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直埋保温管项目背景毕业论文

直埋保温管项目背景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直埋保温管项目背景毕业论文

预制直埋保温管保温性能好、安全性高、工程造价低,因此广泛用于液体、气体的输送管网, 化工管道保温工程石油等,也能有效的解决防水问题,同时占地少,施工快,有利于保护换机及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详细来了解下预制直埋保温管施工方案是怎样的?

预制直埋保温管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作业人员上岗前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补口采用的材料,应有质量合格证,产品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

(3)对补口工序进行监测的器具的准确性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4)对影响补口质量的因素和确定的补口工艺各关键参数应形成文件,并应用在补口过程中。

(5)在补口前,应将本工程所用钢管以及补口原材料间的匹配性进行补口工艺评定试验,以证实原材料以及补口工艺匹配良好,能够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

二、管道补口施工工艺

(一)施工工序流程

(二)工艺准备

管道焊接完成且经无损检测检验合格,接到补口通知后,在不影响线路施工的情况下,进行管道的补口施工。

正式补口前,应通过工艺试验确定补口工艺参数和工艺规程,以保证补口的质量。

钢管补口作业宜在15?C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下施工。如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施工。

(三)聚乙烯套管安装

1、安装前清除套管内外及管部两端的泥土及污物,保证塑料粘接部位清洁干净。

2、确定接头套管和聚乙烯外套管的搭接尺寸,将接头套管放置在接头处,保证外套管居中,然后进行热收缩带安装。

(四)热缩带安装

1、准备

(1)清除热缩套和外套管粘接部位的泥土及污物,清除宽度大于热缩带的宽度,有油污的地方用酒精清洗干净,并将粘接部位打毛,打毛宽度大于热缩宽度。

(2)粘接部位有水的地方应保证晾干或用烘灯烘干。

2、安装

(1)确定热缩带与热缩套的搭接长度。

(2)截取热缩带的长度。

(3)热缩带的一端裁去倒角50×15mm。

(4)将热缩带胶层向内包覆在接口处,并保证热缩带在搭接处居中位置。

(5)先用小火依次将搭接的两层热缩带烘烤至胶层微化并搭接固定住,再将胶层已烘烤过的压盖居中扣在搭接缝上,然后用中火来回均匀烘烤压盖直至压盖与热缩带完全粘接无翘边和气泡,加热过程中可用手套或压滚抚平压盖使其与热缩带紧密粘接。

(6)压盖压紧后,从热缩带的中部开始,首先烘烤与套管搭接的一边,烘烤时应从底部开始,并遵循由下向上、由里向外的烘烤规则,以避免气泡产生,

(7)调整喷枪火焰长度,先沿热缩带中部环向均匀加热,中间收缩完后再依次加热两端,加热过程中喷枪应来回移动以保证热缩带不局部过热。

(8)加热收缩时应仔细观察热缩带边沿是否有热熔胶溢出。

(9)待收缩完毕后,再次检查热缩带和压盖是否有翘边和气泡存在,若有应及时修补排除气泡保证热缩带和压盖平整。

(10)严禁保温材料浸水,如发现保温层浸水,应挖去进水部分保温材料重新进行保温。

(五)气密试验

1、在外套管上一端先钻一个孔,将压力表安装在孔部,拧紧固定螺栓。

2、开启空气压缩机,压力升至用肥皂水进行检验,不得漏气。

3、若聚乙烯热缩带部位漏气应进行修补,然后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聚氨酯发泡。

4、将外套管上打压孔扩钻为同时也是发泡排出和出气孔。

(六)聚氨酯发泡

当气密性试验合格并满足相应规定后,可进行聚氨酯发泡。

1、发泡:发泡采用机械发泡。

2、原料采用聚氨酯。

3、根据接口的长度计算聚氨酯的注射量

4、从孔溢出的泡沫完全固化后进行敲击检验,泡沫应充实饱满。

5、聚乙烯封堵:采用塑料封堵封住发泡孔。

三、施工现场条件要求

1、预制直埋保温管中的聚氨酯虽然吸水率极低,但不可在水中浸泡。施工中必须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集水井内径,井底比槽底深,沿沟槽挖×排水沟,沟底坡度1%坡向集水井,采用排水泵(有备用泵)及时抽走积水,保证管道安装时干槽作业。

2、接头工作坑的尺寸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尤其工作坑的底部与管道的底部间距应尽量大些,以保证烤热缩带时喷枪在管道底部有充分的活动空间,防止热缩带的圆周下沿出现漏烤或烘烤不充分的现象发生。

3、施工现场排水要设有专人专职管理,24小时值班,防止管材被水浸泡。

4、为确保施工质量,应有合理工期。

5、若条件允许,应采取将多根保温管在沟槽上组焊完毕做好接头保温后,再吊放入沟槽中的方案。

6、工作坑应根据深度、土质和地下水位等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设置支撑,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以上就是预制直埋保温管施工方案详解了,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了呢?在这里小编说下相关的注意事项,比如坚决不可以使用质量有问题的保温管,购买前要对相关厂家进行仔细调查研究,否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要非常谨慎而行。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摘要:介绍直埋蒸汽管常规保温结构,提出选用气凝胶毡和耐高温离心玻璃棉保温层的优化保温结构。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优化保温结构的直埋蒸汽管道单位管长温降进行实测计算。 近年来,蒸汽管道直埋敷设技术在我国城镇供热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预制直埋蒸汽管(以下简称直埋蒸汽管)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用户侧蒸汽品质,因此直埋蒸汽管保温结构的逐步改进成为我们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直埋蒸汽管主要采用钢套钢、外滑动内固定结构形式,当管道升温时,工作钢管与保温层一起移动,外护钢管相对静止。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不少科研单位、生产厂家开始研制、生产适用于直埋蒸汽管的保温材料和保温结构。 本文对采用钢套钢、外滑动内固定结构形式的直埋蒸汽管保温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1、常规保温结构设计 直埋蒸汽管常规保温结构见图1。 由图1可知,直埋蒸汽管常规保温结构采用耐高温离心玻璃棉+空气层的结构形式。在工作钢管外表面包裹耐高温离心玻璃棉管壳并设置滑动装置(滑动装置与保温材料管夹焊接连接),在耐高温离心玻璃棉管壳与外护钢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形成空气层。直埋蒸汽管主要通过耐高温离心玻璃棉进行保温,并利用空气层良好的隔热性来降低热损失,空气层还可提高排潮能力。 1.工作钢管2.外护钢管3.保温材料管夹4.耐高温离心玻璃棉保温层5.空气层6.外护钢管防腐层7.管夹夹紧螺栓8.滑动装置 2、保温结构优化设计 工程概况 高压长输蒸汽管道项目,主要用户为工业园内工业用户。用户侧蒸汽设计用量为50 t/h,设计用汽参数为 MPa ,220℃。供汽管道长度为,电厂设计供汽参数为 MPa,350 ℃。蒸汽管道为钢套钢、外滑动内固定形式,全线采取直埋敷设。 保温结构优化设计 该直埋蒸汽管道项目为了满足用户用汽参数要求,我们对常规保温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提高直埋蒸汽管的保温性能,降低管道的温降。 近年来,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绝热材料在供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气凝胶为SiO2气凝胶,常温下的热导率为 1 ~ W/( m·K)。 在多层保温结构中,宜将热导率低的保温材料放置在高温侧,将热导率高的保温材料放置在低温侧。因此,内层保温层采用气凝胶毡,外层采用耐高温离心玻璃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气凝胶毡在高温环境中的隔热优势,使外层耐高温离心玻璃棉的厚度大幅降低,以免过厚的耐高温离心玻璃棉因自重出现下垂,影响保温效果。选取控制单位管长温降法,对直埋蒸汽管的保温层厚度进行计算,优化设计后的直埋蒸汽管保温结构见图2。 优化设计前后,保温结构的结构参数见表1,保温材料管夹厚度为12 mm。直埋蒸汽管保温结构优化设计与常规设计不同之处在于,将气凝胶毡作为保温材料的最内层,耐高温离心玻璃棉厚度有所降低。 1.工作钢管2.外护钢管3.保温材料管夹4.气凝胶5.耐高温离心玻璃棉保温层6.管夹夹紧螺栓7.空气层8.外护钢管防腐层 9.滑动装置 表1优化设计前后保温结构的结构参数 3、运行效果 为监测电厂出口蒸汽参数和用户蒸汽参数,分别在电厂出口和用户入口安装了流量计,温度传感和压力传感器,对蒸汽流量、温度、压力进行监测。 4、结语 对直埋蒸汽管保温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有效减小蒸汽管道温降,降低管网热损失,节省运行成本,有助于提高热网利用率与输送距离。

