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2021情报学年会优秀论文

2021情报学年会优秀论文

发布时间:

2021情报学年会优秀论文

向主管局申报

西安思源学院 普通本科 综合类 民办

官方网址:

官方地址: 陕西西安市

官方电话: ,

电子邮箱:

西安思源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陕西省教育厅等八厅委批准设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高校,也是陕西省第一所获批招收港澳台侨学生资格的民办高校。 学校成立于 1998年,始终坚持以创新教育为引领,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大学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管理平台建设为主线,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推动了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特色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布局初步形成,已成为一所集工、文、经、管、教、法、艺、医等多个专业学科,本科、专科、继续教育及研究生等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的新型民办大学。学校现拥有14个二级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并分别与长安大学、延安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共建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在校学生共20500余人。 学校创建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自考辅导中心,继承百年交大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优良传统,严谨创新,锐意进取,成就卓著。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与学校建立了进一步对口帮扶关系,为学校提供了优质教育管理和高水平科研建设资源。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高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文化建设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陕西省绿色大学"等100多项荣誉,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和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学校拥有一支以知名教授为核心,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团队,其中有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专家胡月星、高等教育专家安宇、管理学专家崔文田、体育教学专家许万林、教育教学专家周棉、能源化工专家李东、电子信息专家张卫钢、交通运输研究专家吕建新、高等医学教育专家苗乃周、美学美育理论研究专家赵惠霞、文艺评论家邢小利、历史文化研究专家梁瑜霞等,并拥有杨明琪、付润生、姚全珠等多名陕西省教学名师,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证。 学校现开设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环境设计、机械类招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电气类招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类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工商管理类招生(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书法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英语、艺术教育、增材制造工程等本科专业;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 (造价)、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金融服务与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应用英语、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护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空中乘务、交通运营管理(轨道交通)、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播音与主持、广告艺术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舞蹈表演、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网络直播与运营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 学校现建有国家财政资助实训基地,获得了国家级素质教育教学成果奖项,拥有省级教学成果奖 4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改项目22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级优秀教材5部。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63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项。 学校确立 "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强校"发展战略,坚持教学与科研双轮驱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以"团队+平台+项目+成果"为主线,推动科研工作特色发展。目前,学校拥有多个校级科研团队和研究中心(院、所),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完成教育部国际司课题3项;学校每年申报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00余项,承担企事业委托的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管理咨询等横向项目数十项。学校教师每年发表高水平论文近百篇,获得多项省级以上优秀等级课题,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教育部批准成立了西安思源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东南亚研究中心"和"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其中"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还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决策提供参考。 学校建立了国内领先的工业 示范基地、3D打印技术实训中心、康复护理技能实训中心、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BIM技术应用实训中心、舞蹈表演实训中心、公共艺术实训中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机电工程实训车间、工业工程实训中心等176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实验实训场所;拥有260多间多媒体及智慧教室;上百种各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软件;拥有省级机械与电子信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及智能制造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级BIM技术应用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学校还建有328个本专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西门子(中国)合作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建工集团、西北建筑设计院、腾讯网、空港新城、西安市儿童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等。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赛事活动。近年来,参加中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省技能大赛"等近百种比赛,累计获得省赛、国赛奖项2021项。2016年思源学子"蛋蛋"代表队荣获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国青年科普实验创新大赛全国总冠军;2018年思源学子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省级一等奖,参加陕西省首届大学生工程制图及3D建模大赛一等奖;2019年思源学子参加第二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总决赛,获得"IFRC"统一轮式格斗一等奖,参加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中获得统一部件轮式自主格斗A赛项一等奖;2020年思源学子参加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中国舞""英语口语""护理技能"四项一等奖。2020年该院电信学院网络工程专业4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在2020年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中,再次取得全国一等奖。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七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西部赛区决赛获2项一等奖。学校工学院8支代表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比赛,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021年该院参加第四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荣获一等奖。2022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赛项中,参赛学生以全省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中国舞省级一等奖1项。 学校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首家 "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单位",是陕西省创造学会理事长单位和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学校主编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一书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申报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研究"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校已连续举办了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18届"创新文化节",开展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及应用赛事等活动,目前已经形成由机械电子创新大赛、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文学创作创新大赛、艺术设计创新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社会服务创新大赛、方案设想创新大赛、数理应用创新大赛8项赛事组成的创新赛事育人体系。学校创新成果丰硕,累计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200多项。学校的创新教育2016年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奖,2017年荣膺创新中国杰出贡献单位,2018年获陕西省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先进单位,2019年获中国创造学会学术论坛一等奖,得到中国科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科协等单位的高度评价。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教育深造,专门设立了学生专升本和考研辅导中心,为学生升本、考研、出国留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指导。近十多年来,学校已有 5000余名专科生通过专升本就读本科院校,千名以上学生考上了研究生。2020年学校专升本考试上线率高达95%,2021年专升本上线人数1118人,连续17年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茅。 体育育人是学校教育育人的重要抓手,一流的竞赛成绩是体育育人的重要成果。多年来,学校各运动队在省(市)、全国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个项目成绩居于全省高校前列,多次在全国比赛中为代表陕西大学生争得荣誉。学校田径队 2013年至2015年蝉联陕西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本科甲组三项团体冠军,保持多项省大学生纪录;在2018年和2019年陕西省大学生运动会再夺男团冠军和团体总冠军;思源男篮2015年首夺中国大学生CUBA篮球联赛陕西赛区冠军,2016年代表陕西大学生参加了全国总决赛;思源女篮在2017年、2018年、2020年分别夺得中国大学生CUBA篮球联赛陕西赛区冠军,2019年和2020年代表陕西大学生参加了全国总决赛蝉联第四名。学校的体育舞蹈、游泳、乒乓球、足球等项目代表队也都屡获骄人战绩。2019年学校正式成立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获准招生,并与西安体育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这些都为学校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积极响应跟从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学术和科研合作与交流,鼓励青年教师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博士学位,多年以来,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学校先后选派多批次青年骨干教师赴匈牙利、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及国内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些学成回校任教履职的青年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等方面,承担了众多科研教学研究项目,带动了学科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吸引众多的国际政要、驻华使节、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及开展访问交流活动。 学校探索多种模式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实施本土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形成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葡萄牙、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 30多所大学建立了以互认学分为基础的分段教学联合培养机制,与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开展交换生、访学等出国留学项目和海外实习实训。2019年学校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获准招收来华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并开展国际学生教育。

