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在宏观上可以造成机体的损伤,而在微观上它的致病作用其实就是体现在对细胞的损伤上。
这些破坏主要体现有以下几点:
1. 杀细胞作用
有些杀伤性强的病毒,它们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增殖的过程中,阻断了细胞原本的蛋白合成和DNA复制,使得细胞新陈代谢紊乱;同时,病毒的大量复制也可以导致细胞内的众多细胞器损伤。随后又在很短时之间之内大量释放这些增殖的子代病毒,造成细胞的裂解死亡。
比较典型的就像是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症,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细胞损伤就是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而引起的,也从而导致肌肉瘫痪。
2. 稳定状态感染
如果说有些病毒使的杀细胞作用是「致命一击」,那另外有些病毒使的却是「温柔刀」。
有些比较「温和」的病毒,它在入侵细胞之后,虽然也进行复制,但是却不会引起细胞的立即裂解和死亡,这个过程十分缓慢,也并不会阻碍细胞的代谢。然而它们致命的地方并不在于直接攻击,它们的感染可以使得宿主细胞发生融合及产生表面抗原,这些稳定感染的细胞由于带有病毒的抗原,不久便会被机体免疫细胞给盯上,最终难逃死亡的命运。
这里面的典型如流感病毒和麻疹病毒等。
有能改变人体细胞 的受体蛋白 的复杂度 从而防止病毒入侵,研究显示,四种抗体均可与RBD结合,其中B38和H4能与ACE2完全竞争。与此相对,B5显示出部分竞争,而H2不与ACE2竞争,表明这几种抗体采用不同的中和机制。进一步的实验证明,虽然B38和H4都能与ACE2完全竞争,但是两种抗体识别RBD的不同部位。“通过解析B38与RBD的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到抗体和RBD结合的位点与人体细胞受体ACE2和RBD的结合位点有很大重合。”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吴燕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解释说,“相当于它把RBD与ACE2的结合位点‘占住了’,病毒就没办法再去结合ACE2了。”这项研究的一个亮点是,将B38和H4抗体相混合的“鸡尾酒抗体疗法”对病毒具有更强的中和活性。因此可考虑将这种方法作为一种替代治疗策略,以避免潜在的逃逸突变。作者表示,经过鉴定的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治疗新冠病毒的候选药物。事实上,新冠疫情发生最初采用的血浆疗法就是把康复病人的血浆分离出来,经过处理,输给重症或危重症患者,其中起作用的成分是血浆里的抗体,含有高滴度的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才能起到抗病毒作用。吴燕指出,但是血浆疗法存在一定的风险,用具有中和活性的高纯度单克隆抗体作为药物更加稳定可靠。此前,单克隆抗体作为抗病毒药物已在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研究团队正在与国内公司合作开发相关抗体,但它们走向临床还需要一系列严格的药品安全试验、质量控制,最终才能推广。
李玉山,土壤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土壤水分动态和土壤—作物水分关系研究。在研究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时,提出了“土壤水库效应”理论。在渭北半干旱区旱作农田研究中,发现3米下有一“下伏干层”,并研究了它的成因。创建了“以肥调水”的概念。建立了“王东沟塬沟系统高效开发模式”,使生态建设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同步实现。李玉山,1932年农历九月初十生于山东省博山县(现淄博市),祖籍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父亲于扬州中学毕业后考入美资美孚石油公司,后转入颐中烟草公司任小职员,婚后举家北上,先后辗转于山东省烟台、青岛、博山、兖州、济宁等地。全家经济生活来源唯一靠父亲工薪,生活水平随时局动荡时好时坏。这种远离祖籍,飘泊异乡,唯靠工薪的家庭生活方式,对李玉山此后形成工作上独立思考,待人上洒脱大度,生活上艰苦自立的思想与性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50年,李玉山由山东省济宁中学毕业考入山东农学院农学系。他学习刻苦努力,各门功课始终名列前茅。同时他活跃、上进、开朗,1951年加入共青团,长期任系学生会主席。1954 年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栽培研究室,师从冯兆林先生,到通县双桥农场基点,从事土壤水分动态定位研究工作。他贪婪地吸收、消化获取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深深感到这习以为常的春干秋湿的自然界和春种秋收的农事活动中,竟孕含有如此生动而丰富的科学内涵。而“土壤水分和生物生产力关系”这一命题,竟成了他一生主要的研究领域和起点,经过不懈地努力,终有所成。1956年,中国科学院调北京、南京部分科技力量支援西北。李玉山毫不犹豫地毅然离开首都北京,奔向西北内陆小镇——杨陵镇。离京前,李玉山专程到东长安街,沿着故宫外红墙下的石板道,走到天安门,远眺天安门广场,心中涌出一片建设者的使命感,代替了惜别之情。一切服从国家需要的信念,是他,也是50年代知识分子共有的一种可贵精神。这时,坐落在杨陵镇上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即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尚在建筑之中。他到所报到后不久,即北上参加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当时考察全靠步行,先北上榆林,过长城,人毛乌素沙漠。再折回沿无定河西行,通过丘陵沟壑区和白宇山河源区进“三边”风沙滩地。再经内蒙古南缘到宁夏盐池,步行一千余公里。沿途山川坝滩、峁梁沟壑,尽收眼底;骄阳暴雨、水土流失、干旱风沙、农田低产,尽皆亲历。最后参与完成了“无定河流域农业生产和作物分区”等专业报告。这次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考察,对他以后的科学研究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所形成的对黄土高原的感性认识,成为他此后研究黄土高原的宝贵财富。