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早期文化陶器的鉴别研究论文

早期文化陶器的鉴别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早期文化陶器的鉴别研究论文

陶瓷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它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首先是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然后是秦汉时期的陶瓷文化,随后是隋唐时期的陶瓷文化,隋的朝代虽然短,但是在陶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花烧制,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贴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然后就是唐朝的陶瓷文化,唐代是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元朝时期的陶瓷文化,瓷业较宋代衰弱,然而这个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流行,白瓷成为瓷器主流,釉色白里泛青,带动了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取得很高的成就。到了明代,又进入了另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以白瓷为主的是青花和五彩瓷,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制瓷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宫廷督陶官的管理,皇帝的爱好和提倡,使得清初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卓著,是悠久中国陶瓷史上的最光耀灿烂时期。 从上述陶瓷在各个时期上看,它是辉煌的、璀璨的。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表现了生活的态度,有寓意地间接表达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当然,现在陶瓷的鉴赏方法有很多,根据各朝代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再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景德镇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瓷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依据。然后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鉴赏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纹饰的鉴赏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纹饰就像一个人的衣冠,它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鉴赏古陶瓷时千万不要忽视它。 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 作纹饰鉴赏时,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 元代朵云纹,其写法基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身绘成如意头状,多不对称,边大边小,其尾前段肥大,后半段细长,整个造型活像一条大头小蝌蚪在游动着。第二种,也绘一个不对称如意头为身,拖一长尾,尾的前段长出两个小头,其尾活像萌芽的种子根部,其如意头下的两个小头,又似两片小叶托着一朵盛开之花。但到明代宣德年间的朵云,又有变化,虽然也是绘如意头为身,但身上的飘带增多了;有的云头下飘出一带,有的在云头左、右两边和尾部各飘出一条云带,有的还在前者的绘法上在云头部再长出一带;所绘如意头丰满肥壮,飘带瘦长,变化多样。明代中期,成化年间的如意云,飘带较长,是如意云头长度的两倍,尾部的飘带又有增加突出的小小云块,和前期一条带状有所变化,云头又似露齿的兽面。再就是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陶瓷鉴赏,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 还有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修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像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 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 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晋朝、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赏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赏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赏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赏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着眼于陶瓷的辉煌发展史,国人,我们可以坚信它的前景是乐观的。对于陶瓷文化,我们要尊重,在此基础上施以保护。相信陶瓷,相信中国,相信人民的艺术。