西安思源学院在陕西和全国基本是本科二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西安思源学院是二本大学。(2019年起陕西省合并原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为新的本科二批,保留本科一批,取消本科三批) 西安思源学院简介 西安思源学院成立于1998年,始终坚持以创新教育为引领,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大学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管理平台建设为主线,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推动了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特色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布局初步形成,已成为一所集工、文、经、管、教、法、艺、医等多个专业学科,本科、高职、继续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的新型民办大学。 西安思源学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 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陕西有8所211大学,3所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每个地方政策不一样吧,我在安徽,我们是以考代评,我去年考过了初级,今年在准备中级考试

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情报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同它们的情报活动、情报工作和情报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现代情报学理论与活动主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香农的“信息论”、N.维纳的“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分别为情报学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情报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4个阶段:孕育与形成阶段(40年代中至40年代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工业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使情报学有了诞生的社会需求和基础。以德国、英国、美国和苏联为主的一些国家积累了大量需要处理和利用的科技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西方国家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大大增加;计算机问世并被利用于文献加工领域;新的学术思想活跃以及新的学科不断诞生。这些因素成了孕育与形成情报学的强大力量。情报学最初阶段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V.布什和.布拉德福奠定的。前者于1945年发表了“诚若所思”一文,首次提出了机械化检索文献缩微品的设想;后者于1948年发表了“文献工作内容的改进和扩展”一文,强调了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文献工作到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必须革新的局面。二者的结合铸成了文献工作向情报学的历史性转移。这一时期,情报学发展的最重要国际活动是1948年英国皇家学会召开了国际科学情报会议。 在这一阶段情报学已初步形成了研究体系和内容:情报组织,情报贮存与检索设备,机器翻译和情报需求。美国人M.陶伯、.莫尔斯、A.肯特、.卢恩等人相继研究出单元词索引、叙词索引、组配索引、题内关键词索引以及定题情报服务的原理或装置,给情报检索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人布拉德福和.维克里于50年代前后分别对文献分布理论、.费尔桑对分类检索理论、.克莱弗登对检索系统性能的评价问题分别作了研究。1957年是这一阶段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美国科学家C.柴瑞宣布在美国把各种各样的交流研究与活动统一于情报学。同年,在美国,情报手工检索开始越来越多地转为计算机检索系统。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性质自此开始越来越有力地显露出来。中国情报学起步稍晚,始于50年代。1956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科学情报研究所,标志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开始。1957年出版了《科学情报工作 》杂志( 后改名“科技情报工作”) 介绍国内外情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引起学者们探讨情报工作理论的兴趣,是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开端。1958年,该所归国家科委领导,改名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既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服务,又面向全国各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及厂矿企业。同年,丁柯等人为了整理情报资料的需要,研究、引进并编译了国际十进分类法,这是情报部门研究情报理论的早期活动。1958年召开了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科技情报工作的“广、快、精、准”指导方针。1958年中国已开始出现情报述评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情报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还于1958年创办了中国科技情报大学,后并入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情报专业。发展与壮大阶段(60~70年代中期)就国外先进工业化社会而言,情报学在这一时期已成为一门成熟的而且仍然在不断发展的独立学科。它的研究对象、 内容、体系、研究方法和手段、系统与网络实体、 同其他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交叉程度都变得更为广泛、严格和复杂。1979年由英国、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和苏联6国情报学家所举行的亚特兰大“情报科学研究计划圆桌会议”称这一阶段为情报学的实用研究阶段,重点在于发展适用性情报技术,支持国家情报系统的建立,支持和加强专业化情报服务系统,解决情报用户与情报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问题。例如1961年美国化学文摘社用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化学题录”的自动编排。1962年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建立了计算机化的RECON情报检索系统。1964 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成了MEDLARS 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并于1971 年将该系统联机化。