1957年,李玉山开始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作物关系的系统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两篇很有影响的文章,提出一些新论点,此后发展为“以肥调水”和“土壤水库效应”理论。与此同时,他领导的土壤水分组,在黄土高原腹地子午岭林区,开展了林业生态系统中水分循环的定位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土壤水分系统定位研究被迫中断。李玉山一心萦系着我国60年代多次发生的严重农业干旱,使我国粮食陷于困境的情景,他以执着的精神,转战于陕北、渭北、晋西受旱地区,展开了野外农田墒情调查和作物抗旱增产研究工作。1975年。在“陕西东部旱塬农田墒情调查”一文中,首次提出“以肥调水”的概念,即增施肥料、提高地力能增强土壤储水利用,达到水肥协调的功能。同一篇文章中提出黄土高原存在“下伏干层”问题,对农田降水就地垂直补给地下水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这是他从单纯农业角度研究作物增产水分条件,向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领域研究拓展的开始。在学术思路上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考虑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水分问题。1983年,他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黄土高原农、林、草地生态系统中“下伏干层”的存在、形成、类型、及其水文生态效应。80年代初,李玉山负责建立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长武旱地农业研究基地。1986年,他作为国家“七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长武高原沟壑区农业高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的主持人,带领30多位科技工作者,建立了王东沟国家试验示范区。以其在农学、土壤和生态学上较为宽阔和深厚的科学积累,和大家一道长期住在偏远山村,创建了“王东沟塬沟系统高效开发模式”。1991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农业示范推广一等奖。他主持总结的“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研究”成果,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长期坚持野外研究,并取得突出成绩,1990年他获得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1992年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黄土高原,这一片横亘在我国中西部的广袤国土,多少人把她看作是一片贫瘠荒凉之地。通过“七五”科技攻关,李玉山提出了重新认识黄土高原的命题,并著文刊登在1995年的《中国科学报》上。从深厚壤质黄土资源、粮食和低产土地开发潜力,以及新涌现出的千万亩苹果基地和世界级煤炭能源基地等方面,论证了黄土高原拥有的巨大开发潜力。同时撰写“黄土高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地位”一文,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英文版)上发表,引起世人对黄土高原发展前景的关注。90年代以来,气候进入旱期。他把研究重点转到农业生态系统中水分平衡长期效应和水环境要素长时间序列的演变方面。
细胞极性是大部分细胞都具有的基本性质,影响到细胞生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及运动等。细胞极性的破坏会改变细胞的信号传导过程以及组织结构,并促进肿瘤的形成及转移。尽管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各不相同,细胞极性建立的共性,是一些极性蛋白复合物被特异地招募到指定膜区域,并发生显著的局部聚集【1-4】。这些极性蛋白质(如PAR-3/PAR-6/aPKC,Frizzled/Dishevelled/Diego复合物等)通过相互作用自发形成高度浓缩的块状或点状聚集体结构,附着于细胞质膜内表面,并可响应细胞信号发生去组装。然而这些蛋白复合物极性聚集进而建立细胞极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2月21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温文玉课题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Yu Cai(蔡毓)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Basal condensation of Numb and Pon complex via phase transition during Drosophila neuroblast asymmetric division”的科研论文,该论文报道了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时,细胞命运决定因子Numb和连接蛋白Pon之间的特异性多位点结合导致Numb/Pon复合体发生液-液相变(liquid-liquid phase transition, LLPT)分离。该相变反应介导了Numb在神经干细胞底端皮层的极性富集进而调控了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在果蝇神经干细胞(neuroblast,NB)发生不对称分裂时,特定的蛋白质极性分布在细胞两端:保守的PAR蛋白复合物(PAR-3/PAR-6/aPKC)/CDC42,Inscuteable,Pins和Gαi定位在顶端皮层(apical cortex);命运决定因子Numb,Prospero,Brat和Staufen,以及衔接蛋白Pon和Miranda定位在底端皮层(basal cortex)。NB不对称分裂时,以Pins为核心的纺锤体转向力系统调控纺锤体沿着细胞顶-底极性轴定向,使细胞命运决定因子不对称分离到底部子细胞中,并促使其分化产生神经细胞。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顶端和底端皮层定位的蛋白复合物仅仅在细胞两极很小的区域形成新月状聚集体,而不是均匀分布在整个顶部或底部半皮层。新月聚集体仅发生在分裂期,分裂结束这些蛋白又均匀分布至整个质膜或胞质中。