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约翰纳什的毕业论文

约翰纳什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约翰纳什的毕业论文

约翰·纳什(JohnF Nash),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约翰·纳什的数学天分约在14岁展现。1948年获得硕士学位。1950,约翰·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是继冯·诺依曼之后最伟大的博弈论大师之一。他提出的著名的纳什均衡的概念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由于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4年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因其传奇而坎坷的人生经历,其传记被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并获得2002年奥斯卡最佳电影。2015年5月24日,约翰·纳什夫妇遇车祸,在美国新泽西州逝世。纳什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现在广泛出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大意是:一个案子的两 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各被判刑一年;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招供,则你将被判刑三个月,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 果两人均招供,将均被判刑五年。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 均被判刑1年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纳什均衡”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 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1958年的秋天,正当艾里西亚半惊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时,纳什却为自己的未来满怀心事,越来越不安。系主任马丁已答应在那年冬天给 他永久教职,但是纳什却出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行为:他担心被征兵入伍而毁了自己的数学创造力,他梦想成立一个世界政府,他认为《纽约时报》上每一个字母都 隐含着神 秘的意义,而只有他才能读懂其中的寓意。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表达。他给联合国写信,跑到华盛顿给每个国家的大使馆投递信件,要求各国 使馆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他迷上了法语,甚至要用法语写数学论文,他认为语言与数学有神秘的关联……终于,在孩子出生以前,纳什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同名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纳什,因发现“纳什均衡”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他资料电影里可以了解到,百度里也都有

约翰·纳什,全名为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1928年6月13日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West Virginia)工业城布鲁菲尔德(Bluefield)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950年,约翰·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个重要发现,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父亲老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Sr.)来自德克萨斯州,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任职于阿巴拉契亚电力公司(Appalachi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当时在法国担任负责后勤工作的中尉;母亲玛格丽特·弗吉尼亚·马丁(Margaret Virginia Martin)生于布鲁菲尔德,结婚前是当地的一位中小学教师,教英语和拉丁语。 纳什从小就显得内向而孤僻。他生长在一个充满亲情温暖的家庭中,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母亲、外祖父母、姨妈和亲戚家的孩子们的陪伴下度过,但比起和其他孩子结伴玩耍,他总是偏爱一个人埋头看书或躲在一边玩自己的玩具。 小纳什虽然并没有表现出神童的特质,但却是一个聪明、好奇的孩子,热爱阅读和学习。纳什的母亲和他关系亲密,或许出于教师的职业天性,她对纳什的教育格外关心,早在纳什进入幼儿园前,就开始亲自教育、辅导他。而纳什的父亲则喜欢和孩子们分享自己在科学技术上面的兴趣,能够耐心地回答纳什提出的各种自然和技术的问题,并且给了他很多的科普书籍。少年时期的纳什还特别热衷做电学和化学的实验,也爱在其他孩子面前表演。纳什就读于布鲁菲尔德当地的中小学,然而在学校里,纳什的社交障碍、特立独行、不良的学习习惯等时常受到老师的诟病。这些问题令纳什的父母忧虑,曾经想过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 小学时期,纳什的学习成绩(包括数学成绩)并不好,被老师认为是一个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测验水平的学生。比如在数学上,纳什非常规的解题方法就备受老师批评,然而纳什的母亲对纳什充满信心,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另辟蹊径恰恰是纳什数学才华的体现。这种才华在纳什小学四年级时便初现端倪,而高中阶段,他常常可以用几个简单的步骤取代老师一黑板的推导和证明。而真正让纳什认识到数学之美的,恐怕要数他中学时期接触到的一本由贝尔()所写的数学家传略《数学精英》(Men of Mathematics),纳什成功证明了其中提到的和费马大定理有关的一个小问题,这件事在他的自传文章中也有提及。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接受父母的安排,在布鲁菲尔德专科学院选修了数学,但此时的纳什并未萌生成为数学家的念头。 后来因为获得George Westinghouse Competition的奖学金在1945年6月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开始以化学工程为专业,后来才逐渐展示出数学才能。1948年,大学三年级的纳什同时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执安大学录取,而普林斯顿大学则表现得更加热情。当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主任莱夫谢茨感到纳什的犹豫时,就立即写信敦促他选择普林斯顿,这促使纳什接受了一份1150美元的奖学金。由于这一笔优厚的奖学金以及与家乡较近的地理位置,纳什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来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当时生活的地方,并曾经与他有过接触。他显露出对拓扑、代数几何、博弈论和逻辑学的兴趣。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Neumann)在1944年与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士特恩(OskarMorgenstern)的著述《博弈论和经济行为》,通过阐释二人零和博弈论,正式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基础。1950年,22岁的纳什以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s)为题的27页博士论文毕业。他在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纳什均衡”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纳什对纯数学里的拓扑流形感兴趣。1950年夏天他为美国兰德公司(Rand)公司工作。那时兰德公司正在试图将博弈论用于冷战时期的军事和外交策略。秋天回到普林斯顿大学后,他并没有继续在博弈论方面的研究,而是开始在纯数学里的拓扑流形(Manifolds)和代数簇(Algebraicvarieties)上做他原先在攻读博士期间曾经感兴趣的工作,同时教些本科生的课程。但是Princeton数学系没有给他教职,不是基于他的学术水平,而是因为他的性格因素。1952年他24岁,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他的教学和考试方法有悖于传统。如果说一般人心目中的数学家们是一些以古怪偏执傲慢为自豪资本的典型NuttyProfessors的话,那么你可以想像纳什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奇怪——或许并不奇怪——的是,数学系占据的大楼往往在一些校园里虽然狭小,但却是最高的,仿佛要加深人们对象牙塔的印象。在研究领域里,纳什在代数簇理论,黎曼(Riemannian)几何,抛物和椭圆型方程上取得了一些突破。1958年他几乎因为在抛物和椭圆型方程里的工作获得Fields奖,但由于他的一些结果没有来得及发表而未能如愿。 当时的纳什“就像天神一样英俊”,米高的个子,体重接近77公斤,还有一张英国贵族的英俊容貌。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日子里,他在一家医院做一个腿上小手术时遇到了EleanorStier,并在1953年他25岁时与她有了一个私生子John DavidStier。1955年,他与一个他自己的漂亮学生,来自南美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读书的艾里西亚(Alicia Larde)约会。艾里西亚很崇拜他,经过一番心计,她终于赢得了他的倾心。1956年的一个晚上,Eleanor来看纳什,发现了艾里西亚。Eleanor很是恼火,将结果告诉了纳什的父亲。他父亲鉴于那个私生子的考虑,督促纳什与Eleanor结婚。但他的朋友们大都极力反对,说Eleanor与他悬殊太大。他父亲很快就去世了。 1957年,他们结婚了。之后漫长的岁月证明,这也许正是纳什一生中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就在事业爱情双双得意的时候,纳什也因为喜欢独来独往,喜欢解决折磨人的数学问题而被人们称为“孤独的天才”。他不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世并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人,他有着天才们常有的骄傲、自我中心的毛病。他的同辈人基本认为他不可理喻,他们说他“孤僻,傲慢,无情,幽灵一般,古怪,沉醉于自己的隐秘世界,根本不能理解别人操心的世俗事务。” 婚后,1958年的纳什好像是脱胎换骨,精神失常的症状显露出来了。他一身婴儿打扮,出现在新年晚会上。两周之后他拿着一份纽约时报,垂头丧气地走进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间坐满教授的办公室里,对人们宣称,他正通过手里的报纸收到一些信息,要么来自宇宙里来的神秘力量,要么来自某些外国政府,而只有他能够解读外星人的密码。 当一个人问他为何那么肯定是来自外星人的信息,他说,有关超自然体的感悟就如同数学中的灵思,是没有理由和先兆的。秋天,纳什30岁,刚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职位(Tenure),艾里西亚怀孕。后来他们的儿子John Charles Martin Nash出生,他因为幻听幻觉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然后是接二连三的诊治,短暂的恢复,和新的复发。1960年夏天,他目光呆滞,蓬头垢面,长发披肩,胡子犹如丛生的杂草,在Princeton的街头上光着脚丫子晃晃悠悠,人们见了他都尽量躲着他。1962年时当他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Fields奖——数学领域里的诺贝尔奖(Nobel)——获得者时,他的精神状况又使他失之交臂。 就这样,他几乎被学术界遗忘了。到80年代,有几项荣誉性奖都几乎要授予给他,最终都因为他的病状而放弃。80年代末期,诺贝尔委员会开始考虑给予博弈论领域一次机会,而纳什就名列候选人名单的前茅,最后因为对博弈论的怀疑和对纳什的健康担忧而没有实现。 几年后,因为艾里西亚无法忍受在纳什的阴影下生活,他们离婚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纳什。离婚以后,艾里西亚再也没有结婚,她依靠自己作为电脑程序员的微薄收入和亲友的接济,继续照料前夫和他们唯一的儿子。她坚持纳什应该留在普林斯顿,因为如果一个人行为古怪,在别的地方会被当作疯子,而在普林斯顿这个广纳天才的地方,人们会充满爱心地想,他可能是一个天才。艾里西亚在纳什生病期间精心照料他30年。到1970年的时候,他已经辗转了几家精神病医院,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正当纳什本人处于梦境一般的精神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的各领域中。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的一个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纳什的博弈理论越来越有影响力,但他本人却默默无闻。大部分曾经运用过他的理论的年轻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根据他的论文发表日期,想当然地以为他已经去世。即使一些人知道纳什还活着,但由于他特殊的病症和状态,他们也把纳什当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废人。20世纪80年代末期,纳什渐渐康复,从疯癫中苏醒,而他的苏醒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没有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放弃他的研究,在诺贝尔奖得主自传中,他写道:“从统计学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已经66岁的数学家或科学家能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在他或她以前的成就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我仍然继续努力尝试。由于出现了长达25年部分不真实的思维,相当于提供了某种假期,我的情况可能并不符合常规。因此,我希望通过至1997年的研究成果或以后出现的任何新鲜想法,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其中一个最耀眼的亮点就是日后被称之为“纳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概念。纳什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1950年和1951年的两篇论文之中(包括一篇博士论文)。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题为“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1950年11月刊登在美国全国科学院每月公报上,立即引起轰动。冯·诺依曼在1928年提出的极小极大定理和纳什1950年发表的均衡定理奠定了博弈论的整个大厦。通过将这一理论扩展到牵涉各种合作与竞争的博弈,纳什成功地打开了将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进化生物学的大门。 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9年,美国数学协会授予他Leroy P Steele Prize 。