内容包括 智能建筑 智能化工程 风险 项目风险 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 信息化 智能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 项目 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论文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就是弄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个活动、为什么要开这个小组、为什么要开这个个案。写的时候主要抓住这几点,表意要清晰明显即可。项目背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写:1、项目的提出原因 。2、项目环境背景 。3、项目运作的可行性 。4、项目优势分析(资源、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5、项目的独特与创新分析。项目背景是站在客观的角度观察行业、政策、竞争者、客户、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和情况,必要性则是从项目自身的角度看自己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不至于在项目背景(也是预测)下导致的未来情况中处于劣势。

呵呵,你太有才了。在课堂上是做火箭过来的吧? 项目背景资料,就是此项目主题的前身和过去的历史背景资料。以及原有的技术突破和相关的背景材料。

软件项目管理的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国防部专门研究了软件开发不能按时提交,预算超支和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的原因,结果发现70%的项目是因为管理不善引起的,而非技术原因。于是软件开发者开始逐渐重视起软件开发中的各项管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软件研发项目管理不善的问题仍然存在。据美国软件工程实施现状的调查,软件研发的情况仍然很难预测,大约只有10%的项目能够在预定的费用和进度下交付。想要学习PMP课程,推荐51CTO学堂【这个PMP课程应该是业内超高性价比课程】软件项目管理和其他的项目管理相比有相当的特殊性。首先,软件是纯知识产品,其开发进度和质量很难估计和度量,生产效率也难以预测和保证。其次,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难以预见和控制。51CTO学堂为IT技术人员终生学习提供最丰富的课程资源库,数千名专业讲师和大厂工程师倾力分享了数万门在线视频课程,几乎覆盖了IT技术的各个领域:java、python、php、c++、前端、数据库、区块链、运维等,帮助每个渴望成长的IT技术工程师技能提升,学有所成!

项目背景分析资源、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项目运作的可行性,项目的独特与创新分析。1、项目基本情况,是指项目所涉及的一些最基本数据,比如占地面积,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总产量投资额,带动可就业人数等项目背景,主要介绍业主或投资商的情况,包括业主或投资商的实力,市场地位,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许可、批准、好评及环评情况,当地政府对项目的认可和支持,工艺水平的先进性如何,对环保方面的贡献,上下游产业链的介绍及市场前景等。2、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内部组织正在发生巨变,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的依靠企业人力资源,人才之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有效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储备力量,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动力,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掌握最新的准确的企业人力管理信息,并对其进行复杂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论文保密管理制度研究背景

涉密人员管理是指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对涉密人员的基本信息、个人行为情况和涉密特殊事件等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期实现涉密人员管理的目标。信息化涉密人员管理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涉密工作的深化和拓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入,涉密工作的深化和拓展已经成为现实,涉密人员管理也随之而来。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涉密人员管理的实施变得更加便捷、准确、及时,从而更有利于涉密工作的有效实施。三是提高涉密人员管理的效率。采用信息化模式进行涉密人员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确保涉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化涉密人员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提高涉密人员管理的效率。采用信息化模式进行涉密人员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确保涉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提高涉密工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采用信息化模式,可以精确地获取涉密人员的基本信息,从而更好地管理涉密人员,减少涉密工作中的误操作。三是提高涉密工作的安全性。采用信息化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涉密人员的管理,确保涉密工作的安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以及军工科研单位对保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保密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多,__的难度也随之变得更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保密信息化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档案信息化保密管理工作的研究 》

[摘 要]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对于信息保密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多方面的要求对信息化资料进行安全保障。本文从档案信息化基础入手,深入分析了信息化档案__的重要性,研究了用科技手段在资料保密中发挥出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保密管理;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914X(2016)13-0151-01

0 引言

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自建设初始便将档案管理的安全工作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在实现由纸质资料向数字化资料转变的过程中,对于档案管理的模式及技术应用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新技术的加入即要求管理制度体质的转变,又要求信息化软硬件的技术更新,这也为档案信息化的__提升了难度。本文立足于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难点,详细阐述了档案信息化变革中如何对__影响和解决策略等问题。

1 档案__在信息化变革中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势在必行,这也要求与档案有关的相关工作必须紧跟改革的步伐,能够完全与信息化轨道接轨。尤其像__这种较为特殊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在制度及管理上转变,还要根据信息化平台的要求,在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上满足__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档案信息化的转变中,__主要遇到了以下问题:

管理规范中的问题

实现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复杂的管理流程和精准的确立管理规范。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层层审批中,__需要接触的流程较为复杂,这就相对提高了__的安全性。批阅式的审批流程,需要根据保密规则进行签字确认,最终的结果还需要人工核对,这虽然较为繁琐,但也为__起到了关键的保障作用。在实现信息化管理后,涉密审批不再如此繁琐,根据信息化的技术条件,在网络中即可形成审批核定,人与人的接触活动减少,反而降低了__的严格性。

硬件条件遇到的问题

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后,资料的储存以数字化档案为主,兼顾纸质文稿档案,表面上看来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更加多样化和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以某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例,传统的保密档案保存要求为独立的密闭空间、安全锁具、通风及消防设施等,改制后还要增设机房、空调、供电保障等必要设施,不仅在空间上没有得到节约,反而增加了设施的投入费用。

人员素质问题

在档案信息化的改革中,对__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导致了部分工作人员因条件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情绪思想波动。例如:某机关保密科的一位员工,在职几十年从未出现工作纰漏及疏忽,属于机关绝对放心的人员,但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因对技术设备操作的掌握不能达到要求而被迫转岗。这样的例子说明在以__为核心任务的管理人员,,首先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达到岗位基础需求,才具备任职资格,其次必须在政治思想觉悟上满足__的规范要求。

2 档案信息化__的改进 措施

档案信息化的安全__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保障档案实体、档案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避免泄密问题的出现。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应优先考虑__的问题。

管理模式的变化

从传统__衍伸到信息化__,其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档案信息化的__主要将信息化数据的处理流程和读取存储权限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对电子信息设备的软硬件设置建立起安全操作流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其系统组成包括了:档案信息系统及设备使用的安全保密 规章制度 ,数字化信息涉密人员的管理办法,数据存取的安全保密方案,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方案,人员身份识别管理方案,访问控制规则方案,密码密钥的管理规定,保管维护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等。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信息化档案__的规程管理要从上至下统一贯彻,依据保密管理工作中对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逻辑规律,找出漏洞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有效降低泄密事故的发生概率。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方案的确立,场所的选择和安防系统的建设,档案实体的使用和保管,数据库的维护、整理和数据备份。

硬件技术的提升

档案信息化首先要在场所的选择上符合安防要求,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数字化信息档案的建立必须符合计算机主机房的技术条件要求,在供电、消防、控温控湿、监控、防盗的配套设备要符合具体要求。例如:监控设备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24小事实时监控,视频数据的保存期限不得低于120天,视频监控设备必须由专人专职监管,监控设备必须采用独立供电线路及备用电源,信号线路必须采用内部走线等。

(2)对于机房的进出管理,采取用户身份识别与密码双重验证,通过输入密码时对指纹的核对实现了双重身份验证的保障。并采取伪装报警措施对密码报警进行伪装,以防工作人员被胁迫状态下的报警伪装登陆。

(3)信息化档案资料的存储设备必须经过国家安全部的技术认证,实现唯一性的读取接口,避免资料外泄;其存储介质不可拆卸及轻易破坏,具备防水、防电磁、防撞击的能力。数据读取的拷贝及下载须经2人的共同认证完成。

人员素质的转变

对于信息化档案保密管理人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作为专职的信息化档案保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基础 文化 素质,具备计算机操作基础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作为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对设备操作的基础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安全使用意识,能对信息化__的基础常识有深入的了解。

(2)在满足第一点的基础上,信息化档案保密管理人员还应具备极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还要具备很强的保密意识和相应的保密专业知识技能。涉密人员还应认清保密形势和敌情 教育 ,__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保密知识技能教育, 岗位职责 教育等。

(3)管理人员还应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接触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意见和方案,通过查缺补漏的方式杜绝涉密问题的发生。

3 总结

档案__要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的需要,在保护国家秘密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同时,完善各项管理度,加强对秘密档案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中的__,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通过对档案信息化保密管理工作的深入探讨,了解了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难点,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我国档案保密的方针,依靠科技的强大生产力与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变革,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能够更大的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使档案__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观演互动 保密知识和技术入脑入心[J].__,2010(11):15.