1972年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统发展公司的ORBIT、1976年书目检索服务社(BRS) 的联机检索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它们在用户与数据库之间架设桥梁,促使联机系统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理论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如美国的E.加菲尔德发明引文索引并于1961年试编成了《科学引文索引》。D. S.普赖斯侧重从历史与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科学情报,于1961、1963年分别出版了《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与《小科学、大科学》两书,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作了奠基性工作,并提出了科学文献指数增长定律与衡量科学文献老化的普赖斯指数。米哈依洛夫等人于1965、1968、1976年分别出版了《科学情报原理》、《情报学基础》、《科学交流与情报学》3本书,大大丰富了情报学理论。1970年美国T.萨拉塞维克编出了《情报科学导论》,用文集形式系统介绍了美英学者对于情报交流与情报技术的一些观点。G.索尔顿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进行了用加权词方法的自动标引方案试验。上述研究与实践标志着情报学在60~70年代已进入了它的发展与壮大时期。它是以情报技术的发展与联机情报系统的建立为特征的。在西方国家的情报学发展和壮大的这一时期,中国的情报学只在60年代初期经历了短暂的发展。1962年袁翰青与曹昌等10多位学者编写了“科技情报工作讲义”,为创立中国的情报学理论作了可贵的尝试。60年代初期有关文摘的大讨论和分类法还是主题法的大讨论,经过争鸣,肯定了自编文摘的方向,加深了对两种方法优缺点与应用范围的认识,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同期,还建立健全了中国情报刊物体系,提出了3大类,9小类的理论。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了情报方法研究室,购置了布尔检索机,进行机械检索与计算机自动翻译等的试验与研究。这是中国有计划地研究情报学的开始。在情报交流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情报网站,通过召集会议,出版刊物,举办培训班等开展情报交流,在某种意义上起到发达国家情报系统的作用。因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影响,1966年至70年代初,中国情报学研究陷于停顿。提高与充实阶段(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信息存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情报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大大拓宽和提高。情报学及其研究成果已被国际社会视为人类信息化社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情报学重点面向国家和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及网络的“设计与开发”,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学与信息化社会。 在基础理论方面,英国.布鲁克斯发表了《情报科学基础》连载论文,提出情报学要研究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精神世界相互作用的观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情报科学技术处制订了加强情报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情报技术与系统的计划。肯特开始研究情报传递的经济学。.兰开斯特“无纸社会”的观点,F.马克卢普开始研究“以科学/学术交流为基础的综合数据库”,为未来的情报系统与技术提供必需的理论结构。与此同时,跨越国界的情报联机检索系统发展迅速;CD-ROM技术、光盘技术、电子出版物、电子邮政在信息存取和传播中广泛应用。情报科学面临着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到来的挑战,从而进入了全面提高与充实的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情报学也进入了繁荣的局面。1978 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成立,1982年《情报学报》创刊。到1990年底该学会共举办学术讨论会59次,收到论文4904篇。各省市区、各部委科技情报学会(分会)先后相继成立。《情报科学》、《情报学刊》、《情报理论与实践》等杂志陆续出版,使情报学研究十分活跃。1978 年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数十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情报学方面的专业,并编出了“情报学”、“情报学概论”与“科技情报工作概论”等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材或专著,培养了不少毕业生与研究生。不少科技情报所与大专院校已设立情报学专门研究机构,它们在情报政策、情报需求、情报产业、情报教育等课题研究中获得了一定成果。中国情报学从一开始发展就注意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吸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情报学研究和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1978年第一次翻译出版了西方国家的情报学图书《情报学浅说》;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合作举办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情报检索培训班;1984年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首先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立。已在近50个城市中配备终端110余台,检索课题已超过3万个。各级情报机构已配备大中小型计算机70余台,微型机1000多台,从事情报检索系统与数据库开发应用服务与维护的人员达4000人以上。中国科技情报系统已自建各类数据库300多个;引进国外文献数据库达到50多种,累计已提供3万余个课题的检索服务。随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情报学在中国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已开始跟上国际情报学发展的步伐。其标志是: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研究方法开始定量化;有了近千人的研究队伍和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了专门的学术机构、专著和刊物,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相应的科系或专业,培养了自己的研究生。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情报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生命力很强的交叉学科正在中国学术界赢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福建省2021年优秀研究生论文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免工作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研究生招生的科学选拔、规范操作、择优录取,开展好接收推免生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特制定本简章。