概说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观胎辨釉 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 观察造型 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 “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辨别款识 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别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记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双鱼、折枝花朵等),等等。这些都称为款识,是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铜器上铭纹和徽号已经盛行,但在陶器上有官方款的,可以肯定是在陕西咸阳出土的一件秦代陶器上的“王”字。前些时候,广州中山五路发掘一处秦汉遗址,曾发现有带“官”字的陶片;在三元里一个西汉初年墓中,也发现有“居室”款。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以官方有关。五代至北宋初,北方白瓷中常有“官”、“新官”的刻款;在宋代的瓷器中,也见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常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用瓷有关的记年款。明代开国至清代末,有500多年,换了27个皇帝。这个时期的瓷器,普遍书写皇帝的年号。对于这些年号,我们在鉴定时,可以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明清的款识最多,但伪款也特别多。所以,在鉴定时要多作比较,要注意每个朝代的字体、风格、每一笔划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出真伪。明清的记年款有一定的规律性。绝大部分的记年款,都写上国号和皇帝的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仅有“隆庆”一朝写“年造”而不写“年制”。明代最早写款从永乐开始,但它的款识也仅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大明永乐年制”、“永乐年制”从未有楷书款,若有则是假款。从明宣德至清康熙的年号款,都是六字楷书款。但雍正一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乾隆时款识,篆书盛行,楷书渐少。嘉庆、道光两朝以篆书款为主。但由咸丰至宣统三年,这四朝又恢复了楷书写款,篆书款已不使用了。这是明清款识的规律性。例如,同治时的写款应是楷书,而我们鉴定时发现一件同治瓷器的写款是篆书,那就应该对这件作品的真伪多打几个问号了。鉴定古陶瓷,除了注意它的各朝写款的规律、风格和特征外,还要注意各朝写款的颜色。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呈色也就不一样。以青花料为例,明代至清代初期的青花款,在放大镜下可见其色下沉,周围有细小的均匀的小气泡,清代后期的仿制品则没有这种特征。上述这些是大家鉴定瓷器必须注意的。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点东西,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你可以去豆丁网下载《古陶瓷收藏与鉴赏(下》,我觉得应该对你有帮助陶器是由质地较粗的且不透明的粘土(或加石英)经成形、干燥、烧制而成,它的特点:易吸水,火候不高;而瓷器则是由高岑土(或名瓷土)烧制而成,它的特点不易吸水,火候较高,质地坚硬耐用。陶器的制作,早期多用于捏成,其后用泥条筑成法,将泥条圈起来筑叠,里外抹平;制成器型后,又慢慢地发明了一种“慢轮修整”的方法,使得陶器壁厚薄均匀,内部遗留有轮纹,但在制作多种不同性质的陶器时,又有采用加料烧制的夹砂陶和不加料烧制的泥质陶的两种做法,泥质陶多用于制作盛器,精细美观;夹砂陶多用于制作炊器,耐火,易于传热有便于熟食的特点。陶器的纹饰,由于模型制成后,在胎表面作均匀的拍打以便模型胚胎结实,拍打过的地方留下印纹,既是拍打的记号,又是一种装饰,于是乎就产生了陶器纹饰,常见的有印纹、锥刺纹、指纹、绳纹、刻划纹、方格纹、 纹、附加堆纹等。当陶坯在未烧以前,表面加以装饰,首先是抹平,用湿手抹平,使其表面平整光滑,但没有光泽;其次是磨光,当陶坯未干时,用光滑的河卵石或骨制器在表面摩擦,烧好后表面便会闪闪发光;再次陶衣,用较细的陶土,以水调和成泥浆涂在器胎上,便成一层薄薄的陶衣,颜色有红、白、黑等。其一,陶器是划分新石器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二陶器是确立考古学文化的主要依据;其三陶器是鉴别年代的标准器;其四,陶器是人类生活情况的坐标;其五陶器是古代一座艺术宝库等。要知道,中国古代陶器历史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并且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生活用具之一,因此它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可以称得上是鼻祖,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道路是相当漫长的,一开始由原始陶器进化到硬质陶,再由硬质陶进化到釉陶,后来又在釉陶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的改进和提高,才出现了瓷器。从历史的角度看,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提高了生活质量,它是直接参与人们生活中的艺术品;从艺术的观点看,陶器是其它文物艺术的祖先,是原始艺术的典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先河。因此它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和文物性质,成为诸多收藏门类中的佼佼者,并始终得到高文化层次的收藏家所关注,这种评价并不为过。记得有位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收藏中国古代的陶器,乃收藏了文物艺术之母。”说得多么深刻而又形象。更有甚者,这些陶器尽管埋在土里几千年,今日得以重现,使我们不难从一个侧面可以管窥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灿烂历史.

研究陶瓷鉴赏论文

概说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观胎辨釉 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 观察造型 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 “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辨别款识 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别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记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双鱼、折枝花朵等),等等。这些都称为款识,是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铜器上铭纹和徽号已经盛行,但在陶器上有官方款的,可以肯定是在陕西咸阳出土的一件秦代陶器上的“王”字。前些时候,广州中山五路发掘一处秦汉遗址,曾发现有带“官”字的陶片;在三元里一个西汉初年墓中,也发现有“居室”款。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以官方有关。五代至北宋初,北方白瓷中常有“官”、“新官”的刻款;在宋代的瓷器中,也见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常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用瓷有关的记年款。明代开国至清代末,有500多年,换了27个皇帝。这个时期的瓷器,普遍书写皇帝的年号。对于这些年号,我们在鉴定时,可以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明清的款识最多,但伪款也特别多。所以,在鉴定时要多作比较,要注意每个朝代的字体、风格、每一笔划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出真伪。明清的记年款有一定的规律性。绝大部分的记年款,都写上国号和皇帝的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仅有“隆庆”一朝写“年造”而不写“年制”。明代最早写款从永乐开始,但它的款识也仅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大明永乐年制”、“永乐年制”从未有楷书款,若有则是假款。从明宣德至清康熙的年号款,都是六字楷书款。但雍正一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乾隆时款识,篆书盛行,楷书渐少。嘉庆、道光两朝以篆书款为主。但由咸丰至宣统三年,这四朝又恢复了楷书写款,篆书款已不使用了。这是明清款识的规律性。例如,同治时的写款应是楷书,而我们鉴定时发现一件同治瓷器的写款是篆书,那就应该对这件作品的真伪多打几个问号了。鉴定古陶瓷,除了注意它的各朝写款的规律、风格和特征外,还要注意各朝写款的颜色。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呈色也就不一样。以青花料为例,明代至清代初期的青花款,在放大镜下可见其色下沉,周围有细小的均匀的小气泡,清代后期的仿制品则没有这种特征。上述这些是大家鉴定瓷器必须注意的。