[2] 《涉密文件上网之前》的案情剖析与法规链接[J].__,2011(2):42.

[3] 进一步做实做好重点区域__[J]. __,2011(5):18.

[4] 张 玲.试论档案保管工作中的保密和利用[J].海南档案,2007,(3).

[5] 陈冬云.档案利用过程中的__浅析[J].海南档案,2007,(2).

[6] 魏菊芳.浅谈档案管理的__[J].中国档案,2006,(12).

[7] 李 虹.如何做好档案__的探讨[J].学习月刊,2009.

《 财务信息化在科研院所应用现状与对策 》

摘要: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财务信息化在科研院所应用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科研院所,应用

一、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

1、传统财务理念与会计核算模式,影响财务信息化的深入应用。

我国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建设普遍起步较晚,许多院所在 财务管理 方面仍然存在手工记账模式遗留下来的不规范的业务流程和核算流程,财务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深入,致使财务信息化应用过多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多重要的项目还是通过手工作业。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还不利于激发企业学习适应信息系统的积极性。

此外,科研院所自身的特殊项目难以通过财务信息化软件实现。目前,多数科研院所正处于科研事业会计核算模式向企业会计核算模式转型阶段,仍有较多的个性化业务和特殊的项目核算,通用的财务信息化软件很难满足这些业务的需求,从而导致了“想用不能用”、财务信息化作用不显著的尴尬局面。

2、实施与应用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影响财务信息化的运维与推进。

财务管理是一门比较专业的学科,科研院所信息化内部实施人员大都没有财务管理的 经验 ,不知道如何参与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项目中去,在软件应用培训、业务问题的处理、系统的配置以及日常运维管理等方面,就有点力不从心。

财务会计人员信息化应用素质是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没有懂技术、会操作、信息化观念新的财务会计人员队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深入实施等都将成为空想。同时,科研院所财务信息系统尚处于利用计算机模仿手工操作阶段,在客观上也对财务会计人员信息化应用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院所财务会计人员还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信息化的推进。

3、财务信息化的信息安全风险的大大提高,影响科研院所对财务信息化的深入使用。

信息安全性对于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院所内部使用者来讲,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信息流失。其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科研院所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监控,导致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院所的整体运作。再次,如果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依托Internet TCP/IP协议,就容易被拦截侦听、身份假冒、窃取和黑客攻击等,这是引起安全问题的技术难点。上述种种管理与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信息安全风险,影响科研院所对财务信息化的深入使用。

二、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

1、财务信息化要求管理观念彻底更新,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现着现代 企业管理 思想,是—个极其复杂的多系统组合,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在于它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变革,不能将追求信息化流于形式,这就要求科研院所在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基础性财务管理,注重信息化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同时,要克服延续下来的潜在的惯性思维,要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对于院所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广开思路、更新观念,大力推广信息技术,提高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效能。

财务管理模式上,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就是协同集中管理。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科研院所需设置一个中心数据库,在院所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子系统与中心数据库相联。当采购系统、科研与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有物资流发生时,中心数据库通过内部网自动收集并传递给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动态核算,然后把处理过的会计信息传回中心数据库,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随时调用中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这样,整个科研院所的科研、生产以及经营活动全部纳入了信息化管理之中,各部门之间协作监督,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同时也能解决个性化核算项目的问题。

2、打造新型高素质财务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提高财务信息化的应用与管理水平。

财务信息化是科研院所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财务信息化的关键在人,院所是否具有一批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与技术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引导,在院所内部促成一种学习、使用信息化的良好风气,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探讨,梳理业务流程,整合财务信息化 管理知识 ,深化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建立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通过短期培训与人员自学相结合等方式,辅以薪酬、奖励等考核激励模式,促进财务人员融入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财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对于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熟悉财务管理的具体业务。财务管理是入门容易精通难。但是,对于财务信息化技术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掌握的就是入门知识而已。因为技术管理人员不需要利用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只需要了解一些业务的具体处理方式,如采购进货成本是如何结算的;先进先出、移动加权平均成本、月加权平均成本核算 方法 有什么区别,该怎么操作;凭证的填制规则以及凭证更改的流程等等。在这个基础上,了解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才能维护好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其次,在了解财务日常处理业务的基础上,技术管理人员应该知道,各项业务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处理流程。只有熟悉系统处理的基本流程之后,才能够当财务用户在处理具体业务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与他们帮助,而不需要去请教外部的实施顾问,而且,这也是技术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与测试的前提条件。

3、建立完善财务信息化的安全保障体系,降低财务信息的安全风险。

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不是与其他管理系统相独立的子系统,而是融入单位内部网与其他业务及管理系统高度融合的产物,其安全实质上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从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到系统认证、运行管理,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系统操作到文档资料管理,从系统环境控制到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都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制度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是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防病毒、身份认证等网络安全技术,使在技术层面上对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应用,能够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许多原来无法逾越的困难,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财务数据安全风险、道德风险等。因此,财务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一方面研究解决信息技术如何与传统财务管理相融合,另一方面,在完成结合过程之后,要不断研究,发现解决信息化后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应该在传统的系统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确保财务信息安全受控的前提下,满足科研院所自身科研生产管理与经营发展的需要,为院所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大的价值。

《信息安全层面保密管理对策 》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快速推广及应用的趋势下,计算机信息系统已同各个单位、各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日常办公密切相关,但由于在信息处理、采集、传输、存储等环节中未采取科学的保密手段、未配置有效的保密专用设备和采用恰当的技术管理措施,使得窃密与泄密问题大量出现。因此,加强对有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探讨,对于改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息安全 保密管理 产业发展 价值 管理对策

一、我国信息通信安全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0年全球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257亿美元,增长17%,并预估2017年可达到407亿美元。根据2014年信息服务产业年鉴,2014年我国整体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106亿元,较2013年增长,而2013年较2012年增长,世界规模为。我国在这一方面仍有增长空间,从信息安全服务及产品的增长速度来看,信息安全产品在2010年后,每年维持17%以上的稳定增长,内容安全及顾问服务于2014年增长率分别为及,仍维持高增长。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政策规范、企业缺乏信息安全人员与专业知识等带动顾问服务需求增长,又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资金、人才较为不足,在黑客行为多元以及混合式攻击手法层出不穷等,再加上零时差攻击时有出现以及对应产品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要达到快速又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凭借单一企业的产品及信息人员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信息安全工作委外顾问服务能够比企业自行管理更能兼顾企业成本及安全,因而来自于顾问服务、委托服务等的增长力道将持续维持。

在外销方面,2014年信息服务年鉴可知,2014年外销规模约为250亿元,增长率为,较2013年大幅增长。这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容安全相关信息安全产品市占率逐渐提升,且整合式威胁管理设备(UTM)逐获重视的缘故。相较世界对于信息安全需求的旺盛力量,我国目前外销增长高于世界平均,若能将该外销动能持续开发,不仅能提升我国信息安全整体防护能力,未来也将成为我国信息服务业中的明星产业。