一、推免生申请条件

1.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获得所在高校2021年推免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符合招生专业所在学院的其他要求;

二、推免生招生类别及招生专业

1、直博生

直博生是指从优秀的具备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推免生)中选拔出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招生专业、学院要求、学制详见《福州大学2021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附件1)。直博生的管理参照《福州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选拔与培养管理办法》(附件5)。

2、硕士生

我校2021年拟接收硕士推免生的专业、学院要求详见《福州大学2021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三、申请、复试、录取程序

1.符合条件且有意申请到我校的推免生(含直博生),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网址:)开通前,可通过我校“推免生预报名系统”(点击链接)进行预报名,该系统已在我校研究生院主页以红色悬浮框的形式发布。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正式报名。

2.我校将分批次对推免生(含硕士生和直博生)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审查、评议,择优选拔,根据各专业拟招收推免生的计划数确定复试名单,额满为止,并向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发出复试通知。

3.申请者在收到我校复试通知后应在24小时内予以确认,并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我校复试,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前须向有关学院提交以下材料:

(1)二代身份证及学生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正反面,学生证复印学生信息和注册情况);

(2)福州大学202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申请表(附件3,可在系统提交后打印)

(3)本科正式成绩单1份(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4)有学术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等)和获奖证书者,提供复印件各1份(提交复印件)

(5)申请直博生须提交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招生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以上材料须本人签名确保真实,按学院要求提交。

4.复试工作由校内各学院根据申请情况分批次进行,复试形式为网络远程复试,具体复试安排由各学院自定并通知考生。考生也可通过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附件4)进行咨询。

5.研招办审核学院上报的拟录取名单,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发待录取通知,申请者在收到“待录取通知”24小时内须予以确认接受,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接受我校待录取后一律不予解锁)。

6.研招办汇总全校拟录取推免生名单后,由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确定拟录取推免生名单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名单须在校园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四、学费与奖助学金

1、学费

推免生被录取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均为全日制非定向,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推免生被录取为我校博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均为全日制非定向,学费标准为10000元/年。

2、奖助学金

为激发研究生教育活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正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健全奖优、酬劳、助困相结合的奖助体系,要点如下(以学校公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1)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涵盖所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助学金,涵盖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7000元。

(2)优秀新生奖学金:

直博生享受每人3万元新生奖学金,分两次发放,分别在第一学期及第三学期注册报到后。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设立特、一、二等奖:特等奖12000元、一等奖学金8000元、二等奖学金6000元,推免生可享受特等奖。

(3)优秀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优秀学业奖分阶段优秀学业奖学金(称中期优秀学业奖学金)和综合优秀学业奖学金,中期优秀学业奖学金奖金为10000元,综合优秀学业奖学金设特、一、二等奖,奖金分别为15000元、10000元、7000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业奖学金设立特、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12000元、8000元、5000元、3000元,全程评两次,分别为中期、综合优秀学业奖学金,70%左右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机会获奖。

(4)实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研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

(5)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简称“三助”)岗位津贴资助力度。学校将按规定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6)学校还设立了 “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等奖项,鼓励支持研究生努力学习,潜心科研,多出高水平成果。

五、其他事项

1.除复试通知外,具体的复试时间安排、复试方案、实施细则等将在各学院网站上公布,敬请关注。

2.推免生可参加我校体检,或提供其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证明。

3.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发现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不予录取。

4.我校确定接收的推免生,在入学报到时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5.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六、联系查询方式和申诉渠道

单位代码:10386

单位名称:福州大学

联系部门: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政编码:350116

查询网址:

咨询电话:、22865507

申诉渠道:(研招办)、22865583(纪委)