约翰纳什毕业论文

约翰·纳什(JohnF Nash),生于1928年6月13日。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1950,约翰·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个重要发现,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中文名: 约翰·纳什 外文名: JohnF Nash 国籍: 美国 民族: 美利坚民族 出生日期: 1928年6月13日 职业: 教育家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 毕业院校: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主要成就: 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代表作品: 纳什均衡

约翰·纳什(JohnF Nash),生于1928年6月13日。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1950,约翰·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个重要发现,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约翰·纳什,生于1928年6月13日,著名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美丽心灵》男主角原型。

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1928年6月13日—2015年5月24日),又译约翰·纳许,美国数学家,前麻省理工学院助教,主要研究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

1950年,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在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John Harsanyi)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5年5月24日,约翰·纳什夫妇遇车祸,在美国新泽西州逝世。

扩展资料:

约翰·纳什1928年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工业城布鲁菲尔德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电子工程师,母亲则是拉丁语教师。

纳什从小就很孤僻,他宁愿钻在书堆里,也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但是那个时候,纳什的数学成绩并不好,小学老师常常向他的家长抱怨纳什的数学有问题,因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题方法。

而到了中学,这种情况就更加频繁了,老师在黑板上演算了整个黑板的习题,纳什只用简单的几步就能解出答案。

中学毕业后,约翰·纳什进入了匹兹堡的卡耐基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1948年,大学三年级的纳什同时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密执安大学录取,而普林斯顿大学则表现得更加热情,当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主任莱夫谢茨感到纳什的犹豫时,就立即写信敦促他选择普林斯顿,这促使纳什接受了一份1150美元的奖学金。

当时的普林斯顿已经成了全世界的数学中心,爱因斯坦等世界级大师均云集于此。

在普林斯顿自由的学术空气里,纳什如鱼得水,他21岁博士毕业,不到30岁已经闻名遐迩。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约翰·纳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现在广泛出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纳什均衡”。

而“纳什均衡”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大意是: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各被判刑一年;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招供,则你将被判刑三个月,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将均被判刑五年。

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

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1年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纳什均衡”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翰·纳什

电影《美丽心灵》是比较经典的一部关于约翰。纳什的资料。

约翰鲍比依恋理论的研究论文

网络中四  3月1日  持续分享第231天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陌生情境实验 鲍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 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 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  重温依恋类型。 晚安!

约翰·鲍比。约翰·鲍比(JohnBowlby)的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命从摇篮到坟墓的围绕着各种亲密的依恋展开。英国精神分析家约翰·鲍尔比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它论证了生命之初婴儿和看护者关系的重要性,并且预测了这些依恋模式将在我们的余生中塑造我们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本质。