二、维护信息通信安全的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信息社会中,信息科技与网络提供便利的现代生活,也急剧地取代人工操作成为企业经营与政府机关行政服务的工具,也是现代化国家与社会运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有鉴于此,各国政府也将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列为国家建设的根本,以及增进民生发展的基础。从国家层面来看,如果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有所损害,轻者会导致个人生活食衣住行造成不便,重者则会使整个国家安全、政府运作、产业发展、国力强弱和民生发展等都会有重大影响。因此,信息通信安全重要性,已达到不容轻忽的地步。如何维护信息通信系统与网络传输过程的安全,都是企业及政府当前运营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能提供安全及信赖的电子化组织运营服务,组织信息通信安全工作必须以全方位观念进行可持续推动,一般性的信息通信安全3E策略如下: 1)技术工程:利用防火墙系统、数字签章、加密技术等建构第一道防线。2)执行管理:落实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信息安全事件紧急处理机制、内外部计算机稽核制度、信息安全标准及规范、产品及系统质量检验机制等。3)教育倡导:强化安全警觉训练、信息安全倡导、人才培训、网络使用伦理等。

尽管当前多数组织的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及应变机制已逐步建立,但是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应用,以及电子化组织与电子商务的使用日益深化,面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风险,仍有必要对目前信息通信安全相关工作进行检讨评估,以强化企业或政府信息通信安全整体防护策略,而最为重要的就是保密管理措施的进一步创新。

三、强化信息安全层面保密管理的措施

(一)事前安全防护

(1)信息安全监控与防护。1)建立多重防护纵深的信息安全监控机制,构建信息通信安全防护管理平台,提供组织网络监控服务,以即早发现信息安全事件,降低信息安全风险。2)规划组织整体信息安全防护架构,构建组织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2)信息安全情搜与分析。1)搜集来自组织服务网、学术网络及因特网服务业者等网络攻击信息,分析新型黑客攻击手法与工具,掌握我国信息安全威胁趋势。2)研究??尸网络议题,提升Botnet侦测分析能力:教育倡导具体策略化方式追踪大量Botnet资讯,掌握我国Botnet散布情况,降低我国Botnet数量。

(3)信息安全侦测及渗透测试。1)建立组织信息安全侦测及扫描能力,并进行内部侦测扫描,完成已知弱点的修复。2)对组织重要信息系统提供网站渗透测试服务及修补建议。

(4)信息安全认知与质量提升。1)建立组织信息安全检测与评鉴机制。参考国际信息通信安全相关标准,制定组织信息安全规范整体发展蓝图架构,发展组织信息安全相关规范及参考指引,并建立组织信息安全检测与评鉴机制。2)推动重点部门通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验证。为强化组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供安全及便捷的网络服务,强化内外部人员使用组织网络服务的信心,保护使用者隐私权益,推动信息安全等级A级与B级机关通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验证。3)提升员工信息 安全知识 与能力。为提升员工信息安全知识与能力,应办理信息安全技术讲习、信息安全资格培训、信息通信安全防护巡回研讨会等培训课程,并发展信息安全数字学习课程。为发掘校园优秀人才,办理“信息安全技能金盾奖”、“信息安全动画金像奖”等竞赛活动,并办理信息安全周系列活动,以提升全体员工信息安全认知。同时进行员工信息安全职能规划,依据其职务与角色,规划执行业务应具备的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并建立员工信息安全能力评量制度。

(二)事中预警应变

(1)信息安全事件实时发现。通过信息通信安全监控平台进行信息安全事件监控作业,包括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系统、整合性恶意程序监看、使用者端警示系统、蜜网与内部网络警示系统等。

(2)信息安全通报与应变。1)建立信息通信安全通报应变作业程序,协助组织处理及应变信息安全事件。2)构建信息安全信息分享与分析中心。整合信息安全相关情资,进行信息安全信息分享。

三是信息安全健诊服务。推动信息安全健诊评量架构与追踪管理机制,提供组织信息安全健诊服务,强化组织信息安全防护能量,掌握信息安全防护情形。

(三)事后复原鉴识

(1)事后系统回复。1)结合产学研资源与技术能力,建立组织信息通信安全区域联防运作机制,提供不同部门信息安全事件处理与咨询服务,并提升其信息通信安全防护能力。2)规划组织重要信息系统异地备援机制,以提升信息安全事件“事后”存活能力。

(2)信息安全事件鉴识。1)研究信息通信安全鉴识相关技术。2)协助并培训组织保密管理相关人员执行信息安全事件鉴识作业。

四、结语

信息通信安全工作是个长期的、无止境的攻防与挑战,然而信息通信安全工作范围广泛又专业,有待推动地方仍多,组织应持续强化信息通信安全防护工作,加强与产学研各界合作与交流,建立安全及可信赖的网络环境,促进信息科技的普及应用,提供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安全及便捷的服务。

(作者单位为西安飞豹空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沈昌祥.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信息安全保密[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1 (08).

[2] 姜新文,王志英,何鸿君,彭立宏,郑倩冰.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的探索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03).

有关有关保密信息化管理论文推荐:

1. 有关有关保密信息化管理论文

2. 信息化管理论文

3. 学习保密法心得体会

4. 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5.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论文

6. 信息化技术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人员的工作强度。 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保密文档的收集、 整理、归档和保存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 使用信息化平台,借助于计 算机的强大算力和网络的高效传输能力,能够大大降低人工作业强度,同时提升 保密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保密工作流程优化和程序更新提供了便利条件。 (2)提升资料和文档的完整度。 在信息化时代之前,保密工作涉及的文档、 资料都需要通过纸质媒介,保存和管理的效率低,完整性难以保证。 使用信息化 手段和管理平台,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安全性都能够大大提升,即使是存储的介质 出现损坏,也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恢复,相比于纸质文档更加安全,保存的信 息和数据也更加完整,为信息化条件下提升保密工作管理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 (3)强化保密工作安全性。 保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保障企业商业秘密、事业单位核心数据、涉密单位秘密信息等都具有重要意 义。 电子化的文档和管理手段,相比于手工作业和纸质文档,安全性和数据完整 性更好,使用异地存储和多副本管理技术,及时发生数据丢失也能够快速恢复; 新一代加密技术也保障了数据和内容的安全性。

保密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是:

1.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是由国家秘密的重要性决定的。国家秘密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家秘密是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表现形式,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国家财产的一种特殊形态。国家秘密一旦泄露,必将直接危害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文化安全,直接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只有加强对国家秘密的保护,才能切实维护好国家安全和利益。

2.保密工作是体现和保障国家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保守国家秘密是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家责任。在信息时代,信息成为国家的重要资源,信息主权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前提条件,信息能力成为国家能力的重要体现和保障。从保密工作涉及的领域和手段看,保守国家秘密的能力,直接体现国家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在军事斗争中的制胜能力,也直接体现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对信息社会的管理能力。

3.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工作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保密工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作出多次重要批示,要求加强保密教育,完善有关制度,强化技术措施,落实保密责任制,扼制失泄密,为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指明了方向。

保密的背景与形势:

科研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加强涉密科研保密管理是实施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快,涉密科研项目领域进一步拓展,涉密科研成果数量越来越多,涉密科研项目及其成果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从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予以重点保护。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科技情报价值越来越高,境外情报机构一刻也不放松地紧盯我国涉密科研领域,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极力搜集、窃取我国涉密科研项目情报信息,特别是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成果,严重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环保论文课题研究背景目的

保护环境的目的和意义是:

一、环境保护就是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

二、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三、提升环保的政策力度,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是当前急不可待的任务。

四、提升环保意识和能力,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开展清洁生产,以促进企业的认知和意识,提供了宝贵经验。

保护环境的措施:

1、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

2、节约用纸,大家在用纸的时候不能浪费,没用完的纸张可以撕起来装订成草稿本,既环保又不浪费。

3、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地点或容器内。

4、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5、携带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6、节约用水,刷牙时关闭水龙头。