更有意思的是,新月聚集体中高度浓缩的蛋白并不是稳定地锚定在皮层上,而是与细胞质中的蛋白存在着快速的动态交换。这些蛋白复合物的动态分布特性对于细胞不对称分裂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使之能够快速应答细胞周期信号。但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有待回答,比如,这些高度聚集的极性蛋白复合体如何在特定的膜区域自发形成?新月体与胞质中这些极性蛋白复合体的高度浓度差是如何维持的?这项研究发现,在NB不对称分裂时,命运决定因子Numb PTB结构域上两个独特的蛋白表面以一种非典型的模式特异性识别Pon中的重复模序,这种多位点结合模式诱导该复合物发生液-液相变分离,在体外和细胞中能够自发组装形成致密的无膜液相结构。而这种相变液滴可以被Numb PTB的竞争多肽破坏并去组装。在这些分相的液滴中,Numb/Pon复合物是高度浓缩的,但同时又与周围溶液中低浓度的Numb/Pon蛋白存在快速的动态交换,这一现象与在体数据高度吻合。研究人员进一步证明Pon作用于Numb-Notch信号通路上游以促进NB的分化,而对Numb/Pon复合物相变过程的干扰将破坏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时Numb的底部定位过程,并影响其不对称分离和对Notch信号通路的抑制,最终形成肿瘤样NB增生
1、中国社会科学报指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并且是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权威学报。2、中国社会科学报一般很难在报刊亭上找到,不像中国证券报那么热销,但是在图书馆展览里面都是跟热门的经济类报纸摆放陈列在一起的。
这要问你单位的要求了,有的不一定承认
有的学校认定为CSSCI来源版刊物,也有的学校认定为校内一类期刊,总之,这个刊物影响力很大。
如果在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目录里没有的,单位也基本不会认定为核心的。
视为一级期刊,和人民日报理论版一个级别。《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大型理论和学术内部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致力于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大型理论和学术内部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致力于推动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报刊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20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倡导理论和学术创新,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朴实的文风,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将利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学术积淀和完备的编辑出版体系,使《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
协同作业、相辅相成,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与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前身是社科院办公厅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社科杂志社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内容偏社科,属于行业报。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已在广东、上海、陕西、武汉等四地建立记者站,吉林、四川、重庆、美国等记者站正在筹备中。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拟将《中国社会科学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分别于周一、周三、周五出版,报纸零售价由原来每期3元调整为每期2元,全年订价296元。订户可在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中心进行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4;邮发代号:1-28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30年宣传片
长江水运横贯中国东西,长江流经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山崩、泥石流与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但是这一现象往往被民间归为“走蛟”,这里还经常流传“走江大蛟,入海为龙”的说法。 宋元以来的野史杂记,谈及当时的洪灾,也往往与“蛟”联想在一起。慢慢,“走蛟”已成为洪水灾害的同义语。在民间,每当发洪水时,老百姓往往会认为是“蛟”在作祟。 世界上真的有“走蛟”吗? 01传言:长江沿岸传言“走蛟”,雷电交加,狂风暴雨,蟒蛇身影翻腾 “走蛟”最早记载是在1866年。相传在湖北邝山的清净庵后面,突然传来一阵山崩地裂的巨响,原来是暴发山洪了。一个巨大的怪物携浪而来,那东西长着牛头,身体和蟒蛇一样,它所到之处,房屋树木都被摧毁。 1984年7月,洞庭湖边有农民自家地里掰包谷,雨停后挑起包谷回家路上,看见一条“蛟”盘在前面的田坎上,约十米长,全身乌黑,他吓得连包谷都不要,连爬带滚跑回了家。 1995年,在铜陵郊区,有村民半夜上厕所,天空突然打了一道闪电,村民看见远处一条“蛟”在空中极速前进,足有水桶粗!后来证实,这是一条蟒蛇觅食时与雷碰巧撞上,被人误以为是“蛟”在“渡劫飞升”。 “走蛟”传得最火的应该是“长江走蛟”了。事情发生在1998年,当时发生了特大洪水,许多人看见了一条黑色“蛟”在水中游动,蟒蛇身影翻腾,一阵电闪过后,“蛟”就消失不见了。人们都说这是“走蛟化龙”,后面证实,在水中的黑色物体不是什么“蛟”,而是一根大木头。 最神秘的要算东方之星客轮沉没事件。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驶往重庆途中,突遇强风暴雨袭击,导致客轮很快沉没。