陶瓷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它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首先是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然后是秦汉时期的陶瓷文化,随后是隋唐时期的陶瓷文化,隋的朝代虽然短,但是在陶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花烧制,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贴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然后就是唐朝的陶瓷文化,唐代是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元朝时期的陶瓷文化,瓷业较宋代衰弱,然而这个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流行,白瓷成为瓷器主流,釉色白里泛青,带动了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取得很高的成就。到了明代,又进入了另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以白瓷为主的是青花和五彩瓷,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制瓷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宫廷督陶官的管理,皇帝的爱好和提倡,使得清初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卓著,是悠久中国陶瓷史上的最光耀灿烂时期。 从上述陶瓷在各个时期上看,它是辉煌的、璀璨的。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表现了生活的态度,有寓意地间接表达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当然,现在陶瓷的鉴赏方法有很多,根据各朝代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再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景德镇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瓷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依据。然后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鉴赏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纹饰的鉴赏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纹饰就像一个人的衣冠,它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鉴赏古陶瓷时千万不要忽视它。 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 作纹饰鉴赏时,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 元代朵云纹,其写法基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身绘成如意头状,多不对称,边大边小,其尾前段肥大,后半段细长,整个造型活像一条大头小蝌蚪在游动着。第二种,也绘一个不对称如意头为身,拖一长尾,尾的前段长出两个小头,其尾活像萌芽的种子根部,其如意头下的两个小头,又似两片小叶托着一朵盛开之花。但到明代宣德年间的朵云,又有变化,虽然也是绘如意头为身,但身上的飘带增多了;有的云头下飘出一带,有的在云头左、右两边和尾部各飘出一条云带,有的还在前者的绘法上在云头部再长出一带;所绘如意头丰满肥壮,飘带瘦长,变化多样。明代中期,成化年间的如意云,飘带较长,是如意云头长度的两倍,尾部的飘带又有增加突出的小小云块,和前期一条带状有所变化,云头又似露齿的兽面。再就是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陶瓷鉴赏,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 还有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修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像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 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 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晋朝、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赏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赏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赏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赏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着眼于陶瓷的辉煌发展史,国人,我们可以坚信它的前景是乐观的。对于陶瓷文化,我们要尊重,在此基础上施以保护。相信陶瓷,相信中国,相信人民的艺术。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但是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亨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 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 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金时战乱后遗留下来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窑仍然继续生产,其中龙泉窑比宋时更加扩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龙泉窑的上乘之作.还有“金丝铁线”的元哥瓷,应是仿宋官窑器之产物,也是旷世希珍. 明代从洪武35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200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窑厂的存在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还有福建的德化白瓷产品都十分精美.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景德镇瓷业盛况空前,保持中国瓷都的地位.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朝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翠硕、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还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郎窑红、缸豆红独步一时.还有天兰、洒兰、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 雍正朝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艺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致,成为与号称“国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种. 乾隆朝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前新的基础上,都有极其精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 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直到光绪时稍微有点回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并至此落下帷幕.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古陶瓷发展史,它虽然是以衰退而告终,但是它给后人留下的这份珍贵而又丰富的遗产,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文化研究期刊的级别

文化学刊是省级期刊。

《文化学刊杂志》创刊于2006年,辽宁地区出版,国内刊号21-1545/C,期刊级别:省级期刊。该刊观点新、实践性强、信息量大,综合影响因子,是辽宁社会科学院主管,辽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期刊。

没有一个政府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虽然没有划分,可有些评审部门对期刊级别有要求,期刊的级别高,适合晋升的级别也是相对较高。以下为本刊的基本信息,可供作者参考。

《文化学刊》杂志收录和荣誉:

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优秀期刊

名词解释: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文化学刊》杂志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文化视点、地域文化研究、传媒文化、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研究、文学评论、传统文化、文化与教育、法律文化、语言与文化、文史论苑

是的。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是黑龙江省的,属于省级期刊。不过省级期刊,不是说只有这个省的人才能用,省级期刊是面向全国的。文化创新比较研究,属于文化大类的期刊,主要发社科类教育类的文章。如果你是专业的教育类的文章,你可以去发一些G4期刊,可能更贴一些。我之前是在淘淘论文网发表的一个G4教育类期刊,如果你是教育类的你可以去淘淘论文上看下有没有合适你的。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是省级、SCD目录期刊 , 国内刊号:41-1426/C,国际刊号:2095-5669。是一本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优秀文化类期刊。