前面3篇,我们大概了解人格的概述,那么在接下来的第四和第五章,将会以依恋模式为维度,讲解两种非常常见的,由不健康依恋模式发展而来的人格特质,它们分别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特质,和焦虑型依恋人格特质。 先讲回避型依恋人格。 具体来说 从4个方面来进行讲解。                    1.回避型依恋人格有什么特征表现?        2.这种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3.如果你的关系对象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的话,你应该要怎么跟他相处?                4.如果你自己是回避型依恋人格,你应该要怎么进行调整。 在正式讲解之前,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依恋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先简单解释一下,所谓依恋,指的是婴儿和她的养育人之间,一般是父母,所形成的一种感情上的联结,这种联结模式形成了之后,会影响到婴儿长大之后的行为。 依恋理论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比提出来的,约翰·鲍比发现,婴儿和养育人之间的依恋模式分成了安全和不安全两种。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回避型依恋人格特质,就是来源于小时候的不安全依恋模式。 一个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母亲或其他重要养育人和他分开的时候,并不会有明显的情绪反应。不像有些孩子,一旦母亲离开就会哭个不停,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就不会抗议,也不会太多的去表达伤心或者焦虑,等到母亲回到孩子身边时,他也不会自发地去寻求亲近,而是持续保持自己和母亲之间的距离,大多数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对母亲和陌生人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偏爱,也就是说母亲和陌生人在他们眼里,没有太多的区别,母亲在或者不在,对于他来讲都没有什么影响。 这个回避型依恋的孩子慢慢长大,在没有更深刻的 安全感 建立的前提下,自然而然的就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这种人格的人,对待感情她们经常会感到矛盾,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既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控制,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若即若离,让人摸不准。 他们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爱和回应,而且一旦陷入爱情之中,也会对他的另一半深深的沉迷,但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一旦自己追求的对象积极回应,向自己表达感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排斥和不安,当关系过于紧密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是关系一旦确定,他们就想要逃离,想要淡化这个紧密的连接,比如会跟身边其他朋友或关系对象说:“我们的关系其实还没有那么认真”;“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喜欢ta”。 他们内在的声音会说:“你不需要任何人。”“不要投入太多感情,不然你只会感到失望。”女人会告诫自己说:“你们男人都一样靠不住”“你们男人都是自私的”,而男人也会暗暗的提醒自己:“女人总是试图诱惑你,你不要轻易相信她,被她控制住。” 即使亲密关系的对象有完全正当的情感需求,回避型依恋人格也会感到对方要求太多,总是无理取闹,并且会说“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呢,怎么能让感情的事情消耗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即使自己认为关系发展顺利的时候,内心依然会常常产生的一个对白是:“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护自己,别在关系中受伤。” 根据成人依恋专家Phil Shaver和MarioMikulincer的说法,回避型伴侣如果无法自我觉知,他们通常会对自己的看法过于积极,对其他人则保持着一种消极的、愤世嫉俗的态度。这是一种高自尊的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这种 高度自尊的状态其实是防御性的,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自我 。 因为他们内心深处非常容易体会被轻视,被否认,和被抛弃。在关系中,他们也非常容易被拥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伴侣伤害。      这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的第5种表现。总而言之,许多在生命早期受到伤害的人,都感到对爱情有一种 极度的渴望 ,这其实是潜意识里他们试图 弥补 自己在童年时代所缺乏的稳定的爱和持久的温暖。                  但是一旦他们真的动了情,一旦他们觉得自己陷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容 易患得患失 , 陷入对失去这份爱的恐惧感 中,而这个可能性会迫使他们回到自己小时候曾体验过的痛苦境地。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无意识地退缩,或者开始隐瞒自己的伴侣特别喜爱的那些品质。 在第2章里我们讲过,经过上亿年的进化,人类婴儿依赖他们天生的敏锐觉察力才得以存活下来。                                        当婴儿不能感到安全的时候,他们会调整和压抑自己的需求,来适应这个不安全的养育关系或者生存环境,这个可以理解为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你对于一个你感觉总是靠不住的人,你会让自己不再去依靠他,因为对你来说,不断依靠一个并不能真正被依靠的人,轻则会耽误事儿,重则会带来愤怒,痛苦,失望,悔恨,羞耻这些负面情绪,甚至伤害到你的存在感,越是你不得不保持亲近状态的人,就越是能在他们靠不住的时候伤害到你的根本安全感,。  你只有停止去依靠这个人,你才会感到更安全,更稳定。 之所以说这个比喻不太恰当,是因为婴儿和你还不一样,婴儿太弱了,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养育关系多么不安全,他们依然需要依靠那个养育人才可以存活。这种依附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婴儿和养育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而且不可改变,养育人的否认和忽视都会让孩子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比如养育人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生活时,指责和怨恨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回避型依恋人格会更容易体会到羞耻,仿佛自己的存在是个错误,自己的需求都是给别人添麻烦,大多数时候这些孩子会更早学会懂事,学会乖巧,以至于成年后他们更容易看起来非常独立,甚至很能干,但在感情中却总是承受痛苦。 再比如养育人习惯否认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我关爱,因此对孩子的需求,尤其孩子表达的情绪信号反应迟钝,当孩子脆弱需要关怀的时候,他们很难注意到并作出回应。    在临床工作中也有大量研究发现,这一类养育人常常患有焦虑症,抑郁症,或受到其他毒性压力的伤害等。 再比如即使有的孩子天生就会非常明显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信号,通过闹觉,挑食,大哭,怕生人,难以融入新环境等等来表达自己的安全感匮乏,这些信号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养育人无法无视,这会让他们更容易陷入抱怨的痛苦之中,觉得怎么自己这么倒霉养了“不省心”的孩子,将自己的痛苦归罪于孩子的需求。 当一个孩子的需求被准确的理解,被及时的回应,在遇到挫折时他们的痛苦/恐惧情绪可以被父母感知,他们自己想要做出的尝试可以被真诚的鼓励,平静的引导,ta就拥有了安全的依恋模式。 这让他们在人生初期体会到强大稳定的安全感,也因此可以全然真实的存在于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中,对于他们来说,亲密的就是安全的。 反过来说,当安全依恋不能建立的时候,情绪表达和心理需求就被 压抑和扭曲 ,这时亲密的就是不安全的。                            只有在心理上情感上保持一些距离,比如不能耍赖,不能撒娇,不能不乖,要吞下委屈,忍住渴望,才能一直表现为那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接纳和认可,而那些不能被父母接受的情绪和需求就不可以表达,必须回避。                              反复多次这样的经历之后,自己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也保持了疏远和回避。 回避型依恋的小孩因此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爸妈不亲近,不会撒娇,事事努力,即使有什么需求也都不会去麻烦爸妈,但成年后,尤其是进入亲密关系和他人共建家庭后,经常感到痛苦和困惑。                            对于他们来说,朋友或伴侣的情感需求让他们不理解,甚至喘不过气来。当自己被生活挑战,实实在在需要去体会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时,又往往是极其陌生和可怕的。 这便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原因。 第1点,去留意到他的情绪,当他让自己情绪封闭起来,忽视你的感受和表达时,这意味着ta体会到了焦虑,并在试图压制自己的情绪体验。我知道虽然很难做到,但是你需要去了解,他的情绪感受,说到底这是他自己的人格状态的显现,并非是你的需要/情绪/想法值得不被看到,不被好好对待,要清楚的知道,他的行为和反应不是针对你的。 第2点,请记住,虽然他会否认,但是回避型依恋人格者会害怕强烈而痛苦的负面情绪。如果这个人在谈话中关上了心门,或者你发现对方变得过于聪明,用强大的逻辑和理论来说服你,拒绝回应你的感受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他现在内心深处是有很强大的对害怕和痛苦情绪的,那就不要再尝试对他表达了,时机不对,你可以换个时间再试试。 第3点,如果他需要离开你,请一定不要去抓取他。这会让他跑得更快,你需要给这个人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他可以在自己的安全空间中,重新感知他到对你的思念,和因为见不到你而有的焦虑感受。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必须能够调节自己的痛苦情绪,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求助于生活圈中让你信任的支持者,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你的心理咨询师。 第4点,了解自己的需求,你需要意识到如果你在关系中需要很多很多的亲密感受的话,对方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你想要的那个伴侣,即使他有很多其他吸引你的优点,你也需要做出取舍,在必要的时候懂得放弃。最后一点也是最有难度的一点,就是让自己去学会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交流方式,这必须是一种平静的,温和的,并且只看到对方的交流方式,你尽量少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尤其是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对对方的愤怒和失望等,而是只表达你认为他的感受,并说明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然后再真诚的寻求对方的回应。他如果否认的话,也不要让自己的痛苦情绪爆炸,不去指责和抓取。    这种沟通方式帮助他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个人意识,从根本上帮助他更多的体会和表达自我的情绪。如果你拥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特质,你很可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但是,你可能曾在工作中得到反馈,失去关系或者被你的伴侣拖去寻求心理咨询,而这些在生活中得到的反馈让你间接感到,或许你很容易回避强烈情绪,和他人保持距离。如果你有兴趣改变和调整的话,可以尝试这5种方法: 第1,先开始练习阅读其他人的情绪,然后与他们(或信任的知己/咨询师)核实,看看你对别人情绪的解读有多准确。 第2,当其他人对你表达负面情绪时,请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坚持倾听。你可能感觉浑身不舒服,想要反击,想要完全否认对方,或者想要逃跑。我鼓励你不要这样做,通过回馈对方对你所说的内容,来向ta展示你可以理解他们,表达完你的理解之后,一定忍住了不要通过说“但是”来反击对方,然后再强行植入你的理解。 第3,开始练习表达自己的情绪,作为回避型人格,你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我认为“我做得很好”,我认为这个事情应该这么做等等;。                                  这些都是想法,而不是感受,你需要练习表达感受,比如“我感觉自己受到威胁,这次谈话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开始表达情绪往往能让你的关系和在生活中你遇到的人际挑战,立即产生一种好的变化。 第4,意识到你的平静外表和对关系问题的那种“理性的态度”,可能会使焦虑的人感到更加失败,感到自己缺少存在感,因此更加焦虑。你的情感疏远状态,会让自己的伴侣更加焦虑,如果ta本身就是焦虑型人格的话,还会因为被你这样对待而变得更加苛刻,让你在关系中更痛苦,个人空间更少。最后一点,不要把你的工作和事业放在你的人际关系之前。 你要知道,不断提醒自己成功才是唯一重要的这个声音,其实是小时候形成,来保护你体会安全感的,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你要清楚的看明白,迟早所有人都会在竞争中遭遇失败的。 当这一天到来,你却没有人真心爱你的话,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可能的话,我鼓励你去意识到你可以得到尊重和喜爱,即使你没有成为一个特别特别成功的人。 每个人都有优点,而回避的人往往具有超凡魅力和成就导向。她可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并且在团队中特别具有价值。通过不断的专注和对成功的追求,回避依恋的人格常常具有许多有吸引力的品质,并且在更紧密的关系开始形成之前,他们性格里更具挑战的那些方面并不明显。如果你是这个人或与这样的人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请耐心等待和对方共同成长,你尤其需要意识这种通过回避的方式来应对情绪是花费数年时间习得而来的,要改变也常常需要很多时间,耐心和希望就是我们改变自己和提升关系的基石。 关于回避型依恋人格就到这里,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典型特征是会随时关上自己的情感闸门,在关系中既渴望亲密又回避亲密; 第二,这种人格的形成与小时候父母的否认和忽视有关; 第三,如果你的关系对象是与回避型依恋人格,你需要去留意他的情绪,知道他的焦虑情绪并不是针对你,不要在不正确的时机尝试和他表达,给他足够的安全空间,同时也要懂得自己的需求,必要时候选择放弃,最后要用只看到对方的交流方式和他沟通。 第四,如果你自己是回避型人格,你需要练习阅读别人的情绪和学会倾听,也要去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看法,意识到自己的回避状态会让伴侣更加焦虑,最后不要只忙着追求成功,也要更加重视亲密关系对于你的意义。