7、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不乱扔、乱放。

8、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

9、节约用纸用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破坏,爱护植被,养成文明好习惯。

10、不焚烧垃圾、秸秆,少烧散煤,少燃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排放,少用化学洗涤剂,少用化肥农药,避免噪声扰民。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写法如下:

1、研究背景就是主要是国内外现状、发展历程之类的;而意义要是指这个东西在当下还不行,就诸多不足而言还存在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某些方面可以改进。

2、背景就是对现状的描述,而意义则是对背景研究的结果。所以在论文中研究背景在研究意义前面。

3、写作研究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把握,一个是研究的理论意义,另一个就是研究的实际意义,常见的研究意义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论意义就从本学科理论发展角度来阐述,实际意义既要从工作实践的角度阐述。

4、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

5、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通过分析本地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开题报告范文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一、选题意义及预期目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 措施 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 工作计划 2001年1月至2月拟定论文开题报告,资料与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001年3月至4月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年5月至6月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2.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南京 3.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北京。 4.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5.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北京。 6.李京文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沈阳。 7.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北京。 8.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9.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0.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1.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 12.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北京。 13. 教育 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广州。 14.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北京。 15.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6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北京。 16.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资源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南京。 17.方在农主编、彭立明副编,《现代科技知识导论》,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18.《中国环境报》、《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环境与发展》、《农业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动态》、《环境导报》等报刊。 环境开题报告范文2: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外部性,市场机制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上存在“市场失灵”,为了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达到经济与环境上的和谐,必须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和谐一致,实现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成为解除“市场失灵”的一种有效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将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纳入基本公共范围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依据整体调控政策,许多地区被规划为经济开发区,成为工厂的进驻地,导致该地区的环境急剧恶化。这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会与那些受保护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进一步激化不同区域间的环境质量水平、生活质量水平不平衡的矛盾。2008年环境形势依旧严峻,河网水体的污染程度有所加重,酸雨污染依旧严重。城区河网水质2008年污染依然污染严重,水库水质普遍好于河流水质,近岸海域无机氮、无机磷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问题仍比较突出。只有按照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财力均等化、生态补偿原则以等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那些由于经济发展需要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地区能够得到相应的财政补偿,缩小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生活质量水平的差距,增加环境治理的积极性,防止因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而拉大不同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忽视,农村公共服务整体匮乏,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的现状就更不容乐观。农村环保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城乡环保基础公共服务供给比例失衡;城乡环保公共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差距过大,城乡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呈现非均等化状态,其实质是非均等化的“国民待遇”,这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成为农村环境保护发展的主要障碍。美国国家环境局从1978年开始对设置资源回收系统提供财政上的援助,现已对37个州的62个单位拨款2600多万美元,预计将有30%的企业安装资源回收装置。1980年在《固休废弃物的处置法》中规定了对能减少各种废弃物产生的新工艺或对工艺进行改进,提供既省钱又实用的固体废弃物处置办法均给予财政补贴。《大气净化法》中规定,对达到国家一级或二级大气技术标准的,财政给予补贴其支出的1/2。联邦德国对兴建环保设施给予财政补贴,其补贴数额相当于投资费用的一个百分点。其补贴的经费可动用财政预算或欧洲复兴计划(ERP)的专款。

1、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2、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3、提升环保的政策力度,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是当前急不可待的任务。

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保护环境

地埋管热泵毕业论文

暖通技术中的地源热泵是一项新技术,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对暖通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本文根据其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对地源热泵系统在暖通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问题提出探讨,进一步推进地源热泵在暖通工程中的应用,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地源热泵对于暖通工程来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新技术,因为暖通工程中的地源热泵技术是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是一个很好的暖通系统。只有更深入的通过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才能更好的掌握暖通工程中地源热泵的实际应用。1地源热泵的技术原理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采暖/制冷空调系统。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能源,使得地能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形式。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源和冷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水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因此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另外,地表30 m以下的温度具有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2地源热泵系统形式1)地表水系统。如果空调建筑附近有河、湖、水池等地表水,可将闭环换热盘管放入河水、湖水、水池中作为地源热泵的室外系统。夏季从热泵冷凝器吸热后的冷却水经密封的管道系统进入湖或池中,利用温度稳定的湖水或池中水散热。冬季吸取湖水或池水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热泵机组的蒸发器。这种方式可保证河水(湖水)的水质不受到任何影响,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室外换热系统的施工费。2)地下水系统。另一种室外系统可采用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一般采用开环系统,包括一定数量的抽水井和回灌井。冷却水经热交换器向地下深井散热(冬季吸热),地下水从取水井中抽取进入热交换器吸热(冬季散热)后由回水井回灌到地下。3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地源热泵分为地下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和地埋管地源热泵。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为闭式系统,通过循环液(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在封闭的地下埋管中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间的传热。1、节能:地源热泵制冷时比传统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提高30%-50%;供暖时要比热力管网集中供热或燃油燃气供热系统降低20%~60%。2、减排:以清洁能源代替燃煤供暖,系统无燃烧设备不产生CO,CO2等温室气体。房间内采用水作为循环介质,没有氟利昂的泄漏。3、环保:没有燃烧过程,不存在污染物排放问题,属绿色环保技术。4地源热泵系统在暖通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钻孔施工(1)钻孔前应勘测现场,做好和其他专业(如土建、给排水、消防、电缆等)的交叉与衔接。根据施工钻孔平面图的孔数、间距和面积,进一步核实现场的施工面积以满足打孔要求;(2)核实无误后,按施工平面图定位放线,排水、泥浆倒运工序,合理安排土方、泥浆池、安全通道及堆土场的位置,保持通道畅通无阻;(3)钻孔就位,要保证钻机钻杆垂直度,防止垂直偏差将已埋管道损坏。钻井机械定位保证水平度偏差≤1%;保证垂直偏差≤;(4)在钻孔的两孔之间挖l400mm×700mm×500mm泥浆池,位置在地埋管挖沟方向两孔之间,用作钻井机在施工中水循环载体,不至于流到其他地方,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5)根据在其他工程的施工经验,可采用正循环回转钻井;(6)钻孔过程中安排质量检查员随时检查钻孔的位置,确保钻孔位置的正确性,并做好检查记录工作,如发现偏差超过标准要求,应及时纠正重新进行定位。现场预组装施工(1)地埋U型管宜在现场预组装,管材预组装前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不应局部受压使管材变形,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管件贮存应成箱存放在货架上或码堆在平整平面上,地面上码堆高度不宜超过2m。HDPE管运至工地采用彩条布覆盖,严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2)HDPE管在地面连接完成,试压、合格后方可埋管;灌浆回填后须再次试压、合格后方可连接水平干管;水平总管连接完试压、合格后方可回填土。总管连接完后进行系统试压;(3)HDPE管连接时应注意热熔管头清洁,管道的连接可采用热熔连接(热熔承插连接、热熔对焊连接),与金属管道连接应采用法兰连接;(4)热熔对接:管材外径Φ≥63mm的HDPE管均可采用热熔对接方式连接,该方法经济可靠,其接头在承拉和承压时都比管材本身具有更高强度。热熔连接温度:200-210℃。使用该方法时,设备仅需热熔对接机,步骤如下:①把待连接管材置于焊机夹具上并夹紧;②清洁管材连接端并铣削连接面;③校直两对接件,使其端面错位量不大于管道壁厚的10%;④放入加热板加热;⑤加热完毕,取出加热板;⑥迅速接合两加热面,升压至熔接压力并保压冷却。(5)HDPE管连接的注意事项:①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附属设备、阀门、仪表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方准使用。连接时应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管材和管件,如确需将不同厂家(品牌)的管材、管件连接则应经试验证明其可靠后方准使用。每次连接完成后,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返工;②施工人员应进行上岗培训;③每次施工后,管口应临时封堵。下管施工钻孔完成后应立即下管,停留时间越长,孔内的积压现象越严重,甚至可能发生塌孔现象,管子也就越难放。下管前U型管下部端头应设保护装置(软质塑料带)。当采用人工下管时,可采用在U型管底部加装配重的方法下管施工,依靠配重的重量和HDPE管内水的重量下井,这样既保证下管的速度又可保证HDPE管能有效地到达地源井底,同时,还能保护HDPE管材在下井过程中免受井壁尖石的刮伤、损坏。一般采用人工下管时必须多人合作,提起管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不应形成不自然的弯曲,更不允许产生角度。为避免热桥损失,U型管管间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下管时尽量保持同心度并且管与管不要接触太紧,施工时每隔2~4m设置固定支卡将U型管分开,以确保垂直地源换热管的相对位置不变,垂直换热管不会贴在一起。HDPE管下井完成后,须将U型管两个端口密封。 灌浆回填竖直井灌浆回填料宜采用膨润土和细砂的混合浆或专用灌浆材料,当埋设在密实或坚硬的岩土体中时,宜采用水泥基料灌浆回填。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在12小时内用灌浆材料回灌封孔,灌浆采用高压注浆泵,从孔底向上灌浆,且每次提升灌浆导管的高度距离浆面≤,以保证灌浆密实,无空腔。当上返泥浆密度与灌注材料的密度相等时,认为灌浆过程结束。 水平地埋管施工(1)水平埋管铺设前,为保护管道,沟槽底部应先铺设150-200mm左右的细砂;(2)水平埋管安装时,应防止石块等重物撞击管身;(3)管道敷设时不应有折断、扭结等现象,转弯处应光滑,应在水平方向蜿蜒铺设,留有一定膨胀、收缩空间。5结束语地源热泵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空调方式,目前正在我国迅速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它的成功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得到验证。作为施工和管理人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推广这项节能环保的新技术中,不断总结经验。相信不久的将来,地源热泵在我国一定有广阔的市场。查询更多建筑企业中标业绩、诚信信息、资质条件,马上一键查询结果,下载建设通app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王立发 江剑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摘要: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也是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于实践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项目实例,对此做了论述。