省级;由于辽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正规期刊。

收稿方向:1.经济文化 2.文化产业 3.法律文化 4.文化视点 5.文学评论 6.文化哲学 7.文化与教育 8.传媒文化 9. 研究综述 10.语言与文化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2.文史论苑。

审稿周期;1-7个工作日。《文化学刊》创刊于2006年9月15日,是由辽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社科文化学术理论期刊。  《文化学刊》编辑部拥有编辑3人。

古玉的断代与鉴别研究论文

首先看钙化程度,几千年的玉器出土的时候都有一层钙化壳,基本掩盖了玉器本身的光泽度,但是现在的一些仿古玉器也可以做的惟妙惟肖。 其次看外形,古玉由于当时的制作工艺有限,比起现在的玉器,一般都是显得粗陋不堪,现代人即使仿造,也难以复制古人做玉时的那种心态和耐心,做出来绝难以神行具备。 最后就是看颜色,就好比一件衣服,穿的时间越久颜色便会越平淡,玉器也是如此,令人馋涎欲滴的那种成色绝对不会是古玉,时间久了油性必然缺失,也有些随葬玉器在尸体上深埋地下,出土后会发现玉器里面吸附血丝,就是所谓的“血玉”,但那种玉器的成色显得沉闷,不够鲜活,可以感受的出来。

仿制高古玉,一般用高温做沁,在冷却的过程,也是应内压的反向变化,会使一些沁色较为集中在表面,出现块斑堆积状,而酸碱做旧也是难逃气味的败露。用火烧作旧再加其他方法综合作旧后的“鸡骨白”、“牛毛纹”或者“黑漆古”,都是因火烧的高温作用,玉表面会有火劫痕,细心观察一定能发现。总之,   作旧方法一般分为打磨前做旧,和打磨后做旧。前道未经过打磨的毛坯,表面容易吃酸或碱,做一些浅灰皮的水沁斑比较理想。浅吃一道酸或碱后,再经过打磨、抛光,充当半熟水坑货出炉上市杀人,异常厉害。专门针对喜欢认热水泡玉看是否出灰的玩家。这种做旧方法,因在毛坯上浅吃一道酸或碱,后经过细工打磨,而又经过滚桶密封加水研磨材料和小钢珠相隔抛光,已经将酸味道消耗不少。    再经过湿墓葬土对阴刻线内酸碱化的地方泡养。所以,即使用热水过灰也没有太大酸碱味道出来。这样的作旧玉器,往往需要用我们日常使用的食用塑料超薄膜蒙包好,要想知道如何鉴定高古玉,只需要搁置时间长点后打开再闻其味道,往往是可以嗅出化学作旧端倪的。 打磨后做旧,主要是为“留窗”和所谓“沁门”而做的方法。一般方法是用稀释的氢氟酸溶液,将仿品浸泡4—10个小时左右,为使腐蚀面有自然差异,中间时段将其拿出用油脂毛刷点搽,再将其放入强酸中,最后拿出,即有了所谓深浅白灰皮。如需要使仿品在某地方有其他沁色,所添加的颜色有红、黄、黑和褐色等几种。一般都是用化学合成的颜料调制成液,将仿品玉器加热后,局部涂上颜料,深浅视需要而定。玉器加热体内形成内压差,出现虹吸作用后,可以将颜色沁入玉体肌内较松的地方。之后在浸入强酸前,用石蜡拌少许粗沙粒,将不需作灰皮的地方封上,再对石蜡外型修饰,使之成不规则样。此法能隔离强酸的作用,“留窗”外观比较自然。其“沁门”也合乎市场认可的程度。 有的染色和做旧是反复多次形成的,欺性会更大。给仿品做上古玉玻璃光,是用加壳打磨抛光的方式获得。即给上道工序完成的仿品,穿一层化学涂料外衣,烘干后经过药物布轮打磨抛光,使之形成表层化学反应  所以鉴定高古玉有一定的难度的,现在仿制水平越来越高,没有那个专家老师有100%的把握说一定不会打眼,所以收藏或出手的朋友需要谨慎啊,一般还是拿到权威的机构做检测,比较放心?