纳什毕业论文

电影《美丽心灵》是比较经典的一部关于约翰。纳什的资料。

约翰·纳什(JohnF Nash),生于1928年6月13日。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1950,约翰·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个重要发现,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基本简介 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 约翰·纳什生于1928年6月13日。父亲是电子工程师与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纳什小时孤独内向,虽然父母对他照顾有加,但老师认为他不合群不善社交。 从事博弈论研究 纳什在上大学时就开始从事纯数学的博弈论研究,1948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后更是如鱼得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时刚刚二十出头,但他的一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文和其他相关文章,确立了他博弈论大师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末,他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特别是在经济博弈论领域,他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继冯·诺依曼之后最伟大的博弈论大师之一。他提出的著名的纳什均衡的概念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后续的研究者对博弈论的贡献,都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之上的。由于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妻子的付出 然而,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30岁的纳什得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他的妻子艾利西亚———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毕业生,表现出钢铁一般的意志:她挺过了丈夫被禁闭治疗、孤立无援的日子,走过了唯一儿子同样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震惊与哀伤……漫长的半个世纪之后,她的耐心和毅力终于创下了了不起的奇迹:和她的儿子一样,纳什教授渐渐康复,并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如今,纳什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并重新开始科学研究。他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但已经不再任教。学校经济学系经常会举办有关博弈论的论坛,纳什有时候会参加,但是他几乎从不发言,每次都是静静地来,静静地走。 小约翰-纳什是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最不幸的,又是不幸中最万幸的人。 纳什不是一个完人,他举止古怪,离经叛道。曾经想放弃美国国籍,几乎遗弃了同居女友和亲生儿子,与深爱他的贤妻艾莉西亚离婚…… 学术成就 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 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在此之前他还受到爱因斯坦的冷遇。但是骨子里挑战权威、藐视权威的本性,使纳什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终成一代大师。要不是30多年的严重精神病折磨,恐怕他早已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了,而且也绝不会与其他人分享这一殊荣。 被誉为天才的数学家 纳什是一个非常天才的数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1950至1951年在普林斯顿读博士学位时做出的。然而,他的天才发现———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即“纳什均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948年纳什到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系的博士。那一年他还不到20岁。当时普林斯顿可谓人杰地灵,大师如云。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列夫谢茨(数学系主任)、阿尔伯特·塔克、阿伦佐·切奇、哈罗德·库恩、诺尔曼·斯蒂恩罗德、埃尔夫·福克斯……等全都在这里。博弈论主要是由冯·诺依曼(1903—1957)所创立的。他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天才的数学家。他不仅创立了经济博弈论,而且发明了计算机。早在20世纪初,塞梅鲁(Zermelo)、鲍罗(Borel)和冯·诺伊曼已经开始研究博弈的准确的数学表达,直到1939年,冯·诺依曼遇到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并与其合作才使博弈论进入经济学的广阔领域。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 1944年约翰·冯·诺依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巨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尽管对具有博弈性质的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甚至更早。例如,1838年古诺(Cournot)简单双寡头垄断博弈;1883年伯特兰和1925年艾奇沃奇思研究了两个寡头的产量与价格垄断;2000多年前中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利用博弈论方法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等等都属于早期博弈论的萌芽,其特点是零星的,片断的研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很不系统。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提出的标准型、扩展型和合作型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合作型博弈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了巅峰期。然而,诺依曼的博弈论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由于它过于抽象,使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对博弈论的研究知之甚少,只是少数数学家的专利,所以,影响力很有限。正是在这个时候,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应运而生了,它标志着博弈论的新时代的开始!纳什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生,他经常旷课。据他的同学们回忆,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曾经什么时候和纳什一起完完整整地上过一门必修课,但纳什争辩说,至少上过斯蒂恩罗德的代数拓扑学。斯蒂恩罗德恰恰是这门学科的创立者,可是,没上几次课,纳什就认定这门课不符合他的口味。于是,又走人了。然而,纳什毕竟是一位英才天纵的非凡人物,他广泛涉猎数学王国的每一个分支,如拓扑学、代数几何学、逻辑学、博弈论等等,深深地为之着迷。纳什经常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自信和自负,充满咄咄逼人的学术野心。1950年整个夏天纳什都忙于应付紧张的考试,他的博弈论研究工作被迫中断,他感到这是莫大的浪费。殊不知这种暂时的“放弃”,使原来模糊、杂乱和无绪的若干念头,在潜意识的持续思考下,逐步形成一条清晰的脉络,突然来了灵感!这一年的10月,他骤感才思潮涌,梦笔生花。 “纳什均衡”博弈均衡概念产生 其中一个最耀眼的亮点就是日后被称之为“纳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概念。纳什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1950年和1951年的两篇论文之中(包括一篇博士论文)。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题为“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1950年11月刊登在美国全国科学院每月公报上,立即引起轰动。说起来这全靠师兄戴维·盖尔之功,就在遭到冯·诺依曼贬低几天之后,他遇到盖尔,告诉他自己已经将冯·诺依曼的“最小最大原理”(minimaxsolution)推到非合作博弈领域,找到了普遍化的方法和均衡点。盖尔听得 影视作品中的纳什 很认真,他终于意识到纳什的思路比冯·诺伊曼的合作博弈的理论更能反映现实的情况,而对其严密优美的数学证明极为赞叹。盖尔建议他马上整理出来发表,以免被别人捷足先登。纳什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根本不知道竞争的险恶,从未想过要这么做。结果还是盖尔充当了他的“经纪人”,代为起草致科学院的短信,系主任列夫谢茨则亲自将文稿递交给科学院。纳什写的文章不多,就那么几篇,但已经足够了,因为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国内提一个教授,要求在“核心的刊物”上发表多少篇文章。按照这个标准可能纳什还不一定够资格。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尔里斯当牛津大学艾奇沃思经济学讲座教授时也没有发表过什么文章,特殊的人才,必须有特殊的选拔办法。生平介绍 孤独的天才 纳什于1928年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工业城布鲁菲尔德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电子工程师,母亲则是拉丁语教师。纳什从小就很孤僻,他宁愿钻在书堆里,也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但是那个时候,纳什的数学成绩并不好,小学老师常常向他的家长抱怨纳什的数学有问题,因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题方法。而到了中学,这种情况就更加频繁了,老师在黑板上演算了整个黑板的习题,纳什只用简单的几步就能解出答案。 中学毕业后,纳什进入了匹兹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学习,之后又进入卡耐基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1948年,大学三年级的纳什同时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执安大学录取,而普林斯顿大学则表现得更加热情,当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主任莱夫谢茨感到纳什的犹豫时,就立即写信敦促他选择普林斯顿,这促使纳什接受了一份1150美元的奖学金。 当时的普林斯顿已经成了全世界的数学中心,爱因斯坦等世界级大师均云集于此。在普林斯顿自由的学术空气里,纳什如鱼得水,他21岁博士毕业,不到30岁已经闻名遐迩。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纳什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现在广泛出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大意是: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各被判刑一年;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招供,则你将被判刑三个月,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将均被判刑五年。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1年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纳什均衡”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那时的纳什“就像天神一样英俊”,米的个子,体重接近77公斤,手指修长、优雅,双手柔软、漂亮,还有一张英国贵族的容貌。他的才华和个人魅力吸引了一个漂亮的女生——艾里西亚,她是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1957年,他们结婚了。之后漫长的岁月证明,这也许正是纳什一生中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 就在事业爱情双双得意的时候,纳什也因为喜欢独来独往,喜欢解决折磨人的数学问题而被人们称为“孤独的天才”。他不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世并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人,他有着天才们常有的骄傲、自我中心的毛病。他的同辈人基本认为他不可理喻,他们说他“孤僻,傲慢,无情,幽灵一般,古怪,沉醉于自己的隐秘世界,根本不能理解别人操心的世俗事务。” 普林斯顿的幽灵 1958年的秋天,正当艾里西亚半惊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时,纳什却为自己的未来满怀心事,越来越不安。系主任马丁已答应在那年冬天给他永久教职,但是纳什却出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行为:他担心被征兵入伍而毁了自己的数学创造力,他梦想成立一个世界政府,他认为《纽约时报》上每一个字母都隐含着神秘的意义,而只有他才能读懂其中的寓意。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表达。他给联合国写信,跑到华盛顿给每个国家的大使馆投递信件,要求各国使馆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他迷上了法语,甚至要用法语写数学论文,他认为语言与数学有神秘的关联…… 终于,在孩子出生以前,纳什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几年后,因为艾里西亚无法忍受在纳什的阴影下生活,他们离婚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纳什。离婚以后,艾里西亚再也没有结婚,她依靠自己作为电脑程序员的微薄收入和亲友的接济 ,继续照料前夫和他们唯一的儿子。她坚持纳什应该留在普林斯顿,因为如果一个人行为古怪,在别的地方会被当作疯子,而在普林斯顿这个广纳天才的地方,人们会充满爱心地想,他可能是一个天才。 于是,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和学者们总能在校园里看见一个非常奇特、消瘦而沉默的男人在徘徊,他穿着紫色的拖鞋,偶尔在黑板上写下数字命理学的论题。他们称他为“幽灵”,他们知道这个“幽灵”是一个数学天才,只是突然发疯了。如果有人敢抱怨纳什在附近徘徊使人不自在的话,他会立即受到警告:“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像他那样杰出的数学家!” 正当纳什本人处于梦境一般的精神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的各领域中。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的一个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 纳什的博弈理论越来越有影响力,但他本人却默默无闻。大部分曾经运用过他的理论的年轻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根据他的论文发表日期,想当然地以为他已经去世。即使一些人知道纳什还活着,但由于他特殊的病症和状态,他们也把纳什当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废人。 传奇仍在继续 有人说,站在金字塔尖上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异常孤独的大脑,纳什发疯是因为他太孤独了。但是,纳什在发疯之后却并不孤独,他的妻子、朋友和同事们没有抛弃他,而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挽救他,试图把他拉出疾病的深渊。 尽管纳什决心辞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职位,但他的同事和上司们还是设法为他保全了保险。他的同事听说他被关进了精神病医院后,给当时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打电话说:“为了国家利益,必须竭尽所能将纳什教授复原为那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纳什的身边,他们设立了一个资助纳什治疗的基金,并在美国数学会发起一个募捐活动。基金的设立人写到:“如果在帮助纳什返回数学领域方面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哪怕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不仅对他,而且对数学都很有好处。”对于普林斯顿大学为他做的一切,纳什在清醒后表示,“我在这里得到庇护,因此没有变得无家可归。” 守得云开见月明,妻子和朋友的关爱终于得到了回报。80年代末的一个清晨,当普里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戴森教授像平常一样向纳什道早安时,纳什回答说:“我看见你的女儿今天又上了电视。”从来没有听到过纳什说话的戴森仍然记得当时的震惊之情,他说:“我觉得最奇妙的还是这个缓慢的苏醒,渐渐地他就越来越清醒,还没有任何人曾经像他这样清醒过来。” 纳什渐渐康复,从疯癫中苏醒,而他的苏醒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1994年瑞典国王宣布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约翰纳什时,数学圈里的许多人惊叹的是:原来纳什还活着。 纳什没有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放弃他的研究,在诺贝尔奖得主自传中,他写道:从统计学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已经66岁的数学家或科学家能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在他或她以前的成就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我仍然继续努力尝试。由于出现了长达25年部分不真实的思维,相当于提供了某种假期,我的情况可能并不符合常规。因此,我希望通过目前的研究成果或以后出现的任何新鲜想法,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而在2001年,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艾里西亚与约翰纳什复婚了。事实上,在漫长的岁月里,艾里西亚在心灵上从来没有离开过纳什。这个伟大的女性用一生与命运进行博弈,她终于取得了胜利。而纳什,也在得与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 2005年6月1日晚,诺贝尔北京论坛在故宫东侧菖蒲河公园内的东苑戏楼闭幕。热闹的晚宴结束后,纳什没有搭乘主办方安排的专车,而是一个人夹着文件夹走出了东苑戏楼。他像一个普通老人一样步行穿过菖蒲河公园,然后绕到南河沿大街路西的人行横道上等待红绿灯。绿灯亮起,老人隅隅独行的背影在暮色中渐行渐远,终于消失不见。 内向的男孩 Nash于1928年6月13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WestVirginia)的布鲁斯菲尔德(Bluefield),从小就被描述为一个孤僻、内向、离群独处和缺乏社交技巧的男孩。在中小学他没有显示出多少不同寻常的才华,后来因为获得乔治西屋竞赛(George Westinghouse Competition)的奖学金在1945年6月进入卡内基工学院(Carnegie-MellonUniversity),开始以化学工程为专业,后来才逐渐展示出数学才能。两次参加帕特南(William LowellPutnam)数学竞赛,却没有进入前五名,这让他产生了些许挫折感。1948年他20岁时以BA和MA的数学学位毕业,同时被哈佛(Harvard),普林斯顿(Princeton),芝加哥( Chicago)和密歇根(Michigan)录取为数学研究生。 一笔优厚的奖学金 由于一笔优厚的奖学金,Nash选择了Princeton,来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当时生活的地方,并曾经与他有过接触。他显露出对拓扑、代数几何、博弈论和逻辑学的兴趣。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Neumann)在1944年与Princeton 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士特恩(OskarMorgenstern)的著述《博弈论和经济行为》,通过阐释二人零和博弈论,正式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基础。1950年,22岁的Nash以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s)为题的27页博士论文毕业。 同年,Melvin Dresher和Merrill Flood在RandCorporation在一项试验中正式引出了归功于A. W. Tucker的囚犯困境(Prisoner'sDilemma)。而Nash的论文提出多人非合作博弈和后来称为Nash平衡的概念,为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theory)和交易理论(bargainingtheory)作了奠定性的贡献。非合作博弈处理的是多人参与游戏——而不是像囚犯困境中的仅仅两人——时每个游戏者的最佳策略。