具体招生信息(招生简章、考试大纲等)可通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官微,在“服务指南”——“招生信息”中查询。

福州大学2021年招收推免生章程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考研推免生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成绩查询,准考证打印入口,准考证打印时间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福建师范大学复试刷人不算严重。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现有本科专业89个(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7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万多人,各类研究生8千多人。

校本部拥有1839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7项。26部教材入选国家级重点规划建设教材。

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

以上内容参考 福建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这个根据学校的不同,规定也不同。

例如河北工业大学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奖励为:

1、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者奖励现金40万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40万元,奖励所在学院博士点建设经费20万元;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者奖励现金20万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20万元,奖励所在学院博士点建设经费10万元。

2、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者奖励现金2万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2万元,奖励所在学院博士点建设经费1万元。

3、获得校级优秀博士论文者奖励现金5000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5000元。

4、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者奖励现金5000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5000元。

5、 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者奖励现金2000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2000元。

扩展资料:

评选方法及程序

1、培养单位推荐。各培养单位召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根据优秀硕士论文分配名额(附件2),投票产生校级优秀论文推荐名单,并且按照优秀程度进行排序。

2、培养单位公示。各培养单位将初选结果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3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确定各培养单位的校级优秀论文候选名单并报研究生院。

3、学校审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候选校级优秀论文进行审议,如果没有异议则同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结果,如果委员对部分论文存在异议,则投票表决,获同意票三分之二以上者具备校级优秀论文资格。

4、学校公布。研究生院将拟获得校级优秀论文名单进行公示,3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由学校发文公布。

5、确定省优参评名单。根据各培养单位上报的排序名单和分配名额,在已经获得校级优秀的论文中,产生各培养单位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参评名单。

6、报送材料。研究生院将根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结果,向湖北省教育厅报送省级优秀学位论文参评材料。

煤炭行业优秀博士论文2021年

主要从事矿井通风与防灭火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社会兼职包括中国煤炭学会会员、中国劳动保护协会矿井通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等。目前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基金、校科技基金及数十项企业委托项目,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仪器专项基金、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先后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第一作者在一级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被EI收录15篇);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2项在审发明专利;制定1项煤炭行业标准;参编出版1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受到我国经济持续稳步恢复,进一步恢复生产需求影响,煤炭消费量越来越高,有着很大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煤炭的价格走势出现了高位波动,煤炭企业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我今天就借此机会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煤炭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安源煤业。

在开始分析安源煤业前,我整理好的煤炭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煤炭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安源煤业主营业务为煤炭采选及经营,煤炭和物资流通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有炼精煤、洗动力煤、煤炭贸易、矿山物资贸易;作为江西省省属煤炭上市企业的安源煤业,在江西省煤炭供需格局中拥有的地位很有利。

下面来说下这个公司的优势之处。

优势一、区域位置优势

与江西省外的竞争对手对比,安源煤业的煤炭业务具有运距短、成本低的区域优势。2020年,全省有不足300万吨的自产煤炭、超800万吨的煤炭销量,现在江西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愈加旺盛,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江西省属唯一的煤炭上市企业--安源煤业,承担保障江西省煤炭持续平稳供应职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由于安源煤业自产煤具有运输距离短、物流成本低、使用熟稔特点,具有特别显著的销售及价格竞争优势。

优势二、煤焦电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

安源煤业与省内各焦化企业开展更深入的合作,目前已经出现了煤焦一体化综合效应;进行资源利用,把港口码头作为平台,加强煤炭加工贸易逐步与上下游的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和国有发电厂等产煤、用煤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和代理关系,使市场主导地位得到加强。同时,安源煤业继续提高煤层气开发利用效率,充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安源煤业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安源煤业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在供给侧改革和低碳发展这一基础上,优质资源溢价将进一步提升。

煤炭行业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取得新进展,就供应保障能力和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能力,煤炭行业都在不断提升。由于,受到了下游需求稳步增长、安全环保约束增强、煤炭进口政策缩紧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煤炭的供给与需求来说,始终处于平衡,价格在中高位震荡。煤化工行业受宏观经济复苏、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于是产品的价格持续增长,行业所获得的收益明显上涨。

从整体来讲,我认为,作为煤炭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安源煤业,有希望就在此行业高速发展的时候,从里面获取较大红利。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安源煤业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安源煤业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安源煤业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1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全球煤炭供需情况

——产量增势未能延续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21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重视,各国加速能源结构调整,众多发达国家已逐步采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能源消费,因此煤炭供给增势不再呈现单边上涨趋势。

