消逝,只有一棵仍然挺立,于是,它便被人们称为“ 神树 ”。
神树被额济纳的人民当做信仰,每当冬末初春之时,人们会来这棵树前 诵经祈福 ,祈求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身体安康。
胡杨林就这样以不同的姿态屹立在额济纳的大漠中,陪着这片土地一起听狂风呼啸,看落日孤烟,滋养一代又一代人。
02
探寻
这儿有神奇的湖泊,在一片荒芜中萌生出的点点生机;
这儿有古城的痕迹,在 历史 的滚滚车轮中只剩下了残败;
这儿有无边沙漠,被风画出蛇状的沙纹;
这儿也有国家建设的成就......
居延海
“单车欲问边,蜀国过居延”中的居延,就是这里。
居延海,曾经是 远古时期西北最大的湖泊 ,而它其实不是海,而是一片湖,狭长如弯月。
水面点缀着丛丛芦苇,常常掠过成群的海鸥,在了无生气的荒漠中,这突如其来的生命格外难得。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一定要看看落日时的居延海,整片湖泊荡漾着红橙色波光,异常闪耀。
居延海是神奇的“游移湖”,忽大忽小,忽南忽北。
漫漫黄沙中的淙淙流水,是自然赐予额济纳的珍宝。
八道桥沙漠
如果你看过《沙海》,那么一定知道其中的故事全部围绕古潼京展开。
古潼京是否真实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古潼京的所在地,就是“世界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原始的渴望,想要探寻未知的地域。小说中对巴丹吉林沙漠的想象,给它又蒙上了一层看不透的纱。
额济纳的这片八道桥沙漠,位于 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 ,与胡杨林相接。
一定要去感受日出、日落下燃烧着的沙子,踏过胡杨、驼队脚下的苍茫。
黑水城遗址
荒芜的沙丘、佛塔、清真寺、干涸的河道,似乎能够嗅到曾经这里的人烟气息。
1038年,西夏建立政权,设“黑山威福军司”,管辖额济纳旗,驻扎于黑水城。明初,黑城被攻破,朝廷无暇顾及,遂放弃黑水城。
之后人民迁移,河水干涸,逐渐沦为荒城。
我们仍然能够透过残存的古教堂看到当时的盛景。
但不幸的是,20世纪初,黑水城的大批珍贵文物被外国探险队用驼队运走,若没有这些强盗,这里大概可以成为“黑水城博物馆”了吧。
去额济纳
看胡杨的千姿百态
叹生命的坚韧顽强
去额济纳
感荒漠的广阔无边
风光无限处,叹是 历史 的斗转星移
03
出发
行程推荐
D1:兰州集合,住兰州;
D2:兰州-张掖七彩丹霞日落,住临泽或七彩镇;
D3:黑城遗址-怪树林夕阳,住额济纳旗;
D4:额济纳胡杨全天游览-巴丹沙漠越野冲浪,住额济纳旗;
D5:额济纳旗-居延海日出-嘉峪关,住嘉峪关;
D6:嘉峪关关城-私家牧场,住祁连县;
D7:祁连山脉-仙米彩林-互助十二盘-西宁/兰州解散。
最美七彩丹霞地貌
规模最大古遗址
怪树林夕阳
额济纳千年胡杨
最高沙丘巴丹吉林沙漠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凌空倒挂悬臂长城
深入私家牧场
秋季天堂仙米彩林
行程特色
1、明星领队:他们不仅有漂亮的颜值,更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带小伙伴引领快乐,嗨翻大西北;
2、狂野玩法:中国最美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激情越野车沙漠冲浪”;
3、日出日落:“居延海一生不能错过的日出”“怪树林一世不可错过的日落”一朝一夕之美景、堪称奇迹;
4、秋色撩人:额济纳秋色胡杨林全天游览,徜徉小众景点“仙米彩林”又一个秋的天堂;
5、民俗体验:探访游牧民生活文化体验牧场,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照相,品尝青海土火锅+酥油奶茶、糌粑、酸奶、油馓子等8道少数民族小吃
行程详情
D2 兰州-张掖七彩丹霞日落-张掖
早上乘车出发前往 七彩丹霞, 今天的程时间会比较长,基本都是在公路上,但是西北的壮阔已经让您惊叹!下午抵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的 七彩丹霞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岩层陡峭,色泽明晰,条条色带覆盖在连绵的山丘,像少女各式各样的裙摆。气势磅礴的山貌和彩色的丘陵相结合,非常壮美,夕阳西下,本就七彩的丹霞山更加色彩斑斓,尤为壮美。
D3 张掖-黑城遗址-怪树林-额济纳旗镇
吃过早餐。收拾好行李出发,下午16:00抵达 弱水金沙湾 , 黑城遗址 是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遗址——西夏黑城、黑水城和沙漠一起构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之美,城墙上的佛塔,城墙外的清真寺还在诉说过去的繁华,但仅残留塔基,整座遗址给人无限苍凉、悲壮的感觉。