1、(狂躁)抑郁症

张国荣

张国荣是于2003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自杀身亡,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但哥哥的抑郁症是生理性的,是由于大脑内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导致,发病的时候,疼痛异常,同时会长时间、持续性情绪低落和意志减退,非常难治愈。很多人会误解哥哥的抑郁症是由于感情问题,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原因吧,但还是希望更多人了解真相,而不是简单被媒体误导。 2、精神分裂

梵高

当我们在欣赏梵高精美的画作时怎么会想到他是一名严重的精神分裂患者,他1890年在法国一家精神病医院自杀身亡。他著名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患病严重的后两年完成的,例如他最著名的作品《向日葵》是于1888年创作完成的。之前看到过一个故事讲梵高后期精神分裂的严重情况,梵高在阿尔的一家妓院认识了一个16岁的妓女拉歇尔,拉歇尔开玩笑对梵高说没钱就把耳朵割下来送给她,梵高真的把耳朵割了下来包好送给了她。 3、孤独症

牛顿

牛顿是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贡献非常非常大,但是除了这些瞩目的成就外,他是一名严重的孤独症患者。他几乎不言谈,乱发脾气,没有几个朋友,在开讲座的的时候,没有人来,他可以对着空教室自言自语,在他50岁的时候,严重的抑郁症和妄想症造成他严重的精神衰竭。 除了这些还有恐惧症,人格障碍症等等,感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了解一下。

有一些你永远也想不到,有一些可能不用说你也能想象到,天才和疯子仅有一线之隔。

安徒生 ——广泛性焦虑障碍

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虽然安徒生写出了《安徒生童话》,但是自己却一直活在忧虑中。

米开朗琪罗 ——自闭症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诗人,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代表作《大卫》,他在社交方面就像一张白纸。

梵高 ——间歇性精神分裂症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向日葵》,梵高的画在价值上基本都是以亿为单位的,而这些画的价值也是在梵高逝世之后骤然提升。梵高经常犯病,最终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贝多芬 ——双相 情感 障碍(躁郁症)

神圣罗马帝国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后世被称为“乐圣”。贝多芬终身未娶,但是其感情经历却相当丰富,30岁的时候看上了一位16岁贵族小姐,因为身份地位相差太多没能在一起,贝多芬为她差点自杀。34岁看上了一位寡妇,因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也没能在一起。

牛顿 ——精神病集成者(抑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等等)

英国物理学家,百科书似的的全才,近代物理学之父,所有人都认为是一个苹果让牛顿开启了开挂似的的人生。

达尔文 ——场所恐惧症

英国生物学家,著有《物种起源》提出物种进化论学说,推翻了各种唯心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爱因斯坦 ——精神分裂症

德国物理学家、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爱因斯坦是犹太人,曾受到法西斯的迫害,常年东躲西藏的生活让爱因斯坦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列夫·托尔斯泰 ——抑郁症

俄国人,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晚年 列夫·托尔斯泰 在世界观发生激变后,一直想要离家出走,最终死于出走后途中。

阿道夫·希特勒 ——偏执、强迫症、精神分裂、无限自我贬低、梅毒恐惧症

德国纳粹德国元首,二战的发动者。希特勒宣扬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犹主义。1945年死于自杀。

林肯 ——抑郁症

美国第16任总统,排名第一最伟大的美国总统,首位共和党总统,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被刺杀身亡。

丘吉尔 ——抑郁症

英国首相,20世界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赢得了二战的胜利,被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约翰·纳什,生于1928年6月13日。著名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美丽心灵》男主角原型。前麻省理工学院助教,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由于他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约翰·纳什,全名为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1928年6月13日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West Virginia)工业城布鲁菲尔德(Bluefield)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50年,约翰·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个重要发现,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父亲老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Sr.)来自德克萨斯州,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任职于阿巴拉契亚电力公司(Appalachi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当时在法国担任负责后勤工作的中尉;母亲玛格丽特·弗吉尼亚·马丁(Margaret Virginia Martin)生于布鲁菲尔德,结婚前是当地的一位中小学教师,教英语和拉丁语。

纳什从小就显得内向而孤僻。他生长在一个充满亲情温暖的家庭中,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母亲、外祖父母、姨妈和亲戚家的孩子们的陪伴下度过,但比起和其他孩子结伴玩耍,他总是偏爱一个人埋头看书或躲在一边玩自己的玩具。

小纳什虽然并没有表现出神童的特质,但却是一个聪明、好奇的孩子,热爱阅读和学习。纳什的母亲和他关系亲密,或许出于教师的职业天性,她对纳什的教育格外关心,早在纳什进入幼儿园前,就开始亲自教育、辅导他。而纳什的父亲则喜欢和孩子们分享自己在科学技术上面的兴趣,能够耐心地回答纳什提出的各种自然和技术的问题,并且给了他很多的科普书籍。少年时期的纳什还特别热衷做电学和化学的实验,也爱在其他孩子面前表演。

纳什就读于布鲁菲尔德当地的中小学,然而在学校里,纳什的社交障碍、特立独行、不良的学习习惯等时常受到老师的诟病。这些问题令纳什的父母忧虑,曾经想过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

小学时期,纳什的学习成绩(包括数学成绩)并不好,被老师认为是一个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测验水平的学生。比如在数学上,纳什非常规的解题方法就备受老师批评,然而纳什的母亲对纳什充满信心,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另辟蹊径恰恰是纳什数学才华的体现。这种才华在纳什小学四年级时便初现端倪,而高中阶段,他常常可以用几个简单的步骤取代老师一黑板的推导和证明。而真正让纳什认识到数学之美的,恐怕要数他中学时期接触到的一本由贝尔()所写的数学家传略《数学精英》(Men of Mathematics),纳什成功证明了其中提到的和费马大定理有关的一个小问题,这件事在他的自传文章中也有提及。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接受父母的安排,在布鲁菲尔德专科学院选修了数学,但此时的纳什并未萌生成为数学家的念头。