有人认为这事与“走蛟”有关,还认为当时所遇见的大雨、雷电与狂风等现象,与传闻中“走蛟”时所描述的场景相似。 02形态:鱼身蛇尾,四肢有五彩的色泽,声像牛叫又似驴啼 那么,“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种呢? 据传,“蛟”一般栖息在大江大湖之中,小一点的“蛟”,会寻找人迹罕至的深潭中居住。因为“蛟”不是龙,当然不会飞天,只能潜在水里。 体形兼具鱼与蛇的形状,正所谓古籍所言“鱼身而蛇尾”。也有说“蛟”的模样很像传说中的像龙,但是“蛟”的角很短,甚至没有,眼睛的上眉,有突起的肉块在眼睛之间交叉。还长有4只腿,为了划水,其前端就像很宽的桨一样,尾巴尖上有着坚硬的肉刺。 身长一般在2-5米,个头大的甚至超过6米。“蛟”的颈子上有白色花纹,背上却是蓝色花纹,胸呈现赭色,身体四肢上有五彩的色泽。 它的性格暴戾,攻击性极强,叫声也很特别,有时候像牛叫,有时候又似驴啼。 通过综合“蛟”的目击者的所见所闻,笔者总结出“蛟”的形象:“蛟”是人们以鳄鱼为原型,综合蟒蛇、大鱼与牛等动物的部分特点后,形成的一种神秘生物。 03历史:古籍有许多“走蛟”记载,走江大蛟,入海为龙 民间传说,“蛟”是真实存在的,他们还搬出古籍来,从东晋许慎的《说文》,到南朝祖冲之的《述异记》,一直都有“蛟”的许多记载。 按照他们的说法,修炼500年后,蛇就变成了“蛟”,但是“蛟”还不能算是龙,它离真正的龙,还差最后一步,那就是在天降大雨时,借助暴雨山洪,顺着江水河流,游向海洋,这样才能真正的“化龙”,这个过程就被称为“走蛟”。“走蛟”有3个特点: 一是“走蛟”有三个关键词:暴雨、巨浪与雷鸣。“走蛟”发生在山野之间,都会伴随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山洪暴发、江河暴涨等自然现象,“蛟”会借助水势冲入山川大河之中,去进一步修行。 二是“蛟”处于癫狂、暴躁的状况,谁都无法阻挡它,它会劈开江水,飞速冲向下游,这过程中产生的强大冲击力,会造成巨浪与漩涡,伴随而来的,就是一场严重的灾难,所到之处桥梁,良田尽毁。 三是“走蛟”时遇到桥梁,绝对是不能从桥下走,而是要让江水漫过石桥,“蛟”然后从桥上游过去。如果“蛟”从桥下路过,就如同被人踩在脚下,一辈子无出头之日。 04成因:“蛟”本来就是不存在的物种,“走蛟”行走的肯定不是“蛟” 事实上,“蛟”这种神秘物种,谁也没有真正见过,并没有证据来证明是真的。大家之所以传得那么神,主要是因为这是民间传说的产物,难免会夸大其词,或是凭空想象出来。 可见,“蛟”本来就是不存在的物种,只是蕴含着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心态,这也证明了古代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 当然,“走蛟”行走的肯定不是“蛟”。民间常常把“蛟”与洪水等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可见,古人由于不了解暴雨的形成原理,只好把自然灾害归结于“走蛟”。 每逢雨季来临,大江水量过多,自然就会向下游蔓延泛滥,从而引发洪灾。对于这样的现象,当时人们不太理解,心想应该是江河里的“蛟”在作怪,正是它们沿江入海的走蛟过程才引发洪灾。 可见,长江走蛟、巨蟒渡劫,还有巨蛇化龙等传言,都是受自然现象的影响,加上民间添油加醋的传言,形成了一个个看似神秘莫测的离奇故事,我们姑且把这些传说当作故事来看看。 05原型:也许是蟒蛇、鲨鱼,或许是大树,也不排除是由多种动物拼凑一起 既然是一些迷信思想加上一些阴谋论,造成网上遍地都是“走蛟”的现象。那么,这一自然也是有原型,否则民间也不会说风就是雨,那么,人们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种说法,可能是暴雨冲下来的大树,那些大树,长达一二十米,也有水桶粗细的。由于木头比水轻,顺着江河冲了下来,漂浮水面上,从远处看去,就像传说中的“蛟”一样,四处飘荡。 第二种说法,很多学者认为水中的“蛟”很明显就是鳄鱼,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其中描写的蛟龙就被人认为是鳄鱼。而且,资料表明,古代的华南就栖息着体长达5米的湾鳄。 第三种说法,有人认为“蛟”实际上是蟒蛇,每当山洪暴发或者发生泥石流时,蟒蛇的生活环境被洪水破坏,被冲到了水中,体型巨大的蟒蛇在洪水中翻腾,伴随着电闪雷鸣,被人看到,就成了民间所说的“走蛟”。 常见的蟒蛇体长3-5米,栖居在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也能长期生活在水中。从蟒蛇的体型与习性看,与传言中“蛟”也很相似。 第四种说法,据《中国科学报》报道,有学者认为“蛟”的原型也许是蟒蛇,也许是大蜥蜴,也许是鲨鱼,也不排除“蛟”也是由多种原型胡乱拼凑在一起,融合了很多动物比如蟒蛇、鳄鱼、牛、鲨鱼与巨蜥等的特点,经过加工而成。目前看来,这种说法还是相当靠谱。 结语:并非遇水化龙,而是自然灾难 从自然科学的观点来看,“走蛟”是多种自然灾害叠加形成的自然灾害,并非什么“蛟”遇水化龙。大家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理解各种自然现象,而不要盲目迷信,用不科学的说法去解构自然现象。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清代笔记丛刊、庸盦笔记、大自然探索、探索发现、自然密码、探索与发现、新发现、中国科学报
1959~1966年1959年1月1日,《科学报》创刊(对开周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科学报”报名。1959年初,《科学报》创刊后不久,即召开了首次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了“内部资料”的字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作为中国科学院喉舌的《科学报》也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停办。1966年8月13日,编辑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报》上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1979~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学报》于1979年11月2日复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代表中科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公开招聘,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编采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1981年1月,《科学报》在北京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克实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有关中年知识分子蒋筑英事迹的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蒋筑英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回对开大报,每周一期。