般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美英的博物馆,以及港台等地的古玉收藏家,喜欢收藏汉代以上的高古玉器。如何鉴定呢?一、藏玉器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清末吴大徵所著《古玉图考》,对古玉的时代、用途、名称、尺寸均有详尽说明和考释,且绘图精确,颇有参考价值。当代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一至六卷、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国古代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李英豪的《鉴别古玉》、《民间古玉》、《护身玉》、《保值白玉》。台湾古玉专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鉴定全集》(上、下册)等。二、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多地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出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没有这些感觉。三、至少宋代就出现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清以后造假越来越多,也有前无古人的创造,如“狗玉”、“羊玉”、“风玉”等新品,引人上当。四、古玉器的仿品、赝品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或其他低质杂玉,这些玉硬度大都低于。和田优质玉料现在每年产量极少,市场价每公斤已逾十万元,其硬度为6至,因成本和加工难度高,作伪者极少采用和田白玉。五、一般小钢刀硬度为左右,用力戳玉器,仿品、赝品就可以一目了然。六、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七、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弄清楚相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异和区别,八、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型,半圆型和U型等,U型是现代机器工特征。九、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线条槽品两侧边有毛道崩裂现象是现代“机器工”的特点。要鉴定古玉,首先要认识它的纹饰,掌握了各个时期纹饰变化的特征,就对“断代”的把握有了相当大的准确性。因为纹饰是雕琢在玉器上的一种时代符号,不论哪个朝代的纹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对一件玉器的纹饰特色有了一定的判断后,就需要考虑以下4个主题:玉质好不好、琢工精不精,沁色美不美、底子平不平。任何古玉鉴定,都应该围绕这4个要点进行。好玉质就是指玉石本身结构精密,质地温润、细腻、坚硬,石性少而无杂质,有宝光,看上去不粗涩、不呆滞。精琢工就是指精雕细琢,线条流畅,底子平滑,转折有序,不会给人以粗制滥造的感觉。沁色是玉器在墓葬中受到各种矿物质的侵染,所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美沁色就是指出土古玉身上自带的历史痕迹,颜色效果令人美不胜收。一件好的玉器除琢工好外,玉地也应非常平滑。就算一些粗品原件,表现在玉器平面上的刀工线条也是十分简洁明快的,粗拙得非常可爱,绝不同于现在的机器工艺。除此之外,也应注意对于玉器制造年代的鉴定。同样年代、同样材料制成的玉器,有些看来像是古玉,有些却似新琢。同时仿古做旧的玉器又大量充斥市场,鉴定古玉时一定要仔细辨别。