后来因为获得George Westinghouse Competition的奖学金在1945年6月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开始以化学工程为专业,后来才逐渐展示出数学才能。1948年,大学三年级的纳什同时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执安大学录取,而普林斯顿大学则表现得更加热情。当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主任莱夫谢茨感到纳什的犹豫时,就立即写信敦促他选择普林斯顿,这促使纳什接受了一份1150美元的奖学金。

由于这一笔优厚的奖学金以及与家乡较近的地理位置,纳什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来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当时生活的地方,并曾经与他有过接触。他显露出对拓扑、代数几何、博弈论和逻辑学的兴趣。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Neumann)在1944年与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士特恩(OskarMorgenstern)的著述《博弈论和经济行为》,通过阐释二人零和博弈论,正式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基础。1950年,22岁的纳什以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s)为题的27页博士论文毕业。他在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纳什均衡"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纳什对纯数学里的拓扑流形感兴趣。1950年夏天他为美国兰德公司(Rand)公司工作。那时兰德公司正在试图将博弈论用于冷战时期的军事和外交策略。秋天回到普林斯顿大学后,他并没有继续在博论方面的研究,而是开始在纯数学里的拓扑流形(Manifolds)和代数簇(Algebraicvarieties)上做他原先在攻读博士期间曾经感兴趣的工作,同时教些本科生的课程。但是Princeton数学系没有给他教职,不是基于他的学术水平,而是因为他的性格因素。

1952年他24岁,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他的教学和考试方法有悖于传统。如果说一般人心目中的数学家们是一些以古怪偏执傲慢为自豪资本的典型NuttyProfessors的话,那么你可以想像纳什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奇怪--或许并不奇怪--的是,数学系占据的大楼往往在一些校园里虽然狭小,但却是最高的,仿佛要加深人们对象牙塔的印象。

在研究领域里,纳什在代数簇理论,黎曼(Riemannian)几何,抛物和椭圆型方程上取得了一些突破。1958年他几乎因为在抛物和椭圆型方程里的工作获得Fields奖,但由于他的一些结果没有来得及发表而未能如愿。

当时的纳什"就像天神一样英俊",米高的个子,体重接近77公斤,还有一张英国贵族的英俊容貌。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日子里,他在一家医院做一个腿上小手术时遇到了EleanorStier,并在1953年他25岁时与她有了一个私生子John DavidStier。

1955年,他与一个他自己的漂亮学生,来自南美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读书的艾里西亚(Alicia Larde)约会。艾里西亚很崇拜他,经过一番心计,她终于赢得了他的倾心。1956年的一个晚上,Eleanor来看纳什,发现了艾里西亚。Eleanor很是恼火,将结果告诉了纳什的父亲。他父亲鉴于那个私生子的考虑,督促纳什与Eleanor结婚。但他的朋友们大都极力反对,说Eleanor与他悬殊太大。他父亲很快就去世了。

1957年,他们结婚了。之后漫长的岁月证明,这也许正是纳什一生中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

就在事业爱情双双得意的时候,纳什也因为喜欢独来独往,喜欢解决折磨人的数学问题而被人们称为"孤独的天才"。他不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世并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人,他有着天才们常有的骄傲、自我中心的毛病。他的同辈人基本认为他不可理喻,他们说他"孤僻,傲慢,无情,幽灵一般,古怪,沉醉于自己的隐秘世界,根本不能理解别人操心的世俗事务。"

婚后,1958年的纳什好像是脱胎换骨,精神失常的症状显露出来了。他一身婴儿打扮,出现在新年晚会上。两周之后他拿着一份纽约时报,垂头丧气地走进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间坐满教授的办公室里,对人们宣称,他正通过手里的报纸收到一些信息,要么来自宇宙里来的神秘力量,要么来自某些外国政府,而只有他能够解读外星人的密码。当一个人问他为何那么肯定是来自外星人的信息,他说,有关超自然体的感悟就如同数学中的灵思,是没有理由和先兆的。

秋天,纳什30岁,刚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职位(Tenure),艾里西亚怀孕。后来他们的儿子John Charles Martin Nash出生,他因为幻听幻觉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然后是接二连三的诊治,短暂的恢复,和新的复发。

1960年夏天,他目光呆滞,蓬头垢面,长发披肩,胡子犹如丛生的杂草,在Princeton的街头上光着脚丫子晃晃悠悠,人们见了他都尽量躲着他。1962年时当他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Fields奖--数学领域里的诺贝尔奖(Nobel)--获得者时,他的精神状况又使他失之交臂。

就这样,他几乎被学术界遗忘了。到80年代,有几项荣誉性奖都几乎要授予给他,最终都因为他的病状而放弃。80年代末期,诺贝尔委员会开始考虑给予博弈论领域一次机会,而纳什就名列候选人名单的前茅,最后因为对博弈论的怀疑和对纳什的 健康 担忧而没有实现。

几年后,因为艾里西亚无法忍受在纳什的阴影下生活,他们离婚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纳什。离婚以后,艾里西亚再也没有结婚,她依靠自己作为电脑程序员的微薄收入和亲友的接济,继续照料前夫和他们唯一的儿子。她坚持纳什应该留在普林斯顿,因为如果一个人行为古怪,在别的地方会被当作疯子,而在普林斯顿这个广纳天才的地方,人们会充满爱心地想,他可能是一个天才。

艾里西亚在纳什生病期间精心照料他30年。到1970年的时候,他已经辗转了几家精神病医院,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正当纳什本人处于梦境一般的精神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的各领域中。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的一个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

纳什的博弈理论越来越有影响力,但他本人却默默无闻。大部分曾经运用过他的理论的年轻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根据他的论文发表日期,想当然地以为他已经去世。即使一些人知道纳什还活着,但由于他特殊的病症和状态,他们也把纳什当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废人。

20世纪80年代末期,纳什渐渐康复,从疯癫中苏醒,而他的苏醒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没有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放弃他的研究,在诺贝尔奖得主自传中,他写道:"从统计学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已经66岁的数学家或科学家能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在他或她以前的成就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我仍然继续努力尝试。由于出现了长达25年部分不真实的思维,相当于提供了某种假期,我的情况可能并不符合常规。因此,我希望通过至1997年的研究成果或以后出现的任何新鲜想法,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在2001年,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艾里西亚与约翰纳什复婚了。事实上,在漫长的岁月里,艾里西亚在心灵上从来没有离开过纳什。这个伟大的女性用一生与命运进行博弈,她终于取得了胜利。而纳什,也在得与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

古今中外那些有名的精神疾病患者

关于天才与精神疾病患者,巴尔扎克曾经有个精辟的总结:“天才就是人类的病态,就如同珍珠是贝的病态。”

牛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晚年的牛顿几乎在自我身上收集齐全了所有的精神疾病种类。不知道是不是他年轻时砸他脑袋的苹果导致的后遗症。

牛顿

梵高,看看他在精神疾病发作期间对自己做过的事吧,喝松节油,割下耳朵,频繁的折腾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是病发期间开枪自杀的。据说他的画作《星空》就是不太正常的情况下画出来的。

梵高

纳什,上个世纪最有才华的数学家之一,创造了博弈论,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奖,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博弈论这个名字,不知道该不该负些责任。

纳什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我是从忍者神龟上知道他的,患有严重自闭症,以至于未能出席哥哥的葬礼,自闭症患者的特征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米开朗琪罗

丘吉尔,著名的剪刀手造型、鸡汤文的始作俑者,晚年也患有“黑狗”抑郁症。这个病症起名正是来源于他本人的格言:“心中的忧郁就像一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丘吉尔

林肯,有家族遗传的精神病史,自身患有严重抑郁症,他曾经挽救了整个美国,但却无法把自己从精神疾病中挣脱出来。死于暗杀或许是一个冥冥之中的宿命,也像是一种解脱。

照片好像越狱里的 T-BAG啊

托尔斯泰,晚年罹患严重抑郁症,总是说严重严重,托翁能严重到什么程度?他不再相信一切——他人、家人、本人,从而失去了全部的信仰。

托尔斯泰

贝多芬,音乐大师也是一名躁郁型患者,时常暴怒,沉浸在酒精的自我麻醉中不可自拔,积极寻求过自杀。

贝多芬

张学良:九一八事变时的张学良是一名严重的毒品依赖者,症状十分明显。少帅早期迷恋大烟,后来为了戒除大烟瘾,又陷入了依赖吗啡的困境,时人回忆:“身上打得全是洞,后来都没有地方下针眼。”“20分钟就要注射一次吗啡,最多的时候,一天注射400支。”

张学良

高洋:北齐皇帝高洋为首的整个家族都有严重的精神分裂和狂躁症,高洋杀妃,把头扔在宴会桌上,当众肢解,骨头做成乐器,最后却予以厚葬,葬礼上哭的比谁都伤心。

高洋

刘伶:酒精深度依赖症 喝醉了还有露出的癖好

刘伶

古代中国皇帝中产生了大量职业性神经疾病患者,二十年不上朝的万历,怎么会没有自闭症?写了4万多首诗的弘历哥乾隆哥,如此之缺乏自制能力,谁的病情还能比他老人家更典型?