1984年5月,《科学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前夕,编辑部在征得有关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设记者站。《科学报》1985年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北京邮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开展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1986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下达[科学报字0447号]文件,要求未建记者站的分院“应积极筹备,尽早建立记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特约记者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由主要在国内发行扩展为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科学报》紧紧依靠中国最大的科学群体——中国科学院这个强大后盾办报,特别强调科技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1987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北京对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长春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合办。1990年移回北京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1989~1998年1989年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89年11月23日,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作了报道。经经贸部批准,199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报社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国内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海外版》于1993年7月1开始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版汉字印刷,每月一期对开8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主办。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访问学者、华裔科学家及华裔企业家,发行范围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大学图书馆有该报供读者阅览。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从1993年11月12日起,《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祚庥的文章,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199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颇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弘扬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教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1994年,《中国科学报》开辟了《维护科学尊严》专栏,先后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等进行揭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这年9月,《中国科学报》登报征询读者意见,95%的回信读者对本报的科学性表示满意;82%的读者对本报的导向性表示满意;79%的读者对本报的权威性表示满意。1994年10月开始,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国科技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和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题词祝贺和鼓励。1995年6月23日,本报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黄安文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6年5月,《中国科学报》与美国《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的《科学快讯》专栏中将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1996年6月~9月,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1996年秋,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1997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的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中科集团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电子版》改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块版发展为每周28块版。