百科详情: 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大陆经济的高速增长,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文物逐渐成为很多人投资、理财和收藏的方向。由于中华民族固有的崇玉、爱玉之传统以及玉器本身精美、温润等特点,古玉器成为文物收藏中较为普及的种类。人们对古玉器的购买力增大,市场需求高涨,古玉供不应求。这导致了大量伪古玉投入市场,且愈演愈烈,已呈泛滥之势。这些伪古玉,尤其是其中的高仿品,多系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制作,又以特殊技法处理做旧。且不断革新技术,仿品水平不断提高。这都使我们有必要对真、伪古玉进行科学地研究(囿于篇幅所限本文所谈之伪古玉特指现代伪古玉)。由于学习、工作之便,笔者在古玉器鉴定辨伪上有一些想法与体会。以下拟从制作工艺、造型气韵、玉料质地、包浆和沁色等五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以就教于方家。 图一1 现代仿红山文化玉猪龙图一2 红山文化玉猪龙 图二1 现代仿西汉角形玉杯 图三1 现代仿西周玉璧 一、制作工艺 中国玉器制作工艺有着近万年的历史,其经过了史前时期的石器工具阶段,商周至明清时期的铜、铁等金属质料工具阶段以及现代的电动磨玉机和镀人造金刚石的合金工具阶段。由于历代制玉工具在形状、质地、效能、精准程度等方面上的不同和具体操作上的差异,各个时期的玉器上形成了不同的工艺特点和制作痕迹。如在新石器时代就不应当出现纤细利落的砣痕,而应是以各类硬石质磨具反复研磨成的毛糙状态。现代工艺相较史前至清代者之差异尤甚,辨别真、伪古玉便由此入手。 依清人李澄渊《玉作图》所载,古玉制作的基本步骤为:捣砂研浆、开玉做坯、砣磨上花、钻孔镂空和抛光。古玉制作工具效能较低,转速不均且慢,多以湿砂为中介物;人力手工操作,精准程度较差。制作周期较长,加工力度小,削磨量较少,中介物质细,工具、中介物、玉料三者可以充分接触、研磨。所以古玉工艺多细腻自然,干净利落,线条顺畅,抛光均匀柔和。而新玉或伪古玉,多以高速运转的电机带动镀有人造金刚石粉的合金工具钻磨而为,现代工具效能高,磨削快,加工时间较短,另因仿古作伪者急功近利,技术不到位。玉器表面多会起热干磨出毛道,线条边缘会出现崩碴。玉器抛光不均且泛有“贼光”,大弧面上会出现“小坡面”。 以制作工艺为着眼点辨别真、伪古玉,要熟悉、掌握历代古玉的主要制作痕迹诸如砣痕、线切割痕、钻孔(桯钻和管钻)、抛光、打磨等特点。从玉器的线条、镂空处、轮廓边角、钻孔内壁以及器物的背面(沙面)等部位进行观察对比,得以去伪存真。以砣痕为例,砣具在历代玉器制作工主要应用于碾琢线条、切割开料、开窗镂空等工序之中。老砣工碾琢出的线条大多自然顺畅,呈两端尖浅、中间宽深状。阴刻线条边沿两侧没有崩碴,槽底呈现出磨砂状。部分粗工会有重砣、岐出、过界的现象。而现代伪古玉的阴刻线边沿两侧往往出现均匀崩碴,槽地干涩且有毛道。此外,在古玉嵌饰的背面以及窄长条状镂空处亦常能见到由细密、匀称,向外做离心推进的多条圆弧构成的半圆形磨砂砣痕,这是大多数现代伪古玉上所不多见的。 二、造型气韵 玉器的造型是随着社会的演进和人们对事物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而不断发展成熟的。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美学意义,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各个时期大多都有各自鲜明的造型特点,因此造型也是鉴别真、伪古玉的重要依据。 现代伪古玉的造型主要有三个来源:其一,依据真品,照章仿制,即根据公开发表的古玉图录或馆藏品仿制。此时需要辨伪者对考古出土或馆藏的标准器熟稔于心,但凡遇到与上述标准器造型近乎完全相同者(尤其是器型复杂的器物),都要认真考察,因为一件造型复杂、纹饰丰富的玉器能在考古资料或博物馆藏品中找到完全相同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其很可能就是参考真品依式琢成的“有形无神”的山寨品。在文物市场上常能见到伪造的“三星塔拉玉龙”、“妇好墓玉跽坐人”、 “陈国公主组玉佩”等家喻户晓的珍品。其二,为主观臆想伪造。这类仿品大多造型不伦不类、怪异奇特,纹饰堆砌混乱,丝毫不符合古人的审美观点。如市场上多见的所谓红山文化人兽合体玉器等皆为低劣的臆造品。这类仿品,有一定水平的辨伪者不难将之剔出。其三,是在照章仿制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想象,在局部造型、纹饰上予以调整。这类仿品看似鉴别难度较大,实则不然,这些仿品制作时,大多是细心摹拟,比较拘谨且脱离古代玉器制作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作品造型呆滞,缺乏生气,难以捕捉到古玉固有的气韵和艺术风格,最多仅能达到形似而已。从造型为主要着眼点鉴别真、伪古玉,要以科学考古发掘品和馆藏器物为标准器,分析造型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从气韵、审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对作品的造型进行综合地考察和分析。 三、玉料质地 和田玉,是历代玉器制作最广泛使用的玉石材料,其次还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水晶等。但是不同的时期与地区所出古玉在用料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如战国时期常用的“水苍玉”以及元代多用的灰白玉。玉料亦有老坑和新坑之分,新开采的和田玉料与和田古玉在质地上多有微妙的变化。所以玉料质地特征也是鉴别真、伪古玉的重要根据。 