贝多芬(Beethoven)——躁郁症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 --- 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代表作有交响乐《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欢乐颂》,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幻想》、《致爱丽丝》,弦乐四重奏《大赋格》等。

1827年,天才音乐家贝多芬死于肺水肿。对于自己的疾病,他曾经一度借助酒精麻痹法。1813年,贝多芬经历了人生中的低谷,那个时候的他丝毫不注重着装打扮,时而还会在聚会上暴怒。这段时间,他也没有再作曲。他也曾给哥哥写过一封信,讲述自己的一生,只是那时的他正在考虑自杀。朋友们所熟知的贝多芬是一个性格狂躁的人,只要他处于高潮兴奋时期,就能立刻写出作品。然而,他的大部分世界名曲却都是在低潮时期完成的

刘伶算一个吧?别人眼里他是酒中神仙,名士风流,在我看来就是个 重度酒精依赖者,资深裸露狂,标准蛇精病。

刘伶,生卒年月不详,沛国(今安徽宿州)人,魏晋名士, 中国 历史 上最著名的神人天团——“竹林七贤”之一 。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是 社会 地位最低的一位,他身高六尺(不足一米五),容貌丑陋,平时沉默是金,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在蛇精病的路上奋勇狂奔。

刘伶一生以嗜酒出名,被称为“醉侯”,他说自己喝酒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说第一。

爱酒爱到什么程度?最有名的一个事,刘伶常常坐着鹿车,带着一壶酒,让人扛着锹跟着,说:“ 如果老子在哪里喝死了,你就把老子就地埋了 。”名士就是不一样,享乐丧葬一条龙,一切都提前安排好了。

“ 如果老子在哪里喝死了,你就把老子就地埋了。 ”

刘伶其实是当过官的,他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只是他提倡无为而治,做事不大上心(多半主要精力都在喝酒上),结果被罢了官。后来朝廷派特使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他老兄不愿意,就喝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开始表演裸奔。特使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吓得赶紧落荒而逃,当官一事自然没有下文了。

一般人说起裸奔来,都觉得惊世骇俗,但是对刘伶来说,这根本不是事儿,因为他老兄是一言不合就裸体。有一天他在家喝高兴了,又脱光了展示排骨。正好有人看到就讥笑他,刘伶说:“ 天地是老子的房子,房子是老子的裤子,你们跑到我裤裆里来干什么?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 天地是老子的房子,房子是老子的裤子,你们跑到我裤裆里来干什么?” 这个图画得有问题,按 历史 记载,刘伶哪有这么丰满

所谓魏晋名士,并不是是个人就能胜任的,你必须具备一些特定的本领,比如当时流行的三大技能:服散、流觞、清啸。看起来好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嗑药、酗酒、吹口哨。其中嗑药吃的是五石散,传说不仅嗨爆,还有壮阳的效果,相当于摇头丸和伟哥的合剂,按照现在标准看,就是吃得一个个重金属超标。“竹林七贤”中的王戎嗨到摔进茅坑,捞出来的时候全身是屎。而“流觞”呢,当然就是刘伶的独门绝技。

总之,刘伶嗜酒如命,不说其他,因为他爱喝酒,产生的与之相关的成语都有好多,什么枕曲藉糟,什么五斗解酲、鸡肋尊拳、陶陶兀兀、以酒解酲,几乎没有一个好词。 历朝历代各路文人骚客自愧不如,崇拜得如痴如狂,为他写的诗文简直数不胜数,歌颂他独立的人格和反抗之精神,把他奉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先进典型。

我们来说说两位优秀的科学家,晚年都是为精神疾病所困。

第一位就是大家熟悉的约翰・纳什,他就是轰动一时的电影《美丽心灵》的主人公,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教授,也是一位世界有名的数学家。约翰・纳什创立了有名的博弈论,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幸的是,约翰・纳什夫妇在2015年遭遇车祸双双身亡。约翰・纳什享年86岁。

约翰・纳什的科学之路非常坎坷,他性格比较孤僻,中小学阶段是一个毫无起眼的男孩,一直到了大学才显示出了数学才能。22岁的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了数学系的博士学位。年仅30岁就拿到了麻省理工大学终身教职,但是当年他出现了幻听的症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之后他的生活就是不断治疗,不断复发,在各个精神病医院中辗转,但是神奇的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他居然从精神分裂症的病痛中苏醒过来,变得几乎像是正常人了。在诺奖颁奖仪式上也是表现得非常得体。这简直是精神分裂症治疗 历史 上的奇迹。

另一个精神病患者是著名科学家牛顿,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百科全书式的“全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50岁和51岁之间,牛顿有过精神失常的经历。对于牛顿的精神崩溃原因,有很多解释,第一是工作过度,导致用脑过度,牛顿经常是通宵达旦工作的。第二是他母亲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第三是当时倾注了牛顿大量心血的《光学》和《化学》两本书的手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付之一炬,牛顿遭受了沉重精神打击,这导致了精神病的发作。

1、(狂躁)抑郁症

张国荣

张国荣是于2003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自杀身亡,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但哥哥的抑郁症是生理性的,是由于大脑内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导致,发病的时候,疼痛异常,同时会长时间、持续性情绪低落和意志减退,非常难治愈。很多人会误解哥哥的抑郁症是由于感情问题,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原因吧,但还是希望更多人了解真相,而不是简单被媒体误导。

2、精神分裂梵高

当我们在欣赏梵高精美的画作时怎么会想到他是一名严重的精神分裂患者,他1890年在法国一家精神病医院自杀身亡。他著名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患病严重的后两年完成的,例如他最著名的作品《向日葵》是于1888年创作完成的。之前看到过一个故事讲梵高后期精神分裂的严重情况,梵高在阿尔的一家妓院认识了一个16岁的妓女拉歇尔,拉歇尔开玩笑对梵高说没钱就把耳朵割下来送给她,梵高真的把耳朵割了下来包好送给了她。

3、孤独症牛顿

牛顿是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贡献非常非常大,但是除了这些瞩目的成就外,他是一名严重的孤独症患者。他几乎不言谈,乱发脾气,没有几个朋友,在开讲座的的时候,没有人来,他可以对着空教室自言自语,在他50岁的时候,严重的抑郁症和妄想症造成他严重的精神衰竭。

除了这些还有恐惧症,人格障碍症等等,感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了解一下。

牛顿,爱因斯坦,拿破仑,成吉思汗,梵高,贝多芬,克尔凯郭尔,林肯,荣格,拜伦,三毛,谢尔盖.叶赛宁,普希金,戈登,雨果,顾城,弗洛伊德,狄更斯,海明威,柴可夫斯基,高尔基,蒙克,马丁,毕加索

据统计艺术家得精神病的比例比较大,艺术家中又是作曲家的比例遥遥领先,众所周知的马勒,他从他的第四交响曲中,已经开始听出他精神状态的感觉了,也许是作曲真的需要极致才能创造出流芳百世的杰作。