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英国《自然》杂志建立合作关系。1998年4月,面向北京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推出,迅速成为北京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1998年6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9年1月1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网络报》,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网络报》首刊暨中国信息化建设论坛1998年7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1998年10月,第一届中共中国科学报社党委和纪委成立。1998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科院新闻媒体。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位于女性盆腔内,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卵巢是让女性保持青春活力的秘密武器。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压力等让不少女性的卵巢出现早衰现象,甚至是疾病。 01 卵巢机能受这些因素影响 我们知道,卵巢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大脑皮质、下丘脑和垂体影响。腺垂体分泌两种影响卵巢功能的激素,一种称促卵泡成熟激素,另一种称黄体生成激素,前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的发育成熟,后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排卵。下丘脑含有各种内分泌腺的释放因子,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不过,卵巢功能的反馈作用,也对大脑皮质、下丘脑和垂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使大脑皮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间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卵巢功能的紊乱。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性腺功能的减退。表现为继发性闭经、不孕,常伴有夜间睡眠过程中出汗、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国内报道发生率约为1%,国外发病率约为1%左右。 引起卵巢早衰的因素有很多,如染色体或基因缺陷、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放疗或手术伤害等,还有将近50%的早衰原因不明。目前没有确切有效的方法来恢复卵巢功能。 02 干细胞技术可修复子宫内膜 干细胞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因其组织修复、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促血管生成、促进伤口愈合及神经保护等功能,在生物医学界备受关注。尤其在卵巢早衰方面,干细胞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2018年1月,干细胞技术成功帮助了我国一名卵巢早衰女性诞生下健康宝宝。这个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遗传和发育所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通过干细胞干预卵巢早衰,从而使不孕女性“重获”繁衍能力。同年,四川卫视也有相关报道,18名卵巢早衰患者参与了经四川省卫计委批准立项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临床试验,其中1名患者已于2017年7月诞下健康男婴。 根据《中国科学报》的报道,3年多来,已先后有13位重度宫腔粘连致不孕的患者通过南京鼓楼医院开展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利用功能胶原支架材料复合干细胞进行瘢痕化子宫内膜的修复)中成功受孕并生产,共计诞生14位健康的“再生医学宝宝”(其中一位患者通过治疗后先后两次怀孕产子),另外还有6位患者已成功怀孕[1] 。 2020年1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批准了1项干细胞疗法对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累积共5个干细胞临床备案项目投入到卵巢早衰研究,研究的干细胞种类主要为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为卵巢早衰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03 IVA技术促进卵巢重新排卵 对一些想做试管婴儿的女性来说,首要的任务是获取成熟、高质量的卵子,而有超过70%的卵巢早衰女性无法获取可用的卵子。IVA技术的建立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IVA就是指原始卵泡体外激活技术(in vitro activation of primordial follicles,IVA),是指体外应用信号通路激活剂瞬时处理卵巢组织以激活卵巢中原始卵泡的技术。通过唤醒其卵巢中残存的原始卵泡,令其重新生长发育并恢复卵巢功能。卵巢功能的恢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卵泡重新发育重建生殖内分泌平衡,恢复月经周期,从而摆脱激素替代疗法及其潜在的致癌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以通过取卵加体外受精方式得到自己的后代。 IV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卵巢早衰的先进技术。世界首例IVA婴儿2013年于日本诞生,中国首例IVA婴儿于2015年诞生,开创了国内IVA技术应用的新篇章。截止2018年,已完成临床实施46例IVA技术。