现代伪古玉制作多选用一些质量极差价格极低的玉石杂色料或石性严重、有绺裂的次料进行伪造。这些玉料多为和田糖玉、河摸玉、东北黄玉、岫岩玉等。现代伪古玉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近三十年来才开始大量开采、使用的玉材,诸如昆仑玉、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等。所以辨伪者接触到的器物若是这几种玉质所琢制,其为伪古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因此鉴别古玉必须要掌握历代玉器的用料特征和主要玉材的特质,分清真伪古玉在材料上的差异和特点以及同一种材料的新旧差别。 四、包浆包浆也是鉴定古玉的重要依据之一。所谓包浆,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指由于人们长期把玩和摩挲,灰尘、汗水、油脂等物逐渐凝结于玉器表面的皮壳。二是指玉在墓葬中,由土壤中可溶性矿物、腐烂杂物粘附于玉器表面形成的一种物质。三为玉的表面长期氧化而形成氧化膜。相对上述三种情况,现代仿古玉伪作包浆亦大致有三种方法:一以麸皮等特殊物质进行长期盘磨;二进行人为强化腐蚀,从而造成器表形成极厚的氧化腐蚀皮层;三采用喷砂及球磨振荡设备使玉表产生氧化质感效果。古玉包浆柔和、自然,滑熟可鉴,幽光内敛且有古旧之感。而伪造包浆有的过于光亮、轻浮,油性过重;有的没有层次感;有的“包浆”冗厚没有光泽,经过盘弄会自然脱落;有的分布过于均匀,不是经常接触的部位也有包浆的感觉。上述几点都是辨伪者鉴别古玉时所必须把握的。五、沁色沁色,是指玉器埋于地下年久之后,受到某种物质的侵蚀而发生的颜色和结构的变化。由于玉材质地不同,埋入土中的时间、地点不同,以及受沁的深浅程度不同所致,古玉沁色会有很多变化。清人陈性在《玉纪》一书中对此有过较为详细的描述:“…有受黄土沁者,其色黄,名曰玵黄。有受靛青沁者,其色蓝,名曰玵青。有受石灰沁者,其色红,名曰孩儿面。有受水银沁者,其色黑,名曰纯漆黑。有受血沁者,其色赤,名曰枣皮红。有受铜沁者,其色绿,名曰鹦哥绿…”古玉的沁色多出现于玉质较粗糙或有绺裂的部位,且沁入肌理,过度自然,有层次的变化。而现代伪古玉的沁色多系酸咬碱蚀、火烧油炸、烟熏染色等方法仿制,这样的“沁色”或没有过渡和层次感,或浮泛于玉表不入肌理,总而言之矫揉造作,很不自然。关于古玉的沁色,很多经验不易用文字表达准确到位。辨伪者还需要多结合实物观察各种真伪沁色的特征,熟悉各种做伪沁的方法,方能找出伪沁色的破绽。六、鉴定凡例1.现代仿红山文化玉猪龙(图一1)制作工艺上:中部钻孔两面一致,无大小之别,内部有现代工具留下的干磨痕迹。阴刻线条软滞,刀法生硬,与红山文化时期硬石研磨而为之的宽浅痕迹有极大差异。造型上:面部结构,尤其是眼部及其周围过于凸兀。口部没有切开,与常见者不同。耳部颓软而无力且比例失调。神态拘谨、板滞,体态过于笨重。沁色、包浆上:玉表斑驳脱落,灰暗枯涩,有极厚的氧化腐蚀皮层,与红山文化时期特征几无任何相符,人为之迹可察。 参考真品,红山文化玉猪龙(图一2)辽宁省博物馆藏品。白色,质匀,通体打磨精细。受沁表面绺裂细张,润而有光。环体较厚,切口内未切断,内缘相连。大小孔都为两面钻,大孔内可见明显中脊,小孔壁则显旋纹。以顺畅的阴刻线条表现目、口、齿以及皱褶,其间配以打洼而成的瓦沟纹。有短立耳,较为宽厚。整体造型十分规整。 2.现代仿西汉角形玉杯(图二1)沁色上:沁色浓艳,附于玉表且没有过渡,绺裂之处沁色愈深,极不悦目,显系人工作伪。造型上:器形短粗冗厚,比例不协调,失于笨拙。杯尾弯转之处过渡不自然。纹饰布局不均。玉质上:该器所用之玉材具有青海玉之特征,贼光浮泛,无温润致密之感,非古代常用之玉料。参考真品,西汉角形玉杯(图二2)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青白玉,温润致密。局部有黄褐色沁斑。整体仿犀角形,器形较为细长,轻盈多巧。杯底的角部反折向上加转。内壁打磨光滑,底里有管钻痕迹。外璧布满卷云纹,延向杯口。杯口缘下浮雕一夔龙。尾羽为勾连卷云纹,连绵不断,满布杯身。纹饰之隙底饰以连涡纹,布局充实自然。图三2 3.现代仿西周玉璧(图三1)制作工艺上:工艺略似真品,但纰漏之处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雕工迟疑滞涩,线条飘忽无力不见刀锋,缺少西周玉器线条之凌利。此外,斜坡槽底光滑无古玉应有的磨砂状态;且坡面过渡不自然,有起棱现象。(图三2、3)造型纹饰上:结构混乱无章,布局松散,图案含混不清。包浆:玉器无论表面、刀工部位还是受沁之处光泽一致,都十分油润光滑。而真古玉的表面光泽不是完全均匀分布的,而是因沁蚀程度、磨损程度以及密度之不同而变化,产生有层次的光泽。沁色:沁色生硬浓重,没有丝毫过渡,无沁之处玉质崭新,显系人工局部作沁。玉质:该器所用玉料具有俄罗斯玉之特质。俄料玉器为历代古玉中所不见。参考真品,西周玉环(图三4)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褐色沁分布自然。器表纹饰章法井然,饰有两条蟠蜷的龙纹,龙首近环的外缘,体躯呈圆弧形,尾尖收于内缘,双龙首尾相接。龙鼻上卷,张口,“臣”字目,有利爪,间隙饰以卷云纹。图案刻划准确,线条运用斜刀技法明显,系西周典型刀法,婉转顺畅而有力。西周刀工,参考陕西扶风黄堆西周墓出土的人首龙纹玉饰(图三5),总而言之,古玉的辨伪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制作工艺、造型气韵、玉料质地、包浆和沁色等五项是古玉鉴定辨伪的几个重要方面。但在鉴定过程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古玉辨伪的最佳线索入手(多半是制作工艺)。且要坚持联系的观点,从玉器之整体着眼,充分考虑其他诸项,予以佐证。不可片面地、孤立地妄断。只有这样联系地、全面地、客观地进行鉴定与辨伪,方可从中得到正确科学的鉴定结论。