约翰威廉姆斯电影音乐研究论文

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辛德勒的名单》成了电影里的经典,电影中扣人心弦的音乐同样成了音乐里的经典。长达3小时15分的电影有14段、总长为六十多分钟的配乐,便构成了这张音碟。配乐的作曲为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一位曾获得过五次奥斯卡奖、十八次格莱美奖、三次金球奖的作曲家,《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的配乐便出自他手。在《辛德勒的名单》中,约翰·威廉姆斯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创作手法,不再以景,而是以情入乐,采取浪漫乐派的传统写法,用柔和简练的旋律将影片所要表达的一个民族复杂而沉重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加上画面、情节的配合,套句俗话说——很煽情。配乐中有着许多小提琴独奏的乐段,演奏者是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大师——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一名犹太人,由他来演绎这样一部电影的配乐自是最合适不过。钢琴部分由则作曲家亲自上阵,同时还有合唱团的声音。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的封面,一只有力的成人的大手紧紧地拽住了小红袖子里伸出来的孩子的小手,拯救的主题就这样简单而又震撼的表现出来了。袖子的红色是整个画面中唯一的彩色,特别显眼,我想这或许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画面的背景则是“老式打字机透过一条仿佛浸染过鲜血的色带打出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总而言之,这是一张悲伤但又不只是悲伤的音乐,若能配合电影,可以让你感受到更多。曲目简介:01.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这是贯穿全片的主旋律,在影片的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在14段配乐中最为突出,也是广大音乐爱好者最熟悉的。这段配乐取自片尾,这时,画面上是如下情景——几十年后,当年被辛德勒拯救的一千多名犹太人带着他们的后代,来到了辛德勒的墓前,每人拿着一块小石头,放到辛德勒的墓碑上,场面庄严肃穆。这段旋律就在这时响起并久久的持续下去,极为婉转、哀伤的旋律由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深情的演绎着,传达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情。看着电影的这一幕时,听着琴声,能让人忍不住流下泪来。14.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Reprise)这还是那段主旋律,由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用钢琴演绎,出现在影片结束打字幕时,与悠扬婉转的小提琴声比,钢琴的演绎有着表达另一种不同的感伤。(以下曲目介绍引自:《辛德勒名单》音乐赏析—杨大林-《高保真音响》杂志)《辛德勒名单》配乐的主题(The Main Theme)结构完整,是常见的复杂三部曲式。在短短的忧伤的引子之后,小提琴如泣如诉地奏出了主题乐段。这贯穿在全片中的哀婉动人的旋律,完全游离于画面之外,从宏观的角度刻划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理历程。主题在高八度上以明亮的音色反复和扩充之后,进入中间段。小提琴在低音区继续倾诉着,听众可以想见演奏者此刻灌注在弓弦上的激情——小提琴家帕尔曼所属的整个犹太民族的那种饱含苦难的难以言喻的激情。主题在高音区上热烈地再现,最后消失在竖琴深情的主和弦分解音型上。影片里有代表性的配乐段落,除了最富于感染力的上述主题以外,还有一大段音乐具有明显的“写意”倾向,在威廉斯所有作品中可以称得上“超凡脱俗”了。这段音乐跨度很大,长达10分钟,定名为“辛德勒的劳动力”(Schindler′s Workforce)。其主要部分是从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在党卫军监视下搬出家门,而辛德勒同时迁入“新居”开始的。它几乎不为人知地悄然响起,在镜头不断地切换,场景也不断更替的过程中,音乐始终在相对固定的节奏上反复变奏着一个动机。独奏单簧管呜咽般的音色在不时地插入。这里,音乐在进行中与画面保持了一种平行发展的非同步关系。正是这种不落窠臼的写作手法,使音乐始终游离于画面之外,在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之后,得以更深刻地揭示画面内涵。观众所看到的一切——犹太人受到的非人待遇和他们面临的悲惨处境;德国纳粹的嚣张气焰与横行霸道;作为个人的犹太人会计施泰恩为了同胞而忍辱负重、积极斡旋;和同样作为个人的德国人辛德勒想利用战争大发横财,为建立自己的工厂费尽心机等等,这一切都是在当时那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而作为民族与个人,都无法逃离命运的轨道。音乐里那固执的、显得不近人情的呆板节奏,正像历史的沉重无情的脚步,在驱使人们无奈地一步步走向不可知的未来……在这里,音乐已经高度概括化了。如果说影片配乐创作仍带有约翰·威廉斯特征的话,那么最明显的就是辛德勒与他的犹太人分手这一场景中的配乐了。这时音乐尽管仍然保持着写意功能,但在段落上却恰如其分地与画面保持了同步,伴随情节的发展准确地烘托着画面的气氛,达到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作曲家将这段音乐定名为“我该救更多的人”(I Could Have Done More)。随着辛德勒在犹太人簇拥下一边缓步走向汽车,一边向会计施泰恩交代最后一些事宜,在温暖的弦乐背景上,长笛、单簧管、英国管先后形象地吹奏出了人声对话般的亲切旋律。在犹太长老向辛德勒递交那张所有被救者签了字的证明书时,弦乐再次以温暖的音色奏出了一个充满深情的主题变奏。而当会计施泰恩郑重、恭敬地向他们的守护神辛德勒献上那枚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感恩之情的戒指时,随着辛德勒接过戒指的动作,影片主题旋律再次响起,将画面中的感人气氛推向了高潮。其后,辛德勒离去时,移动摄影机透过车窗拍摄的他的侧面特写镜头中,玻璃上叠映出了依依惜别的人群。在画面以形象、精练的电影语言表现内涵的同时,音乐也用从主题发展出的悠长、绵延的旋律线表现了辛德勒与他倾尽全力救出的这一千多个生命之间结下的难舍亲情……观众一定会记得,影片结尾处出现了一个全景镜头:阳光明媚的原野上,存活下来的犹太人排成一列从地平线上走来。他们代表着自己那苦难深重的古老民族,一改过去屈辱压抑的形象,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未来。与此同时,残暴无比的集中营司令官,党卫军少校阿蒙·格特被处绞刑。人类历史上那人性极度扭曲的、最为恐怖血腥的一页翻过去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在这组镜头中,音乐也第一次表现出了轻松与欣慰之情。在独奏吉他的小调分解和弦上,口哨吹出的前奏,令人感到一种适度的愉快与活泼,引出了民歌合唱曲“金城耶路撒冷”(Jerusalem of Gold)。山林的气息美酒般清爽钟声和松柏的芳香在风尘中弥荡沉睡的树丛和石垣还有那横亘的城墙把这孤独的城池送入睡乡黄金之城 青铜之城耶路撒冷到处充满光芒我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这是一首三拍子的、用自然声演唱的歌曲。词曲作者并不是威廉斯,而是犹太裔作曲家瑙米·谢默,而且这首以希伯来语演唱的颂歌也并非为本片而作。“金城耶路撒冷”最早曾出现在1991年由法国和以色列合拍的影片《为了萨沙》(Pour Sacha)中。这首颂歌以其质朴的旋律、虔诚的情感,表达了犹太民族对金城耶路撒冷的无比崇敬和无限希望。在《辛德勒名单》里,对于作曲家约翰·威廉斯来说,它还是配乐创作的基石——辛德勒主题的主导动机就出自这首合唱曲的第一小节。正是在这一小节下行五度的短小动机上,作曲家创作出影片《辛德勒名单》充满激情的全部音乐。曲目清单:01.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 Itzhak Perlman02. Jewish Town (Krakow Ghetto - Winter '41) - Itzhak Perlman03. Immolation (With Our Lives, We Give Life) - John Williams04. Remembrances - John Williams05. Schindler's Workforce - John Williams06. Oyf'n Pripetshok/Nacht Aktion - The Li-ron Herzeliya Children's Choir07. I Could Have Done More - Itzhak Perlman08. Auschwitz-Birkenau - Itzhak Perlman09. Stolen Memories - John Williams10. Making The List - Itzhak Perlman11. Give Me Your Names - John Williams12. Yeroushalaim Chel Zahav (Jerusalem Of Gold) - The Ramat Gan Chamber Choir/Hana Tzur, . Remembrances (With Itzhak Perlman) - Itzhak Perlman14.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Reprise) - John Williams

引言: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的经典作曲有《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辛德勒名单》等。约翰•威廉姆斯曾经是一名爵士钢琴家。毕业以后,约翰•威廉姆斯接受了完整的古典音乐教育。再次毕业之后,约翰•威廉姆斯到好莱坞给电影配乐大师当助手。这些经历都为约翰•威廉姆斯的后期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风格形成之后,约翰•威廉姆斯又创作了很多佳作。根据相关新闻报道,约翰•威廉姆斯将在今年结束自己的配乐生涯,然后亲自追求自己的古典音乐梦。

凭借《星球大战》,约翰•威廉姆斯成功脱颖而出,成为好莱坞一流的作曲家。据相关资料显示,《星球大战》的唱片在排行榜上挂了4个多月。这样杰出的交响乐成为了音乐产业历史上销售的最好的交响乐之一。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给好几代人留下了美好回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北美票房前100名的电影中,有威廉姆斯创作的电影音乐的电影占有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其作品遍布优秀电影。

约翰•威廉姆斯把爵士乐,流行乐和古典元素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每一种创造都需要大量的尝试。在电影《第三类接触》中,威廉姆斯就进行了上百种变体尝试,只为了表现外星人的一个场景。威廉姆斯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其对音乐的天赋,还因为他的努力。如果威廉姆斯没有进行那么多的尝试,也许就没有那么多优秀的电影配乐了。很多作品都体现了威廉姆斯的创新。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威廉姆斯给创造性人物做的乐谱,已经有相关人员进行研究了。从这个方面来说,威廉姆斯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强的。在那个年代,电影作曲家对创造性人物的关注非常少。不仅因为创造性的人物是未知的,而且对于创造性的人物的音乐设计,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电影《ET》中,外星人的配乐就非常不错。

约翰威廉姆斯是美国的电影音乐创作人,他为很多知名的影片创作了音乐,比如《辛德勒名单》《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

辛德勒的名单,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雷霆救兵,拯救大兵瑞恩,夺宝奇兵,外星人,大白鲨,曾经为90多部电影创作音乐并且担任音乐总监,包括星战前传,继母,小鬼当家,大地雄心,无罪推定的。

  • 索引序列
  • 约翰纳什的毕业论文
  • 约翰纳什毕业论文
  • 约翰鲍比依恋理论的研究论文
  • 纳什毕业论文
  • 约翰威廉姆斯电影音乐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