近年来,全球煤炭产量呈现震荡走势,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保持连续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煤炭产量增势未能延续,总产量为亿吨,同比下降。

——2020年煤炭消费创十年新低

2014年以来,全球煤炭消费量进入下降通道,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202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持续下滑,总消费量为艾焦,同比下降,创近十年煤炭消费总量新低。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欧美市场,绿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量,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21%;欧盟国家煤炭消费量下滑幅度更大,欧盟27国2020年煤炭进口量下降。

在亚洲市场,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煤炭消费量还有增长潜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进口量均实现正增长,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虽然都出现下降,但疫情稍有缓和后,马上加快了燃煤电厂的建设步伐。

从整体来看,全球范围的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血液科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70多年血液病特色诊疗经验,血液界泰斗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骨髓移植配型中心主任,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专家,陕西省血液病研究所专家

教授,教授可能是教学生的教授啊,不过也是也有很多事。研发带我去,我不懂啊。

浅谈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多学科合作,是当前医学发展的趋势。那么,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是怎样的?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当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基础医学(BasicMedicalSciences,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的基础,为研究人类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2]。基础医学研究生是现代医学体系搭建的承载体,其发展的结果左右着医学体系的未来。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既往的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无论培养模式,还是教学模式均存在一定滞后[4],如科研实践参与不够、创新意识缺乏等。我校基础医学院早已关注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近年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培养进行初步探索并总结如下。

1科学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是创新培养的指导原则

近年来,随着我校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学习由原来的1年改为半年,培养方案的更新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在学校总体规划下,基础医学院在对各相关学科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以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指导,结合我院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特点,制定、修改并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的创新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规范新入学研究生实验操作出发,到常规实验的系统化培训;同时利用新建成的基础医学科研中心平台开设“生命科学技术前沿”课程,进一步对研究生实践技能进行培训,为创新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培养方案的创新中,突出“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或做学术报告每年10次。

2创新团队建设是创新培养的人才保障

强大的师资力量,优秀的学术团队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研究生的人才保障。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引进富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进入我校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重点加强现有人才梯队的建设。近3年来,该院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出国学习共有10人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4人,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4人,已获得博士学位10人;引进具有博士学位9人。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当前,我院中青年学术骨干正逐渐成为我院研究生培养的中坚力量。

3构筑高端科研平台是创新研究生培养的`物质保障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基础医学科研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面积万m2(其中公共平台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4600万元。中心以开放、共享为理念,可以开展核酸水平、蛋白质水平、细胞水平、组织学水平等各项生命科学研究。同时拥有P2实验室,为人类病原学研究提供平台。该中心自对外开放以来,为基础医学各专业学生开展高新实验仪器设备培训25次,参与培训356人次数。迄今,使用各类仪器设备人数达230余人次;此外,两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药物防治特色重点实验室与现代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也参与构成了基础医学科研中心。高端科研平台的搭建,为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4搭建学科合作、校企合作平台为创新培养插上腾飞的翅膀

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多学科合作,是当前医学发展的趋势。基础医学作为医学相关学科的基础,加强多学科合作更有利于学科的纵横贯通,拓宽研究思路。我校基础医学相关学科在这条路上已经迈出第一步。如人体解剖学和临床影像科室及骨科学专业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学科的纵横研究,为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增加思路。又如病原生物学与临床血液科、循证医学合作,探讨病原感染在血液系统肿瘤发病机制的相互关系;与临床检验科室合作筛查临床耐药菌,探讨临床耐药菌株的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原则;与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合作,探讨感染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等;这些合作一方面增加了学院申报大项目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研究生也在多个实验室及不同学科导师及同学中扩大科研接触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因此,改变传统模式,加强多学科的合作,是今后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趋势。

同时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日益扩张,大力拓展和挖掘各种现有或潜在的教育资源已成为解决当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5]。因此,经过学院的多方努力和深入磋商,基础医学各学科与贵州省疾控中心、贵医附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肺科医院、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研究生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发散学生的研究思路,促进产学研转化。

5加强学术交流为创新培养提供沃土

以基础医学“宗恩”博士论坛为载体,在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二级学科内部根据自我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旨在为研究生培养营造学术氛围,增强学术交流,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展示研究生风采。如“病原生物学论坛”,一方面通过邀请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专家、教授做客“病原生物学论坛”,为病原生物学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做学术讲座,在学科内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每学期做读书汇报或课题进展汇报等,通过将他们的工作在学科内部展示,从而营造一定的内部竞争气氛,促进研究生的共同进步;迄今各种各类报告已开展60余讲。同时,基础医学院每年年底举行学术年会,要求3年级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报告,2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工作进展汇报,请相应专家打分,评选出学科内部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并给以一定的物资鼓励。除此以外,各学科内部常规还有围绕导师团队的课题组会,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工作,逐步增强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在学科内部,不同学科之间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宽了学生与教师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6创新研究生管理模式,为研究生创新培养提供政策保障