引言

水源热泵技术由成熟的暖通空调技术、热泵机组技术和地质勘察技术组成。在我国,暖通空调技术和热泵机组技术已经得到了长时间、广泛的应用,已非常成熟。因此,水源热泵技术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是地质勘察技术能否解决能源的提取与水资源的保护的问题。在推广水源热泵技术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岩(土)层的导热性和水文地质参数差异巨大,在一个地区能成功应用的地下换热系统,在另一地区往往并不适用。目前,由于一些水源热泵工程承包方(主要为热泵机组厂家、系统集成商和暖通空调安装公司)不了解各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回灌工艺,盲目承包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导致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抽取的地下水回灌不下去或回灌量不足,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还造成不良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后果。本文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传统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在水源热泵市场上的应用。

1 项目简介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位于昌平区南口镇辛庄村北,太平庄西侧。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8万m2。

校区共有20余栋多层建筑。行政教研楼5层,地下1层;礼堂3层,地下1层;其余为2~4层建筑。外墙材料为3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为(m2·K)。屋面保温材料为60mm厚的聚苯板或金属保温板,传热系数为~(m2·K)。外窗铝合金双玻璃窗,传热系数为(m2·K)。

2 热泵技术方案选择

工程设计方在综合比较了各种传统的供暖、制冷方案后,决定采取经济、环保、节能的热泵中央空调技术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和常年生活热水。经设计方计算,采暖热负荷为15153kW,空调冷负荷为16081kW。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受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筹备处委托,承担了热泵技术方案的地下换热系统的勘察设计与施工。依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拟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

接受任务后,我院立即组织了地质及水文地质专家对现场进行了初步踏勘,并结合分析、整理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初步查明:

(1)场区位于虎峪冲洪扇顶部,第四系地层以砂卵砾石层夹粉土、粘土层为主,埋深在40~90m之间,下伏蓟县系县雾迷山组灰岩,场区地层岩性见表1。

表1 场区地层岩性表

(2)场区第四系含水层以砂卵砾石层为主,富水性不均一,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50m3/d。由于场区位于冲洪积扇顶部,地下水埋藏较深,场区内原有农业井地下水位埋深达到,砂卵砾石层大多处于疏干状态。

(3)场区第四系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有:雨季洪水形成地表径流入渗、大气降水入渗和山区基岩地下水侧向径流。场区地下水消耗主要为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

(4)场区地下水动态明显具有冲洪积扇顶部潜水动态特征,雨季来临前地下水处于最低水位,雨季水位迅速回升,水位变幅10~20m。

上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得出,在场区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存在两个主要问题:①初步测算,为了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运行,按每孔深度100m,下入单U,PE管计算,需凿孔4000个左右,由于场区地层主要为砂卵砾石层,施工小口径孔(<150mm)难度巨大,几乎不可能完成,如果加大成孔口径则成本大幅度上升;②如果按正方形布置4000个孔,需占地超过10万m2,场区无法满足这个条件。由此得出: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场区存在两个无法解决的技术障碍,不能采用。

3 水源热泵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

通过初步的水文地质勘察论证,场区唯一能采用的热泵技术方案只有地下水地源热泵方案。经设计部门计算,系统按最大负荷运行时,总计需水量1170m3/h。

场区第四系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旱季时含水层已部分被疏干,不具有稳定的供水意义。至此,一般非地质勘察专业的水源热泵工程承包方将放弃该项目,或盲目在第四系地层中凿井取水,导致在旱季出现主机、外管线、室内中央空调系统已安装就绪的情况下却无水可取的局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地质勘察技术能否找到足够的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供暖、制冷工程能否上马的关键。

我院地质勘察专家在初勘时已发现场区下伏基岩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该地层为北京地区三大基岩岩溶地下水供水岩层之一(奥陶系灰岩、寒武系灰岩和蓟县系白云岩),也是北京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开采目的层。因此确定勘察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水层为本次勘察工作的重点。

勘察工作任务、方法

勘察工作任务是:评估拟建场区基岩(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小时取水量1170m3的可行性;如果取水可行,进一步评估所取水量全部回灌的可行性;然后设计抽、灌井数量、分布、结构等。

我院在拟建场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本次勘察工作以搜集、整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为主,并适当补充地下水位动态观测。

勘察工作分级及工作区范围

经设计部门计算,系统最大负荷运行时,需水量为1170m3/h,也就是高峰日需水量已达28080m3。按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要求,符合中型水源地标准(1万m3/d≤需水量<5万m3/d)。

场区附近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在场区西南~3km处分布有南口-孙河断裂,场区西北处分布有南口山前断裂及阳坊-西沙屯断裂。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位于岩溶地下水补给区,埋藏较深,富水性不均一,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地区。

我院在该区已进行了一定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已有多份其它勘查目的的勘察成果报告供参考,据此,将场区勘察阶段定为勘探。

勘察工作成果

通过一个月左右勘察,查明了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的岩性、埋藏分布特征、富水性等,成果简述如下。

(1)勘察工作目的层岩性特征。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主要分布于太平庄山前至平原地带,隐伏于山前第四系冲洪积物之下,在场区呈NE—SW条带状分布。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燧石团块白云质灰岩及结晶白云岩。

(2)勘察工作目的层水文地质特征。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岩石风化破碎严重,岩溶裂隙发育,特别是在断裂构造带附近岩溶裂隙尤其发育,表明该含水层富水性好、储存量大、渗透性强、回灌能力强,是理想的供水水源目的层。据前人抽水试验资料,该含水层涌水量可达150m3/h。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出水量应该有所降低。

(3)勘察工作目的含水层补、径、排条件。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补给来源除少量大气降水通过入渗补给第四系,再进一步渗透补给本层外,主要为北部裸露基岩山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侧向径流补给。人工开采和向南侧向径流出本区是含水层主要排泄渠道。

(4)勘察工作目的层水化学特征、水温。据前人资料,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单一,属⁃Ca2+⁃Mg2+型水,矿化度400mg/L左右,总硬度220mg/L左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根据前人资料,该区地下水实测水温为15℃。