18例患者可监测到优势卵泡,9位患者累计取出16枚卵子,体外受精获得8枚胚胎;2位患者自然受孕。46例FSH基本出现大幅改善与变化,其中36位患者月经自行来潮,4位口服少量药物月经来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第Ⅱ代IVA技术在手术次数、操作时间上,都给到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第Ⅱ代首例IVA婴儿已于2018年诞生。IVA技术提高女性FSH水平,延缓衰老进程,为卵巢功能不全(POI)、卵巢低反应、以及大龄女性的生育需求带来福音。 04 小结 尽管卵巢早衰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调节情绪等手段来预防卵巢早衰。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学会放松自己。多喝水,保持营养均衡,保证每天都能有充足的睡眠。此外,我们还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 卵巢健康对于女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让女性保持青春活力、健康无忧的秘密武器。卵巢越健康,女性看起来越年轻,充满活力。卵巢保养,不容忽视。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取得阶段性突破
《科学时报》前身是创办于1959年1月的《科学报》,198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报纸之一。《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出版周期为周6刊,每日8版,彩色印刷。科学时报社秉承“科学眼光看世界,世界眼光看科学”的办报宗旨,恪守“求真、求实、求精、求是”的办报原则,坚持“科学性、权威性、思想性”的办报特色,在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十一五”期间,科学时报社全面推进报社的改革和发展,向着“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的目标奋勇前进,形成了以“两报”(《科学时报》、《网络报》)、“两刊”(《科学新闻》、《科学新生活》)、“两网”(主办科学网,同时承担中国科学院网站的编采工作)媒体产品为主体的格局,实现了报社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科学时报社对外交流合作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国际上除与《科学》、《自然》等杂志保持长期合作外,还与国际著名出版商爱思唯尔集团建立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密切了与英国大使馆、汤姆森路透集团等国际机构的合作。报社还不断支持员工出国进修培训,积极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创刊四十多年来,一直背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千多名院士,密切联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是依靠科学家与专家学者创办的高品位报纸。中国科学报社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同时还出版有《网络报》、《科学新闻》和《科学新生活》杂志,承办中国科学院网站。
中国科学报社成立于1959年1月,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唯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新闻媒体单位,具有主办报纸和期刊的特许出版权和发行权、记者和记者站的管理权、广告经营权和新闻类网站的主办权等 。目前,中国科学报社拥有两报(《中国科学报》、《网络报》),两网(科学网、中国科学院官网),两刊(《科学新闻》、《科学新生活》)等媒体,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组建了影视中心和“创新中国”论坛组委会。同时,中国科学报社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记者站,在国内近百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大学工作站。《中国科学报》是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1999年1月1日更名为《科学时报》,2011年8月恢复《中国科学报》报名。目前,《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一周六刊,每刊八版,彩色印刷,面向全国发行。科学网,改版上线于2007年1月18日,是以“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为目标,以网络社区为基础,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全球领先的中文科学类网站。目前,经过近5年的发展,科学网在全球网站中排名10000名以内,在中国网站中排名1000名以内,年均页面流量超过3亿次,实名注册用户60万,专家库规模30多万,在中文类科技网站中稳居第一。中国科学报社对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与国际科技新闻界的频繁交往,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主流科技媒体合作。在国际上除与Science、Nature等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保持了长期密切合作外,还与Elsevier、Thomson Reuters等著名出版商达成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盖茨基金会、英国驻华大使馆等诸多国际机构、驻华使领馆建立了广泛合作。近年来,中国科学报社还通过不断支持员工出国进修培训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国际交流模式。中国科学报社以“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为目标,按照科学传播规律和全媒体发展要求,构建科学传播的全媒体平台,以做大做强科学网、架构错位发展的媒体形态为重点突破口,全面提升报社的发展水平,确立报社在中国传媒业中的应有地位。