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缀天堂鸟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又一次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志士仁人意识到必须进行维新变法,否则中国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为克服这种困境,康有为采取了借尸还魂的谋略,具体来说就是托古改制。康有为撰写了一部书.名叫《孔子改制考》。这本书指出,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和书籍,所以今天无法确知上古时代的情况。但是,中国人有一种“荣古而虐今,贱近而贵远的迷信上古的心理。春秋时,礼乐崩坏,社会动荡,包括孔子在内的诸子百家利用人们这种心理,把自己所设定的政治理想假托是上古时代已经实行过的,借此争取人们对自己的政治学说的信仰与认可。中国历史上不一定存在尧、舜、文王、武王等圣明君王,这些人不过是孔子为改制而假造出来的托古对象。 康有为在谈到写作《孔子改制考》一书的意图时说:“作为一般的平民百姓,如果公开倡言变法改制,必会遭人诅咒。因此,不如假托古代圣王来倡言变法改制,这样,既不会使人感到惊恐,又可免除不测之祸。,. 康有为不仅把历代统治阶级尊书的孔子装扮成改制维新的祖师爷,而且还搬出清帝先王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他说:我世祖章皇帝何尝不变太宗文皇帝之法哉?若使仍以八贝勒旧法为治.则我圣清岂能久安长治乎?在康有为的鼓动宣传下,光绪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在中国发动一场空前的变法维新。虽然,这次戊戌变法被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镇压下去了,但康有为在变法前实行的借尸还魂的谋略,不能不令人叹服。
幸福家居
近代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和学说已 经无法应对当时的局势,但是儒家思 想的正统地位还是无法动摇的。为了 寻求支持变革的合理依据,康有为就 把孔子描述成一个主张“托古改制”的 人,想利用孔子削弱反对势力。
信息全无
中国封建社会已有上千年,势力相当强大,戊戌只是改良,康有为借助孔子的学说,《孔子改制考》可以说明.康有为表面上是作历史考证的文章,实际上是戊戌变法的理论著作,其特点是“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当时古文经学是儒家的正统,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是变法的最大障碍。他敢于予以否定,宣布是“伪经”,是假货,这是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的尖锐批判。他又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打着孔子这个保护神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根据。康有为维新思想的这个特点,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而且他在思想上还包含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水云间秋忆
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核心内容为: 1、打破夷夏之分,实现世界大同。 2、“三世”之说,就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的进化。 3、社会进化分三阶段:“封建专制到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康有为作《大同书》,他知道还有民主共和,可是当时的清朝应当实行君主立宪,这才符合中国的国情。 康有为认为:《春秋》是孔子为“改制”而作的书,只不过其中“托古改制”的“微言大义”长期被古文经学派所淹没。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策略并没有引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同情,反而徐桐、文悌等顽固派大臣纷纷抨击和弹劾他的托古改制思想。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便失败了,托古改制的思想再也无人问津。
传播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赖以信息交流的手段,只要有人类生活,就会有传播活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首先,从中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上来看。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气候温暖湿润、江河纵横勾联、土地广袤富饶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从事单一的种植型农业生产活动。温带、暖温
(1)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部分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研究成果如何。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说明本课
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原因,进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责与义务。下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又一次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志士仁人意识到必须进行维新变法,否则中国就有亡国灭种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