(5)勘察工作目的层地下水动态特征。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在80m左右,每年6、7月份水位最低,8、9月份水位最高,年均变幅在5m左右。

勘察成果综合评估

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好,渗透性强,单井涌水量可达150m3/h,并且其储存量大,水质良好,施工8眼水井即可满足水源热泵项目的用水需求。

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补给区位于北部山区,补给面积大,加之所取水量在提取能量后还要全部回灌入地下,因此取水量是完全有保证的。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水质、水温均符合水源热泵项目要求,但由于水位埋深大,需多耗电能从井中抽水。

为尽量将抽取的地下水回灌入同一含水层中,还需施工8眼与抽水井完全相同结构的回灌井。因单井回灌量小于取水量,还需施工4座沉砂回灌辐射井,其原因是减少造价昂贵的基岩井数目,从水文地质角度讲由于场区第四系地下水渗透补给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因此地下水回灌入第四系地层中后,实际上也能渗透补给基岩水。

因此,只要抽、灌井分布、设计合理,场区隐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完全可以满足水源热泵工程需水量的要求。

4 抽、灌井分布、设计、施工

抽、灌井分布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运行时,必然会改变区域地下水原始流场。在抽水井周围地下水等水位线呈“锥”状,相反在回灌井周围地下水等水位线呈“漏斗”状。地下水温度场也会随着地下水流场的改变而改变。具体地说,随着回灌水在含水层中的缓慢流动,回灌水的温度会逐步与地下水常温趋于一致,也就是回灌水在地下含水层中会有一个“温度影响半径”,其大小受到回灌量、回灌温度与地下常温的差值大小、含水层的渗透性和热传导率等因素控制。如果抽、灌井之间的距离小于“温度影响半径”,将发生“热突破”现象,导致在夏季制冷期,抽水井处的温度将升高,而在冬季供暖期,抽水井处的地下水温度降低。结果导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因此,合理的抽、灌井间距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

开采井、回灌井的布设原则应是在充分了解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以下因素共同确定:①工程的开采(回灌)水量;②地下水开采时温度和回灌温度(能量提取大小);③地下含水层的渗透性和空隙率;④地下含水层厚度、地下静、动水位及地下水流场;⑤应尽量避免对地下水的自然状态产生影响,不能产生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及地下水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后,8个供水井沿校区西、南边界布置,井间距200~300m。8个回灌井布置在校区中部较大范围内,使回水回灌至上游,以保证水源的充足、稳定。

抽、灌井设计

抽、灌井设计严格按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泵室段深度需综合考虑抽水试验成果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和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造成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情况确定。

抽、灌井施工

抽、灌井施工严格按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要求进行。2003年8月,我院施工完成了所有抽、灌井及沉砂辐射井。

5 项目运行情况

全部水源热泵系统于2003年10月建成,同年底在冬季供暖中投入使用,到目前已正常运行了三个供暖/制冷季(含生活热水)。监测表明:抽水井出水量、水位、水温、水质等参数保持稳定,所有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入地层中,区域地下水位未有明显变化,也未产生任何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由于整个系统还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根据热泵机组流量、压力的要求,潜水泵变频运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节水节电,因此整个系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参观团络绎不绝,建设单位十分满意。

6 结语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也是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于实践的关键,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逐步否决采用①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②第四系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同时创新性的提出采用基岩岩溶地下水作为冷热源,是本项目能够成功的基础。

严格按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要求,进行水源热泵项目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勘察工作也是水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的重要因素。在本项目勘察过程中,从勘察的分级、范围、阶段到抽、灌井的设计和施工,我们均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所有抽、灌井成井质量都达到优级,这也是保证项目能够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将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列为强制性条款,这足以说明水文地质勘察在水源热泵项目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传统水文地质勘察在水源热泵项目中是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徐伟,郎四维.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罗英.北京警察学院集中空调水源热泵系统设

1.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原理、特点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获取浅层地温能方式是采用地埋管换热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传热介质(主要是水或乙二醇)在密闭的竖直或水平地埋管中循环,利用传热介质与地下岩土层、地下水之间的温差进行热交换,达到利用浅层地温能的目的,并进而通过热泵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工作原理图见3-11和图3-12。

图3-11夏季地埋管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图

图3-12冬季地埋管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图

地埋管地源热泵除具有地源热泵的所有特点外,还具以下显著的特点是:

(1)项目需根据的冷、热负荷大小钻凿数量众多的钻孔,下入有一定强度、抗腐蚀和传热性能好的密闭循环管,然后将所有的循环管连接起来进入机房和主机。

(2)地源热泵系统与地下岩土体、地下水之间通过传导散(吸)热,区别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主要通过对流散(吸)热,热交换效率低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3)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其地埋管换热器初投资较高,并且一般情况下也高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这也是阻碍地源热泵系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4)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相比,地埋管换热器占地面积较地下地下水热泵系统大。这也是阻碍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人口、建筑密集区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地埋管换热器一般布置在绿地、道路、停车场、广场、学校操场等下面,也有布置在建筑物基础下和建筑物的桩基内。

(5)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相比,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因不从地下取水,从理论上讲对地下空间环境影响较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小,办理手续也较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简单。

(6)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运行成本低、一机多用、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原则上适用于任何地层和建筑)、无需抽取地下水等特点,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7)从水文地质角度讲,松散层孔隙地下水的富水性主要受含水层的粒径影响,粒径越大,孔隙度越大,地层富水性越好、渗透性越强。因此,地下水地源热泵和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对水文地质条件要求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就是不适合地下水的地区,往往适合地埋管。以北京地区为例,地下水地源热泵主要分布在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的海淀、丰台两区,而地埋管地源热泵主要分布在顺义、昌平、朝阳、海淀山后地区,也就是温榆河、永定河、潮白河冲洪积扇的中下部的广大地区。

2.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和基本情况介绍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相似,由地埋管换热系统、机房系统和末端系统三部分组成。从专业技术角度上讲,末端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属于由暖通空调专业;机房系统主要由主机、电气自控系统和水流控制系统组成,其核心是热泵机组技术;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属于地质和水文地质专业,必须由有地质勘察和凿井施工资质的专业部门来完成。因此,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实际上是以单独的暖通空调技术、热泵机组技术和地质勘察技术为支撑的、多学科相互配合和有机组成的综合新型、环保、节能技术。

根据地埋管路埋置方式的不同,地埋管换热系统可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埋管换热器,见图3-13和图3-14。水平地埋管是在地面挖~深的沟,每个沟中埋设2、4或6根换热塑料管,因水平埋管占地面积较竖直埋管大,效率较竖直埋管低,故我国已建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大多采用竖直埋管系统。

图3-13水平地埋管换热器

图3-14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竖直地埋管系统埋管深度一般在50~150m之间,以100m左右深度的钻孔居多,钻孔口径一般在120~150mm之间,大多数钻孔施工在第四系松散层中,少部分项目钻孔施工在基岩中,如北京市昌平区山水宜家别墅、房山区天湖国际会议酒店项目等;钻孔与地埋管之间采用回填料填实,回填方式主要有原浆回填、中砂回填、素土回填和水泥砂浆回填等;地埋管材质以HDPE管为主,直径绝大多数φ32mm。

根据竖直地埋管埋入换热孔内U形管的数量,系统又可分为单U和双U埋管系统,见图3-15和图3-16;地埋管与周围岩土体换热方式为传导散热或吸热,为避免换热孔之间的相互干扰和节省占地,地埋管孔设计间距一般4~6m;根据设计要求的不同,地埋管内的循环液(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防冻液。