当前我校研究生管理是在校级管理制度下开展二级管理模式。尽管还没有很大的教育与管理自主权,但是二级管理的优势已经显现。作为二级院系,通过二级管理,可以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好地督促导师加强管理。当前,基础医学院设有专人进行研究生管理。基础医学院设有1人专门负责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主要负责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监管和督促。自开展二级管理以来,已初步拟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学中期检查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开题报告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参与教学管理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课题进展检查制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与预答辩、答辩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行进一步规范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各项工作。同时基础医学院还成立了研究生培养督导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相对于其他类型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有其共性,更有其特殊性[7]。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有赖于完美的顶层设计,多方参与作为管理人员,坚持科学规范的管理及热情周到的服务;作为导师,做到尽心尽责,德智并重;最后,作为主体的研究生,在不断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同时,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总之,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道路。

叶明刚教授是我也不知道他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是教授现在都不是好的一个名词。

2006年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二本,怎么样的话,我上着就那样,倒是也没有网上说的差。

东北财经大学学校代号即代码为10173。东北财经大学,简称东财,是一所经济管理学科为优势特色,经、管、法、文、理等多学科发展的财经大学。

学校介绍东北财经大学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接收院校、孔子学院专职教师储备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创始成员、美国CFA协会大学项目合作伙伴、澳洲注册会计师公会认证高校、中英合作办学联盟牵头单位。学校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即计统系与财政系,以及部门经济专业的一部分教师从辽宁大学迁出,与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截至2021年5月,学校总占地65万平方米;开设41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6个;有全职教职工177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余万人,其中本科生9901人、研究生7115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9个教学学院(部、中心),开设41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4月,东北财经大学有全职教职工1778人,其中专任教师841人,含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并通过海外院长(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研究员)、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25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截至2020年1月,学校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有37人,千层次人选有47人。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一级学科入选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6个);有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7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8个);有16个类别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0个领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A,工商管理评估结果为A-,统计学评估结果为A-,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结果为B+。在教育部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学校工商管理、会计专业学位进入全国A类行列。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博士点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点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

工商管理(含MBA、EMBA)、税务、法律(含法学、非法学)、工程管理、国际商务、翻译(含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日语口译)、金融、保险、资产评估、审计、会计、应用统计、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公共管理、旅游管理。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4月,东北财经大学设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专业为辽宁省示范(特色)专业,10个本科专业入选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入选专业数量居辽宁省属高校首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育部来华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2021年1月,拥有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2021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学校是全国财经院校第一所正式开办公共管理专业学位(MPA)的高校,是全国19个试点开办会计专业学位(MPAcc)的单位之一。此外,学校还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两种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形式,学校是教育部首批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网络教育学院是全国68个试点单位之一和10个首批评估单位之一。

2022年,东北财经大学2个虚拟教研室入选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经济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经济学、税收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应用统计学、管理科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评估。

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保险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省级精品课程

市场调查与分析、国民经济核算、财政学精品课程、税法、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宪法学、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量经济学、数理金融、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学、流通概论、市场营销学、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学、财务分析、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流通概论、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概论、旅游学。

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金融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工商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国际合作东北财经大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实质性国际交流,于1994年启动中外合作办学。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萨里国际学院开展“留学不出国”的全日制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有6个分别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英国厄尔斯特大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合作开展的境外办学项目是我国首批在美国境内向美国大学生授予中国大学文凭的境外办学项目;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长短期汉语、商务汉语进修非学历教育在内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与美国南缅因州立大学、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斯洛伐克马杰伊贝尔大学分别建有孔子学院;学校与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134所高等院校、9个国际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其中50余所大学开展着长期稳定的交往合作,并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共建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学校是国内首家参与并获得“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的高校,牵头构建了中英合作办学联盟,作为教育部试点高校获得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孔子学院奖学金的接收院校及孔子学院专职教师储备学校,是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大学项目合作伙伴,是与英国精算师协会(IFoA)达成考试豁免合作的高校,会计学专业通过全球三大会计师公会之一的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的全面认证,萨里国际学院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两个双学位专业获得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被SSCI或SCI检索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部分著作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等。“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项、教育部项目12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67项、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26项,承接各类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服务项目300余项 。截至2019年12月,自2009年以来,东北财经大学是辽宁省唯一连续十一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高等院校,学校已累计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项,位列辽宁省高校第1名。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财政部共建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与地方政府共建的自贸区研究院1个,其他省级以上重点研究机构及科研平台19个(包括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其他类别重点研究机构6个),校级科研机构57个,有辽宁省省级创新团队19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个):

