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建国后文艺期刊的增多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史要论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实际,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不懈探索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路,重点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凝聚,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经验--理论
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 由于八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和三年半的全国内战,中国经济损失极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810亿元, 比1949年增长77%多 [1] ,比历史上最高水平的1936年 ...
民国出版(建国后影印版)期刊 北斗 第二卷第二期,内有葛琴的总退却,文君的豆腐阿姐,丹仁的民族革命战争的五月,茅盾的我们所必需创造的文艺作品,易嘉的五四和新的文化革命,鲁迅的我们不再了,彬芷的五月,司马今的新英雄,阿英的上海事变与鸳鸯蝴蝶派文艺,起予的随笔,丹仁 ...
建国初期(1949—1966)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文化政策探索 建国至文革的1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文化政策应该以何种模式进行规划并引导具体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一时期的文化政策中,既有正确的理论主张,也有失误的决策措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累 ...
文艺界的情况似乎也正朝着人们的美好期望 发展 着。自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这一短暂的时期里,文学创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建国之后任何一年所不能比拟的,这个短暂的辉煌时期,造就了 中国 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创作高峰。
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 【摘要】: 建国60年,华北农村服饰、饮食、住房、交通、婚丧、信仰、节日、文娱等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历史性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迁驶入“高速路”,变化日新月异。. 服饰变迁从传统到现代、从贫乏单调到丰富 ...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成就. 编者按: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 ...
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方面,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成立的“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汇聚了一批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优秀学者,并搭建了以会议、期刊、数据库以及课堂教学等为主要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术载体,成为北美地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的中心。
新文艺)与(现代)为中心》,魏泉的《(青鹤)研究——三十年代上海旧式文人的生存和创作空间》@、杨早的《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比较》@,曾令存的《1948一1949:(大...
赖大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文艺理论研究》2020年6期理论的危机与后理论的几种进路汪正龙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摘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那么,从媒介的角度考察期刊与当代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也许可以揭示出推动当代文艺思潮生成与发展的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原动力.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考察《文学评论》...
建国后,在青岛市文联创办的文学刊物上及报纸副刊上常有评价文章,一方面是评论青岛市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一方面是对创作思想的深入探讨。50年代初,青岛的文学评论曾在全国引起...
刊物运作渐渐被纳入高度"一体化"的组织方式.然而,处于强势地位的主流话语也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来自文艺界的质疑,显示出来自边缘的对话通过对胡风等人有关同人刊...
胡风从自己的文学主张和编辑理念出发,对建国初期文坛的状况及文艺期刊的运作表示不满:「看一看情形,真是空虚得很,一个《人民文学》,都苦于没有文章,一个《报...
3、建国以后巴金主编的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担任《文艺月报》(1959年下半年改名为《上海文学》)杂志的主编。1957年,巴金同靳以一同创办了《收获...
建国后文艺领域人道主义争论反思,中国建国后的战争,建国后的皇帝,建国后称帝,建国后国家主席,建国后十大灵异事件,建国后的大事,建国后大事记,建国后战争,建国后...
机构地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出处《江汉论坛》CSSCI北大核心1998年第1期51-55,共5页JIANGHANTRIBUNE关键词人道主义人文精神人性论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文艺新地》的办刊过程与当代文学的发生期相同步时代合唱与异质声音的交织——对建国后上海第一个文学刊物《文艺新地》的考察李恒才【摘要】[摘要]《文艺新地》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