图3-15单U竖直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

图3-16双U竖直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

3.地源热泵系统核心技术——单孔换热能力分析

在推广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尤其是地下水位埋深和地下水的渗透速度的差异,导致各地区岩(土)层的导热性和地埋管单延米换热能力差异巨大,在一个地区能成功应用的地下换热系统,在另一地区往往并不适用,即使在同一地区,也因项目地点位于河道冲洪积扇的上、中、下游的不同,导致项目设计的单孔换热能力不同。因此,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相同,地质勘察技术仍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技术的核心,也是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工程能否成功应用于实践的关键。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它由众多的地埋管孔及其连接它们的U型管、水平管组成。在一定的冷、热负荷情况下,如果地埋管孔数量设计偏多,单孔换热量未达到最佳的单孔换热能力,就意味着项目初投资偏大,占地面积也越大,地埋侧末端循环泵也越大,运行的经济性降低;如果地埋管孔数量设计偏少,单孔换热量不能满足负荷要求,就意味着循环液在冬季出水温度会越来越低,出现“末寒”现象,夏季出水温度会越来越高,出现“末热”现象,降低主机运行的能效比,甚至导致主机停机保护,系统无法运行,其结果最终是影响系统的经济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是否合理,决定着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因此,单孔换热能力分析是地埋管换热器设计的核心。增强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的方法与传统的换热器基本相同,即应提高传热温差,增加传热面积,减少传热热阻。

传热温差的改变要受到地层温度、循环液温度及热泵主机的参数的限制。地层温度在各地区是恒定的,无法改变。循环液温度也就是蒸发器或冷凝器出口温度,它受主机性能和参数控制,过高或过低的出口温度会降低主机运行的能效比,影响系统的经济性。

增加传热面积实际上就是增加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这也就是增加项目初期投资,增大占地面积,过度的地埋管换热器长度不但不会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反而会降低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的经济性。

因此,增强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的方法主要是降低传热热阻。循环液与地下岩土体、地下水之间的传热过程受以下两种因素控制:一是地埋管换热器;二是岩土体、地下水的传热性能。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通常以钻孔壁为界,把所涉及的空间区域划分为钻孔内的地埋管、回填料部分和钻孔以外的岩土体部分。钻孔以外部分的传热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钻孔壁到末端未受到干扰的远端介质的岩土层热阻,该项热阻主要取决于岩土体导热系数;二是各地埋管之间温度场的相互干扰而形成的附加温变热阻,这部分热阻主要取决于地埋管的布置形式和间距,及其释、放热量的平衡程度。钻孔内部的传热热阻主要由管内热阻和管外回填料的热阻构成,这部分热阻容易通过工程措施控制,可增加单孔换热能力。

1)钻孔外热阻

岩土体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对地埋管换热器设计非常重要,决定了地埋管换热器长度、地埋管的布置形式和间距、占地面积。岩土体导热系数表示通过大地的热传导能力。热扩散率是衡量大地传递和存储热量能力的尺度。岩土体的含湿量对岩土体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有很大影响,夏季工况运行时地埋管换热器内循环液温度高于岩土体温度,导致地埋管周围的岩土体水分扩散减少,岩土体变得干燥,降低其导热系数,形成热不稳定现象。在设计换热器长度时,在地下水缺乏或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地区,尤其需要注意。

地埋管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地埋管周围的岩土体温度场会发生变化,随着地温变化程度的增加和区域的扩大,相邻地埋管之间换热将受影响,把这种因地温变化而引起的换热阻力的增加与换热量的减弱,称为温变热阻。如果一年内,地埋管换热器从岩土体中吸收或散发的热量不平衡,会引起多余热量(冷量)的积累,引起地下恒温的变化,导致温度热阻的增加。

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换热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地下水的热容量大,吸收或散发热量也大,在有地下水渗流情况下,热量或冷量很容易被流动的地下水带走,形成另一条热流通道,大大降低传热热阻。即使冷、热负荷不平衡的区域,地下水流动也将减弱“温变热阻”的影响。

2)钻孔内热阻

钻孔内热阻主要由地埋管和回填料的传热性能所控制。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有一定强度(主要是考虑埋管较深时,循环液对埋管的压力)、耐腐蚀、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的塑料管材和管件。在目前技术、经济水平的情况下,大多已建工程采用聚乙烯管(PE管),这是综合考虑上面各项要求的选择结果。

在目前技术、经济水平的情况下,选择恰当的回填料是大多数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能够减少投资、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最适宜手段。回填料介于地埋管与孔壁之间,其目的是增强地埋管与周围岩土体的换热能力,同时防止地表水通过钻孔向地下渗透,污染地下水和避免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之间的交叉污染。回填材料的选择以及正确的回填施工对保证地埋管换热器性能有重要意义。采用导热性能不良的回填材料将显著增大钻孔内的热阻,在同样情况下导致所需的钻孔总长度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系统初投资以及运行费用增加。

根据《地源热泵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灌浆回填材料宜采用膨润土和细沙(或水泥)的混合浆或专用回填材料;当地埋管换热器设在密实或坚硬的岩土体中时,宜采用水泥基料灌浆回填;回填材料及其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笔者建议:在地下水位面以下采用粗砂、砾石回填,在地下水位面以上采用水泥砂浆回填,其原因是:

(1)在地下水位面以下的钻孔区域,采用粗砂、砾石(D2~4mm,要求磨圆度好)回填将能够充分利用地下水热容量大和流动性好的特点,将产生的热量或冷量尽快带走,形成对流散(吸)热通道。由于存在地下水交叉污染的风险,在地下水有分层污染情况的地区,谨慎采用;

(2)在地下水位面以上的钻孔区域,回填料必须回填密实、完整,完全隔绝空气与地埋管之间接触,彻底避免空气混入回填料中,采用水泥砂浆回填将能够做到上述要求,更重要的是水泥砂浆回填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经济性及足够的耐久性等。

4.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施工应严格遵守《地源热泵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根据多年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施工及运行监测经验,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地埋管换热器的施工尽量靠近的控制机房,以最大幅度节省地埋侧循环功率,提高系统的功效比。据调查,北京昌平区某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夏季运行时循环泵耗电量(包括末端循环泵)占到总耗电量40%~50%,明显高于正常值,其原因是地埋管换热器施工场地距机房较远,循环泵功率过大所致。

(2)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建成后最好首先运行制冷季,其目的是保证冬季运行效果,防止发生循环液(如果是水的话)冰冻的风险。

(3)地下水对地埋管孔的换热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渗流速度快的区域含水层颗粒较大,施工地埋管孔难度较大,增大了项目的施工成本,故应综合考虑施工成本和换热能力的关系。

(4)当建筑物分散,且场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采用分散式机房,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性。

(5)地埋管孔一般深度在100m左右,一旦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就需要永久占用地下空间(2m以下区域),将对区域规划(如地铁线路)和管线布置产生影响;

(6)在进行回填料回填施工时,务忙用铁铲一铲一铲的回填,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因过快回填导致的回填料不实的情况发生。严禁用小推车整车灌入式回填。

(7)项目运行阶段,应密切关注和记录主机的供回水温度,主机和循环泵耗电量,为科学分析项目的运行情况打下基础。

(8)由于地埋管孔的单孔换能力测试试验时间有限(一般为10天左右),并且未能考虑到“温变热阻”的影响,因此其热物性结果往往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供暖或一个制冷季的运行情况,建议设计时参考相同地区、相同水文地质条件已建项目的经验值。

(9)地埋管孔的布置应综合考虑“温变热阻”影响和项目经济性。

(10)在进行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设计时,必须保证各地埋管孔的水力平衡,确保每个循环管内流速基本一致。

(11)应精确计算地埋管内流速,流速过大不会增加换热量,反而降低项目的经济性;流速过小将降低单孔换热能力。

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由于施工地埋管钻数量众多,因此地埋管钻施工成本往往是初投资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建议在项目的论证阶段务必施工勘探试验孔,掌握项目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大小,为项目的预算打下基础。根据《地源热泵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要求,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也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勘察内容包括:

(1)岩土层结构;

(2)岩土体热物性;

(3)岩土体温度;

(4)地下水静水位埋深、水温、水质及分布;

(5)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6)冻土层厚度。

  • 索引序列
  • 直埋保温管项目背景毕业论文
  • 软件项目管理论文项目背景
  • 论文保密管理制度研究背景
  • 环保论文课题研究背景目的
  • 地埋管热泵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