辽宁省大数据管理与优化决策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

金融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会计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

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地方财政研究中心、应用金融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本开发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2个):

辽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基地、辽宁期货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

中国公共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协同创新中心

其他省级科研机构(部分):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应用金融研究中心、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中国税收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等

与地方政府共建的自贸区研究院(1个):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于1999年创刊,由国家财政部主管(2001年后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东北财经大学主办,属经济理论类学术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期刊。学报于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并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其“理论探讨”栏目获“辽宁省期刊优秀栏目”奖;2006年4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东北财经大学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0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和“第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于1979年创刊,由国家财政部主管(2001年后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东北财经大学主办,财经类学术期刊,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2019-2020)来源期刊。在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大连市优秀期刊的同时,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学报”;2001年11月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获“双效期刊”称号;2002年8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2004年,“理论研究”栏目首批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工程,获“首届北方优秀期刊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理论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栏目”;2007年获“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奖”;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研究报告》(2009-2010)中,《财经问题研究》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2009年获“第三届北方优秀期刊奖”;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承办的评优活动中,该刊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6-2010);2010年,“理论研究”栏目获得辽宁省优秀编辑作品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该刊被评为“全国高等百强社科期刊”,“理论研究”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

图书馆藏

截止到2011年9月,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共有纸质馆藏图书125余万册,纸本中文报刊1380余种,外文报刊190余种,电子图书22万余册,电子期刊万种;同时还拥有Elsevier、EBSCO、Emerald、JSTOR、SPRINGER及万得(WIND)等中外文数据库45个,自建特色数据库4个。图书馆已基本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及自然科学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馆藏文献体系。

出版单位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全国图书版权贸易先进单位,蝉联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前身为中国图书奖),百余种图书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多种图书入选“十二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多种次图书荣获“引进版优秀图书奖”、“输出版优秀图书奖”;入选“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应用试点单位”;“财经出版数字化流程再造系统工程”“财经高等职业教育富媒体智能型教材开发系统工程”先后入选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校区建设

校区分布

主校区(研究生院和会计学院、萨里国际学院等20余个学院):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17号;研究生、一本学生学习和住宿所在地。

分校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2个学院):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35号(到主校区步行10分钟);统招专升本、成人教育学生学习和住宿所在地。

校园环境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两个校区,总占地平方米。

学校坐落于海滨城市大连,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建有现代化的体育场、体育馆、网球场和乒乓球馆。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就因校园恬静、优美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分别命名为“绿化先进单位”、“优秀花园式单位”。进入21世纪,学校因校园“绿化”被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绿色大学”称号,在大连市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中排名第一,2012年获得“大连市青山工程建设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衡水学院是二本大学。衡水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属公办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座落在京九沿线第一个省级“综合开发实验市”—河北省衡水市。京九与石德铁路,京开与太青高速公路,京九与济石太银通讯光缆在这里聚汇相交,衡水成为北起北京、南达九龙,东接京沪,西连京广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和新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型集散地。距市区十公里处的衡水湖是华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23年的直隶第六师范。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衡水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衡水学院。在建校的各个历史时期,培养出了大批栋梁之才。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改革与发展并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现已成为冀东南地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播的中心。学院占地1041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17万元。拥有36个基础课与专业课实验室,有12个多媒体教室,8个音像语言实验室。由清华大学设计院设计的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藏书万册,期刊资料1085种,音像光盘资料10627套,并有140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室。校园网作为中国教育科研网衡水市主节点以千兆光纤连接。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和球类塑胶灯光体育运动场。学院固定资产总值亿元。学院设有11个系、4个教学部、47个本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现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8414人。2006年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学院拥有敬业博学的优秀师资队伍。专任教师52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75人;博士10人,硕士137人。国内外访问学者16人。外聘专家学者及外籍教师2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曾宪梓奖获得者、省级优秀教师等20人。学院成立了衡水湖湿地保护、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莎士比亚、董仲舒、应用化学、电机及其控制等6个研究所,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环境。2006年,《衡水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北省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期刊”。

东北财经大学代码是:10173

  • 索引序列
  • 2021情报学年会优秀论文
  • 福建省2021年优秀研究生论文
  • 煤炭行业优秀博士论文2021年
  • 血液科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 2006年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