信息化研究期刊级别

SCI,EI,核心期刊 这些东西等级是依照重要性区分的哦。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bai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

首先你要弄明白3个名词的定义,也就是代表什么意思: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简称EI,1884年创刊,年刊,1962年增出月刊本。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编辑出版。每年摘录世界工程技术期刊约3000种,还有会议文献、图书、技术报告和学位论文等,报道文摘约15万条,内容包括全部工程学科和工程活动领域的研究成果。出版形式有印刷本、缩微胶卷、计算机磁带和CD-ROM光盘。文摘按标题词字顺编排,年刊配有著者、著者工作机构和主题等3种索引,以及引用出版物目录和会议目录;月刊只配有著者和主题这2种索引。另外,单独出版《工程标题词表》、《工程出版物目录》和多种专题文摘。主要特点是摘录质量较高,文摘直接按字顺排列,索引简便实用。

3.期刊基本定位: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

区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

即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在新闻出版部门有登记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核心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CN类刊物:

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目前职称评审部门要求的核心期刊主要是以 “中文核心期刊”和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主。极个别评审 单位采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

国内期刊级别:

1、省级期刊,指的是由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的事业单位主办或者由各本科专科院校主办的期刊、学报。如《吉林医学》的主办单位是吉林省人民医院。

2、国家级期刊,是指由国家的部,委级事业单位,全国性的组织团体,机关或学术机构所主办的刊物。如《现代商业》主办单位: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3、核心期刊,中国目前主要有七大核心期刊的遴选体系,凡是在这七大核心期刊体系中可以查询到或者说被七大体系收录的刊物,都被认为属于核心期刊。

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可在两大数据库中检索,坊间常有人提及论文的影响因子什么的,完全不准确。影响因子只是用于评价期刊本身的,单篇论文的评价指标一般是被引数,还要排除自引。

外文期刊,尤其是英语期刊的级别,基本划分为SCIE,SSCI和AHCI,还有EI。以往SCI还会区分SCI,还是SCIE,后来全部统一为SCIE,三种期刊分类存在重合。

扩展资料:

中文期刊的级别非常简单,文科基本的标准是CSSCI和北大中文核心,理科基本标准是CSCD,现在称为CSTPCD。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公布CSSCI来源期刊名单,扩展来源期刊名单和来源集刊名单,目前最新版本是2017-2018版,上一次是2014-2015版,2016年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公布,就一直沿用2014-2015版。

总体而言,CSSCI的期刊目录范畴比北大中文核心要小一些,因此在某些学科领域,面临无专门C刊的窘境,也造成相关领域学者,或者准确的是高校教师在科研考核上面临很大的困境。

从在线数据库的角度看,CNKI中国知网收录最多,尤其是文科,北大核心目录的几乎全部都收录,甚至还收录有国内很多垃圾期刊;CSTPCD以前是维普数据库在收录,现在主要转向万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核心期刊为何“以级别取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核心期刊遴选:评价标准如何定?

  • 索引序列
  • 早期文化陶器的鉴别研究论文
  • 研究陶瓷鉴赏论文
  • 文化研究期刊的级别
  • 古玉的断代与鉴别研究论文
  • 信息化研究期刊级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