18:00左右抵达 怪树林 ,这个时间正是怪树林日落最美的时候,茂密的胡杨千奇百怪,神态万般,漫步在浓郁的胡杨林中,仿佛进入神话般的仙境。千年不朽的胡杨枯木、震撼人心的生命景观、怪树林是一个奇迹,…夕阳西下,镜头里留下消失在地平线上的一抹夕阳。
D4 额济纳旗-胡杨林-沙漠越野车冲浪-额济纳旗
用早餐后出发前往 额济纳胡杨林 全天畅玩!这里的美景因张艺谋《英雄》而名声大起。
从二道桥到八道桥,这里有走不到尽头的胡杨林、红柳海, 瑟瑟秋风中的胡杨林已变成一片金黄,金秋时节漫步辉煌的金秋胡杨林,捕捉千姿百态的胡杨美景。
这里是胡杨的故乡,也是大漠的居所。胡杨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的说法,被世人称为英雄树。保护区内的一道桥至八道桥,分布着不同的胡杨景观,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八道桥的大漠景区,沧桑醉人心魄。你也可以找寻领队所说的一树三叶的神奇景象:“幼树叶如针似柳眉、壮龄树叶酷似白桦、老年树叶椭圆。”
17:00乘景交车前往八道桥,巴丹吉林沙漠北缘-重头戏来了 越野车沙漠冲浪 驰骋在雄伟的空旷的茫茫沙海之中,沿着起伏的沙丘俯仰腾挪,一路尖叫不断。训练有素的司机快速的在沙丘之中穿行,忽上忽下,时左时右,快速冲顶,酣畅淋漓,带给队友们挑战和刺激。
当然这里还有夕阳晚霞的绚丽色彩,更能零距离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妙意境。
小贴士:
额济纳胡杨林是通票,包含景点:陶来林、恋影林、二道桥塔王府、倒影林、三道桥红柳海观景平台、四道桥英雄林、五道桥胡杨民俗风情园、七道桥梦境林、太阳湖,小伙伴在自由活动期间可以全天自由徜徉!
D5 额济纳旗-居延海日出--嘉峪关
今天需要早起前往 居延海看日出, 当晨光洒在湖面,湖边芦苇丛都被镶上了金边,鸟儿翩飞更增添了几分诗意。居延海无论用什么器材,都可以拍出大片的感觉。随后小伙伴沿着一路荒茫戈壁,这里人烟稀少,一片苍凉。16:00左右抵达天下第一关城 嘉峪关 。
D6 嘉峪关关城-私家牧场
早餐后前往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关城 ,从关外看去,巍峨雄壮的关城及瓮城伫立在夕阳之下,一派庄严。几百年前的大青石,依旧在这里默默地承载着 历史 的厚重。 嘉峪关外,是延绵的祁连山脉,远处的山顶可见积雪,天空的灿烂云霞将嘉峪关关城衬托地更加壮美。
14:00左右抵达中国最美的祁连山大草原的一部分—— 扁都口 。拍照留念后继续出发。
18:00探访游牧民生活文化体验 私家牧场 ,换上少数民族服装照相,品尝青海土火锅+酥油奶茶、糌粑、酸奶、油馓子等8道少数民族小吃。
D7 祁连山脉-仙米彩林-互助十二盘-西宁/兰州解散
早餐后乘车穿越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祁连山大草原 欣赏祁连草原之秋景。
11:30穿越金色的白桦长廊不久后就会看到令人炫目的赏秋色的目的地【仙米彩林】这里是俯瞰祁连山脉最佳岸的田野里堆满了丰收的青稞垛,成群的牛羊更是遍地都有,信手一捏就是一张好片子。这里绝对是一个谋杀快门的地方。 我们在此停留一段时间,队友可以漫步其中在慢节奏中感受和拍摄西北秋色。
16:00路过 互助十二盘 ,这段公路有十二个弯,因此而得名,高处俯视,别样的公路美景。
18:00抵达西宁火车站;21:00抵达兰州火车站。此次行程圆满结束,期待下次有你的旅行!
小贴士:
西宁和兰州都可解散,如果定西宁的火车建议定19点之后的,西宁的飞机建议定21点之后的。如果定兰州的火车或飞机,建议在兰州住一晚,预定第二天的车次或航班。
【汇客 廰 文旅】 一个 “任性、好玩、有态度!” 的文化 旅游 社群新媒体。
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共 安全 教育 的缺失使政府在决策上、处理具体问题上出现失误;使灾害、事故频发,灾难扩大,灾情加重。下面是我为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也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
胡杨,又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胡杨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处吸收水分,其细胞还有特
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和马铃薯以来,近十年来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非常迅速。种植了100多种植物,包括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大豆、油菜、亚麻、向日葵
古诗词可以不用古文传记要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